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地方社会礼教史丛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6100363
作者:赵克生
页数:279页

章节摘录

  余论由家达乡的礼治传统  东山葛氏家族成长史显示,平民家族向仕宦家族的跃升是非常艰难的,成功后的士人多怀有普遍性焦虑,唯恐传家不久,富贵昙花一现。这种焦虑刺激他们寻求良方,以解决因为家族析分等原因引起的家道中衰。16世纪后期,明代士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家礼,借助家礼具有的家族整合功能,合族强宗,维持家族的持续发展。透过葛氏《家礼摘要》,我们看到葛氏家礼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其整合功能:一是通过家礼的宗法原则,由复兴宗法(特别是大宗法)构建基于始迁祖为源头的血缘网络,使家族凝聚于共同祖先的共同体中;一是通过家礼提供经常性的家族互动的时间与空间,激活静止性的祠堂、族谱等具有的整合功能,营造共同的家族时空感觉,使族众之间的关系得到不断确认和巩固,从而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归属感。概括而言,家礼的整合功能是通过其本身兼有“宗法和祭法”的特质得以实现:“宗法行,其族虽繁而不乱;祭法行,其统虽分而可合。”①  实践证明,葛氏家礼对于家族整合是有效的。但这并不意味葛氏家礼在家礼整合方面没有问题。例如,葛氏家礼坚守的宗子法传统强调宗子对家族的一元化领导。当家族的命运系之一人时,它的脆弱面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宗子是否有能力主政;一是宗子是否居家主政。葛氏家族在清代的衰败,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宗子远仕,最后客死他乡,导致家族离散。这从反面提示了家礼与家族整合之间的内在联系。  ……

内容概要

赵克生(1967—),安徽舒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博士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广东肇庆学院“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明代礼学社会史、政治文化史,撰有《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一本书读懂明朝》、《明代国家礼制与社会生活》等专著及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及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等多个项目。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修书、刻图与观礼: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
第一节 修书:国家礼典、私修家礼书与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
第二节 刻图:家礼图与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
第三节 演礼观习:明代地方社会家礼的非文本传播
第四节 明代地方社会家礼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 明代士人对家礼撰述与实践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明代士人对家礼撰述与实践的合理性的思考
第二节 明代士人对家祠主祭权多元化的探讨
第三节 明代士人对族会、族葬的构想与实践
第三章 明代家礼理论与实践的个案分析:东山葛氏和吕坤
第一节 家礼与家族整合:明代东山葛氏的家礼实践
第二节 称情立文,执中为礼:吕坤礼学思想述论
第四章 童子习礼:明代社会中的蒙学礼教
第一节 童子须习礼:明代士人的共识
第二节 习礼于家和习礼于学:明代童蒙礼教的展开
第三节 礼以诗成:明代的童子习礼与歌诗
第五章 从“木铎宣诵”到“乡约会讲”:明代地方社会的圣谕宣讲
第一节 木铎宣诵:嘉靖之前的圣谕宣讲
第二节 乡约会讲:嘉靖以后的圣谕宣讲
第三节 讲有所本:嘉靖以后圣谕宣讲文本的编撰与传播
第四节 阐释有道:明代士人的圣谕演绎模式
第六章 明代文官制度与地方礼教:以文官父祖封赠制度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文官父祖封赠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明代文官父祖封赠声誉的彰显与地方礼教活动
附录 新刊社塾启蒙礼教类吟(节选)
卷一 教规总意礼集
卷二 小学总意乐集
卷六 乡约总意数集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赵克生尝试着提出“礼仪——社会史”、“礼仪——政治史”的研究方法,把礼学问题从经学那里拉开一段距离,从而使历史的方法得以介入。在论题的选择上尽量具体,避免泛论,因此,《明代地方社会礼教史丛论——以私修礼教书为中心》主要聚焦于家礼传播与圣谕宣讲。这些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看到礼仪在明代中国是怎样深入、融进民间。    本书六章,其重点在家礼传播、圣谕宣讲。传播朱子家礼,宣讲太祖圣谕,是明朝在地方推行的最主要的两种社会礼教形式,显示出“礼治”始终是王朝政治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受到特别强调的社会治理方式。

作者简介

传播朱子家礼,宣讲太祖圣谕,是明朝在地方推行的最主要的两种社会礼教形式,显示出“礼治”始终是王朝政治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受到特别强调的社会治理方式。家礼是王朝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明朝为了推广家礼,建立起多渠道、多层级的家礼传播:既有官方倡导也有民间自为,既有礼书、礼图等文本形式,亦有士人示范、指导等非文本形式。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是以士人为主导、以学校为中心、以执礼为目标、以民间为指向的具有创造性精神的社会礼仪化过程。在理论形态上,明代士人对家礼的探讨并不是在经学探索的脉络下进行的,他们对经典礼文的征引,都是为了为己所用,进一步化经典为实用知识,并且将之与宋儒说法、时制与前例相互渗和。东山葛氏、吕坤等家礼著述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明太祖朱元璋“圣谕六言”是明朝教育民众的纲领。宣讲圣谕的活动持续有明一代,大约以嘉靖朝为分期,此前的宣讲方式可称之为“洪武模式”——里老人持铎徇道,宣诵圣谕六言。方式简单,效果不佳。后一阶段多有创新,圣谕宣讲与乡约相结合,进而出现了宗族、会社的“乡约化”趋势,宣讲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宣讲内容的深入与系统,“圣谕演绎”之学开始形成。

图书封面


 明代地方社会礼教史丛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感觉每一章的思路都很好。作者强调的“礼仪-社会史”的进路明显与和张寿安的“礼仪-考证”相当不同。明代礼学并非经学式的话语,所守经典看似不出于《圣谕六言》和《朱子家礼》二端,但经过士人”接转“而平民化后具有的操作性很值得重视。如果说张寿安推翻了梁启超清代有学术而无思想的论断,那么赵克生的的研究也在不断挑战清人新情欲观之下对明儒“以理杀人”的指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