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慧廉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25
ISBN:9787513310871
作者:沈迦
页数:52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苏慧廉后来对这段时代背景有所总结: 直到本世纪初中国还在沿袭旧的教育体制,仍然顽固地拒绝现代教育。然而就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在旷野中响起一个声音,不断地呼喊着革新,要求废除僵死的东西…… 尽管这种呼声也许不承认这一点,但在它背后无声而强有力的力量就是基督教。五十年间,传教士们建起了许多中小学与大学,出版了诸多的书籍,不管怎样,一直在做着启蒙工作。十五年前一个有着笨拙名称的社团“在中国人当中广传基督教及一般知识的会社”成立了,不知不觉,该社团在强化这种声音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它深入浅出的出版物在整个帝国的疆域中广泛传布。在宫廷、在衙门、在学校、在家庭,人们贪婪地阅读着它出版的书籍和月刊,他们看到自己的祖国正处于险境,意识到虎视眈眈的兀鹰已聚在一起,因为中国就像巨人的尸体,濒临解体。 这个声音大声呼喊着,几乎不知道为什么、为谁而呐喊。这种声音被听到了,必然被听到,因为尽管声音是东方的声音,肺却是西方的肺。这种呐喊被听到了,昏睡的巨人站了起来,虽然仍旧揉着他的双眼,想知道他在哪里,是什么唤醒了他;但他毕竟站着,不再因死一般的昏睡浑浑噩噩、不省人事。 社会的巨大变化,也反映在普通人的精打细算中。对务实的家长而言,不以科举为目标的教会学校(清政府规定教会学校学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除了膳宿免费外,或许还能开辟去“外企”就业的途径。这种商业前景不仅对长期以来不指望进入仕途的基督徒有吸引力,对非基督徒也开始具备诱惑力。在那时,中国人开始发现,除了科举,似乎还有一条道路通往成功。

