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书信集

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08
ISBN:9787534710391
页数:435页

内容概要

俞 平 伯 小 传
俞平伯(一九○○.一.八~一九九○.十.
十五),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浙江德清人。清
代著名学者俞樾的曾孙。一九一五年考入北京
大学,一九一九年末毕业。在此期间,他在新文
学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白话诗和白话文。他
是进步学生组织新潮社的主要成员,也是北京
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他一生引为光荣和
自豪的,是他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他
还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一九二二年一月,他和
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共同创办了五四以来第
一个新诗月刊。他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上
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
学等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北
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一九五
二年,他调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社
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参加了第
一、二、三、四届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又是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
员会委员。他是九三学社第一、二、三届全国社
员代表大会代表,又是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
中央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年,他还被聘为中国
红楼梦学会顾问。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红学家和古
典诗词曲研究专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新诗集
《冬夜》(一九二二)、《西还》(一九二四)、《忆》
(一九二五)以及旧体诗集《遥夜闺思引》(一九
四八)、《俞平伯旧体诗钞》(一九八九)和《古槐
书屋词》二卷本(一九八○)等。散文集《剑鞘》
(与叶绍钧合集,一九二四)、《杂拌儿》(一九二
八)、《燕知草》(一九三○)、《杂拌儿之二》(一九
三三)、《燕郊集》(一九三六)、《古槐梦遇》(一九
三六)、《俞平伯序跋集》(一九八六)等。红学论
著的代表作是《红楼梦辨》(一九二三),后改版
为《红楼梦研究》(一九五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三月出版的《俞平伯论〈红楼梦>》
(全二册)是他红学论著的集大成。另外还有古
典诗词研究著作《读〈诗〉札记》(一九三四)、《读
词偶得》(一九三四)、《清真词释》(一九四八)和
《唐宋词选释》(一九七九)等。

书籍目录

目 录
敬悼俞平伯先生

致白采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二日
附 跋语
附 白采致俞平伯书(节录)
致卞慧新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
致陈次园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十三日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日
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一九八○年十月十五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
一九八四年二月一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一九八五年一月三日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日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六日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日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三日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七日
一九八五年六月五日
一九八五年六月九日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八日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
一九八六年四月五日
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四日
致陈从周
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日
一九七四年六月六日
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
一九八○年十一月一日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九日
一九八二年三月六日
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四日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三日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五日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日
一九八三年四月一日
一九八三年四月五日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日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一九八四年三月一日
一九八四年四月一日
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致陈景超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日
一九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致邓云乡
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一年二月五日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三日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一年六月五日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三日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三日
一九八一年八月九日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四日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六日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八日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四日
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一日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日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一日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读《曲园日记》
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日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二日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一九八二年六月一日
一九八二年六月七日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三日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九日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六日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三日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九日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四日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九日
一九八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六日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三年七月六日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日
一九八三年九月五日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一日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七日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三年十月四日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六日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八日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九日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七日
一九八四年四月六日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五日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一九八四年六月四日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九日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五日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一九八五年二月四日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日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一九八七年四月七日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日
致丰子恺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一日
致顾颉刚
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一九二一年五月四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五月十三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一九二一年五月一十一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五月三十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六月九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六月十六日
一九二一年六月十八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附 顾颉刚答书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一九二一年八月一日
一九二一年八月七日
一九二一年八月八日
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一九二一年十月二日
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一九二四年十月四日
一九二五年六月九日
附 疑古玄同先生与颉刚书
附 岂明先生致俞平伯书
致郭学群
某年旧历七月一日
某年十一月三十日
致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摘录)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致国民政府并二中全会快邮代电
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
致何霭人
致何竹孙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三日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四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
致胡适
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一九三一年九月三十日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一九四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致胡文虎
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一九七三年二月七日
一九八二年十月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致华粹深
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六日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六日
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九日
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末
致荒芜
一九八二年六月六日
一九八三年四月一日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七日
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日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九日
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一九八五年三月八日
致黄君坦
一九七八年五月三日
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三日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六日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五日
一九七九年五月六日
一九八○年五月十七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日
致黄裳
一九八○年三月十三日
一九八四年七月九日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日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日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一九八六年十月七日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附 周煦良致俞平伯书
致周作人
一九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 周作人致俞平伯书
编后记


 俞平伯书信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曲园老先生曾印过一种信笺,俩老头儿相对而坐,如有所语,笔墨简练,清淡怡人,如今是找不到这样的风雅了。大约只能扒拉点鲁殿灵光的劫余之痕吧,方继孝先生印<旧墨记>,应该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情。   要想达到方先生的境界是大不易的事,机缘,财力,学识,缺一不可。手边有一本三年前买的<暮年上娱--俞平伯叶圣陶通信集>,把它放在<旧墨记>旁边读,倒也别有风味。   俞叶二公相交数十载,情意熙熙,至老境枯淡时互以慰藉其情其境,自是温厚,如冬夜热茶一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老头这句写酒的诗我倒觉着和茶贴的更近。此中妙境,令人神往不置。   俞公文字本清丽缠绵,略带青涩回甘,韵致悠长;叶老则平实质朴,不事雕琢,浑如天成。俞是笑颜如花香满径,叶是秋原一树老苍青。   此二公经数十载蕴藉至老来发为文牍以破岑寂,其中真意岂能以平常文字视之,正所谓人书俱老之时,只见二公谈书论诗,怀古忆旧,栽花叙游,旁若无人,悠然自得,虽足不出户,亦自有三千世界任我遨游。   寻山水之境易而悟心中之境难,尤老友历经劫难于物是人非中,透视红尘,悲悯人生之境则更难。平伯公有句云:“历览前尘吾倦说”,所倦者无非得失荣辱耳,而友朋书札尽可以舒展心性,出以真情,毋庸遮掩隐饰也。   二公亦福缘深厚之人,不然安得有此一段际遇。人臻老境,良朋只似庭中树,秋风漫起叶渐疏。同道中人唏嘘往返,则茫茫苦海中亦添得了些许暖意。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2001-第三十三本
  •     购于孔网,一版一印,印量为3800册,此书收信536封,另附他人信件20封,涉及收信者凡65位,其中最早的信是1918年10月16日写给《新青年》杂志记者的,最晚的是1990年致编者孙玉蓉书,七八十年代的书信占全书绝大部分。
  •     致邓云乡、润民信涉知堂材料,尤以后者重要。为知堂缓颊致胡适之书并及。批评黄裳《金陵五记》也很直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