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6-01
ISBN:9787535425201
作者:熊召政
页数:465页

作者简介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世间已无张居正。”金庸:“我读《张居正》,是迫不急待的先睹为快。”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今后人扼腕叹息。本书是篇幅巨大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小说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张居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4条)

  •     一花了大半个月才啃完这部鸿篇巨制。二说到底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作者进行了许多的演绎发挥,总体来说将张居正当权的这万历十年刻画得引人入胜。三但若但从小说这个体裁上来讲,这部书总感觉少了些文学性。格局有了,故事也演绎得很好,可是少了些细活,文字读来总觉得干瘪瘪,没甚趣味。特别明显的地方,是张居正死后,新政突然被推翻,死后名节不保,这样令人唏嘘的情节,可读来却难让人十分动容。四玉娘这个人物设计得不错,给铁面宰相张居正增添了不少人情味。但作者不太擅长描写太细腻的情感,因此写道张居正与玉娘之情时略显生硬。五作者在情节设置上还是很闲功力,很多地方前后呼应,显得很巧妙。比如童立本上吊一节,为后来的胡椒苏木折俸风波埋下伏笔,又比如冯宝请皇上吃神仙宴,为后来万历皇帝清除冯宝种下了祸根。当然偶尔有些地方突然没来由的写一些伏笔,会给人突兀之感。六张居正的改革雷厉风行,尽管这只是一本小说,亦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生前权倾一时,死后却家破名毁,实在让人唏嘘。七对巩固万历年间的明史有一定帮助。八虽是小说,但书中史料算是详实,如奏折批阅、书信往来、诗词歌赋大都有迹可循。对当时民间风俗、官僚制度描写也十分真实。九作者有些偏袒张居正,将他描绘成一心为公,舍小义成大义的伟大人格。但是他的那些缺点过失都只是避重就轻的搪塞过去。十总体来说读来还是荡气回肠,把铁面宰相刻画得入木三分。不愧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十一世间已无张居正。
  •     断断续续看完熊召政四卷本的《张居正》,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但总算是看完了,先不说小说的优劣,对于张居正这个人物本身是足够钦敬的,加之其身后的遭遇,所以看完了必须有个交代。小说写的水准只能算是中上,对得起茅盾文学奖这个称谓,至少不是名不副实。现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和二月河对比,看的越多对比的越多,现在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感觉现历史小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二月河的落霞系列,一种是次于二月河落霞系列的,当然具体到《张居正》勉强可以说成是仅次于二月河的。无论是细节雕饰还是情节铺陈,二月河都完胜熊召政。木兰歌写了张居正从次辅到首辅的关键性一跃,过程显得不够刺激凌厉。水龙吟和金缕曲则主要写的是张居正铁腕改革,最后的火凤凰则写了张居正最后的一段时光,其实更多的笔墨还是留给了张居正死后的时光,万历展开了反攻倒算。就最后一本来说,火凤凰颇有点儿张居正慨然不群的姿态,要做铁腕改革的人物,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不会太好。熊召政对他这个湖北佬老乡肯定是抱着极深厚的感情的,最后一卷命名火凤凰似乎也带着某种寄托和告慰。历史上从来不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对历史稍有了解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张居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枢纽人物,在历史的关头没有辜负历史的期待,用铁腕改革把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重新托起,这样一个人物最后的结局的确是令人心寒的如坠冰窖。联想到张居正生前的莫大荣耀,死后不到一年时间里的种种羞辱则更让人无法接受和容忍。其实张居正早有预感,作为铁腕改革的人物,结局的悲惨是注定了的,唯一的变数是到底有多悲惨,相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张居正也想象不到自己身后居然是如此的惨不忍睹。书中说张居正“精于治国疏于防身”,但是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张居正不是疏于防身,而是不屑于防身。这大概也是作者对张居正最带感情的一种评价了。张居正生前位极人臣,所获得的荣誉几乎是有明一代独一无二的。死后急转直下,不仅改革措施多被更张,生前倚重的人马也迅速被瓦解,至于对其家庭和个人的羞辱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这方面大概张居正也是有明一代独一无二的。看张居正总是会不自觉联想到作法自毙的商鞅,历史上的改革者尤其是铁腕改革的人物多是既不得好活又不得好死的。但是九泉之下的张居正看着万历的杀伐决断,也许他会欣慰,他终于还是培养了一个合格的君王,尽管万历皇帝后来的罢工甚至和他爷爷嘉靖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在处理张居正的问题上还是充满了九五至尊的霸气。所以,一定程度上张居正是败在了他最成功的学生手里。继续说不屑于防身,我觉得这个论断是明显的善意的猜测。张居正对自己的下场早有预感,对自己所推行的万历新政的走势更是赔上了一万个小心。也许张居正可以不惜一己之荣辱,但是对于改革大业他不可能不屑于去做某种提前的维护和安排。生前可以为了改革不惜得罪豪门巨室,铁腕辣手义无反顾,在夺情风波中对于士林的不屑一顾都是作为一个改革家应有的气质。死后却已经无能为力,对于接班人的处理也的确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其实张居正知道,最好的安排不是首辅的继任者而是万历的态度,经历了万历六年的罪己诏事件,万历的态度显然已经无法再有所指望。可是四年的时间里,也没有看出张居正有什么具体的部署和应对。有人说这就是他和曾国藩的差距,曾国藩虽然解除了湘军,但是他选择了支持李鸿章,可以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并且不会秋后算账反攻倒算。但是这其中的关键还是朝廷信任李鸿章,否则曾国藩的接班人又能如何?当上意已经和张居正存有龃龉,生前或许还能有某种容忍和顾忌,身后必然是压抑已久的释放。火凤凰最后写万历的反攻倒算还是写的比较精彩的,但是对于罪己诏事件的交代似乎显得过于单薄,特别是这一事件给万历内心造成的深远影响没有细致的交代,使得后面的反攻倒算显得不够顺理成章。虽然历史上确实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疚形势急转直下,但是这种颠倒肯定是有长期的积累造成的,这是小说中交代不够的地方。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人们总是习惯了假设。在火凤凰的最后一章,金学增这位张居正生前倚重的开路先锋说假如张居正能够重来,他一定还会选择同样的改革,即使已经知道身后的结局是如此的惨不忍睹,他依然会毫不犹豫的铁腕辣手。其实这种假设毫无意义,不是说假设本身没有意义,而是因为假设和事实是完全重合的。不过这也印证了某种宿命,这或许就是张居正的命,生前的荣耀和身后的羞辱是打包在一起的,不得好活与不得好死也是打包在一起的。面对大明山河日下的形势,他别无选择,甚至在罪己诏的处理上依然不给万历留任何面子。对于这样的铁腕人物,除了商鞅还容易让人联想到雍正,也是铁腕改革,不惜得罪士林。其实雍正之后乾隆也对改革多有更张,对雍正朝重用的酷吏多有罢黜,如果雍正和乾隆不是父子关系,估计肯定是要波及到雍正本身的。乾隆甫一登基就说要以圣祖之法为法世宗之心为心,所谓大道一以贯之,但是明眼一看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改弦更张了,乾隆一心要超迈千古比肩圣祖,但是又不能说雍正的不是,所以只能这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世宗之心为心了。雍正朝的改革如此收场,不知道九泉之下的雍正,对自己选择的这个继承人是否满意。张居正生前的浮与沉,身后的荣与辱,统统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张居正坟前就剩下一个“张居正之墓”,所有的前缀都被他的赐予者万历一并褫夺,这样也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张居正之后,世间再无张居正。
  •     到目前为止,这部书是我自以为看过的书中最令我着迷和震撼的历史小说。一个星期内,几乎接近疯狂的看完了这部书的四本书,还好它不属于畅销书,我才能在图书馆不间断的借全了四本书。如果不是因为那时刚看完《少年天子》,对历史小说有足够的热情,“张居正”这三个对我来说冰冷的字不会引起我去翻开这部书的兴趣,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张居正并不能算特别显眼的人物,连历史课本对他的事迹最多也就用一段话甚至一句话一概而过。然而,在开篇不久后,我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先睹为快了。以小说的可读性撑起了我对一代政治家成长、辉煌、陨落这段历史的强烈兴趣。张居正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角色上,理政十年,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雷厉风行,让万历王朝成为明王朝最富庶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历史正常的发展趋势,曾看过一句话,类似“张居正让明王朝的灭亡拖延了近十年时间,甚至创造了辉煌王朝”,然而就在为朝廷殚尽竭虑,归天举行隆重葬礼的时候,马上遭到了清算,家产被尽抄,荣耀名声被毁,连家人,甚至是八旬老母都受到牵连,几近家破人亡。最后,张居正也只剩一个长满荒草无人问津的坟包,只有曾经和他相爱的玉娘和真正懂他的金学曾会在他一年后的忌日来祭奠他。这样的结局让我很心酸。张居正许多改革措施损害了大部分贵族利益,我相信像张居正这样聪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他在自己失势后处境会有多危险,然而就像金学曾说的“张太师不是不懂得防身,而是根本不屑于一防”,张居正这样的人,应该算是真正的为了国家民族利益置身度外了,只是可惜“忠臣不一定有好报”。小说中张居正是个政治传奇人物,然而也是个有情有爱的普通人。这本书并没有客观的来刻画张居正这一人物形象,有一味筑就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嫌疑,然而就像黄仁宇评价过的“世间再无张居正”,即使历史中他实际上也贪污享乐,刚愎自用等等,但功大于过,我也接受这本书中的“张居正”。这本书的语言也很精彩。

