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62477730
作者:[美] 林留清怡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林留清怡,饮食及文化作家,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风味》杂志、《美食与美酒》杂志等媒体供稿;是多个餐馆奖项的评审委员; 还是北京国际慢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在中国的美食冒险之旅让她写下了《寻味中国》这本书,得到《纽约时报》、《科克斯书评》、《人物》杂志等媒体的一致好评和推荐,并获得美食世界饮食图书奖之最佳中国饮食书奖和《匹兹堡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奖。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烹饪学校
锅塌里脊
妈妈的蒸肉饼
炸虾仁
拔丝苹果
炒蘑菇
猪肉茴香香菇饺子
羊肉南瓜饺子
炸酱面
干煸豆角
咕咾肉
第一道小菜 味精,味之精华
第二部分 面摊小妹
拉条子
茶叶蛋
拍黄瓜
凉拌豆腐丝
酸汤鱼
猪肉卤
茄子卤
张师傅的面条:刀削面,猫耳朵,手擀面
东北大拌菜
第二道小菜 平安割稻子
粉丝炒番茄
第三部分 珍馐美味
醉鸡
小笼包
家常豆腐
红烧肉
第三道小菜 淮扬菜
扬州炒饭
第四部分 胡同餐馆
最好吃的麻婆豆腐

作者简介

一段生动幽默的跨文化观察
在小面馆亲历百姓生活,在上海滩体味时代变迁
小笼包中吃出中国美食的滋味,让饺子慰藉你的人生
这本书读来妙趣盎然,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这世界上最伟大的饮食文化之一。
——何伟,《寻路中国》作者
千万别错过林留清怡的《寻味中国》。这部罕见的作品不但饶富趣味,也极其动人
——《华尔街日报》
《寻味中国》的作者林留清怡是一个ABC,她出生于芝加哥,在南加州长大,从小喜欢写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之后才首次来到中国。来到这块陌生的大陆,她发现自己对美食烹饪的爱好和对写作的热爱一样大。她亦发现,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中国人对美食充满了热情,汉语中三句话离不开食物和吃,比如说“吃醋”“吃苦”,再比如用“酸甜苦辣”形容人生百味,所以她也希望通过美食走近中国文化,寻找自己的根。
冒险之旅从北京的一所“既没有暖气,也没有量杯”的烹饪学校开始,到山西面摊和饺子馆做学徒工,再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的大厨。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狗肉、牛鞭,又或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在厨房里,在餐桌上,她遍尝独特的中国美食,也碰到形形色色的中国老百姓,并耳闻目睹了这些人物普通或又不平凡的经历、故事;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作者幽默生动地写下她的经历。她的文字读来令人垂涎,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酸甜苦辣咸,所有的滋味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尽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以及美食如何慰藉人们的心灵。这个“味”,不仅仅是美食佳肴的美味,更是人生的滋味,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身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风味》杂志、《美食与美酒》杂志等等的资深撰稿人,作者非常擅长讲故事,书中没有夸张的形容词,也没有褒贬分明的形容词或描写,而是以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勤劳、善良、朴实、智慧和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媒体评介:
美食版《喜福会》…….让人一旦翻开,就放不下来的一本书。
——《远东经济评论》
林留清怡是一位迷人的导游,带领我们漫游现代中国和它那万花筒般的烹饪文化。
——《人物》杂志
这本书就像一个包得精巧、热气腾腾的饺子…….欢乐的跨文化观察,老饕的写作风格,怎能不俘获读者和出版商的芳心?书里面既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描写,也有权威的菜谱,还有读来令人捧腹的趣闻轶事。多么美好呀,一个女孩找到了她的人生道路,甚至陷入爱河。
——《国际先驱论坛报》
今日中国繁荣的美食现场,读来令人忍不住流口水,加特美食指南(ZAGAT)最高评分!
