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莱兄弟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1921429X
作者:[德] 卡特琳 ·希姆莱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卡特琳•希姆莱,1967年生于德国丁斯拉肯市,德国纳粹党卫队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侄孙女。大学期间主修政治学,并参与了现代史研究的多个项目,包含种族主义和跨文化交际等题目的研究。丈夫为以色列犹太人,其祖辈在波兰遭到过德国纳粹的迫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从未叫过他一声“祖父”
第二章 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
第三章 把孩子们教育成有德意志性格的男人!
第四章 一个弹坑接着一个弹坑
第五章 周五我们去射击
第六章 所有人都欢腾了!
第七章 服务与奉献
第八章 我们一定要幸福
第九章 终于站稳了脚跟
第十章 死心塌地跟随纳粹
第十一章 集体殉葬式教育
第十二章 继续前行!继续战斗!继续奋进!
第十三章 永远忠诚于你的里夏德
第十四章 勿忘。你的X
第十五章 留住美好的回忆!
第十六章 他哥哥的牺牲品
附 录 家庭故事

作者简介

希姆莱家族的后人透过重重史料,以抽丝剥茧般的耐心和无与伦比的勇气还原了纳粹魔头海因里希·希姆莱及其兄弟的生平。书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都包含了家庭、阶层、社会以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从家族成员的视角写出的希姆莱,是对后人观察和认识此人的重要补充。
这是一本极其睿智的书。
——德国《斯图加特报》
官方的说法和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故事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坚信“过去有好日子”的老一辈人和那些不愿直面历史事实的后代,这些人的态度助长了新纳粹势力的抬头。是时候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英国《卫报》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在把“党卫军全国领袖”这个万恶的形象还原到了他所出身的那个极其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之中。
——英国《每日镜报》
人们应当向卡特琳•希姆莱的勇气致敬。她的书不仅讲述了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侧写。全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是她对自己的种种发问。
——英国《每日电讯报》


 希姆莱兄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希姆莱1900年10月7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是巴伐利亚教师之子,1918年参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退役,曾办过养鸡场。1925年加入纳粹党,参加过啤酒馆政变。1927年接任纳粹党冲锋队全国领袖。1934年后成为德国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首脑、将冲锋队发展为控制着整个纳粹帝国的庞大组织---党卫军。拥有威严的黑色制服以及恐怖的骷髅标志。他属下的集中营屠杀了约六百万犹太人。战争末期,他企图单独和英美媾和谈判,被发现后被免除一切职务,之后化装逃亡,途中被俘后自杀。德国《明镜》周刊中对希姆莱的评价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作者卡特琳·希姆莱不是一个普通的作家或历史学家,她祖父家兄弟三人都是纳粹分子,而她祖父的二哥,就是那个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耻辱上的、被德国《明镜》周刊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的纳粹党卫军首领希姆莱。其中的海因里希·希姆莱还成为了在世界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杀人恶魔。他主导了纳粹党卫队的大屠杀行为,要对数以百万计的平民丧生负责。古德隆·希姆莱是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女儿,德国人。青年时的古德隆,非常漂亮。古德隆在父亲身边度过了少年时代,那正是纳粹分子屠杀犹太人的最黑暗时期。古德伦也见识过这些恐怖场合:她满怀崇敬地看着父亲发号施令,而在不远处,大批犹太人被虐打、屠杀、送入集中营的火葬场。