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2-3-28
ISBN:9789868790643
作者:何偉 Peter Hessler
页数:496页

内容概要

何偉
作者 何偉 Peter Hessler
出生於密蘇希里州哥倫比亞市,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1996-1997年他以「和平工作團」身份在四川涪陵教書,自2001年起才成為《紐約客》首位駐中國記者,在此之前他只是《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辦公室負責剪報。新世紀開始,他也是《國際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保持著自由作家的身份。
何偉是全球著名的旅遊觀察者,他也多次獲得美國最佳旅遊文學獎。他所著《甲骨文》曾入圍200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作品,《尋路中國》則獲得2010年度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好書獎。這兩本書和他根據涪陵兩年所寫成《消失中的江城》(奇里雅瑪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構成了他1996-2007十年的「中國三部曲」。
2010年,何偉來到埃及,學習阿拉伯語,參與當地的生活。我們相信不久就會看到他的新作。而他預告在五年後再度回到中國,繼續書寫新的中國傳奇。
Peter Hessler
吳美真
譯者 吳美真
雲林虎尾人,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大學兼任英文講師及國內多家出版公司譯者,譯作包括《美德書》、《鋼琴師》、《微物之神》、《大洋洲的逍遙列島》等近七十本,近年來一直為基督教以琳書房譯書。

书籍目录

本書好評
推薦序 看中國的另一隻眼 南方朔
推薦序 難忘的江城過客 李雪順
作者原序 回到涪陵
作者新序 重新踏上長河
作者說明
第一部
第一章 順流而下
城市
第二章 有中國特色的莎士比亞
插旗山
第三章 跑步
白鶴樑
第四章 三峽大壩
烏江
第五章 鴉片戰爭
白山坪
第六章 暴風雨
第二部
第七章 夏天
神父
第八章 中國人的生活
老闆
第九章 錢
老師
第十章 春節
土地
第十一章 又是春天
長江
第十二章 逆流而上
附錄:認識何偉

作者简介

人無法兩次踏上同一片河水,因為江河日下,
但當代人卻可以兩次踏上同一座江城,因為何偉。
一個小城的故事,
一部中國人都未能體察的底層心態史,
在中國,一切堅固的都將灰飛湮沒。
繼《尋路中國》、《甲骨文》之後,
《消失中的江城》重新浮現。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斯(Heraclitus)說:「人無法兩次踏上同一片河水」,因為江河日下,水會流動,當下的時光也會消逝。但當代人卻可以兩次踏上同一座江城,因為何偉曾在揚子江上生活,費時兩年書寫四川涪陵。在幽緩的時光流程中,在變動劇烈的城鄉景觀內外,何偉依江而居,感受與學生和涪陵人相處的日常點滴,書寫出一部連中國人自己都未能體察的心態史和底層故事。
1996年夏天,27歲的何偉抵達中國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涪陵,以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的身分在當地的學院教兩年的書。自1949年以來,當地人就未曾有過美國人在此生活的明確記憶,縱使何偉的姓名極為常見,但他仍是這座四川江城數一數二的外來陌生人。原以為這將是一個平靜的兩年,何偉卻發現他闖入了一個與他的文化和個性全然不同的社會之中。
「這趟航程就像一個夢,夢裡盡是安靜的河流、滿是迷迷糊糊入睡的乘客的艙房,以及從幽暗的長江升起的城市燈光。而涪陵就像一個暫時打斷這場夢的地方。」------何偉


 消失中的江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刚读完。断断续续读了好些日子。这是我细读的第一本外国人描写中国的书,所以评判起来几乎无从比较。但这也不妨碍我感知它的好。何伟写作的最大优点是其视角,第一,他是美国人,和中国社会存在距离,观察客观而入微;第二,他观察中国最普通的城镇,不涉及上层社会、表面工程,也几乎不论及重大时事,他在涪陵那个地方待了两年,他自己也在书中说,在涪陵最愉快的事情就是结识了当地的人们,因此不难理解,他的文笔和观点缓缓行进,最终向我们呈现了中国底层人民最常态的一面,没有意识形态的左右,也不含杂质,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是很多国内作家、导演没能做到的。我最喜欢其中写三峡、白鹤梁,以及学生上课思维僵化的部分。这好像是何伟的第一本书。由于顺着时序来写,整体结构略显松散,事件有点凌乱。但仍让我读到了西南乌江边一个叫做涪陵的小城,它的肮脏它的混乱,它的封闭,它的人情百态,它在三峡工程的大水来临之前,那种安安稳稳日久天长。刚刚订了他的另一本书,《寻路中国》,明天可以拿到。相信何伟。
  •     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西部,拿着一千多元就算在99年也不算多的工资,而且一扎根就是两年,究竟是为了什么?本书是何伟中国三部曲第一部,俺看书的顺序恰恰反着,从《寻路中国》到《甲骨文》再到这本,有点追本溯源的感觉。不象《寻路中国》里面那个中国通,也不象《甲骨文》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沉反思,《江城》一书中,何伟初试牛刀,不免有些生涩,但感受却异常真实。一、饱满丰富的内容本书记叙何伟在中国任志工两年间,从一句中文不会说上街被围观的Hessler,直到成为“中国通”何伟发生的种种事情,从作者角度给予了视角独特的解说,对特别是对身边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也详细描写,读来有时沉重,有时风趣,让俺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获益匪浅。二、真实诚挚的感情只要看过这本书,便能感受到何伟对中国深厚的感情,从陌生到熟悉后,也往往体会到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文字中也透漏出遗憾之情。三、细致入微的描写也许与何伟是文学系毕业,并且在涪陵记录了详细的笔记,所以他的描写往往细致入微,又灵活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不禁令人拍案叫绝。99年自己家也买了DVD机,用着富光杯,读来也甚是亲切怀旧。此外,本书也详细讲述了何伟学中文的过程,感觉也很励志,连中文这么难学的语言,老外都能学会,其实学习英文应该更容易吧。这本书为何伟赢得了多个奖项,奠定了其中国观察者的地位,在中国住了几年后,他又去了埃及,学习阿拉伯语,也祝愿他越走越好吧。“在中国,一切坚固的都将灰飞烟灭”
  •     这本书看得并不费劲,原先笼罩在它头上的中美文化对比、中国社会分析之类的头衔有点将它的理论层面夸大了,我想这本书仅仅是一本游记,一本以时间为线索作者的日常笔记为珠串的叙事类游记,它包含了涪陵、榆林等地的风光,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何伟在这两年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他个人对这些人和事的认识。他的看法并不超脱,因而也并不乏味,我想对于国内的人来讲,我们愿意看这样一个普通美国人对我们周遭状态的理解而不是什么说教。更幸运的是,何伟主修文学,所以他的文笔优美,节奏得当,台版的翻译也还好,只是稍有个别字的错讹处显示着对岸的编校并不比我们高明。我想说明的是,在97或98年的夏天,我曾坐着慢船由宜昌到重庆,除此之外,何伟写到的很多场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实在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勾起我很多回忆,也使我得以重新认识一些问题。何伟对这些问题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但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就像本书最后部分他和亚当在街上遇到的最大一次摩擦,对于转瞬间失控的人群,他并没找到合理的解释,我想他会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在中国的生活,也许下本书他会尝试给出答案。另,想到书中所谓的小心眼的疑心病,我不知道大陆版会是什么样子。

精彩短评 (总计72条)

