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8
ISBN:9787806570616
作者:(英)多丽丝·莱辛
页数:716页

章节摘录

《金色笔记》 自由女性Ⅰ 一九五七年夏天,安娜和她的朋友摩莉别后重逢…… 两个女人单独待在伦敦的一套住宅里。 “问题的关键是,”当她的朋友从楼梯口的电话机旁回来时,安娜说,“问题的关键是我能看出来,一切都开始崩溃了。” 摩莉是个经常打电话的女人。刚才电话铃响时,她仅仅问了句:“嗯,有什么闲话?”现在她说,“是理查打来的,他马上要过来。下个月他没有空,今天好像是他惟一有空的日子。也许这是他故意说说的。” “那我就不走开了。”安娜说。 “不用走开,你只管待在这里就是。” 摩莉在考虑自己的打扮——她穿着长裤和一件毛衣,这都是最难看的服饰。“不过我既然这样了,他也就不得不就这么着。”她断言,一边在窗口边坐了下来,“他不会说出为什么来的原因的——我猜想,他与马莉恩的关系又出现危机了。” “他给你写过信吗?”安娜谨慎地问。 “他和马莉恩都写过——都是些很亲热的信,这不很奇怪吗?”

前言

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下面就介绍这部作品:《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最后两部分之间出现构成书名的金色笔记。它的位置在四本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之前。如果我们把《自由女性》作为经,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作为纬,小说的结构就像一张网,罩在内容上。由于结构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角色,小说的内容已退居第二位,成了形式的注解和佐证。形式服务于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被颠倒了!设想一下《金色笔记》的原始面貌吧:一部六万字左右的《自由女性》手稿被分割成五部分,中间插入内容庞杂的五个笔记本:黑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个总结。五本笔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名义上的捉笔者是安娜·沃尔夫。除了金色笔记所描写的事件仅限于一九五七年外,其他四本笔记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第三者的影子》的主人公是爱拉,她是第三者的影子,更是安娜的影子。《自由女性》用第三人称。根据金色笔记中提供的线索,它是安娜与外部世界达成妥协的产物。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种布局,哪里还有传统小说的规范呢?乍看之下,简直就是一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然而,这种古怪的布局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这种混乱不堪的印象也是作者用心制造的。莱辛自己对《金色笔记》的形式颇感自豪。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她曾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小说面世后,各种各样的批评纷至沓来。有人说它宣传女权主义,有人说作者在演绎个人的生活体验。针对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论,莱辛在于一九六四年发表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我对有关《金色笔记》的评论很恼火。他们都把它当做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小说——但这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偏要把它说成是‘多丽丝·莱辛的忏悔录’。”作家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她知道自己在做点什么。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其实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份小说主旨示意图:读懂了这份示意图,你就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显然相信,小说的形式也可以作为传达意识的空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关键”,据我揣测,就是小说的宏旨。莱辛在这里并没有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的意思。她的艺术尝试是讲究分寸的,有理有据的,在实践中也是可以操作的。一部《自由女性》,加上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和一本金色笔记,这样一个布局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乱”(chaos)。这是一个关键词。莱辛是想用艺术的“乱”来象征外部世界的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精神的乱。五十年代的世界是一个很不安宁、很不和谐的世界: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刚刚散去,朝鲜战场又冒起了熊熊战火。美国、英国、苏联都忙于扩军备战;人们似乎嫌原子弹杀人还不够多,不够狠,威力比之更大的氢弹正在加紧试验。而在美国,麦卡锡主义搞得人心惶惶。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斯大林死了;赫鲁晓夫上台,召开了苏共二十大,通过了秘密报告。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以上是《金色笔记》提到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大多以剪报形式粘贴在蓝色笔记中)。小说中的黑红黄蓝,象征着多人种、多主义的整个世界。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黑色对应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红色对应共产主义,黄色对应资本主义等等,但作者显然模模糊糊暗示了这个意思。在一九七二年版的《前言》中,作者曾坦诚地交待过自己的创作动机: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鉴于此,她有意要向这些艺术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金色笔记》就是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写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还比她的榜样走得更远: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司汤达所关注的也只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国家——法国的社会风俗和思想意识。多丽丝·莱辛却试图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虽然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舞台在英国,但通过粘贴剪报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这些剪报,实际上在这里巧妙地铺垫了小说的场景。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任何一个读者对于《金色笔记》所表现的思想观念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企图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至少在她以前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曾经拥有过那么广阔的视野,那么超凡的抱负。可以说,《金色笔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如果《金色笔记》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上,那么。它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一样,应该归类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档案里了。但是,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形、多态——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安娜是个艺术家,写过一部题为《战争边缘》的小说。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过共产党组织。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非洲的黑人群众,却抱着种族偏见空谈民族的解放。回到欧洲后,她又在英国共产党的某个外围组织里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这时候的她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精神上已极度空虚。她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又从根本上怀疑斯大林主义。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她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了。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作为一个女人,她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发疯,不至于自杀,她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收效甚微。倒是这四本笔记成了灵丹妙药,通过它们,她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人格分解成四部分,从而消弱死亡的意志,瓦解其强大的破坏力。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于是成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至此,四种笔记的外部的客观象征完成了它向内部的主观的象征的转移。至于金色笔记,它与其他四种笔记不同,它的意义不在于折射外部的或内部的世界,而在于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金色笔记篇幅不长,写的是女主人公邂逅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后发生的一些事。他们两人意气相投,都是那种对人生有着深层思考的知识者。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气力,用尽了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在很多时候,战争或错误的革命运动还会使这个进程倒退下来。好在这种倒退并非一退到底,而是倒退到略高于起点的地方就止住了。推圆石的人于是继续努力,虽然要把圆石推上山顶简直遥遥无期(作者没有说哪一天人们可以期望在山顶上见到这块圆石),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恐怕就在于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虽然成功甚微,但努力本身就是价值—趟话莱辛没有明说,但我们显然可以这样去理解。假如大家都放弃这种努力,这块圆石会滚下山来,把所有的人都碾碎、压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推圆石的人,尽管他们无法把圆石推上山顶,尽管他们所推的圆石甚至倒退了,但他们仍不是失败者。他们用不着气馁,用不着自暴自弃,因为世界就是这么个模样,你不应该苛求它来适应你,而应该你调整好自己去适应它。你应该与这不完美的、混乱的世界达成妥协,与之和平共处。千万不要与之怄气,更不要像《自由女性》中那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汤姆(主人公女友摩莉之子)那样因容忍不了这种混乱就开枪自杀!可以说,金色笔记的“金色”,其象征意义就是“真理”。主人公安娜终于明白了这个真理。她的写作障碍症也就不治而愈。最后她答应索尔重新开始写作。索尔为她未来的小说写了开篇的第一句。她也为索尔的小说写了第一句。索尔的小说后来发表了,反响很好。安娜给索尔的小说写的第一句是:“在阿尔及利亚一座干燥的山坡上,一位士兵眼望着照射在他的步枪上的月光。”索尔的故事就写在安娜的金色笔记里,是一个短篇。但在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只留下了一个故事梗概:一位阿尔及利亚士兵在战场上被俘,受到法国人的严刑拷打。后来他从监狱逃出,重新进入军队,并负责看管法国的俘虏。受他看管的一位法国俘虏是位学哲学的学生,他跟他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并抱怨自己一生中只知道盲从祖师爷们的说教,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两人越谈越投机,不幸被指挥官撞见。指挥官认定那位阿尔及利亚士兵是间谍,下令把两人都枪决。这个故事要说明的是人生的荒谬:犯人与看守的角色是可以随时转换的,生与死也不是人们自己可以预见的。这层意思作者在前面蓝色笔记中已有过更形象的描述:安娜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军官被蒙上眼睛背靠着墙站着,他的对面是六个持枪的士兵。正等待他们的指挥官下达枪决的命令。那第七位(即行刑的军官)只要把举起的手放下,那六位士兵就会马上开枪射击。然而,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呐喊声:“我们胜利了!”行刑的军官听见这声音,便走过去给犯人松绑,自己站到刚才犯人站过的地方。犯人和行刑者亲兄弟般对视一笑。指挥官的手终于放下,枪响了,犯人倒毙在墙脚下。安娜本来无法容忍这种毫无是非标准的现实,但在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她就能坦然地面对这种残酷的、血淋淋的人生游戏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索尔给安娜的小说写的第一句:“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略微留点神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第一句也正是《自由女性》的第一句!这也就是说,《自由女性》这篇文字是安娜在与现实达成妥协以后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理清《自由女性》与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以及金色笔记之间关系的钥匙。《自由女性》中的两个女人(即主人公安娜和摩莉)都是离异后的独身女子。两人身边都有一个孩子:安娜的女儿叫简纳特;摩莉的儿子叫汤姆。两个女人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标榜女性的自由。她们自觉地站在男人的对立面,总以为自己的不幸是男人造成的。光从表面现象去判断,我们很容易错误地把《自由女性》当做全书的总纲,从而将女权主义放到很不恰当的位置。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安妮塔·布鲁克纳在《伦敦书评》上撰文就称莱辛是“原始形态中的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由于她是莱辛同时代的女性作家,她的话似乎很有些分量。其实,她并没有说到点子上。通过上述对四种笔记和金色笔记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的视野远比人们所能想像的要广阔得多。她的雄心壮志是想描述五十年代整个世界的道德气候和政治风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种族主义等等,都是她笔下的基本命题。不能说《自由女性》不谈女权主义,但不是整部小说的主流。那导致女主人公精神分裂、患上写作障碍症的一切才是小说的核心。说《金色笔记》是女权主义的作品,那就像瞎子摸象,只说出了其中的一点,而没有把话说全。在我们仅限于《自由女性》(且不管那五本笔记)讨论问题时,说莱辛是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也是不合适的。莱辛不是什么先驱,更不是极力主张女权主义的斗士,而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悲观论者。“自由女性”在她笔下只是一个反语。像塞万提斯以模仿骑士文学来否定骑士文学那样,莱辛也是想以标榜女性的自由为幌子来证明女性自由的非现实乃至荒谬的。只不过她的行文不像塞万提斯那样辛辣、咄咄逼人,而是更温和,更含蓄罢了。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男人少不了女人,女人也少不了男人。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主人公安娜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她想寻找完美的男人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以后,两个女人都与现实妥协了:摩莉重新嫁了人;安娜虽然没有再婚,但也已从封闭的自我走出。作者的描述显然想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女权主义并不能帮助妇女获得真正的自由,离开了男人奢谈女权,这种思潮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更何况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很多,而且也更重要,女权主义还远远排不上议事日程。五种笔记与《自由女性》的关系,实际上是大主题和小主题之间的关系。世界那么混乱,你的力量又那么渺小,你根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无法把那块大圆石推上山顶。你又不是站在山顶上向下观望下面的人如何推动圆石的那种人(这种人为数很少),而是在下面卖力气的芸芸丛生,那么,你就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吧。只要你尽了自己的责任,做了你应该做的事,这也就够了。作为一个作家,你就继续写你的书去,既然你理不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团乱麻,就不要去理它。世界那么混乱,你就应该在混乱中求生存,而决不应该因混乱而放弃自我生存的权利。这恐怕就是莱辛在让女主人公解除写作障碍症时想说而没有明说的话,也是索尔在给安娜写下“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这句话时所期待的。还有,在写作风格上,《自由女性》采用的完全是一种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写作方法;而四种笔记则有多种手法的混合:如心理分析的方法和新闻报道的方法就常常与纪实的方法并驾齐驱。这也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这样做使四种笔记增加了层次感、混乱感(当然,作家自己是一点也不乱的),从而使《自由女性》的传统回归显得更招人惹眼。作者在这里再次给无言的形式赋予某种意义:主人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惘以后,又回到了常规,回到了无奈的,表面上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现实。《金色笔记》的翻译是我和刘新民兄共同完成的。我译至黄色笔记第三部分,余下的是刘兄的译笔。本来我是打算一个人承担到底的,只因受国家教委委派赴剑桥大学进修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文学,不想在那块文学和科学的风水宝地里做在国内贫寒的书斋里也可以做的工作,于是请了刘兄帮忙,完成余下的那一部分。好在刘兄是我多年的合作伙伴,我们曾十分愉快地在一起翻译过《莎士比亚诗全集》。译完这部书,对莱辛的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我们更感到《金色笔记》确实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重头戏。说它划时代恐怕言之过重,但至少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够流之久远的书。陈才宇一九九九年五月二日