精彩短评 (总计80条)

  •       1、一代良臣死后如此凄凉,皇上的绝情让人唏嘘。伴君如伴虎,一入朝廷深似海。中国历代的朝廷和后宫权利之争真是一部宏大的血泪史。历史上对张居正这个人也褒贬不一,熊
      
      召政显然是偏袒张居正的,而百度百科里说他是权力专制奢侈荒淫之人,具体如何后人也无法得知。
      2、同时我又想到了二八原理。张居正改革,拿20%的达官显赫开刀,作用显著。同时也是这20%、甚至2%的人把他一世的清明推翻,差点遭受死后鞭尸的厄运。
      3、该书还详细讲解了和尚108颗佛珠的故事。由一年12个月,24个气节,72气候,三者所加得108颗佛珠。
      4、书里提到了许多典故知识,着实开了点眼界。
      5、史上都说人处于万物之上,若除了名、利、权,人这一生物也安居本分,若凡事一旦扯上这三者,人也变得不像人。
      6、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为生而筹计者,是为生计。若按年龄区分,则一岁至十岁,为生计;二十至三十岁.为家计;三十至四十岁,为子孙计;五十至六十岁,为老计;六十至七十岁以上,
      则为死计.
      7、目前好像没有关于张居正的电视剧,若拍成,一定很精彩。
  •     和唐浩明的风格有点差异
  •     可以说张居正是个权臣,可以说张居正的确贪污受贿!但是张居正却不是一个奸臣,其有魄力有手腕有能力,不失为一个治国的能臣,其实其也是蛮复杂的!但是其为了使自己国家重新强盛,所做的改革很多地方值得肯定
  •     本书贵在所有的角色都没有脸谱化,叔大兄厉行改革彪炳史册,却也并不是完美无瑕,他也恋色,也会妥协,也有私心……正是不完美,才显得那么真切,让人敬畏。于处事原则,最大的收获是“处事忌太洁,智人贵藏辉”
  •     目前为止看完的最长的书
  •     高中看的
  •     权利从来是强者的游戏,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剖析时,才知道一个人的心智居然如此的多维。
  •     人有多大的格局,担得起多大的责任,政治里,新人来,旧人死,在适当的时候离开是最聪明的吧,是不忍放弃权贵,还是难卸推动历史的责任不忍辜负。。。英才少年郎,不得感叹人生真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历史题材小说,写的挺精彩的。让人有读下去的冲动,不像有些历史题材小说枯燥乏味。
  •     作者功底深厚,有史有料,有诗有曲。看完不胜唏嘘,历史总是相似的,每朝每代都会有这样的不计身后事的改革,也会有随之而来的政治倾轧。此外,张居正和万历皇帝在某些角度也能从父子关系上加以讨论。
  •       唐浩明的《曾国藩》一直备受好评,可惜我竟然没有兴趣读完。熊召政的这套《张居正》却是一鼓作气意犹未尽的看完了。两位人物经常拿来作对比,都是在王朝式微的时代背景的中兴之臣,满腔热血的以天下为己任。不同的是结局和后人的评价,曾国藩死后仍然备受推崇,但在后人的论述中却是颇有微词,张居正死后屈辱的被抄家,但今天的史书中却称赞其“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
      其实要正式的说来,两个都是比较复杂的人物,真从改革效果来看(毕竟张居正改革措施死后都被推翻),也不见得张居正要比曾国藩要伟大一些。但从情感上来讲,大部分中国人包括我确实对张居正壮烈激进最后失败的英雄亲近点。曾国藩有点“油滑”,对现实的妥协周旋总让人感觉有点骨气不足的样子。有点“悲情英雄”的意思。
      
      “虽机阱满前,众簇攒体,孤不畏也”,这话倒让我想起了当代也比较有争议的朱镕基总理,他也说过地雷阵要勇往直前的话,甚至有意思的是连两者的一些改革领域也有点相似:腐败和财政。腐败这个问题不太好说,两人也都没有取得持久的进展,倒是在财政问题上我觉得有点意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轰轰烈烈,大幅增加了明朝的税收,朱总理的“分税制”改革也使中央财大气粗。当然不同的是前者失败,后者却越来越巩固其地位。细究其中原因,好像决定于真正权力中枢的态度,万历皇帝因为小时候的旧事对他不爽,以报“一箭之仇”。但理性一点单纯从改革角度上来讲,“一条鞭法”固然迫切,却实施细节上漏洞百出,它虽然顺应时代的变革要求,却过分理想主义—,各方利益都没有平衡,反而更加激化,而且就真实现实情况来说,全国推行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当时的“市场化”还没有到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的地步,实际是实行“一条鞭法”后,仍有杂七杂八的役,甚至还出现“火耗”问题。反观朱镕基的“分税制”改革,虽然大规模剥离地方税权,却做出很多平衡努力,将房价抬高,平衡中央和地方利益。
      
