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08646541
作者:[美] 马克·里拉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马克•里拉(Mark Lilla)
著名政治学者、思想史家,美国最具有公众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教授,牛津大学、耶鲁大学讲席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
马克•里拉积极参与美国的公共生活,长期为《新共和》《纽约时报》《纽约书评》等欧美主流媒体撰稿,在欧美公共领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因见解深刻,文笔优美,善于叙事,而被誉为“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也因卓越的学术成就,曾获得法国教育部“学院棕榈骑士勋章”以及美国政治学学会“列奥·施特劳斯奖”。
他关注的领域包括知识分子研究、20世纪欧洲哲学、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等。主要著作《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维柯:反现代的创生》《夭折的上帝:宗教、政治与现代西方》等,选编文集《以赛亚•伯林的遗产》《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等,均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
译者简介:
邓晓菁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硕士。译作另有《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宪政爱国主义》等。
王笑红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译作另有《西方法律思想简史》《言词而已》《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等。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
序言
第一章 马丁·海德格尔 汉娜·阿伦特 卡尔·雅斯贝尔斯
第二章 卡尔·施米特
第三章 瓦尔特·本雅明
第四章 亚历山大·科耶夫
第五章 米歇尔·福柯
第六章 雅克·德里达
后记:叙拉古的诱惑
译后小记
附录:现代性的多重面目——马克·里拉与刘擎对话录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从海德格尔、施米特到福柯、德里达,是什么促成了知识分子对暴政的捍卫?
★“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马克•里拉对20世纪六位重要思想大师的缺席审判。
★媲美《被禁锢的心灵》《知识分子的鸦片》的经典作品,检视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直面人类心灵的暴政潜能。
★《纽约时报》《纽约书评》《泰晤士报》《南方周末》《新民周刊》等国内外媒体一致推荐。
20世纪的事件仅仅是以极端的方式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亲暴政思想,其根源在不那么极端的政治情境下并没有消失,因为它们原本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倘若我们的历史学家真的想要理解“知识分子的背叛”,那么他要去检视的地方就是——内心世界。
——马克·里拉
--------------------------------------------------------------------------------
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
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德里达,六位思想大师,六条政治歧路。
以六位著名知识分子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讲述这些思想家如何及为何被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他们的故事充满20世纪的激情与失落,他们的思想依然宰制今日有关人类处境的各种论述。
马克·里拉不止于剖析这些亲暴的政知识分子,而且揭示出暴政在人类心灵中的心理根源:“只要人们思考政治,只要思考没有终结,那么服从于某一理念的诱惑就还会存在,激情会使得我们放弃自己的首要责任,亦即控制内心的暴君。暴政并没有死亡,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我们的灵魂中。”
尽管这是一本研究知识分子的著作,却并非为知识分子而写。历史行而无远,这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敦请知识分子实践“责任的政治”,也提醒社会公众对“政治的激情”保持必要的警惕。
--------------------------------------------------------------------------------
媒体评论:
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是在失望感的驱使下写就的,那是爱者才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里拉才思敏捷,具有揭示真相的天赋,这本书的每一篇研究都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在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评论方面,马克·里拉无疑是最有才气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畅,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保罗·伯曼(Paul Berman,著名政治学者、纽约大学教授)
读这本书,就像旁听一次召集了所有这些思想家的公正听证会。他们被控犯有严重罪行——他们对其思想的后果毫不顾忌。“不负责任的心灵”确是合适的标题。