内容概要

四十年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与伍尔芙并称“双星”。 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提名。 1919年生于伊朗,幼年度过了一战后有如毒气弹下的生活。 十五岁因眼疾辍学,改以自修方式遍读文学,后来做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 曾两次结婚并离异,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推出,作为极易引起争议的鸿篇巨制,成为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书籍目录

译序
一、自由女性Ⅰ
1.黑色笔记
2.红色笔记
3.黄色笔记
4.蓝色笔记
二、自由女性Ⅱ
1.黑色笔记
2.红色笔记
3.黄色笔记
4.蓝色笔记
三、自由女性Ⅲ
1.黑色笔记
2.红色笔记
3.黄色笔记
4.蓝色笔记
四、自由女性Ⅳ
1.黑色笔记
2.红色笔记
3.黄色笔记
4.蓝色笔记
五、金色笔记
六、自由女性Ⅴ

编辑推荐

多丽丝?莱辛代表作莱辛否认自己是女权偶像然而这个青年女性做情人和母亲的故事,被全球数百万人当做女性独立的教科书 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 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下面就介绍这部作品: 《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最后两部分之间出现构成书名的金色笔记。它的位置在四本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之前。如果我们把《自由女性》作为经,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作为纬,小说的结构就像一张网,罩在内容上。由于结构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角色,小说的内容已退居第二位,成了形式的注解和佐证。形式服务于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被颠倒了! 设想一下《金色笔记》的原始面貌吧:一部六万字左右的《自由女性》手稿被分割成五部分,中间插入内容庞杂的五个笔记本:黑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个总结。五本笔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名义上的捉笔者是安娜•沃尔夫。除了金色笔记所描写的事件仅限于一九五七年外,其他四本笔记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第三者的影子》的主人公是爱拉,她是第三者的影子,更是安娜的影子。《自由女性》用第三人称。根据金色笔记中提供的线索,它是安娜与外部世界达成妥协的产物。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种布局,哪里还有传统小说的规范呢?乍看之下,简直就是一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然而,这种古怪的布局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这种混乱不堪的印象也是作者用心制造的。莱辛自己对《金色笔记》的形式颇感自豪。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她曾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小说面世后,各种各样的批评纷至沓来。有人说它宣传女权主义,有人说作者在演绎个人的生活体验。针对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论,莱辛在于一九六四年发表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我对有关《金色笔记》的评论很恼火。他们都把它当做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小说——但这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偏要把它说成是‘多丽丝•莱辛的忏悔录’。” 作家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她知道自己在做点什么。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其实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份小说主旨示意图:读懂了这份示意图,你就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显然相信,小说的形式也可以作为传达意识的空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关键”,据我揣测,就是小说的宏旨。莱辛在这里并没有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的意思。她的艺术尝试是讲究分寸的,有理有据的,在实践中也是可以操作的。一部《自由女性》,加上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和一本金色笔记,这样一个布局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乱”(chaos)。这是一个关键词。莱辛是想用艺术的“乱”来象征外部世界的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精神的乱。五十年代的世界是一个很不安宁、很不和谐的世界: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刚刚散去,朝鲜战场又冒起了熊熊战火。美国、英国、苏联都忙于扩军备战;人们似乎嫌原子弹杀人还不够多,不够狠,威力比之更大的氢弹正在加紧试验。而在美国,麦卡锡主义搞得人心惶惶。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斯大林死了;赫鲁晓夫上台,召开了苏共二十大,通过了秘密报告。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 以上是《金色笔记》提到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大多以剪报形式粘贴在蓝色笔记中)。小说中的黑红黄蓝,象征着多人种、多主义的整个世界。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黑色对应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红色对应共产主义,黄色对应资本主义等等,但作者显然模模糊糊暗示了这个意思。在一九七二年版的《前言》中,作者曾坦诚地交待过自己的创作动机: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鉴于此,她有意要向这些艺术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金色笔记》就是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写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还比她的榜样走得更远: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司汤达所关注的也只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国家——法国的社会风俗和思想意识。多丽丝•莱辛却试图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 《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虽然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舞台在英国,但通过粘贴剪报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这些剪报,实际上在这里巧妙地铺垫了小说的场景。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任何一个读者对于《金色笔记》所表现的思想观念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企图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至少在她以前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曾经拥有过那么广阔的视野,那么超凡的抱负。可以说,《金色笔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 如果《金色笔记》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上,那么。它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一样,应该归类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档案里了。但是,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形、多态——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安娜是个艺术家,写过一部题为《战争边缘》的小说。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过共产党组织。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非洲的黑人群众,却抱着种族偏见空谈民族的解放。回到欧洲后,她又在英国共产党的某个外围组织里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这时候的她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精神上已极度空虚。她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又从根本上怀疑斯大林主义。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她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了。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作为一个女人,她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发疯,不至于自杀,她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收效甚微。倒是这四本笔记成了灵丹妙药,通过它们,她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人格分解成四部分,从而消弱死亡的意志,瓦解其强大的破坏力。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于是成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至此,四种笔记的外部的客观象征完成了它向内部的主观的象征的转移。至于金色笔记,它与其他四种笔记不同,它的意义不在于折射外部的或内部的世界,而在于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金色笔记篇幅不长,写的是女主人公邂逅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后发生的一些事。他们两人意气相投,都是那种对人生有着深层思考的知识者。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气力,用尽了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在很多时候,战争或错误的革命运动还会使这个进程倒退下来。好在这种倒退并非一退到底,而是倒退到略高于起点的地方就止住了。推圆石的人于是继续努力,虽然要把圆石推上山顶简直遥遥无期(作者没有说哪一天人们可以期望在山顶上见到这块圆石),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恐怕就在于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虽然成功甚微,但努力本身就是价值—趟话莱辛没有明说,但我们显然可以这样去理解。假如大家都放弃这种努力,这块圆石会滚下山来,把所有的人都碾碎、压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推圆石的人,尽管他们无法把圆石推上山顶,尽管他们所推的圆石甚至倒退了,但他们仍不是失败者。他们用不着气馁,用不着自暴自弃,因为世界就是这么个模样,你不应该苛求它来适应你,而应该你调整好自己去适应它。你应该与这不完美的、混乱的世界达成妥协,与之和平共处。千万不要与之怄气,更不要像《自由女性》中那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汤姆(主人公女友摩莉之子)那样因容忍不了这种混乱就开枪自杀! 可以说,金色笔记的“金色”,其象征意义就是“真理”。主人公安娜终于明白了这个真理。她的写作障碍症也就不治而愈。最后她答应索尔重新开始写作。索尔为她未来的小说写了开篇的第一句。她也为索尔的小说写了第一句。索尔的小说后来发表了,反响很好。安娜给索尔的小说写的第一句是:“在阿尔及利亚一座干燥的山坡上,一位士兵眼望着照射在他的步枪上的月光。” 索尔的故事就写在安娜的金色笔记里,是一个短篇。但在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只留下了一个故事梗概:一位阿尔及利亚士兵在战场上被俘,受到法国人的严刑拷打。后来他从监狱逃出,重新进入军队,并负责看管法国的俘虏。受他看管的一位法国俘虏是位学哲学的学生,他跟他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并抱怨自己一生中只知道盲从祖师爷们的说教,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两人越谈越投机,不幸被指挥官撞见。指挥官认定那位阿尔及利亚士兵是间谍,下令把两人都枪决。这个故事要说明的是人生的荒谬:犯人与看守的角色是可以随时转换的,生与死也不是人们自己可以预见的。这层意思作者在前面蓝色笔记中已有过更形象的描述:安娜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军官被蒙上眼睛背靠着墙站着,他的对面是六个持枪的士兵。正等待他们的指挥官下达枪决的命令。那第七位(即行刑的军官)只要把举起的手放下,那六位士兵就会马上开枪射击。然而,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呐喊声:“我们胜利了!”行刑的军官听见这声音,便走过去给犯人松绑,自己站到刚才犯人站过的地方。犯人和行刑者亲兄弟般对视一笑。指挥官的手终于放下,枪响了,犯人倒毙在墙脚下。安娜本来无法容忍这种毫无是非标准的现实,但在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她就能坦然地面对这种残酷的、血淋淋的人生游戏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索尔给安娜的小说写的第一句: “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 略微留点神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第一句也正是《自由女性》的第一句! 这也就是说,《自由女性》这篇文字是安娜在与现实达成妥协以后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理清《自由女性》与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以及金色笔记之间关系的钥匙。《自由女性》中的两个女人(即主人公安娜和摩莉)都是离异后的独身女子。两人身边都有一个孩子:安娜的女儿叫简纳特;摩莉的儿子叫汤姆。两个女人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标榜女性的自由。她们自觉地站在男人的对立面,总以为自己的不幸是男人造成的。光从表面现象去判断,我们很容易错误地把《自由女性》当做全书的总纲,从而将女权主义放到很不恰当的位置。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安妮塔•布鲁克纳在《伦敦书评》上撰文就称莱辛是“原始形态中的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由于她是莱辛同时代的女性作家,她的话似乎很有些分量。其实,她并没有说到点子上。通过上述对四种笔记和金色笔记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的视野远比人们所能想像的要广阔得多。她的雄心壮志是想描述五十年代整个世界的道德气候和政治风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种族主义等等,都是她笔下的基本命题。不能说《自由女性》不谈女权主义,但不是整部小说的主流。那导致女主人公精神分裂、患上写作障碍症的一切才是小说的核心。说《金色笔记》是女权主义的作品,那就像瞎子摸象,只说出了其中的一点,而没有把话说全。在我们仅限于《自由女性》(且不管那五本笔记)讨论问题时,说莱辛是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也是不合适的。莱辛不是什么先驱,更不是极力主张女权主义的斗士,而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悲观论者。“自由女性”在她笔下只是一个反语。像塞万提斯以模仿骑士文学来否定骑士文学那样,莱辛也是想以标榜女性的自由为幌子来证明女性自由的非现实乃至荒谬的。只不过她的行文不像塞万提斯那样辛辣、咄咄逼人,而是更温和,更含蓄罢了。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男人少不了女人,女人也少不了男人。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主人公安娜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她想寻找完美的男人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以后,两个女人都与现实妥协了:摩莉重新嫁了人;安娜虽然没有再婚,但也已从封闭的自我走出。作者的描述显然想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女权主义并不能帮助妇女获得真正的自由,离开了男人奢谈女权,这种思潮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更何况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很多,而且也更重要,女权主义还远远排不上议事日程。五种笔记与《自由女性》的关系,实际上是大主题和小主题之间的关系。世界那么混乱,你的力量又那么渺小,你根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无法把那块大圆石推上山顶。你又不是站在山顶上向下观望下面的人如何推动圆石的那种人(这种人为数很少),而是在下面卖力气的芸芸丛生,那么,你就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吧。只要你尽了自己的责任,做了你应该做的事,这也就够了。作为一个作家,你就继续写你的书去,既然你理不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团乱麻,就不要去理它。世界那么混乱,你就应该在混乱中求生存,而决不应该因混乱而放弃自我生存的权利。这恐怕就是莱辛在让女主人公解除写作障碍症时想说而没有明说的话,也是索尔在给安娜写下“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这句话时所期待的。还有,在写作风格上,《自由女性》采用的完全是一种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写作方法;而四种笔记则有多种手法的混合:如心理分析的方法和新闻报道的方法就常常与纪实的方法并驾齐驱。这也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这样做使四种笔记增加了层次感、混乱感(当然,作家自己是一点也不乱的),从而使《自由女性》的传统回归显得更招人惹眼。作者在这里再次给无言的形式赋予某种意义:主人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惘以后,又回到了常规,回到了无奈的,表面上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现实。《金色笔记》的翻译是我和刘新民兄共同完成的。我译至黄色笔记第三部分,余下的是刘兄的译笔。本来我是打算一个人承担到底的,只因受国家教委委派赴剑桥大学进修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文学,不想在那块文学和科学的风水宝地里做在国内贫寒的书斋里也可以做的工作,于是请了刘兄帮忙,完成余下的那一部分。好在刘兄是我多年的合作伙伴,我们曾十分愉快地在一起翻译过《莎士比亚诗全集》。译完这部书,对莱辛的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我们更感到《金色笔记》确实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重头戏。说它划时代恐怕言之过重,但至少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够流之久远的书。陈才宇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日   多丽丝•莱辛代表作   莱辛否认自己是女权偶像   然而这个青年女性做情人和母亲的故事,被全球数百万人当做女性独立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作者把五本笔记穿插在这个故事之中,以此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其中黑色笔记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她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对斯大林主义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所创作的一个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她的日记,记录了主人公精神的轨迹。四本笔记于是成为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而最后的金色笔记,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总结。在这种貌似无序的结构中,作者展示了那个混乱迷惘而多变的时代中一个失重的灵魂的探索和生存。