  •       拖拉了一年多才把《江城》看完,初时买来也只是因为网站有优惠活动,经常买书如山倒,买后随手抛,恋爱近乎一年,书没有正经百八读过一本,直到感情烟消云散时,为了治疗,一个朋友给我制定了一个十几天的读书计划,每天汇报进度,既可以转移注意力,还可以把手中那些书给消化掉。挑中这本《江城》其实只是因为《寻路中国》看不进去,便换了封面比较明亮的一本。这么说来,发现自己其实读书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既不是我想去了解这声名远扬的中国三部曲,又或者是想去看看一个外国人眼里的祖国是什么模样,也许做事做人目的性太强烈就会被归于功利性明显,而实际上,只有强烈明显而且理直气壮的目标跟理由才真正能让你成功。
      其实这本书说起来更像是何伟在重庆涪陵两年的日记,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小城里两年来如何融入当地又用什么样的角色来适应陌生国度里的生活。作为一个生活在三线城市的人来读这本书,许多感受还有场景描述,实在太熟悉不过了。纵使这本书描述的是96年到98年的城镇,其实到了今天,十几年过去了,很多民生民态,以及中国人的观念思想,没有起到什么变化,这也不奇怪,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怎么会在十几年就日新月异呢,观念和想法永远不会像科技的更新换代那样拥有光速,如果可以,也许这个世界会显得美好些。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城镇里面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楼房,十几年来一直在愈加膨胀,像一辆刹不住的车,政府报告里面的各种数字越来越体面,如果大国的气场是用数字来说话,那现在说它是超级大国一点不为过。而金钱的量则是几乎成了社会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人们依旧挣扎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也许文化和自由对人们来说,依旧是无知与愚蠢。另外就是各种言论监控,以及对外国人的制度都发生了看起来宽松很多的变化,但谁知道呢,这动不动一个网站就会被封掉,还有人因为网上言论就会被请去喝茶甚至被关起来的事情依然轻而易举地发生着。谁也不知道你上网的时候,也许网线的那一端正有人喝着茶盯着你呢。而另一个很典型的饭局文化,也就是喝酒文化,就从来没有改变过,除了是酒越喝越贵,因为有钱人越来越多,而办事多还是借助餐桌上搞定,特别是在小地方,更是如此。书中提到有关婚姻的话题,其实依旧是现在的一个缩影,出轨事件源源不断,而离婚在小地方仍然会被人觉得是十分丢脸的事情,围观的人们从来不会去体谅一件事情发生的必要性,因为面子简直是他们的生命。所有因为被世俗眼光而压抑者,都是受害者。
      以上种种,放眼望去,依旧是日常生活里每天都在上演的剧情。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原来军训是那一年之后才有的,而且是如此拙劣的行为,但是好像很多东西都消失在了那一年。独立的思考能力还有不被局限于当下环境的眼光,也许是一个外国人身份给予最好的记录优势,可是我依旧希望作为一个当地人,能也慢慢培养自己这种能力,要改变,首先就得改变自己。
  •     对我来说 这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入口
  •     好,除了翻译
  •     第一次读繁体竖排,但是书的精彩使我手不释卷,慢吞吞地看了半年多。。。
  •     继《寻路中国》、《甲骨文》之后。2015-12-12
  •     终于读完了,很厚,很敏锐没偏见,最主要这类书实在太少了
  •     留点儿距离看这个熟悉的国度。
  •     2015.10 外来者、客居这样的身份给了何伟独特的视角和体验,相较于《寻路中国》,本书描绘了更多的人物,各种各样的涪陵人,他们是当时的中国人的缩影,我从他细腻的文字和局外人的感悟中看到了当年的家乡小城,看到了这些年来中国的改变与不变,也看到了我的自以为是。好的书,像镜子。
  •     还是有些偏见,不知道是何伟的还是我自己的。
  •     二读江城,细腻敏感的天线请一直打开。
  •     何伟用了很平实的语言真实的展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身为85后,觉得这样的生活环境很陌生,可事实上也不过几年之久,能看出中国发展变化之快,最后的一段非常好Nothing gold can stay!大部分人都会继续生活,做到最好,而大多数孩子也会比他们的父母做得更好!
  •       起初听说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名字起的好美。这不会是沈从文的书吧?哦,不对,那是《边城》。什么?作者是个美国人?哎呀,书名翻译的很有韵味呀。什么?他写的是中国的涪陵?还是用英文写的?
      
      这就是我当时的心理过程。
      
      一个一句汉语都不会的美国人,来到长江腹地落后的小镇居住了两年。他一边忍受肮脏的空气和满城的汽车鸣笛,以及从四面涌来的巨大文化冲击,一边学习汉语,努力认识、理解他的学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了解他们不易轻易触及的内心世界。
      
      他成功还原了一个九零年代原生态的涪陵:插旗山上的梯田和黄色的油菜花,群山连绵的地貌和川流不息的乌江,镇上脏兮兮的空气和街道,满大街的棒棒军和拼命按着喇叭的出租车司机,乡间老农和他们腿上的黄色稀泥,出身农村却热情投身莎士比亚戏剧排练的英语系学生,美容院浓妆艳抹一心勾搭老外的小姐,热情朴实的学生餐馆老板一家…… 在一个中国人眼中,这一切都太过寻常不值一提,但在他的眼中这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他观察所有人的举动,他看见他们对金钱的重视和向往,看见他们对文革的痛恨却无奈的回忆,看见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教育的尊重,看见他们对公共政策的漠不关心和对政府的无条件服从。
      
      这本书会让很多国人读了不舒服。我的读友小妍同学在我们的小型读书会上,就强烈表达了这种感觉,她自称是一个狂热的爱国分子,读了他的书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的确,他的书中有很多无知、迂腐、孤独、偏执、贪婪、无礼的国人形象。很多人读过都会有一种被打脸的尴尬,继而有点恼羞成怒。自家的丑事自己可以说,但外人就是说不得。
      
      中国过去十年最伟大的进步,就是开始敢于直面自己。十年前,这本书不可能被允许在大陆出版。但现在它出版了,并成为2012年最受欢迎的书。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我们开始看见自己,看见过去。我们开始想了解文革,开始想知道6/4究竟发生了什么,开始怀疑三峡工程的正确性。这种进步是弥足珍贵的。
      
      这本书让我感同身受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也是只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外”。我曾一句日语不会地降落在了日本,也曾努力学习日语并跟他们用日语交流。虽然我没有像Peter一样经常谈论政治,但我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冲击、开始学着他们认认真真鞠躬,温和地待人接物,并时刻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后来到美国,大街上亲亲热热的同性恋曾让我瞠目结舌,酒吧里烂醉如泥继而疯狂乱搞的场面也让我不知所从。为了一个取消工会的法案,全州上下各界人士把州政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各种游行示威公开演讲,甚至吃住在州政府大厅里。我心想你们至于吗。
      
      陈寅恪先生曾说,研究历史要本着“了解之同情”的精神,要站在当时当事人的角度,充分考虑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了解之同情”的精神都是需要的。当有了“了解之同情”的时候,就不易偏激,不会偏袒。文化没有对错,存在了就必有其理由。站在这个角度去回看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同样是有帮助的。
      
  •     这本太tm好看了,比寻路中国好看多了
  •     虽有偏见,但蛮好读。
  •     一直在想 不管台版还是大陆版,是不是都会与原版有些许偏差?还是找原版看的好
  •        读到何伟告别涪陵,心中还是酸楚了一阵。我在想,这种情绪是从何而来。何伟以真诚的、开放的姿态融入涪陵的生活,这样的第一人称描述很有代入性,读到最后,彷佛我也不愿意告别涪陵——这个让何伟痛苦无奈而又迷恋快乐的地方。
      
      
      
      
       听说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也一直在我想读的列表中,那天去图书馆不经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他,或者这就是这本书或者说是何伟与我的缘分吧,在茫茫人海中我得以了解到这样一段美丽温暖的故事。
      
      
      
       阅读此书的过程是愉快的,并没有丝毫的压抑和停滞,或许是由于我家住重庆,迫不及待想知道一个外国人对于和我家相隔不远的涪陵有着怎样的印象吧。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说说其中之一。
       那就是书中何伟所教的那些学生。
      
      
      
       当时的他们和此刻的我年纪差不多大,不同的却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他们那个时间在我的眼中是严肃和略压抑的。那个时代的学生对于知识和学习是那么的敬重和渴望。当时的他们还没怎么接触互联网,更没有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的互联网社交工具。他们大多在农村生长,不时干些农活,对于生活得体验更加透彻和真实,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他们显得更加的务实和严谨,更加明白生活的凌厉和残酷。在校园中公然的恋爱史学校无法忍受的,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我在想,那时的少年对于爱情是否更加的严谨。
      