——Nina and Tim Zagat
随着这幅生动的中国美食画卷的展开,中国社会的生动画卷也随之展开。 ——张戎
最好的一本写中国饮食的书——几十年来,中国人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做,为什么吃那么重要,
——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葛钢(Ed Gargan)
一本幽默而又富有深刻洞察力的书,通过中国最有名的专家“烹饪”看中国。
——Ian Johnson,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


 寻味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在开始介绍之前,先说一点题外话。题外话:当美食文成为潮流,看到这本《寻味中国》的标题以及副标题,真心让人反胃。副标题是——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如果一定要说这句话里有一个正确的词,应该是“华裔美国女孩”。而这本书的英文名《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才透出了十足的中国趣味。没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ABC。如果这个身份也顺便成为了这本书的卖点,我忍不住要为作者感到惋惜了(这就是中国一部分出版业的不自信,为了吸引眼球保证利润,才不管下作与否)。题内话: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美食散文,比如老牌的蔡澜、新近的……数不胜数,其实没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各位不觉得这样的美食文有点商业化么)。如果只是一本老外看中国,比如何伟以及他老婆写的一些书,也不太值得推荐。正如大家都会联想到的那样,作者利用不同的视角写作——这源自于作者的美籍华裔的身份——但如果仅仅是视角不同,这本书就没有意思了。作者一边写自己为了学习做中国菜而去读烹饪学校、写自己从烹饪学校毕业后怎么向不同的厨师学习(大酒店的、路边摊的)、写自己怎么和农民工交朋友,一边告诉了中国的读者如下几件事:1.以美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对哪些中国菜感兴趣,书里面把这些菜的做法都列了出来。毕竟这是一本在美国出版的书。2.外国人觉得中国哪些地方是特别的。不论是好的特别还是坏的特别。如果你读完了整本书,还看不出来哪些比较特别,都觉得特别理所应当司空见惯,只能说你真的太中国了。3.中国的经济真的很发达吗?这个信息是非常隐秘的,但可以从上面的第二点推导得出。接下来,主要说说第二点。作者在本书的一开始就这样写道,“烹饪学校让我见识了北京生活的旮旮旯旯,这是之前在外侨圈子里无法领略的细微层面。(P24)”那么哪些是接触不到的呢?作者完全通过学做菜来观察生活:到农贸市场买菜的时候,怎么买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在美国都是到超市去买包装好的菜和肉);折腾了许久才能磨菜刀(美国的菜刀和中国的菜刀很不一样);和烹饪学校王主任成为朋友后,去王主任的家里,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关于从烹饪学校毕业,作者的描写也栩栩如生,她写,“我没有请枪手,没有夹带教科书,也不指望同学们和张校长的帮助(P73)。”当然,她也写了同学们如何作弊、校长和王主任如何千方百计地想帮助作者作弊、以及一位有钱的赵太太连最后的实际炒菜都是请别人来做的——真实的中国特色,就这么赤裸裸又百分百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还写了她是如何与农民工交朋友的。比如她写一位绰号是“老大”的女服务员,在买了手机以后,把所有能够得到的号码都存了起来,“我有天下午浏览老大手机里的通讯录,发现她已经存了500多个号码了。即使是偶然接触到的号码,她也统统存下来,包括她在小广告和报纸上看到的号码。‘以防万一嘛,’她认真地说,‘万一需要打电话呢,这样比较方便。’(P113)”我喜欢这样的情节,比某2上面的“这样的食材有了更多的鲜味”听起来更有中国的鲜活与麻辣。最后,还是想说几句关于这本书的写法。每一本让你动心的书,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老师。这本书以做菜为主线,串起来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与事。如果同样是写食物,精雕细琢地写食材,是一种写法。写食物与自己的记忆,是一种写法。写食物和人民的生活,是一种写法。如果想写得更有深度与宽度,一定要选最后一种。据说作者在北京开了餐馆。不知道有一天去她的馆子里吃饭时,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赶脚。-------------------------------------------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关注与介绍:艺术、建筑和清新感书籍