 金色笔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4条)

  •     有个朋友说,一本书不读两遍不能叫做读过,对一本只读过一遍的书指指点点那多半是为了增加谈资而进行的经验炫耀。他对感兴趣的书籍或者电影会反复看,钻进去了就不容自己轻易出来,非要深入到底,探个究竟。《金色笔记》我刚刚读完一遍,就要说话,很脸红。急于想说,是因为它很棒,义务做个广告。女艺术家的作品一向被认为过于小气,视野和心胸一样窄小,肤浅,缺少深厚的积淀。这是个让人叫苦不迭的局面。于是很多具有聪明才智的女人们大声诘问:“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如此缺少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然后从性别的、教育的、社会的、心理的各个角度寻找原因。不过这并不能解决女人们的问题,光问为什么不如去做去改变,最好的答案不是别的恰恰是女性自己创造出真正伟大杰出的作品。《金色笔记》让人振奋,它用最简单的语言,巧妙而令人玩味的形式,呈现了现代人纷繁芜杂的精神世界。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你应该用一句话说出一部电影要讲的故事。这是好莱坞的剧作模式。但是我相信还有另一种电影和文学,是无法用一句话去概括整个作品的,因为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语言本身在于它的叙述方式在于它的不可复述。在《金色笔记》的扉页上这样介绍——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记录,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莱辛描摹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男女间的爱情,兼具感性与知性。——这种内容介绍大概适合很多部作品,用词的烂俗(知性这个词很讨厌)不能给你任何不平凡的感觉,但是我还得引用它来交代本书的内容,我总结不出更好的。诺贝尔委员会的评语也很抽象而且片面:“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金色笔记》塑造了一个独立的、勇敢的、反省的女性安娜,让我们从她的政治、创作、友谊、爱情、子女等不同层面的生活当中感受到现代人的精神错乱,它将人们生活中凌乱的、离散的诸多因素做了深刻的描绘,即使是面对沦落的、崩塌的局面,作品本身也并没有呈现出颓败的迹象,相反,它催人思索和抗争。(小说中的安娜说:)“今天,当我正着手写作时,仍然隐隐感到有些厌倦:这是因为这门属于艺术或者艺术家的行业如今已大大贬值,成了头脑空空的业余爱好者的私有财产,弄得那些与艺术真正有联系的人一看见他们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恨不得逃得远远的。”尽管这样,莱辛还是有她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唯一使我感兴趣的小说是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安娜在迷茫了很久之后,重新投入写作。就像西西弗的神话所预言的那样,我们不断向山顶推动那块将要滚落的圆石,周而复始。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意义,我们知道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还是卖力地去做。
  •     读了两遍,才知道其中的智慧。很痛苦的过程。如果你融入进去,你就会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崩溃与绝望。毕业论文选择了这个。写完了才发现其实自己读的浅。读国外的批评理论,才知道国内的差距,和自己的阅读能力的薄弱。是的,阅读也是种能力。有些作品不是写给所有人的。有些作品不是写给一个时代的。这部作品的厚重感和史诗感是在参悟莱辛之后我才猛然觉得的。这部作品,几百年后,若人类在,那定是会被反复阅读。莱辛的文字,简洁干练。她追求的是理性的准确表达,对真相的表达。在她的1957年的论文“小人物的声音”中,莱辛写道:言语,对于我,不再是那样简单和自然。所有伟大的词语……包括他们对立的意义和许多可能的暗示。言语变得如此的不适于表达我们丰富的体验,比如简单的在公车上偷听的句子回响起来就像那些对着崖壁吼叫的话语。我在猜测莱辛的灵魂是怎样的。她比安娜一定多了份宽容。不然写不出这么柔美的句子和这么睿智的语言。读《金色笔记》起初是受这个“刻薄聪慧”的女子的解析,一个个华丽表象下的丑恶与混乱剥离的干干净净。后来重读时,更是难以忍受强烈的恶心。知道真相后的恶心。可读者却又找不到理由说服莱辛的认识。这就是生活。人类的生活。据说译文没有原文那样饱满,读起来有些干涩苍白。但在结构上好在译文不会有所变形。莱辛喜欢借助结构来表达她的主题。语言和言语的不确定性让她头疼不已。同时代的批评者们认为这部作品是失败的。结构古板,刻意,女权主义写的让人匪夷所思。半个世纪后,批评家才看懂了莱辛设下的陷阱。虚构圈套让这部作品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读者在她引导下建立起来的概念又被她自己推翻。这就是莱辛想要的。她在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相。莱辛在偷偷地改造读者的灵魂。你可以鄙薄她,可以讨厌她,她就是那一味中药,入口艰涩,却有益健康。也就是等了半个世纪后,批评家才看到了莱辛灵魂里的丰富多彩。荣格心理学,兰恩学说,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这些混杂的中药撑起了整个小说的灵魂。隐晦深邃。愈发觉得作品沉重,不是页数多,而是灵魂的重量。敬畏的。因为我还没有读透。重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     读七百页的小说,现在对我来说,恐怕比读同样厚的哲学书更加困难。也许是因为长篇小说的愉悦是更加隐秘的,大量出彩的篇章隐藏在平白的叙述里。不过莱辛的这本小说确实教给我新的东西,让我从另一面观察女人,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而当我将自己置入作者的对面展开对话时,一切似乎都鲜活起来,于是这本书已经成为一本可以重读的书。而四本笔记,就像是这个世界的镜子一般,它告诉那些平庸的写作者们:你们还不够努力。

精彩短评 (总计97条)

  •     先不說内容如何好,只是書本身拿在手裏就是一種享受。皮封面,做得典雅莊重大氣~喜歡得愛不釋手
  •        应该是在大二或者大三,我在《外国文艺》上看到几个短篇小说,看完了往回翻,找作者的名字,发现是个陌生女人,叫朵丽丝.莱辛。我心想,记住了,下次去书店看看有没有她的书。等真买到她的书,我已经毕业两年了,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名字叫什么忘记了,也许就是《朵丽丝.莱辛短篇小说选》之类的吧,又过了两年,我看了《金色笔记》,到2005年,又看了《简·萨默斯日记》。
      
       傍晚小睡醒来看到新浪短信得知她获奖,那一瞬间我弄错了一件事:我首先想起的是《想像一下你临终那一天》和《回家找玛丽》,后来才明白过来,我弄混了,那不是她的作品,是安.贝蒂的。这么说,在莱辛的小说中,其实并没有哪一个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对她的记忆是基于整体质量的。
      
       《金色笔记》是一流杰作,不需要我多说,已是定论。她的短篇小说也是一流水准,至少读任何一篇都决不会失望,都能得到教益。作为一个实力派作家,她不是很惊艳。但是如果抱着惊艳的要求,作为读者,可能我们这一生可能就将永无所获了。包括莱辛在内,大约有50个作家的信息构成方式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方式并不一致,但都充满张力,包含了小说家们几百年积累而成的对世界的理解力,说句最俗的,对我养家糊口很有帮助。
      
