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年泰州西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43895757
作者:陆漫漫
页数:215页

内容概要

陆漫漫
80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06年,她的原创装置作品《那一年》曾入选江苏省美术馆“艺术与科学”美术作品展览。她还是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文笔清新、细腻,常有一些作品发表于《青春》、《金陵晚报》、《南京日报》等报刊。

书籍目录

不长的路
每人都有一份专属的孤独
茫然
转念
白墙
生日
泰州“咖啡”
兀自芬芳
寻欢
清空
怀旧
倒着走
狗事
问心
境由心转
一支儿时的歌
平静的下午
一只不知名的鸟,在我面前飞过
白云
听见来自内心的声音
知了,在黄昏中歌唱
田埂人家
咸菜、稀饭、馒头干
镜子一样的小河
小字怡情
外婆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小南风徐徐吹进心里
一个人散步
得失之间
新制服
一种随物因势的美
节奏
观照
知足
约定
距离之美
花草图
行走
房间
沟通
一张小照
美人猫
摘玉米
慢跑步,深呼吸
快乐
与夕阳约会
摇晃着的历史
宿命
放慢脚步
风吹稻花香两岸
素肉
宋人花鸟今观
立冬之后
清晨·清音
异乡
汤面
饺子
素朴的肖像
去做吧
换个角度看雨
最基层

病榻上的奶奶
当寂静被吵醒
单纯
珍惜
春的消息
期待一场雪
刘爷爷的礼物
一夜之间,草儿全绿了
银杏树
释然
位置
春江水暖鸭先知
“爆炸的油菜花”
约定,菜花盛开的时候
回去,由一只狗领路
平为福
那一抹紫色
旋律
人间四月天
花瓣飘落到我的影子上

微小的生命
白蝴蝶
苦果
无奈·无辜
责任
选择
理解
“记忆”的相册
后记

作者简介

《一人一年泰州西》是八零后作家陆漫漫在泰州西生活的点滴感悟。陆漫漫一直生活在都市里,2011年由于工作调动,被分配到江苏省泰州市的郊区,一个名叫泰州西的地方,开始了远离都市、久居偏僻乡村的生活。工作之余,在孤独中,她拿起相机和画笔,通过文字、摄影、手绘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在这一段“被放逐”的生活中原生态的美,记录下她对情感、命运的思考与体悟,珍惜当下,以平和的心态去感受、拥抱生活。
著名设计师朱赢椿为本书精心设计了内文版式和封面。从夏天、秋天、冬天再到来年的春天,完整记录了作者一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季节流转的场景变换。全书风格清新雅致,透着质朴的乡间气息和真诚的人文关怀。


