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散

出版日期:2016-9-10
ISBN:9787308159361
作者:张允和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合肥人,自小随父生长于苏州,曾祖为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冀牖,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允和是“张家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与元和(昆曲名伶顾传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充和(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被海内外并称为“合肥四姊妹”。允和1932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结婚后随周有光留学日本、游历美欧。新中国成立后,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1956年参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八十六岁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昆曲日记》《曲终人不散》等多部作品,风行海内外。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辑
我的母亲
亲爱的父亲
本来没有我
寿宁弄
——我们的乐园
王觉悟闹学
乐益女中
女大学生三部曲
结婚前后
附:温柔的防浪石堤
附:“流水式”的恋爱
看不见的背影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爸爸和大大
难途有寄
绕地球一周
我是老虎
小白兔
小丑
我与曲会
七十年看戏记
二次亮相
八十六岁学电脑
喜的是《水》,忧的也是水
第二辑
洒到人间都是爱
红双喜——我的好奶妈
六兄弟
姊妹情长
沈二哥
大弟新娘俏
扑满
小蜻蜓
庆庆的一天
附:给庆庆的两封信
安安的一天
附:给安安的两封信
万老师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落花时节
人得多情人不老——纪念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许莹环
悼笛师李荣圻
范用吃醋
昆曲——江南的枫叶
不须曲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
附录一:妻子张允和(周有光)
附录二:张允和女士事略
合肥张家世系简表
常州周家世系简表

作者简介

九如巷张家二姐的人生自述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
……………………………………………………
她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的夫人;
她曾是30年代上海杂志的封面女郎,后来却成为北京昆曲研习社的社长;
她曾在南京《中央日报》上提 倡“女人不是花”,中年却不得不成为一名“家庭妇女”……
………………………………………………………………
有人说,她是“最后的闺秀”,又是“五四”后的新女性;
她服膺“五四”,致力启蒙,继承传统,追求现代……
……………………………………………………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
她与周有光有着“流水式的恋爱”和“举杯齐眉的婚姻”;
她的“半个字的电报”成就了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清佳话;
她86岁还不服老,学会用电脑;
她办的一份家庭小刊物,却引得大出版家范用先生也“吃醋”……
…………………………………………………………
本书是“最后的闺秀”张允和在88岁时完成的处女作,
也是她唯一一本完整的个人自传体随笔。
全书选录68幅珍贵照片。