      
       感谢书中出现的那些人,无论是神甫,开面馆的一家子,那一帮取了英文名的学生,他们无不体现出重庆人深刻的性格特点——直率,麻辣,耿直。
      
       如今,好多年过去了,三峡大坝早已经修好了,长江上的渡船恐怕早已不在了,江城也早已变了模样。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你们去了哪儿?而何伟,你,还好吗?
  •     确实如不少书评说的是浪漫主义情调下的记述,但可能对于作者真不是像咱们局内人想得。整本书一般,作为一个介于游记与小说的中间版本,但里面的一些对于传统观念细节的美国感想还是引人深思。比如看山必须拟人化,比如对待长城的态度,比如支援边疆建设与原著名的需要。作者站在一个若即若离的角度看待江城,可以用发现的眼光,足够的耐心以及美国人特有的独立性格,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身边的事在外国人眼中的模样。
  •     很有趣
  •     何伟有着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和表达力,他在各种细节里描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与中国的人民。(*^__^*)
  •     何伟的书值得细细研读-以前看的
  •       从“涪陵师专的学生”这个视角来说说这书吧。何伟这书其实写的东西很多很杂,有写大人、学生,还有小孩。大人之间的纠葛谁说得清楚,但学生我做过啊,比较能理解。
      通篇来看,学生给何伟的初次印象是比较刻板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堂英文写作课,何伟让大家写写三峡大坝造了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大半的同学都遵循一种行文规律:首先在第一段讲了三峡大坝造了后的负面影响,然后千篇一律的一句令何伟反胃的一句“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话锋一转,开始讲述三峡大坝的好处,最后总结三峡大坝应该造。几乎每个学生都爱这么行文。这里我就想起了大学时室友说过的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
      包括何伟在课上说到中美在自由度上的差异,台下学生因为所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觉得无法接受如此直白的异议,而集体低头不语或咕哝,这些表现都让何伟感到自己虽和学生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是个局外人。
      还好,随着何伟汉语的精进、文化的融入和自谦为“洋鬼子”的美式幽默,慢慢地,学生们之间的事儿他开始能明白一点。
      苏珊因为意外怀孕,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而失踪了,简乃尔(?)是全班最聪明的女孩,但是因为被其他学生孤立,最终回了老家,然后自杀了。这两件事,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女性自杀多于男性的国家的事实,做了一个注脚。
      在大学里,我就认识这样一个被室友挤兑,而原因只是因为她睡觉打呼噜,为此她看医生,甚至为了打呼噜声轻一点直着身睡觉,但幸好她在其他班级还是有自己朋友的。我跟她是朋友,待人真诚,在我过生日时她会在送我的生日卡片里写上一些很幽默但很温馨的祝福。所以对于大家对她冷淡的态度,我觉得是挺不公平的。
      转回来。何伟越写到后面,这些学生们越是可爱。他们排了一出涪陵的堂吉诃德的短剧,而且还在什么张书记,各种××书记面前表演,讽刺雷锋精神在涪陵变迁的当下实处末流,不顶用。这里何伟的观点很微妙的。刚来涪陵时,何伟的表达很直接,对于政治活动很反感。但他通过对张书记内心的解读,竟然能理解张书记背后的政治压力,反复思量政治风险,觉得张的保守做法实属无奈。所以别说涪陵人的生活在变,何伟都在变化着。
      生活在乡下,是喧闹又是安宁的,当你徒步旅行走岔了路,农民伯伯会指你一条明路,等你第二年春天再来时,还能一眼认出你的脸,寒暄是熟悉的套路,请吃饭留宿是待客之道;生活在城市的安妮和徐华天天有新鲜事,有怪蜀黍,还有味道不怎么好的进口法国葡萄酒,不在那边也不在这边,他们是未定的。因为钱,年轻人出去,但也因为钱,也催生了更多的流转。
      希望何伟能多做回访。
  •     跟《寻路中国》那个时期比,江城的文字里还带了很多的情绪和判断,年少轻狂大家都有。
  •       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把他眼中的涪陵写下来,呈现给我们当他眼中的中国,就如我们在当今这个新的时代看自己过去一样。
      
      他对中国的历史了解一点都不比国人差,甚至在很多地方了解的跟全面,更真实,对太平天国、对石达开等。
      
      在他的文字中依稀的能看到一些电影中西南小镇的样子
      
      在不同的时期,对相同的东西有不懂的理解,甚至天壤之别。过去所批判的成了当今所提倡的,过去所鄙夷的成了现在所羡慕的,过去所厌恶的成了当今所推崇的。
      
      正如古人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现代的角度看过去,一切似乎清晰明了了很多。
  •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涪陵没有丝毫的概念,对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和感受,也没有什么认知。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老黄家开的面馆,了解了一个外国人在异乡如何看待和处理别人惊奇的目光。
      
       我出生的城市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内陆城市,记忆中,小时候对于在街上偶尔看到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总是投去好奇的目光。当然,除了观察,我很少去想或着去做什么。后来到了北京,在校园里和五道口可以见到各种肤色各种模样的外国人,也就见怪不怪了。也有在操场上和外国人一起打球,闲聊几句,问问他们来自哪里,或其它。
      
       虽然身体有点小感冒,但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读它,了解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一座小城2年的经历感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作者描述的96-98年之间的生活,其中有些,已经随着时间而改变,而有些,譬如对于政治的避讳,却一直延续下来。
      
       前几日有些厌倦了工作的反复,日复一日的相似生活,觉得如若能够像作者这样,去异国他乡,当一名教师,即使可能经历不适和寂寞,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而这两日身体不适,却又有点怀念身体好时的平静生活……觉得在阳光下读读别人的经历,即便不能切身体会,也是一种惬意心灵旅行。
      
       而对于这本书,印象深刻的除了作者教授给学生的莎士比亚的诗句,就是这句“我眼中的自由和文化,在他们眼中却是苦难和无知。”用这句来概括这本书中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描述再合适不过了。城镇化、现代化,这些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变化”,却也可能以摧毁着真正的文化与信仰的方式进行着。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坚实的精神信仰,哪个才是真正的文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而对于自由和民主,原来对政治的漠不关心也是一种“自由”,对自己无力控制的事情的无视也算一种“民主”,一如涪陵的人们对于三峡大坝的建造,对于搬迁的态度。被淹没的小城镇,在一方人眼中代表着落后生活方式,在另一方眼中,却代表着被抹去就永远无法找回的文化,然而,生活在其中的那些人们——饭馆的老板也好,修鞋的匠人也好,他们所经历的困难和艰辛、幸福与快乐,既不是苦难也不是文化,而是真真实实的生活。
      
       有时间,可以选择阳光明媚的日子看看这本书,看看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自己,看看对于教学,对于政治,对于文化,他和我们的认知有哪些不同。身体坐在那里,让心灵在旅途中,和作者以及书中的人物对话,这就是读书的乐趣,不是吗?
  •     我喜欢何伟的试图中立的观点。我也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呆了两年,起初的好奇变成了后来的束手束脚,这一点何伟比我好太多,他不仅尝试融入,他也确实融入了。我还是没能这么客观。
  •     【寻路中国】三部曲的第一本,讲作者在涪陵当志愿者时的故事,大陆出了简体版。作者笔下九十年代的四川小城让人觉得熟悉又陌生,很有时代的代表性。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很遥远,其实想想,也不过才过去了20多年。
  •     走心之作
  •     已购。原来这本才是三部曲的第一本,作者1996年到1998年在四川涪陵教书的生活。这本书里,作者还没有形成记者的观察记述方式,更注重个人体验,因此整体有一种小说的感觉。
  •       我是带着一种想了解重庆的心态来开始读这本书的,当然这是一本外国人写中国的书,写的就不是重庆与上海,与长沙或其他地方的差别,而是写的中国与美国,与西方,与其他国家的差别,也就是“中国特色”。
      毋庸置疑,这本书确实写出了很多中国的一些问题,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一些事情,习以为常的一些习惯,在何伟这个老外眼中确实那么难以接受,也许通过他的强烈反应,并把它们说了出来,我们才发觉:哦,确实是有点不对劲的样子。比如说那些不停息的汽车喇叭声,比如说吐痰。看书时,我一直反复提醒自己,这是作者在1996-1998年时的经历,那是将15年前的中国,而且在这15年前中国的发展速度简直空前,变化不仅是有,而且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很多时候看他描写的那些故事和情景,感觉就是在看一段好远的历史。
      也许这么多年的改变,15年前在作者眼中很多难以接受的事情和习惯,很多思想都已经改变,但是我们能说这是一种改进吗?我们一直在学习别人的所谓的先进的东西,但是有些自身的东西却被抛弃了,学习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要学习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适合这个时代的。
      扯得有些远,还是回到这边书的主要内容,何伟是一个很温和的外国人,和我遇到的很多外国人一样,是不是外国人到了中国就要温和,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他的对于很多在涪陵遇到的事情的态度和观点即使今天我看来都觉得与众不同,很受启发,我喜欢了解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文化和观点。突然发现,虽然这本书是他写给西方的,告诉西方中国是什么样子,但是,当我们中国人读到之后却发现,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外国的东西,可以从中了解国外的思想和文化。
      总之,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15年前刚刚起步的中国、四川是什么样子,也看到了当时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和她的人民和文化,同时还可以看到很多外国的思想和文化,他们在一起有碰撞,但是更多的是在慢慢融合,正如最后何伟“听不见”喇叭声,而中国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的不断并且迅速地改变。
  •       有些东西,美在它本身
      ——彼得•海斯勒作品《江城》读感
      文/司药
      