  •     当下的中国对美食的关注日盛,甚至有人说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无非两样,一是语言,一是美食。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一批的美食书、美食作家、美食节目,但《寻味中国》一书的作者华裔美国人林留清怡显然另辟蹊径,以本人在2005年至2007年旅居中国亲身寻觅、体验并学习制作中国美食的过程为载体,通过跨文化的观察生动描写了不同阶层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处事哲学,也展示出在时代蜕变中的中国,普通人经历社会阵痛后的无奈迷惘,但同时保持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种种风貌。文章是人咏物言志的载体,一本书只是一家之言。要体会文章中所描写事件的语气和对人物的看法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份,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寻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给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供稿的专栏作家。这个身份也在行文中喋喋不休地强调着,比如在烹饪学校考试前作者说“参加这个考试的意义何在?我不同于班上其他人,我不需要那一纸证书,我不靠那个找饭碗。”;在面摊学习的时候“白天,我在脏兮兮的面摊打工,晚上,却在北京最高档的餐厅用餐”;在上海高档餐厅实习时她和老板沟通时她揣测“有位记者能详实地记录他的能力,这种机会他可能也不想错过,尤其是他一心想要成为明星处事,正需要多多见诸媒体。”总之,作者时刻不忘记自己身份,提醒自己如同入世一般在各种地方修行,这种“身在其中、心有隔离”的状态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篇篇文章。带着这种与众不同的心态,文字中会时常按照美国的生活标准和道德准则来衡量人和事,虽然行文中并没有明显的褒贬词,但作者的态度还是清晰可见。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就算已经熟练了,也不表示我会永远喜欢中国吃饭和说话的方式。”“或许我只不过就是对自己‘根’感兴趣的美国人。”所以,有些语气会比较刻薄,会将话题带到与食物本身无关的领域,对人对物的描述中均有着一种既定的“美国人”模式似的认知,似乎这就是她所体会到的中国社会环境,让中国读者感到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比如作者谈到 “中国各式各样的组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谜。通常,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往满是头衔的名片上,再塞一个上去。”;“中国人习惯了教条式的宣传口号”“在中国,有些因素是优先于新闻客观性的,比如商业利益。”“我身处的这个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已日益被人人为已所取代”总之通过三年的生活作者似乎充满了感叹和认知,誓要求得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即使如此,这本书的行文仍是新奇有趣,以其独特的视角演绎了中国社会中的人生百味,作者即使在描写中国读者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也带着几分趣味。古龙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就带他去逛一逛菜市场。显然菜场代表了世俗中最热闹的场景,最轻易的勾起了人生存下去的欲望,最容易反映小市民的狡黠和智慧。在作者笔下的菜场也是生气盎然,比如买肉的小贩总说没法儿切那么准,可切下来的分量总是比你要的多;个头娇小的鱼摊老板娘却如职业摔跤选手一样的大手劲的摔鱼并微笑的说慢走。除了这些妙趣恒生的生活场景,文中所描述的譬如中国人对待钱的态度(爱打听钱指收入、价格,但羞于去谈论金钱待遇)、常常用于礼尚往来但鲜少拿去吃的的月饼券、美食记者习以为常拿的回扣等事件等等也是作者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的结果,均是真实并值得回味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去烹饪学校考证、去面馆学拉面、去饺子馆包饺子、去平安割稻子、去黄埔会实习等亲身经历,看出作者认真甚至有几分执拗的精神状况,使得读者对其的寻根之旅产生了几分敬意。其中给读者带来最多冲击的还是作者描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王主任、张师傅、小秦、胡桂荣、孙老板、廖叔廖婶、龙运土、梁子庚、小韩、邓师傅、江礼等,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同一国度却有天壤之别。比如我最喜欢一个人物——山西面馆的老板和师傅张淼,他常常因为单调重复的工作而忘记星期几,也常常因为收入不赚不赔又需要养活全家而陷入生活困境,但同时他也是个坚守传统方式炮制美食、坚持诚信原则取悦顾客的人。比如他第一家店的倒闭也正是因为合伙人给客人吃烂掉的菜而产生争执决定终止合作;作者学面时因为厨房忙不过来而好意劝到“能不能买一台面条机呢?”,张师傅气呼呼地说“用机器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面条!吃起来不一样! ”;在关闭第二家店的最后一天,他对每一个熟客重复着“这是您最后一次吃我的面了。”有一熟客按老规矩点了猪肉卤刀削面,作者提议她来削,张师傅却摇头“他吃的面条要很薄才行,他身体有毛病”他指了指自己的胃。 