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书评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2-3-28
ISBN:9789868790643
作者:何偉 Peter Hessler
页数:496页

相信何伟

刚读完。断断续续读了好些日子。这是我细读的第一本外国人描写中国的书,所以评判起来几乎无从比较。但这也不妨碍我感知它的好。何伟写作的最大优点是其视角,第一,他是美国人,和中国社会存在距离,观察客观而入微;第二,他观察中国最普通的城镇,不涉及上层社会、表面工程,也几乎不论及重大时事,他在涪陵那个地方待了两年,他自己也在书中说,在涪陵最愉快的事情就是结识了当地的人们,因此不难理解,他的文笔和观点缓缓行进,最终向我们呈现了中国底层人民最常态的一面,没有意识形态的左右,也不含杂质,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是很多国内作家、导演没能做到的。我最喜欢其中写三峡、白鹤梁,以及学生上课思维僵化的部分。这好像是何伟的第一本书。由于顺着时序来写,整体结构略显松散,事件有点凌乱。但仍让我读到了西南乌江边一个叫做涪陵的小城,它的肮脏它的混乱,它的封闭,它的人情百态,它在三峡工程的大水来临之前,那种安安稳稳日久天长。刚刚订了他的另一本书,《寻路中国》,明天可以拿到。相信何伟。

一名冷静的中国观察者

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西部,拿着一千多元就算在99年也不算多的工资,而且一扎根就是两年,究竟是为了什么?本书是何伟中国三部曲第一部,俺看书的顺序恰恰反着,从《寻路中国》到《甲骨文》再到这本,有点追本溯源的感觉。不象《寻路中国》里面那个中国通,也不象《甲骨文》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沉反思,《江城》一书中,何伟初试牛刀,不免有些生涩,但感受却异常真实。一、饱满丰富的内容本书记叙何伟在中国任志工两年间,从一句中文不会说上街被围观的Hessler,直到成为“中国通”何伟发生的种种事情,从作者角度给予了视角独特的解说,对特别是对身边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也详细描写,读来有时沉重,有时风趣,让俺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获益匪浅。二、真实诚挚的感情只要看过这本书,便能感受到何伟对中国深厚的感情,从陌生到熟悉后,也往往体会到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文字中也透漏出遗憾之情。三、细致入微的描写也许与何伟是文学系毕业,并且在涪陵记录了详细的笔记,所以他的描写往往细致入微,又灵活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不禁令人拍案叫绝。99年自己家也买了DVD机,用着富光杯,读来也甚是亲切怀旧。此外,本书也详细讲述了何伟学中文的过程,感觉也很励志,连中文这么难学的语言,老外都能学会,其实学习英文应该更容易吧。这本书为何伟赢得了多个奖项,奠定了其中国观察者的地位,在中国住了几年后,他又去了埃及,学习阿拉伯语,也祝愿他越走越好吧。“在中国,一切坚固的都将灰飞烟灭”

随手记之

这本书看得并不费劲,原先笼罩在它头上的中美文化对比、中国社会分析之类的头衔有点将它的理论层面夸大了,我想这本书仅仅是一本游记,一本以时间为线索作者的日常笔记为珠串的叙事类游记,它包含了涪陵、榆林等地的风光,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何伟在这两年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他个人对这些人和事的认识。他的看法并不超脱,因而也并不乏味,我想对于国内的人来讲,我们愿意看这样一个普通美国人对我们周遭状态的理解而不是什么说教。更幸运的是,何伟主修文学,所以他的文笔优美,节奏得当,台版的翻译也还好,只是稍有个别字的错讹处显示着对岸的编校并不比我们高明。我想说明的是,在97或98年的夏天,我曾坐着慢船由宜昌到重庆,除此之外,何伟写到的很多场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实在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勾起我很多回忆,也使我得以重新认识一些问题。何伟对这些问题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但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就像本书最后部分他和亚当在街上遇到的最大一次摩擦,对于转瞬间失控的人群,他并没找到合理的解释,我想他会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在中国的生活,也许下本书他会尝试给出答案。另,想到书中所谓的小心眼的疑心病,我不知道大陆版会是什么样子。

