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121253070
作者:[美]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英国剑桥国王学院自然科学学士。曾担任《自然》(Nature)杂志副主编、驻华盛顿记者,华盛顿《科学》(Science)杂志记者,《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编辑记者(科学、环境及防务方向)。韦德现在是自由撰稿人、记者,写了三部关于人类进化的著作:《黎明之前》(Before the Dawn: Recovering the Lost History of Our Ancestors)——用基因技术颠覆史前五万年人类进化史;《信仰本能》(The Faith Instinct: How Religion Evolved and Why It Endures)——分析宗教行为进化历史;《麻烦的继承者》(A Troublesome Inheritance: Genes, Race and Human History)——探讨种族和遗传之间的关系。
陈华,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学士、天体物理学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现在美国加州硅谷一家无线网络公司担任工程管理工作。阅读兴趣广泛,常阅读科学、人文历史方向图书,尤其喜爱具有知识深度、推理严谨及考证周密的书籍。

书籍目录

第一章遗传学和《创世纪》1
有人常常信心十足地宣称人类的起源永不可知。但通常无知者无畏:只有无知者而非博学者,才会如此断言科学永不能解决某个问题。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最早的成衣4
从亚当到杰斐逊5
第二章蜕 变11
世界上的每一地区,现存的哺乳动物与该地区的灭绝物种都密切相关。因此非洲很可能是现已灭绝的猿类和与其相关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原住地。因为这两个物种都是人类的近亲,我们的祖先起源于非洲大陆的可能性远大于其他地区。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从猿类社会走向人类社会13
告别体毛20
初出非洲24
形体现代人和行为现代人26
第三章最初的语言31
“语言”肯定不是一种真正的本能,因为每种语言都要学习才能掌握。但它又与所有一般的技艺大有不同,因为人有说话欲望的本能。我们常见的婴儿出生就会喃喃自语,可没见过婴儿会本能地去酿酒、烘烤或写作。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语言的本质34
皮钦语、克里奥尔语和手语37
语言的进化压力40
语言基因的发现43
第四章伊甸园47
在最初级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最聪慧的人,那些发明和使用最好的武器和圈套的人,那些最能保护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才会有最多的后代。拥有最多这种人才的部落才会壮大并超越其他部落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夏娃和亚当的族谱49
估算原始人口的大小52
吸气音,母语的回声53
寻找伊甸园的边界57
普适人和真实人57
原始人的肖像63
第五章远 征67
让我们想象一个部落,它的成员之间有着某种形式的婚姻,它在进入后就很快分成各自独特的游牧群体,彼此互设各种障碍,外加原始族群间不断的征战,这些部落面临细微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俗,它们早晚会变得稍有不同。每一个部落以此形成自己略微不同的审美标准,又因为强势的领袖偏爱某一类的女人,不知不觉中也产生了选择效应。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始时甚微,逐渐就不可避免地增大。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走向印度71
移居桑达和萨胡尔:消失的大陆74
安达曼岛人之谜79
深入东亚和印度尼西亚81
与尼安德塔人的长期争斗83
现代人的胜利86
第六章滞 留91
无论是在广阔平原上、热带密林中,还是沿着海岸线,游牧的习俗都是有害无益的。对火地岛原始居民的观察使我意识到,拥有财产、固定的住所和由酋长所领导的多个家庭的联盟,这些都是文明所不可缺少的。这必然产生对土地的耕作。如我在它处所示,耕作的第一步也许只是因为果树的种子落到了垃圾堆里,随后长出了多种非同寻常的果实。问题是现在已经很难了解这个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第一步了。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转变94
东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99
初次发现美洲103
以线粒体DNA来适应寒冷108
蒙古人的起源109