张师傅的性格就如何他手中面条一样坚持原滋原味但又韧性十足。作者笔下的美食固然是让人垂涎欲滴,但个性化的人物比食材有了更多的鲜味,读起来更有中国特色的鲜活与麻辣。从不同人物的身上读者能感知到各种社会风气与社会追求,也更加真实地触摸到栩栩如生的个体生活。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谈到王主任的生活评价“她说自己的一生中,苦多于甜,酸多于辣,可是一切都‘还行’”。这段关于生活中味道的阐述方式让我想起了舌尖上中国第一季中提到的“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我想,不管是酸、甜、苦、辣哪一种味道,也许所有的味道都充斥在人生每一个角落,配比不同的陪伴人们走过或艰难或安适的岁月。每个人用自己的故事写出的柴米油盐,已经和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浓浓的人情味,这才是人生最世故但最美好的滋味。
  •     《寻味中国》一个华裔女孩的美食寻根之旅。乍看之下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籍,实际上更多的是作者本身有着地地道道美国式思想的华人对当代普通中国老百姓生活充满着好奇,以美食之名写下了自己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大快朵颐四个字是在是让人踏实~
  •     我是来看食谱的
  •     最好的体验,就是深入其中,不可自拔。
  •     天然形成的人类学田野观察笔记,看到最后也感动了,随性生活,命运自有安排。
  •     不能说她很了解中国饮食,但作为ABC已很不错了。另外补充一点,书的腰封像这本书这样能容忍多留在书上几日。
  •     华裔美国女孩从美食来看中国。她以在中国学习厨艺,并四处旅行的经历,描写了在她眼中有关中国的一切。她意在美食,却又不止于美食,在中国她与三教九流都有交往,她的观察细致入微。很多的细节让人莞尔,也引人深思。不过,书的装帧有些过了,各种各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书,还是本色点好。
  •     还蛮有意思的。
  •     买回来后彩色的纸页让我有点望而却步,但真翻开看还是挺有意思的,幽默、真诚,让人喜欢。
  •     可读性不错,个人喜欢这种能摊平的装帧方式
  •     内容很好玩,就是装帧实在有拉低品位感。
  •     這不僅是一本關於尋味之旅的書,而且是一本關於尋根尋飲食文化、甚至用外國人眼光重新發現現代中國歷史的書。作者本是飲食編輯,卻執意親身經歷踐行廚之道,從上烹飪學校、打工學藝、與廚師打工族服務員交友閒聊到採訪調料工廠、拜訪少數民族農村人家,全方位挖掘了各種與烹飪相關的細節及背後隱藏的歷史變化與社會變遷,既接地氣也很好地整體反映社會文化風貌及流變,讀起來極有親歷感,同時趣味性與真實性兼備,是目前讀過的最真實最全面最完整反映現代中國飲食文化實踐的好作品。
  •     纸的颜色实在太废眼。文字很纪录片旁白风。书是14年出版的,可是作者眼中的中国,好像还是停留在《秋菊打官司》的时代,“明星代言的宣传方式让中国人耳目一新。”啥的,艾玛,翻白眼儿。
  •     一部妙趣横生的美食版寻路中国
  •     消遣
  •     读起来很舒服*^O^*有点馋到了,也想系统地学一次做菜啊~
  •     这里的食物和这里的人
  •     肤浅。
  •     其实就是一个在中国学做菜的华裔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但还不赖
  •     诚意之作 后期在黑梁 哈哈哈
  •     虽然是典型的西方写作风格,却有一种寻根的情思,读起来轻松愉快讽刺活泼,又有一种陌生又熟悉的亲近感。第一次读到外国思维写中国菜的书,好像家常菜里填一两味舶来的辅料,便觉得耳目一新,从内到外的熨帖。
  •     从色彩到排版看着都比较舒服,从不同的视角来写中国的饮食文化,还是挺有意思的。
  •     一个外国人看中国,角度的确不同,其实这不是一本文艺书,而是一本观察中国社会的记录之书
  •     拍成纪录片吧
  •     其实很想再给半星要给本书的设计与装帧,以及其中穿插的菜谱和插图都非常可爱n(*≧▽≦*)n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本书在文笔上其实并不突出,一般人阅读起来不会有任何困难,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作者的文风,可以看出作者的文风更加偏向杂志专栏文章,正本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主轴线并不十分突出,作者记录了诸多经历与事件,但却很少深入讨论其背后的原因与现象的本质。虽然如此,书中所展示的诸多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是非常吸引人的,尤其是面摊的张师傅,作为随处可见的小饭馆主厨对食物认真负责的态度实在不亚于高档餐厅主厨,着实让人感动。此外,从书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中国生活中的成长与变化,这部分读起来也是趣味无穷呢~
  •     不同社会体系下生活的人用她原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观察和发现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的人和事。 写得真好!
