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
ISBN:9787214038876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页数:196页

内容概要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国人,文学和美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先后在柏林、布赖斯高地区弗莱堡、慕尼黑和伯尔尼等地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离经叛道的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遭到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即终止了对学员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后,本雅明离开了德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陷于德国,他南逃,企图取道西班牙去美国,但在法西边境从布港警方获悉将被送交盖世太保后,他自杀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在20世纪后期为他赢得愈来愈高的声誉;他行文凝练,在作品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写来饶有诗味。他将社会批判、语言分析及历史怀旧情绪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伤与悲观情绪。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变而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作者简介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是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的专著。波德莱尔对19世纪中期巴黎的现代性体验的考察深深吸引了本雅明。从这个被资本主义商品世界异化了的抒情诗人的目光出发,本雅明希望能重新阅读处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的巴黎。在书中,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一起对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渐次熄灭的煤气灯、把人固定在土地上的住房牌号、日渐堕落成商品生产者的专栏作家”发出挽歌式的哀叹,一起作为“城市的闲逛者”躲在人群里注视着这个嘈杂的商品物质世界,一起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发出“震惊”的慨叹,却又在结尾处理性而忧郁地击碎了波德莱尔的现代主义英雄之梦。本雅明独特的视角、细致的观察和内心的敏锐,使得这部构筑在浩瀚的引文之上的辉煌之作更多了一份诗意的绵长。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波德莱尔,法国人,十九世纪诗歌象征派先驱,只活了49岁。照片上,他头发稀疏,但前面两束头发彬彬有礼地搭在头顶,锐利如鹰爪的目光,硬挺尖刻的鼻梁,嘴角下撇,深陷的法令纹,他歌唱丑恶,揭露社会阴暗面,带着灵性的诗句穿越象征主义的树林,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万层雾气而来——恶之花。多么和谐平衡的组合,善恶同存。托尔斯泰曾说,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并非是它们本身,而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丑并非是罪恶,丑只是对美的一个不和谐。而波德莱尔这朵病态的花朵,是充满敌意的资本主义大都会的产物,是自我麻醉与幻觉,也是人类罪恶的深处的探险,它是命运与美中可望不可及的追求,也是诗人的精神活动曲线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祈寻的安慰与解脱之道。在波德莱尔笔下,巴黎阴暗神秘的风光里,生活着肮脏的乞丐、食不果腹的穷人、盲人以及陈尸街头的妓女,他歌唱恶及不堪入目的事物,因为他认为恶是大自然的本源,是恶孕育了美。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达的巴黎,波德莱尔没有费劲笔墨来描绘资本主义时代繁荣昌盛的景象,而是将笔锋转到油腻、黑暗、堕落的丑恶事物中,他从恶中寻找美,让自己在诗行里隐姓埋名。正如本雅明所言,波德莱尔身上有着马克思所说的“密谋者”的气质,他是在用语言本身进行密谋策划,他“应和”着抒情者的寓言,又避免在读者面前暴露自己,他往往从生僻字着眼,一切意象在他眼里都有了寓意。激励一个诗人的,不是实在的物体,而是意象。正如德雅尔丹所说,诗人更应该做的事不是去修饰和勾画形象,而是将形象沉入记忆之中。波德莱尔透过“群众”这幅移动的面纱认识了巴黎,而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本雅明的灵魂也附身于波德莱尔的眼睛,带我们游逛了十九世纪的巴黎。