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时间·建筑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60959467
作者:希格弗莱德·吉迪恩
页数:668页

内容概要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 (Sigfried Giedion / Siegfried Giedion) (1888年4月14日,布拉格—1968年4月10日,苏黎世) 是一位波西米亚裔瑞士历史学家及建筑评论家。他的作品《空间·时间·建筑》及 《机械化的决定作用》(Mech anization Takes Command)对于在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成立的独立团体(Independent Group)的成员具有概念性的深远影响。 他曾任国际建筑会议(Congrès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e)秘书长,师从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先后执教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苏黎世大学,曾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曾于苏黎世大学执教艺术史。

书籍目录

序论——20 世纪60 年代的建筑:希望与恐惧
混乱与厌倦
新传统发展的迹象
城市发展
普遍的建筑
普遍的建筑与区域发展
构造与其空间含义
对于过去的各种不同看法
现代建筑情况
空间里的量体
建筑与雕刻
拱顶问题
墙壁恢复活力
有机的与几何的
三种空间概念
Ⅰ. 历史是生活的一部分
导言
历史学家与当代的关系
对连续性的要求
现代历史
方法的一致
过渡的与构成的事实
建筑是一有机体
程序
II. 我们的建筑遗产
新空间概念:透视法
透视法与城市规划
城市成长的先决条件
星形城市
透视法与城市构成要素
墙壁、广场与街道
布拉曼特与露天阶梯
米开朗基罗与外部空间
议会堂区之真正重要意义何在?
达• 芬奇与区域规划的萌芽
西克斯托斯五世(1585—1590 年)及巴洛克罗马之规划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期的罗马
西克斯托斯五世及其教皇职位
总体规划
社会的观点
巴洛克后期
波形墙壁及弹性平面
波罗米尼,1599—1667 年
贾里尼,1624—1683 年
德国南部:十四圣徒教堂
户外空间的组织
住宅群与自然
单一广场
相互关联的一连串广场
Ⅲ. 新可能性的发展
工业化为一基本事项

