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6
ISBN:9787562638773
作者:沈胜衣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沈胜衣
书房花木
作  者:沈胜衣 著
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开卷书坊(第2辑):笔记
作  者:沈胜衣 著
出 版 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满堂花醉
作  者:沈胜衣 著
出 版 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沈郎文字:你的红颜我们的手
作  者:沈胜衣 著
出 版 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书籍目录

沈胜衣
(斯人斯书)
墨痕轻淡,情意深浓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扁舟而行,阡陌未改
(一瓢饮)
巨星都不能掀起轰动的园子
借水浒的酒杯
现代爱情故事
我倦欲眠君且去
其后
该多有这样的长者与后生
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
人与火
戒诗者说
“淡淡渲染一下……”
后记:闲闲荡开,闲闲荡回
(书边影迹)
戏言之书
时时刻刻,总是从前
生命经得起怎样的改编
最是温暖难描摹
喝汤吧,别想牛了
改编剧本,顺应人生
风沙中的一滴无名水
让记忆与遗忘同床而异梦
改编余话:读书与相遇的碎片
读书可以这样沉重
不提也罢的巴黎梦
很高兴能遇上你
患难之情,微凉有棱
八十年代站台上的六十年代人
非洲之中,非洲之后
情迷当下的巴黎
(书外余音)
知音之书
昔年心声
转弯处的声音
不似当年,却还是那么清晰
两种圣经
后来,她把诗写成了歌
附:港湾遗珠三颗之夏宇
后来,他把书唱成了歌
在地图上采花
蓝是岁月一去不复返
(花名册)
向书问芳名
草草的回忆
树叶影斑驳
春花意转折
夏日的幽香
秋卉之亮色
(草木书情)
丁亥年花木书小志(节选)
花朝冷残小喜
夹在书里的故园花言草语
初夏迎凉之草
在花书中得与自己相见
不问节候,以磊落为主
言己之士心
仅仅是“花”就好了
戊子年植物书话(节选)
植物的生活
七叶树——2007年植物新书选记七种
八仙花——2008年植物新书选记
草木虫鱼间的一段工夫
隔帘抛与沈郎钱
从书之书到树之书——2011年新书选记