前言

自序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一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跟随祖母去教堂。祖母去的教堂,就是这本书里将屡屡提到的温州城西堂。教堂主殿有六根黑色的大圆柱,非常醒目。小时听教堂里的老人说,大柱子是从英国运来的。于是,幼小的我便好奇,是哪些英国人将这些高达十余米的木头不远万里运到小城温州?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那时祖母已去世十年。我在《温州日报》做副刊编辑,因工作的关系获知温州市图书馆善本书库里有两本外国传教士撰写的回忆录。因是英文写的,鲜有人知道书里到底记录了什么。一九九九年年底,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报社组织“百年温州”专版,我与摄影记者专程去图书馆借出这两本回忆录,并翻拍了其中几张照片。这两书的作者就是苏慧廉夫妇,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苏慧廉的名字。我当时想,是不是就是他,把六根黑色的圆柱运到温州?世纪之交,老城市、老照片风靡一时。在新千年的第一年,我与同年分配到报社的同事金丹霞有了合作撰写《老温州》的想法。老温州就从传教士写起吧,我提出了这个想法。于是,我们一起去采访老牧师及基督教历史的研究者。那时温州师范学院的莫法有教授刚在香港出版了《温州基督教史》,在他家书房里,他甚惊讶,怎么还有来自党报的年轻人,对这段讳莫如深的历史感兴趣。当然,也就是在那天,我对苏慧廉有了点粗浅的了解。合作《老温州》,我把自己定位在动动嘴皮子的策划角色上,而要求金丹霞担纲全部的写作重任。她终于不堪重负,在仅写出两三节后便宣告这个“伟大”策划的夭折。之后没几个月,我也离开报社,“下海”折腾去了。商海汹涌,唯利是图。但逢周日,还会被母亲提醒去城西堂礼拜。坐在熟悉的圣殿里,看见这几根黑色的柱子,便会想起苏慧廉,觉得我似乎可以做点什么。随后的几年,在忙碌的商余,也断断续续收集些有关苏慧廉的资料,不过,温州历史对他的记录实在吝啬。中间也曾怂恿刚退休赋闲的杭州姑妈,将这两本回忆录全文译出。她对历史有兴趣,又有美国工作的经历。但经几天思考后,她终还是没听从我的“忽悠”。二〇〇七年春的一个下午,太太开车,我们一起去温哥华附近的卫星城烈治文(Richmond)吃饭。当时我们全家已移民加拿大,我也“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正在谋划如何面对“退居二线”后的生活。“我想写苏慧廉。”看着车窗外飞驰向后的大桥栏杆,我向太太吐露了酝酿已久的想法。没想到,我这“不务正业”的想法马上得到她的首肯。她说,你还有别人不具备的条件——吃饱了没事干。这次我终于决定不再怂恿、“忽悠”别人了。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开工我就知道难处了。首先是资料稀缺,不是一般的稀缺,而是相当的稀缺。我去过温州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也走访过从事地方史、教会史研究的人,所有当时温州能找到的材料,连一篇苏慧廉的简历都拼凑不全。我后来查Google,不论中文还是英文,也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大多还是重复温州媒体抄来抄去的报道。而关于他离开温州后的行踪,更是付诸阙如。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开始了。所幸家在UBC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附近,于是一头扎进了该校图书馆。加拿大曾是英联邦成员,该校图书馆英国文献尤为宏富。报章杂志、年鉴索引、公文档案,应有尽有,并免费开放。西人的历史向人民敞开。除了UBC大学图书馆,我后来还去过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台北胡适纪念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在北美哈佛、康奈尔、明尼苏达等几所名校的图书馆我也查阅过资料。英国循道公会还授权我查阅目前存放在伦敦大学图书馆的教会档案。我的英语属“硬读”(硬着头皮读)水平,但凭着当年考托福、雅思时训练的阅读能力,我吃力地在世界各地打捞被中国有意无意遗忘的历史。当然,也是因着语言能力的局限,在原始材料的涉猎上,还留有很多遗憾。除了在图书馆、档案馆找资料,近年来我还走访了苏慧廉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城市。 从温州到太原,从上海到北京,从香港到澳门,从牛津到剑桥,英伦半岛也去了两趟。重返历史现场,寻找历史后人,这些寻踪故事多已写入书中,此不赘述。这本书的主线,虽是以传主的生平展开,其实也是沿着寻访的过程一路走来。我虽已离开媒体多年,但当年采访写作课时老师的教导仍记忆深刻——好文章是用脚写成的。二〇〇九年春,从牛津寻访苏慧廉墓地归来。抵沪还在倒时差时,朱学勤老师的电话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他邀我去他执教的上海大学与学生做个交流。“讲座的题目你拟一个,我要做个广告。”“那就叫《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吧。”在迷迷糊糊中,我随口说出了这个题目。这是句歌词,我们这代人都耳熟能详。刘欢在《北京人在纽约》中,把它唱得荡气回肠: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二大学读的是新闻,后来从商,至今没有受过史学的基本训练。因此写作此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历史并思考的过程。其间补读了一两百本书,关注的重点是苏慧廉的时代。他一八六一年(咸丰十一年)出生,正是中国结束与英法的敌对,以开放的姿态迈向“同治中兴”的开始。随后有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中国迈开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步伐。一八八二年,苏慧廉抵达上海时,经过“改革开放”的晚清政府,其GDP已跃居亚洲第一位。苏慧廉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直至辛亥革命前离开。这三十年,无疑是一个集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从传统的封建大一统中摆脱出来并走向多元化的时代。其间,江河滚滚,泥沙俱下。一八九八年,苏慧廉去北方度假,不经意间亲历了标志着改良结束的“百日维新”。他离开北京的那个早晨,火车莫名延误,后来才知道是满城搜捕康有为。随后的中国,河溃鱼烂,炸弹与改良开始赛跑,中国终于陷入革命的洪流。一九三五年苏慧廉去世,那年中国的南方有遵义会议,北方有热火朝天的“一二•九”运动。有史家将晚清这段历程称为中国第一波现代化,以别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波现代化。我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强烈感受到这两波现代化竟然是如此相似。它们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导向,并且均在七十年代开始中兴,九十年代遭遇挫折。政治与经济在其间交织往返,缠缠绵绵,历史只能以一种混沌的姿态向前寸进。当然,这不是我的发现,我仅是感慨于这一发现,并试着想借苏慧廉的酒杯,倒下中国一个世纪的歌哭,并期待苏慧廉及他的时代成为我们今人回首百年时一个可资分析和咏叹的角度。当然,我更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我将这一对象置于宏观背景中进行思考的努力,尽管它可能是一个雄心和能力失衡的产物。二〇一一年夏回家乡采访苏慧廉养女的后人方保罗先生,当时温州正经历震惊中外的“7.23”动车追尾事件。去方先生位于温州西郊的老人公寓的途中,会经过追尾事故的现场。在冷冷的夜里,面对车窗外的漆黑与众矢猬集的铁轨,我不能不想起辛亥年的保路浪潮及苏慧廉在中国经历过的历次动荡。前辙依然,故吾犹是。三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在本书的写作中,我有意将与温州历史相关的细节做了繁琐的记录,哪怕有些与传主不是直接关联。个中的原因也许仅因温州是我的家乡。我从故乡来,知道这些细节,对至今还模糊不清的温州近代史、尤其是温州基督教史有着一定的价值。有好友在阅读本书初稿时,认为书中引用原文过多,担心因此影响可读性。其实,这是我的故意为之。中国的历史,离今天越近竟然越模糊,稍一深入就会发现与教科书里讲的大不一样。在这个缺乏信任的时代,我只能尽量用这些来自第一手、并用第一人称记录的材料,提醒读者,这才是当事人眼中实实在在的历史细节与角度。自知这本书离标准的学术性传记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在追寻、整理历史时,努力遵守学术规范。为此,我在书中添加了千余条注释。苏慧廉的老师理雅各在翻译中国的“四书五经”时,曾就冗长的注解做过说明:“可能一百个读者当中,九十九个会对长长的评论性的注释丝毫也不在意;但是,第一百个读者将产生出来,他会发现这些所谓长长的注释其实一点也不长。就只为了这第一百个读者,我也应该将这些注释写出来。”我也期待拙书的“第一百个读者”,能沿着这些虽粗糙但颇费力搭建的路标,走向更远方。还有几点说明,罗列如下:本书中提到的外国人,如有通用的惯译姓名或其本人认可的汉名,即按约定俗成原则处理。暂不可考者依商务版《英语姓名译名手册》音译。外方机构、西文专有名称、特殊称谓也照此例处理。除常用地名外,所有外国名称第一次出现时或加注释,或用括号标出原文。本书中提到的西文作品,一般按照先中文译名后西文书名的顺序排列,少数作品原已有中文译名,则遵从原著。当时用西文记录的中国地名、人名、机构名称,笔者已尽力加以考释还原,个别无法定夺者,暂用音译,或保留原文。书中用英文写就的注释,表明材料直接来自西文。书中引用的西文文献,若已有通行的中文译本,则尽量采用。苏慧廉回忆录、李提摩太传记等有多种译本的,比较后选择使用。当然,个别处笔者认为自己的翻译,可能更能反映作者的原意。书中引用的中文文献,若底本中有脱、衍、讹、倒之处,除个别明显并影响文意者稍作改动外,皆一仍其旧,以示尊重原著。少数几处辨识不清的,则以□代替,并期方家指教。为丰富史料,增加可读性,本书也引用了不少图片。图片未注明出处者,均由笔者拍摄。写这篇序言时,回想起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图书馆查阅循道公会档案的时光。很多个下午,到了三四点时,我会走出位于地下的善本书室,去街面透透气。端杯咖啡,独自站在转角的人行道上。早春的气候有点湿冷,街道杂芜,老英国正是夕晖晚照时分。看大红色的双层巴士在树影间叮咚过往,我会突然想起小时坐在城西教堂里的情景,历经苦难的祖母在祷告,我则偷偷睁开眼睛,好奇地打量那六根据说来自英国的黑色柱子。沈迦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上午草于温哥华寓斋,十二月三日改定。

