《浮士德》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 浮士德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46300795
作者:歌德 著,弗兰兹•斯泰封 插图
页数:420页

无题

郭沫若被人轻视已有多年。他的诗很有一些不错。译笔佳。杨武能翻译的作品中,《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让人感动,《茵梦湖》平平,《浮士德》惨不忍睹。想来还是要看对手高不高段,遇到个特出的,就比下去了。一般说来,诗人的译笔总是有保证,卞之琳,冯至,戴望舒,郭沫若……翻译也像诗人讲求天份。需要对语言有绝高的敏感。没有那个能耐,也不用改行,少译名作,多译三流。资质尚可,还可用勤力弥补。绿原这般,十全大补也补不回来。字句简陋,捉襟见肘,白白浪费了优美中文。然而前辈再不济,也只好是“您的令郎”,断然不会“蠕动着嘴唇”说“您们”。(此类译者,还请回去背背唐诗三百首)郭译重印了。是一件很好很好的事。

小感想

第一遍读浮士德还是在初中的时候,忘了是谁的译本,也就对整个的故事有了个大概的印象,理解什么的在那时根本谈不上。这次重读的是郭沫若的译本,因为据网上的评论这是最好的译本,不过读了以后发现我现在的语言和郭老那时候的已经有了一些沟壑,很多地方不明白那些词是什么意思,非常的杯具。而且浮士德本身的内容也极其深广,而我又不是生在当时当地的那种文化中的人,无法完全理解他所描述的文化思想的变化过程,这一遍读下来觉得依然只理解了两三成,看来是要悲崔地再读第三遍了。这里只是简述下这一遍读下来的一些理解。恶魔靡非斯特是浮士德内心暗面的实体化,这貌似已是公认的,整部作品就是围绕着浮士德和靡非斯特之间的合作与斗争展开的,涵义是当时时代文化和歌德自身思想的发展过程,浮士德最初在魔女之厨中看到的美女形象,象征他的理想,而后来的不同形象与这个美女的形象相符合象征着浮士德理想的变化。第一部是一个爱情杯具,对应于中世纪后浪漫的爱情精神,也对应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之类的情感,不同的是追求爱情的过程不像维特那样纯粹,而是充满了诡计、欲望与罪恶。第二部的内容深广得让人称奇,从对权势的追求(歌德确实曾任魏码公国的重臣),以及似乎是象征着文艺复兴精神的对海伦的追求(海伦和幻境中各种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代表着古希腊的哲学和美学),最后是和自然的对抗。综合来说,我想维特根斯坦的话最好地概括了它的特点:“戏剧中的人物激起了我们的同情心,他们常常像是我们认识的人;浮士德第二部中的人物却丝毫没有唤起我们的同情心!他们从来都不像是我们感觉中熟悉的人,他们不像人类,而是像思想列队从我们身旁经过。”维特根斯坦的话里的感情色彩暂且不论,他的确抓住了关键,浮士德第二部中的人物是人格化和诗化的哲学,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暗含着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思想体系确实“淹没”了剧中人物的人格。如此多的思想并在宏大无比的舞台上同台演艺,完全不同于传统剧本,于是不是用欣赏一般诗剧的方法可以理解的。不过话说回来,也没必要刻意去注意什么方法,认真读总能理解的。至于里面具体的东西,实在太庞杂,我也理解得很少,就不好多说了。现在每次回想读浮士德的经历,就会看到这样的画卷:旷古悠远的歌声响彻在无垠的大海,天空和丛林,绵绵不绝。这是我看其他任何戏剧都不曾体会到的。还想提到的何蒙古鲁士在美神的贝车之前,触破玻璃瓶而毁灭,应该是象征科学精神在美之前的无力。而浮士德与海伦的孩子的夭折,似乎是折射着浪漫主义(记得在哪里看到过是特指拜伦)的杯具。这里可以看出歌德末年的思想,但我还没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剧末填海造陆的征服自然的理想要由地狱的恶魔来完成,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浮士德将死灵们为他掘墓穴的声音当作填海造陆的而大加赞美,难道是歌德那时已经意识到这理想毕竟只是空想,已经幻灭?


 浮士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