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208120952
作者:[法] 爱德华·勒维 (Édouard Levé)
页数:128页

内容概要

爱德华•勒维(1965-2007),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家,他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自1991年开始钟情于抽象画,1995年,印度的两个月之旅回国后,决定放弃绘画,焚毁了自己的几乎所有画作,开始涉足摄影。先后出版了三本摄影集《恐慌》(2002)、《复原》(2003)、《假象》(2006),并为很多杂志提供摄影作品。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7部作品,包括《自画像》、《日记》、《著作》、《虚构》、《自杀》等。
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朴实,情感真实,淡淡的悲怆凄凉跃然纸上;特殊的句子结构,犹如“碎片的组合”,被称为“文学立体派”。勒维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其作品内容本身的影响,他的写作风格称为一种新的风格的研究对象。法国作家Nicolas Bouyssi研究勒维的书籍《刻板印象的美学:读爱德华•勒维》。

作者简介

《自杀》姐妹篇!一部不分段的小说!“点彩派”自画像!
《自画像》小说从头到尾只有一段,经常一句话就是一个非常个人和主观的看法,涉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过的、喜好、厌恶等等,前后句多为没有逻辑关系的语句,好像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同样很碎。如果说《自杀》是作者无法与外部世界和解的结果,那么《自画像》则是一个开端:无法 与自己和解。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是对《自杀》的预设,也是对自己生命走向的“预设”。
《自画像》是一本充满智性的作品。即使放弃了叙事,即使采用了最直接、无修饰的陈述句,爱德华•勒维依旧不时展现了他的奇思妙想、幽默感、对语言的敏感和哲学深度。


