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避讳小史

ISBN:9787510708206
作者:王建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王建,1953年7月7日生于黑龙江省。2005年9月3日因癌症逝世于北京,享年53岁。1987年获得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的硕士学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日本神户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文学部客座副教授。主要成果:《中国古代铭文选》、《史讳辞典》(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7年出版),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避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至今对人们的思维仍有影响。避讳无疑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其使用之普遍、时间之持久、对社会文化影响之大,都是异域文化所没有的,也是现代人所难以想象的。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替换删改游戏,在中国古代社会,避讳通常具有极强的政治、文化意味,曾经有不少文人学士为此付出过鲜血与生命的沉重代价。它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一种文化标识与陋习,但也不可否认,在其背后有着十分丰富复杂的文化蕴涵。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揭示其隐藏的文化奥秘,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工作。本书详细叙述了避讳在中国的起源、演变和各朝代避讳的特点,穿插了大量的安全,不仅有丰富的学术含量,而且行文流畅,可卖性强。


 中国古代避讳小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避讳这一习惯几乎是贯穿中国历史,据考据,它起源于周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沿袭,而且程度都超过了周朝,并且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避讳特征。宋代王观国《学林》“名讳”条说“夏商无所讳,讳自周始”,《经史避名汇考》则进一步认为:讳起于周公制谥号之后,武王时未有也。但是也有其他许多关于避讳开始的时间的说法,如顾炎武曾就《尚书》中的帝王名号进行过考察,《民征》曰“无言尧舜禹者,不敢名其君也”,这虽然也属于一种避讳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人民群众心中对先王的敬重和爱戴之情,并没有成为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或是有明文规定的典章制度,所以应该只算是“避讳心理”的萌芽。避讳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其他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现象,例如《圣经》里《摩西十诫》明确记载“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无罪,读经时凡是遇到耶和华字样的,均改为“主”。避讳在刚开始时 是一种原始禁忌,而且属于原始禁忌中的语言禁忌。人类在生产力和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不能对这个世界有深入的了解,惧怕大自然的能力,然而同时又渴望大自然的力量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所以才对大自然怀着敬畏的心态,想用自己的行为讨好它、表示敬畏。对吉凶的避讳《论衡》中记载:“颛顼有子三人,生而皆亡,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区隅之间主疫病人”,人死曰鬼,在人们的认知中,鬼有着超越人类的强大力量,所以人自身没有能力与这些会给人带来各种灾难和疾病的鬼怪抗衡,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提起他们,这就叫做“讳”。这一类“避讳”应该是出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死亡之后的空间的迷茫,从今天的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 “避讳”无疑是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的,但在当时社会,这种行为却是极其重要且有意义的。有一种巫术是利用对方的名字来伤害对方的,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小名为“练”他的第二个儿子肖综得不到他的宠爱,所以对他心怀愤恨,在徐州时,肖综下令将全城的练树砍掉,就是想借此泄愤;《红楼梦》里,马道婆和赵姨娘利用写着宝玉和王熙凤名字的人偶来使他们中蛊,重病缠身。像这一类利用名字来使别人受到伤害的行为都是巫术的遗留。当今社会,在许多农村仍然保留着许多类似的风俗习惯,例如在7月半鬼节给祖先和亡亲烧纸钱的时候是不允许有人说出在场参与烧纸的人的名字的,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烧纸的时候鬼魂会来”领钱”,如果让他们听到了活人的名字,他们就会给他带来灾害,亡魂都是不吉利的;除此之外,蛇向来也被人们看做不祥的象征,很多地方在遇到蛇的时候是不能说出姓名的,究其原因,也是怕蛇认识了人,会去找人,给对方带来伤害。既然有这种利用别人名字给别人带来伤害的,那么避讳这种行为应该就能体现出对对方的保护和尊重了。因此古代君主和各种身份尊贵的人要求避讳也是有原因的,即使是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小辈、年幼者都应该对长辈或年长者避讳,不能重名,也不能直呼其名,这就是尊重的体现。政治上的避讳在我国古代最明显且最富有政治色彩的就是平民百姓对君王或王室成员、官员名字的避讳了,虽然在原始社会中避讳的作用更多是祈福与避免灾降临,但在封建社会中,避讳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意义,它更多的体现君臣之间、官民之间的尊卑与等级差异,核心思想是等级制度。在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一观念被历朝历代写进法律与各种规章制度中,用来约束百姓和体现自己崇高的地位。