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人生\:周作人人生随笔集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1
ISBN:9787540407766
作者:周作人
页数:516页

作者简介

本书采取分类罗列文章的方式。共分为“序”和“对生死的默想”等八节,序及每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其分类当然是十分模糊抽象的,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勉强之嫌。然这样提纲挈领一下,可能有助于阅读,但愿不是画蛇添足。于此,编者祈望能得到读者的理解。


 雨中的人生\:周作人人生随笔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很久以前看的一本书,大多数内容都太深刻,当时没有看懂。但有一篇却一直印象深刻。论死,周先生说,人之所以不选择死大多处于三种缘由。最广泛的一种是:害怕死那一刻的生理痛楚,不然大多数人怕都自愿投了虎口了。。。当时看到,先只觉是文人调侃生死的说辞,后来却越想越觉的有理,透彻得一针见血。死,不管是割腕、剖腹、跳楼、上吊还是车裂、焚烧、枪毙、活埋,都和那一刻撕心裂肺的痛缔结在一起,透出血腥和狰狞,让想死的人望而却步。 生,则以包容的姿态收留了这些想死又怕死的人,让他们继续活着,继续忍受一度想要逃避的生活中的种种。这是一个悖论。一切关于死的疼痛都是生给的,死去的人不会痛。人想死,因为不甘生的磨难;人又怕死,因为背叛生所带来的疼痛让人不寒而栗。古人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话有理。。
  •     周作人《雨中的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版——查书前题记,此书购于2001年1月27日,去今刚好八年了。当时似乎是打特价,之所以选购这一本则是因为它便宜,定价才九块多,打完折也就三四块的样子,欣欣然的买回家去,却是我读知堂著作之始(此前只读过一些零星散文)。仿佛尝了结缘豆一样,这些年来,陆陆续续购读了知堂先生的不少著作,远的如岳麓八十年代出的单行本,香港三育出的《知堂回想录》,近的如止庵先生编选的“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等,都在所收之列。今年更承一位好友惠然以一套钟叔河先生主编的《周作人文类编》相赠,煌煌十巨册,典雅庄重,真令寒斋生辉不少。相形之下,不管是编选还是版式,先前的这本小册子都显得黯然失色了,照理说应该弃之如敝屣才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非常珍爱这本小书,每次回家都要找出来翻一翻,仿佛有着不少微末的情分似的。这就好比小时候玩过的小玩意儿,如弹弓、陀螺、洋炮枪之类,长大以后再去看,难免要笑它多么简陋、笨拙,像个初生的孩子一样。然而此后不管再遇到多少高科技的、美轮美奂的、惊心动魄的玩具,都难以替代当年那些坐卧起立、形影不离的弹弓、陀螺和洋炮枪以及玩它们时的那种心情了。古语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总因故人更多一份贴心和温存吧。此番又将它找出来,抚平一下折痕,随手翻翻,发现书中隔三差五的写了不少自己的读书感受,有的是针对此书的,更多的则是旁逸斜出、借题发挥,书后更附有题跋一则,现在读来,仍然觉得很亲切,虽然当时在写它们的时候,未必都很开心也。春寒无事,心情寂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为摘录数则于次——我在临睡前,喜欢就着昏黄的台灯读一读周作人先生的文章,从容闲淡,而又不失幽默风趣,仿佛淙淙的泉水从笔底流出,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悠长。苦雨是其斋名,苦茶是其独特风味也。2004、5、3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古人有爱竹的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又有嗜酒者曰:三日不饮,辄觉形神不复相亲。我想我的嗜书大概也达到了这种地步。若非有事务缠身,一日之中不近书,便觉有些惶惶然无所适从。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好现象还是坏现象。晋人又曾说,酒正自引人著胜地,我看读书于我也有这种引人入胜的功效。唯一担心的是视力似乎每况愈下,近段时间更是心力交瘁。古人有尺牍之文,短小精致而能传神达意,明清小品文更是清新隽永,美不胜收,读周作人先生的文章也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我若为文,当以这样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此书选编侧重于四九年之后,不知是个人趣味问题,还是材料收集的问题。跋:此为寒斋所购知堂书之第一种,编选虽未尽如人意,其启牖之功,亦良可怀也。知堂之思想平正而通达,文章则渐近于自然,此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07、6、19记筱堂 己丑春正月于宁乡塘湾里
