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解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6118603
作者:兰林友
页数:33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从婚姻状态、居住方式、返乡时间、社会关系网络考察,第一,即使小姐是已婚的,但婚姻关系一般不稳定,多半处于离异或半离异状态,这本是小姐入行的诱导性因素之一,容易导致类婚姻关系的结成。第二,无论异地从业,还是本地从业,小姐都容易构成仿婚关系——这种婚恋或仿婚关系极为不稳定,呈现明显的居民生活化特征,强化了小姐群体的隐蔽性,加大了行为干预的难度。第三,正因为部分小姐既有正式的婚恋关系,又有仿婚关系,大多在客人与正式的婚恋对象或仿婚对象之间进行分类性实践。这就是说,在商业性行为上,也许会用安全套,但与正式的婚恋对象或仿婚对象发生性关系则不戴安全套。在我们持续多年的田野调查中,这是最具文化意义与公共卫生意义的发现之一。这无疑启示我们,必须加强小姐同居对象的行为干预。第四,从婚姻、同居、返乡频率、社会关系视角看,因小姐职业和空间的高度流动性以及现实婚姻状况,小姐最容易成为普通人群中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第五,从居住方式、交易方式与空间场所来分析,小姐类型极其多样,有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碰电线杆吸毒小姐和打青山吸毒小姐甚至居无定所,或只是栖息在大桥涵洞里,对她们展开行为干预,即使可能,也是极端困难的。这些特殊类型小姐对于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最具有杀伤力,研究证明,身体资本越递减,毒资需求越强劲,那么高危行为就越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就越大,构成公共卫生问题的极大挑战(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即使这些小姐因违法犯罪被抓,派出所、强戒所都不会或不敢收留)。 根据从业时间、经济收入、满意度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小姐具有高度流动性特征,也确实有些流出了本行,但对绝大多数小姐来说,空间流动主要是地区与场所的流动,而非退出。多年不间断的追踪式深度访谈个案证明,当初表明过退出意愿的有些小姐,事实上并没有退出。除了流向外地或本来就异地从业之外,最多的是在同一城市的不同片区进行转换,甚至只是在不同场所或不同档次场所之间变换。影响空间流动的最大因素是保鲜度与竞争力,随着从业时间越长——一般而言,除了新近人行小姐,大多从业三年以上,至少从我们接触开始已经三年了,年老色衰,只能往更差的场所和交易类型切换,如碰电线杆或打青山(如果吸毒或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话,更是如此),不难想见她们的交易对象和服务对象层次之低,安全套使用之少,高危行为之多。

内容概要

兰林友,浙江武义人。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2005—2006年哈佛大学哈佛一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政治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公共卫生等。在《读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著有人类学专著《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2007年)、《莲花落: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2012年);合著《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8年);参编《人类学通论》(2002年)、《人类学概论》(2006年)、《人类学经典导读》(2008年)。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第六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国家级配套经费项目、中国一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第六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课题。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编本土的解说:中国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引子:“常在金沙江边走”
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研究路径的探索
一田野工作点与样本选择
二民族志文本:一种学术遗产
三人类学再研究的本土实践
四结论:人类学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编宗族、村落与国家:宗族研究的本土实践
小地方与大话题
一义序的宗族研究
二义序与宗族范式
三中心与边缘
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
一权力的文化网络:一个分析性概念
二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一种模式化解说
三大小派斗争:宗族/村落/国家的视角
四国家经纪:类型划分与社会事实
五结论:情境性关系,一种新的解说模式
满铁调查村落的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情境中的华北村落:封闭与开放
二村落性质与村落类型:宗族、村落与政治
三当下情境中的华北村落:发展路径及趋势
村落领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一村落领袖的参政动机与目的
二村落领袖的任职资格与当选条件
三村落治理与领袖类型:历史的、过程的情境性考察
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的本土解说
一移民传说与外部力量:多姓村的发生学原理
二华北宗族特征及弱化趋势
三同姓不同宗的普遍性:细部观察
四历史情境下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
五当下情境中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与同宗不同盟
六宗族、社会与国家:夹缝现象与原子裂变
七结论
第三编族群与旅游
族群与族群认同
一族群:一个捉摸不定的概念
二族性:一个飘忽不定的概念
三族性理论:两种主要研究视角
四结论
河中的文昌阁


