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 (3冊合售)》书评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1-5-22
ISBN:9789571353869
作者:岳南
页数:1520页

大师们呢——《南渡北归》读后感

By 翩跹乌鸦读罢三恨。一恨不得生于彼时,一见不世出的人中龙凤,如“人间四月天”。二恨不得学于彼时,于陈寅恪门下牛马走心亦足,或于叶企孙门下学物理(话说现也可如此选择……)。三恨不得仕于彼时,于梅贻琦校长帐下听令无悔矣。至于投机民国,弭内战,复外蒙、琉球,稳法币,收赔款,借世界局势倒数第二次大洗牌之机兴中华于亡国灭种之渊,则固所愿,不敢奢望也。在封面上有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本书也确实是围绕着胡适、傅斯年、陈寅恪等在抗战、内战甚至解放(沦陷?)后在文化界乃至政治界都有着极大影响力的人物,描述他们一生的跌宕流离。在他们相继离去后,整个中国文化界,尤指“社会科学”这一领域便显得格外空旷,不客气地说,甚至可有阮籍之叹。余英时确是当今第一流的历史学家,但比照其师钱穆,乃至“中国史学界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陈寅恪先生,无疑还是逊色一些。相信包括作者岳南在内,都在问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大师们呢?小椴曾对“乱世人不如太平犬”有一极精彩的解读:乱世出人,太平年间只有犬。太平世道,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在规则之内为自己争取更好的位置与利益,整个社会的风气戚戚汲汲,学者们多是各安其身,也难有大成。个人所见,文革时的革命,收革人命,也是将这种“太平”时的犬吠推到了令人恶心的极致。而战争动乱之时,旧有的规则被打破,依吴思所言,潜规则让位于元规则:暴力最高者掌握一切资源。反倒是在朝不保夕,欲求奴隶而不得之时,知识分子,乃至普通人作为人的脊梁反而挺立起来。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使命。所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在外界的触动下,人反而更容易打破社会给予本心的粉饰,直面真正的自我,舍去浮夸,寻到真实的自我,求得真正的学问。是以天下太平,而大师不至?遥想唐诗,李青莲杜工部双峰并峙。李白的诗是天外飞仙,求不得。而杜甫曾自嘲过人穷而词工(原句忘记了,“文章憎命达”?),或可为一佐证。果如此耶?恐尚有他故。按“李约瑟难题”的解释之一,中国未有近代科学发端的原委在于官僚制度对科技人才的压制。这或可移植过来,辅以文革之众案例及舒乙等文化界名人阻止开发商强拆一明代四合院未果(见于《南渡北归》书中)等例,以阐明大师是为老大哥注视的双眼给生生逼得淹没的。这需要我更多制度经济学上的学习研究,在此存而不论。难道大师的出现均是外在的客观的因素所致,就没有些内生变量么?想起在物理课上,陈曦老师讲段子,说他和他现在的老板薛其坤算是远房的师兄弟,算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多少代祖师爷,便是波尔兹曼。在我没怎么去的泛函分析课上,江宁老师说他的祖师爷是我们用教材的作者Lax,他和江老师的导师还有着一段恩怨情仇。细数自然科学的大家,不算法拉第和麦克斯韦这对太过著名的师徒,余下人的传承线索依然清晰可见。而且越到近现代,科学发展得越完备惊喜,自学成为大家的越少,有牛老板的越多。社会科学研究不多,但见介绍时言必师承,想必更是如此。盖因作为初窥门径者,往往因此学科之繁杂而不得头绪。在老师的指导下,方选定一个方向钻研下去。越是牛的老师,指出的方向便越有价值,学生的成就也更易越高,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贤科的学生会打洞”是也。韩愈在《师说》开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居首。道者,不是简单的知识,知识是授业解惑的内容。道者,可以说是方法论,或者说是更为玄妙的“三观”之类深远的影响,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又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可见师的作用与意义,便是给予学生道,路途方向的指引。在文革浩劫中,大师们不是慢慢凋零,而是直接死去了,肉体上,精神上。他们的道统也无人继承。新生一代无人指引,自是难有其成。大师不复,亦有其故。仅仅是这些原因吗?从另一个角度讲,原问题的答案一定为真吗?当今社会,被尊称的大师不在少数,如椽巨著也不知凡几,虽然其中不乏客气话与宣传起见的考量。但抗战内战之时难道人性就不同了吗?我们现在尊称那些著名学者为大师,大多数人是为他们的成果、文字、思想所感染,但如何能排除少部分人的人云亦云,包括我。《柳如是别传》我曾想看,但竖排繁体实在是太过考验人……纵向看,苏轼诗词文不愧宋之巅峰,但南宋高宗的喜爱对之影响如何考量?横向看,爱因斯坦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后世的宣传将之作为了物理学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相当好,带有物理学家的几乎一切正面特征),使得他将同时的其余大牛的光芒尽数淹没。霍金在宇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不客气地说,他个人的光芒和他的畅销书把他在中国捧上了“当代物理学第一人”的宝座。大师没有绝对的定义,因而要靠他个人的成就和媒体的宣传来造就。斯人已逝,当可盖棺定论。利益荣辱慢慢磨去,归还给历史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而当施一公,饶毅们还活着时,“大师”要叫出口就要意味着院士啊,待遇啊等别的了。因而,当代的“大师已去,再无大师”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只是假象。虽然高度不再,却也不至于万马齐喑。相信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如理工科我的同学和老师们一样,也有很多是在拼命学习着,思考着的。他们的成果,会有一天得到我们后世人的尊重。将一片树叶藏在森林中。也许李商隐、杜牧他们再也达不到李白、杜甫的高峰,但谁敢说他们的诗不值得一读?Ps. 最开始的标题是《知识分子的力量与软弱》,想谈这些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力与对自身命运的把握能力,并借此反思自我。卡了三天没动笔后终于发现,以我的阅历和思考深度驾驭不了这么深的主题。于是也只能存而不论了。原本的基调自是悲观的,但换了新主题后便渐渐乐观了些……Pps. 在搜集余英时资料时看到百度百科上一段话觉得非常好,摘录于下:“余英时认为学术研究本身便具有内在的批判力,学者只要长期从事严肃的研究工作,他们的最后创获自然会对政治与社会透射一种深刻的批判作用,在人文研究方面尤其如此。”(11/1000)