       年轻时喜欢过的作家都是我的亲人,某种程度上我跟他们比跟亲叔叔们亲多了。因此在今天,特别祝贺一下了不起的朵丽丝.莱辛奶奶——现在中文媒体都叫她多丽丝.莱辛了。我为她感到开心。
  •     这本书初中的时候托同学买的,特别厚.我的封面和图片上的不一样,是白色的,没有当中那图案的.这本书里我很喜欢一个男性角色,名字我一定是忘了,但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就像是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外形也好性格也很接近,但他会更坏点,比如他称赞你的时候,其实是在损你.当然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有多坏.看完这书我当时的脑子应该是特别混乱的,因为我现在记不起什么内容..
  •     我读过的最好的小说
  •     这书的厚度确实吓人,书里有很多抓人的精彩片段,也有些部分琐碎得读不下去,整部书让我有点找不到重点。挑出喜欢的部分自己组成一个故事或许是个实用的阅读方法。
  •     人类文明的终极预言,超级神奇的想象。
  •       作者是圆满了。
      读者分裂分裂着也圆满了。
      通篇表达了同样一个主题。
      对于女性来说在这个多面价值观的世界上,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点。
      虽然形式上看上去四分五裂,实际上在内里有一顾隐藏的精神吧全书贯穿起来。
      《麻将》里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别人告诉他们才知道。
      这本书同样有相似的精神,只不过主题是女性,放大了讲,对于所有人来讲有何尝不是如此。
      全书如同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线来织成一幅金美的小毛。
      =it!
  •     以乱写乱,野心太大想表现的东西太多
  •     居然没有预想的那么闷
  •     读这本书读得很艰辛,不同的日记是人为的分割,这种断裂制造了安娜分裂的人格间的距离,和吸引力。回旋的主题太多,战争时代的爱情、战后左派知识分子的冷落、尴尬,同志情谊的绑架,自由女性的聪明和清醒的压力。莱辛真的是个激进派。
  •     真的很了不起的一部著作,巨大的分裂感,以及作为女性自身的困境与挣脱,作为人的整体复归的艰难。红,黄,蓝,金,四本笔记里最喜欢金色那本,有着庞大的思辨语言体系。
  •     看完觉得很复杂
  •     一下子就看完了可金色笔记部分都还没出现,才发现找到的kindle版本内容不全,上豆瓣来看一下发现这本书居然有700多页,是否看全本待我考虑一下。
  •     因为写毕业论文要用,到处找不到,在朋友的提醒下终于在当当买到了,很开心!
    不过看起来很旧,硬皮封面的塑料膜都被划伤了,希望当当网以后能改进一下。
    内容么,只要是想看这本书的都应该知道吧,莱辛的重量级作品。不过不太喜欢这个版本的目录,把自由女性、四色笔记和金色笔记平行排列并不符合原著的“四色笔记和金色笔记是《自由女性》的注解”,如果没看原著的话容易误导读者。
  •     读完后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在读时又嚼出了好多味道。这就是life?
  •     bbc的广播剧,当时困扰女性的问题到现在也没什么改观。
  •       看多丽丝·莱辛的书第一本是《野草在歌唱》,觉不出什么。第二本是《金色笔记》,先借给老爸看,老爸说:“开头还行,越往后越看不下去,真不知道她到底要说什么。”老爸没有看完,倒让我觉得也许有戏。因为老爸是那种专门买了全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人,自然跟我的趣味相左,何况据说有女权倾向的莱辛的这一本。
      
      果然,《金色笔记》不错,很不错,相当不错。跟我老爸的感觉相反,我是开头一般,越往后看越有兴味。
      
      莱辛对女性的心理、情感和思想的描画,有着相当的高度和深度。--这个度,不仅指她的文字功力,更关键的是,她使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本身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有了新的高度和深度。
      
      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个左派,书中反映了她对左翼运动的思考特别是对斯大林主义的质疑。在书前面的介绍中,译者称其为“反映了女主人公信仰破灭后的思想迷乱”。这只能说明译者与作者的差距(对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书的译者都在不懂不理解不热衷的情况下“客观”地翻译呢?这种情况简直比比皆是,令人难以忍受。)其实安娜政治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正反映了安娜或者就是作者本人的独立思考及不断进步。她决不是六十年代在天安门前高喊“毛主席万岁”、三十年后摇身一变为官僚资本主义下官商的人。她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自己的冷静与独立思考,她为她的政治观、情感观、人生观负责,她对自己负责。
      
      莱辛一直不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其实她当然是,只因女权运动的局限性使她刻意与其保持距离。她说:“在我看来,女权主义对西方那些有特权的女性有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但是从很多方面看,没有对穷人和第三世界劳工阶级妇女产生作用。这点让我不满。”
      
      莱辛在1993年访问过中国,她在谈及对中国的印象时说,“我去中国之前,被告知说中国人不会谈论政治,但这不是真的。我们发现中国人非常公开,显然毫不畏惧。他们批判‘文化大革命’。没有一个人回头看看自己的肩膀,期待被逮捕。在上海我看到巨大的反差。在某个街上,可能有非常显眼的商店,卖灿烂夺目的欧洲时装的仿制品。但是走到一个后面的街口,就是贫穷的家庭,拥护在只有一盏光秃秃的灯泡的一间房子里。一个晚上我听到一个中国家庭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非常奇怪。你一定会想他们应该有他们自己庆祝生日的歌曲。世界上每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无论是法国或英国或美国,都把自己的文化强加在其他没有那么发展的社会身上。”
      
      这就是莱辛。我越了解她便越喜欢她。
      
      于是又买了她的《另外那个女人》。这是一个短篇小说集,一篇一篇地看下去,越发惊叹莱辛的笔力。特别是《老妇与猫》一篇,无论是那如此冷峻娴熟的文字还是其呈现出的人性关怀和底层立场,都令我感到震撼,更产生长久的思考。
  •     感觉,在世界盲目的时候,找到了一个追求的东西,填补空虚
  •     很难读,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本来就晦涩难懂。读了可能有2个月了,才读完一遍。感觉很乱。不过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非凡的真诚之情。值得再三去读。
  •     我能说我看不懂吗
  •       又是一本漫长的书。
      一本书下来,是一个女人生命中某个时间段的截取,连接着过去甚至历史,覆盖一个巨大的世界。涵盖着人性,爱情,婚姻,和最重要的政治。作者创作一个虚拟的人物代替自己,描述自己的种种难以摆脱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摆脱那种将自己赤裸,把自己的一切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羞耻。用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实的生活,总归是太困难。不只是这种状态下难以摆脱因私心而导致的种种限制,也有以第一人称写作,长久之后把写作和真实人生混淆的毁灭性状态。四本笔记记述了安娜的全部人格,但其实四本笔记的初衷或许并不是为了出版,正如并不是每一把枪支被制造出来都注定要开火,每一颗炸弹被制造出来都不一定会爆炸。四本笔记是作者本人把自己分成四个部分,记述自己人生的一切和通过文字来进行的挣扎和摸索,企图寻找答案的有血有肉的人生,任何一个平凡的常人,都会因私心而选择永远隐藏这些笔记,如同安娜的父亲一般。
      
      这本书足以混淆一个人对常理的认知。书中描写的各类型的人物,各类型的关系,表层之下隐藏的种种真相让我开始怀疑常规的东西。印象深刻的诸如银行巨头查理的枯燥,主妇马莉恩的自我解放,安娜平和外表下如同涌动火山一般的剧烈,那一对模范的美国夫妇在维持光鲜亮丽的外表示人之下两个人彼此的拉扯,挣扎,愤怒和无法拔离的相互依存。
      
      透过安娜和诸多男性之间的关系,折射出的是男性和女性彼此的思维方式,彼此的需求和独立,以及女性视角下男性在细微之处所反映出的道德和人品。自私,冷漠,征服欲,呆板,等等等等。
      
      诸多的描写之后你难以再去批判和赞同常理或异常的东西。因为他们彼此身后都隐藏着没办法轻易辨别和没办法进行评判的东西。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阿尔及利亚的士兵是否应该和法国囚徒一起被绞死,一件简单的事情足以引发战争般的争论。身为共产党的安娜在面对着苍老的中国农村孕妇时,谈起社会的解放和自由又会是何等何等的苍白,一切都难以评判。我们都自以为是塔顶的人,其实我们都是一茬接一茬推巨石的渣滓。
      
      最后是安娜和索尔。读到索尔搬走那一段时,几欲落泪。所谓的爱情和相互依存,在这里我已经没办法保持原来的定义。我看到本书中最负面的安娜和拥有十几个善恶相间的人格的索尔在大房子里争斗,拉扯,咆哮,随后在下一秒狠狠地抱在一起用尽生命的力气做爱,彼此想要对方成为理想的状态但是所谓的理想状态对彼此都是荒诞的扯谈。即便如此两个人彼此之间的爱情却真实的存在,巨大的没有任何办法去抹除。爱情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可以相安而处,并不意味着两个人可以厮守一生。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可能意味着互相的毁灭,两个相爱的人最终的出路可能是你为我的笔记本扉页写上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场景,然后我续写一整个小说,把我们彼此谈论的一切全部写进去。我们不知何时可以再相见,但是爱一直在那里,永远也不会消失。
      
      愿每个挣扎的人回归到常规的生活之后,不会感觉到泯灭。
      愿每个读过书的人能放下自己的羞耻,看到真实的自己。
  •     看得出受存在主义影响甚深,但连一直自诩为大部头爱好者的我也不得不说,实在太啰嗦了,思想容量大概还不及薄薄一册《局外人》。虽然手法新潮,元小说碎片化什么都用上了,但不论是用殖民政策还是共产主义 还是心理分析来包装那些故事,其核心都是不普通的两性关系。颠来倒去讲述同样的故事,却没像福克纳那样拉开视角差异,陷入同质化(当然,也可以说我这种评价恰恰证明这部小说有其内在逻辑,不是表面上那么零散的)。读到最后我也没能为安娜的分裂或纠葛所震动,很久没有这么不愉快的阅读体验了,绝对不重读。
  •     小说很好,翻译还可以再烂一点吗?还是看原著吧。
  •     真没看懂
  •     我知道是摘抄......但你不是强大到幻化成"我","你"两个人格了麽? 所以我感觉这篇是梁奕那个人格写的.....诶,建议你去看<致命ID>,那个里面个胖子的人格分裂得叫一个恐怖
  •     主题多样,突出,结构分而不乱,隐匿了作者
  •     最后的美国人不喜欢,强行理想情人
  •     If you wanna talk about it, I'm always here listening.
  •     我在卓越买了很多书,这是第一次发现有问题,很多页有淡淡的重影,怀疑是正版吗?卓越的承诺是“假一罚十”,但是其实在卓越买书并不是为了要索赔,而是因为信得过卓越的正品保证,相信卓越做出这个承诺也是因为对自己的产品的自信,我现在就想知道发给我的这本书是正版吗?只是一个小买家就算再也不再卓越购物也不会对卓越有太大的损失,但是请给我个说法
  •        《金色笔记》初版于1962年,差不多有50年了,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验证了金色笔记成为经典的全过程。
       “四本笔记完全相同,都是十八英寸见方,封面像廉价的波纹绸织物那样鲜艳亮丽。但颜色迥异——黑、红、黄、蓝各不相同。”笔记如同记忆,一样让人迷茫,再次翻看,每个人都有怀疑,这难道就是曾经的真实?
      