名人推荐

关注沈迦、关注他追寻苏慧廉史迹,已有六七年,此书尚未成稿时,曾有幸披阅书中大部分内容以及历史照片。我曾邀请诸多学者来seminar讲演,但最为另类却也最具专业精神的一次,则是那一次邀请他来讲演,不仅吸引了我和我学生,也吸引了史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人。我感慨传主苏慧廉那样重要的史迹几近湮没;也感佩百年后终于有中国人重走苏慧廉之路,直至远赴英伦,寻访他最后的墓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史家门训,但像沈迦这样虽非史学出身,却为寻找百年前曾到他家乡传播火种的一位传教士,自费走遍世界,即使在我们这些以教授史学为生的人中,也已经非常罕见了。——朱学勤中国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族群,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还缺少一个道歉,缺少一声感谢,缺少一句对不起。在这一长串传教士名单中,苏慧廉就是其中一个佼佼者,这部书忠实记载了苏慧廉极不平凡的生命轨迹,值得一读。——马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关注沈迦、关注他追寻苏慧廉史迹,已有六七年。此书尚未成稿时,就曾有幸披阅书中大部分内容以及历史照片。我曾邀请诸多学者来semlnar讲演,但最为另类却也最具专业精神的,则是沈迦的讲演,不仅吸引了我和学生,也吸引了史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人。我感慨传主苏慧廉那样重要的史迹几近湮没;也感佩百年后终于有中国人重走苏慧廉之路,直至远赴英伦,寻访他最后的墓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史家门训,但像沈迦这样虽非史学出身,却为寻找百年前曾到他家乡传播火种的一位传教士,自费走遍世界,即使在我们这些以教授史学为生的人中,也已经非常罕见了。    ——朱学勤    中国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族群,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还缺少一个道歉,缺少一声感谢,缺少一句对不起。在这一长串传教士名单中,苏慧廉就是其中一个佼佼者,这部书忠实记载了苏慧廉极不平凡的生命轨迹,值得一读。    ——马勇