古代君主要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帝王威严”,秦始皇废除了谥号,就是因为不想造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他作为一代帝王,决不允许别人在他死后对他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孔融说过“尊卑有序,以讳为首”,这说明避讳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手段,它让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尊卑思想,芸芸众生自然将皇帝的地位提拔得更高。虽然现在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再存在避皇帝名讳的现象,但在其他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仍然可以看到国民维护皇室尊严的现象,据今年英国地铁新闻12月13日报道,1名泰国男子因为在facebook上点赞被PS过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照片,而被判刑32年。在泰国,任何侮辱88岁泰国国王的行为都会导致判刑15年,而且这种刑期是按侮辱次数累加的。当今社会尤如此,更别说古代封建社会。根据记载,周朝设立了专门掌管避讳的官职,如宰夫和大史小史,周朝之后的朝代几乎都沿袭了这一制度,都设有分管避讳的官职,避讳管理的正规化和制度化表明了避讳这一内容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也从一种原始禁忌变成了规章和典范。对尊长的避讳“家讳”是指在取名字或平时书写、说话过程中避亲族中长辈的名讳,这一般不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同,更多的属于封建伦理道德的范畴,而且也寄于着对长辈们的亲敬、崇仰与怀念之情,不同程度地带有自发性,在当今社会这种习俗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将持续下去。“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嫌名谓声音相近也,如”禹“同”雨“,“二名”就是除了姓之外,名字里有两个字“不偏讳”指避讳时只避其一,不需二字都避,如孔子的母亲名征在,他就言征时不言在,言在时不言征;为什么有二字不偏讳的说法,段玉裁解释,从我国传统的孝道来看,自认是希望对长辈父母的名号可以都避讳,但这对交际而言,需要避讳的字越多,阻碍就越大。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单名化现象,在汉和晋两朝时期尤为明显,被认为是当时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或人们约定俗成,这被认为是避讳现象导致的, 因为单名易避讳。但是也有特例,袁枚《随园随记》中有一段话:六朝避讳苛言,已属可笑,乃有祖孙同名,若雁行兄弟,翻不避忌。如南朝王悦之,父靖之,祖献之,曾祖羲之,四代祖孙同一名也……除此之外仍有其他特例,六朝时有些家族中确确实实有许多祖孙同用一个“之”字的例子,但是也不仅仅限于一个“之”,也有其他字。按理来说,晚辈绝对不能使用长辈的名字,更何况是在避讳已成制度且伦理观念较为深厚的古代封建社会。这种现象被归纳为“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究其原因,多是为了将家门精神传承下去或是家族信奉了某种宗教信仰,而这个教派里不避讳父子同名。由于避讳现象太多,从而衍生了许多种避讳的方式。一、改字:避讳某个字,就把它改成另外一个有意义关联或是读音有关联的字,这应该是一个最常用且最原始的避讳方法。例如宋朝田登“自讳其名”,将点灯称之为放火,于是在上元佳节贴出布告“本州依历放火三日”,便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成语的由来:例如苏轼的祖父名“序”,所以苏洵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则以“叙”字代替。二、空字:有记载的空字避讳出现在《史记》中,司马迁为了避汉代历代帝王讳,都避而不书写其名,在记叙高祖、孝文帝等时,都不书其名。避读空字极易造成史病。唐人写《隋书》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徐世勣分别写成了王 充,徐 勣,中空一字,不懂为讳之道者,常误抄成王充,徐勣。三、缺笔:改字和空字都很容易造成文字记录的缺憾,尤其是后人不易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增删避讳字的笔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隶释》载录东汉《尧庙碑》中一句“失爵亡邦”的“邦”字改为“ ”,就是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缺笔之后的效果有两种,一是缺笔之后仍然成字,如避司马师之讳而把“师”改为“帅”,虽在意义上相去甚远,但仍然成字;一种就是不成字的了,如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而将“世”和“民”两个改写之后都不能成字。四、代词:也有这种不直呼对方名字,而是用某个代词来指代对方的情况,更直接的就用一个“讳”字来代替,最常用的就是某、讳和同三个字。《豫变纪略》中记载,旧时为避朱熹的讳,要将《归去来兮辞》中的“晨光之熹微”改为“晨光之某微”。对朱熹的避讳是对先贤避讳的一例,称为“圣讳”,这一般也没有法律强制规定,但属于约定俗成,古人在遇到周公、孔孟等圣人的名号时都要避讳。 五、拆字:这和增删笔画的方式差不多,都是在文字上下功夫,只是形式不一样,这种方法是在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分析其偏旁部首,记作从某从某,如唐宪宗原名淳,后改名为纯,在历史上记载就为:贞元二十二年,册广陵王为皇太子,改名某。初名从水从享,至是该今名。这里用了两种避讳方法,第一是用“某”字代替,二是用了拆字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避讳的方法,从避讳方法如此完备可以看出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避讳的重视程度之深。《中国古代避讳小史》称“避讳在现在已慢慢消亡”,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封建社会结束,没有了对君王官僚的避讳,但其他多方面的避讳仍然存在并且没有消散的迹象,无论是对尊长的姓名避讳还是对吉凶祸福的避讳,但是这种避讳不能仅仅看做一种迷信现象,而应该从一种风俗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它,避讳这种风俗已经在中国流传千年,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在人民的认知中也是约定俗成,难以改变。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就想说学者们真的是无时无刻都能找到很多东西来研究,这个世界上要研究的东西好多哦。
  •     除了罗列大量避讳的史实,诸如“钱唐江”避讳国号“唐”改为“钱塘江”。还梳理了整个避讳现象在不同朝代的特点,不太好的是总觉得史学观点太陈旧,还停留在外夷入侵的观感。
  •     扎實,但體例不一,作者感情溢出文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