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

出版社:蓝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出版)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040115062
作者:蓝勇 编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荒漠地带 我国西北内陆,高山环绕,气候干燥,历史时期的天然植被以荒漠为主。荒漠地带的北部,包括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荒漠分布极广,历代多有记载。晋《法显传》记载他从今焉耆到和田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之行走了一个月,“行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水经•河水注》记载白龙堆沙漠“乏水草”,河西走廊的荒漠“不生草木,荡然黄沙,周回数百里”,植被稀少,可见一斑。荒漠中也有一些植物,历史文献中记载有柽柳、胡桐、琐琐柴、麻黄、甘草、枸杞、骆驼刺、沙枣等。在河边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植被覆盖显得良好。《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罗布泊一带“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荒漠中有的地方也有森林茂密的情况,如位于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之间的祁连山,南北疆之间的天山、天山以北的阿尔泰山山地等等。 二、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变迁趋势及其原因 (一)在地带性总体格局不变的条件下,植被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域性变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代天然植被的分布情况相当复杂,植物品种繁多。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历史时期植被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十分明显,即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呈现森林—草原—荒漠依次过渡的景观,从北至南,森林依次演变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历史时期中国天然植被概况充分说明了古今地带性植被的总体格局仍然没有改变。 在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各地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特别是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植被类型也随着不断发展和变迁。总的趋势是栽培植被的不断扩展和天然植被的逐渐缩小。史念海先生认为,历史时期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上游呼伦池西畔肇始,由这里南下,循大兴安岭西侧,过西拉木伦河上游,西南行,过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再由六盘山北趋向西南,至于西藏自治区东部。这条界限以南的许多地方,现在已经没有森林,最显著的是呼伦贝尔草原西拉木伦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以及陕北和陇东,已经变为半干旱地区。草原地区和荒漠地区的界限也逐渐向东、向南扩展。另外,森林地区内部,植被类型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归属问题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 三、怎样学习历史地理学 第一章 历史自然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冰后期的气候周期性变化 二、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河流湖泊变迁 一、黄河流域的河流变化 二、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河流变化 第三节 历史时期的植被变迁 一、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分布演变 二、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变迁趋势及其原因 第四节 历史时期的地貌变迁 一、先秦以来的地貌与土壤及其演变趋势 二、历史时期的沙漠和沙漠化 三、历史时期的海岸成陆问题 第二章 历史政治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 一、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三、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 四、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 一、北部边疆的历史变迁 二、南部边疆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历史时期的都城与长城 一、历史时期中国都城的分布与变迁 二、长城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第三章 历史经济地理 第一节 农牧业分界线的推移 第二节 农业区的分布和变迁 一、农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二、农作物的分布和变迁 第三节 手工业产地的分布和变迁 一、制盐业 二、冶铁业 三、丝织业 四、棉织业 五、制瓷业 六、造纸业 第四节 经济都会的分布和变迁 一、战国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五代时期 四、宋元时期 五、明代 六、清代 第五节 经济重心的变迁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重心地位 二、经济重心南移 三、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第四章 历史人口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中国人口数量的变迁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人口变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变迁 三、隋唐至宋元时期的人口变迁 四、明清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 第二节 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变迁 一、夏、商、周至东汉我国人口分布的变迁 二、三国至五代时期人口分布的变迁 三、北宋以来人口分布的变迁 第三节 历史时期中国的重要移民与社会发展 一、历史时期中国的重要移民 二、中国古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历史交通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中国重要的水陆交通路线 一、先秦时期的交通道路 二、秦汉时期的交通路线 三、唐宋时期的交通路线 四、元明清时期的交通路线 五、近代交通的发展 六、中国水运交通的发展 第二节 运河的发展与中国政治经济 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运河的兴起 二、秦汉魏晋时期全国运河水运网的初步形成 三、隋、唐、宋时期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 四、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西北丝绸之路 二、海上丝绸之路 三、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第六章 历史文化地理 第一节 人才分布的地理变迁 第二节 学校书院的分布变迁 第三节 学术文化的地理特征 第四节 僧人、寺观的分布与宗教文化的发展 第五节 中国风俗文化区的历史演变 附录 重要历史地理文献介绍 重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中国历史地理》结构严谨,内容新颖,注重理论阐述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艺术创意与表现技法的结合,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作者简介

《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中国历史地理》是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历史专业教材。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诸因素予以辩证分析和综合,突出了人地结合、以人为本的主题,反映了国内对中国历史地理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在具体内容方面针对成人自学的特点,重点突出,主线鲜明,立意高远。


 中国历史地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