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小說選

出版社:圖啟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85-10
ISBN:9789627104124
作者:阿城
页数:172页

书籍目录


棋王
樹王
孩子王
會餐
樹椿
阿城像


 阿城小說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棋王》惊艳。《棋王》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小说。故事背景有时代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层层递进,叙述练达大气,情绪恰到好处,节奏感极强。故事设定在文革初期,知青下乡,“我”在火车上遇到“棋呆子”王一生。呆子痴于象棋,逢人便下。农场劳动期间结识象棋爱好者“脚卵”,后者推荐王一生参加地区象棋比赛。王一生因错过报名,自己找比赛决出的高手下棋,最终与第一名打成平手。故事中的人物设定是很有意思的。“我”是一个偏知识分子类的角色,有烦闷不屑,又兼具情怀。“我”排斥过多叙述家庭的悲惨,却在火车开动哭声四起的时候内心动容。王一生不同于“我”,简单,直接,深邃全在棋里。他纠结于吃,执迷于细节,不下棋的时候是个很接地气却又有一股呆劲的人。“脚卵”又是另一类人。来自城里的知识分子,家境良好,举止中有一股文人的矫情作派,连在农场劳动都“织尘不染,衣冠楚楚,真令人生疑”,了解其人本质之前令人生厌,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发觉他“是个好人”。王一生与“我”是对比强烈的。两人的关注点不同,却又能互相理解;王一生与脚卵也是对比强烈的。两人生活方式、为人处世、社交手段都大相径庭,却生出一种英雄惜英雄之感。关于王一生的家庭叙述,小说中大致有两处。一是王一生去农场找“我”时,告诉“我”其母临终前拿出一副自己打磨的无字象棋。小说对“我”的反应,只有几句叙述:“我鼻子有些酸,就低了眼,叹道:‘唉,当母亲的。’王一生不再说话,只是抽烟。”另一处是结尾王一生和棋之后:“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液,呜呜地说:‘妈,儿今天……妈——’大家都有些酸,扫了地下,打来水,劝了。”“劝了”收得极好。情绪已到位,便不再赘述。不煽情,不滥情。好在节制。然而最惊艳的,是小说的“神”。《棋王》写小事,写下象棋,却写得气势恢弘。我对《棋王》的界定是道禅相杂的武侠小说。棋之道《棋王》中有一位不出世的高人——捡烂纸的老头儿。老头对王一生起了点化作用:下棋要有根,棋运不可悖,局势自己造。“太盛则折,太弱则泻。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下棋之所以大气,或许是自己平添了一份纵横天下的想象。楚河汉界,排兵布阵,棋子尽收眼底,可以看出些道来。运是阴阳变化之自然结果,不能违背,势却可通过一己之力去营造。有意思的是又扯到天下大势:“老头儿说,棋就是这么几个子儿,棋盘就这么大,无非是道同势不同,可这子儿你全能看在眼底。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前几天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为什么武侠小说里少林寺方丈的武功常常很弱,武艺高深的通常是扫地僧之流?”王一生对此问题有解答:“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路数定死的容易被战胜。怕的是江湖的,隐匿的。一怕野路子,二怕有大智慧。老头儿对棋认识之深,大概是后者。又说天下事。老头恐怕不是不知,是发觉根已断,运已乱,所以只求捡烂纸过简朴生活,大隐隐于市,“为棋不为生”。他知道得很。入于禅定《棋王》中最经典的段落当属象棋冠军亲赴赛场时,对王一生未从棋局中抽离的精神状态描写:“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散开来,灼得人脸热。”这时的王一生,恐怕已达佛家所言的禅定状态。佛家之入定有四禅: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入定显然并非一刻达成。赛中“我”为王一生端水时,他还能够抽离:“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会儿才认出是我,就干干地笑了一下。……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这两处描写看似夸张、超现实,然有过聚精会神进入另一境界经历的人应该能够体会。不理解的人觉得“魔怔”,实则“绵绵之乐,从内以发;绝诸妄想,正念坚固”。王一生的入定,是随比赛的白热化、体力的消耗和精神的无限贯注达成的似俯瞰万物,又直观内心的忘我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此禅,乃不执着外界纷扰之禅;此定,乃不惧怕狠招恶式之定。《棋王》的侠气凡用心着力做一件事,节奏从序,一招一式必成气候。比如做菜。比如下棋。《棋王》中的最终棋局规模丝毫不亚于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盛会。千人空巷,尘土飞扬,棋场如武场,众人围观、传送战况。下棋是要用力气的,多一倍的马拉松,“始终是处在一种机敏的运动之中,兜捕对手,逼向死角,不能疏忽。”而高手对招必是由内发力,全神贯注,出入息断。还是喝水的细节:“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书中另有关于吃的详述:“可他又特别在一些细节上详细地打听,主要是关于吃。……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双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充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我在火车上一直看他下棋,发现他同样是精细的,但就有气度得多。……”作者为什么要执迷于描写王一生吃饭的细节?我想是为了对照。一个人可以对吃虔诚,也可以对棋虔诚。我发觉王一生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热爱生活的气息,不同于杰克·伦敦高高在上的对饥饿的神经质描写,他实实在在地感受饥饿,将其转化为对生活认识中切切实实的质感体验。真正的热爱生活,是有所信,有所痴。冷嘲热讽显得没有力度。更可叹的是,他心上有更重要的东西——与棋相较,吃便不足为道了。“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平民化粗砺的语言,却道出了“人生里面的真”。粮食是重要的,物质是重要的,精神同样是重要的。没有象棋怎么办?王一生“挺奇怪地看着我说:‘不可能,那怎么可能?我能在心里下呀!’”下盲棋的情节,说大了是道——棋自在心中;说小了其实就是我执,就是一份坚持,一份寄托,人生之福与幸。既是坚持,又秉承“为棋不为生”的信条,因而自然不愿意通关系去参加名义上的象棋比赛。比棋无论怎样都能比,江湖之士不在乎比赛形式的官方——自发的对抗才好。为尝对抗之快感甚至可以下盲棋。最后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象棋?中国自古君子修身四艺中的“棋”是指围棋,象棋从来没有被呈入大雅之堂。围棋是策略的,雅致的,庙堂之上的。我对象棋的解读却是:对抗,平易,大气,是处于江湖的。日月星辰为象。街头巷尾的百姓都懂象棋,都能下象棋,享受运筹帷幄的快感。围棋只能“弈”,象棋却能“斗”。正如王一生不习惯脚卵的礼节,却愿意与他相交——斗棋能斗出高手相惜,进而交往体察出江湖义气——即使做人做事迥异,却珍惜同样的侠士情怀。所以棋王是侠。他下着“道家的棋”,但不是高深的道学家;神入禅定,实则未弃“我执”——相反是因了“执”——不是正规的禅弟子。是侠,有坚守,有义气,有所痴,有所念。身体只要质朴的一饭一汤,精神却识到人生之真福幸。棋王的侠者之风,是即使囿于自己的果壳之中,仍为世界之王。“天下是你的。你的棋是跟谁学的?”“跟天下人。”2014.4.15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就算是隔了十几年,当重看《树王》时,我还是眼湿湿的。
  •     按课程要求,只读了棋王,棋王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老人说的重棋不重生,他倒是更高一筹,棋生合一,重生亦重棋。重生是责任,担负了母亲的爱和期待;重棋是坚持,留守自己的一方精神世界;重棋亦重生是品格,让自己的生命有格局有寄托,不断打磨精进。以棋会友,将心比心。
  •     棋王树王孩子王
  •     还是挺热血的,也易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