       首先有一个自成一篇非常独立的小说,叫《自由女性》,然后由黑、红、黄、蓝色笔记组织内容,她用黑色笔记记录自己的家,红色笔记记录与政治搭界的往事,黄色笔记记录一路不断的遭遇爱情,蓝色笔记则记录始终追求的精神生活。整个书的结构是散开的,章节交叉,有点意识流的味道。也许是个性使然,偏爱阴柔敏感的作家,如普鲁斯特、卡夫卡、里尔克、伍尔夫等等,如今又要加上一名:多丽丝•莱辛。
       书中的自由女性安娜,作家,理想主义者,有过婚姻,有一女孩,单身。她从小在非洲生活,参与了一些政治活动,产生质疑后回到了英国。摩莉,另一自由女性,对丈夫失望后离异,独自带着一个男孩。安娜与摩莉经常一起聊天。
      
       退出组织回国后, 安娜对灵魂的探索没有停止,继续寻找着现实中的燃烧点。写小说,改编成电影,交男朋友。在与人的交往中,研究着他们的个体与共性。结尾处,最终,自由女性摩莉斗不过自己,要结婚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肤浅和琐碎,回归到庸常、程序化的平静生活,而安娜仍然在路上……
      
       《金色笔记》出版后,欧洲的女性主义者本着功用主义的原则,把莱辛降格以女性主义使用,公推安娜作她们的代言人。然而莱辛根本不想被视为波伏瓦的英国同行,也无心效法伍尔夫的哀怨。在莱辛的世界里,女人的不幸可以剖析,但不可以用作控诉的罪状,她们和他们必须正视人类渴望被爱的天性,并接受命运带来的幸与不幸。在个人的理解中,莱辛之所以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并不在于其性别定义,而完全是因为其熟悉女性心理或进而理解为熟悉并剖析个人心理而生成的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借“安娜”的经历而给她们以及他们一些经历者的建议。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氛围催生了知识女性中先进分子的自我意识形成,而自产业革命以降,女性话题经久不衰,文学形态的书写使女性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成为争夺话语权的载体。人们经历了简·奥斯汀,这位女权主义启蒙者和女性意识觉醒的鼓吹者;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在上逾越了“房间里的天使”(伍尔夫语)这种角色定位之后,却给不出更好的建议只能回到历史的地表;当树立标杆之时,波伏瓦的《第二性》,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由于她们相对于前二者的的迷惘相比更为坚定而顺理成章的成为旗帜。
      
       波伏娃沉迷于“为什么女人之所以为女人”的问题,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学的角度给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这个答案;伍尔夫敏感的执着与“双性同体”的幻象,虽然对男性价值为仲裁者的单一价值标准进行了批判,但更多的停留在个人体验上使得内容流与形式;弗里丹在鼓励妇女“提高意识”的同时,使妇女以及部分男士认识到:女人的不幸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可能是社会问题,因而也是政治问题,但其男女都一样的论调由于过激而使男性更为抵触进而丧失了操作性。
      
       时到今日,女权已经不是小众名词,人们已经可以正视女性的社会意义及价值。男女之间自然秉性的差异,必须为人们承认,也必须被女性承认。而女性地位的提高,也不是一本或几本书的影响就能改变的。对于那些不论如何,一概以“我是女的!”为由的女权主义者,要改变的不是社会的认可,而恰恰是自我的认可。
      
       《金色笔记》或许可以定位为一本政治题材的小说,但远远不是一本女权主义小说。莱辛用笔记的方式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次总结,人生的价值恐怕就在于坚持不懈的寻找与努力中,虽然成功的希望甚微,但努力就是价值就是意义。假如人人都放弃努力,西齐弗之石就会滚下,把所有的人,把整个社会都碾碎、压扁。 这并不是单单写给女性朋友的,而是一个充满生活思考的前辈,给我们每个后辈包括男男女女的一份阅历的劝诫。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于他人给出的答案要有借鉴更要有怀疑态度。因此个人更喜欢杜拉斯的《情人》之类的文字,只是描述,却不评判。对于《金色笔记》,也只谈读后,希望对其他读者可以有些裨益,不再劝诫,是非曲直,相信每个读者自有评价。
      