      从王安石,张居正到曾国藩,历史上的改革家都像是拿着巨大而长的平衡杆战战兢兢的一步步在悬崖上走钢丝。平衡利益的艺术,走的快也好,慢也罢,关键是平衡。寒风凛冽的悬崖上一阵风都能使你粉身碎骨。
      
      《明神宗实录》说张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赞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揽大政,劝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内海寓(内)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断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其中“威权震主,祸萌骖乘”可以道出为何张在身后即招致灭族之祸。张居正本人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
  •     好一段荡气回肠。
  •     一直喜欢看古典的章回体小说,譬如这本,并不仅仅教科书似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把中国几千年思想包袱反映在一个人身上,在这个老大帝国创业何等的艰难,维系又是何等的不易,读来惊心动魄。
  •     从未坚持看完过,佩服!
  •     阳谋的教学,这不错
  •       一共四本,都是手机上看完的。我本以为张居正领便当之后全书就会结束,却没想到要一直等到抄家,差点落个鞭尸的下场,甚至是不可一世的冯保也上吊自杀,曾经的首辅红人金学曾因守制而躲过一劫,最终见证了红颜坟前殒命相随。
      良久,我忽然想起另外一个人,顿时觉得张居正并不孤单,这就是吕不韦,同样的顾命大臣,一个称亚父,一个称老师,秉国数十年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力行改革富国强兵,当然这种大臣免不了与太后有桃色新闻,张居正这书也提到了但很少。他们都是一样的凄惨的下场。政治上吕不韦更加生猛,直接出兵灭掉了东周,是秦国的首次灭国之战,秦王要称他为亚父,真是牛逼到了极点,最终下场也比张居正更凄惨。
      一句话,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     到很后面了人物才开始饱满
  •       三周,终于拜读了这部长篇巨著。六年以前追过一整子《明朝那些事儿》其中有两个人物印象很深刻,一个是王明阳,另一个就是张居正。后来每次去图书馆搜寻四册《张居正》总是没有找全过,直到三周前我都还一直以为这本书自己只读过第一册。但是当今晨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后三册的内容是如此熟悉。
      毋庸置疑,小说是戏剧化了的,里面有很强的个人感情色彩,并不客观。熊召政笔下的张居正塑造成了一个清官的形象,这只是他的一个方面,而且怜香惜玉这个词来形容君子之爱着实把张居正的形象提升了一个层次,因为一些史学家认为张居正是一个骄奢淫逸的宰辅。但不能否认的是他雷厉风行的施政手段让人热血沸腾。人就是一个矛盾,是非公正只能于后人来评判。
      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一个国家,张居正虽然取得了各种成功,但是他忘记了在明朝,统治阶级的利益是无法触碰的,一旦尸骨未寒,一系列的报复会接踵而至。历史往往是相似的,我们现在看到过去的后果也会在现在或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发生,既然如此谁还会有这种大义凛然的勇气呢?
      人走茶凉。狡兔死,走狗烹。亘古不变。
      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但是断期一边,整体就会不堪一击。张居正,李太后,冯保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股肱之臣,缺一不可。
      其实想想也挺滑稽的,人没钱的时候一门心思想要更多的钱,当有钱了还想要更多,欲望是个无止境的黑洞。他们也不知道要这么多钱干嘛,吃喝玩乐四样,一定数量的钱也就够了。但是像冯保,沈万山,邵大侠这样,纵然家财万贯,最后无福消受,这是何苦呢?人追求的就是一个幸福,丰富多彩的过完一生,最后什么也带不走,但是为何时间还是如此之多人对金钱趋之若鹜呢?钱够了就够了,何不去帮助那些不够的人呢?
  •     写的好~
  •     一百五十万字,看了三个月。细节描写如临其境,晚明社会方方面面,张居正和李太后之间究竟有没有发生什么,不管别人信不信万历皇帝是信了,二十岁的年轻人以此为基点发散开去想,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成也李太后败也李太后,工于谋国,疏于谋身。
  •     我读的第一部历史小说,把张居正描述的复杂矛盾又简单,作者功力很深,值得回味的一本书。
  •       书到最后,看到一个个人物的沉浮得失,不免唏嘘,而看到张居正的下场则难免感到一股悲凉和愤慨,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不过转眼即逝,后人看来又怎能不感叹,然则人生如此,图唤奈何?终于能够理解为何历史上那些一个个明哲最后堪破天机,归于平静。  可是这样的事业千百年来却一直得到某种传承,这是苍生之幸。是非成败又怎么会成空?一代人物虽然逝去,可是历史又怎么会忘记?天地之间有杆称,公道自在人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辈当以张公为楷模,开创一番事业,也不枉来此一遭。
  •     于公要去再把万历十五年看一遍,于私自己要好好反省-捷思,敏行,慎言-再有理,倨傲伤人终会反噬
  •       在图书馆近乎翻箱倒柜的找齐了四卷本的《张居正》,终于还算没有让我完全失望。虽然有太多的小说技法雕琢的痕迹,但我感觉还勉强合乎事实,(其实也不知道事实到底是如何哈。)人物性格的塑造还算成功,不过我是种感觉人性描写太过单薄无力,也许是过多的关注社会历史的进展规律上了。
      读完第一卷大脑里面始终回放的是明代社会淫乱不堪的社会风气,并不能给人以明显的正能量,即使社会大潮流不可变更,但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始终还是要体现出温情的一面是吧。从第二卷开始,最有趣的莫过于文武官员、朝廷内外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了。太多人喜欢把这些当做明达润滑的策略来学习,或许这就是官场小说的看点所在,不过老是以局外人人的眼光去看紧张恶劣的官场征战或总是用嬉皮笑脸的态度去欣赏后宫争斗,谁知道最后自己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哪些。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慈圣太后,小说里面居然把她写得跟张居正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自我感觉着明显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不过有了小说里面前因后果的铺垫,到不显得生搬硬套。不过我坚持认为这种写法明显是屈从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商业化意图。
      总的来讲,小说还是成功的,不过从的小说要表达的意思来看,用四卷本的内容来进行展示,好像有点浪费篇幅。
  •       第一本大概讲张居正如何从次辅登上首辅,两个集团:高拱集团和张居正集团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描绘了封建时期地主阶级的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有几点体会:第一,做人得隐忍,张居正其实在高拱下面的位置坐的很不爽,早就想把高拱拉下马,但高拱结识和培养了一大批门户弟子,无论在朝廷和地方的根系都很庞大,关系很硬,要扳倒他谈何容易,所以张居正一直在忍受,一直在找机会。第二,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学会喜怒不形于色,不能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也就是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张居正不论遇到什么事请,都是很稳重地处理,不会意气用事,这也让他在和高拱的斗争之中有了比对方更有利,能够把事情看得更加透彻,高拱很强,但最终避免不了下台的下场。
      
