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300196543
作者:徐泓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8年前,作为高级记者,曾任中国新闻社新闻部副主任、北京分社社长,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从事以对外报道为主的新闻工作20多年来,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约200万字,多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后,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新闻学、新闻实务、对外报道等。科研方向始终与新闻传播实践紧密联系。担任多家媒体新闻奖评委和业务顾问,承担多项社会工作,如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国家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委员、财新传媒集团公信力委员会委员等。
出版人物采访专著《大人物 小人物》、与刘明华、张征合著《新闻写作教程》。主编的专著有《超越:北京交通广播解析》、《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所珍惜的——北大传媒30人》。

书籍目录

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001
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生活。
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你不改变这个过程就改变不了结果。
努力不是成功的根本,重要的是观念。而改变观念完全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
你们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思考过,总结了应该怎么做,还分析了这样做的道理。
“现在”就是小时候想过无数次要为之奋斗的未来。
《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011
做人和做饭,我以为做人更紧要,这个节目能不能服务于提高人文教养水平呢?
在前挤后压的情况下,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新的题材领域。
为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
安身立命的是一种态度:“目击者”的态度,人文关怀的态度,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选择了一种工作,实际上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要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需要两种极具反差的品格——灵异奔放和老老实实。
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026
国际纪录片有各种流派,你说我们这种拍法算哪一派的?
电视纪录片要利用观众的感性到场,达到观众的理性到场。
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关注现实的此刻当下,这是中国纪录片的生命和基础。
纪录片最终的结果是和社会发生关联。中国纪录片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创作者对社会关注能力的挑战。
纪录片有剥削性,就是把本来属于个人的问题公众化了。
影像纪录比文字叙述更有文献价值。
大道无术 万法归心/037
作为第一代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制片人,真的是很自豪的事情。
塑其行易,塑其心难,所以“万法归心”;心正则权正,出于我心,归于公心。
尊重,始终贯穿在我与人的相处关系中,也是我管理中一脉相承的东西。
我更在意你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永远把你的思想、经验和精力贡献给新来的以及水平最差的同志。
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首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学什么与人斗的方法。
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050
既然文如其人,为何不从做人开始?
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怎么更好;不是告诉你怎么改,而是激发你自己修改的欲望。
审片的四层次:主题、结构、细节、节奏。
别用排斥的方式来接受我的信息。
自我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胜于他人枯燥乏味的说教。
兄弟你看,我眼里有泪。
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063
我们自身掌握影像方式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重要原因。
纪实影像有三个功能,或者说三种境界——叙事、抒情、思想。
视觉词汇更多的是一种创造,不是继承。是用新的词汇、构图、运动来体现你的表达。
在全局战略上是编导说了算,在局部战场上就是摄像说了算。
影像风格是由景别和长度决定的。
视觉解读能力是要训练的,你必须经历精读和泛读两个过程。
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的主体/074
真实是无干扰的记录,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摆拍一个镜头,就失去被拍摄者正常生活的真实状态。
没有绝对的真实,任何一种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主体。
从空间来说,真实就是角度;从时间来说,它是一个无限接近的点。
未来电视“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083
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
事实判断而非态度判断应该是我们认识的底线。
从注重结论的表达转向为对过程的表达。
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092
深刻不是耍大胆,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利用结构的力量深化主题。
结构就是如何选择配角。
结论是简单的,关系是复杂的。
利用结构的力量加大背景。
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
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102
长期用统一的坐标进行判断,呈现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
选择了选题,不等于选择了主题。
在这个大圆里选择一个小圆,是你必须做的一份工作。
纪实影像不是一种技术,它首先是一种思想。
三段式创作方法/114
在开拍之前决定关注方面,在拍摄中发现价值,在剪接时表达主题,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