乱极一时 盛亦皇皇

近两年民国热渐起,各种文艺形式以“民国”为背景者如雨后春笋,林林种种,书籍尤甚,诸如《南渡北归》、《大师远去》、《长衫里的民国范》、《前辈》、《陈寅恪和傅斯年》等,或学术或纪传或轶闻或演义,大都可以吸引住读者的眼球,读后皆心之向往之……   近来,笔者也曾尝试通读几册相关“民国”的书,尤半年之时,或人或物或事,阅尽不少,知识有无长进暂不自知,但从中收获了外溢的趣味,实为繁杂。更多的,是勾起了一种向往,一种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熏陶下的人物的所言所行所做所为的吸引,虽是乱世,却也盛极!   细瞅书中老照片,那时人物的相貌真好,或曰清新秀丽,或曰凌厉刚正,总之五官是清晰的,无须任何修饰,绝无今人面容感官模糊之状,这也属于一个时代的“个性”吗?用时下的词来概括,便是“民国范儿”。这“民国相貌论”的始端应是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对鲁迅先生的评述,鲁迅先生“相貌”确为鲁迅仅有。不过在我看来,那时人物皆如此,谦逊、斯文却又具有革命之刚毅的胡适的“相貌”便是胡适样;淳朴、坚韧却又显露卑微感、执着劲的沈从文的“相貌”便是沈从文样。不一而足,这是相由心生,“民国范儿”的一大特点就是这种表里如一的真实感。   这皇皇“民国范儿”不仅以相貌彰显,更重要的是以性情立世。民国学人的性情,不输魏晋竹林一代的超脱,且兼具了明清大儒们的理性与担当。 多种读物中都记载了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怒斥蒋介石,并与其发生殴斗的故事,这是一位学人的不羁性情所致,更是一位仁人义士所展露出的责任与担当的作为。想必,也仅有那时的教授们敢与“委员长”叫板,敢逼退几任行政院院长,时下的学人,也只有在惋惜与叹息中隐藏其学问与认识,至多是为民跪下千金的男儿膝。   其实,很多人喜欢民国,也有其八卦的一面。那时轶闻之猛烈,绝不亚于当今乌烟瘴气的娱乐圈。诸如王庚将如花似玉的娇妻陆小曼托付给情种才子徐志摩,胡适的情感却又隐晦其中;诸如民国第一美人林徽因,于美国将孤寂的情怀邮寄给国内五位追求者,后创办沙龙;还有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纠葛;亦有一对对美好的婚姻爱情;再如世家豪杰、个人学养、滑稽官场与庸众“开光”,比比皆是亮点,事事人人皆不平凡……也便是这不平凡,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民国时代风貌。   民国的众生似乎都含有那时文人的特质,有文人的直,也有酸;有文人胸怀天下的大,也有不闻世事的小。但有时,文人也“盲”,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此另当别论了。