      美学家朱光潜说:一个作家须有一个“我”在,须勇敢地维护他的“我”性。彼得•海斯勒算得上充满“我性”。
      1996年至1998年,彼得•海斯勒是涪陵师专教授英美文学的外籍教师。两年里,他在教学之余,穿行于涪陵新老城区、乘慢船游历长江、做乌江的 “背包客”……彼得•海斯勒以旅行者的角色,观察并记录着涪陵,并在离开涪陵后最短的时间里,把他的涪陵记忆还原到纸上,写就《江城》。
      梁文道把《江城》作为“凤凰网2012年度好书”,这样“观察”:彼德•海斯勒这几年在中国真是大红特红,追捧的背后,映射出的正是我们文字所缺失的东西:诚实。诚实,这个词让我震动。我想顺着梁文道的“观察”,对“文字诚实”说上一二。
      先说说两个感觉。一是,彼得•海斯勒在《江城》里,诚实地复原着自己的记忆。他的复原并非机械,枚枚文字是在他怀里捂过的。二是,梁文道诚实地道破了目前我们文界少有上乘之作的天机:缺少诚实。我反刍着“诚实”之于一个写作者的意味:无论写实还是超现实,如果文本指向教化、定格框框,写不出“我性”的真感动和深思量,谈“经典畅销书”就是奢侈。
      可能钟情于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喜好旅行的人,写作风格都接近原色吧,《江城》的诚实叙事,确实在以下方面为它赢得了读者。
      一、深没于水下的白鹤梁、长江沿岸拆毁的老城、拔地而起的新城、“甲虫、蚂蚁、蜈蚣纷纷从江岸边四散逃窜。”、质朴的农家和纯净的田园……对涪陵城、对长江、对乌江,彼德•海斯勒对所观察到的东西,不做美与丑、是与非的“抒情”,他把一切、包括他自己当作客观存在的一分子,诚实记叙。
      二、廖老师内敛、爱国,在为彼德•海斯勒教授中文时,两人不时碰出观点的火花;外办限制学校老师亲密接触外教;酒桌斗酒斗出民族情结;课间提及八九学潮、台湾归属等问题,学生一起低下脑袋;废弃或改制的三线工厂,围墙上斑驳的标语;因为生了第四个孩子,被推了房子……所有这些,国家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无论教学还是社交,不可能完全避免敏感话题。彼德•海斯勒避免“引惹上身”的办法是,只说事,不议事,只是把存在自然地放在那里。他相信沉默的文字会发声。用涪陵话讲,霍伟是个几聪明的洋鬼子哦。
      三、讲析莎士比亚,排演《堂吉诃德》……彼德•海斯勒以提问的方式,解读作品,帮助中国学生打开局限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观察。课堂上下,他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和与积极分子、消极分子交谈,一点点认识“隐忍、偏激、坚韧的中国人”。课堂是彼德•海斯勒自由度最高的地方。教材虽然已限定,教案却可以在原则范围内组织。他以美国式开放的授课方式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估,为中国教育上着生动的“公开课”。
      除了综上所述的因素,我认为《江城》在中国“畅销”,也有“讨巧”的成分在其中。在《江城》还没出中文版时,涪陵人就对这本书报以极大的热情:那个老美,把我写成了啥样?结果,中文版出来,仅这一个城市的阅读人群,就足以使它成为畅销书。“你啷个那么说我哦。”涪陵人从书中找到“自己”,川味十足地叨念一句,看似不满,内心却是满满的欣喜。
      两年,彼德•海斯勒、何伟 、霍伟,在不断地改变。刚来时,语言不通、被围观、空气污浊,诸多不习惯让这个外籍教师烦闷不已,但临到走时,他已能够操着熟练的四川话,坐在街头烫火锅,和人们插浑打科,享受四川人特有的“安逸”。彼德•海斯勒把这些改变当作涪陵的一部分,写进《江城》,所幸,李雪顺以“土著”的优势,将它译出涪陵味,让我们能够畅意分享到美国人眼里的涪陵、中国。
      坦白说,《江城》文字不算精致,是它内部散发的质朴厚拙,弥补了这一缺憾。也许,这并非缺憾,正是写作者的大智若愚。这个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的人,要想玩华丽词藻,是太容易的事,但《江城》,他选择走心、入神,诚实叙事,犹如他从涪陵师专教室窗口望到的江水,文学在他心里、手下默默流淌。他把困惑、快乐、享受、惊愕,那么多涌动于怀的情感,追随存在本原,克制地予以陈述。这种克制本身,不完全是为了规避政治敏感,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个作家的我性和诚实。
      其实,直到合上最后一页,我才决定把边读边记的东西整理出来,并确定文题《有些东西,美在它本身》。
      同样喜好旅行的我,同样偏爱本质、朴素的东西,但实际上,《江城》还是被一些主观元素包裹——作者或译者的情感、思维惯性和叙事习惯。其实,读者何尝不是这样。在阅读中,读者也会因为情感、思维惯性和阅读习惯,给“书中故事”打上自己的心理印记。一如我读《江城》, 连续多天,在深夜、在黎明前的暗色里,石英钟轻转声如流水,我沉浸于涪陵城和文学课接近本质的文字镜像中。刚开始我只是散散地看着,但看着看着,我就不自觉地“进场”。也不确切。该是疏离了彼得•海斯勒的涪陵,进入了我的涪陵。
      蜘蛛网一样的路标牌、没完没了的坡坎、浑沌的空气、嘈杂的街市和人声……八十多岁的伯伯捶打着疼痛不休的腰腿,跟我摆“余家氏族”的龙门阵,九十三岁的爷爷元气不足,对涪陵解放前、解放后以及改革开放漫长的史事记忆如昨……这不是一座老人宜居城市,却是我的祖籍地,我有亲人在那里。从《江城》里,我读到抛却重重定语的我的涪陵老家。但惭愧的是,彼得•海斯勒所述,我很熟悉,熟悉到被一个“洋鬼子”说来,才豁然发现老家自然、人文的境况和细节。
      柴静说: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像外国人一样去看”。我以为自己听进去了,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才知道我对现实已经失去多少感觉。 我想,柴静的感觉是真切的。这个“老美”能把涪陵写得这么鲜香活色,就是因为在彼德•海斯勒这个外国人眼里,涪陵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奇异的,勾起他澎湃的看和说的欲望。
      阅读《江城》,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三峡乘船顺流而下,你俯在船舷,静看翻卷的白浪。喧嚣的水声中,富含那么多声音。
  •     视而不见的中国特色
  •       从一开始,他就有清醒自觉,在那个地方的逗留只是片刻,由此自觉出以文字来记录这段瞬息的内在使命。在这种瞬息之中的观察,就有了某种可靠的根据,因为,瞬息之中的把握,即便徒劳,却有一种根本处的可爱,甚至会动人心魄。
      
      在永恒之相下。瞬息的逗留只是最脆弱之物。
      但最脆弱者,却是最高的存在形式。
      
      
  •     2015在诚品购买,先读了《甲骨文》再看的《消失中的江城》。喜欢何伟笔下的小城涪陵,激起了小时候看到的涪陵的印象,其实在长江边的很多小城都是这样,当长江水上涨,小时候成长的地方被拆除、淹没,永远消失在水下,内心的失落和对老城的想念深深地埋于心中。
  •     涪陵
  •     外国人眼中的九十年代中国小城,不同的文化背景带出不同的视角
  •     我们还得从外国人的笔下来了解自己国家的真实历史,是不是有些可悲?
  •     真实的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       A third book I read by Peter Hessler. To me, his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fascinating, combining humor and sharpness. As a Chinese myself, I feel both entertained and inspired to read Peter's book.
      