第七章定 居113
人们积累财富并传给他们的后代。不论智力和体力的强弱, 富人的后代往往比穷人的后代在追逐胜利的竞赛中先胜一筹。但财产继承本身并不是恶魔,因为没有资本的积累,就没有艺术的进步;文明社会正是借助资本的力量才得以扩展遍及全球,取代落后社会。适量的财富积累也不会影响选择过程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定居和驯化119
基因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乳糖的耐受力123
第八章社会性127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动物。人不甘孤独,渴望自己家庭之外的社会。禁闭是最残酷的惩罚——相邻的原始部落几乎总是彼此常年征战,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原始人是社会动物,因为他的社会性本能不会延伸到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灵长类社会的结构129
矮黑猩猩,另一个世界135
战争的代价和利益137
原始战争的功效139
人类过去的秘密143
社会行为的演化基础147
宗教的演化152
性的私有化156
人类的驯化163
人类社会的进化165
第九章种 族169
虽然不同种族的人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如肤色、头颅形状、身材比例等,但从整体结构来看,他们彼此又有很多相似之处。许多无关紧要的特征绝不可能从原本不同的族群独立进化而来。分析不同种族的智力相似性也可以得出同一结论。美洲土著人、黑人和欧洲人看起来思想上截然不同,但在比格尔号船上与火地岛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体会到他们和我们的想法在许多细微的方面有多么相像,就好像我曾经与正宗的黑人唇齿相依。
——查尔斯达尔文 《人类的由来》
原始人类的分化174
用DNA来辨别种族176
对种族的科学态度178
种族的遗传型和表现型182
基因和地理186
人类种族的出现189
第十章语 言191
也许值得用语言为例来展示一下这个分类法。假如我们拥有人类的正宗血统,人类各个种族的族谱应该最完美地对应全世界各地语言。如果能包括所有消亡语言、过度的语言和缓慢变化的语言的话,我认为这种对应是唯一的。可能有些非常古老的语言长久不变,没有演变成其他新语言。而另一些语言则可能变化很大,分化成许多新语言和方言,这是因为一个共同祖先分散开来,继而形成多个彼此孤立的种族文化。同一体系的语言差别也许可以不同族群来划分,但正确的甚至唯一可能的分类法是族谱法,它可以很自然地把所有语言——消亡的或现代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谱系分析,还能找到每种语言的起源。
——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
语言扩散区和多元区193
印欧语言的出现198
如何确定语言的时间?200
原始印欧语言的新日期203
格林伯格的综合论206
比较法和大众比较法210
欧亚超级语系213
最初语言的回声218
第十一章历 史221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作为殖民者的成功一直被归功于他们的胆识和耐力。比较英国和法裔加拿大人的成绩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佐证。但谁能说出英国人如何得到他们的能力?美国的卓越进步和人民的性格可以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来自全欧洲各地的精力充沛、不安现状、勇气十足的人们在上十到十二代中移民到了这个伟大的国家,并且在那里卓有成绩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成吉思汗的秘密战略223
从基因看英国历史225
冰岛人的起源229
犹太人的起源233
DNA和托马斯杰斐逊的秘密家庭245
第十二章演 化251
人类是低级动物的后代,很多人也许会对此说法深恶痛绝。但毫无疑问我们是从原始人进化而来的。第一次看到火地岛印第安人在荒野岸边聚会时的情景让我永不忘怀。那时我不禁想到,这就是我们的祖先。那些人赤裸的身上涂着颜料,他们的长发杂乱无章,他们兴奋地口吐白沫,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狂野、震惊和疑惑。他们没有任何艺术,像野兽一样以捕获为生;他们没有政府,对自己小部落外的人残酷无情人类也许会为把自己提高到了有机生物的顶峰而沾沾自喜,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作为。人类能够进化到现在的这个事实也许可以给他们一线希望,在遥远的未来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查尔斯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人类最近历史中的进化255
历史中的进化259
人类进化的未来方向262
第十三章附 图267