岳南访谈:下笔春秋最清华

在一个春日的下午,我与岳南老师进行了一次酣畅的访谈,聊他的人生,他与清华的纠葛、情缘。人生曲折前行,正如他笔下的大师;文章春秋笔法,道不尽的是世纪清华。1982年一个冬天的夜里,山东日照一个边防派出所里,一名年轻的武警战士正伏在桌前写信。信是写给一个战友的,他的战友刚考进山西的武警专科学校,而他继高考之后第二次落榜了。他是几天前收到的信,信中战友不无炫耀地介绍着新学校的情况。在昏黄的台灯下,他在回信中一字一句地写下杜甫的诗句:“登山千条道,同仰一月高。”没多久,小伙子收到了战友寄回来的一张明信片,背面写着句“华山自古一条道,何道有千条?”。小伙子没法继续回信了,他要用事实证明自己。这个出生在山东诸城农村的倔强小伙子开始日夜盼望机遇的降临。他叫岳南,曾经一心希望考上诸城师范学校,从此能“成为国家的人,天天吃猪肉炒白菜加大卷子”;结果高考落榜,他成了在家种地、没有女孩愿意搭理的“人渣”。等到喜欢的女孩有的成了半个城中人,或卖衣服、或卖油条,或去工厂当了工人,他离开家成了一名武警。很快,第一个机会到来了——他考进了武警山东教导队(后改名为武警济南指挥学院)。等再回到日照时,岳南当上了司务长;天天坚持写作也得到了回报,在《武警报》等发表的三篇“豆腐块”给岳南带来了一枚三等功奖章。等到1989年,岳南又抓住了人生的第二个机会。武警总部与解放军艺术学院协议委托培养一批武警宣传干部,他成了这全国十六名学员中的一个,从此一步踏进了文学的世界。他在军艺的班主任是著名作家王愿坚,莫言是比他高两级的学长,课程的老师则有钱理群、蓝棣之等学者大师。27岁的岳南一时间如鱼得水,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出当年的“一口气”,他特意找来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信纸和信封,给已经毕业回到派出所的那个战友写了一份介绍大学生活的信。毕业之际,岳南一口气出版了两本书,其中就有让他一炮而红的《风雪定陵》。这本与杨仕合作的考古纪实文学,被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于1996年在台北出版,当年被《中国时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岳南这个名字也第一次走进了台湾出版界和读者的视线。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的“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让岳南一跃成为“我国首位在全球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作家”,而就在这套书创作的过程中,为民国诸位大师著书立传已渐渐在岳南心头埋下了伏笔。兵马俑、马王堆、定陵、三星堆……在与考古发掘的研究员交流过程中,被访者时常会提到一个名字——“史语所”。稍作调查,所长傅斯年、历史组长陈寅恪、语言组长赵元任、考古组长李济这一串名字就在他面前铺展开来了。写了十年考古的岳南忽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写了十年这些人“学生的故事”,接下来的十年该写写这些老师们了。岳南专程探访了抗战时大师云集的四川李庄。“当地的老百姓跟我讲了很多故事,被我写进了《李庄往事》,后来以李庄为主点,越写牵扯的人越多,互相之间突然都有了联系,写不完了的感觉。”当写到八十万字的时候,出版社刚好来催稿,岳南从未竟的书稿里砍出了一部分,便有了《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时代的追忆》和《陈寅恪与傅斯年》这两本书。等到八年后文稿到了170万字,《南渡北归》诞生了。《南渡北归》火了。2012年11月,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岳南以18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6位。看这本书的人多了,批评的声音自然多了起来,这些岳南都知道。“我经常看豆瓣,常看到有人批评这本书,说它八卦。”岳南自诩像傅斯年,性格直率而可爱,“我承认这本书确实有些八卦,但这是文学作品,不是学术作品,再者,我自信书里还是有东西的,这本书还是有价值和地位的,你要打倒这本书也很难。”岳南还像当年那个小伙子一样倔强而爱较真。当年有人批评《陈寅恪与傅斯年》太八卦而少学问,等书再版的时候,岳南特意加了八万字来写陈与傅做学问的部分,“果然骂的人就少了”。山东人的实在劲儿在岳南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承认书里的问题,也自信这本书的伟大。“我的作品里,我还是更喜欢《南渡北归》。”他说,“考古牵扯的事情是小的,《南渡北归》则是庞大的、全景式的,适应精英阶层阅读。”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断修改加工,这本书在至少十年内将无人能超越。《南渡北归》还在艰难写作中的时候,就已经被台湾的出版社相中了,这不能不说是当年一部《风雪定陵》的功劳。2011年中华民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这本书与《巨流河》、《大江大海:1949》等书同期在台湾面世,受到广泛好评。岳南转述了从台湾朋友那里听来的轶闻。马英九看完《南渡北归》后说,中华民国一百周年了,台湾没有人能写出来这样一本书,却被大陆一个军人出身的人给写出来了。或许是马“总统”的暗示,岳南终于正式成了清华人的一员。岳南在应邀访台期间,新竹清华大学找到他,寻问创作有何困难。“我说就是一些在台湾的史料比较难找。”岳南说,“当时陈力俊校长问我想不想来,我说我想,就这么做了清华的驻校作家。”成了清华人的岳南决定写一本《梅贻琦传》回报清华——梅贻琦先生是两岸清华共同敬重的清华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梅贻琦先生不好写啊,没有陈寅恪的悲凉,没有傅斯年的敢打敢冲,也没有徐志摩和胡适的情趣,很难写。”岳南计划沉下心在北京的清华园阅读一个月文献,争取让这本书在年底面世。除此以外,他还想抽时间补上商务印书馆十二本“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的最后一本,安阳殷墟发掘青铜器的经过。“这仍然是清华人的故事,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岳南笑着说。“考古的书以后肯定一直会有人看,因为只有我详细地写了;《南渡北归》应该也有人看,但大概肯定会越来越少。”清华人岳南一口喝掉了杯中的茶,盘点自己的著作和自己的人生,“今年五月份,把《南渡北归》删掉的十几万字恢复上去,且变成大字号分成六册出版,几年之后我会再修订《南渡北归》,争取修订到十本三百万字,让这套书存在五百年。”