 自画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自画像》小说从头到尾只有一段,经常一句话就是一个非常个人和主观的看法,涉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过的、喜好、厌恶等等,前后句多为没有逻辑关系的语句,好像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同样很碎。如果说《自杀》是作者无法与外部世界和解的结果,那么《自画像》则是一个开端:无法 与自己和解。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是对《自杀》的预设,也是对自己生命走向的“预设”。
  •     人生就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行。——“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下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人生就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行。——“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下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人生就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行。——“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下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
  •     1请做好准备:《自画像》将很可能有别于你过往的任何阅读体验。它不是一本自传,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文字构成的人物肖像,所以它不属于由《道连·葛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和《一位女士的画像》(亨利·詹姆斯)等文学经典组成的参照系,而在某种意义上有点接近保罗·奥斯特书写父亲的《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却又在本质上几乎成为它的反面——如果说奥斯特的书写是让隐形的现形,那么勒维仿佛是在书写一种不可能。《自画像》也迥异于那些表面上与之略显相似的先锋文学文本:它不像纪约姆·阿波利奈尔的图画诗那样自足并追求形式,也不像大卫·马克森(David Markson)那样以后现代的方式来构建叙事,也没有对他影响颇深的潜在文学工厂作品中的那种游戏感,而是一次独特、异质而大胆的尝试。2且让我们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来描述《自画像》——1。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只有一个段落;2。这个段落有近两千句短句组成,最长的句子也不足半页;3。这些短句几乎都是陈述句;4。这些陈述句的主语大部分都是“我”;5。所有句子的内容都关于“我”:讲述了“我”的喜好、感觉、观点、经历、观察等;话题则涉及童年回忆、政治、性爱、文学、艺术、心理感受、哲学思辨等;6。这些句子虽然在书页上呈现出一种顺序,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顺序,读者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以任何顺序读。或者说:时间和叙事是不存在的;7。这些陈述句往往简单、直接、嘎然而止。相邻的两句句子之间常常并无关联,或仅有晦涩而隐秘的关联。3“点彩派”(Pointillism)——评论家们经常会用这个词来形容爱德华·勒维的写作风格。当谈论《自画像》时,这个形容显得更加准确:点彩派画家反对在画板上调色,而只用原色的彩色粗点堆砌来作画,利用人们视网膜的感知特性来创造整体印象;爱德华·勒维的《自画像》里的每一句句子不啻那一个个原色粗点,它们并没有先后顺序,或者说,它们是非线性的,因此这些句子无法构成叙事,而只能在读者读完全书后留下一个总体印象。或许正因如此,《自画像》没有分段,它仿佛要予人一种印象:这些句子是同时出现的。然而,画像真的出现了吗?当爱德华·勒维将关于自身的一切和盘托出、仿佛无止境地谈论自身时,我们是否看见了一幅关于作者的、更真实的图景?4“我五音不准,所以我不唱歌。”“因为我有趣,所以大家就认为我是幸福的。”“听一位老人讲述自己的一生时,我在想:‘这人是他自己的一座博物馆。’”“不想改变东西不意味着我是保守的,我喜欢让东西自己去改变,无需亲力亲为。”《自画像》里的每一句陈述句的确都令读者对作者有了更多了解。“我不写回忆录。我不写长篇。我不写短篇。我不写剧本。我不写诗歌。我不写推理小说。我不写科幻小说。我写碎片。”“我努力成为自己的专家。”“确切描写我的生活比过我的生活要花去更多时间。”“说起自己的话题时,我会滔滔不绝。因为喜欢听别人讲述他们自己,我谈论自己时就没有任何顾虑。”《自画像》中也有不少像这样充满元叙述意味的句子,作者在描述正在进行的写作时,也在探究人是否真的可以了解自己,并通过描述自己为他人所了解。但最终,在全书近末尾处,爱德华·勒维写道,“我写的一切都是真的,但那又怎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书中唯一一句反问句,它带有那些客观却刻板的陈述句所没有的感情浓度。爱德华·勒维似乎在问:当时间不存在,当叙事缺席的时候,这些真实的叠加最终达成了什么?他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画像是否可能的怀疑。5《自画像》(Autoportrait)是法国作家爱德华·勒维仅有的四部作品之一,其他三部分别是《著作》(Oeuvres)、《日志》(Journal)和《自杀》(Suicide)——书名皆仅由一个单词构成。《著作》虚构了533本不存在的书,并加以描述,其中一些(如摄影图册《美国》和《色情》)后来被实现;《日志》是对新闻陈规的戏仿和反讽;《自杀》则以第二人称描述了一幅多年前吞枪自杀的作者好友的肖像。而最惊人的是:就在爱德华·勒维把《自杀》手稿交给出版社十天之后,他自杀身亡。“你读字典,就像其他人读小说。你说,每个词条都是一个人物,会出现在另一个词条的解释里。” 《自杀》里的这段话仿佛在鼓励读者以《自杀》中的“你”来解释《自画像》里的“我”甚至作者自己——或者,在更宽泛、更本质的意义上,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存在的意义。如果说,《自杀》中使用第二人称是在暗示叙事者(“我”)与自杀离世的作者好友(“你”)之间“交流之不可能”的话,那么《自画像》所说的则是“我”了解及描述自己之难。《自画像》是一张试图穷尽描绘自我的清单,一张翁贝托·艾柯所说的“无尽的清单”——如同英译本封面上那幅作者自绘的插图:白色的点终究敌不过无尽的黑,似乎要湮没其中——《自画像》成功描绘了描述自身之不可能。6但这悖论般的不可能丝毫没有减弱阅读的乐趣。《自画像》是一本充满智性的书。即使放弃了叙事,即使采用了最直接、无修饰的陈述句,爱德华·勒维依旧不时展现了他的奇思妙想(“躺在草地上,我想起六岁时有过的眩晕,那时我躺在草地上想,如果没有重力我就会掉到天上。”)、幽默感(“如果上帝是一位女神,我会更加相信她。”)、对语言的敏感(“Titbit这个词不知为何让我想到了恋童癖。”)和哲学深度(“造就我风格的,不是文字,而是思想。”);在更多时候,他对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思考,对于文学、艺术的看法仿佛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就好像《自画像》是一张庞杂的测试问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就在这时,自画像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可能的似乎变得可能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无法与我和解,我选择我的死亡。”