三青
春棚叙事
民族风情与文化消费
一引言
二没有畲族的小黄山畲族风情村
三族群文化表述的真实性与商品化
四文化展演、符号盗用与消费
五结论:符号盗用、表述真实与文化消费
第四编人类学与公共卫生
中国艾滋病防治的人类学研究:背景与话题
小姐群体特征与艾滋病防治:趋势、挑战与对策
一小姐群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文化路径的分析
二小姐群体的职业特征:入行原因与退出机制
三结论、讨论及对策
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KAP调查
一艾滋病防治知识
二艾滋病防治的态度
三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实践
四结论与讨论:知识与行为的分离
性行为数据品质与艾滋病行为干预——P市T社区小姐群体性实践的个案研究
一探讨的问题
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不同来源数据的品质比较
三洞见、问题与对策
心瘾之战,还是心理一社会之战——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问题的人类学研究
一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有效性与评估
二主位视角的脱失原因与不同门诊哲学
三对策: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
附录一人类学中国话语的反思——访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兰林友博士
附录二我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一学院派的传统研究及其扩展
二影视手段:特定的人类学诉求
三应用人类学:公共卫生与社会发展
四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保护
五人类学的问题与前瞻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本土的解说:宗教、族群与公共卫生的人类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本土的解说:宗教、族群与公共卫生的人类学研究》是宗族、族群与公共卫生的人类学研究。《本土的解说:宗教、族群与公共卫生的人类学研究》内容包括: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研究路径的探索;田野工作点与样本选择;民族志文本:一种学术遗产;人类学再研究的本土实践;人类学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等。


 本土的解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以龟爬的速度读完这本书了,总体感觉就是作者煮了一锅杂粥,一大堆食材在里面,我吃到快化了的豆子、小米等等,但是他们还没融为一体。我读这本书几次读不下去,原因之一是前面部分主要是作者提到的大牛们的作品很多我都是草草就看过去了的,因此作者在对比分析的时候跟不上速度的感觉,但是作者的对比分析还是显示出自己对于材料的掌握能力。作者一直在强调“本土”的问题,勉强算是本书的主旨吧。但何为本土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话题。作者的大抵来说是通过历史观的引入和情景化的分析来支撑起“本土”,以解决中国目前学术界中出现的本土话语的缺位。这个说白了就像是当年学苏之后发现行不通,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一样。历史观固然重要,但现在的很多历史观的引入在很多时候引发了“复古”,一堆人开始大喊着要穿汉服、学国学什么的。即便是作者说道北大不像北大,很多时候我们无非都是在建构自己想象中的过去而已。而情景化的解释,我有时候觉得是大家都解释不清楚发现的整坨东西,用一些规则已经无法解释,那么就用情景化决策来说明。无论某个学科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学科研究是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儿。我们研究的所有也许还真就是个混沌而已,大家都说上个三言两语,可谁也无法真正掌握他的规律。对于本土化,其实更多的问题不在于本土化,而是整个学术乃至学习都欠缺着自我观点的提出,哪怕是一个平凡的精致也无法做到。我自己在写论文的时候也会常常感到深深的拙计,所以现在哪怕是拿到调查资料,我都会抛开所有理论去想象。这个时候才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妙,同时也伴随着悲伤。就如同梦中一般,似乎看到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可又触之不可及。学术(虽然我还不够资格谈论)总是伴随着天真与深邃,用儿童的双眼去好奇地看待这个世界,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去解释,同时又回归于巨人的描绘。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前半段说人类学再研究的部分提到几个本土经典民族志挺让我长见识,至少知道了林先生研究的'义序'是地名而不是概念。人类学与公共卫生的部分似乎是作者主持的公卫项目的报告。看到KAP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喜欢用的词汇,就联想到我在各种大会seminar里无助又无力吐槽的时刻。做个人类学家别总是嘴上说'文化相对'、'价值中立'嘛。附录一谈'人类学中国话语的反思',有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