作者简介

自序
读书可以如此声色花木
感谢董宁文兄和他的“开卷”,是那样的宁和文事、开放书卷,才有了我这本广义的读书笔记。
我曾经跟朋友讨论过“广书话”的概念。盖因近年的书话写作与出版颇为繁盛,令人欣悦的同时却又渐感程式化,尤其是题材集中于现代文学、文史古籍和中西藏书等方面,雅则雅矣,却大都在同一格调中打转;而我,希望能看到题材与写法更宽广、更有生活气息的谈书文字。
很高兴,宁文兄的邀约信函里特别提到,“开卷书坊”是一套“开放性丛书”,“内容并无具体或统一的要求,关键在气息。”立意正与我的想法相契,遂编成这样一部散漫的书稿:
辑一“斯人斯书”,是向谷林先生致意。对于这位尊敬的老人,我2005年出版的《满堂花醉》收录过若干记写,这里是后来的几篇书评和怀念文章。(后面的植物两辑也有多篇涉及老人。)
辑二“一瓢饮”,我第一次专栏写作的选辑,一些闲阅杂览、随感漫思的小品札记。
——以上两辑,尚勉强能与传统意义的书话沾点边,以下就是非主流的另类书话了。
辑三“书边影迹”,谈与电影有关的书,更谈与书有关的电影,主体是文学改编电影的话题。
辑四“书外余音”,谈与流行音乐有关的书,更谈与文学作品有关的流行音乐,特别是写了几位身为作家的港台词人、歌手。
辑五“花名册”,专门记述以植物为书名、却又不是植物专著的文史书籍,是植物与文学的交汇处,牵藤带瓜地闲聊寄兴的读书随笔。
辑六“草木书情”,则基本是关于植物专著了。我近年颇有兴致于“植物书话”写作,包括与书(文史)有关的植物,和与植物有关的书两大类,考虑到“开卷书坊”的基调,这里选收后一类篇章,即主要不是以植物、而是以植物图书为对象,作些介绍评点,谈些购读琐思。以书话风格来写植物的前一类,只存《隔帘抛与沈郎书》以见一斑。至于最后的新作《从书之书到树之书》,恰好反映了我不同方面的兴趣、涵盖了本书的编排脉络,宜于作为殿后压轴。
——音乐电影之声色,花草树木之植物,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实实在在的生命质地,因此,我愿意将它们与超脱现实的读书联系起来,庶几使读书与人生不即不离。
需要说明的是,各文所谈话题,一般只限于落笔时的所见所闻。这个新春三月编选时,对一些旧作的文字乃至篇章本身作了修订(很多文章比在报刊发表时略有增删),但涉及的相关资料未全部补充,比如“花名册”系列,以及“戏言之书”、“知音之书”等,写成后这几年又买了不少同类书,就没有反映出来。
资料如此,文章的心情亦然,都只有写作当时的意义。以前曾受邀编过两次书话散文类的书稿,均告夭折,这次回头重看,不禁庆幸当时没能出成书:从前的文章,写了太多幽衷心事、纷披故事、伤怀往事,浓浓浸透情思,深深自陷怅惘,细碎纠缠沉吟——让我第一次“悔少作”。现在这本《笔记》,就尽量不选那些过于伤感忧郁的低徊之作。但,因为各辑主题的需要,仍不可避免有部分要收录进来,既无法彻底割裂,也不应完全抹杀,那就作为旧我的一点点珍重纪念吧。然则,书中前后跨越二十年的新旧之作,也可视为二十年间的零碎心迹,记录了自己曾在何时有过怎样的心态——却并不代表当下。
能反映当下的,自然是新近的声色、花木、书话等书。在正文所记之外,各选最接近写这篇自序时买的一本谈谈。
《电影遇见书》,启航等著,金城社2012年3月一版。
专门介绍与图书行业有关的电影,共121部,包括书、书店、作家、编辑、读者、古旧书掮客、图书馆员等等的故事。
我一直对这类电影,和电影中的这类情节感兴趣,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没有全部收入本书),现在有人写成专著,是合心的电影书了(真正的“电影书”)。这样的专题挖掘,也说明我前面“广书话”的构想和尝试并非拉郎配,不是硬要让世俗文艺攀附高雅文学,而是,红尘声色与清雅书话,本来就可互相融通的。
《中国外来植物》,何家庆著,上海科技社2012年1月一版。
这同样是久盼的专题著作。平时看到的观赏花木,有大量是从异域引进的,因此在古代花书中找不到资料,而现代植物学著作却又少有介绍引种背景,最简单的,什么时候从哪里引进,都多告阙如或含糊带过。为此,以前搜购了吴中伦等编著《国外树种引种概论》,李学增主编《图说家居养花·引进植物》等,但不太如意。现在这本《中国外来植物》,搜罗最为齐全(收827种),介绍最为精确,均考证注出具体的首次发现或引入的时间地点,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庞大工程,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得悉众多植物的来龙去脉、身世背景,功德无量,极称我心。而且,其体例十分完备,除引进方面外,其他的资料(从正文、照片到每种植物附录的多种参考文献)也十分丰富,不但为以往寥寥同类专著所不及,就算放在大范围的植物学著作中,也是上佳的工具书。
举个例子,我在《夏日的幽香》中谈到汪曾祺笔下的晚饭花,查《中国外来植物》方知,这么乡土气息的野花,原来也是引进的,本名紫**,早在13世纪末就从南美引种。作者在论述中,举了好几种中国古代植物书和本草书的史料,还引了一首吟咏此花的古词,更引用当代考据成果,纠正了权威花书中传入时间的错误。——这一段简要而多姿的内容,就像知堂式“抄书体”小品,读来很有兴味。这也同样印证了我的“广书话”之议,书话原不必局限于传统正统,写得好的科学书籍,同样可得美妙的悦读。
该书的得来,亦像其内容一样美妙可喜,展书随翻,欢愉漫卷充溢,一如书中的花木,一如身边的春天……
《生活可以如此美好》,林文月著,龙门书局2011年9月一版。
严格来说,此书不能完全算是书话类,但正因此我要放到这里来谈。它是作者二十年间的散文选集,第一辑收与读书写作相关者,《三月曝书》,《午后书房》,《记忆中的一爿书店》……这一部分若独立出来,便是“书之书”;而其他几辑则有点庞杂:关于人物,关于景物,关于思考,关于饮食,既写《欢愁岁月》也写秋天,既写《树》也写游记……然而,到底是“读中文系的人”,不管题材如何宽泛,始终浸润着一份书卷气,所以,我将它视作更广的“广书话”。
这本鲜亮的黄皮书,也是欢心之得,而且,背景更具种种妙缘,简直是天造地设的最好纪念。书名尤其有对应意味:是的,“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我以前写过一篇《你告诉我生活能够而且应该多么美好》,谈的是大学时读到苏联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小说,他描写的浪漫情感、营造的优美诗意让我醉心。毕业后来到现实,经历了重大的转折,使我疏离了那份纯洁的诗意,无法再停留于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好了。只是,始终无法抹去心底曾有过的感动,就像巴乌斯托夫斯基写到对一个小女孩的祝福:“永远要相信生活是美妙的珍贵的东西。”以及那女孩的感谢:“为了你告诉我生活能够而且也应该是多么美好”……到我出了头两本书后,收到很多热情的回响,其中有位陌生朋友的话,恰像来自巴乌斯托夫斯基,让我最觉欣慰。她说:读了你的文章,想象你的生活,我也一直想过那样的生活,但周围缺乏共鸣,不能确信真的可以,“然后你让我觉得是可以的。”“你让我相信,会有那样的美好。”后来,这位朋友也因大学毕业面临人生的关口,我向从未谋面的她转述了巴乌斯托夫斯基写的那个故事,希望能给她一点启示。再后来,她终于冲破现实的压力,到自己喜欢的异国过上了喜欢的生活,自此相忘于江湖。——这个真实的故事本身,也是多么美好。而且,是一个与书有关的故事。
生活的美好,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恩赐,有幸得之,当感激珍惜妙缘。就像这个春天,尽管寒暖不定,有明悦阳光也有阴郁雨雾,可是,它始终还是可爱的春天。同样,读书也应该是美好的。我这集子中有一篇《读书可以这样沉重》,但我愿意用这个自序的题目纠正一下自己:读书也可以这样声色花木,就像生活可以如此丰盛散逸。
那些与生活相关的书,那些与书相关的人,从巴乌斯托夫斯基到林文月……谢谢你们。
2012年3月中旬,植树节前后


 笔记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