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14343660
作者:芥川龙之介
页数:260页

内容概要

【日】芥川龙之介 (1892-1927)
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说巨擘,也是当时新思潮文学流派的柱石。著有小说、随笔、评论、游记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140余篇。作品立意深远、情节诡异、文笔雅丽,在创作风格上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现实主义倾向,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鬼才。
为表彰他对日本文学的贡献,日本设立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赏”,该奖项现已和“直木赏”一起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
文洁若
著名翻译家,萧乾先生夫人。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我与萧乾》,散文集《梦之谷奇遇》,评论集《文学姻缘》,译著《天人五衰》《东京人》《尤利西斯》(与萧乾合译)等。
文洁若长期致力于日本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为表彰她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日本政府授予文洁若“勋四等瑞宝章”。

书籍目录

前言:芥川龙之介:独步日本文坛的“鬼才”作家
001
火男面具
001
罗生门
008
鼻子
014

020
猴子
025
烟草与魔鬼
030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037
戏作三昧
047
地狱变
072
毛利先生
098
橘子
110
沼泽地
113

116

124
阿律和孩子们
133
竹林中
163
小白
172
海市蜃楼
180
河童
187
某傻子的一生
226
附录人生
246

作者简介

本书采用知名翻译家文洁若的译本,精选20篇芥川龙之介经典代表作结集而成。
★ 随书附赠新锐插画师原创版画书签卡
★ 知名翻译家倾情翻译力作,芥川龙之介精华短篇全收录
★ 页下精准注释关键词,无障碍品味日本文化,舒适的阅读体验
“我身处在如冰一般透明清澄、病态般敏感的世界……渐渐地越来越觉得‘为了活下去而活’实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满足于永远的沉睡,对我们自身来说未尝不是种和平与幸福。”一个世纪前的芥川龙之介于生无可恋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世纪后的他被誉为“鬼才”作家享誉国际文坛。他对人性刻画至深,对时代感悟至烈,在短短三十余年的生命中留下了《罗生门》《竹林中》等传世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一拨又一拨的读者,给被《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黑泽明导演以无尽灵感, 成就了文化史上的丰碑杰作。