一部真历史,几个真学人

听李镇西老师的报告时,李老师推荐这本书。为了阅其全貌而买了台版,为岳南先生的自由求真历史大作所深深折服。一部真正的历史,我看到的第一部真正的历史。那些年的学人风貌与风骨如在眼前,详实,读之刻骨铭心。

往事历历,念其好。

读完此书已愈一个月了,欠下的笔记,是时候要补上了。三册都一起读完了,大部头。但读来仍然那样令人吸引,令人室息。我能说那是一个悲惨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吗?印象从王国维开始,一直以来都久仰他的大名。读了本书才知道他的真正厉害的地方。置于同时代,令人有一个了然的框架,一个对比是如此的清晰。 作为一个旧时代和新时代的衔接者,王国维令人佩服,也值得我们铭记。读懂了甲骨文,还有中西融合的新审美方式,使我兴奋。然而,他的逝去,是感叹,也是时代是标记。旧时代不被新时代的人喜欢,无可奈何啊!然后是北大,清华,南开之类的鼎鼎大名的各大高校、校长、教授如数家珍。如不回看这一段,不知道我们曾经拥有如此的明星,那些激烈的思想交锋中闪出的火花使我兴奋,情不自禁为他们感到高兴,鼓掌。文章的文字亲切得仿佛在说昨天发生的事情。他们的八卦,风流韵事。仿佛一切苦难都不烟消云散。同时,动乱的世界使那些珍贵的思想,种子显得弥足珍贵。由军阀混战到外敌入侵,由互相争吵到互相帮忙。各种关系交织,各种考古、诗词、文学和历史等研究大放异彩。那样的自由,那样的艰苦。我想将他们的名字一个个地写出来,却发现感动我的是那个环境,非动乱的灾难,而他们思想里的自由境况。每一个大师都经历了自由的思想飞翔和独立的选择。极其深刻地体会到过国与家的力量。诚然,他们是困难的,艰苦的。但他们始终坚信,始终坚持。最后,他们远走他乡,又或一再坎坷,都把那个时代着力地踏下了个脚印。再看五代和十国的时候,感觉却也没有现在看民国时的感觉强烈。因为近,所以真。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我出生的年代前,等到我出生的时候,一切都在尘埃落定。时代的车轮快速地跳跃飞走了,我连他们的半句话,半点事迹也是刚刚才知道个大概。这是什么样的蒙昧与失落,又像失散的亲友多年而近获联系。喜出望外。从中我还学会了,现时懂得珍惜,过去了仍有怀念。