 曲终人不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书中有一篇《不须曲》中写:我们不敢唱昆曲,连笛子都没有人敢吹,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时间是1978年。初看时疑惑,怎么会不敢呢?敢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看允和的《昆曲日记》其中时间分为了两段1956-1959和1979-1985,中间有二十年空缺,正好包含了那所谓“不敢”的十四年。于是稍微明白,昆曲在十年动乱中成为了不可触碰的禁忌,不敢的人明哲疏远,敢的人则一死殉难。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世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衔,那一年以后,许多国人才开始认识昆曲,了解昆曲,带着模糊不可亲近的态度瞻仰昆曲,仿佛看一样博物馆里落满灰尘的藏品,隔膜又好奇。这明明是曾经在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甚至湖南,四川都有的剧种,从明代嘉靖年间兴起,到明末清初的辉煌,再到乾嘉之时的式微,昆曲一直有自己的从业者,传习者和追随者。即使遭遇了明清易代,花雅之争,太平天国这些灾乱,它也仍然存在,余韵不绝,大概是唱腔,曲律,剧本早已深入人心,融入世俗生活,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更有不少民间戏班,家庭戏班和曲社组织,这些人的自发性使得昆曲得以延续,且成为社交、娱乐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调剂品。而那十年,则是生生将昆曲人与昆曲割裂的十年。允和在文中有一段记叙,看似寥寥一笔,却触目惊心。她提到一对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曲友,她们分别是苏锡龄、伊克贤,66年她们淹死心爱的猫,一起上吊死了,当时两人都是六十出头。我又翻《昆曲日记》发现,这对曲友在曲社中资历很老,每每排戏发言都很积极,研习社成立时,她们就在,堪称元老。伊克贤唱老生、苏锡龄唱旦,两人曾搭档《长生殿-定情赐盒》,看起来是关系很亲密的一对朋友。曲社中又有一位曲家朱復,他的年表写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朱復)始观摩北京昆曲研习社清唱和彩串活动。随同邑曲家苏锡龄(1909-1966)和伊克贤(1904-1966)习昆曲。越丙午,师皆罹难。皆罹难,这三字隐晦中性,但对照前文内幕,令人十分痛惜。对于那时政治,我辈似乎无力问津,但还是忍不住疑惑,这云泥之别到底是因为什么?昆曲自出昆山,四百年至今,并无与政治挂钩,反是民间自娱自乐。而其受众也不拘泥某个阶层,士大夫,官绅,伶工,妓女,老弱妇孺,皆能歌之,到了民国,京剧代之地位。但在江浙一带,昆曲仍被曲友奉为圭臬,珍之爱之。张武龄虽是皖人,到了苏州后也被昆曲所感染,请了曲家来到家中,教授子女。后来四姐妹又自发参与幔亭一社,幔亭曲社,曲友皆为女子,这在当时是十分有特色的,但她们也不回绝和男性曲友来往,借此互补短长。解放后,允和在北京昆曲研习社主持昆曲事宜。元和与充和先后到美国,在异国宣传昆曲,传授昆曲,并推动建立曲社,培养海外曲友。昆曲申遗成功,少不了张氏姐妹在海外的努力。张家长子宗和自请到贵州任教,期间也曾帮忙宣传昆曲,恢复重排昆曲老戏身段。与充和四姐的通信中,宗和曾多次请教具体身段,唱腔,十分细腻专业。在抗战时期,宗和任教西南联大,当时举办同期,宗和与夫人凤竹每每合演,都博得好评,汪曾祺曾赞美他们是“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后来,凤竹早逝。宗和于文革结束后第二年去世,其间缘由,不消多说。曾见风月暗消磨,故园如今有此音。近年,各地曲社渐渐恢复,似有重燃生机之意。南方许多大学也建立曲社,年年招新。我想,那种“十年”来一次就够了。
  •     名家名作,少有的精致装帧,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春天时节读这样的书真是悠笃笃的舒心。九如巷的张家四姐妹的确了不得,张允和像拉家常一样写了她经历的年月,很平和很稳,看尽沧桑繁华没有戾气这大概也是她能长寿的原因之一。
  •     特别喜欢张充和和周有光的感情段落。周有光为充和最后写的那段,真是客观公允,极致的有光风格(太刻板,我不喜欢)。可和张充和写到周有光的那些细微和感动放在一起比,一个细致和缓,一个活泼果决,真是极配!到后面老奶奶写儿孙的段落,读来就毫无共鸣,不喜欢了。
  •     因为和浙大出版社合作有声书就读了读电子版,很平实的回忆录,有温馨有遗憾,还是希望能够拿到纸质书看看照片。
  •     读完真是不舍啊,像是一个大活人离开了,虽然,的确早已离开我们了,四姐妹里,还真的是特别喜欢允和啊
  •     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先生的文集,疏淡从容的笔法,道尽自己与所在的大家族百年之间所经历的种种变迁与沧桑,尽管篇目之间的内容略有重复,但这些平实的文字,却非常耐读。此次浙大社的再版装帧精美,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值得阅读和收藏。
  •     我的弱小的生命,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像早上大雾中的一缕细雾;又像我们小时候,轻轻一吹就可能破的“滴弄”;更像“摇漾如春线”的一根游丝。可是我的小神经,却像电流一样,轻快又健壮地活动到现在八十八个春秋。
  •     好书,慢慢读,你会有收获!
  •     合肥张家旧事
  •     印象最深的,允和说文革中不敢唱昆曲,笛子都不敢吹。这是怎样一种时代。能够相比的大概是明清易代那段时间吧。
  •     多读书,少说话,勤于思
  •     1. 看这种书的时候一定要心静才行。 2. 张元和写文章像唠家常一样特别有画面感
  •     流动的斯文
  •     好看的散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