在这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在商品经济的悲哀中,本雅明随着波德莱尔那“恐怖主义的白日梦”将现代资本主义大城市的门打开,他一一遇见了休闲逛街者、小流氓、纨绔子弟、拾垃圾者、收藏者以及那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从而让自己的感受在惊颤中缩紧,在巴黎人群的推搡中,将那大都市中最后一瞥里产生的爱沉入记忆中。他们一起游荡在巴黎的拱廊街、闪亮的橱窗前、垃圾堆中、人群里,寻找着现代主义、英雄意志,并穿透骇人的书籍以发泄自己的怨愤。社会中的压抑处境、深渊感、孤独感赋予了波德莱尔以忧郁,使他的眼睛具有黑色池塘暗淡的清澈,以及热带海洋油状的平静。他要融入人群,他喜欢孤独,但他喜欢的是在人群中的孤独。因此,诗歌中关于“人群”的意象,将波德莱尔个人性的体验上升为了群体的生命体验,而本雅明也是将波德莱尔作为一个精神切口,研究他的诗以了解十九世纪巴黎的人的生存状态,这是那个时代的生命体验,波德莱尔用意象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物。我曾在海边遇到一位诗人,他着装朴素简单,细框眼镜,刮着温柔海风的夜晚,他便推着自己的老式自行车在海边卖自己的诗集,他不大声叫卖,而是待路人经过时跟他们聊诗,那时候经过的人大多是大学学生,好奇的人也会驻足跟他聊上几句,毕竟那是少数人,他们还对诗歌勾勒出的城市地图保持好奇心,他们在迷路,也在探寻理想与忧郁的出口。有人说中国没有诗人了,在物质精神世界开始充裕、各种信息流爆炸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将自己主动置于街头与忧郁,去用诗歌的方式记录这个浮躁的、潮流不断变更的社会,不管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现在也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去读诗,甚至去读懂,诗逐渐成了一种小众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已经成为一种障碍,而不是沟通的快捷方式。什么是现代诗人?大多数人眼里,诗人是寒酸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光怪陆离,是腾空于瘦骨如柴的现实生活的,诗人是抑郁悲观甚至异于常人的,他们的行为和想法还有些古怪,他们贫穷、嘴硬、爱幻想,有时有些极端。由于诗人思想性较强,思维是朝内的东西,在思考很多问题时,容易产生孤独感,导致人和社会脱节,因此忧郁似乎成了诗人的标签。而读诗的人,一定意义上,他是诗人跨越时空阻隔的知音,要了解一个诗人,就要去到他生活的地方,要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诗歌便是最特别的见证者。但是,现在是个高度发达的视觉时代,诗歌不具备视觉上的最直接的观赏性,它是扁平的,只有它带给人的想象与思考才是立体的,视觉时代唤醒了人的“天然惰性”,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人们掩卷沉思的契机。今天,都市人精神上的孤独感也更加强烈,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人群,我们“不断遭际新的东西,同时又不断对之做出快速反应”,在新旧传统碰撞的今天,“一个幽灵,一个视觉图像的幽灵,在当代社会中徘徊”,我们将面临许多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波德莱尔的诗句:“巴黎在变!我的忧郁未减毫厘!新的宫殿,脚手架,一片片房栊,破旧的四邻,一切都有了寓意,我珍贵的回忆 却比石头还重。”
  •     其实看这本书前应该先看一看波德莱尔的作品的,无奈我高中尽看些教科书,到了大学又惰性大作根本静不下心来好好读书,只在课堂上听到教授外国文学的老师说起过波德莱尔,因而注定现在的我是没有办法真正地理解和参悟这本通篇都在聊波德莱尔的书的。所以接下来要写的读书笔记,能凭借的仅仅是当下的感受和情绪吧。读完书的第一个感觉是波德莱尔着实是一个与其所处时代格格不入的人物。难以定义这是他的不幸还是幸运。书名就说波德莱尔是一个尴尬的、不识时务的处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就恍如一个站立于菜场的贵妇一般突兀。事实上,尽管波德莱尔生活在巴黎这样一个看似活力无限、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城市,但是他却经常四处游荡,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痛苦与酒精的结合砸那些闲暇的文化人那里与在波德莱尔那里是截然不同的。”作者似乎处处都在强调波德莱尔与其所处时代的差别。我猜想是否本雅明本身在某些层面上也是与其时代所不容的。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说越是内心丰富、越是把世界看得透彻的人,对于世界就越是难以相处。发达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看起来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人们的地位却从一开始的绝对主导渐渐变得被动。本雅明似乎是想要以波德莱尔为例来表现在西方现代化进程全面开展和鼎盛发展的时期,现代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种种体验。