 罗生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差不多我们开始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开始,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就一再被提到。这么多年,黑泽明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奇特的“罗生门”印象,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罗生门”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象征。同一件事,因为人们立场的不同,而持同一样的观点,全部都是真相,又全部都不是真相。真相,(虽然)只有一个(柯南),但是人性之复杂,才造就了千人千面的“真相”。说起来汗颜,读书若干年,这竟然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地读下来《罗生门》。年少时也曾因为其名著的名号拿起来试着读过,但是终因晦涩难懂、画风阴暗而放弃。其实,电影《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合体改编的。后来,“罗生门”因为黑泽明那部伟大的电影而变得家喻户晓,让这部作品焕发别样的生命力。其实,小说《罗生门》只是一个很短小的故事。一名失业的家奴,坐在“罗生门”外台阶上百无聊赖,天色暗下来之后却意外地发现城楼处有老妪在薅一具女尸头发,家奴抢了老妪身上的衣服不知所终。或许,这么听来这部作品怎么也不像一部“似是而非”的作品,但是我们却不得不说到龙之介创作的年代。他的创作生涯是在大正五年前后,这是一个天灾人祸横行的乱世,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时代。如果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这部短篇字里行间全是故事,家奴为什么会丢掉工作?因为时运不济,主人就可以像丢弃一件旧物让跟随自己许久的家奴出去自生自灭,而家奴又为什么在罗生门下?一个时代的背景已经铺陈开来。曾经辉煌的罗生门成为一个死尸横行的荒地,让这个故事蒙上了陈腐、阴暗的色彩,突然一阵光,又把老妇带进了视线。老妇薅死人头发,在家奴看来,即是“恶事”一桩,已经陷入绝望在思忖做盗贼的家奴在“恶”的面前激发了心中的道德感。一般意义上“恶”的对立面不正是“善”吗?在这一刻,家奴还是认为自己是“惩恶扬善”的好人,然而,这恰似黎明前最后的一丝黑暗,或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剧情很快反转,“正义”的化身剥掉老妇的衣服,将其踹到在死尸堆里,下落不明。“恶”的对立面真的是“善”吗?人性在一个非常态的环境中,又会怎么裂变?该如何评判在这样环境中的“善恶”呢?几年前,一部英剧《黑镜子》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非常态的探讨,在《黑镜》第二季中的《白熊公园》中,一个女人被刷掉作恶的记忆,却在公园中不断重复地寻找自己曾经的记忆,真相大白的一刻,她发现她是白熊公园中的唯一展览品,而所出现的一切人,都是为了惩罚她行恶的道具。在正常态中很好被区分的“善恶”却在非常态的环境中变得复杂,而正是因为其复杂,才是藏于人性最深处的,千百年来人们乐此不疲地区探讨的。老妇说,死尸作为活人之前也做过恶,然而“不做就得饿死”,即便是作恶,如果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就是可以“被宽恕”的。乱世中,多少的人,秉持着这种观点,人性的光辉抹煞,最终成为一个彻底的“恶人”。我们读过饥荒中人吃人的故事,那的确是无奈而为之。为了活下去,人们活的渐渐不像人。在严酷的生存状况之下,人们或许只能选择“优雅地死去”或者“邪恶地活着”,可是,像芥川龙之介这样的大师,却一眼看出了人本质中恒定的东西。所以,那些面临死亡却守住底线,明明死亡近在咫尺,却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人的故事,才永远都会感动人心,给人以力量。太年轻的时候,不但读不懂芥川,也是不应该读的。因为,他笔下的世界,不是披上“童话”外衣粉饰过的世界。这个非极端的世界,也许终其一生,在一个人的生命力都不会出现,但是它们依然有力量,因为你最终会明白,只有快乐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正像,你只有见过了黑暗才会明白白昼的光明一样。没错,芥川又是一个自杀身亡的日本作家。在我读过的日本作家中,如果他的最终归属是“自杀”的话,似乎都在情理之中。文学是这样的世界,你要见过黑暗的意义是更懂得白昼,见识人性的复杂会让人更向往简单,暗黑的世界,如果沉湎太久,心灵也会被压垮吧,然而,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和轻松的事情。说了那么多,其实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猴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用在芥川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正是因为那悲悯,才消融了笔锋下的所有冰川。人到一定年龄,是要读一读他的作品的。
  •     多少人热爱长篇小说的宏伟华丽,却少有人喜爱短篇小说的凝练锋利,而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小说家,却将短篇小说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丰富而又全新的世界,作品的取材非常广泛,宗教故事、社会现实、封建王朝、古代传说都成为作者笔下的素材与源泉,从中打造出全新的故事。人物的描写从侯爷、武士、癫狂的艺术家、女侍应甚至是乱世中的草民都同样传神,可见出作者对于整个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而作者最大的特点则是对于人物内心变化层次的精确把握,伺机为主人复仇的四十七浪人因他人的对话层层变化的心理状态,众人对于内供的长鼻子不同长短出人意料的表现,画家良秀在惨剧与艺术之间急遽转换的心情,其精准犀利凄惨都令人绝倒,而这在《竹林中》尤其有传神的表现,作者截取了几个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事件的描述,短小精悍却又充满张力,竹林中几人迥然不同不同的供述与内心的变化,都令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而随着鬼魂最后的叙述,整个故事戛然而止,作者并没有在其中穿插任何个人观点,而我们却在其中看到不同情境之下,不同的人出于名誉、自私、自私诸多考虑的证词,甚至是连自己都没能发觉的内心深处的愿望都被作者挖掘殆尽,作者不仅长于挖掘人们内心的精微变化,也不吝于表达人性之中的恶,而这种恶与善一样都是人性中最永恒的主题,所以虽然这些短篇小说经历了岁月的历练,却依然能在不同的时代带给人穿透心灵的震撼。