      
  •     1.我是九九的会员,以前帮同学买的金色笔记,九九价是20块,整本书较薄,纸张白皙,字体较小较密,外层还有一张薄塑料包装纸,防污的。2.现在这本,纸张薄,又黄,书又厚,卓越居然卖盗版!!!3.我买之前有人说过是盗版,我以为是恶意的,因为我是卓越老顾客,之前买过其他书挺好的,现在我真的很生气。如果你想买盗版,23.8绝对超贵。最气的是卓越这样大的网上商城,怎么能这样自毁名誉侵害作者权利卖盗版???4.我不会再在卓越买东西,如果不是贪免运费方便,我这次不会买到这本假书,因为我喜欢莱辛。5.建议各位想买什么多看一点评价不要怕麻烦,貌似据说恶评会往后排。
  •     这个小说只读一遍是很难把所有内在联系串联在一起的。光从情节来说写了一个女人和好多个男人的关系,详细写了与其中三个有感情的男人,其他一夜风流的男人笔墨少,但刻画的精细程度也很难说是略写。情感戏写两段以上的小说很少,而写猎艳的小说,昆德拉的生命之轻或是马尔克斯的霍乱的,也都对猎艳对象们草草数笔,真正的感情线上也只有一个女主。所以单从情节方面就足以窥见其复杂。小说的内在线索是人格的分裂、作为左派知识份子的社会主义信仰的幻灭,也包括作为女人的主人公女权理想的幻灭。这部小说被誉为女权小说代表作,到莱丝本人却否认自己是女权者,也许和小说结尾的幻灭心态有关吧,尽管通篇都有针对男权主义男性的讽刺之辞。莱丝在序言里说,(因为)女权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她小说里浓重严肃的政治描写继续回答,政治才是主要内容。但政对
  •     别人一定比我更有文化。
  •     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而且是一名觉得大多数女人都有欠缺的女权主义者。
  •     非常欣赏极其睿智的人,无论男女。大概作者实在表现得太出众,所以我一时竟以为我也是想成为自由女性。不过如今我不愿越过边界。摘两句话。“五百部或一千部小说中只有一部具有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的那种特质——即哲学性”。“你和我,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耗尽全部精力,全部才能,想把一块巨大的圆石推上山顶。那块大圆石就是大人物凭天性就认识的真理。那座山就是人类的愚昧。我们在推那块大圆石。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还没干上这个活以前就已经死了,尽管我十分想干——我原以为这是一件富有创造意义的工作。”
  •       因为毕业论文就是分析这本书。去年就买来,第一遍是用零碎时间看的,断断续续的。后来又一口气看完。莱辛确实很厉害,她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多,涉及到世界性的大问题。她一心想把这本书写成经典。书中的主人公是知识分子,懂得多爱思考,比同时代的的女性先进很多。可就算她如何聪明也逃脱不了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为何女人一旦面对男人时就变得愚蠢?莱辛自己也经历了情感的波折,深知女性在感情中的弱势。
      当然,莱辛希望的是男女能和谐相处,找到一个平衡点,女人做她自己,不需要为男人而改变。
  •     A文中的人称不断变换,B文章没有根据时间逻辑,空间逻辑来展开C很多地方就一种感受,一种思想不断沟通,讨论。总之,这本书就通过描述一种生活经历,来教会女生学会思考,思考生活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影响,这本书希望通过举例,改变人的思考习惯,提倡智慧生活
  •       多丽丝·莱辛 ,在她的作品《金色笔记》里,借着女主角的身份,说:“我的书,是写给少部份人看的。”这就意味着,能读懂莱辛的人,很少。对于我这样一位出身卑微而又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更不具备评论莱辛及其作品的修养和能力,斗胆写出了以下这些浅薄的文字,单纯的只为记录一些复杂的感受。
      一个女人年轻时与成熟起来时相比较,竟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呐,以至于莱辛在书写女主角安娜的年轻时代与成年时期,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名字,没生孩子之前的女主角名叫“爱拉”,后来,叫做“安娜”,与女主角相对应的其他人物也有着不同的名字,爱拉的好朋友是朱丽娅,安娜是摩利,爱拉的男朋友是维利,安娜是保罗,爱拉生养的是儿子,等爱拉成熟到变成安娜的时候,她养育的儿子竟然成了简纳特姑娘。如果不认真思考,直到看完了全书,你还会蒙在鼓里,还会为众多混乱的人物而理不清头绪,这实在是莱辛设计的一个的阴谋,她只在书里,有过一些小小的、不太明显的暗示,这位卓而不凡的女作家此时正在为把你搞糊涂了而暗自得意。
      必须谈到“人格分裂”。安娜用五本不同颜色的笔记本记录五个从她精神领域里分裂出来的“她自己”。五本不同颜色的笔记本安放在书桌上,安娜看着它们,看着她的五个灵魂交叉重叠相互攻击又相互疼惜、相互怜悯。
      安娜用一本红色笔记本记录时代大背景,即:五十年代的英国,当然心怀野心的莱辛不单单谈到英国,她谈到了那个时代许多国家的政治状况,谈到美国和中国,突出的提到俄罗斯,重点陈述,安娜是一名无时无刻不想着退党的共产党员。这本红色笔记本,详细的记录了安娜以一名共产常员的身份参加的各种活动,从文字里,可以看出安娜的矛盾和痛苦:想努力为国家、乃至为这个乱哄哄的世界做一些挽救的事情,所以加入了这个组织,组织里的人都很年轻,热血沸腾,常常聚在一起,并不做实质性的工作,甚至看不起生活在底层的黑人、、、他们用一小部分时间来空谈工作——仅仅只是空谈,大部分时间却是喝酒、跳舞、娱乐和做一些无聊的辩论,于是,安娜深感失望。关于政治,我看的时候,卑鄙的把它们剥离开来,放置一边不去管,我这人偷偷摸摸的蔑视政治和历史,是因为害怕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群起功之,我觉得政治最后都变成了历史,历史都由一些穿上了不同戏服的人在重复着表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看到历史以不同的名义相同的实质上演。
      安娜的另外一本黑色笔记本,记录的是她的作家生活,安娜是一位作家,靠着她写得很成功的小说《战争边缘》的稿酬生活,黑色笔记本里,用一种讽刺的笔调记录她与各种不同性情的影视剧制片人的洽谈,因为这些想买版权的人,都只简单的看到她作品里爱情的部分,而忽略了爱情之外更为深层的含义,当然又是种族歧视的敏感话题,他们只想把那个爱情——关于白种男人爱上黑种女孩的爱情大肆渲染搬上影幕或变成电视剧,每一位千方百计找到安娜的人,马上就被她看穿,他们只想在影片或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尽量不动声色的诋毁黑种女孩。安娜看出没有哪一位制片人能透彻的了解她的作品,因此直到这本黑色笔记本接近尾声,《战争边缘》的影视剧版权依旧没有卖出。在种族歧视的问题上,莱辛的成名作《野草在歌唱》,谈的更具体,有评论称:莱辛以充满人道的理解和同情,把黑人视作和白人一样具有爱憎感情的人来描写。这一点极为难得,我喜欢的是:她小说里的小说,也同样具备这样高尚的品质。
      非常吸引我的是安娜的黄色笔记和蓝色笔记,我把这两本合起来分析了,虽然读的时候象一大堆乱哄哄的便签一样支离破碎,没有时间上的顺序,也没有年龄段的划分,但是,两本笔记本合起来在头脑里稍加整合,一个女人从少年到中年的成长历程就历历在目,少年安娜,被称作爱拉,与不爱的人同居,与相爱却没有爱她到最后的男人迈克尔生下了女儿简纳特,迈克尔弃她而走之后,她独自抚育简纳特,不断的遇到男人,数目众多,而后轻易的与他们上床,最终得出结论:女人在没有爱的情况下做爱不可能有高潮。我深深相信,这一结论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女人所认同的。莱辛向安娜借来一支笔写道:性。写得很困难。但是她必须写,这是任何作家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任何读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是一名读者,从来不回避人性里所有的邪恶与不美好,无论哪位伟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谈到性,赤裸的也好,含蓄的也好,我都不会恶心。象所有自由女性一样,安娜渴望着从男人们那里找到幸福,认真爱过的除了迈克儿还有保罗和美国作家索尔,但都没有结果,迈克尔走了,保罗比迈克尔走得更远,索尔又与安娜太过相同太过理解彼此看得太透彻而不能走到一起、、、整本沉甸甸的书,多次写到梦境,深入的探讨梦境与现实隐秘的关联,只有书写安娜与索尔相爱的那段,写到了音乐,我始终认为:凡是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都可以交付给音乐。安娜听爵土乐,一种舒缓平滑、音色和谐轻快而略显忧郁的蓝调音乐,充分体现安娜的心境。
      与起源于美国新奥尔良爵士乐相匹配的,是英格兰式的友谊,两个好朋友之间并不忌讳谈到“性”,好比谈一件衣服,安娜与好朋友摩莉谈到:“昨晚我和席尔瓦一起过夜了,这人具有幽默的品格,但是在在床上没趣极了。”在我们这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千年古国,就是再好的朋友谈及此事的时候,会使用一种晦涩难懂的语言或者心领神会点到为止,在莱辛的书里,她笔下的女性,可以公开谈论而不必羞耻。
      莱辛当然还谈到了孩子,这是谈起女性话题时不能不谈的。安娜与好朋友摩莉分别独自抚养孩子,摩莉的儿子约翰,没有先兆、没有来由的企图开枪自杀未遂,导致双目失明,而后又独自疗伤仿佛变成另外一个不可理喻的人。约翰是一个没有父亲角色的介入教育而长大的孩子,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问题孩子!无论约翰最后变成了什么人,我都支持莱辛。安娜的孩子简纳特要好些,她不喜欢母亲的生活,十二岁时向母亲提出来,要住寄宿学校,住在学校里总比住在家里感受母亲与众多男人的交往要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逃离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是对的。
      安娜的最后一本笔记本——金色笔记本上其实只有一句话:“一个女人和另外一个女人共同生活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这是索尔为安娜的小说写下来的第一句话,因为索尔这句鼓动式的开始,安娜摆脱“不能写作的困境”而重新拿起了笔,《金色笔记》这本宏伟的巨著开篇第一句就是这样的。安娜也为索尔的小说开了个好头,索尔接着往下写,发表之后好评如潮。他们之间的交往,一直困惑着我,既相爱,又相互伤害,爱了,却又离开。我个人非常认可的评论之一是:这是一部审视二十一世纪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金色笔记》堪称杰作,安娜与索尔虽然没能走入婚姻,但是安娜彻悟了:可以不用把幸福系在男人身上,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是孤独的,除婚姻之外,还有女儿,还有写作,婚姻不重要,只要爱过。
      一个认真生活的人,生活会让你站在恰当的适合于你的位置,生活让安娜坐在伦敦某街道属于她自己的破败陈旧的房子里,一边抚抚养简纳特,一边接着索尔为她写下的长篇小说的第一句话,完成了《金色笔记》的创作。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为莱辛摘取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大奖的桂冠。
  •     厚厚700页,五种笔记,五种人格,其实写的都是莱辛自己。沉重,看得吃力,各种精神分裂~
  •     《金色笔记》看完后一直觉得有点茫然,似乎整个故事都已经在心里了,但要细细去说出什么感觉来又觉得词穷。
  •     这篇文章该是梁奕写的罢。
  •     此书装帧非常古典精美!很少能找到这样的书!典藏本就是不同!非常喜欢!只可惜是两个人合译的!
  •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Doris Lessing《金色笔记》(The Golden Notebook),这是一本充满哲理思辨的作品,跟她早期的作品《野草在歌唱》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也许是她终身写作所追求的目标吧。
       本来不想写她的书评了,可是上网偶尔看见一些其他读者的书评,一时手痒,便也写写。
       《金色笔记》由四本笔记组成,分别是红、黄、篮、黑,按作者本身的话说——“一本黑色笔记,是记述作家安娜.沃尔夫的情况的,一本红色笔记,和政治有关,一本黄色笔记,用来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故事,还有一本蓝色笔记,我尽量把它当作日记。”这四本笔记看似独立,其实一体,不可分开看,”自由女性“是她贯穿的主线,但是实际上,这四本笔记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就相当于在主人公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女性的性格的四个方面(政治,职业,爱情,思想),相当于一个支柱,四个菱面,作者是想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自由女性。但呈现是否到位,个人觉得就不够深刻,与《追忆逝水年华》相比有点差远了。特别是个人思想微妙变化的描述与语言诠释以及人物的塑造方面,显然,《年华》是顶级的。
       语言叙述上,Lessing也比不上玛格丽特•杜拉斯老练与魅力,Lessing试图创造一个充满哲理与思辨,而又无不沧桑的语言环境,可是比起玛格丽特那种不着痕迹的表达,我更喜欢后者。
       这四本笔记当中,我更欣赏黑色笔记当中的讲述非洲经历的故事。这个故事基本上算是主人公安娜的前传,安娜现实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都与那次的非洲经历紧密相关的。其实不可忽视。那段故事写的很精彩,要比黄色笔记,蓝色笔记都要好。高潮在于安娜终于在一个黑夜逃脱“维利”身边而与“保罗”奔逃到大草原上,是她“自由女性”的新生的开始。其他三本笔记基本上是这一故事的延续。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完全幻想式的思辨,也是写的最好的部分。
        
      注:莱幸认为,捆缚女人的,是“家庭”、“婚姻”、“孩子",诸如此类的世俗因素,但是我本人认为,这些跟思想的自由不是对立不可协调的。作者思想是过于偏激的。这也是我不欣赏的地方。其实这样的作品不多看为好,看多了容易得抑郁症。
      
  •     为啥只到黑色笔记
  •         诺贝尔文学奖给《金色笔记》的颁奖词为“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尽管还没读完全书,但我已真切感受到此评语的准确与精湛。
        虽然作者所描述的黑色作家生活和红色政治生活离自己陌生且遥远,但由此了解到许多此前未曾涉猎的信息。作者那浪漫、炫目的黄色爱情生活和冷静、理智的蓝色精神生活则是许多女性都曾几何时的过往,我是在泪水和笑声中享受着那份感同身受。而金色笔记的哲理表述和对生活的总结,则让我时有顿悟。 
        
  •       金色笔记之于我就像话剧之于刘瑜。阅读它可以让我逃避空虚。至少暂时会有充实感。使重拾勇气成为可能。
      
      金色笔记结构比较分散,就像一个素材库里面装满各种思想和问题。
      
      
      
      ?摘抄。其中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呢?这当然并非因为故事不好,不真实,或是它使什么东西贬值了。我只是在问:为什么不用简洁的报道来揭示真理呢?
      