 一人一年泰州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谵小语舒国治曾经在《流浪集》中说:“我们缺的不是钱,是生活。”对于现在的都市人来说,的确如此。然而若问:什么是生活?相信很多人会一时语塞。我所理解的生活,要贴近大地、贴近自然。南京女子陆漫漫在泰州西的那一年,就是生活,纯粹的生活。一个年轻的女孩,因工作调动来到了一个叫做泰州西的地方,那里偏僻到连自来水都不通。从最初的不安与惶恐,到后来的坦然与自得其乐,陆漫漫收获了在常规的城市生活轨道里无法企及的东西。她用笔和纸记录了这一年的生活,取名叫《一人一年泰州西》。工作之余,陆漫漫在泰州西看云、盼雪,探访村中的老人,抑或用照镜子的时间欣赏窗前光景变幻,在有月的夜晚描画落叶、摹写兰亭。这样散淡的人生意境透着优雅的古风,令人艳羡。读陆漫漫的文字,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谈不上有什么风景的泰州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泰州西,为何在陆漫漫的笔下充满美感与诗意?得出答案有二:一曰纯净,一曰敏感。纯净就是“我们不要太多”。乡村里蜗居的冯奶奶一句“我们不要太多”,不仅一直印在作者脑海里,也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啊,人生只是生命的一次旅行,本不该附加太多欲求,只要活得从容与洒脱;敏感就是能够用一颗诗意之心观察世界与体验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不要太多”的纯净,才使得作家对周遭事物愈加敏感。没有了物欲和诱惑,没有了羁绊与束缚,生命渐渐融入自然,渐渐接近质朴的原初状态,心灵于是感知到世间更多的秘密。泰州西只是陆漫漫一段时间的暂居之地,她终究要回到都市里去,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意生活的结束。一个人拥有敏锐而细腻的内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感知自然万物的脉动与人间诸事的静美。
  •     去程与归途—谈陆漫漫《一人一年泰州西》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边城,那里有恬静的家园,淳朴的人性和诗意的风情。身为年轻作家的陆漫漫从南京来到泰州西,虽然在此地只生活了一年,却发现这里乃是她生命中的一座“边城”。在这略显清寂的一年里,她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内心的“乡愁四韵”,那些真淳简静的文字与照片,清风赋形、流水有声,有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令我们触摸到了那渐渐远去的旧式生活和古朴的生命况味。村庄、童年、孤独、梦想、远方、风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然而泰州西,这个在地图上不起眼的暂居之地,它那深藏于小城一隅的乡土风情与人文气质,却颇为奇妙地寄予了一个都市女子的心灵成长史。其实,陆漫漫工作生活的半径不足二十分钟的步行路程,然而她以此为中心,很快放下内心的乡愁,建立起自己的故乡感,并从这里观望、出发、回归。这种故乡感不仅由于此地保留着童年各种回忆,同时也根植于乡村文化渊深的传统,它代表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生活的僻静角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永远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僻静而又自给自足的生活,一如沈从文所言及的,“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泰州西没有自来水,没有华服与霓虹,没有鲁迅讽刺的风月,唯有清风、明月、春草、菜花,然而这些寻常的乡村物事与景致,无不触动了都市女作家的人文情怀,“置身这空旷之地,看一草一叶,一花一木,摒弃了浮华的气息,一切都变得纯净。”这种慢节奏的乡居生活,也许会被许多人目为虚度,这个世界更多需要的是杜拉拉,而不是杜拉斯。即便是艺术,似乎更为入世,方能夺人心目。我喜爱的钢琴家古尔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然而要做到着这样,何等之难。事实上,正是泰州西“偏安”时代一隅的乡村生活,让陆漫漫敏锐地发现了都市、现实甚至艺术之外的生命选择,“这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人和事,在城里不曾体会过的生活,单纯的生活”,虽然这是一种因工作调动被迫的文化选择,但是这种生命中“轻”与“重”的冲突与摇摆,正是环境带给艺术的一种无比珍贵的馈赠,“用照镜子的时间去欣赏一日之内的光景变幻,在观看中照见自己的内心”。都市的光芒逐渐褪去,时光倒流,楼与楼之间的阴影化作乡村阡陌间的一抹夕照。那些喧嚷与华丽的时代印痕,被她巧妙地藏入文字与影像的褶皱中,似乎透出微微的叹息,但她并不是要将都市塑造成令人憎恨的、与乡村格格不入的对立面,而是更多地将她内心的爱以及对美的向往,还有那一丝初来乍到的闲愁,化作对生命本质动人的沉思与敬慕,一如乔治•桑所言,“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研究,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当漫漫将都市的焦虑消融于乡村素朴的享受的时候,对过去的追忆,替换为对当下的留恋,她发现一种被压抑的旧式生活,或者说幼时往事在“泰州西”这个小地方苏醒了,那个笼罩着树木、阳光与河水气息的村落,人们在这个小地方昼来夜往,光与影、生与死,万壑交错,细诉着关乎生存与时间的永恒秘密,而在不远处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而去乃是她想要挽留的旧日时光,就像那只木心笔下随流水而去的“浮氽的盌”。许是为了加深那种怀旧感,留住那些实物的原形,漫漫在写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精致的照片并手绘了众多植物图案,不是作为文字细节的补充,而是将所见所感收入底片,作为日后记忆的仓库。那些细心拍摄的照片,无不踊跃地唤起我的怀乡情绪,空中的飞鸟,折断的树木,收割的秸秆,稻谷与鸟巢,阡陌与水荡等等,特别是那把倚于灰白墙上倒置的扫帚,就像一幅素描画,“看那些帚条仍保持最初的形状,轻松舒展的姿态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气场”,那是被冷落的传统劳作方式在镜头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呈现出一个平静、安详、甚至带有几分清冷意味的乡村图景。书中那些所摄的旧物件,如今皆是逐步消逝的稀见之物,乍见之下,令人有种在记忆中探秘的惊喜,既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无言的批评与讽刺,那种简洁有力的画面,让我想到寺山修司曾经说过的,“消逝而去的一切,都是一种比喻”。就个人气质而言,漫漫的身上无疑带有一种浓重的人文主义的影子,即便她成长于都市,穿过时髦的外衣,然而一旦触及到纯朴温润的气候与环境,立刻去其魅而俯着于一种失落的古风,写作、摄影、习字、作画,看云,听雨,探访村中的老人,那些隽永清新的短句和充满美好瞬间的影像,漫溢着冥想与追忆的气息,幽独感伤的情怀,某种程度上,她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续写或者回归了中国文人的传统。不同于陶潜或者竹林七贤的是,她从城市到乡村再回到城市,在去程和归途之间,没有在逃避中寻求寄托与安慰,而是甘之如饴地接受生命中的各种体验与滋养,并以艺术手段,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定格下一个人乡村的“优雅”生活。也许这种生活在其被定格的瞬间之后就会消逝,在多年之后更难复现,而然某种意义上,它以个人独特的体验,穿越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现实,显得更为珍贵动人。此文刊载于7月19日《泰州日报》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朱赢椿的设计好棒。内容像是发微博。
  •     一般般吧 一天看完了
  •     鉴于和作者也算熟稔有余,居然自己完全没有出现在二百来页之间,表示很愤慨,作者这书稿费难道真的不想用来请我吃顿好的么?
  •     带它去了一个小镇 小镇安逸自在 它清新素雅 陪伴我的旅途~
  •     冲着这书的颜值买的 然后一会儿就翻完了 美则美矣 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     书籍设计好过内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