在回忆他的父亲时,她曾经说过:他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这一描述基本上符合大家对很多纳粹党高级领袖的印象——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在私生活方面都是很正常甚至优秀的人。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一些西方人认为希姆莱是比希特勒更大的恶魔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希特勒当时的古德隆,也许因年龄尚小而对这些罪行懵懂无知。但长大成人的她得知真相后,却令人遗憾地选择了支持父亲。至今每次提到父亲的死,古德隆都更愿意把他描绘成是一个军人,因为他“有尊严地选择了自杀”。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顽强,坚决完成任务。 而希姆莱选择了在错的环境选择的错误的维护国家。
  •       战争带给人类的伤痕,据说至少要家族三代以上才能够完全抹去。  战争让多少年轻人奔赴前线,或生或死或不知所踪,而那些幸运地活下来的人,也不一定就真的能够重新过上真正的新生活,他们终生都背负着战争的恶梦,内心永远与家人保持着痛苦的距离。  战争毁掉了多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那些留守在家乡的人们也是如此,父亲儿子上了前线,从此生离死别。回到家中又怎么样呢?不是身体有残疾就是内心再也没办法融入。  读过几部感人肺腑的战争小说,深深感受到来自于时代大动荡下小人物的无奈,人们没办法向时代说不,只能承受。而这种伤痕一代人两代人都远远抹不平。  所以如今的人类多了些冷静,愿意让和平永存世间。  当我们知道了太多关于战争中与战争后的故事后,有时我们又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更多,比如那些关于已经被历史审判簿定为了战争罪人名称的领导者们,他们拥有着怎样的一生?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将历史演变成了当时那个样子?他们所拥有的那个样子,是有着什么深刻的原因吗?究竟是来自家庭还是来自社会或者是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这些与人类和平目的相背离的大人物,他们曾有着怎样的生存轨迹?  如今这本来自德国纳粹党卫队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侄孙女卡特琳*希姆莱的反思传记《希姆莱兄弟》,或许可以让我们从另外一些侧面,更立体全面地了解到这位赫赫有名的战争罪人的一生。  老希姆莱有三个儿子,海因里希是他的二儿子,此书作家为三儿子恩斯特的孙女。  可以说,由这位侄孙女来亲自揭开自己家族中的种种秘密,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她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社会上还有来自家庭中的种种质疑目光,她内心是承受了极大压力的。毕竟她的这位伯祖父为国家为人民带来了那么多痛苦的记忆。  所以她在本书一开头就提到,上学时一位同学问她,她与“那个希姆莱”是不是亲戚,她紧张得如哽在喉。这个姓氏是没办法更改的,就像是历史没办法抹去,她始终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不止是她,家族里的每个人都是如此,不止是她的家族,所有与她一样命运的后人,莫不如此。虽说那不是他们的错,可是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别人忘不了,他们自己也忘不了。  而由于家庭里的刻意隐瞒,或者说是祖母,也就是三兄弟中老三的妻子的隐瞒,因为她的祖父在战争没有结束时就没了消息,应该是死掉了,她对自己的祖辈所做的事情并不完全地了解,即使是父亲也是如此,她的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与老二海因里希有着多深的关系,这些都是个谜。她和父亲潜意识里希望自己的祖父没有陷得那么深,希望可以从罪恶感中得到些许的解脱,可是随着那些想要了解真相的渴望,以及在寻找资料中真正的揭开,她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祖父也曾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了纳粹的组织之中。  本书从祖父的父亲老希姆莱那一代人写起,是希望从三兄弟的成长轨迹中发掘一些可借追问的资料。事实上,三兄弟原本生活在平静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原本可以过着和常人一样的普通生活,上学工作婚姻,可是战争在生活中成了不可避免的因素,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走上了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  本书将家庭中个体的成长与历史大事件一道穿插,让我们足以看到时代是怎么改变一个人的,个人又是如何改写时代的这样的局面。让我们既慨叹又庆幸。慨叹那悲伤的时代,庆幸自己活在了和平年代。  这部小说充满了后人对于前人的反思,没有刻意地隐瞒,也没有刻意地逃避,而是以真正的勇气去面对。我认为这样的勇气真的是值得世人谅解,他们不过是承担了前人犯错的后果。作者后来和犹太人结婚,不知是不是多少有些赎罪的心理呢?而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作者即使直面痛苦,也没有真正地解脱,她将此书献给自己的儿子,她说“一直都害怕如果有一天,他知道他的家族一方面赫赫有我,另一方面死无葬身之地,我该如何面对。”这种担忧,其实我想当年他的父母一定也有过,而如今她已经承受着面对着这一痛苦了。