后记

这是个以混搭为时髦的年代。我这本书也是混搭的产物,历史、游记、传记、评论,好象都杂糅其中。我这个没有专业并不务正业的人,总是搞出四不像的东西。但据说,在古希腊语中,“专业”、“职业”属贬义词,为庸俗人的代名词。因此,我期待读者能从我的不专业中读出些尚不庸俗的题旨所系。我是认真写这本书的,前后花了六年。现在终于写好了,但回首,觉得有三点不满意。一是写晚了。虽说动念在十二年前的那个新千年,但真正动手是二〇〇七年的春天。二〇〇七年,我的祖母已去世二十四年,郑家爷爷(即书中的名医郑求是)已去世九年,苏慧廉的孙子约翰也已去世三年。如果他们都健在,我不需如此跋山涉水,只要安安静静地在他们身边坐下,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然后稍加整理,其精彩可想而知。二是写厚了。在自序里,我说过这是部雄心与能力失衡的产物。此非谦辞,因为我最终没能驾驭好结构与篇幅。成稿后超过三十万字,已删过几次,不知是狠心不够,还是先天虚胖,删掉的总是很有限。每一次统计字数,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宛如一个减肥不成功的人害怕看见秤上显示的数字。三是没能畅快跨越语言的障碍。我虽略识英语,但自知斤两。这本书中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来自英文文献,英译中由我勉力为之(其中部分评论多,难度高的文章,是友人左如科先翻译了初稿,我再加工)。所幸周边英文胜我者比比皆是,现在通讯手段也发达,碰壁时总能在线上线下找到好为人师的朋友。回想过去的写作过程,要感谢的人太多,如果一一说明,估计需两三页才能容纳。为了节省本已臃肿的篇幅,我将他们的名字以“排名不分先后”的方式罗列于下。方式无动于衷了些,但对他们的感激,我时刻铭记在心。陈三井、陈郑亦心、陈耀辉、陈一梁、陈丰盛、陈瑞赞、陈肃、陈国兰、程美宝、曹培根、蔡登山、蔡晓雯、丁小明、戴联斌、董怀谷、方韶毅、方家爱、郭威廷、高磊、高启新、洪振宁、黄锡培、郝田虎、金丹霞、卢礼阳、李新德、李友新、刘晨、刘丽华、刘静、刘稚珉、林兴、黎明、陆永青、那莉、彭令、彭满圆、乔寿宁、邱才桢、孙金辉、孙金凤、宋世新、宋广波、邵建、沈珍珍、沈弘、邬峭峰、吴迦勒、谢俊美、徐逸龙、项敏微、袁越、袁家瑜、俞强、左如科、朱学勤、朱雨晨、朱丽珍、周振鹤、周平、周坚、张炳勋、张鹤熊、张青、张莉、赵晓阳、郑勇、曾诚、章宇、David Gamble、David Helliwell、Olayiwola Iyiola、Onesimus Ngundu、Charles David Soothill、 Chrissie Webb。如上的感谢名单里,有两批人缺席。一是曾接受过我采访的对象,计三十一位,因他们的名字已列于书后的《参考文献》,此处不再重复。不过,这批受访者中,支华欣、徐道兴、邬焕文三位牧师已相继过世。我对他们的致谢,只能寄托在缅怀之中。另一批缺席的是我的家人,父母、妻儿、姐弟。其实,生命中最应该致谢但最被忽视的就是身边的人。记得去年圣诞前后,也是本书写作到尾声时,太太因岳父生病,临时奔回老家。我在家一边买菜烧饭接送孩子,一边校稿补充。这也是结婚十七年来,有幸第一次在家主持全面工作。当然,也在这段当家作主的日子里,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主妇的琐碎与没有成就感。从小到大,都是家人给了我稳定的后方,让我有时间与精力从事曾经的所谓正业及现在的不务正业。近日我因父亲住院手术,临时飞回老家。昨天在病房里,我们不知怎的说到了祖母,父亲突然涕泪纵横,他哽咽着对我的小叔、他的弟弟(小叔因家庭成分不好,年轻时便被支边云南,从此落户边陲)说:“妈妈受过的苦,那时你们在外地,不知道。”我平生只见过两次父亲泪流满面。另一次是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日祖母去世的那个深夜,父亲流着泪为刚过世的祖母梳头。那年我还只有十四岁,我站在医院(就是书中提到的白累德医院)病房昏暗的门口,目睹了人生最难忘的一幕。今年,我已是父亲当年的年龄,而眼前这个躺在病床上为他母亲哭泣的人也已年逾古稀。祖母如果健在,今年正好一百岁。沈迦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五日清晨于温州父母寓所

内容概要

沈迦,1969年出生于温州。杭州大学新闻系毕业,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曾任《温州日报》记者、编辑,现居加拿大。出版有《文化人换笔》、《温州话》、《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等多本专著。近年致力于温州基督教史及苏慧廉研究,历经数年,走访太原、北京、香港、澳门、牛津、剑桥及英伦半岛等苏慧廉生活过的城市,重返历史现场、寻找历史后人。遍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台北胡适纪念馆等,在世界各地打捞被中国有意无意遗忘的历史。