      The take-away from this book is summarized in his own way, "everything seems slow next to the current of the Wu". Materialistically, China is changing rapidly; mentally, China is standing still, or struggling. These two competing forces make a good "plot" out of the common Laobaixing's life in China.
      
      As was in the case of Mr. Xu in this book:
      "It was impossible to grasp all of the varied forces that had affected Mr. Xu's life and would continue to affect him in the future: the war, the Taiwain spli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dammed river and the new city; his pretty daughter in Xiamen with her cellphne and driving lessons. How could one person experience all of that, helpless from start to finish, and remain sane?"
  •        那城那江那人
       --------《江城》
        春节期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涪陵及其周边生活旅行的所见所感,以努力融入涪陵的外国人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了那个特定年代的涪陵。全书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平平淡淡,朴素的文字读起来真实而温馨,是本不错的书。
        初来涪陵的种种不适应,作者慢慢调整自己,变得耐心而理解,努力去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社会状态,了解中国人,渐渐找到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式并慢慢融入到了涪陵的生活中。我非常羡慕作者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每天都感到无比的新鲜与快乐,教完书后独自在城里溜达,看着棒棒军、小摊主、匆忙的路人,观察着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感受着涪陵的乡土人情与生活规律;或找个茶馆、公园、饭馆坐下,读着报或一本书,等着有人来找自己攀谈,既能学习汉语,又加强了与当地人的沟通,还能了解许多有趣的事情;或日复一日的慢跑,看着田间工作的人们,享受着奔跑带来的安逸,忘却一切的烦恼;或背上背包,逆流而上也好,顺江而下也罢,欣赏着三峡的一切优雅、诗意与巨变;亦或是带上帐篷,徒步走向没有目的地的野外深处,在乌江边读着书,偶尔遇到户人家,闲聊几句。希望我以后的生活状态能接近于此。
        那时的政治氛围也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们抱怨着曾经的文革与大跃进让自己这么贫困,由衷感谢着邓小平的新政策。但学校内对老师以及学生的思想监管依然十分刻板,甚至捕风捉影。每当作者与学校老师谈论起政治话题,总会极其敏感而不讲道理。作者写到有一个人说,我们现在看当初的文革,觉得那时的人们可笑滑稽,可也许以后的人看我们现在同样觉得如此吧。但朴素的中国人民总有一颗善良而质朴的心,刻苦努力的学生,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中学生、勤劳质朴的农民、坦诚而传统的孔老师和廖老师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我。
        涪陵的人有时会跟作者聊起自由的问题。那时的中国人,盲目地听信一些关于美国如何自由的说法而不加辨别,抱怨着自己的不自由,渴望着一些关于性自由什么的,而对自身对于国家社会建设参与度的自由却毫无思考,感觉一切与自己无关。对于自由,政治这方面我现在还没有具体和整体的感知,等看完《民主的细节》再做思考。
        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无意,人们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富强。但快速发展所暴露的问题也毋庸置疑,全国各地的空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众多历史遗产不见天日,仅仅在乌江两岸,多少古宅,多少石刻永远地沉睡在上涨四五十米的江水之下,即使像白鹤梁这样的古迹建了水下博物馆,可人们再也无法去抚摸那些词句,无法再去欣赏因水位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三峡大坝让江水不再波涛汹涌,近似于湖;道德素质的下滑也有目共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与礼节渐渐消逝,不禁让人伤感。还好如今政府已着手改善,系望大家能共同努力。
        重庆是个美丽的地方,喜怒无常的乌江,蔚然绵延的群山,勤劳质朴的农民,香辣无比的火锅无不吸引着我前去一游。我决定了,下学期去重庆,一定要去那里的郊区一游,一定要做做乌江上的船,一定要看看三峡。一座城总是有好有坏,正如人生不一定处处都是美景,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永存下去。
        不知不觉,读到了作者离开涪陵,难言的不舍与伤心,离开了这个生活两年的地方,不久将大变化的地方,不知何时再见。涪陵俨然成为了作者的第二故乡,他也让我们这些读者喜欢上了那时的涪陵,古老的涪陵。
       2014.2.14
  •     还是要看没删节版。让我们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和现象,反思不同阶级的隔阂,我们能像他一样,真心的和社会中下层人群交朋友,理解他们么?同理心好重要
  •     文末的摄影事件让我想起那年在桂林的事。你对这座城市诸多好感,然而当你要离开的时候发生一件让你不愉快的事。这件不愉快的事很可能就盖过了所经历过的那些更多的愉快。
  •     何伟中国三部曲之一。看的都是英文版,写的真比绝大部分中国作家记者要好。
  •     就是译者的评论太多了,估计是个网络译者。
  •     小城故事
  •       几年前就在读库上看过这本书的介绍,最近才把它完整的读完。
      
      作者是美国人,在引言中写道 “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但我却不太在乎他的外国人的身份,我更多的看到了90年代左右那段时间的中国小城市,勾起了我对家乡感觉。
      
      我的家乡是宜昌,也在长江上,离涪陵也不远,我的印象中家乡和涪陵有些相似,但却没有了作者在涪陵吵闹、肮脏的影响,它也是小小的,却是干净、整洁的。我在想,如果作者去的不是涪陵 而是宜昌,写出来会是怎么样的一本书么?
      
      有时候,我真的有点嫉妒涪陵呢。
      
      
      
  •       开始念这本书,是在前往江城的火车上。当初买下这本书,是因为我同作者一样,是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进入江城,而且我们都有确切的归期。
      去年秋天,在去鬼城丰都的路上,大巴经过了涪陵,这个以榨菜出名的沿江城市。当然,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本书,还不知道这座城市与一个外国人的故事。
      明天,不对,今年秋天我也要离开重庆这座城市,不知道何时还会像某个周末那样,坐在大巴上,看着一辆辆的车子驶过高架桥,然后,慢慢地,对岸皆是山与水的亲吻。
      最初来到这座城市,炎热的夏天以及能在这样天气依旧光着膀子吃着烤鱼和火锅的江城人民震撼到。还有水果摊阿姨总是将“四”和“十”说成一个调子。江城的春夏秋冬,在我面前走了两个轮回,我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当我离开时,哪里都不会有我的印记。但江城却是我记忆中固定的一部分,那里遇见的人,那里看到的景,那里炎热的夏天,潮湿无比的冬季,麻辣过瘾的火锅,美丽的江城姑娘,各自矮小但嗓门底气十足的重庆男人。。。。
      我即将在这个秋天走后,跟着她一起离开。有时候听到她的消息,会为她的美好而开心,会为她的伤痛而担心。
      我们的江城承载我们最美丽的记忆,江城山城,美丽的山水人家。
  •     LuKo爸爸翻译,starship补译版本
  •       比尔·波特的三部曲,是《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与《黄河之旅》。彼得·海斯勒的纪实中国三部曲,是《江城》《甲骨文》与《寻路中国》。看他们两位写的黄河与长江,先不说学术意义和社会影响,单是书本身,就已经很有趣了。纪实性的文章,能让我这样的无知少女觉得有趣的,除了是感兴趣的内容之外,还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丰富而敏感的人吧。
      
