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世界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508717630
作者:茅于轼
页数:345页

内容概要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1 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 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 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 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 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最近被选入美国Marquisl 993至1 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该书1 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7费雪国际纪念提名奖)、《生活中的经济学》等书。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卷 金融观入世六年回顾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分析什么样的汇率有利于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一个调整成本问题建设一个良性市场公有制经济是模拟经济货币和价值观市场经济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金融创新势在必行小额货款是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缩小贫富差距之道税务改革的风向标宏观调控下的国企改革房地产投资的两面性CEPA的重要意义第二卷 经济学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经济学的核心——价值理论经济自由和经济发展我所认识的经济学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经济学中人与人的关系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奢侈型消费不可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第三卷 危机谈第四卷 道德论附录一:知遇茅于轼附录二:市场经济应取道于“德”附录三:茅于轼的著作后记

编辑推荐

  只能涉及有限的内容,但是分析的方法和逻辑应该是清楚的。

作者简介

《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大部分内容是讨论经济问题的。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和我们没有关系的。比如城市堵车的问题怎么解决?地球上的资源有限,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发展?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那么这是怎样发生的呢?大家赚的钱比改革以前多了四五倍,可是快乐没增加那么多毛病出在哪儿?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人生问题。是世界问题,由于篇幅所限。

图书封面


 感悟世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政府有责任让每个人拥有住房条件,但是没有满足每个人占有房产欲望的义务。怎么办?我主张廉租房,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这是茅于轼先生关于廉租房的态度,言论一出,便在网上引起争议无数。有人质疑茅老对待廉租房使用对象的态度不够人性化,让廉租房与正常商品房条件有差距不符合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原则。但是单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讲,此观点还是别出心裁的。  茅老于2007年出版了《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学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众多接地气的自由经济学的态度、理论。笔者才疏学浅,不足以对茅老先生的观点加以评论,只列举几个书中有趣的例子。  一个美国人在中美汇率8:1的时候买入80万人民币,消费20万,人民币升值后汇率为6:1,遂将剩余60万的人民币换回美元,仍有10万美元。大众皆以此笑话为题调侃人民币升值的事情。实则汇率反映的是外国货币相对人民币的价格,从全球的角度讲,均衡汇率是对于供需双方都有利的价格,能够最优配置资源,故并不存在外国用阴谋诡计坑害中方。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减少有利于倒逼中方扩大国内总需求,更好的利用需求这个对民生建设有利,且更加可持续的经济马车。  为了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合理发展,已经有包括国五条在内的多项政策法规出台。仅把房子当成一种普通商品(非投机、刚需)从供需角度看,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存在一个均衡,但从多数房子处于闲置状态看,房地产市场却有泡沫和资源浪费现象。单从房产市场进行调控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与房产投机的替代品——金融市场——环境是否良好。在茅老看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不畅不无关系。  如果对城市公路收费,是不是乍一听很不合理?除了收费高速外,世界各国都免费提供道路,这就造成了消费扭曲,结果就是人们过度使用汽车,造成道路拥堵、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石油资源过度消耗。从经济学角度讲,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纠正扭曲的信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免费公路收费后,人们把减少汽车道路消费的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政府也可以减少建筑和维修费用。但交通设施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公共交通质量的提升必须与公路收费相伴随。  环境保护暗含资源配置的主题。环保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环境要求越高,花费成本也越高。另外城市人口所享受的环保标准,应该与农民享受的环保标准相同,统一标准有助于削减过于奢侈的环境要求,保证必要的健康和其他必要的环境条件。针对一个城市,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很多,比如取缔露天烧烤,提高集中供暖率,公用事业市场民营化等,每一种方案的成本是不同的,应该减少成本高的降染措施,鼓励采用成本低的降污措施。  从前述四个例子看,运用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用价格调节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大到国家宏观规划,小到家庭柴米油盐,都存在资源配置问题。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是经济学在实践中的主要应用。  经济学围绕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煮饺子,一锅水是煮1个还是20个饺子,就涉及到规模经济和成本论这两个原理。经济学并非赚钱的工具,经济学的知识却可以拓展思维方式,打开眼界思路,闲来可以多加了解。
  •     偷换概念的“经济学”著作,劝说人们下海捞世界,抹杀了“资本主义追求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天敌”(布罗代尔 语)的本质,将资本主义说成是自由经济的催生者。“反观近二百多年来世界历史的变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市场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与此同时的工业化,随之而来的社会分工,技术的发展”——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而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更是顺序颠倒,社会分工在异化社会的初期(古典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而研究过资本主义的历史(可以参见《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人,就会很明白地发现,市场是在资本主义诞生之前的就已经确立的,在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确立之后,才出现了工业革命,即技术的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新式纺纱机的运用),而工业化社会则是技术发展100年后才出现的了(这时已经进入了内燃机的时代了)。看来茅师傅的历史学知识相当匮乏呀
  •     人有私心”、“自私”看起来都是些贬义词。“毫不利己、专人利人”也是颇为正面的词语。但是这对吗?损己利人和损人利己实际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承认了人的私利,就有了相互交换的基础,而交换,正是价值实现、财富产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所以不必纠结于“为什么他那么自私?”因为这是本性,也是社会财富创造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不必再想“我这么做,是否自私?”人人都有追求利益的正当权力。但既然追求利益是正当的,是我们的权力,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承认了自己的私利,那就表示别人也有私利。要无限扩大自己的私利,必将损害到别人的利益,别人也必定不同意。为了实现交换,我们只有限制自己的自由,尊重别人的利益。所以“自由”的实现,恰恰是要通过限制自己的自由。这个道理,可以解释、指导很多事情:1.中国提高汇率,是损己利人了吗? 没有损人利己的汇率,也没有损己利人的汇率。提高汇率,虽然对出口造成很大影响,但同时,我们可以买到更多的进口产品,利于进口。当钱不能流通的时候,实际它是一钱不值;2.人际关系;但是否我们就不要帮助别人,不要做好事了呢?也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经常是不平等的,有穷人和富人,强者弱者,有特权和没特权的人。交换过程中的“公平”则是另一个问题了。及:1.关于“自私性”只是书中论述的一部分,而“资源配置”也是书中反复说明的内容,其他对社会现象,比如教育、社保金、税收、政治改革的理解,都很值得一读。推荐大家阅读。2.学一点经济学知识,对社会的理解,人生的理解,都有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隔履搔痒,总觉得他老人家缺点什么
  •     已经年近耄耋的茅于轼,弥足珍贵的茅于轼!
  •     拳拳之心 感人肺腑
  •     茅爷爷很从容,也很不易。
  •     经济就是快乐的生活
  •     看到最后共鸣来了。不过这只是已经形成的想法再次得到加强而已。。貌似没啥大收获。
  •     茅于轼的这本书还是比较中肯的·····强烈推荐·
  •     茅老的这本 随笔基本上可以读出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出版时间比较早,但是这些问题基本上依旧没有解决。
  •     结合中国国情的新经济观。
  •     写的还是很无聊的。应该改名叫:老头讲经济学。
  •     4年前开始考研时读过,当时感觉很不错,没什么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娓娓道来,很切近中国,值得一读(茅老有太多底层工作经验,有一片拳拳之心,不过客观的说,他老了,有一段时间舆论对其很不利,多是诬蔑,来我们院演讲时,同学挨个跟他合影,说真的,我从没在本校见过一个左派,班上唯一的一个左派在被我们骂了一年之后彻底规划了,经济院校大抵如此吧).
  •     不知道当时出于什么考虑买了这本书?不可解
  •     有
  •     rea r
  •     因为这本书我知道了杨小凯和他的分工发展经济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