  •     我们如何面对真实——读《希姆莱兄弟》最近欠的书债颇多,但书必须一本一本读,同时读许多书往往贪多嚼不烂,切记切记。《希姆莱兄弟》这一本,大概上周三就已经读毕,书也从办公室拿到家里,又从家里拿到办公室,来回几趟,始终没有落笔。惭愧惭愧。不知道这样一本很正经且题材颇为“偏僻”的历史传记类著作,为什么要做推广呢?并且,在被推广的受众里面,大多数人大概对德国的历史并不很感兴趣吧。读的过程中,回忆起大学时唯一上过的和德国近现代史有关的课程,是李维老师的“德国现代史(上)”(很遗憾,我并没有在另一个学期选下的部分来上完),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因此,读到书中出现的“啤酒馆政变”以及“背后一刀”的历史提法的时候,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觉。但全书的一大部分,都是非常琐碎的家族经历的历史叙述,在冷静的笔调里铺排开二战之前德国普通家庭的关系网和社会状态。有着贵族情结(这情结里自然带着帝国荣光的追求)的老希姆莱是再正常不过的传统德国人,他还是一位中学校长,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不能不说是按部就班和严厉的,他们当然有教养,也有理想。但正是这种不泯灭于庸俗生活的理想,造就了往后的二号魔头。但一个人真的可以被称作是“魔头”么?书中写来,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对祖国对领袖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愿望,以及在具体工作生活中为家人谋点“小福利”的动作,比如,为兄弟安排一个肥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理想和进取心并且偶尔发迹的中产阶级的状态,希姆莱一家的价值取向和努力,不是那个时代里的“德国梦”么?书中透露出许多零碎的历史状态,比预想中的相去甚远。比如逐渐弥漫民众心智的民族主义里面,反犹和反布尔什维主义(反共)的左倾赤化是捆绑在一起的,同时,又事关地方主义,即巴伐利亚的主权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可以说是超脱于民族主义之上的,但在苏俄(苏联)它经历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造之后,和沙皇时期的帝国沙文主义紧密联合,国际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冲动成了红色帝国扩张的正义借口;但在德意志这边,大量犹太人种族标签的亲俄赤化分子的行动言论(多少是夸张化的)刺激了德意志极端右倾民族主义的神经,走向纳粹的皮靴的踏步节奏里,有向犹太人的资本主义宣战的口号声——犹太人在这里代表了两个根本对立的角色,共产主义的赤化力量,同时又是布尔什维克高呼要摧毁的资本主义。历史是这样的吊诡和慌乱,意识形态的左右纷争,也并没有言辞里宣称的那样立场坚定,它们本身都是人类党同伐异的借口罢了。到快要结尾的第十五章、十六章,以及附录的家庭故事,我觉得才是全书的精华,即便是对德国或者欧洲近代史不大了解,也能从最后这几个篇章中读到作者本身的态度,尽管作者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也许正是这样的历史态度,让作者这本书饱受诟病(序言所言,相信此书在德国的评价并不一致)。在第十五章“留住美好的回忆!“里,作者详细的描述了自己的祖母,即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弟媳妇保拉在战后的艰辛生活——丈夫失踪,工作被数次拒绝,受到小镇上其他人的嘲讽和排斥。“战争结束以后……她又用回婚前的姓氏‘梅尔特’。一年后……她决定和孩子们回到家乡丁斯拉肯,尽管她明白她在哪儿将不会很受欢迎,毕竟那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海因里希希姆莱是她丈夫的哥哥。我的父亲依然还记得,当时他是怎样被其他孩子愚弄和嘲笑,有时甚至被攻击。对于海因里希·希姆莱所做的一切,这个家庭要么受到成年人的厌恶和轻视,要么受到暗示性的认可——比如轻拍肩膀。”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提到了12年前的一段历史——“1934年6月在一场奢华的聚会中赫尔曼·戈林被授予丁斯拉肯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在‘水晶之夜’几乎所有的男性犹太人都被逮捕并被带往达豪。“人们总是将历史的罪责归咎于个人,这个人可以是希特勒或者希姆莱,或者戈林,或者斯大林,他们都是大魔头,是独裁者,是他们将一个国家和民族带入罪恶。而每一个国民都是受害者,至少是被蒙蔽者,他们受骗了,因此他们还要在事后追讨受骗的代价。