英国早期的铁构筑
桑得兰桥
欧洲大陆早期的铁构筑
从铁柱至钢构架
铸铁柱
进入钢铁构架时代
博加德斯
圣路易河畔
早期的骨架建筑物
升降梯
建筑与技艺间的分立
当时之讨论
技术学院: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对新建筑的需求
建筑与工程之间的关系
拉布鲁斯特:建筑师兼营建师,1801—1875 年
新建筑问题——新解决办法
市场大厅
百货商店
大博览会
伦敦大博览会,1851 年
巴黎万国博览会,1855 年
巴黎博览会,1867 年
巴黎博览会,1878 年
巴黎博览会,1889 年
芝加哥博览会,1893 年
埃菲尔及其铁塔
Ⅳ. 建筑中的道德要求
19 世纪90 年代:现代建筑的先驱
布鲁塞尔是现代艺术中心,1880—1890 年
霍塔的贡献
贝拉罕的证券交易所及其道德要求
瓦格纳与维也纳学派
钢筋混凝土与其对建筑的影响
佩雷
加尼耶
Ⅴ. 美国的发展
欧洲人对于美国产品的看法
美国的工业结构
轻木构架与工业化
轻木构架与西部建设
轻木构架的发明
史诺
轻木构架与温莎椅
美国建筑中的平坦面
弹性的不定形平面
芝加哥学派
公寓
迈向纯粹的形式
利特大楼,1889 年
信赖大楼,1894 年
沙利文的C.P.S. 百货公司大楼,1899—1906 年
芝加哥博览会的影响,1893 年
赖特
赖特与美国的发展
十字形与拉长的平面
平坦面与结构
迈向有机的驱动
办公大楼
赖特的影响
赖特的晚期作品
Ⅵ. 艺术、建筑、构造中的空间—时间
新的空间概念:空间—时间
我们需要艺术家吗?
空间的探究:立体派
艺术方法
运动的探究:未来派
现代绘画
构造与美学:板与面
马亚的桥梁
结语
格罗皮乌斯与德国的发展
19 世纪时的德国
格罗皮乌斯
战后德国与包豪斯
德绍的包豪斯校舍,1926 年
建筑上的目标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
1930 年后移民的重大意义
格罗皮乌斯与美国
建筑活动
作为教育家的格罗皮乌斯
后期发展
雅典美国大使馆,1956—1961 年
勒• 柯布西耶与其建筑表现的手段
萨伏伊别墅,1928—1930 年
国际联盟大厦设计竞图,1927 年:现代建筑崭露头角
大建筑物与建筑上的目标
社会的想象力
马赛公寓,1947—1952 年
昌迪加尔
晚期作品
哈佛大学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1963 年
勒• 柯布西耶和他的业主
拉图雷特修道院,1960 年
勒• 柯布西耶的遗产
密斯与形态的完整性
密斯的建筑要素
乡村住宅,1923 年
斯图加特的威森霍夫小区,1927 年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1939 年—
高层公寓
办公楼
有关形态的整合
阿尔托:非理性与标准化
生活与建筑间的结合
变异的与根源的相互依赖
芬兰建筑,1930 年以前
阿尔托最初的建筑物
帕米欧疗养院,1929—1933 年
波状墙壁
逊尼拉之工厂与景观,1937—1939 年
玛丽亚别墅,1938—1939 年
有机的城市规划
市民中心与文化中心
标准单位之家具
建筑师阿尔托
人性的一面
伍重与第三代建筑师
与过去之关系
约恩• 伍重
构成要素的水平面
表现的权利:悉尼歌剧院的拱顶
与场地环境协调:苏黎世剧院,1964 年
对匿名业主的同情
构想力和执行力
近代建筑国际会议与现代建筑之形成
Ⅶ.19 世纪的城市规划
19 世纪初期
拿破仑一世的里沃利路
绿地主宰的伦敦广场
布鲁斯柏里花园广场
大规模住宅发展:摄政公园
街道占重要地位:巴黎改建计划,1853—1868 年
19 世纪前期的巴黎
奥斯曼的“三个网络规划”
广场、大道、花园和树木
城市属于技术问题
奥斯曼运用现代财务方法
街道的基本单元
街道之尺度
奥斯曼的先见:其影响
Ⅷ. 城市规划是人性问题
19 世纪后期
霍华德与花园城市
盖迪斯和马塔
加尼耶的工业城市,1901—1904 年
阿姆斯特丹与城市规划的复活
贝拉罕的阿姆斯特丹南区计划
阿姆斯特丹的总体扩展规划,1934 年
居住地与私生活间的相互关系
Ⅸ.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时间
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态度
破坏还是改造?
城市规划的新尺度
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林荫大道
开放空间中的高层建筑
步行者之自由
市民活动中心:洛克菲勒中心,1931—1939 年
改变中的城市概念
城市与国家
城市:不再是封闭的有机体
持续与变化
个人和团体之领域
变化之征候和永恒的征候
Ⅹ. 结论
建筑中有机性之界限
政治与建筑

作者简介

《空间·时间·建筑》一书具有以下特点:用比较方法来研究历史;用空间概念来分析建筑;用恒与变(Constance and Change)来揭示发展的本质;用大历史衬托具体建筑现象,又用具体现象的深刻分析来呼应时代;种种直笔与曲笔的结合,共时与历时分析的结合使人在雄浑的历史感中体会到建筑真意。   内容上时段起始文艺复兴直至当代,范围跨越规划、建筑,所用材料丰富翔实、富于启发,实际上它不止检讨建筑和规划各方面与工业技术的并行发展与相互影响,还呈现了它们与艺术结伴而行的情形。此外在它之前许多建筑与规划不为人知,而经它之后为人重视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对史料所作的重新诠释之功也是不可忽视的。
该书第五版汇集中吉迪恩在第一版、第二版、第四版、第五版所写的重要序文。作者在一序中指出现代文化外表混杂,内部依然潜藏着统一和综合,一个新建筑传统有望成长。三序中则饶有趣味地提到了他的先辈布克哈特和沃尔夫林。四序中揭示了“恒与变”这一深刻主题并表示意欲进一步研究原始艺术和上古文明恒与变的问题,撰写《艺术的起源》和《建筑的起源》两书以深入人类经验底层,在意识中作探幽索隐的工作。作者在五序中对所添内容作了说明,意使全书轮廓更为清晰整一。