短篇小说似乎成了作者笔下提到的细剑,想要藉由这把剑刺出完美的招式,破空的声音。在展现现实社会的同时,作者也力争写出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他的作品,题材别出新意,构思精致巧妙,从中可以看出之后许多其他作家的影子,应该说芥川龙之介确是影响了之后一代作家的文坛巨擘,芥川龙之介作为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既擅于营造沉郁阴冷的气氛,也不乏对于社会现实的的讽刺与影射,我想这是与作者本人敏感的个性与柔软的内心分不开的,他的眼睛里看遍了人世间的寒冷,内心中却充满了对人类最深沉的爱。在《橘子》中,一个简短的画面就为我们描绘出一道暖心的曲线,《河童》中作者也藉由诗人之口说出:我以超人的恋爱家自居,可是看到那种家庭的情景,还是不禁感到羡慕呢。而同样在《河童》中作者也为我们展现了最残酷的社会,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我并没有具体的描述,最后却发了疯,只能回味那些在河童国度过的美好时光与人,就如橘子那一道金色的曲线亦无法抵挡那现实的寒冷一般,作者的写作总是在温暖与阴郁之间摇摆,使他的作品总是笼罩上一层最独特的光彩。经典的作品总是经得起岁月的冲刷,再在人们的内心投下最复杂的波澜,芥川龙之介曾经说过:“我的小说不论多少,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吐露。”而只有亲身经历过那种体验或者急于想要体味这种情感的人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我也感叹于《竹林中》的构思立意文体之巧妙,也被《罗生门》中的阴冷悲惨无望所感染,但是仅仅一篇《阿律和孩子们》就能看得人感动落泪,只能承认作者描摹出的是人类最深沉而又永恒的感情。
  •     生活既美又丑生活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让我们放慢了通往罗生门的脚步,那些都是在我们心目中展现出美的东西;生活又有很多东西催促我们走向罗生门,那些丑恶让我们对世界甚至自己充满了厌恶。第一次读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第一感觉是晦涩难懂,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还有人文背景上的隔阂。坚持读下来,又多了一些空灵和诡异的印象,情节上跌宕起伏,感情的变化深刻,在一些人物上的刻画惟妙惟肖。每一篇小说读下来,一些过程和结果又似乎在反映生活中的种种状态,而作者的文章立意,原来在开篇之时已经早就谋划好。阅读就像一次探险,粗粗看起来不起眼,但是越仔细看越能看到很多自己未曾想象到的风景,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吧。罗生门是通往地狱之门,门内门外充满了人生的悲剧,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景象在芥川的笔下展现地淋漓尽致。人从一出生之后便被宣判了死刑,从一出生之后便开始朝罗生门慢慢靠近,这种悲观的气息在芥川的小说里经常能感受得到。如果说,我们真的要从通往罗生门的旅程中获得所谓的“意义”的话,那么这个“意义”应该就是我们时刻保持自知,获取一种超然的态度,把握自己通往罗生门的生活,好好地理解旅程的喜怒哀乐,获得自己在生活中的智慧。而如果真的具备所谓的超然,我们也就可以不惧怕死亡,在罗生门前大声哭笑;如果真的具备这种超然,我们也就可以放下心中所有的负累,那些折腾我们喘不过气的工作生活压力,那些我们都不愿意面对的人性卑鄙丑恶,那些我们再也不想提起的辛酸悔恨心情。如果真的具备了那种超然,我们也会失去我们所有的欢乐和追逐,不愿刻意喜欢自己的喜欢,爱自己所爱,只是不论风轻云淡抑或暴雨狂风,自己淡然一笑,任光阴流逝。罗生门如断魂桥,生死徘徊也是真假难辨,站在门的中间看待两侧,或许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一边是真一边是假,生死易分但真假难辨。再去评断自己的过往生活已属多余,曾经的恩怨情仇显得微不足道。只是,站在罗生门前的人还得再细细数落自己的得失,就像未踏上列车的乘客总是在整理自己的行李一样;行李中的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都在一起,美的印象和丑的感觉交织在一起,列车到来之时不论好坏美丑,统统都装进自己的行李里,因为实在是太匆忙了没有时间去细细挑选。2016-6-21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芥川的文章 一是反讽时代中的恶 二是写自己在艺术与人性间的矛盾
  •     真的很晦澀難讀
  •     《火男面具》《罗生门》《鼻子》《父》《猴子》《烟草与魔鬼》《大石内藏助的一天》《戏作三昧》《地狱变》《毛利先生》《橘子》《龙》《葱》《阿律和孩子们》《竹林中》《小白》《海市蜃楼》《河童》《某傻子的一生》
  •     绝望,从无尽头,只有文学才有的力量
  •     又是一个年纪轻轻就自杀的日本作家。阿律和孩子们那篇真的很棒,河童那篇跟老舍的猫城记异曲同工,最让我惊讶的是原来脍炙人口的《罗生门》并不是真·罗生门,在芥川这里那篇明明叫《竹林中》,于是突然产生了一点对能指和所指巧妙错位的荒谬感吧。
  •     龙之介小说里有个类似桃花源的河童世界。每只河童在出生前,都会被父亲问是否愿意来到这世界上。如果回答不愿意,那么雌河童的肚子立马就扁下去,小河童也就不会出生了。人应当也有这样的权利。还是不要轻易看龙之介,他太痛苦了。
  •     荒诞
  •     对收录的短篇喜好不一。
  •     罗生门下,生即是死,死亦是生。
  •     日本文学史上的“鬼才”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游走在善与恶的边缘上,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无奈与绝望。
  •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处处诡异,落落孤寂。
  •     看四篇就够了《罗生门》《地狱变》《竹林中》《河童》
  •     讽刺人性的恶,后面有几篇没看懂,可能是年龄不够吧。
  •      罗生门下,生即是死,死亦是生。 罗生门的存在,是对无路可走之人的召唤。它吞噬生命,吞噬人性,吞噬一切渺茫的希望。走向罗生门,就是用灵与肉,换取一场行尸走肉的假面舞会。 罗生门既是邪恶的,也是悲悯的。罗生门前,人间失格;罗生门后,万劫不复。 然而,一道又一道更晦暗的罗生门,一层又一层更深的地狱,绝望,从无尽头。
  •     短篇小说的魅力
  •     日本经典作品 值得一读!!!
  •     好精彩,不愧是名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