书籍目录

自序: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 1
主要人物 / 1
小 引 / 1
第一章 陌生人 (1861-1890) / 1
第一节 温州城里的陌生人 / 2
1861年 模糊的苏慧廉 呼召 偕我公会的中国版图
李华庆的生命与爱情
第二节 那时温州 / 18
小城图景 烟台条约 曹雅直独腿“开教”
第三节 苏慧廉来了 / 29
没有人期待他的到来 说温州话、做温州人 为温州话注音
街头与教堂
第四节 甲申教案 / 42
十月四日晚 历史三调 玛高温登场 孤屿江心 钦此
第五节 荒野玫瑰 / 54
火光中的胸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金先生 白屋 “达玲”谢福芸
第六节 第一个十年 / 67
教堂重建 到农村去 乐清传教站 神医苏慧廉
戒烟所与戚宅 调寄《茉莉花》 海生 十年成绩单
第二章 客卿(1891-1900) / 87
第一节 新十年的开端 / 88
海和德加盟 城西小诊所 香港惜别
第二节 回英述职 / 92
翻译四福音书 大英图书馆里的温州《圣经》
剑桥七杰与霍厚福
第三节 枫林迷局 / 102
一纸公告 枫林教案 温州堂审 捉放徐 踏访枫林
第四节 定理医院 / 115
一个叫定理的人 老照片 以定理之名
第五节 戊戌 / 122
北戴河的维新百日 莫理循 北京最后一晚 扩建城西教堂
第六节 世纪之交 / 134
两则书讯 方阵 第一次联区会议
红灯照、哥老会、神拳会 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
第七节 庚子年 / 147
出温州记 中国式告别 留守 世界传教大会 国变
回温州 英雄与歹徒
第三章 初熟(1901-1906) / 171
第一节 或明或暗的新世纪 / 172
献殿大典 温州撞了瘟神 夏正邦去世 《新约圣书》
第二节 艺文学堂 / 179
新来的蔡博敏校长 艺文前身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X先生 海坛山麓
第三节 开学大典 / 189
孙诒让年谱上的记录 李提摩太的演讲 合影 艺文新页
刘廷芳
第四节 女性的天空 / 202
娒娒与妹妹 艺文女校 金达玲
第五节 温州医事 / 210
他叫白累德 外国包医生 温州来鸿 天职 为朗召拍照
第六节 转折 / 224
《中国传教纪事》 百年传教大会 温州功业 圣道公会
第四章 山之西(1907-1911) / 231
第一节 生命中的贵人 / 232
丁则良的明信片 文化传教 亦师亦友
第二节 山西教案 / 239
滴血的记录 何超 从太原到山西
第三节 山西大学堂 / 245
共赢 两条路线的斗争 历史的安排
第四节 西学斋 / 250
侯家巷的早晨 西学斋 前任敦崇礼
第五节 太原生活 / 258
屋前的杨柳 主持西斋 Y.M.C.A.
第六节 一本破旧的《论语》 / 266
苏慧廉与理雅各 网上淘书 烬余之书 牛津经典
第七节 洋人与大人 / 273
丁宝铨 夜宴 巡抚之死
第八节 苏家、翁家与渠家 / 281
常熟翁氏 寻找翁氏后人 翁万戈的回忆 花儿
听渠川说往事 问答
第九节 学生与运动 / 295
学运发轫 塞西尔宴客
第十节 最后一课 / 302
蜡烛与空气 十年期满 移交 苏慧廉走后
第五章 烽火(1912-1919) / 309
第一节 北京女校 / 310
皇城根下 北京培华女中
第二节 逃难 / 313
逃难之夜 1912年2月29日夜
第三节 托付 / 319
Lo大人家世 Lo府灾难 带枪的路熙 戒指
Lo大人与Kung大人
第四节 华中联大梦 / 328
苏慧廉的新工作 百年大会上的议题 华中联合大学
《儒释道三教》
第五节 华工与青年会 / 341
赴法华工 青年会 抱犊崮余响
第六章 牛津(1920-1925) / 351
第一节 英国汉学 / 352
沃尔顿街上的“中文系” 牛津汉学
第二节 选举风波 / 356
北京的隐士 巴克斯豪举 尘埃落定
第三节 书斋里的革命 / 362
牛津圣三一 《李提摩太在中国》 遥望东方
第四节 翁之憙的旅欧日记 / 368
旅欧鸿爪 五月二日、周六、晴 布拉德莫路4号 徐树铮
第七章 庚款(1926) / 377
第一节 悲伤的庚款 / 378
庚款与退款 蔡元培出场 中庸的建议 衮衮诸公 中方委员
第二节 威灵顿代表团 / 388
香港特别任务 礼查饭店 苏慧廉答记者问 海上踪迹
第三节 告别温州 / 397
艺文内争 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花随梦已空 背影
第四节 苏慧廉与胡适 / 410
火车上的访谈 莫斯科插曲 伦敦迎接胡适 牛津地陪
台北纪念馆的偶遇
第八章 暮年(1927-1935) / 425
第一节 大地辙环吾倦矣 / 426
访学哥大 艺文复校 高徒费正清
第二节 告别 / 433
路熙去世 苏慧廉也走了 残缺的讣闻
第三节 苏慧廉之后 / 438
陈寅恪接棒 四海兵戈迷病眼 继任者 《中英佛学辞典》 重逢
后 来 / 449
1948年 1951年 1972年 1991年 2009年 2011年
附 录 / 459
苏慧廉年谱简编 / 460
苏慧廉著述目录 / 474
参考文献 / 476
后 记 / 492

编辑推荐

《寻找•苏慧廉》由朱学勤、马勇、熊培云隆重推荐!他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方言,将《论语》翻译成英文。他的译本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经典翻译,至今已印了三十多版。被遗忘的大师,他受聘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翻译《妙法莲华经》,编纂《中英佛学辞典》。被忽略的业绩,一战前线服务华工获民国政府勋章,代表英国处理庚子赔款助千万英镑退还中国。他生命的轨迹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一群重要人物的命运。

作者简介

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这三个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历史名人关联密切。
二十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也追随而来。他的孩子出生在这里,并由此开始了一生与中国的缘分。
他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
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随后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而苏慧廉之后的继任者,正是陈寅恪(因二战未成行)。苏慧廉的女儿,长大之回到中国,创办培华女校,这是林徽因的母校。他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英方代表,是让英国庚子赔款最终退还中国的有力推手。
苏慧廉经历中国最动荡的时期,而他的历程,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理雅各、李提摩太、赫德、严复、王国维、蔡元培、吴佩孚、胡适、顾颉刚、费正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苏慧廉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
作者沈迦,历时六年,跨越三大洲,用翔实的史料,为我们还原了苏慧廉百年前的人生轨迹,也描绘出大时代的波澜诡谲。日光之下,众生如蚁。对历史的追溯,不光是为了这些不能忘却的纪念,还有对那些逝去的岁月,保持一份尊重。