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并对你的答案反复审视。
没有不能拍的选题,只是你怎么拍,怎么把握。
在剪接的过程中表达主题,媒体立场是通过对素材的取舍来完成的。
利用你的信息调动观众的参与。
纪实影像的四次选择/123
纪实影像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你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
角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信息,还改变了信息的价值。
你什么时候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机的选择。
以观众的未知作为剪辑的起点,并带着问号前进。
说了和说清楚了,是两回事儿:信息的密度、落点、位置。
说清楚了和说精彩了,又是两回事儿:叙述的技巧。
栏目化运作:前面有目标,背后有理念/133
独,就是别人没有的你有;特,就是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用足,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个栏目定位以后要把自己的选题标准清晰化,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
进入《新闻调查》的选题,一定要有一个只有通过调查才可以认知的未知空间。
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策划就是打好智慧牌。
中国的电视栏目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创办新栏目是容易的,守住是艰难的。
最大的困难就是超越自己。
观点类谈话节目符合电视本体特质/145
我们最缺的是言论性表达,电视的下一个高峰将是观点类谈话节目。
不同的空间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决定了谈话的方式、内容、深度。
先放在低层次的选题上,逐渐地锻炼队伍。一旦这个空间开放,它就首先闯进去。
创新如果从内容、形态、角度三个层面同时进入,这个栏目必火无疑。
《社会记录》的三个门槛/154
我认为还有一个空间,那就是做社会新闻的深度报道。
建立一种新的思维,追求一个另类的表达。
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不断地塑造人物个性,创造这种评论的人物化空间。
包装阿丘这个非主流标志性符号。
社会新闻的叙事结构一定要个性化:改变报道态,学做调查态。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165
未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竞争一定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
我批评了你并不可怕,我对你失望才可怕。
什么对一个主持人最重要?平台!拉里•金也得扎在演播室里,一天天过。
有话好好说。说人话,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做节目,要学会放空自己,去感受。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178
做电视必须创新,而创新就是永远做那没人做过的事情。
一个创意的产生,决不仅是个人的灵感,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的集合。
每个媒体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也就是我们要发出一个怎样的声音。
做节目,就像十指捧水,如果每个指缝间都往下漏,捧起来就会两手空空。
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人,也就知道了如何做事。
你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办有挑战性,这是最好的状态。
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188
新闻频道要改变:组织生产的方式、频道和受众的关系。
凡是那些人们不知道、或者不曾被合适地表现、不曾被真正理解的事物都是新闻。
向上的题材向下做,向下的题材向上做。
我们有意地低估了受众,为自己的低级趣味制造借口。
白岩松说我是头发最长的制片人。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领导的宽容。
陈虻: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还会选择央视/203
附录/218
对话王韧:那批人都是有纪录片理想和职业操守的
对话吕新雨:我们不缺记录的手段,但缺乏记录的理念
对话李伦:陈虻的理念能帮人做一次精神上的整容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书会实录
编后语/250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
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
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
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思想锐力的名嘴称为精神领袖的人。
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于2013年1月推出第一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连续印刷十次。在新的一次加印之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了我修订的机会与时间,使我能够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勘误、校正以及补充与完善,力求精益求精,以更高的品质,回馈读者的厚爱。
本次再版,主要进行了四处较大的修订:
一、18篇博文的次序、部分博文的结构,根据时间维度和逻辑关系做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来一些疏漏的内容以及新收集到的材料和对一些素材新的认识,一一补充、修正到书中,因而各个章节内部也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2013年为纪念央视《东方时空》开播20周年,拍摄了8集电视专题片《点燃理想的日子——我与“东方时空”二十年》,三联书店同时推出了同名书籍。在这部专题片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曾先后采访了在《生活空间》工作过的15位编导、摄像。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这15位被访者讲述的原始记录,从中摘取了一些内容,对有关章节做了充实。
三、附录部分置换了全新的内容:1.上海《东方早报》2013年3月13日在“文化•专题”版推出《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书评专题报道,该报记者对王韧、吕新雨、李伦的三篇访谈。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的大型读书会2个半小时的现场全文实录。