      比尔·波特写在暖气旁烤脚,在泰山上吃豆腐脑的事儿,然后不停吐槽曲阜的酒很难喝,每到一个地儿就去搜罗美食小吃,鼻子灵得很,这样的性情中人,我想起张岱,再穷也依旧要玩小资情调。
      
      《江城》里,我对何伟那顶“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戴过的破帽子”很感兴趣。九十年代的涪陵,是一座处于崇山之中没有摆脱历史重负的内地小城,而何伟戴着他的破帽子说来就来了,就是一场旅行那么简单。何伟既没有西方对中国的种种偏见,也没有本地人固有的思维,所以他能够说“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地方,既闪耀着光彩,又点缀着瑕疵,而这样的城市注定总是有魅力的,两年来,我从没厌倦过这里。”他去老城区玩儿,姑娘们轮流戴着他的破棒球帽照相,也是个很有爱的画面呀。他就是这样卖萌耍宝搞笑,穿着旧T恤和大裤衩,被拉着和西装革履的领导们站在台上;在小茶馆里看重庆晚报,说自己是洋鬼子又骂别人是龟儿子;忽悠面馆老板娘,撺掇她做四川版的意大利面当然只有他自己才会点这道菜;给火车上遇到的妇女介绍涪陵,直接唱出了广告词“乌江牌,涪陵榨菜”……乐死我了。毛姆叔叔写《面纱》,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融合在中国的宁静山水之中,原来是这样一种让人为之心软的美好。也有文化差异,也有冲突纠葛,但那些都不重要,你愿意带着诚意去了解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报以柳暗花明层出不穷的美景。我相信是这样。
      
      不可避免地会说到三峡大坝,土改文革,改革开放这些有争议的话题,在他广泛接触的人群里,也少不了悲剧和不幸,但是他会说“这些事儿在哪里都有”“非理性的政治运动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像涪陵师专的孩子们一样,我并不想听到太多异议和批判的声音,那样太沉重。他关注的只是人本身,或者说生命本身,他会写到江水上涨时蚂蚁甲虫蜈蚣的反应。这样,和《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又是不同类型的叙述风格了。也曾为《文化苦旅》而落泪,但它穿着用概念和辞藻编织的华服,《江城》只有除去矫饰之后的体温。
      
      我们都太擅长遗忘了,我们都是祖国的陌生人。当初看比尔·波特笨拙地引用小学古诗词的句子来说黄河的景色,又装模作样解读《荀子》,给了我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不是有口无心的吟诵,而是用自己的体验去思考。而何伟描写着江城的风土人情,白鹤梁的石刻,长江上的清风,我觉得我像他笔下的人物们一样,对自己的家乡漠不关心,不知道怎样去爱她。而这本书是在我这里埋下了一粒种子,也许是指引我的“长江之旅”,也许是提醒着我做一个何伟那样的人。
      
      “我跟长江的关系一直非常简单:我有时候顺水而下,有时候逆水而上。逆水较慢,顺水较快,一切的一切,莫过于此,我们在路上交错而过,然后又继续各奔东西。”这是何伟跟长江的关系,我知道它虽然简单,却也深刻。
      
      
      
      
      
      
  •       今天终于把《江城》看完了,作为作者第一本关于中国的纪实作品,感觉没有《寻路中国》看起来更吸引人。《江城》叙事有些零碎,皮特·海斯勒描写了更多关于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整本书以作者在涪陵两年的时间推移为轴线,出现了太多的小人物,太多的小插曲。想要看完这本书,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当你能够适应他的琐碎,跟上他的节奏,你会惊叹作者的细心、耐心和观察力,去随他感受一个被淹没前的脏乱的灰蒙的吵闹的江城,以至于在你读完合上书的那刻,有种不舍,就像作者离开涪陵时的那种心情。可惜读到的是简体中文版,书里提到了很多敏感的字眼,像文革、毛邓、学潮以及关于修建三峡的种种,统统也是点到为止。在大陆,《江城》后于《寻路中国》而出版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些。相比《江城》,作者在写《寻路中国》时手笔就更为成熟了,叙事也更抓人,为数不多的那种不舍得看完的书。他只是在描述,描述他看到的东西,描述他想告诉读者的东西。作者有种把你从大森林里拔出来的能力,让你和他站起来看看你和你的父母和你父母的父母生存了这么久的大森林究竟是怎样。这片森林幽深神秘、生动鲜活,也有过火灾和灾后留下的那些被人们渐渐遗忘的遗骸,还有一些被极力掩盖的伤疤。。。别长久的闷在森林里,随作者走出来看看吧,看看你司空见惯的事物在旁观者眼里的颜色。
  •       读完何伟写的《江城》,他以自己细腻的心灵和完美的叙事写出了90年代中国二三四线城市的真实。也许那时我的年纪还小,总是感觉那样的中国那样的真实但却离自己又那么的遥远。想起之前读的《巨流河》,离开大陆的和不是中国的人总能发现那些让人怀念的人、事、物,而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的我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习以为常。
  •     平静与喧嚣,希望与沉重,开放与隔离,新生与旧习,反思日常,顺逆回转,消失后又会迎来的什么样的未来。
  •       尽管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不是死板的社会学研究或自以为是的个人游记,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好,好到在我整个看的过程中,心始终是沉着的。心沉不沉,几乎成了我判别东西好坏的唯一标准了。比如随便刷一下微信朋友圈,你都能找到一千篇胡扯中国社会的文章,一般都无需看内容,标题就足够让人反胃到吐了。如果忍着恶心点进去看,唯一的感受就是心浮气躁、胡言乱语,飘到不能再飘。这些天我读《江城》读累了,就习惯性拿起手机刷下朋友圈,心就在舒服的沉潜和恶心的飘荡之间切换。这样的对比更加让人震惊:网上那些中国人的弱智文居然可以恶心到这个地步,而何伟的书居然可以好到这个地步!
      
      这种出色首先得益于何伟书写的视角。如果说这是一份中国社会记录,那就是一份刚左味十足的社会记录。何伟没有作壁上观,装成客观公正的样子,而是完全把自己融入进去,毫不掩盖自己的喜好和厌恶,也不吝惜笔墨书写他个人的情况。这样就把本书跟那种貌似客观公正实则生硬冷漠的社会分析文本区别了开来,更容易把读者带进去,让人在其中或笑或哭或唏嘘。同时,他也避免了纯文学作者式的个人感怀,沉溺于一己情绪的悲欢纾解,其中有客观的记录,也有公正的分析和评判,断然不是不忍卒读的老外猎奇式记述或者文青抒情游记。
      
      而这,恰恰是了解中国社会、感受生活真相最好的视角。面对空前光怪陆离的中国社会,没有哪个人的理性能纯客观地得出不失偏颇的论断,也不可能一味沉溺还不陷入狭隘。我想,这就是那些网文那么恶心,何伟的书却如此好看的一个根本原因吧。正如何伟在书中说的,他在涪陵,既是彼得·海斯勒,又是何伟,这样的身份和这样的身份带来的角度,成就了一次对中国社会的伟大书写。书写当代中国社会能写到伟大的程度,似乎易如反掌,因为现实实在太过炫目,其实难如登天,因为现实炫目到常人极难把握的地步。无论你身处其中还是置身事外,都难免挂一漏万。彼得·海斯勒/何伟,既身处其中,又置身事外。
      
      就像凯鲁亚克书写那些连美国人也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美国小镇一样,何伟把目光聚焦在他生活过的一个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在哪儿的一个小城。没有比这更为熟悉又陌生的了。在这本书里,有涪陵的历史,从白鹤梁上的诗文到插旗山的石达开的远的历史,三线建设军工转民用和各种碾压人性的革命的近的历史,没有人能逃开历史和时代。但这些,终归只是背景,在前台的,是何伟的同事、学生和他在涪陵城碰见的那些人,他敏锐地注意到时代挂在他们脚上的镣铐,但更没放过个体生命在历史的夹缝和艰辛中展现出的动人和温情。这种东西,如此让人无奈,如此真实,却又如此让人感动。在我们被不断教导真实总是丑恶,感动难免虚假的过程中,这样的书可以让我们亲近存在的另一个层面,在那个层面,最让人动容的是最最真实的东西。
      