 寻找•苏慧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读罢有两大震惊,一是对苏慧廉这个人在我国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的震惊,二是对沈迦这个人能攻克万难写出如此巨著的震惊。苏慧廉祈祷说“除了中国!”,但却戏剧般的与中国结下了深远的缘分。历史的巧合,像是上帝刻意安排好的,就连“每次苏慧廉回英之际,中国都会有大事发生”这种细小而有趣的结论,也会让人不由觉得奇异。而这种小结论正是建立在作者对历史完整的梳理的基础上的,换一个人,都不一定能发现。看了序中沈迦自述的种种难处,我便预感到这是一部伟大的书。看了密密麻麻的脚注出处,才真正意识到了这种伟大的价值所在。这是得读了多少书,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花了多少时间,费了多少心思,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巨著啊!实话说,琐碎的历史细节,读完能记得住的,真不多。但沈迦对待历史的这种认真、务实、细致的态度,是最令我震惊,也是最令人敬佩的。敬佩程度之高,已经到了根本不敢说“像他学习、与他看齐”的地步。
  •     他,怀着信念,走出去。很多年以后,经过生活的跌跌撞撞、起起落落,我才发现,一个有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是不会惧怕无常世界。信念可以指引着我们,从来到遥远的他国,经历不一样的生活,展现人生的另一种华美。
  •     我们这一代从历史教科书上读到的很多史实,后来才发现似乎离真相很远。胡适那句名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年少时也常挂在嘴边,可不经一定的阅历,如何能体味出其中深意?真相是什么?柴静说,真相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沈迦,一个亦儒亦商的温州人。基于十多年前的一个念头,对清末来温传教士苏慧廉发生了浓厚兴趣。这个在人们有限的视野中面目模糊的人物,冥冥中竟成为此后沈迦人生使命中的一个路标,引领着他六年追寻,跨洲越洋,突破重重障碍,力图接近“无底洞的那个底”。说起来,追寻的源起我也曾有幸参与。在《寻找•苏慧廉》一书的序中,沈迦提到,新千年的第一年,他还是温州日报的编辑、我的同事时,我俩心血来潮打算合作弄本关于老温州的书。有着基督教家庭背景的他提出从“传教士”这个题目入手。于是,我们一起去采访。在庄严肃穆的城西教堂,支华欣老牧师领我们参观教堂主殿,仰头看黑色粗壮大圆柱支撑的穹顶,一字字读着百多年前苏慧廉亲撰的碑文……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平生第一次踏进教堂的大门,颇感神秘,而印象中那天教堂的灯光很昏暗,更加重了我内心陌生、紧张、敬畏等等纷乱杂糅的感觉。那时“传教士”在我的心目中,基本就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所描绘的形象: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遣队。他们蛮横傲慢,与腐败的官府勾结,包揽诉讼,欺压百姓。但在随后搜集到的文史资料中,我一点点惊讶地发现:温州的现代教育、现代医学无不和传教士有着密切关联,特别是那个叫苏慧廉的英国人。不过也就仅限于此。最终,这个超出我们当时能力的合作计划宣告流产。而十多年后,独自出发的沈迦捧出了厚厚一叠书稿。他沿着苏慧廉的足迹跋山涉水,从温州到太原,从上海到北京,从香港到澳门,从牛津到剑桥,为我们还原了这位传教士、汉学家传奇般的一生。在中国,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温州,在刚刚抹去了教案斑斑血迹的太原,苏慧廉度过了近30年的光阴,从仍嫌稚嫩的青年到沉稳练达的中年,恰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他的勤奋聪慧今天听来还像个奇迹——他很快学会了鸟语般的温州话,竟能操着一口熟练的温州方言布道;他创办了学校,建起了医院,而这些都是温州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文明的曙光。温州、太原,一南一北的两个城市,都不过是彼时帝国的一个缩影。最可贵的是,沈迦努力将苏慧廉置于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背景下考量,借着苏慧廉那双深邃洞察的眼眸,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骚动不安乱云飞渡的年代,一个枭雄草莽争相登场的年代,一个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年代,世劫汹汹中隐含了多少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啊!当看到苏慧廉夫妇对1898年戊戌变法的关注,并在不经意间亲历了全北京城搜捕康有为的惊魂一刻,我读懂了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期待:中国的未来需要耐心,也需要持续的同情。当看到1915年古稀之年的李提摩太说中国学校的教科书缺乏四种东西:一是缺乏真正的科学;二是缺乏真正的历史;三是缺乏真正的经济;四是缺乏真正的宗教。我和沈迦有同样的感慨:这四种缺乏,我们今天补齐了吗?当看到苏慧廉的女儿谢福芸笔下的1926年的上海:没有哪个城市像上海一样霓虹闪烁,这无疑是很幼稚的品味,但却受到大众的欢迎。……我禁不住笑了。的确,“谢福芸这句话,对今天依然是很好的描述。”沈迦以时间为纵轴,以寻访为横轴,在历史与现实间穿梭,串起了每个时间节点上的重要细节,编织出了一幅近代中国风云图。在这幅图上,有地方民变的动荡,有维新变法的鲜血,有八国联军的炮火,有辛亥革命的枪声,有学生运动的激情,有庚子赔款的曲折……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视角观察,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景象。