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论

出版日期:2014-12-1
ISBN:9787533465598
作者:张心科

内容概要

张心科,男,安徽宣城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教研室。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史、文学教育研究。已在《课程·教材·教法》《红楼梦学刊》《教育学报》《教育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出版学术专著《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8.7万字)、《清末民国儿童文学教育发展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1.8万字),编著《民国儿童文学教育文论辑笺》(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28万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多项。曾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等。

书籍目录

2013年4月15日目录序做有“根”的学问:基于史料、史识的言说   潘新和1
前言1
第一章语文课程名称论
一由群名改为“国文”
二由“国文”改为“国语”
三由“国语”“国文”改为“语文”
四由“语文”改为“汉语”“文学”
五近年“语文”更名的方案及反思
第二章语文课程性质论
一本质主义倾向的语文性质观
二反本质主义倾向的语文性质观
三超越传统的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语文课程性质观
第三章语文课程目的论
一从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确定语文课程目的
二从动态的言语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确定语文课程目的
三从静态的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确定语文课程目的
第四章语文课程分合论
一古代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教学的分与合
二近代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教学的第一次分与合
三近代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教学的第二次分与合
四近代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教学的第三次分与合
五现代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教学零星、偶发的分合试验
六对课程分合的反思与重构
第五章语文课程知识论
一对过去语文课程知识重构历程的回顾
二对当下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运动的审视
三对未来语文课程知识重构路径的设计
第六章语文课程载体论
一语文教材的基本类型
二语文教材选文的组织方式
三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种类
第七章语文课程文化论
一传统文化知识
二传统表述工具
三传统教学方法
第八章语文选修课程论
一清末民初国文分科制昙花一现
二五四运动前后国文选科制正式兴起
三南京政府成立后国文选科制逐步取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文选修课长期不受重视
五选修课程兴亡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重新建构了语文课程论体系,八章分别选取语文课程的八个基本问题——课程名称、性质、设置、目的、知识、载体、文化、选修,以关注现实、回溯历史、预设未来的思路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从现实问题切入(增强现实针对性),然后梳理历史(开拓认知视野),最后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阐述(推动学术研究),依次提出了语文课程名称的“名称——概念”说、课程性质的“重回——超越”说、课程目的的“三个维度”说、课程设置的“分进合击”说、课程知识的“三种知识类型和建构路径”说、课程载体的“教材分编”说、课程文化的“三个层面”说、选修课程的出“大学——中学”说。在研究方法上试图消解所谓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述与作、照着说与接着说等等之间的区隔。


 语文课程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昨天,终于粗读完了。作为后学,实在钦佩作者的下的功夫至深。八个章节,八个方面来论述语文课程,深受启发,最近在学习北大的mooc,“教师如何做研究”,那么也从这里开始,再次出发!
  •     从目前世面上见到的语文研究类书籍看,这本书绝对是五星的,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尚有商榷的余地。
  •     我钦佩的是作者课堂上本人的那句大实话:作文评价首先是凭直觉,然后再是找理由,所以不参与高考作文批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