      
      
      金色笔记中的安娜(或者说是作者本人)给我两个感觉:天真和诚实。
      
      
      
      内心的斗争,永远都是对随心所欲的可遇不可求或得到后又虚无厌恶和现实主义或者说是被现实压迫后被迫的选择之间的矛盾。
      
      
      
      安娜是内心的迷茫。迷茫是因,生活中的行为是果,而我却不同我要低层次的多,我是因为生活中的事造成的迷茫,生活中的行为是因,迷茫的情绪是果。
      
      安娜提到了小说中流露出了一种情绪,她是这样评价这种情绪的,她的评价让我十分焦虑:有点可怕,有点不健康,有点狂热。那是战争年代的一种盲目的骚动,一种虚伪的怀旧情结,一种对放肆、自由、混乱、无序的渴望。
      
      
      
      那么是不是我可以认为,安娜内心的迷茫根源还是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她的根源是战争。我呢?没错,就是盲目。而且我发现我及其渴望混乱和无序。这让我很焦虑,因为我会有种本质的快感。我觉得和后天教育无关,因为这根本就是和后天教育相反的。是我的本性。安娜的本性不是这样的,不过这也不一定,安娜表现出的那些特质也未必就是本性,虽然那些行为那么自发,但我也可以说是强迫症而且是阶段性的。
      
      
      
  •     叙事不强呀
  •     前70页左右读起来还比较顺畅,后面就有点困难了。谁让莱辛用碎片化方式处理文本呢。用拼贴 零度写作 白描 多重叙事人称转换等手法从文本的混乱来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杂乱无序。
  •     这无疑该拿nobel 但是 很久以来 我从来没有读一本文学作品如此辛苦过 甚至没有坚持读完
  •     很让我着迷的一本书。
  •     感觉还行,包装很安全。
  •     书面很脏,有破损,怎么卖的书,郁闷
  •     对一个时代的令人震惊的呈现!
  •     读dl的金色笔记让我害怕 身为一个女人的叙述如此冷酷而真实 她如果曾经这样经历过 那她并未因事情过去了而给回忆丝毫美化 如果未曾 那她不仅老于世故而且深刻的可怕 她既接受 又嘲讽 既爱 又看不起 既冷眼旁观 又无法自控委身 作为女人分裂而清醒 作为人却必须完整而糊涂的活 她只写了1个自由女性 却写了所有 而最可怕的是几十年过去 世界对这些女性的态度依然如此 男人也是 没有任何改变
  •     翻译是垃圾。
  •     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是分裂的危险性。自由女性安娜想要独自前行,她对于个体化是这样理解的:所谓的个体化就是一个人认识到他人生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人类总体经验的一个方面。当他可以说,我所做的一切,我所感受的一切,都是那个伟大的典型之梦,那部史诗故事,或那个历史时期的反映,那时他就自由了,因为他已经把自己与经验分开,或者说就像一块马赛克镶嵌进了十分古老的图案,而且,通过镶嵌入位的行动,他就不再感觉到个人的痛苦。(不要抛开痛苦,把它一般化,这样而得以自由)
  •     看得我神经质
  •     书的内容好自是不用多说的。但书的质量真的是太让人失望了,书页发黄,封面很脏,还有因保管不善折叠的痕迹。收到货的时候,因灯光昏暗没看清楚这些个毛病,又习惯性的署上了大名,应该是不能退的了。。。。唉,太无奈了。发货速度快并不意味着可以马虎行事啊,我要的是新书,是可以收藏的,不是处理的旧货!
  •     有些另类,但是值得一读,女人真的有些复杂~~
  •     没读完,太长了
  •     我毕业论文也选了这本··没彻底读懂 却觉得绝对值得深入
  •     大家名著,写作上很有特点,值得一读。
  •       读《金色笔记》让我对诺奖的权威性深有体会。真没想到一个女作家可以在一本小说里用新颖的结构安放那么复杂丰富的内容;“自由”女性的自省,非洲殖民种族问题,共产主义的是非,男女关系等等。读完后我在用惯常作总结的方式思考小说主题时犯难了,它是关于女权,还是政治?还是纯是反映特殊年代里个体的混乱思想状态?这第一遍下来光记住了些情节碎片,只感觉《自由女性》加黑、红、黄、蓝笔记加一本金色笔记的组合是情节套情节,这本笔记里的人物好像是那本笔记里的影子,安娜好像可以是所有角色,小说越到后来越多性描写……纠结小说本身真是让我乱乱的。我知道要与这本鸿篇巨制产生预期共鸣还得多读几遍,还得走出纯象牙塔的世界。不过小说让我重新重拾写日记的习惯;分裂的安娜提醒我不逃避与自己的对话;笔记里那个“推大圆石上山”的隐喻告诫我个体的成长之路作为全人类追求真理的的缩影也会是一推再推的历程,但总能“停在比原先高几寸的地方”——我,虽然幼稚,但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由于我最近也在看伍尔夫,《金色笔记》中安娜也姓伍尔夫,我不禁琢磨莱辛的用意。我发现作家安娜体现并印证了伍尔夫的“intellectual freedom depends upon material things”,小说家要”convey this varying, this unknown and uncircumscribed spirit, whatever aberration or complexity it may display”等观点。文学的逻辑还是很有趣的。
      
  •     前面那个人翻译的不错,但到最后几章,另一个人翻译的就不太好了,但总体不错,可以帮助理解。看一遍少了,至少要看2遍才看的懂,很混乱。。。
  •     这本书的内容的确太庞杂了点:)700页,偶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长的东西了。
  •     很好,是珍藏版,值得珍藏~~喜欢!!
  •     四星半
  •     我希望这是你觉得我最分裂的时候,我做了件蠢事
  •     看着作者的书,你很难自拔,多么智慧的一个女子。你自然也会想到原来小说可以写成这样,穿透你的思想
  •     只能同情 女性压力大的和她们的叙述方式一样 做作真实而又疲累 另外 一提起性别 我就头疼
  •     完美 真是完美
  •       多丽丝莱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据说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获诺奖时,颇令世人感到意外。
      
      是一部以结构取胜的书。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多重命题来说,这种结构是必要的,也是巧妙的。(巧的是,阅过的上一本胡里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也是结构独特。)这种结构上的创新为小说的写作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甚至结构本身也可以被赋予意义。)
      
      但是内容没有读通。黑色笔记(殖民地经历)和红色笔记(政治)倒还直白,反是黄色笔记(爱情)和蓝色笔记(精神)不能理解,产生不了同情。虽然没有读通,但还是能明显感受到主人公的分裂,并且能够感受到四本颜色的笔记在“分裂”主题上的相互作用。只有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下,与特定的文化相结合,才能有那样的分裂;而我,则相当于在另一个世界里。
  •     2007 纷纷情欲斩不断, 还在候麦的阶段, 男女话儿理还乱, 入党容易禁欲难, 多学凯色琳布蕾亚, 消费性消解性, 践行党的先进性, 昨日文小姐, 今日潘金莲, 一只纤逼谁与试, 三千鸡巴往里戳, 禁欲容易退党难
  •       这本书写得还行吧。不过我总感觉女作家做得太单薄了点。
      文辞上也过于平淡了些。故弄玄虚的形式也没有给内容增添什么新意。
      是诺贝尔获奖作品,所以我们还是可以阅读一下。
      不过如果有人不喜欢看,也可以。
  •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据说小说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女性最后的归宿是家庭和爱,但是前面追寻的过程也值得看,作者真是写的历史啊。
  •     读过短篇找来最著名的一本读,还是短篇比较惊艳
  •     自由的新女性也有自己性别的困惑。。。
  •        读了两遍,才知道其中的智慧。很痛苦的过程。如果你融入进去,你就会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崩溃与绝望。
       毕业论文选择了这个。写完了才发现其实自己读的浅。读国外的批评理论,才知道国内的差距,和自己的阅读能力的薄弱。
      是的,阅读也是种能力。有些作品不是写给所有人的。有些作品不是写给一个时代的。
       这部作品的厚重感和史诗感是在参悟莱辛之后我才猛然觉得的。这部作品,几百年后,若人类在,那定是会被反复阅读。
      
       莱辛的文字,简洁干练。她追求的是理性的准确表达,对真相的表达。在她的1957年的论文“小人物的声音”中,莱辛写道:言语,对于我,不再是那样简单和自然。所有伟大的词语……包括他们对立的意义和许多可能的暗示。言语变得如此的不适于表达我们丰富的体验,比如简单的在公车上偷听的句子回响起来就像那些对着崖壁吼叫的话语。
      
       我在猜测莱辛的灵魂是怎样的。她比安娜一定多了份宽容。不然写不出这么柔美的句子和这么睿智的语言。
       读《金色笔记》起初是受这个“刻薄聪慧”的女子的解析,一个个华丽表象下的丑恶与混乱剥离的干干净净。后来重读时,更是难以忍受强烈的恶心。知道真相后的恶心。可读者却又找不到理由说服莱辛的认识。这就是生活。人类的生活。
       据说译文没有原文那样饱满,读起来有些干涩苍白。但在结构上好在译文不会有所变形。
       莱辛喜欢借助结构来表达她的主题。语言和言语的不确定性让她头疼不已。
       同时代的批评者们认为这部作品是失败的。结构古板,刻意,女权主义写的让人匪夷所思。
       半个世纪后,批评家才看懂了莱辛设下的陷阱。虚构圈套让这部作品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读者在她引导下建立起来的概念又被她自己推翻。这就是莱辛想要的。她在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相。
       莱辛在偷偷地改造读者的灵魂。你可以鄙薄她,可以讨厌她,她就是那一味中药,入口艰涩,却有益健康。
       也就是等了半个世纪后,批评家才看到了莱辛灵魂里的丰富多彩。荣格心理学,兰恩学说,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这些混杂的中药撑起了整个小说的灵魂。隐晦深邃。
       愈发觉得作品沉重,不是页数多,而是灵魂的重量。敬畏的。因为我还没有读透。
       重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       摘自《深圳商报》 作者:杨雪同
      
       读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对于读者来说可是项挑战,它不仅块头大、线索多、布局怪,而且还结构繁复、内容庞杂、语言多样。但是这些挑战诱惑着我,让我下决心读下去。这不仅是因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更因为它采取了标新立异的写法,超出了一般传统的小说写作,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这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莱辛不平凡的人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幼年家道艰辛,15岁因眼疾辍学,自学写作,为生计当过接线员,打字员和保姆、秘书等,两次婚姻、离异。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野草在歌唱》将她引入文坛,并一举成名。她著作颇丰,被尊称为“英国文坛不老松”、“文学老祖母”。
        读《金色笔记》,因非“专业”研究,而属“业余”爱好,不知不觉中竟读出了兴趣。女主人公安娜•沃尔夫在娓娓讲述她的故事,比如讲到人物命运,中间不停顿,不分章节段落,因为那些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实在太精彩了。这就是既“难读”又“好看”的原因之一吧。《金色笔记》的确太超常规了,它的结构方式很奇特。冠以“自由女性”标题的四个部分,是用传统的叙事方式写女主人公安娜的人生经历,而每部分又加黑、红、黄、蓝四种笔记。黑色记述她青年时代在非洲的经历和朋友们;红色写她的政治理想政治活动;黄色写她的创作生活和小说故事;蓝色写她的爱情生活和世界的混乱。如果说“自由女性”是一条纵线,是经,那么四种笔记就是横线,是纬,纵横交织,经纬交错,组成覆盖一个时代内容和世界局势的网。在网上活动着各种人物命运和角色。后面又有一个“金色笔记”作为总结;而最后还有“自由女性”第五部分,是人物命运的结局。
        莱辛写作《金色笔记》的动机是什么呢?她在1972年版的《前言》里曾说过,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她有意向这些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多丽丝•莱辛试图描绘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安娜的视野扫描着世界风云,透过她贴在房间墙壁上的剪报,她关注着各个国家的政坛风云变幻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当然,任何一条新闻都透露出她的爱恨。比如,对殖民地统治的憎和对受压迫人民的爱。因此,我们的目光跟随她,看到美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朝鲜、古巴等许多国家的情况。有人赞赏她有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
        她的写作没有停步在宏观的广阔的视野上,而是将笔触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特别是细腻描写安娜无限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政治的理想、希冀,精神寄托和抱负,以及思想的深刻变化和灵魂的迷失与回归……作品中不时有人生哲理的结晶和闪光,给人以睿智的启迪。实际上,每部作品背后都藏着一个作者本人。抑或说,作家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经历。但作者的思考与感悟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更是“一代人”的。
        莱辛根据人物的各种经验,按内容分类,分为四块,用黑、红、黄、蓝四种笔记表述,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方式。一个网,就把世界都“网”住了。用莱辛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作品反映了对世界和人的认识的深刻性,有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正如小说主人公安娜所追求的,“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这部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非洲荒原上人们在殖民者压榨下的命运和无奈,而且看到欧洲人们受政治迫害的现实,也看到作者笔触深入到的男女爱情纷繁混乱,以及道德沦丧带来的悲剧命运……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她的关于男女关系的新观念。不可否认,莱辛是“女权偶像人物”。“自由女性”写了安娜和女友摩莉等人的命运。安娜被丈夫抛弃,婚姻不幸;摩莉也与丈夫离异,前夫理查是个花花公子。他继续抛弃了第二任妻子马莉恩,与他的女秘书私通。“自由女性”无疑从头至尾揭示了男女间关系中的不平等。这无疑是女权主义的呐喊。但作者并不停留在控诉、揭示和呐喊,而通过人物命运、感情,阐释出这样一种观点: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男人少不了女人,而女人也无法缺少男人。摩莉又结了婚,安娜虽没结婚,但她也渴望爱情,寻找她爱的男人,共同生活。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自由女性”实际上是一个反语。实现男女关系的和谐相处,才是作者真正期望的。
      