历史幽暗如长长的隧道,其复杂和多面又如莫测的迷宫,沈迦的探寻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让我们循着另一条路径——一条被掩埋了多年的路径,赫然发现很多早年被灌输的定论是多么粗暴和简单。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如是,而那些小小的细节也同样可见沈迦对真相的执着。温州市图书馆珍藏着苏慧廉、苏路熙夫妇的两本英文著作,对此温州本地媒体一直以来的说法是: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温籍学者夏鼐先生在北京街头旧书摊上购得两书,后赠送给温州市图书馆作为善本加以珍藏。这个故事常常被作为夏先生情系家乡的典型事例广泛引用,没想到被沈迦发现了破绽。他并未放过这个无碍大局的小细节,坚持查阅第一手资料,夏鼐日记以及当年图书馆馆长梅冷生先生留存的信札,这才发现两本书原来是温州市图书馆向夏先生借阅的,在夏先生多次催还未果后便留在了图书馆,成为温州学界了解苏慧廉及温州近代宗教史的重要史料。内心深处,我真的感到很遗憾,好端端的典型事例被揭开了另一面——竟是借书未还。不过遗憾归遗憾,我们终究要鼓起勇气面对大大小小的真相。它让我们知道,很多真相并不美好,甚至是残酷的,但真实总是让人更清醒、更理性。沈迦说自己这本书是“雄心和能力失衡的产物”,我倒觉得它是知行合一的收获。满世界的搜寻一个几乎要被遗忘的人物,线索渺茫,语言障碍,明知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结果亦未可预料,但他还是不计成本全身心的投注了进去。在写作过程中,为恶补历史,阅读了一两百本书,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有相关当事者后人翻箱倒柜找出的长辈日记。那些隔了数十年岁月侵蚀的字迹让他读得很辛苦。“辨认十来页,即要闭眼让眼睛歇一歇”,他一度因此罹患眼疾,视力严重受损。不过,沈迦最终用六年时间以及这本30万字的著作验证了那句老话:苦心人,天不负。无巧不成书的小说情节居然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他绕了地球一圈寻找的人最后发现竟是温州文坛前辈;在海外偶遇的中国牧师竟然是温州早年本土传道人的后裔……上帝必是眷顾勤奋的人,将这些奇遇作为他努力的回报。了解历史是为了观照今天。恰如《寻找•苏慧廉》台湾版的书名《日光之下》,语出圣经“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已发生的,未来必还会发生。对历史真相的探寻,远未结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章 陌生人 每一个国家都称其他国家为未开化的国家——苏格兰谚语 第二章 客卿 如果不是传教士,东方人不知道西方人还有灵魂。 第三章 初熟 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圣经·罗马书》8:25 第四章 山之西 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泰戈尔 第五章 烽火 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泰戈尔 第六章 牛津 你往后看多远,就能往前看多远。——丘吉尔 第七章 庚款 假使我又见了你,隔了悠长的岁月,我如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拜伦 第八章 暮年 中国的未来需要耐心,也需要持续的同情。——苏慧廉 第九章 后来 我们向前生活,但我们向后理解。——索伦·克尔凯郭尔
  •     為了本書,特地去瞻仰了城西大教堂,今天的溫州人,不應該忘記以蘇慧廉為代表的傳教士對近代溫州所做的一切。
  •     认真的作者及对故乡温州的热爱隐约其中,不过,这么爱故乡的一个人又如何舍得离开她了呢?
  •     本书对许多我们熟悉的历史提出了一些不同的陈述和看法,其中大部分出自时人之口、之手,而且外方的意见居多。虽然在复杂的历史面前,不论哪一方所说都不过是片面之词,但本书作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历史就应该在各种不一样的声音中才能变得立体,才能更接近真实。
  •     作者情感真挚 脱离凡俗的心境下的书写。
  •     大历史边缘的小历史,从这里读到了史书上很少记载的底层的,边角的我们的历史,虽然传主是一个英国人
  •     读了一半,真真是读不下去了。作者文笔一般,但是看得出来功夫下得很深,史料很详实。只恨自己确实提不起兴趣。但是,文章从苏慧廉展开到那段历史,这种方式还不错。
  •     这一段历史的确有些空白,沈迦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
  •     作者在各势力错综复杂的角力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切入。苏慧廉筚路蓝缕的生平不仅折射出中国近代史的波诡云谲,更展现了处在动荡时代中一个人的的艰难抉择。
  •     信仰不分国别,宗教超越政治。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成事也误事。
  •     不了解不是什么羞耻的事,但当这些被遗忘的历史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那就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了。
  •     想到了行走非洲的史怀哲,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     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寻访了很多图书馆,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自传、日记等),旁征博引试图最大限度还原清末民初在华传教士苏慧廉(William Soothill)的生活工作。值得一读。
  •     今天在城西教堂前感慨无限...
  •     1895-1911是段模糊的岁月。你才知道中国是这样的
  •     很开心沈迦老师来我们学校讲座,题目就是书名。这是作为非虚构的一个典型来写的。老师讲述的是他如何追随苏慧廉,走遍全世界,透过历史的迷雾,还原一百年前的那个人,如何把猜测坐实,变成事实。