  •     好喜欢这种随性的文字
  •     如果你写的真是自己的话,那只能给三颗星。还是《自杀》更让我有共鸣。
  •     还是蛮有新意
  •     特别
  •     大多数人都坚持自己正确性甚至百科全书式精神,除了,抑郁症患者。
  •     我尝试着点下了“读过”。
  •     一种全新的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描绘出了一个人自画像。你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认识“我”。
  •     像一片由心底发酵出来的难过在那静静流淌。别了,那个还能肆意欢笑的岁月。我们接下来只能戴上名叫“面无表情”的面具,做个衣冠禽兽。
  •     整本书只有一个段落,从哪里开始读都可以。
  •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也许已经过去了。
  •     比忏悔录诚实,把自己剥得体无完肤。
  •     深得我心
  •     漫画式:你在阅读自我的“他者”。作者的终极揭示或许在于:现代个体性(远非自我主义)的泛滥。
  •     我的指甲徒劳地生长。
  •     个人偏好 勒维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接近我的状态
  •     “比起在时间里展开的艺术,我更喜欢让时间停止的艺术。”非典型性自传,非线性叙述,在抽离具象化的碎片语境里,关于「我」的无限描述清单,但关于这个具体存在的个体,即使我们在熟悉其习性、爱好、口味、外形、历史后,依然无法窥得其真实的存在感,自我眼中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远非重合。
  •     3.5 还真是切题,全书就一段话,每句皆是围绕“我”,事无巨细一一道来,确是文字画成的自画像,碎片式的琐碎记录,作者把自己解析的一览无余,艺术家天生的忧郁敏感,有些句子读来挺难受;把没全读完的书也作弊算在读过的书里,有时作者也很可爱
  •     这个作者写的东西让我觉得非常raw,同时觉得他精神有问题。
  •     在琐碎的自我解剖中感受到安定。有些事情只能说给自己听写给自己看。犯不着要人陪伴。
  •     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的生活就由无数或有联系或没联系的碎片构成,整本书是作者对过往生命的回顾也是对生活告别的挽歌。
  •     每一句的自我描述即使凑成一本书也无法做到让别人完全认识你。真正在乎你的,看这本书时宛若你又活生生出现在面前的应该是爱你的那些人。透过作者的自我描述,倒是可以从心理学层面窥见作者内心的一二
  •     重复 矛盾 补充
  •     惶恐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藝術思維的文字
  •     有多少人会给自己写墓志?无论是苦心经营还是一语成谶,你在塑造自己一世形象的时候,会有多少真实、多少谎言?作为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墓志把一个人一生琐碎的经历都浓缩为一个定性的身份
  •     想到了勒维在《自杀》中的一句话:按照顺序来描述你的一生是可笑的:我想起你,毫无连贯的。我通过杂乱无章的细节在脑中将你复活,就像从口袋里掏出钱一样。
  •     商机啊!
  •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也许已经过去了。”
  •     这书我也能写一本了
  •     爱德华·勒维似乎有抑郁症,看他的经历,总觉着他有着某种或多种类别的妄想症
  •     我是谁,认识自己才是最为艰难的过程。
  •     为什么那时候开始就喜欢这本书 因为如果不谈及哲学深度 我是一个意识流的人 太过随意 却在寻找主线
  •     让我想要模仿他记录“碎片”。
  •     读到后面就觉得像是螺旋,一圈一圈绕着绕着,其实还是能窥到一点自画像的真貌
  •     我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下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
  •     很自画像
  •     我没有等过永远不会来的火车和飞机,但是对人,是有的。
  •     通常我们会对一个人有兴趣多半是因为对方有趣,有趣也只是精选,生活的全部汇集成无聊。就像作者也厌烦的「说了大量无用的细节」,变成了经验反刍。「我写作不是为了给看我书的人以乐趣」,所以这凌乱的句子看起来更像在和读者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每个人都可以从里面圈出自己和作者的共同点以此证「个别性是一种幻觉」。
  •     碎片式的写法,却可以让我接受,只是因为他的人生真的太酷了。简单的文字,丰富的内涵
  •     新奇的流水账,倒是提供了一种不费劲不乏味的写作路子,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按这个路子给自己写书,把平凡的写成奇葩,把细碎的写成宏壮,把压抑的写成优美,把负面的写成力量。
  •     不久之前才在轻轨上读完 看到很多地方都有种共鸣感而笑出声 孤独感共生的既视感 无论如何 还不忍心读他的自杀 因为写完自杀就自杀了 以后再说吧
  •     爱上他了
  •     出版方面 自画像和自杀完全可以和成一本 且页数也不会超过一百 定价应在十五元左右 所以出版商在这方面欺骗了消费者 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内容方面 也许是意识流 表达的是人所不自知的荒诞世界 荒诞行为
  •     一部很短小很快就能翻完的实验性作品,像极了点彩派艺术,一个一个的句子就像彩点般,如果脱离了“我”这个母体,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当人们像拼图似得把这些彩点拼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一生。总觉得,作者用了很多技巧,达成了形式和结构的统一,欠了点情感的共鸣。
  •     镜子
  •     喜欢这本多于自杀 可能有同感的地方多一些,所以我看书是追求共感?
  •     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都是一种无声的讯号,可那也只是讯号,只是发出,并不要求别人来制止或者改变。
  •     爱德华维勒用他那诡异的幽默感,呈现了自我的“集合”,但自我显现出来了吗?那清晰的自画像,随着叙事的推进越发模糊了。
  •     还是给个四星吧 倒不是说这书有多好 只是看了作者两本书 发现我们真的是一种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