“保拉和她母亲的关系很紧张,因为母亲总是严厉地责备女儿,说她嫁错了人。”回到保拉和恩斯特·希姆莱结婚的时间点,他们的婚姻让保拉的家庭非常满意,因为希姆莱一家体面,并且有教养,在当地的声望也是有目共睹的。“持续的饥饿、恩斯特的杳无音信和她所面临的毫无希望的处境让保拉再次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一天她告诉大女儿,她觉得如果她们所有人都死了,这样会更好。她还有毒胶囊,一切痛苦都会结束。她的女儿——当时大概只有12或者13岁——成功地劝阻了母亲关于自杀的计划:‘我想活着!’但她之后也长时间地感到害怕,怕母亲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保拉必定是精疲力尽,对生活厌倦了。她对女儿的未来感到一片迷茫,不知道她们将何去何从!“如果说战争时的罪恶针对的是犹太人和反纳粹人士(包括德国内部极少部分反对人士以及其他被占领国的反抗者),战后战争的罪恶仍旧在延续,德国人自己成了被摧残者,并且,大部分时候的伤害和摧残,是自己人针对自己人的,包括你的邻人,和你的家人。当一个人没有任何社会支持的时候,这种绝望会将人推向死亡,保拉的处境很凑巧地和“盛世蝼蚁”那篇刷屏文章中提到的杨改兰一致。那样的惨境我不愿再说,但面对孩子的态度,也许是保有良知和理性的一根救命稻草,只从这两起个案看,中国的许多父母还不够资格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父母。作者在同一个章节里,也写到了保拉的老熟人,波尔的状况。无疑,作为党卫队经济管理部部长,负责对集中营里的劳工和思想犯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的波尔,是当之无愧的战犯。可“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一切都是职责所在”,“他还说,这场审判(纽伦堡审判)是犹太人极具复仇色彩的‘公报私仇’——法官们都是‘暴徒’”。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前年的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讲的是人们所知较少的法兰克福审判,审判战争罪,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这里面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不间断的反思。否则,连艾希曼都在法庭上争辩说,这不是他自己的主意,他只是执行而已。许多战犯最终受到了死刑和其他重刑的判决,但他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德国人的尊敬——“他们的死去‘刺痛了整个民族的肌肤’……他为‘整个民族的罪恶’献出了生命。”读到这里,你的整个心理状态都是慌乱的,人类对罪恶的反思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类对错误的纠正也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即便在法律仪式上,“胁迫”和“主动”的犯罪的分辨,都让几代人付出了极大的智力和勇气。我们可以再看待一下保拉对待希姆莱家庭的大哥的态度。战后,“当格布哈特要求他的弟媳妇分担安葬父母的费用时,保拉拒绝了。当格布哈特请求保拉给他开一个能证明他不是纳粹分子的'清白证明'时,她也拒绝了。很明显,他们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但是在格布哈特被拘禁期间,保拉却很关心这个大哥,甚至不畏路途艰辛,到新明斯特为他送去蛋糕。”也许保拉自己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反思,她只是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及和人性本身出发来对待这位大哥。当然大哥是一个纳粹党成员,但他仍旧是她的仅有的亲人。这里面可能没有对纳粹本身的忏悔和反思(保拉多少还抱有对丈夫及兄弟所从事“伟大事业”的认同,毕竟那是她人生中少有的荣耀岁月),但这样真实面对历史和良知的态度里面,存在着重新面对历史的可能。只有面对真实,才能够反思真实。诉诸于“虚无主义”来逃避历史,其实是拒绝反思。要讲的内容还有很多。暂时就这样结束了吧。我自己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毕竟,面对沉重的历史,反思绝不是独自一个人的事。在推荐读读最后一章“家庭故事”之外(这里讲了作者卡特琳·希姆莱的家庭构成,她和一个犹太人组成了家庭,里面有很有意思的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这样一段文字——“1959年春天,科布伦茨档案馆……希望……以回忆报告的形式……建立一个东部文献库。档案馆早就在一份1957年的申明中强调其非党派的性质,这个项目既不涉及控诉,也无意于美化过去,只是为了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这符合全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且是缓和德意志—斯拉夫民族关系僵局的前提条件,没有它就没有和平的欧洲。”也许德国的反思远没有结束,但面对历史真实的态度,使得反思这件事情变得可能。