      何伟不止一次地写到涪陵人那种难以捉摸的笑,在那样的笑容下面,掩盖着生活全部的悲伤和喜乐。再多的历史烟云、家庭变革、艰辛不幸,都被那样浅浅、神秘的笑包裹着,不会轻易现出裂缝。面对何伟这样的外人,跟他交谈的涪陵人有的时候还更能没有拘束地敞开心扉,但他洞悉的依然只是不确切的一些角落。这个过程让何伟深深着迷。同样恰到好处的是,尽管他不时面临勘探他人内心宇宙不确实性必然会撞见的无奈,他从没在这样的无奈面前强行介入。他在涪陵了解别人,也在那里过自己的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实性面前,他很好地停在了最合适书写的位置。作为对那样的生活更加能够感同身受的读者,我们并不难发现那样的笑容和沉默背后的个体心灵真相。这样的真相、历史和存在之谜,就像镌刻在白鹤梁上的千古诗文一样,无论怎样被江水掩盖,总有惊鸿一瞥的时候。只要你在其中生活。
      
      有人说何伟的洞见多半得益于他所受的西方精英教育,我不完全同意,我更认同他所受的文学教育。在涪陵,他教的是文学课,书中的文学内容也让一本讲述中国社会现实的书更添光辉。一开始,他说到他自己在涪陵逃离了西方大学里那些无聊的文学批评流派,逃离了解构主义,那一段内容跟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的识见如出一辙。后面有让人忍俊不禁的长江上游的诺里斯粉丝,课堂上文学内容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和超越。最后在学生排演的学雷锋版《堂吉诃德》中,昆德拉所说的幽默和小说作为个体艺术的精神都呼之欲出了。这些内容和涪陵社会现实之间互为映衬,彰显了现实和文学的双重伟大。涪陵的现实和文学的本质,伴随着长江的水涡,流淌在不能轻易概括的生活中。
      
      而就像伟大的小说和探求神话一样,尽管何伟的写作和生活都立足于他不过分介入的自然态度。但能写出这样的书,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在寻找和探求的东西。对于比他更久生活在涪陵的人们,他在寻求理解和生活表象背后的合理。比如,就人们对待政治的态度,他最初也作了不少批判,但最终,他理解了他们。他说到两个学生,一个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另一个很优秀,保持不介入的态度。在生活了将近两年之后,他明白了,对于前者,保持介入可以削减人在面对历史和政治洪流时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感,而对于后者,手里的牌足够多,没必要在那样的环境里寻求那样的介入来浪费时间。甚至对于那些干部和官员,何伟都理解了他们,理解了生活对政治的无能为力,政治的无孔不入,以及两者联结之后造就的微妙、复杂和合理。那样深刻的理解能力,我经常在比如昆德拉的书里读到,而跟网上的东西完全是两码事。另外,对于他自己在涪陵的工作和生活,他还是在寻求某种价值。最终他也找到了,不再惧怕过去和未来。他明白不管那些教育体制有多少问题,他的工作依然延续了教育的伟大使命,他教了一些要成为老师的人,这些人生活在一个教育体系问题重重的地方,但他们始终保有对教育的纯朴信仰。
      
      最后,对于涪陵和这个小城所代表的中国,他找到了某种“变迁中的诗意”。这个词是李陀在评论贾樟柯的电影时用过的。在读《江城》的过程中,我也经常能体会到跟看贾樟柯电影一样的感觉。何伟描述的涪陵距离今天已经好远了,时间进一步让这种诗意弥漫开来,跟现实比起来,一本书里的内容倒真的没法改变,反而成为老古董了。在这个国家里面无数涪陵这样的小城中,人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难以动弹,但当你找到一种跳出来看的方式,会发现变化原来如此剧烈而不可阻挡。如果说个人是历史的人质,那么无数人质被挟持的历史,居然可以有那样难以捉摸的宏阔诗意,这真是生活在这个国家最大的幸事了。可惜,在我们作为人质的时候,那样的诗意太难感受到了,尽管我们就生活其中。同样像贾樟柯的电影,何伟在书中写了那些被时代洪流淹没的小人物,在这个国家难以遏制的变革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付出自己的代价,留下并不经常被人感知、更少被人记录的“变迁中的诗意”。
      
      在我合上书,重新走进林立的高楼大厦时,我突然明白,假如让我去写自己的家乡,我不可能有何伟那样的角度和便利。就角度和感受说,对我们成长的地方,有太多的牵扯,太容易唤起我们各个角度上的激烈情绪了。就何伟在涪陵生活获得的交流上的条件说,我们也不可能跑到家乡,跟家人、朋友作那样的交谈。原来我们都在各自的道路或走或留,逐渐形成了各自合适的情感投射和距离,不可能强行去建构某种定好的关系。如果出走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必然的选择,那么这样描述了我们的过去和故乡的书和电影,就成了我们寻求和过去、故乡之间的联结时最为合适、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在《江城》的最后何伟后来补写的《回到涪陵》中,他用了一个他曾经的学生写的信作结,这个学生后来到了发达地区教书,偶尔回家一次,伤感于变,也伤感于不变。他肯定和我一样,深深感念何伟写了这样的书,因为除非我们找到跟过去、故乡、时代、国家之间的深层联结,否则我们终将无法安宁。
  •     非常喜欢,非常感动。有时候觉得需要借助老外的眼光来看中国,大一时读的明恩溥的书...这本书里何伟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贯穿所有他关于中国的描述,这样让我觉得更真实,也更真诚。有的东西他观察不到,有的他无法理解,有的描述不出。以一个老美的观念,有的地方不是很准确,有的带有偏见,更多的干脆就是文化冲突。后面何伟描述他的目的,没有高大上,体验本身最可贵。现在读这本书,发现中国又有了很多变化...最后,不知道我读的什么版本,下的台版结果是简体字。
  •     细节描写到位,营造出很强的现场感。通过描摹人物的神态变化,行为举止展现出其性格特点,又通过江城人来透视整个民族的人。眼前景与过去史融为一体,厚重感凸显。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西南小城,不同的视角,从来没有去思考过的问题,我想知道后来三峡大坝的情况
  •     何伟的视角虽然有时偏激,但是很中肯。他的意见也许和我们一样,只是我们承载了自身的文化,圈里圈外的视角说不清谁更透彻,只是真的很真诚。
  •     从文化教养乃至谈吐举止上,当代中国社会对男人的期望值不高,然而,他们的沉重压力,往往是在赚钱上,在那方面,期望值又可以说是过高了。
  •        读《江城》之前已读了何伟的《寻路中国》,所以在读第一段文字时我大致能够想到他会写些什么,会表露怎样的情感。读完也如预料,虽然猜到大致的情况和结局,但还是很感动。当然我也了解了点儿涪陵,还学些外国文学。
       先说外国文学这件事。何伟写的莎士比亚那章最让我感动和惆怅,想想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教室读着莎翁的诗,看着窗外的江景,然后想着四百年前和四百年后的时空交错······,我本科时候的老师从来都没讲过这些,没讲过莎翁诗的韵律,除了他戏剧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我回忆了一下——什么也没有,气得要哭了都。
       书中写到的学生被政治口号教条化、体制化的内容,这个让我想起中学每周一升起时自己的“豪情”,那时还那么小,懂得什么是爱国呢?但总体上没有书中的情况那么严重。因为90年代末我也才十来岁,正好小升初的时候,课文的印象都不深了。不过那些文革过来人讲过“坐飞机”这件事,我想起来小时候在乡下和小伙伴玩过这个游戏,不过是几个人抬着一个人让他展开双臂,像飞机一样飞一会,但不会把他扔在地上,我当时还挺喜欢这游戏的,没想到是批斗的“余迹”。
       当然,虽然很感动,但想想何伟还仅仅只是个观察者,他说过他到涪陵是主要是想寻找写作素材,想经验更多有助于写作的生活。他是带着目的性和计划性到达江城的,他有记录,有思考,有时做的事甚至有点儿像街过调查采访,所以在涪陵的两年他始终说不上真正融入了那里,因为他总会离去的。他的到达与离去,使他成为一个“记者”,而他终究不会属于那儿。话又说回来了,这要求有点儿苛刻,因为他首先关注了那儿的人的命运,将他们的辛酸、苦乐展示给外面的世界。
       那种渗着热爱的同情和理解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一点也足以成就他,并感动你我,鞭策我们去思考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不是不顾一切地想前冲,哪怕已接近悬崖。
  •        之前从未读过一本书是从外国人的角度去观察中国人。乍看名字以为是一本带点情感的散文,重庆或者武汉,两个我的生活过的城市。捡起一读,才知是重庆边上的小城涪陵。一月坐火车返家经过涪陵,铁轨架的很高,一大片一大片的山壁都呈九十度垂直下坠。可想当地人于九十年代生活之闭塞,可想当地人民都是何其淳朴的未通化的。一个美国人,在九十年代初次踏入这样一片土地,探索着这土地上人民生活的朴质和离奇,想必需费用很大的一番力气去适应,而最后他的一言一行也有了些许小城居民的气息,惬意的生活在那一方小天地之中。
       在大学我是念英文的,大一大二都配备有外教,同样的都是刚毕业的名校大学生,普林斯顿,西北大学等等。相仿的年龄却做了我们的老师,形成了同龄人崇拜同龄人的情况。女同学中讨论的大都是外教多少阳光帅气高大上,好似顶着光环的天使般。不可否认,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多少还是有点娇羞的,即便我周围的人都是学外语的。原因是对西方文明的向往或者是本身的中国人的内敛谦逊。在课堂内课堂外,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去问询一些在外教看来很低级且重复的问题,而外教有着一贯的不知是伪装还是本性的谦和。这大抵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欧美对中国人态度都是有友善,只是细想,于他们内心会不会有一些看不起中国人的情绪。同为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两者在成熟度和知识层面的差距是巨大的,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在GCD政治宣传荼毒中长大的一代,缺乏独立,缺乏理性思考。读完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我自己,审视我们这一代是否像张伟描述的那样,连自己的本源都看不起清楚。
      