      关于玉娘,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物,一个如花似玉的美貌女子,因为曾经”伺候“过高拱,当然这是一次,却在高拱被推倒下台的时候,要死心塌地地跟着他,高拱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后期是失败的,但有一个如此的”红颜知己“,他是成功的。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为了平衡高拱政治斗争失败后而刻画出玉娘这个角色,但可以肯定的是,玉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     世间已无张居正吧
  •     几年前翻看的大部头,我喜欢这种有改革魄力的改革家,还有王荆公,只是而今竟不知不觉地保守起来了。
  •     了却君王天下事,寂寞生前身后名。
  •     鸿篇巨著也是难得,情感色彩过于浓厚让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多多少少流于文学的偏颇。小说毕竟有小说的局限,真正精彩的还是历史本身
  •       可能是国内环境的影响吧,这本书写的可读性很强,但是我感觉完全是历史的复述,完全完全能从史书上读来的。作为文学作品来说,没有一点艺术性,事实上同现在的网络小说,实际上是一样货色。没有思想性,只是将张居正所做的是给列出来了,而在书中的描写过程中,不乏大量的与上下文毫无关联的性暗示描写。这种写法最讨厌了。
  •       张居正登上首辅之位后,踌躇满志,意欲重振朝纲,力挽颓政,但国库空虚,只好以胡椒苏木折官员薪俸,岂料此举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朝臣非议汹汹。为折俸事,储济仓大臣以身殉职,宫中大珰徇私舍宝救杀人元凶;六品主事穷愁自尽,高拱余党借机滋事。张居正出于无奈,借助后宫与太监的力量,实行京察,整顿吏治,揭开了万历新政的第一页。
       小说展示了万历初年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不仅是一部形象的政治史,更是一部多彩多姿的风俗史。小说结构开合自如张弛有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来如行山阴道上,令人目不暇接。小说语言文白相间,音韵铿锵,与描写的时代融成一体,形成浓浓的历史氛围。小说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穿行历史长廊的感觉。第一卷出版后,评论界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是“以心灵吟唱历史,以史笔重构文化”的重要历史小说。
  •        历史小说是我最爱阅读的一类书,“涉猎,见往事”的同时又不必忍受历史叙述的枯燥。当然,如果想要对往事求甚解,严肃的历史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小说融合穿插于小说的娱乐性、与历史的知识性之中,读起来不亦乐乎。
       而《张居正》这本书在文学与历史两个方面的努力总让人感觉捉襟见肘。首先,人物刻画很生硬,我国古典小说普遍缺乏对心理的描写,史书就更不必说。《张居正》的股市发展和人物塑造给我的感觉就是把史书上各种事件白话化,充实化。把看似复杂的任务,以国产电视剧的剪辑形式堆积拼凑起来。书中人物就像被各种势力道理踢来踢去的皮球,顺着故事的绳索僵硬的向下爬,怎么也落不到踏实真切的平面上。王侯将相还是如在历史书一般居于庙堂之高,没有人味。
       所以这本书对于已经熟知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无异于一本平庸的长篇小说,即使对于还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四册的字数也与可获得的知识收获及阅读乐趣反差巨大,高投入低收获。
       看大家的书评也是讨论张居正本人得多而单独讲小说叙述的少。书籍本身读而顺滑,回而无味。
  •     昏君
  •       花了一个星期看完本系列的第二本,从十一月八号到十一月十六号,历时八天。
      
      内容大概讲了张居正登上首辅之位后,如何“巩固”自己的位置。一系列由“胡椒苏木折俸”而引发的旨在反对他的事件,他是如何一一化解的,在无声无息中打败对手,这是张居正厉害的地方,但无论做什么事,他都遵循皇权第一的原则,尊重年幼的神宗朱翊钧和他的生母李皇后。
      
      本书中张居正已经基本上巩固了首辅之位,高拱余党受重创,下一本中,高拱余党会怎么反扑?
      
      拯救玉娘,看完第一本,以为玉娘这个角色就不出现,只是为了平衡高拱政坛失意而刻画出来的人物而已,现在看来,不是了。张居正把玉娘带到积香炉“呵护起来”有什么目的吗?被她的面貌打动?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还是被玉娘那敢爱敢恨的性格感染?拭目以待。
      
      李皇后会进一步干涉政权吗?她会不会对张居正有所忌惮?
      
      万历皇帝逐渐长大了,会变成怎么样的皇帝呢?从本书中可以看出他喜好玩耍,但李皇后对他很严。
      
      个人觉得这本书是开启万历新政的篇章,下一本估计是讲述张居正大刀阔斧的展开他的新政,以及遇到的更大阻力,并且触犯了皇权的根本利益。
  •       读完回味久久。精于治国,却不屑防身;弄权谋,不为自己,只为天下苍生。在那样腐朽得几乎无可救药的明代,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可贵在于,不拘泥于士林节气,不惧怕皇族豪强,正如张居正自己所言“得失毁誉关头打不破,天下事断无可为”。伟大的改革家。只慨叹,君王无情,官风腐败。百姓再受益,也是枉然。
      
      历史的洪流,总是演绎着相似的过程,每个时代,总有那样一些人,愿以一己之身,力挽狂澜,虽粉身碎骨、名誉毁尽也在所不辞。每每读到,都唏嘘感动不已。
      
      先生既是火凤凰,又何必,在这尘嚣浊世争短长?
      
      既已达成盛世宏愿,张居正也算不枉此生。只可惜,明朝盛世的势头随着先生的去世、改革的夭折戛然而止。这未尽的事业,想必先生在地下有知,会心痛不已吧。
  •     文学功底确实更强点
  •     我以为你会想到的是商鞅呢 我倒觉得他跟商鞅很像 都是改革强国 只不过商鞅很惨 被车裂了。。
  •     世间已无张居正
  •     第一卷读完,张居正形象不饱满,李贵妃人设全靠喊。当首辅形如过家家,玩弄权术一派斗气耍狠。所幸熊先生笔力了得,用词华丽精准,重口味荤段子手到擒来,勉强增添可读性。暂时没有读后面三卷的打算。另外说到万历十五年,虽趣味性略有不及,但学术味浓郁,更加客观充实。
  •     篇幅上在扩充上一倍,或许更深入
  •     张先生,吾仰慕你!
  •       纯属暂时的一点感悟。
      
      改革·新政不是一个国家的常态,而是政治中一种激烈形式。“新政”是一种艰难的政治斗争,想要改革的前提是能够把握政局。改革是持有一种政见的政治集团战胜另一种政治集团的过程。因此改革伴随着权谋,应运而生弊端转嫁,并且在改革领导集团发生重大人事变故时,其他政治集团可以取而代之导致改革终止。
      