一个外国视角下的乡土剪影

从刚到来的各种不适应,到两年后离开时的不舍。作者把两年在涪陵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从书中能看出中国90年代巨变的一角。提供了一种国外的视角审视那个年代的涪陵。只因某些原因,作者对一些敏感事件的感受未能详细写出来。总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一本纪实作品。

河流就是这样而已,我们碰在了一起,然后,我们分道扬镳

比起第三部的《寻路中国》,这本记录何伟初来中国在小城涪陵生活的书,显示出的更多是不适应,尤其是和政治制度相关的一切。书中描写的大多数内容我们国人都不会陌生,我在阅读时不免会觉得有点缺乏新鲜感。但这并不会否定这本书的价值,一是因为我所谓的缺乏新鲜感在另外一个非中国读者那里是不存在的,二是因为作者在忠实地按照自己的内心以一种我们自己无从获得的珍贵视角为他自己也为我们保存和记录历史,我们那随着静静的江水慢慢流淌过的不断递嬗变迁的历史。作者的笔调克制,就算是谈及政治时也不会显得如愤青一般,这他的文字显得真实,“隔着一段距离观看这一切”;他还很幽默,常常在遇到尴尬时峰回路转,或是自嘲或是进行一番有格调的讽刺。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真的是一份作者在文末表露出的对小城生活的喜爱,让他愿意克服文化差异在涪陵驻足两年,我想除了其文学上的学术素养等技术原因,这是他的作品变得出众的根本原因,因为毕竟不止何伟一人在以这种独立的身份记录历史。