四、重新设计了本书的版式、装帧,其中陈虻的艺术照,出自著名摄影家黑明先生之手,他曾供职于《中国青年》杂志,照片于2002年拍摄。23幅工作照以及生活照由原《生活空间》栏目组刘鸿彦和陈虻的家人提供。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为陈虻编著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2013年初面世,不到一年,已经加印10次。又要开机时,出版社征询我的意见,是否要修订补充?我频频点头应允,因为初版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对不住陈虻,更对不住读者的如此厚爱。于是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勘误、校正、补充、完善,新增了四分之一的内容,调整了部分结构,尤其是重新设计了全书的版式与封面,增加了陈虻23张工作照与生活照。现在本书已经焕然一新,很快就要上架了。一、去年这本书的走红,一是沾了柴静《看见》销售奇迹的光。陈虻被柴静视为精神导师,她在那本至今仍然畅销的《看见》中,以陈虻开头,以“陈虻不死”结尾。二是赶上了央视《东方时空》二十周年纪念。陈虻正是那段电视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英年早逝,悲剧性的结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容易被偶像化。记得当时网上把围绕《东方时空》创办20周年出版的一系列书,称为央视新闻人的“致青春系列”:孙玉胜的《十年》是冒号,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你幸福了吗》是逗号,陈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感叹号,柴静的《看见》是删节号,而最后出版的《点燃理想的日子》是句号。这些标点符号不一定准确,但我认可这个书单,并向大家,尤其新闻学子推荐这个书单。结合这个书单再解读陈虻,再解读央视,再解读电视新闻改革,会有更全面、深入的体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以为这个回响,是对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集体记忆,也必然包含着对其遗产的继承与反省。二、这本书出来以后,我遇到最多的问题:为什么是你,一个教新闻的老师写了这样一本书?再版之际,我想重复当时编著此书的初心:我在尝试编写一本另类的新闻教材。我教书至今16年,对高校应用新闻学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越来越怀疑,它的滞后、陈腐,脱离实际,在我看来已经难以为继。这本教程让我尝试业界和学界的一种打通,陈虻是难得的搭桥的人。感谢陈虻成全了我。央视《看见》栏目制片人李伦收到这本书之后,曾经给我留言:谢谢您让陈虻能这样的存在着,他的价值被您清晰充分挖掘和固化了下来,且对学生们和从业者更是极难得的教科书。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副制片人胡劲草看完这本书以后,也曾经说:这是一本有关电视节目制作的经典的教材,新闻学院有志于做电视记者的孩子,如果能够真正读懂这些文字,就可以毕业了。感谢李伦和胡劲草,他们读懂了我的苦心。三、通过编著,尤其在本次修订、增容过程中,我不断反思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陈虻说: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他爱用这样一个比喻:我希望我的说法不是铁锹,是馒头。给你一把铁锹,你就只能挖坑。我给的应该是馒头,你吃下去浑身是劲,愿意干啥就干啥,想拆房子就拆房,想种树就种树。所以我们之间应该是一种能量的交换,我的话变成你思维的动力就足矣。这真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也越来越明白:高校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学生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甚至也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内心的的力量,帮助他们的生命自由的成长。教育学家马尔瓦•柯林斯说的对:第一,每个学生本质上都是相当聪明的。第二,要改造学生,先改造自己。第三。教学本质是用一个思想点燃另一个思想。郎平在带“郎之队”获得世界竞标赛亚军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最近我身边有一本书《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答案就在里边了。陈虻一直说自己是教练。是的,好教练不仅是带队伍,更是能让队伍在精神层面脱胎换骨。好老师,也应该如此。四、回归我编著此书的初心:一本另类的新闻教材。新版以后,它不一定是畅销书,但我希望它是一本长销书:让新闻学子、新闻从业者开卷有益,常年受益。虽然它的封面更加不像教科书。但符合我对“另类”的定义: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态度的教科书。因为陈虻的生命、激情和个性化的话语活在这些书页中。陈虻去世六周年。也用本书封面向他致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快速翻了一遍。对做纪实节目、纪录片、纪实文学有帮助。
  •     从柴静读到陈虻。除了整理有些重复以外,所有内容都很有启发性! 强推!
  •     那是怎样的时代
  •     之前那本丢在飞机上了,又重新买了一本。
  •     虽然内容都是围绕电视制作展开,但其中的道理浅显易懂,隔行不隔理,更何况做人哪里都一样,看完之后有感慨有伤感,更多的也是对他的离去感到遗憾,在合上书后心中默默对他表示敬意。我想这本书中的内容会反复在我脑海中出现,直至印刻到我的生活中,以此来表示对他的怀念。
  •     不仅仅在电视行业受用
  •     这本是同事力荐的,说她看的时候哭了。书里好多地方都值得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虻对电视的执着认真,还有对观众的负责...太多。对工作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对自己身体不爱惜的态度应被鄙视。
  •     书写的还好,4星给的是陈虻这个人
  •     几年前就想看的终于看了。特别好,想一口气看完又怕消化不了,每次看都热血沸腾是怎么回事儿…太受教了。他对电视拍摄的视觉词汇的了解和注重就很容易想到,如果他热爱的是电影,那会多一个杰出的电影工作者。不过他的思想可能靠新闻事业能更好地展现和影响更多人吧。陈虻永存。
  •     思维模式
  •     我学到的真理是…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哇~
  •     一段段故事,各个经典
  •     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     一名新闻人看问题的方式 非常值得借鉴
  •     了解了你,便明白了思考的意义。那种没有目的,摒弃功利,回归本心的思考,铸就了你丰富又单纯的本心,和这点相比,洞悉人世,表现时代的作品都只是你作为里的副产品。让人尊敬的人,活在哪里,都能让人尊敬。
  •     陈虻先生有心肠, 有脑袋。
  •     这本书不止说了他的职业成就,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年仅40出头,好多时候都是在忙于工作,忙于思考,里面有好多的人生哲理,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一本好书
  •     按照西方的美学表示就是,距离产生美,必须有一定的距离,贴得太近反而什么也看不见。
  •     自媒体时代 有多少人还有新闻理想呢?