      一.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本质决定王朝更替的命运
      
      王朝最终走向衰败的命运不在于它是那种社会形态,而在与它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本质。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就是大家所共同仰慕效仿的卿大夫家族,利益既得者组成的利益集团。所以王朝的改革是一种政治集团与另一集团的斗争,而这种斗争永远局限在一个范围内,无法突破这一范围,归根到底是为王朝计而非为天下计。好比说张居正集团取代了高拱集团,整顿吏治裁汰了不少贪墨昏庸无能的官员,在一定程度内一定时期内确实提供了相对清明的政治。而这种“得罪”的上限是“明朝姓朱”这一事实,因此皇亲国戚贪墨犯错是得罪不得的,皇亲国戚腐化无法严惩,只能找替罪羊,转嫁灾祸。雍正改革也是如此,雍正触碰了旗人的利益,所以一生都苦于政治斗争。因此这种改革是极有局限性的,你无法约束王朝内部的腐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治国是为了朱明天下治国,所以前提是保证朱家的利益,要眷顾从朱家开国以来子孙的恩荫之福。这种腐化无法加以约束,最终必然导致王朝衰败。
      
      然而如果一个国家政体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全国国民是根本利益集团,相对而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存在人事上的更替,而不存在所谓的“王朝”。
      
      二.对于一个自我调节功能弱,这种局限性时效性很大的改革充其量只能延长时间而无法挽救它最终的衰败
      
      张居正的改革是具有很大妥协性和暂时性的,因为张居正姓张不姓朱,因为张居正新政十年不幸仙逝,也因为矫枉过正的改革不是常态,而腐化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常态。张居正新政继续下去的前提是他牢牢掌控政权,他可以人事任免,可以处置贪墨现象。他死后腐化势力和风气立马复辟,这不是张居正的错误,而是这个王朝根本的局限性,可以说这种现象已经没救了。这是政体问题。打个比方,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功能,还有一部分是人为保护,一个好的政体和约定俗成的风气可以让自我调节功能充分发挥,明朝虽说政体在封建王朝中还好,但也不怎么样,而且官场陋习不良风气根深蒂固,张先生只能活这么多年,他挽救了一个王朝创造了中兴,但是充其量也只是给这个王朝延长了寿命。
      
      三.“改革的前提是政治集团取胜”的特点决定改革的妥协性
      
      张居正能做到首辅的位置说明他绝非是一个“纯直”的大臣。所谓的“纯臣”就是雍正朝田文镜那样的,纯直到有邀功之嫌的酷吏,这样的臣子往往不能顾全大局,心思也不细腻,头脑简单,最终改革的弊端还不都是转嫁给了老百姓?!像张居正,张廷玉这种人就是能臣。他们老练圆滑做事滴水不漏却不失原则性,只有这种人才能在中国这种不透明的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去并且做出一番事业。
      
      张居正想要改变一种政治环境,必须先从这种政治环境中取得胜利,首先适应它,其次才是改变它推翻它。而张居正也好,雍正也好,在身居高位之前都是一个“孤臣”,但是孤臣不等于孤立无援不结党。“孤臣”本身就是一个党派,本身就是一类人,只是这类人心怀匡扶正义的志向而不甘与巨贪为伍,但是身处这种政治环境中要想匡扶正义前提是取得权利。所以雍正拉拢年羹尧取得最终皇权,张居正联合内监冯保挤走原首辅高拱是一个道理。所以张居正日后的改革充满无奈,因为他首先是朱明王朝体制内的人。在那个时代,有两种人最配得上“爱国”的称号。一种是张居正,张廷玉这种体制内的能臣。另一种就是李贽黄宗羲那种思想超前反封建斗士。可是相对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黄宗羲一类人更彻底,而张居正一类人更务实。所以张居正和李贽何心隐这两种能人就站在了对立面。张居正的优点是务实,张居正的局限性就是他这种改革的妥协性和暂时性。比如他要对冯保妥协,更要对太后妥协。张居正是在皇权,内监权力和多股政治势力中求平衡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改革工作。相比而言,我更加佩服和崇拜张居正这种忍辱负重的改革者。
      
      
      
      四.多用循吏,少用清流。
      
      这是张居正的用人之道。清流就是那种自命清高而不做实事,虽然不贪墨但是贪名,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依据,评论政治,臧否人物,这种人最为迂腐,食古不化,对改革毫无用处。但是清流是一种官场风气,张居正和雍正都是得罪清流的典型。好比张居正夺情,放弃丁忧,遭到士林猛烈攻击。雍正更不用说,本身就是一个满人政权,更糟清流非议。
      
      循吏,百度百科上解释是“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大概意思就是那种肯做实事,务实肯干的能吏。
      
      清流虽然清高不贪墨,但是不做实事,循吏就不同了。
      
      五.改革中的弊端转嫁
      
      这是最黑暗最不忍直视的一个现状了。改革本意是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给减少利益既得者利益而增加百姓的利益。可是用现在话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手里面没权利,可是被减少利益的利益既得集团恰恰有权利,所以这些人可以把弊端成功转嫁,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历史课上讲的变法,到最后失败的变法者下场很惨,往往是因为触犯了朝廷内掌握权力的人的利益,这也就罢了,可能很多百姓也吃了苦头。(当然受益才是主旋律)
      
      好比说万历初年财政拮据,太仓根本拿不出银子给官员发工资,于是就发胡椒木。最终小官童立本胡椒木拦在手上换不出去,可是大官们的胡椒木以高价被商人换走(商人目的是结交权贵)。童立本最终上吊自杀,张居正的政敌借此煽风点火,可事实上他们的利益没有半点损失!这就是当时肮脏黑暗的朝政。
      
      还有一条鞭法实施时,全国重新丈量土地。这个历史课上也讲过。问题出在丈量土地用的“弓”上,给大户人家用大弓,给没贿赂银两的穷苦百姓用小弓,最终大户人家3.5单位的土地数实际有4单位,穷苦人家3个单位的土地数给人家量成了3.5。
      
      可是金学曾还是忍辱负重,让李顺不要把这事上报皇上。理由是一条鞭法推行,多数百姓还是受益了的,本身政治环境就非常险恶,一旦皇上这种事情让皇上知道,恰恰给攻讦张居正新政的人提供了把柄,新政很可能功亏一篑。这种改革,难道不够忍辱负重吗?
      
      
      
      六.“一页风云起,变化了时空”
      
      政治环境最有那种云诡波谲之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永远新气象,政治动向微妙却不言而喻耐人寻味了。
      
      好比雍正死后,乾隆登基,马上口风一转,说“要学习圣祖(康熙)”也就是说,雍正朝的紧张的严苛的政策要变为相对无为而治的松弛的政策。雍正刷新吏治,振数百年颓风的政策也就随着儿子的登基彻底终止。
      
      张居正死前最放不下心的万历新政,在死后随着小皇帝长大后的敏感和亲政的意向以及宦官的谗言彻底终止。小皇帝登基后最敬重和依靠赐予无上荣誉的张先生随着政局的变化马上遭到清算,抄家,险些被掘坟。
      
      这两天一口气看完张居正的三四卷,真可以用“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来形容。小皇帝曾经对张居正品学才华非常相信倚重,直到小皇帝犯了错误险些被母后废掉,思想才发生了变化。到最后先生死后如此颓唐的境遇,实在令人唏嘘。
      