      
  •     非常完美,精装不是平装可以比的。如果经济不紧张,此本应是首选。
  •     二战里的共产主义思潮。思辨和解放。
  •     这本书我很喜欢。只是商家发的这本书书籍破损,封面有污点,而且有霉味,似乎是库房放置已久的东西吧。
  •     看似支离破碎的片段场景,实际诠释的是作者在混乱无序的世界中迷乱失重的灵魂,那是一种无所依托的情感和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
  •     结合时代看还挺不错的,不时出现的焦躁感一部分是说中了自己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另一部分是因为不喜欢看中老年作家偶尔会流露出的对现实的不知所措和不适应,等二十年后再看应该就能产生共鸣了吧
  •     因为看了诺贝尔得奖信息,所以才去选了这部小说来看,故事性比较差,很散文化的描述,没有那本特别的猫好看。
  •     不是,作者的。摘抄
  •     对小说形式的创新值得称道,但是太琐碎了,难以卒读。
  •     写法制胜!
  •     在图书馆看到了,是皮革封面,纸张很厚实!印刷清晰!是本好书!11月27号收到了书,非常不错,有薄膜包着,当然比市场上也便宜了10几块钱.希望中国的书都能出得精美点,贵点没关系.对比长江文艺,译林在设计,排版,印刷,纸张方面,还需加强改进!
  •     包装很一般,内容不知道怎么样,还没有看呢
  •     120626这个特别难读...之前读了几页实在看不下去...之后再找机会继续吧//0710我觉得这个要烂尾了..实在好难读//弃,对于不喜欢的不打算浪费时间,除非日后重新发现感兴趣的价值所在。
  •        最早想看这本书是好几年前的事情吧,最开始是被他的封面啦名字啦之类的东西吸引的, 而且那个时期正好在读第二性,有那么一个时期,总觉得特别喜欢关注与女性的独立相关的东西,所以大概看书的动机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不过,事实证明,那个动机一直被埋藏了这么多年才被怔怔的执行起来。哎~
       不过也幸好是过了那么些个年头才看,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大概会看不下去吧。其实说实话刚开始看书的时候,首先是被序里面所透露的故事以及小说特有的结构的分析介绍产生兴趣的。接着在前面一段的时候,其实如果不事因为序所提到的东西让我产生了坚持想要看完它感觉。很可能在第一章没看完的时候就放弃了吧。
       怎么说,刚开始觉得其实还满混乱了,时间啊,人物啊,不同笔记,故事之间的交叉就好像经常在不同的时空里徘徊一样,文字也多是些日常的描述,甚至也有些对政治阐述的东西,有时候还真觉得蛮乏味的。不过大概在看到一半左右,就已经会觉得欲罢不能了,笔记越来越多,慢慢地都丰富和清晰起来了。我还常常会边看着边期待着下一本笔记分割的出现。总有比较偏爱的笔记嘛。
       我承认阅读的过程中我偶尔也会跳读的,就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者觉得文字感觉上有些干巴巴的东西粗略的浏览过去,不过能我觉得这本书还是蛮值得一读得咯。
       有些对人物心理描写的部分会让我读了觉的有些毛骨悚然吧,不过应该不能说是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候看过去了就看过去了,然后慢慢的会把几个章节的心理状况慢慢的连成线织成网,然后觉得有些东西关于书的或者是关于人心的乃至是关于自己的某些东西会渐渐的清晰些。
       大概每个人都其实有很多个自己把。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个自己把,也有有些人会自己发现,有些人会被别人发现,有些人从来就不曾发现。然后由很多的我构成的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我,我总是与我矛盾,相互抵触,却又无法不与我妥协,日复一日的在我们之间的相互的对抗与合作中逐渐明晰的我和我的生活。我是这样理解的。大概没有什么事是真的是纯粹的单一的一个我吧。就像女性也从来就不是纯粹单一的女性而已一样吧。是女性,同时也会是女孩、女人、职业女性、情人、妻子甚至是母亲等等。什么样的女性是独立的女性,独立对于女性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说实话我不知道呢,看完了书我也没能悟出来。只是觉得大概不会是什么轻松的路吧。女性独立会不会也像分娩的过程一样,从男性的世界脱离,男性会无比的疼痛,而女性自身所受到的脱离后的世界的伤害亦不会少多少的吧,一样都是痛苦的历程吧。
       啊,总觉得,看书容易,自己写点什么就好难呢,乱七八糟找不到主题文字干巴巴……嘛~我还是想写点东西的,因为其实很多书在看完的时候都超想记下些什么的,不过常常说着说着日子就过去了,然后就什么也没写,所以为了克服这个懒散的问题,决定尽可能的看完就写吧。恩~
       恩,我觉得这是本好书,应该还是蛮值得读的。不过我也很好奇~在现代男性的眼光中这会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     I know, and that's why i tell you.and you'll know, and that's what i regret.
  •     在第四部分末端发现安娜又爱上了一个男人以后耐心全失。最喜欢黑色笔记第一部分关于那帮非洲的社会主义者的描述,想起ABC友社,真是残酷的对比
  •     分裂。
  •     我不知道我在读些什么,就像我在生活中根本不了解生活是什么一样。
  •       我观察过别人——他们决定做这个做那个,但事情就像跳什么舞——他们同样可以充满信心地去做完全相反的某件事。
      
      —你梦见了什么?
      —梦见缺乏感情。
      
      —在我能记事起,我总觉得世上所发生的最关键的事件就是死亡与毁灭。在我看来,它比生存强大得多。
      —你为什么要做一个共产党人?
      —他们至少能相信点什么。
      —你自己是共产党的一员,为什么要说“他们”?
      —如果我能说“我们”,而且真的有那个意思,那我就不会到这里来了。
      
      我生活中的一切跟这间房子没有任何联系——我的生活始终是那样粗陋而生硬,充满不确定的因素。我所认识的那些人过的也是那样的生活。看着这个房间,我突然想到,我生活中那粗陋而生硬的一面正是生活的价值所在,我应该把它紧紧握住才是。
      
      我之所以未能成为那种人,那是因为我的心智是分裂的——这都是你和我母亲的影响造成的。我和我父亲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我知道我的平庸,而他却不知道。我知道得很清楚,你和我我母亲比他优越一百倍——然而,你们却到处失败,到处碰壁。对不起,我真不该知道这一切。你千万别对我母亲说这些话,但我却真的为自己未能由父亲抚养成人而感遗憾——如果是他抚养了我。我一定会很乐意继承他的事业的。
      
      这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意思是说,不由衷地去做某件事可能是可怕的,但不是毁灭性的,不至于毒害人命。我的工作不是我真正想做的,我能够做更其重要的事,或者说,我是个需要爱情的人,但我如今还没有爱情地生活着。其实,说这种话不能说得很糟糕。真正可怕的是把次品当真品,在你需要爱情的时候撒谎说自己不需要爱情,或者当你知道自己更胜任别的事时说自己喜欢目前的工作。
      
      我不断悟出一些新的重要的道理。我一直就是个胜利者。那天晚上,我又成了胜利者——我能够走下黑暗的楼梯,装作什么事也没有。但我心里一直在想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在这时,我母亲说了“阶段”这个话,换句话说,我当时心里怎样想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件被封存的产品,到时候会自行消失的。
      
      我到底什么时候才有权利对自己说此刻我所思考的真正有价值了呢?一个人不可能总是按阶段度过一生。到了一定时候总得有个目标。
      
      但我们在你们眼中根本就没有独立的人格。我们只是某一件事物暂时的形态而已。只是阶段。
      
      也许你的问题在于:你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他没有一百个机会,他只有一个机会。但他确实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不患意志麻痹症。
      —你嫉妒莱齐•盖茨的不利条件,是不是?
      
      你坐在这里写啊写啊,但没有人能读到它——你太高傲了,这话我以前就对你说过。你甚至不诚实到了不让自己顺其自然——你身上的一切都是分裂的。
      如果你不处在一个糟糕的阶段,那是因为你不可能处在某个阶段,因为你已特意把自己四分五裂了。如果说一切都是一个大混乱,那倒是个事实。我不觉得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模式——你只是出于怯懦才去虚构什么模式。我总觉得好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都是嗜食同类的野兽,只要你仔细想想,就知道没有人会去关心别人。人们最多对一个他人或自己的家人是友好的,但这属于自私。自私可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并没有比动物好多少,我们只是假装比它们好。我们其实一点也不相互关心。
      
      —在我看来好像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个世纪一次,总会有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出现。信仰之井满溢开来,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就会出现一次巨大的革新运动。这运动对全世界是一个推进,因为它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想象全世界都可能照章办理。……再以后,那口井干涸了,因为——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残忍和丑恶太强大了。那口井以后还会慢慢地满起来。再以后又会出现一次痛苦的蹒跚。
      —蹒跚?一切都不顾,跌跌撞撞地向前推进?
      —是的,因为每一次梦想都会变得更强大。只要人们想象着什么,总有一天他们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