  •     一个有趣的人写下的故事便不会无趣。话说看了第三本再来看第一本的确不大好,事实上 96 97 年的涪陵与现在中国的变化真能说的上市天壤之别,而一切也只是过了二十年而已。
  •       慕名找到这本享誉海外的《江城》,发现她居然躺在旅游类。彼得•海斯勒细腻认真,前半部有情绪,后半部有情感。虽然记录在近20年前,但是仍是当代中国最好的客观记述之一。
      
      跳开大家的评论与推荐,我倒是建议那些有社交障碍、初到异地的人看,必然有励志效果。
      
      本书中有作者逐步深入调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何伟把自己渐渐放入这座城、投入这个社会的起到了关键作用。才会有末尾的感人,更让中国读者感同身受,忧叹自己的未来。
  •     何伟笔下所写的江城,给我们展现出了“历史的缄默”今天看完。最后结尾竟转到对中国人的祝福,可见感情。
  •     何伟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记述了他在中国经历的两年,书中多次提到,中国是一个令人吃惊而又令人惊喜的地方。
  •     真的有点比我自己还了解自己
  •     独特的视角
  •     比起第三部的《寻路中国》,这本记录何伟初来中国在小城涪陵生活的书,显示出的更多是不适应,尤其是和政治制度相关的一切。作者在忠实地按照自己的内心以一种我们自己无从获得的珍贵视角为他自己也为我们保存和记录历史,我们那随着静静的江水慢慢流淌过的不断递嬗变迁的历史。作者的笔调克制,就算是谈及政治时也不会显得如愤青一般,这他的文字显得真实,“隔着一段距离观看这一切”;他还很幽默,常常在遇到尴尬时峰回路转,或是自嘲或是进行一番有格调的讽刺。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真的是一份作者在文末表露出的对小城生活的喜爱,让他愿意克服文化差异在涪陵驻足两年,我想除了其文学上的学术素养等技术原因,这是他的作品变得出众的根本原因,因为毕竟不止何伟一人在以这种独立的身份记录历史。
  •        寒假读完了这本书。家乡,是一个和涪陵有几分相似的小城。老百姓们安居乐业,诚心信服着这个社会的规则,无怀疑,不抗拒。自己的小日子就是所有的天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像楚门一样,不知不觉被操控着生活。回到家,我也成为了另一个楚门。
       江城,是一扇窗。窗外有另一片蓝天,彼得·海斯勒创造的蓝天,比我头顶的天空更蓝更广阔。白天,我生活在我小小的世界里,努力经营这小小世界的小小生活。晚上,偷偷打开窗户,偷窥另一个世界的点滴。
       慢慢地,我学会了彼得·海斯勒的方式。用心去体验和观察,记录。
  •       题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Ho Wei,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他眼中的中国,而从他的眼中,让我对中国和自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太多的自己,也看到了中国教育对自身的影响。当你对自身、对周遭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时,才能够去更好的做出改变。看这本书,更像是一种警醒,警醒自己不要重复前人所犯过的错,警醒自己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更自由的生活。
      Peter Hessler是名美国的记者,Peter在本书中代表了观察者,即Outsider,用心的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人事物;而Ho Wei则是生活在涪陵的一个waiguoren,被卷入当地生活中。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downstream & upstream。 downstream代表了Peter Hessler从局外人逐渐融入的过程,而upstream则更像是Ho Wei融入后发现自己也被大潮推着走的过程。
      
      书中以下的细节描述中,我看到了曾经的我的影子或对现在的我造成影响的过去。
      1.My parents only did what they were ordered to to and didn't consider whether they were true or false.做事之前不会问对与错,而是上头吩咐下来就去做,不问缘由,不问是非黑白,没有想过轻重缓急,没有想过做事情的意义,就闷头去做。
      2.The students would work at anything without complaint, probably they knew that even the most difficult literature assignment was preferable to wading knee-deep in muck behind a water buffalo.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任劳任怨一直是中国人的特色。老Mao愚公移山的故事深深的给我们洗了脑,要移山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条路是否practical。
      3.It was the Chinese way. Success was expected and failure criticized and promptly corrected. You were right or you were wrong. There slews no middle ground. I was an adult, and as an adult I should be able to accept criticism where it was needed.That single B on the report card matters much more than the string of A's that surrounds it. Keep working; you haven't achieved anything yet.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小时候一样渴望得到父母的称赞,而听到的总是“你只考了199分,没有拿到200分,你还差一点。”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为没拿到这该死的1分,而听到了父母口中的落寞和失望,即便他在人前是夸你的。如果称赞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会比什么都不说来的更打击。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以后的自己和下一代,If a student was wrong I pointed out what she had done right and praised her for making a good effort.
      4. They were accustomed to learning by rote, which meant that they often followed models to the point of plagiarism. They were also inveterate copiers. There wasn't really a sense of wrong associated with these acts-all through school they had been taught to imitate models, and copy things, and accept what they were told without question, and often that was what they did. 死记硬背,模仿山寨,不明就里、部分场合的使用抄袭来的优美的句子。不知道如何融会贯通,背过就忘,缺乏创造力。“中国人是世界上模仿能力最强的”,那也只是因为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follow先锋模范。
      5.She smiled as she spoke, but it was the Chinese smile that served as a mask against deeper feelings. Those smiles could hide many emotions- embarrassment, anger, sadness, when the people smiled like that, it was as if all of the emotion was wound tightly and displaced。
      
      
  •     那种巫山云雨里穿行的中华号慢船,雨水后江边的涪陵小镇,乌油油的重叠的街道和房屋,噪杂声,学校的读书声和江水湍流、马达声混到一起,这是何伟笔下的地方,那个盛产乌江牌涪陵榨菜的长江边的小镇
  •     上海译文的那本直接叫《江城》,最早是从《读库》中了解到何伟的。
  •     心灵的共鸣,情感的源泉。或许若干年后,我的孩子只有从这本书里才能找到当年中国的点滴。
  •     我彷彿看到了一些錯別字,興許是兩岸差異造成的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