      雍正和张居正都是得罪了文人的。张居正严禁讲学,彻彻底底得罪文人。还好到最后明朝又给他恢复名号,丹书青史也永远将他的功绩记载。
      
      
      
      七.吏治
      
      吏治是中国自古到今头疼的大问题。
      
      人们常说,很多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曾一次次沉浸于天朝大国的太平盛世繁荣景象中,以为江山基业万年长青,然而盛世过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躲避了衰败的命运。我们曾经威服四夷,我们曾经作为泱泱大国万国朝拜,我们并不缺少民族振兴和一次次的民族复兴。缺少的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根基——那就是吏治。昏暗的吏治是潜伏在王朝中的慢性毒药,一旦风气形成,改都难改。
      
      不是所有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吏治才是一切问题的前提。
      
      
      
      常听说一句话“世间再无张居正”,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世间再不需要出现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大臣,因为新政终究不是常态,中兴更是暗示了衰亡的命运。我真希望再出更多张居正这样的人,而我真不希望政治环境如同万历前朝那样肮脏黑暗以致于需要张居正这样的新政去拯救。
      
  •        跟很多人一样,读《张居正》和《明朝那些事》有点渊源。只是,原本因为读过《明》中关于张居正的介绍,也看过一些电视作品,就懒得再去看他的传了。可幸而突然间又改了主意,还是把这套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借了出来,于是,一段别开生面的读书之旅拉开了序幕。
       可以说,这套书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就像一件气度恢弘的艺术品,摄人心魄,也像一坛经年醇厚的美酒,余味无穷,更让我不知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其无边的魅力。书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精美细腻的文字铺陈,错落有致的情节跌宕,牢牢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同时,历史的真实与作者的创作浑然一体,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万历新政的那十年——在暴风骤雨中披荆斩棘的“铁面宰相”一步步带领整个明王朝走向国富兵强的中兴盛世的整个过程。历史上从来就不乏改革者,改革就是标新立异、革故鼎新,阻力必然是巨大的,半途而废甚至其身先死的悲情人物绝非少数,最著名的当属王安石。就这一点而言,张居正是幸运的,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内有冯保和小皇上无条件支持,外得一大批循吏冲锋陷阵,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蓝图,整顿吏制、惩治贪污、子粒田征税、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等等,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收到了意料中的效果,国事蒸蒸日上。不过,他也是不幸的,其身后事让人义愤填膺、唏嘘叹惋——用惨案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也许就是改革者的宿命。
       我是很为张居正感动的,在书中有很多他表明心迹的剖白,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说我这样不避利害整顿税制吏治,得到的收益没有一分一毫落入自己的口袋,太仓里的银子是国家的,绝不是哪一个人的。(我的复述跟原文相差太远)是啊,这样兢兢业业宵衣旰食为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的是心中的最高理想——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有人说张居正不懂得保护自己,不懂得为自己留后路。可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留后路,那就绝对没有这一段名垂史册的新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起来太过霸道强势,但这是不计个人私利的改革者唯一的选择。我总是想,如果当今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宰相”,那真是我辈莫大的幸运!也许有人会说,如今这样的局面,不是光靠哪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扭转的。可是张居正做到了!惟其当今身居庙堂之高的人能仔细聆听五百年前那毅然决然的锐意之声。呜呼!世间已无张居正!
  •     从书店淘到的四折书,欣喜。看完,再找来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才通透地了解这位万历首辅。所以这本书只侧重于张居正的得,而忽略了他的失。
  •     荆州城东门有个公交站叫碑苑,对面便是张居正故居。应该就是几百年前的张大学士府吧。
  •     谁能相信,我居然把四本都看完了!张居正这个有才华,有心机的巨贪,将摇摇欲坠的明朝扶稳了,自己又在挖窟窿。官场的狡诈黑暗相互制衡,说的戏剧又有味道~
  •     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文字的把握还是一直在线的,通篇很流畅,而且顺带普及明朝社会生活常识,涨了不少见识。只是对于某些片段的描写,读来让人不适,充满了猥琐猎奇自大的气质。
  •     新的思路
  •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太岳公不算清官,也不算是海瑞那样的道德模范。你无法说他是一个好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好官。明明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却非要为了社稷民生得罪天下为官者。如果没有张居正,万历前十年无法想象。回过头来看看如今,只能感慨:世间已无张居正。
      小说有些脸谱化了,太岳公的正面光辉形象跃然于纸上。其实他没有那么光辉照人啦。其余多数人写的又过于不堪。从写实来看,不喜欢这样的描写。
      考虑到书的正能量,给个三星。
      
  •       每一项政策推行出来,影响涉及各个方面,在影响被人发觉之前,我们很难知晓这项政策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对与政策相关的利益群体的影响某些可以预期,但很多的次生影响看不到,想不到。
      张居正万历年间推行的考成法,原本的用意在于约束官员,为提拔与奖惩官员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强人张居正的推行下,前期取得效果,可是到张居正执政的后期,这项政策落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官员们为了考核达标,想方设法的压迫百姓——无论年景如何——无论百姓的特殊情况——税收照征不误,而且很多官员为了超标以表政绩,想尽办法多征税,甚至虚报数据。这还只是为完成业绩这一个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考成法中的指标,现在叫GDP。而这几天比较热门的词汇叫不以GDP论英雄。
      
  •     作者在此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善恶表现得很明显,这不好,而且以小说笔法写,失去了客观。《万历十五年》短短文字却是厚重,这四卷看起来像是大学生写就的文字。不过总体而言写得还算不错。
  •       断断续续看完熊召政四卷本的《张居正》,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但总算是看完了,先不说小说的优劣,对于张居正这个人物本身是足够钦敬的,加之其身后的遭遇,所以看完了必须有个交代。
      
      小说写的水准只能算是中上,对得起茅盾文学奖这个称谓,至少不是名不副实。现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和二月河对比,看的越多对比的越多,现在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感觉现历史小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二月河的落霞系列,一种是次于二月河落霞系列的,当然具体到《张居正》勉强可以说成是仅次于二月河的。无论是细节雕饰还是情节铺陈,二月河都完胜熊召政。
      
      木兰歌写了张居正从次辅到首辅的关键性一跃,过程显得不够刺激凌厉。水龙吟和金缕曲则主要写的是张居正铁腕改革,最后的火凤凰则写了张居正最后的一段时光,其实更多的笔墨还是留给了张居正死后的时光,万历展开了反攻倒算。就最后一本来说,火凤凰颇有点儿张居正慨然不群的姿态,要做铁腕改革的人物,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不会太好。熊召政对他这个湖北佬老乡肯定是抱着极深厚的感情的,最后一卷命名火凤凰似乎也带着某种寄托和告慰。
      
      历史上从来不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对历史稍有了解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张居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枢纽人物,在历史的关头没有辜负历史的期待,用铁腕改革把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重新托起,这样一个人物最后的结局的确是令人心寒的如坠冰窖。联想到张居正生前的莫大荣耀,死后不到一年时间里的种种羞辱则更让人无法接受和容忍。其实张居正早有预感,作为铁腕改革的人物,结局的悲惨是注定了的,唯一的变数是到底有多悲惨,相信有足够心理准备的张居正也想象不到自己身后居然是如此的惨不忍睹。书中说张居正“精于治国疏于防身”,但是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张居正不是疏于防身,而是不屑于防身。这大概也是作者对张居正最带感情的一种评价了。
      