 空间·时间·建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既有鸟瞰,又有平视,建筑史上谈建筑和大师。
  •     作为一个业余的对建筑物感兴趣的人,读完这本书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的...书的内容很详细,介绍了些建筑师,介绍了从近代以来建筑理念、建筑材料发展的变化,还探讨了一下城市规划。有些复杂难懂的知识我就直接忽略了,但是大部分内容都能轻易读懂。读着的时候,读完以后,觉得真的在建筑的海洋里畅游了一番,总之挺享受的。
  •     好像是社会变革引发的观念的变化,体现到各个方面吧,从城市形态,到艺术流派。还不够清楚,还需再看。
  •     一个现代主义者的现代建筑史
  •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445308/index_2.html
  •     这个中文版的图质量太差了。
  •     标题干嘛起那么大。
  •     相比起来,这本文字清晰流畅,图文配合紧密,论述层次分明!!!
  •     读了一年多,今日终于算是读了个全。一个史学家以史学追溯师承脉络的视野,来解读当时建筑的走向。这个区别于弗兰姆普顿及科蒂斯的建筑史中追溯前人的思考,当时性很强,让这本书变得有趣!
  •     分析和评论很有趣…史料部分…大概因为都被教科书讲过了所以有些提不起兴趣…估摸着不少教科书都抄了他…
  •     中文版翻译很拗口。
  •     太经典的书看起来略觉陈旧
  •     翻译好差……
  •     时空建筑一书读起来实在不容易,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于我这种知识浅薄的人来说读起来颇费脑力,但吉迪恩用比较的方法,以空间的衍变为轴的研究方法打破以前那种以时间为序的建筑史的理解,是一本值得深读反复读的一本经典著作。
  •     看大家的评论我都不好意思点读过,对于我来说真是太厚了)
  •     醍醐灌顶
  •     这书可能得读十多年
  •     在读了十年建筑以后,终于完全读完了这本书,应该早读的,但晚读对于‘尽力懂‘也有好处。读完的这会,夹杂着‘那些方案都是什么鬼’的愧疚感,‘摩拳擦掌想要绘制脑中的未来都市’的兴奋感,‘我知道我的作品集长什么样了’的满足感。。。所以,我认为这是本你需要读,需要反复想的书,无论你是不是建筑师。
  •     吉迪恩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盛期的亲历者,师从沃尔夫林。才能写得这么鲜活而不失抽象吧。
  •     最先建造广场是17世纪,这些广场(落地的第一个广场:科芬园;巴黎的孚日广场)起源于各贵族、地主们想改善他们的部分产业的愿望。其组构不是一朝街道的形式,而是一朝巴洛克的广场模式进行的。...这些地方使用意大利的名称piazza,清楚滴表示系承认其源于意大利。
  •     太夸张了,怎么翻了一倍的价格?
  •     现代建筑推崇者的现代建筑史。翻译和插图有些次……
  •     翻译不错。内容详实,不算枯燥的理论书。
  •     建筑空间视角下的建筑史
  •     泛读一遍。台湾版900p+,内容很丰富。作者对1960年代美国的“浪子建筑”感到焦虑,试图回顾梳理建筑/城规/艺术/科学历史来思考如何应对这种现象,跨度从文艺复兴直到1960年代的欧洲到美国。关于现代主义几位著名建筑师采用类似传记写法,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情感缺失的呼唤。整体而言本书并不晦涩难读,就是太厚了太厚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