  •     中国首批传教士的其中之一。这么个无聊的切入点我都看完了,可见真的写的不错!
  •     自序里总是捎带黑一下我国。当然了,作者你已经移民了,不是中国国籍了。不过书写得还算扎实,写得挺棒,值得读!而且我居然挺喜欢作者这种写作手法的。 我看有的评论嫌弃作者太跪舔太崇敬,可是如果没有这份感情,大概也写不出这本书。 这个年代应该多给平凡的普通人写写他们不平凡的壮举了。
  •     from20150120,利用零碎时间看电子书。以一个传教士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些相关的故事,内容有些混搭,不算学术研究,不算人物传记,其中还夹杂评论与现实人事。尚可,有些人,有些故事,时代变迁,真相已模糊
  •     2015.10
  •     我们向前生活,但我们向后理解。
  •     历史下面果然还有一层历史。。。。
  •     已购。
  •     传教士最初来到中国是为了宗教扩散,自觉或不自觉地殖民,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或自觉地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明显的诸如建筑、医学及教育。另外,个人觉得,他们中有些杰出者超越了所谓的国家民族大义,是在为中国传播普世价值。教科书把传教士妖魔化,却把史怀哲当英雄是不对的。
  •     真实的故事总是那么的吸引人。
  •     近几年最好的一本中文非虚构。一个外国传教士,展开了一幅1900年代中国被遗忘的历史。作者考据功夫之深,令人折服。
  •     第一本读完的kindle版书。
  •     昨晚读到一点 到温州的大巴上读了半个小时 在回杭三小时的动车上终于把《寻找·苏慧廉》读完了 作者沈迦,温州人,曾任《温州日报》记者,后下海从商,中年回到书斋,历时六年写了此书。出版时正逢苏慧廉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写逝去的人的传记,有点像是侦探,从爬梳来的资料里,拼凑想象出一个故事。 因(好歹算)是语言类学生,有听过一些汉学家的名字,理雅各、曹雅直,但读这本书之前从没听过苏慧廉。
到达城西教堂,刚好在礼拜,信徒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想,没有几个人会知道这座教堂是谁建的 那个人又有怎样的故事。
大多数人的一生在历史中都不过是“声名水上书”。
好在赞美诗依旧唱着。 “我们向前生活,但我们向后理解。”-索伦·克尔凯郭尔
  •     动人的书,致敬
  •     迟钝的中国人是唯物的,以至于要挑选日子给逝去的先人烧些钱财。对于传教士而言,他们正是等待福音的空洞躯壳。可怎样才能叫远东的迷途羔羊坚信素未谋面的主能够保护他们远离鬼魂呢?教育?医疗?还是文明?难道洋鬼子就不是鬼了? 敏捷智慧的新一代亦不自省,匆匆服药,高估了自救的本事,急躁的脑袋充血勃起,硬把自己捅进了新世界。直到美帝辉瑞公司推出的革命性蓝色药丸之功效方可与之比肩,只不过小药丸不再针对大头,亦无法根治短小之痛。反复似乎是民族性,除了一件事,即便再过一甲子,中国家庭生活唯赌博最佳依然不会有所改变。
  •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边读边落泪
  •     媒体人写文章,材料多结论少
  •     原来陈寅恪去牛津是去接苏慧廉的班
  •     本土作品,殊为难得,加一星
  •     P338《儒释道三教》1913年。演讲报告汇编。
  •     信仰的力量让人叹服。对传教士的认识总算超越意识形态的历史课本。
  •     串起了很多地点和人物,阅读的过程就像不断和旧友重逢的感觉,一百年前的旧事中显露出的精神,至今仍然没有消失,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面。
  •     满满的乡音❤️。历史人物总是褒贬不一,特别是时代的创新者,做自己,不易,创时代,更艰。
  •     2015.05.20读完整本,其实书去年买回压箱底了,因今年要到温州,才又肯翻出来分两次读完。第一次读完前半部分,加上走访城西教堂、海坛山、墨池小学、二医院等书中熟悉的地方后,再读显得很亲切,对温州这海边小城多了些认识。 作者戏称自己不务正业,却用心的花费6年的时间,走遍大半个地球后,写完本书,真是实践自序中那句“好文章是用脚写成的”,深深佩服这样的精神。
  •     只想说,我曾经所蔑视的,或许多因我的无知。当苏慧廉在弥留之际对弟子说,中国会好起来的,你们自己要争气,不禁热泪盈眶。(年代久远,原话是否如此,有些记不清了,总之很感动(ಥ_ಥ))
  •     重新审视外国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作者以苏慧廉为主线,串联近代史众多人物、事件,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细节和角度为外国传教士立传。 由于感情倾向,部分言论语焉不详;行文有限,资料庞杂湮没主轴;客观上人物资料不多也影响苏慧廉人物形象的立体丰富性。
  •     如果有十星就给十星
  •     基督徒,传教士,汉学家,教育家
  •     确实好看,不愧是文总的2014年度最佳
  •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尽管苏氏是伟大的学者,但本书的意义并不在此。传教士眼中的近代中国,是历史书上不会讲述的故事。难得的作者并没有评判,而是用详实的史料和具有深厚经验的文史工作者的笔触娓娓道来。好几次热泪盈眶。可能这几年读过最好的书。
  •     终于读完了,真好看。
  •     一位英国传教士的半生与半个世纪半个中国。
  •     晚清现代教育的发韧,传教士在开办医院、现代学堂中的血泪功勋,传教士在甬的生活工作足迹,温甬绍三地的文化交通往来。《寻找苏慧廉》帮我打开了一个口子,由之而李提摩太而司徒雷登此二书。
  •     “传教士居然到世界上最现实的民族面前出售一个纯粹的理想,这个理论不能给他们带来现世的利益。”好有意思。 作者自己的话和引述分的不是很清楚,有的时候读起来令人疑惑。
  •     本书给了我不一样的传教士形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