      张居正生前位极人臣,所获得的荣誉几乎是有明一代独一无二的。死后急转直下,不仅改革措施多被更张,生前倚重的人马也迅速被瓦解,至于对其家庭和个人的羞辱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这方面大概张居正也是有明一代独一无二的。看张居正总是会不自觉联想到作法自毙的商鞅,历史上的改革者尤其是铁腕改革的人物多是既不得好活又不得好死的。但是九泉之下的张居正看着万历的杀伐决断,也许他会欣慰,他终于还是培养了一个合格的君王,尽管万历皇帝后来的罢工甚至和他爷爷嘉靖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在处理张居正的问题上还是充满了九五至尊的霸气。所以,一定程度上张居正是败在了他最成功的学生手里。
      
      继续说不屑于防身,我觉得这个论断是明显的善意的猜测。张居正对自己的下场早有预感,对自己所推行的万历新政的走势更是赔上了一万个小心。也许张居正可以不惜一己之荣辱,但是对于改革大业他不可能不屑于去做某种提前的维护和安排。生前可以为了改革不惜得罪豪门巨室,铁腕辣手义无反顾,在夺情风波中对于士林的不屑一顾都是作为一个改革家应有的气质。死后却已经无能为力,对于接班人的处理也的确没有做出明确的安排。其实张居正知道,最好的安排不是首辅的继任者而是万历的态度,经历了万历六年的罪己诏事件,万历的态度显然已经无法再有所指望。可是四年的时间里,也没有看出张居正有什么具体的部署和应对。有人说这就是他和曾国藩的差距,曾国藩虽然解除了湘军,但是他选择了支持李鸿章,可以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并且不会秋后算账反攻倒算。但是这其中的关键还是朝廷信任李鸿章,否则曾国藩的接班人又能如何?当上意已经和张居正存有龃龉,生前或许还能有某种容忍和顾忌,身后必然是压抑已久的释放。火凤凰最后写万历的反攻倒算还是写的比较精彩的,但是对于罪己诏事件的交代似乎显得过于单薄,特别是这一事件给万历内心造成的深远影响没有细致的交代,使得后面的反攻倒算显得不够顺理成章。虽然历史上确实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疚形势急转直下,但是这种颠倒肯定是有长期的积累造成的,这是小说中交代不够的地方。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人们总是习惯了假设。在火凤凰的最后一章,金学增这位张居正生前倚重的开路先锋说假如张居正能够重来,他一定还会选择同样的改革,即使已经知道身后的结局是如此的惨不忍睹,他依然会毫不犹豫的铁腕辣手。其实这种假设毫无意义,不是说假设本身没有意义,而是因为假设和事实是完全重合的。不过这也印证了某种宿命,这或许就是张居正的命,生前的荣耀和身后的羞辱是打包在一起的,不得好活与不得好死也是打包在一起的。面对大明山河日下的形势,他别无选择,甚至在罪己诏的处理上依然不给万历留任何面子。对于这样的铁腕人物,除了商鞅还容易让人联想到雍正,也是铁腕改革,不惜得罪士林。其实雍正之后乾隆也对改革多有更张,对雍正朝重用的酷吏多有罢黜,如果雍正和乾隆不是父子关系,估计肯定是要波及到雍正本身的。乾隆甫一登基就说要以圣祖之法为法世宗之心为心,所谓大道一以贯之,但是明眼一看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改弦更张了,乾隆一心要超迈千古比肩圣祖,但是又不能说雍正的不是,所以只能这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世宗之心为心了。雍正朝的改革如此收场,不知道九泉之下的雍正,对自己选择的这个继承人是否满意。
      
      张居正生前的浮与沉,身后的荣与辱,统统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张居正坟前就剩下一个“张居正之墓”,所有的前缀都被他的赐予者万历一并褫夺,这样也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张居正之后,世间再无张居正。
      
  •     呦 漏了个王安石 他们三个都很像 都是成也改革 败也改革。。总之吕不韦不像他们 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因为吕不韦私心重 不像他们三个 虽有私心 但为国之心更浓。。。。。
  •       是我的老乡,我们一个县的,可惜今天才读,以前,我觉得我们那儿的出不了很牛的人,我错了,现在深感自豪,学历不高,也算是土生土长的作家,能获得茅盾文学奖,真的敬佩,现在在读张居正,开头就很有魅力,感触颇多,英山走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       那时年少,以好坏为标区分所遇之人所见之事。渐渐长大,才顿悟这世界上的人与事远不是如此简单,我也在学不再以一绝对角度来看,人无完人,事存两面。
      这些,是我读张居正之前所收获,因此,我并未像从前那样,把主角定位在至高位,剥夺他首先是一个人的自由,赋予他一切行为以光环。就这样,我抛弃固有思想,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兜兜转转,走走停停,竟待了七个多月。有爱有恨,有情有味,有乐事有凄凉,在今天,一个下雨的傍晚,故事结束了。雨声中,久久不愿翻下最后一面。
      喜欢读史,在那悠长的岁月里,每一个生活过的人,谢谢你们用生命演绎的时光,让我为之流连忘返。
  •     精彩可读,前一大半尤好,夺情后写的仓促。换个万历的角度来写,不知会如何?
  •       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读完这套150万字的鸿篇巨制,算是2013年阅读的收官之作。对张居正也算是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也对那个时代(万历)的初期有了初步认识。还应该把《万历十五年》找出来结合看一看,那段历史的地位和影响。这本书对权术的描写可能会影响现在的混在官场的大大小小的官,对职场的影响也多少会有一些。看书评时意外发现作者当年和野夫的恩仇至今也为了断。呵呵,又多了故事素材。
  •     直男审美
  •     挺好的
  •     勇士屠龙,背上却也长起龙鳞。人心即恶龙。
  •     总觉得哪里差了那么一点点
  •     略琐碎啰嗦。
  •       陆陆续续花了一个月时间, 终于将这100万字的长篇巨著读完了。 在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中领略了这位万历宰辅的风采, 感受了其力挽狂澜的气势, 同时也为其的悲惨的结局感到愤慨。 张居正为了万历新政可谓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以下是我分析的万历新政发出璀璨光芒的两条关键的指导思想:
      
      1. 宁做循吏, 不做清流。
       这也是张居正一生的座右铭, 从金学曾, 王启光到王崇古, 他一直按照这样的原则使用。 从他对海瑞的态度即可看出, 海瑞一生清廉, 刚正不阿, 可是锋芒毕露, 干啥啥不成。 他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即使是太监也算得上是循吏, 贪财工于心计, 但大事从不含糊。 正是大把的启用的能干事,干实事的循吏, 才让大明朝起死回生。
      
      2. 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
      张居正从万历初的京查, 向大户征收土地税, 到后来的土地改革, 整治教学, 无不雷厉风行。而做人方面则是谨小慎微, 家法严明, 连娶个小老婆都小心翼翼, 随算不上清流,也是低调的很(此处的小说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万历十五年里面的记载, 首辅大人很多方面还是极尽奢华的)
      