回顾中日之间的民族情绪,似乎我们两个国家都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共识和准备。我们离反思还远,我们首先需要学习如何面对历史真实(无可讳言的,中国做得更差劲一些)。希望这样的准备时间不会太遥远,似乎已经等待得够久了。2016年9月26日上午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他们曾是纳粹魔头,但在政治背后,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     不看译者信息都能看出来是两个人翻译的 一个翻译的行云流水 读起来痛快 另一个翻译的完全不知所云 本来对希姆莱这个人还是很有兴趣的 现在完全被扼杀在翻译手下了
  •     想起一部纪录片《希特勒的孩子》,绝对值得一看
  •     历史的存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当它作用于他人身上时,又会衍生出怎样的变化?作者借由这本书,表达了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情,而这种纠结正是人性在面对最极端的现实时候的体现,此时,我们终于看见了历史的力量。
  •     以为是什么
  •     拿到的一本印刷有很大问题
  •     很一般,属于不会写书。为题材和档案加一星
  •     把这本书当成历史明显是不合适的,书中记叙的不是连续的、完整的、严密的历史史实,仅仅是家族或家庭个人之间的独立而真实的故事;把这本书当成文学作品也并不合适,作者的文笔并没有多么生动灵活,也许是受所记叙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和背景的影响,每次拿起这本书总是读几页就比较沉重疲乏、注意力分散。因此,大概纪实文学就是这个样子。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作者身为希姆莱家族的后人、亲口讲述和记录当年纳粹党卫队领袖海因里希及家族的真实经历,没有美化、也没有妖魔化,那些一出生就携带“特殊姓氏”的后人们的生活、前人及姓氏带给他们的影响,都是我们平常的人无法想象的。虽然读这本薄薄的书花了比我预期要长很多的时间,但是看到最后还是很感动,人性的光辉和人类的希望也不过如此吧——同理心、负罪感、以及支撑其一切的勇气和正义信念。
  •     难得好的传记
  •     从家庭成员来的视角看希姆莱的经历,是一个新颖的角度
  •     希姆莱的亲侄孙女—嫁了个犹太丈夫,还站出来翻先人的旧账—毫无疑问是希姆莱家族的“叛徒”。就是这样一个叛徒,用最坚韧不拔的精神孜孜探求,写出了这样一本立场公正,内容翔实的家族史。从书里读到了希姆莱三兄弟近乎病态的执着价值观—一如作者自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固执的希姆莱。书中最发人深思的是,成长于健全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希姆莱兄弟何以各自走上纳粹分子的道路。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她回答不了,那谁又能回答呢?
  •     平凡的家庭
  •     希姆莱永远都是纳粹德国史中的一个关键字。在没有阅读此书之前,一直都认为希姆莱是一个“世纪杀人狂魔”,他主导了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屠杀行动和对上百万人的杀戮。随着《希姆莱兄弟》这本书读到尾声,也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他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包含了家庭、阶层、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希姆莱兄弟选择效忠纳粹主意也并不能归结于知识的过错。
  •     阅读性不好,写的不吸引人,都是事实罗列。看的时候想起安妮日记。好的教育和充满家庭关爱的人依然有可能成为恶魔,历史果然充满偶然和必然性。必然会发生的历史,和促成历史的偶然性的人。
  •     读过之后,有很深的感受,有表达出来的欲望,应当写一篇读书笔记。
  •     希姆莱兄弟受过普通而正常的教育,然而时势造英雄,同样时势也造恶魔。如何正视亲人的历史,尤其值得国人学习。
  •     作者的态度转变也正是我们目前国人所需要的,一种正视和探索历史的精神,爱国,并不可盲目排斥外国,缅怀历史,也需要思考历史。
  •     非常好,特别是最后几个章节。让人有种无可奈何的绝望的冷。但是世界依旧得在这个绝望中运转下去。总有和平的办法,即便是在这些卑劣的人类当中。
  •     这样的私历史是非常值得看的,能更好了了解,更多地去思考。我觉得“恶”的大小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恶,而是他所处的位置,产生的影响。谁不行恶呢?谁又无善心呢?作者顶着这个姓氏写这样子的书,的确有勇气的!66
  •     揭露了一个“刽子手”的“平凡成长经历”
  •     作者的反思精神值得敬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