何伟和彼得《正在消失的江城》

何伟(Peter Hessler)的这本《江城》记述了他在涪陵做教师的两年中对这座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江城的生活细节和敏锐观察。我猜测任何一位参加支教的年轻人也会经历大体同样的事情,但是不同的是,作为一名美国人,他的观察更加冷静细腻。因为他所遇到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如此陌生的。无论是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还是政治环境。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意识到自己永远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存在于这座城市的生活中,他几乎不会对那里的人们造成什么改变,他学会了一种以“装傻”的方式与中国的普通民众相处,人们也没把他“当回事儿”,但是他的记述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是一种“有距离的观察”。除了两次在街道上与市民的公开冲突以外,他都不过是以一种安全的方式与这里的人们相处。他们可以买卖聊天交朋友,但是不会有更多的利益关系,那里的人们也不会对他刻意隐瞒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外来者很快就会回到他自己的世界中去了。 有人说这样的非虚构作品不可能被中国的作家写出来,而我认为这样的作品如果没有出现的话,那么没有出现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这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所以不可能像何伟那样天然地冷静地观察,我们要么太过激动着批判、要求改变、表达失望和愤怒,要么直接变成了熟视无睹。 我喜欢阅读何伟的故事,是因为我可以通过他的叙述了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面前的人们。这些人在外国人面前和在我面前表现得不一样,但又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在我面前隐藏着的那一面在何伟的描写中展开了,而这一面让我觉得真实也许就是如此。 可能会让何伟的朋友们失望的是,他们一一都被写进了书里,这是他们无法预料到的,即便后来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一开始只是认为何伟只是一个美国来的老师,正如他自己声称的那样,但是实际上他是个记者(书中提到他那时已经开始以在中国的故事为素材向美国报纸供稿),一个充满着宗教精神的天主教徒。他受到过“罗兹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的资助在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进修。他的中国朋友们根本不懂“罗兹奖学金”意味着什么,甚至那个天主教的神父也不明白。这是何伟隐藏的,秘而不宣的优势。他的外祖父曾经希望来中国传教,而他的支教活动则无法脱离宗教精神。因为"Peace Corps"这样的组织正是美国精英阶层宗教精神的最好代表。 对于“宗教精神”,我想说两句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个人曾短暂地为一个朋友在一个Yale和中科院合作的项目打过零工,这个项目的一部分资金来自福特基金会。这个项目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辅助农村地区教学,同时以试点地区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向中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我的朋友在向我介绍这个项目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大段话,生怕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愿意花钱帮中国人解决问题。他说: “有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人不希望中国的情况变好,但是你看,事情并不是这样,他们花钱做这件事情是希望中国的教育情况能够得到改善,不至于社会出现动荡。因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和中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他的论点不无道理,但是对于我来说根本不难理解福特基金会和耶鲁大学的行为,因为美国从来就是一个极富宗教精神的国家,美国的精英阶层更是如此。我自知以我的学养无法定义这种宗教精神,但是我想可以引用美国黑人女诗人玛雅·安吉鲁(Maya Anji Lu)的著名提问来略表其意: 人是不是需要解放自己?人是不是需要解放别人?人能不能够不解放别人只解放自己?人能不能够不解放自己只解放别人? Not need to liberate themselves? Person is not required to liberate others? One can not be the liberation of others liberate themselves? One can not fail to liberate themselves only to liberate others? 这样的问题美国人在面对黑人奴隶时提出过,在面对同性恋问题时提过,所以在面对中国西部那些教育条件极差的孩子们他们自然也可以提出。何伟在书中说,他不想改变那些人,但是他和他的“和平队”队友们的心中一定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而我想要说的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作者,就不能说我们了解了他的作品;如果我们不了解何伟和彼得·海斯勒,也自然不能说我们了解他所写的江城。**有趣的是,他自己都承认在涪陵生活时已经有些“人格分裂”的情况了:彼得·海斯勒不会称自己是“洋鬼子”,何伟不会把他的朋友们写进书里。 作者在书中透露到一个细节,他在与人们交谈时有时会直接在笔记本上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一般没有人会猜到这个外国人正在用笔记录的正是他们此刻的谈话,描写的正是他本人。只有一个例外,是一个在往新疆去的硬卧车厢中的男子,作者说这名男子的眼神透露出他猜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毫不在意”。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主动找他搭讪并展露心扉的,而有些涉及个人历史的话,这些人也许都没有对他们的家人详细叙述过。 我敬佩作者和这部作品,但我也丝毫不怀疑一个具有常识和写作技巧的中国支教大学生也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因为所谓记者,支教教师他们都是一个社会中的漂浮之人。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挖掘故事观察细节,而那些被观察被挖掘的人们没有闲暇或者自觉来做这样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故事,特别是在一个曾经发生过无数社会XX事件的中国。历史问题,加上社会问题(农村问题、三峡、计划生育、婚姻),再加上对年轻人的观察和互动,这些材料都是极好的素材。但是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一本可以与这本《江城》等量齐观的中国纪实作品(一定是我孤陋寡闻)。柴静的《看见》据说受到了何伟的影响。我很喜欢这本书,但我认为它还是从新闻事件切入的,不够深入细致。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认为这些角度、题材在美国社会同样也可以如法炮制,写出极好的纪实作品。有趣的是我甚至有时怀疑,作者是否也像我不了解中国一样不了解他的家乡美国。因为美国虽然时间维度的历史不长,但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在美国的国土上人们遇到的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绝对不少,而且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绝不是乏善可陈。当看到书中那段他谦虚地承认自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不及英国多的时候,我的这种疑问也加重了一层。当我在阅读林达关于美国的作品的时候,我也在怀疑,大部分的美国人也没有林达对美国的认识深入。(有意思的是我恰巧是一边看《江城,一边在休息时重温《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有声书。)说到这里,我倒已经开始满心期待能够看到和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对谈的,由中国作家所作的“美国三部曲”非虚构作品了。 无论如何,感谢Peter Hessler,他的文字,正如许多人提到的那样,是一面镜子。有时这面镜子叫做何伟,他反射出许多中国人内心深处秘而不宣的东西,有时这面镜子叫做Peter,他让我们自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重要的问题。 比如:人是不是需要解放自己?人是不是需要解放别人?人能不能够不解放别人只解放自己?人能不能够不解放自己只解放别人? *** (林达被许多中国的读者称作“中国的托克维尔”,那么我猜想,如果站在没有社会制度价值判断的位置上,彼得·海斯勒也可以称得上“当代的埃德加·斯诺”了吧。我猜想他一定不喜欢这个称号。不过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由衷地向他问一句,“寡妇的孩子没人管吗?”)

何伟《消失中的江城》(台版)

何伟《消失中的江城》(台版)。这是何伟中国系列的第一部,相较于后两部,此书更显质朴、自然。从一个历史传承与中国有缘的美国青年眼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变化中的江城,一个消失中的江城。作者从迷茫、兴奋,到自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江城的一员,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当代中国的迷茫与困惑。


 消失中的江城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