  •     人人都说幽默有趣,我却读得满是忧伤。
  •     其实这个经历还蛮好玩的啦。各种学徒的体验。不过写书人总有点不痛不痒啦。还有装帧看着有点累。等到哪天真的要下厨倒是可以参考一下里面的菜谱
  •     是因为装帧设计来读这本书的,读完觉得各种对我来说的刚刚好,情绪处理刚刚好,信息量刚刚好,易读性刚刚好,自嘲吐槽刚刚好,思考为什么刚刚好……还蛮可爱的一本书
  •     我!要!学!做!饭!
  •     美国这帮热爱中国的非虚构写作者们怕是难超何伟了。
  •     写在上海的经历明显没有北京的饺子、刀削面等等的故事耐读,可见的确食物也好,人的口味也好,风格真的是影响人的判断啊。林留清怡的笔触非常自然真诚,充满对美食的热爱,经她描写,我总是要咽着口水想吃这个那个,或者渴望亲自下厨呢。
  •     隨便讀讀卻有大驚喜。沒有因為書名而錯過,太好了。
  •     一个ABC的视角,一个自学烹饪,打工数家餐厅的美食爱好者,一个白天小餐馆跑腿,晚上高级餐厅吃饭的人,挺有意思的一本美食地图,对了,她对梁子庚不偏不倚的描述,我很喜欢。
  •     怪异又不惮于怪异的自我存在,是扑克脸也是哈哈镜。
  •     2017伴随着这本充满中国美食和乐趣的书,我的烹饪学习年开启了。感叹女孩子只有有了拿得出手的本事与实力,才是最自信美丽的,生活中那些五颜六色的美好才自然会蹦跳地接踵而至。林清怡是美国人,但她吃过的中国美食,比我一辈子吃过的都多,她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却了解了丰富的中国美食与文化,她的这番人生体验真有意思。有时候找到了那个你觉得会发光的东西,才能找到路,甚至坠入爱河。去努力吧,去拼搏吧,去爱吧!
  •     就那儿回事儿吧。最近看的书基本没什么营养。
  •     一本视角独特,轻松有趣的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书。一个华裔美国女子从美食看中国,从她在中国学习厨艺和美食记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她眼中的中国,意在美食,却又不止于美食。书中细致地描写了她所接触到的社会各阶层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总之是放松休闲时可以拿来读一读的书。有趣的是,书里还配有菜谱,所以饿的时候不要读,哈哈!
  •     最近迷上了以外国人视角写中国的书。。作者ABC的身份比何伟更方便--她交的劳动人民朋友比我还多。最中意的是这些友情,和作者忠实记录梁子庚由艺术家“黑化”成生意人的过程。
  •     感觉写作方式跟寻路中国一模一样呢,都是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不过书还是写得非常棒的,王主任,张师傅都写得很细致,看到梁子庚的名字有点惊讶,后来看到作者写他已经不是艺术家是个生意人的时候有点可惜。我也想学刀削面啊。不过书的装帧的确是有点烂。蓝底的那部分书看得眼睛疼。。。
  •     简单有趣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和食物
  •     活泼直爽
  •     所谓世道人心。
  •     很有趣,写的好看,典型的外国杂志文笔风格。不过还是少了点深层次的东西。
  •     她担心带着花不能坐飞机。她说,所以她要坐12个小时的火车去。火车一路北上,她则一路捧着这把紫色的花儿,把它搁在腿上。P238
  •     很明显是翻译作。有趣的部分有,但是不经考证的地方也不少。最近看的写美食的人一旦深入就有种深不下去想当然的感觉,看来得好好选书了。
  •     难得美食书写得有高低起伏,视角丰富,内容丰富,看得最好的一本食物书!
  •     这本书最耐看的并不是作者烹饪之路的各个阶段的学艺经历,而是在寻味途中与每个相遇的人碰撞出的火花、折射出的社会,那些或长或短的交集所传达出的耐人寻味与反思的中国。
  •     关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很接地气
  •     和何为的书一样,从一个老外的视角来看中国,这本就是从吃的角度。
  •     在一位华裔美国人眼里,中国人那些关于吃的小毛病还蛮可爱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