  •     「从柴静身上体认了“文艺的制动”,从白岩松所为领悟了“社会的痛感”,在陈虻这里见证了“从心的伟大”。」“出为入,入为出,出入无方。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你强加了很多你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物本身。”——陈虻
  •     在我大二的有一段时间里,我对新闻怀着极大的欲望,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优秀的采访者,在采访的时候是怎么思考的,所以我在亚马逊上,买了好几本新闻媒体人的书,柴静,法拉奇,白岩松,杨澜的。柴的书让我明白了新闻的魅力和影响,法拉奇让我明 白了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深意,白岩松的,杨澜的,让我懂了跟很垃圾的书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并不知道,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在专业上是怎么思考,怎么策划的。那些巧妙的提问,那些深入的探讨是怎么得来的,直到看到了这本书。他解答了我许多的疑问,拨开了我心中很多的疑问。我觉得这本书里关于专业的论断,也就是陈的审片名言,心得,已经到了哲学的一个高度,所以,他能解决我心中的疑惑。不仅仅是新闻,还有摄影,写作上的疑惑。
  •     处处闪耀着陈虻对电视节目创作本体的深刻思考的光芒,让人无不感叹思想的艰难与魅力。看最后徐老师对陈虻病危期间的描述,神伤。忘不掉崔永元在序里写的最后一句话:“我看电视不算多,每每打开电视,就感觉到失去了陈虻。”书籍编排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来回穿插造成了一些阅读混乱感,但陈虻种种直击要害醍醐灌顶的论述,仍然不断冲击和震撼着正在困惑中的作为菜鸟影像从业者的我的脆弱心灵……
  •     电视新闻最好的时代,让人羡慕,也恨自己身不逢时。
  •     不是新闻专业的人看过后也学习到了很多,里面的很多媒体人做遵循的想法和道理对于其他方面也是适用的。
  •     如果不是因为读这本书,还不止陈虻就是感动中国、东方时空,以及好多好的纪录片的创始人之一。
  •     看完柴静的《看见》从学校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没想到工科学校居然有这本书。干货很多,不仅限于新闻业的人学习。
  •     没想到一本纪实的人物回忆,可以写得那么启发思考,原因估计是每一个小故事里陈虻的说话都能引发思考,妥妥的人格魅力。这不是一个跌宕起伏情节婉转的故事,要静心的时候才能看的进去
  •     如同错失了张国荣般遗憾
  •     真知灼见!
  •     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     2017年2月24日10:19 END
  •     当时读完就被调去记者组,感觉年轻的时光全部用来焦躁而不是干实事
  •     几年前读过,一开始是被题目吸引了,后来被陈虻折服,记得里面一个片段,陈虻剪片的时候问给钱了么?没有足够的洞察力问不出这样的问题。在天国安好,陈虻先生。
  •     看了柴静的作品之后,很想了解陈虻这个人。这本书里有陈虻对新闻的很多独到理解,老实说,一个学理工的人能用如此视角看待新闻和人文,真的很难得。只是经历了央视二十年的变迁之后,无法再进一步提升,这种感觉对陈虻来说也许有点绝望。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出发。
  •     对于新闻工作者,这是一本理论联系实践、思想改革创新的教科书,对于普通人,这是一本转变对生活的态度、观察角度、思维方式的方法论。以一个“目击者”的态度、关怀和态度、人本人道的态度,去重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     要买本纸质书留念
  •     想到了当年纪录片的黄金一代,那可都是生生干出来的经验啊,如果弄丢了好可惜! 本书虽有陈虻的智慧与执着照亮全场,但沦落于感伤主义的小情小调实在可惜,不是让你哭哭啼啼,不是让你回忆往事,陈虻想要的是他的经验和智慧得以传播,让未来的中国纪录片人能走的更远!
  •     还不错,里面有些道理不只适用于传媒业
  •     你对柴静影响的那么深。你说的话,再过十年 二十年 翻出来看 都依然有味道,有深深思考的烙印。确实,有些人去世了,可是不会褪色的,比如你。
  •     一个人的记事写的真心不错,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语句~
  •     最触动之处是陈虻的管理方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然而在生活中,工作中先给信任却很难。
  •     情怀著述。因为工作还拿了徐总的亲笔签名版。读来很有意思,那个年代的情怀与梦想。
  •     这本更适合媒体从业者看吧,看过之后对陈虻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柴静在看见里写的那些片段
  •     工作中找到快乐的人
  •     一代新闻人的榜样,可惜你走了我才遇见你
  •     缅怀的同时要反省:人生如何可持续发展!
  •     每每看到电视 就会觉得失去了陈虻
  •     放了很久的书,就像是这两年的经历、沉淀与期许,神奇的息息相关。
  •     每一个领域都有这样一个坚持自己心中所热爱的事物的人…工作不应当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有要写的诗和要去的远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