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论语

出版社:张超群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2-01出版)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806759578
作者:张超群
页数:35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要经常温习和练习,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这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会因此而生气发怒,不也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点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就需要时常地温习与练习。北宋大学者范仲淹,在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天气寒冷时,他感觉困倦不能集中精神的时候就用雪水洗脸,使自己保持清醒继续苦读。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少年范仲淹却乐在其中。如果将学习视为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必选项,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体会到孔子所说的学习乐趣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在谈笑间可以交换意见,增长见识,取长补短。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能和他们谈论高深的学问。” (点评)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有的学生反应快,但是有时候对于所学的内容掌握不是很牢固;有的学生反应比较慢,但是对于所学的内容却掌握得扎实牢固。孔子主张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教授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点评)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希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具体体现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方面。把“德”排在“识”前面,首先,做一个好人,学了书本知识才能有用。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孔子办教学的宗旨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文化学习放在第二位。

前言

《论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华传统文化将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担当起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和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载体,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确实值得为知识经济所熏染的时人含英咀华。    南怀瑾先生言: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论语》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的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不少句子被人们当做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先后影响了中国社会、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达两千多年。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思想上与学术上,而思想和学术的影响,都是通过语言表述来实现的。其次,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语》语言同其思想和学术一样博大精深,影响同其思想和学术一样广泛深远。《论语》对治国方略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体现,感悟孔子的治国思想主要有: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是治国的起点;领导者规范自身行为是治国的关键;领导者施行开明的治国政策是治国的核心。孔子认为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方法有重学、立志、力行、自省;领导者规范自身的行为主要是正己和尽职两个方面;治国政策主要有仁治、礼治、德治、孝治、名治、贤治、诚治、育治和革治。国家要长治久安保持富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土地广大;二、人口众多;三、要有足够的可耕土地。然而具备以上几个条件,国家未必能富强,重要的是看政治状况。因此,儒家为了安定,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注重道德的教化,轻刑罚。从历史来看,任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不可能长期合理,永不改变,儒家治国方略强调革故鼎新,因时变法。“顺乎天,而应乎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旧法令当禁止就加以禁止,不要拖泥带水;该推行新制度新法令,就应该雷厉风行,不可畏首畏尾、犹犹豫豫。一动一静,或行或止,才有光明前途,社会和谐,政治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孔子思想一直是世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面对国家诸多的社会问题,孔子的治国思想更是值得人们深思、分析、总结和借鉴。儒家治国方略首要是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让人心悦诚服,用德教来启发人民自觉地守法。在齐家治国方面,儒家强调举贤任能、端正吏治,这是治国理财的关键措施。儒家治国安邦的理念,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深入人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经世良才,促成祖国不断繁荣昌盛,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论语》是孔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即使人有所感悟,可见《论语》所述之治国之道是孔子治国思想的结晶和体现。《论语》对古今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全人类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并重、传习结合等等。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孔子重文轻理,或只教伦理道德而不教自然科学,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儒家轻视自然科学是汉儒和宋儒们所为,是违背孔子教育思想的。在这点上,必须将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后的汉儒、宋儒划清界限。尽管孔子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显出它的某些不合时宜,但其中的基本原则永远不会过时。    孔子时代,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籍目录

序 学习篇 修身篇 孝悌篇 治世篇 处世篇 礼乐篇 睦邻篇 论贤篇

编辑推荐

《图解论语(全方位图解白话版)(精编美绘版)》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

作者简介

《图解论语(全方位图解白话版)(精编美绘版)》为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此书成于众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经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代代传授,并逐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以成书,因此称为“论”。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图解论语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