本雅明常常用波德莱尔的诗作为切入点,而然本雅明的重点不在诗,而是波德莱尔通过诗所传达出来的对于种种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本雅明提出所谓的“惊颤体验”:个体在街道中漫步时,会遭遇互不相识而簇拥着匆匆向前的人流,为了能在这样的人流中向前行走,个体就必须对行走中很快出现而又很快消失的各宗意料不到的现象作出快速反应。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川流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子,或者说是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子以继续向前行走。“一个文人与他生活的社会之间的同化就如此地发生在大街上。在街头,他必须使自己准备好应付下一个突发事件、下一句俏皮话或下一个传闻。”这种时刻准备着的感觉让我联想到生命就是一场直播剧。我认为“惊颤体验”可以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就仿佛是一辆行驶在路上的车,我们根本无法预知什么会迎面而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睁大眼睛,随时准备加速、转弯或熄火。人类在一次又一次遭遇新的东西同时不断对此作出快速反应甚至能够给人类带来某种存在感和快感。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明白自己与人群的不同,因此他们需要弄明白怎样才能在巨大的人群中既被人群簇拥,不失落,又要在人群中寻求属于自己的空间,人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生存能力。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说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需求,而当我们身不由己地处在大社会的背景之下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怎样安全地、舒适地活着,并且又要争取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波德莱尔这样写道:而我却折断了双臂,只为曾去拥抱白云。本雅明明白诗人对于波德莱尔有着多重意义,他说“从文学家到职业密谋家,都能在拾垃圾者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处在一种反抗社会的躁动中,并或多或少的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在适当的时候,拾垃圾者与那些动摇这个社会根基的人民会有同感。拾垃圾者正在他的梦中不是孤独的,他有许多同志相伴,他们同样浑身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样尸冷战场。”波德莱尔将诗人比作死古典英雄,但他又看到文人是时代的怯懦旅客,是破落的拾荒者,是兼商品与售货员于一身的妓女,而本雅明在做波德莱尔的诠释者的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着自己的英雄梦想。这是否能理解为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呢?
  •     "那运河边,沉睡的航船,心里都想去漂流海外。为了满足你,区区的心意,它们从天涯海角驶来。"莫名的就被书中这段节选波德莱尔的诗打动了。正如本雅明所说,当波德莱尔观望那些停泊在港湾里的船只迷失自己的时候,他就看出了自己与他们的一致。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寻找幸福呢?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自己最混乱的时候,失望夹杂着迷茫,勉勉强强的读完整本书,也一直不在状态。伟大与懒散同时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波德莱尔叫他现代主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说实话,没怎么看懂。
  •     了解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就要了解那个时代,本雅明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巴黎或者说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
  •     波德莱尔生活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报纸开始大量发行,全面降价,文学为了养家糊口而出现。众生都在追求着机械时代的价值,而波德莱尔脱离了世界来观察整个世界。对于他来说,文学已经变成了出卖自己灵魂求得生存的方式。在变迁中的他,对现实的接受能力其实远高于其它的诗人,所以他也更清醒、残酷地认识了那个变更的时代。
  •     脑子不够看的。
  •     看过金牛巴再翻这书,顿时觉得好亲切啊
  •     街中窥人
  •     喜欢本雅明的风格
  •     我能说我看不懂么。。。。。。。。
  •     可能是读过三联版的原因,这次读觉得清晰好多=-=翻译的也不逊于旧版。虽然吐槽借波德莱尔文本抒马克思构架什么的,但这里非常自然,带着逝者不可追来者不可见的伤感。真的好喜欢本雅明的发散式思维www想起以前抄写《单向街》里面的句子,就是诗人情怀嘛!
  •     读了四遍啊!!!!!