  •     已经忘了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反正就是呆在杭州那几年买的,大概有接近千本书,在一个朋友的读研的朋友那里存了好几年,十几个娃哈哈箱子吧,那个读研的朋友好像身体有什么问题,我冒名代替他去进行入学体检,大概好像五六点就起床了,赶到他的学校,坐在那个偌大的湖边等时间过去,他留在我的印象中傻傻的,没几句话,也没问是否吃过早饭啥的,排队的时候,还遇到威风女朋友的女朋友,她就问我来干什么,几天前我们几个刚好打了一天牌,我就把实话告诉她了,不过现在已经完全忘了她叫什么以及长什么样子。这些书有一天我小嫂嫂刚好带着她的司机开车去杭州,就让她帮忙带回来了,回家装了一大纸箱子,我以为丢失了好多,因为书只剩下百来本了,送给威风几本,强行送给弟弟妹妹几本,剩下的几本觉得可有可无,有一天和晓乐回家,突然发现那么多书就堆在爸妈房间的被柜里,晓乐就要把这些书都搬到我们房间里,可以随时翻阅,在小侄女柏颖兴奋的帮助下,很快就把这些书搬运过来的,装了半个柜子和五六个抽屉,前几天偶尔拉开,发现了这本,兴趣也不算太大,翻开看了两篇,没想到挺对胃口,就看下去了,好些年前在高中看梁实秋林语堂,觉得这么几个人都是一类的,都挺有趣,但文章偏长,好些地方也看不懂,如今再看去,周的文章对古文和方言灵便自在的运用,颇有启发,还有他行文的方式,仿佛有了个主题,就信马由缰而去了,随便就那么写上,好些应该是给当时报纸写的时文,不过因为书面知识相当广,底气也足,神定气闲的同时显得挥洒自如,显然真的不是当下大多数作者能比的,还有周的好多观点也颇有同感,他的学问应该颇深,在我看来差不多也可算是“学者型作者”了,不过他对学者挺看不上,屡次提到他们也许有学识,但思想和见识显然低下,变成腐儒和“酷儒”那种人,这很合我的感触和心意,还有他他日本俳句的引用,几乎句句都喜欢,其中小林一茶的更是欢喜:这露水的世啊虽然是这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按记忆写的,好像是这样)更是喜欢的不行,文中他的观点更是屡屡有契合的地方。还有在一般的教育中,周是闲适文人代表,好像两耳不问外事一心只喝喝茶听听雨什么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他的内心同样的多事和忧攘,只是肝火不旺,觉得说了还不如沉默的“省事省力”,虽然免不了还是要说上那么几句,可能他的生性如他所言不是那么“热狂”,觉得跟人争有点“寒伧”,至于他亲日的那一节,倒不是故意为他讳,没那么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不好评说,另外周是绍兴人,他的方言跟我很有相通的地方,有意或无意流露的方言趣味让我会心解颐,至于他文中提到的各种书籍、观点和信息,如果延伸去读,那是很大的范围,常常觉得,好多书是读不完的,倒不是说像佛经那样的各个领域的元典,而是有些书就像索引,引你到广阔的书本世界里,你要么就此打住,要么自往自己内里去发掘,如果真跟着它去,倒觉得书看得越多就越看不完,真正的是有涯及无涯,是没有尽头的事。究竟是停住不看,还是一直看下去到被停住的那一天,我也拿不准那个是“对”或者说适合的了,摸着石头过河,可惜不知道河对岸是什么,而这过河,也是一次性的,再没有返回重度的机会了。这个选本应该不算太好的选本,至少书名和装帧不是很喜欢,有些地方加上编注会更佳,下回再找来他其他的本子读读。2011.2.1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很接近现实
  •     恬淡,平静,略苦。最好的散文,没有之一。#以前读过的书#
  •     过于碎碎念了
  •     散文当论林语堂和周作人
  •     衣食住行,闲情雅趣。
  •     这本书虽然把周作人的散文分为了八个大类,但还是觉得编者并不十分悉心,编得稍嫌粗糙了,要是有精选集就好了。
  •     文字超过乃兄。
  •     人是合群的动物,他最怕的是孤独。谁都不能安于寂寞,总喜欢和人往来,谈不关紧要的天
  •     怎能不爱
  •     书写的不错,可是周作人作人不好,对他的好感不多。
  •     关于食物篇写得很好,阅览整本书之后让我有学日语的冲动。
  •     犹如周作人博物生活,江南闲情。
  •     以前读的
  •     博物学家
  •     想看个按年代编的w
  •     类似日记吧,大多达不到发表文学的水准,可以看出作者引经据典文学素养丰厚
  •     周作人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
  •     初中老师貌似说过,周作人虽然是“叛徒”,但他是个作家!
  •     周作人
  •     6年前读过的书,6年后再看。原来以前都没看懂,对于一个罪人晚年的反思对我来说很有用。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嘛。 以后要多看看
  •     凄雨窗下吃苦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