      当然,叔大同志的结局可谓是令各位读者胆寒啊,撤回一切封赏,抄家,家人被连累自杀,差点就被拉出来鞭尸了。 究其原因主要也是两点: 
      
      1. 没有巴结好boss以及其亲友团。 皇帝小时候经验不足, 你当然可以任意指挥和批评。 后来人家长大了, 你还动不动打击人家, 逼平其发罪己诏, 脸面尽失。 不仅如此在处理劣质军衣的事情中把国舅也得罪了, 这也导致了最后自己被清算的时候, 曾经对首辅爱慕的太后都冷眼旁观。
      
      2. 得罪了不少文官。 所谓众口铄金, 三人成虎。 何况大明朝千千万万的文官, 一次京查, 一次整顿教学, 以及对清流的鄙视, 都造成了张居正与广大文官的对立, 以致张死后被众官诋毁。
      
      由此可见, 当官的也不容易, 伴君如伴虎。 类比现如今的公务员, 爬到一定的层次, 能力要有, 为官之道更不能少, 一个不小心, 轻则贬官, 重则坐牢。 这一切的原因均我国的文化和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想深入了解可研读《万历十五年》, 以大历史观闻名的黄仁宇先生的名著。
  •     商鞅更像王安石,是帝王的朋友,但没有保护幼主,权柄一国。
  •        因为重读万历十五年,第一章就讲到了张居正的惊心动魄的政治生涯和悲惨结局,于是想找本书仔细阅读了解一下这位极富传奇的改革家政治家的一生,一本张居正大传还没看,先读更好看的小说。
       一直在思考张居正的改革以及他个人为什么最后结局如此?从书里描述来看,政治学者的观点肯定在于张居正的改革严重侵害了皇族豪门等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虽然凭着皇帝和太后的支持,在位十年推行改革,也确实收到成效,但人一身死,强大的反对势力立刻卷土重来,反攻倒算,张居正本身由于各种原因又未能培养一个强大的接班人,改革成果被推翻势在必然。黄仁宇基本也是这个观点。但为何那么敬重张居正的万历小皇帝也在居正死后一年之内对他进行彻底否定,甚至开棺鞭尸呢?心理学家会追溯到万历六年的罪己诏给小皇帝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祸根,更深层次的弗洛伊德派肯定更会认为太后对张居正若隐若现的情愫令小皇帝从小的恋母情节受到严重打击,加之长年压抑,一旦牢笼打破,必然强烈复仇。
       我觉得迷惑的是,明明十年经验已证明张居正的改革确实对国家富强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何历史还会往回倒退呢?小说中明确表达,张居正生前早已意识到自己死后可能的结局,但作为一个积极铁血的改革家,他已无法顾及死后一切,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小数的群体跟一群强大群体斗争之时,失败或许已是注定,只有当这一小群逐渐成为为大群体时,他们才能成功,但不可避免的是,他们又将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这也许就是改革者的悲哀,也正是这样的悲哀,才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     读这本书算是偶然吧。看电子书中偶然见到“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愿以身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便留下了念想儿。闲逛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借来一读,挺好的。一位贤相、救时宰相的形象跃然纸上。当然了,一个篱笆三个桩,冯保、李太后自不必说,王国光、殷正茂、金学增等也既是助手,有时益友。虽不在体制内,也当以张先生为楷模,好好学习。
  •       这是书里面我很欣赏的一句话
      当然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
      第一本读到第三本一直为张居正的浩然正气所倾倒
      而从第四本陷入深深的遗憾、愤怒、悲伤中
      万历新政仅仅开了一个头就再也不复存在
      为什么师生情深瞬间就反目成仇
      竟然 竟然要对自己的师傅“鞭尸”
      这是何等的仇恨?
      伴君如伴虎
      还好 总归还有人记得他
      
  •     伟大的变革者、思想家、教育家,大明王朝最忠实的臣子,古代封建思想积极的践行者,改革的牺牲者,成也万历败也万历,死后遭抄家流放,后世尊为千古一相。 其实他从始至终没看透,皇帝的基因里带着昏君之相,荒淫无度才是本性,一味地克制他,最终一压再压压不住
  •     即便在如今,张居正一样可以做个青史留名的好官。读这部书的时候,刚好自己处于低谷,为一些细细碎碎的琐事烦恼,张居正每天都在提醒我格局之重要。熊作家诗人底子在这部书中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诏书到揭帖,从笔墨游戏到皇家圣旨,无不妥帖,实在佩服。
  •     精于治国,疏于防身。
  •     语言文字功底简直深不可测
  •     看完了,感觉对张居正有些美化,我感觉人性化写出他的缺点,其实更能凸现出他的伟大
  •       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书,这里举一例:
      
      
      1.《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殷正茂,字养实,歙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由行人选兵科给事中。劾罢南京刑部侍郎沈应龙。历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迁江西按察使。隆庆初,古田僮韦银豹、黄朝猛反。银豹父朝威自弘治中败官兵于三厄,杀副总兵马俊、参议马铉,正德中尝陷洛容。嘉靖时,银豹及朝猛劫杀参政黎民衷,提督侍郎吴桂芳遣典史廖元招降之。迁元主簿以守,而银豹数反覆。隆庆三年冬,廷议大征。擢正茂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正茂与提督李迁调土、汉兵十四万,令总兵俞大猷将之。先夺牛河、三厄险,诸军连克东山凤凰寨,蹙之潮水。廖元诱僮人斩朝猛,银豹穷,令其党阴斩貌类己者以献。捷闻,进兵部右侍郎,巡抚如故。改古田为永宁州,设副使参将镇守。未几,佥事金柱捕得银豹,正茂因自劾。诏磔银豹京师,置正茂不问。
      
      2.《张居正 水龙吟》:在密札中告知,五日前,他所率领的剿匪大军已攻破水山中的匪巢,两个叛首,韦银豹被杀,黄朝猛被生擒。
      
      
      怀疑:韦银豹和黄朝猛,到底是谁被俘,谁被杀?
      
      
  •       里面有很多《潜规则》的印证。《潜》是理论,《张》是实践,它是对理论的印证和揭示。而且在叙事的过程把理论一点一点地分析出来,不是单纯地写行为,还描绘了官场中不同人物的心里所想。两本书互相参考着读,对有效理解社会运行理论具有神效。
  •     世间再无张居正!!
  •     ·
    这两天已经被《张居正》迷得神魂颠倒寝食难安了。
  •     近年难得的好历史小说,没有乱七八糟的武侠成分参杂期间,就是多了点言情( 2016-07-29) / 才发现原来作者人品很差,顿时感觉评价有点高了 2016-10-10
  •     居然读出了言情小说的意味!还以为会严谨,没想到如此演绎。
  •     书中让我联想最多的一句话居然是王守仁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世上多少事,大概都是心中贼的缘由吧。只是我们不知道到底谁是谁非!张居正“夺情”那一段,值得我深深地自我反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