史料比较详实,但语言组织略显繁琐

读完此书可以对民国那段时间中国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命运脉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对许多之前我们只在历史课本上读到只言片语的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陈寅恪,胡适,梅贻琦,蒋梦麟,吴宓,李济,傅斯年,闻一多,冯友兰,林徽因,梁思成,梁思永,金岳霖,徐志摩,刘文典,曾昭橘,吴晗,穆旦,叶启孙。。。一个个大师的命运的在那段岁月里浮沉跌宕,抗战八年,国共内战,反右,文革,得意时威风八面,失势时丧家之犬,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命运的诡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学术”,“大学非谓有大楼也,乃谓有大师也”,一个大师云集的年代,也许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在出现,向这些学术大家致敬!最后说下我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史料很详尽,看的出作者是下了大工夫的,但感觉作者对史料的组织和事件的叙述太过繁琐,让人有厌烦的感觉。到第三部的时候,这些细节我都是跳着看完的。当然这可能是我个人的看法,作为一部可以增长见识,了解历史真相的著作,公平的说,书还是很不错的。

山河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自清华国学院始,至梅傅胡卒终,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发光发热,或耿直,或温润,或执着,总归是有文人的风骨;然之后,失去学问自由,谈何文人?噫!2.、这个民族基因里深刻着坚强不屈和忠贞不渝,国破山河在,文人当自强。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向联大、同济致敬。4、.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也是大浪淘沙,大时代下的改弦易张,似无可厚非,然,心中的坚持也没有才是最可怕的。5、难怪乎只有散文家,没有思想家与教育家。6、傅、梅功勋不可磨灭。7、愿使来生不姓胡,大时代下人的命运,令人唏嘘。8、南渡、北归、别离,山河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南渡北歸 (3冊合售) 南渡/ 北歸/ 傷別離 台版现货 370 旺旺:花之语1232

南渡北歸 (3冊合售) 南渡/ 北歸/ 傷別離 台版现货 370 旺旺:花之语1232南渡北歸 (3冊合售) 南渡/ 北歸/ 傷別離 台版现货 370 旺旺:花之语1232南渡北歸 (3冊合售) 南渡/ 北歸/ 傷別離 台版现货 370 旺旺:花之语1232南渡北歸 (3冊合售) 南渡/ 北歸/ 傷別離 台版现货 370 旺旺:花之语1232

台版和大陸版相異之處

大陸版本寫得很粗鄙,台灣時報版本比較能看,看起來有所修正。隨手節錄一段給大家看看。      大陸版   “就在彼此打得难解难分,成一团麻花时,蹲在白山黑水间的奉系军阀张学良,在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亲往其密所连番规劝、利诱下,张氏原本因吸食大麻而蔫儿吧唧的身子骨儿,如同每日注射的杜冷丁药力发作,突然稀里咔嚓响了起来,屁股开始由发热到发烫,随着脉管血液喷流蹿腾,密布的毛孔迅速扩张炸裂,细黄的汗毛如同霜打茅草在酷寒的夕阳中根根直竖,在蒋介石与阎、冯联军双方死伤达到30余万仍难决胜负的关键时刻,突然嗷叫一声蹦跳而起,抽刀拔剑,亲率20万东北军携枪架炮以虎狼之势入关助蒋。”         台灣版   就在彼此打得难解难分,成一团麻花时,蹲在白山黑水间的奉系军阀张学良,在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亲往其密所连番规劝、利诱下,( 张氏再也按耐不住心中澎湃如濤的激情,)在蒋介石与阎、冯联军双方死伤达到30余万仍难决胜负的关键时刻,突然嗷叫一声蹦跳而起,抽刀拔剑,亲率20万东北军携枪架炮以虎狼之势入关助蒋。”


 南渡北歸 (3冊合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