作者简介

《黎明之前:基因技术颠覆人类进化史》作者通过基因图谱从遗传学、生物学、历史及社会科学等视角,追述人类在史前五万年中的演化,其中关于语言、基因和种族进化的阐述,突破了传统专业叙述方法,通过跨学科领域的思考,阐述人类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内在根源。内容横跨多学科,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社科人文科普书。


 黎明之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说什么可以叫颠覆的话,这本书中介绍的基因技术就是。人的基因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就可以显示显性。比如犹太人的数学能力。基因技术对考古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考古的巨大工作是沙发思考,重建几百几千年前的历史。这些之前都需要不断的考证不断的新的发掘来完成。现在通过基因技术分析和比较,能事实清楚的介绍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对语言学家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在语言学家重构语言的发展路径的时候, 通过大量的学习不同的语言,然后进行不休止的比较才能发现一二。而基因技术清楚的告诉语言学家语言在基因里面的痕迹。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不是一夫多妻制在人的基因里的沉淀,造成了现在婚外情的泛滥?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比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略差一点。
  •     观点不算鲜明,学术包袱逗得厉害却并不有趣,我读的进度相当慢。比《人类简史》差很多
  •     之前一直懒得买英文版的,今天就在地铁上来回读完了这本:(1)翻译错讹极多,人名部分不忍卒读;(2)学习中信“好榜样”,注释引用全部舍去。除去这两点,很适合在地铁阅读,轻松愉快
  •     没有文明之光有意思,一堆的遗传学名词和概念看懵掉
  •     一般,主题不太明确,感觉是在说史前史。但是呢,有过于依赖基因这种技术手段来说明。可读性也不太好 备忘,在本书之前,阅读了李笑来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不错的书,完完全全的关于学习的方法论的书
  •     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基因学角度的社会、生物历史观。但是书中的细节填补了不少空白:FOXP2基因的发现以及其产物转录因子对人脑特定区域神经元的调控、以及对语言产生的促进作用。通过体虱基因的研究推断人类裸露皮肤的时间。通过驯养动物的已经推断人类定居的时间。通过黑猩猩社会的研究对比人类的社会行为对人类自身进化的作用。通过欧洲犹太族裔的社会分工限制解释他们族内非凡的智力表现。一夫一妻制度使得族群内部的和平、战争、宗教、艺术的产生又在基因的基础上给人带来了更为强大的进化动力。总之本书勾画了一个史前时代,从五百万年前到五千年前,这段原本没有文字记载的令人疑惑的历史时期,在现代基因技术以及演化论基础上,科学家勾画了一幅渐渐清晰明了的画圈。
  •     本书的一个主要观点是语言在5万年前出现并深刻影响了人类的进化。
  •     不用太费脑子的科普读物。犹太人一节有趣。拉比犹太教改母系认亲,看起来并没有成功吸引多少外族男性。基因漂变实在是一个解释的黑洞,因之而遗失的历史就是一个幽灵。
  •     又是一本跨学科的力作,考古、生物、遗传、地理、社会、历史、语言,各种学科信手拈来,颠覆了以往的种种观念,比如现在的人类都是五万年前从非洲走出来的一小群的后代,比如验证了“亚当”和“夏娃”的存在,比如解释了人种的演化,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对于中国人的研究太少了,尤其是缺少对于汉语是否是世界语言树的一个分支的解释,感觉好像作者有意回避,可能是汉语的进化在全球语言中是个大例外了吧。
  •     【收藏】实体inH。一本干货蛮多的基因科普书。全五星。1.世界各种族之间基因差异还是很大。2 .就像印度为了躲避美国专利,曲线制药一样,基因层面上一个功能也可以由不同基因片段来实现。3.用进而废退,在基因层面上表现就是需要这个基因的时候即使这个基因双拷贝致病也会被大幅提高出现频率,而一旦这个基因并不有助于生存立刻开始进入频率下降期。4.最后关于演化,两位科学家分专演化。我觉得都会。
  •     不深奥,但是科学性很强。
  •     跟“基因”其实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以“基因技术”还原远古人类史。其一说明了全球人类源出非洲,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像咱中国人以前都说老祖宗是山顶洞人,基因证明这个说法错误;其二关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从基因技术可确定大致时间,比如头盖骨变薄;其三说明语言体系的形成(这部分窃以为是全书最有价值处)。第一、二部分我在其他书里已经看过了,可参见《人类简史》、《舌尖上的历史》。本书p147~出现汉密尔顿的利他主义、互惠利他概念,可参照《自私的基因》。但本书的进化论整体仍然是传统的群体选择理论,在这本书里,基因技术是手段,是去验证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对于“基因”本身的进化并无太大科学价值,观点缺乏新意和深刻剖析。
  •     被书名副标题误导了,以为是讲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其实是一本介绍用基因技术探索人类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书。书不仅给出了答案,而且详细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专业性比较强,适合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看
  •     翻译的很一般。译者完全没有社科常识,译名都是错的。语言一章可看,前面九章都是一些有争议的常识。再此加深对吴军的成见,这个人完全不懂社科。facebook那位比他不知高到哪里去。
  •     通过基因技术来看史前历史,相信这只是开始,会有更多的未知被发现。
  •     内容极好,说服力强。但译文太过涩滞。
  •     佳作
  •     翻译得有一些别扭,自己又缺乏一些基因学的常识,读起来没有体会,不算读过
  •     翻译略次
  •     作者通过基因技术,对人类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因为父系的Y染色体和母系的线粒体具有遗传上唯一性,结合人类走到哪里,生到哪里这一特点,基因技术可以判断出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五万年前从非洲走出来之后,都去了哪里。语言也是随着这条路线改变的
  •     最后一章漂变怎么都写成飘变了。另外本书的研究事例就值回票钱。作者以前是nature的副主编,接触到的新研究还是挺多的。本书的主角工具是DNA。
  •     更多的角度形成更全面的视角,需要更充分的证据实例来更有说服力地支撑观点,而其来源是人类认知的不断进步
  •     非常精彩的书,下午一口气读完。发现科普书的成功并不在于展现技术手段,而在于对于结论的解释和联系。一般而言,科学家可能非常擅长描述其技术过程,但是科普作者则需要非常强大的结论解读能力,能将所有的事实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宏大的故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