  •     曾经手欠买了这本书,当然也见识了译者。千万不要买这个译者的书,切记切记。
  •     看得半懂不懂的。这本用数不尽的食物和由此引发的罪恶感堆起来的书,对我来说究竟有何意义?每天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久久举在半空的手却触不到答案的一丝影子。但,我仍然一点点把这本书啃完了。因为,空洞的眼看不见什么事是有意义的……
  •     选目编排及附录同张本,只是改由德文译出,故分段偶见与张、刘译本不同。译序中规中矩。张本的错误略有修改,大多保留,不少独特的文学气表述显然沿袭张译。但Bohemian、flaneur等词不同于张、刘的译法实属不解风情。波德莱尔的诗文同样追随张译,照搬钱春绮。
  •     Baudelaire
  •     那位漫步在巴黎街头的“击剑”诗人,那隐藏在“大众”这一面纱下的拾垃圾者,捕获一切富有诗意的东西,使人着迷的不是那来自第一瞥的爱,而是那在最后一瞥中产生的爱,这是一种再也不会重逢的别离,这种别离就发生在出现着迷的一瞬间。
  •     (哎 不知道是不是选错了译本)好的文学评论(如果前两篇可以算作文学评论)不是用文学作品来组成评论,而是带领读者弄懂那作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悟性不够,很多现代主义等等没看懂)
  •     人群与现代性
  •     本雅明用诗人一样的语言分析波德莱尔的诗,以探讨在大都市中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     忧郁
  •     说实在的,读得很吃力
  •     读的不很舒服。
  •     我最喜欢强迫自己看这些我看不懂的书了。
  •     看了这么多写波德莱尔的,还是没有看《林中路》
  •     去了!远了!太迟了!也许永远不可能!因为,今后的我们,彼此都行踪不明,尽管你已经知道我曾经对你钟情!
  •     “一颗没有天体氛围的星星”
  •     真心被本雅明天马行空到了……读到后来就有种莫名其妙的厌烦感
  •     没什么背景了解,只能走马观花地读。本雅明似乎很喜欢用一种诡异的对比,比如“雨果把自己作为公民放在人群中,而波德莱尔却把自己作为一名英雄从人群中分离了出来”,“狄更斯没有把这些东西印在他的心上,然而他吧心印在了这些东西上”,十分不适应他文艺的表述方式……于是,暂时放弃这本书了..
  •     翻译好是渣渣,读得好逼夹啊啊。
  •     缺乏体系性使得其更似长篇散文。孤单与颤栗在于,并非我离人群太远,而是我离他们太近。
  •     老师让读的。 写得振振有词,但还是没读懂。哈哈。
  •     日常生活的现代性表征:游荡者、人群、惊颤体验。
  •     现在还找得到这么拉风的封面和标题吗!
  •     从西马学说的架构上对波德莱尔的创作进行了解释,可以看出点东西来的。
  •     资本主义时代浪漫主义者的哀歌。
  •     生活在别处,人群中的人
  •     我真的是在是看的有点心酸。
  •     波德莱尔是抒情诗人,本雅明不是,何况有时间差。张译略好一点。
  •     有错字。
  •     有木有!有木有!!
  •     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与他的《忆年华》、十九世纪最好也是最差的巴黎、发达资本主义时期对“回忆”与“记忆”的探讨。
  •     精彩的论文,但对天马行空的诗意写法仍旧持保留意见。
  •     译者前言有喧宾夺主之嫌,不如花功夫再反复推敲译本。
  •     波德莱尔明白文人的真实处境:他们象游手好闲之徒一样逛进市场,似乎只为四处瞧瞧,实际上,却是想找一个买主
  •     我只是很遗憾地发现先前只是随便翻了一下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同《恶之花》。
  •     预计明天就读完了//读得真累,特别想逃离。但确有打动的点。本雅明怎么会写当初我特别不爽的那篇文章的来着?我当初又怎么会不爽他呢。//已读,逻辑不够用。
  •     “面对邪恶的世界,本雅明笔下的文人身上就有了魔鬼撒旦的影子。”
  •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读懂,我觉得本雅明的第二篇文章完全是首尾矛盾的。不过也许这种矛盾可以诠释现代诗歌的一些困境。他首先认为人们的经验结构发生了变化,以至于抒情诗变得让大众难以接受。而后在结尾又认为波德莱尔的抒情诗缓解了现代社会大城市的变幻给人所带来的焦虑和惊颤。既然他的诗难以接受,那么又如何去缓解大众的焦虑呢?所以现代诗歌出现了两极的矛盾局面:在越来越需要诗歌的当下,诗人和诗歌愈发的神秘化和专业化,而大众对诗歌的热情却越来越少。本雅明的这种行文溢出的风格也很值得一提,颇似当代小说中的无限增殖式写作。
  •     这个翻译的比较得我心
  •     阅读效果不太好,与心态有关。杂事干扰。
  •     简单翻了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