——阿维赛·马格利特(AvishaiMargalit,著名政治哲学家、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教授)
延续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锢的心灵》和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的传统,《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精彩绝伦地剖析了20世纪那些亲暴政的知识分子。从两次大战之间德国的海德格尔、施米特,到“二战”后法国的福柯、德里达,里拉探讨了知识分子面对的永恒诱惑——寄望于“哲学王”,期待他能实现智慧和正义的统治。
——马丁·马利亚(Martin Mali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教授)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马克·里拉作为施特劳斯学派的成员,但是很明显他并不盲目赞同施派的所有主张。这部书的题目明显是受到施特劳斯的影响,整部书大多数人物都与施特劳斯有关。如海德格尔曾经教授过施特劳斯,科耶夫是施特劳斯的多年好友,施米特为施特劳斯撰写过推荐信,阿伦特和本雅明都是犹太人知识分子圈子的名人,施特劳斯与他们在德国和巴黎都有交往。可以说,这部书与其说在撰写施特劳斯的朋友与时代。先从施特劳斯的老师谈起,作为犹太人的施特劳斯一开始并不是海德格尔的学生。随着海德格尔在德国哲学界,特别是在年轻人的声望提升,他吸引了追求精神的青年人,这其中就包括阿伦特与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对于哲学的解读,让年轻的学子们不明觉厉,更让年轻的阿伦特沉迷不已。而对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解释,则刺激了施特劳斯对于希腊问题的思考。随着纳粹势力的增长,施特劳斯率先离开了德国,随后阿伦特与本雅明也相继来到巴黎。与此同时,青年们的精神导师海德格尔却因为支持纳粹,成为了弗莱堡大学的校长,并在就职演说中公开支持纳粹政权。并与自己的老师胡塞尔和多年好友雅斯贝尔斯决裂,这段经历成为了海德格尔一生的污点。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迎合了一战后对于西方思想失望的青年的话,那么魏玛政府的失败,则成为了施米特批判自由民主的出发点。作为德国著名法学家的施米特,在看到脆弱的魏玛政府对外无力维持德国在国际的利益,对内无法阻止国内纳粹主义的挑战。施米特曾在魏玛政府毅然要求镇压纳粹运动,但很显然当时的德国统治者并没有明白谁是他们真正的敌人。因此,在随后的大学中纳粹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支持,而施米特也转而投向纳粹的怀抱。在这段时期,施米特撰写下了《政治的概念》的小册子,通过对霍布斯主权概念的思考,施密特写下了“政治就是区分敌我”的著名论断。当时作为初出茅庐的施特劳斯在看完此书后,撰写下几条评注并发表,纠正施米特对于自由主义的批判,认为施米特毅然停留在自由主义的视域之内。对此,施米特非常欣赏这位年轻的学者,尽管施特劳斯是犹太人,还是为他写了推荐信。巴黎是德国犹太知识分子离开德国后的第一站,施特劳斯、阿伦特、本雅明都曾经落脚于此。与此同时,科耶夫,一位来自俄国的流亡者,在德国获得学位后,也来到了巴黎。有着相同学术兴趣的两个人,展开了半个世纪的对话。四十年代,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写出了《论僭政》,写信给科耶夫讨论古今僭政问题。应该说,在二战后反思极权主义是一股思想潮流,其中既包括自由主义学者哈耶克、波普尔的反思,也包括从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阿伦特等人的思考。对于他们而言,德国纳粹主义是现代僭政无疑,但是在自由主义看来,僭政无疑来自于传统的专制,波普尔将其与柏拉图的理想国联系起来;而对于政治哲学家看来,古今僭政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僭政是统治者的爱欲僭越了理性的统治,而现代僭政则是技术化的专政。施特劳斯与科耶夫在古代僭政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是在如何面对现代僭政问题上,两人争执不下。施特劳斯选择回归古典政治哲学,而科耶夫则接受现代性的普世大同。当然,除了施特劳斯外,马克·里拉还谈及了本雅明、福柯和德里达等人,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学者本身大多数还是书斋里,很少涉及到现实政治,虽然他们的论题多数与政治相关,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参与了现实中的政治活动。因此,马克·里拉在这里似乎只是将他们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学者肖像。不过,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马克·里拉在后记《叙拉古的诱惑》,这个典故出自于柏拉图三次叙拉古的远行,二战后德国教授在遇到海德格尔时候问道,“君从叙拉古来?”以此来揶揄参与政治的海德格尔,将其比作柏拉图一事无成的政治远行。不过说回来,柏拉图在《理想国》与《法篇》中提到了理想政治与次好政治模式,如果不想加以实践的话,我想柏拉图也不失其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的名誉。但当他看到有实践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时,就选择了离开学院来到叙拉古实现其政治抱负。很明显,马克·里拉揶揄的并非仅仅是海德格尔,也包括施米特与科耶夫,他们构成了哲人参与现实政治的典范。不过,很显然他们都在现实政治面前碰了壁。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句话中,我们能够区分两种不同的哲人,一种是解释世界的哲人,一种是试图改变世界的哲人。不幸的是,二十世纪的政治太过风云诡谲,哲人们如何选择参与政治的道路,就是摆在每个哲人面前的不同选项。很显然,施特劳斯选择了回到书斋里重新解释西方古典传统,而科耶夫则选择了进入法国政府来实现其政治理想,政治与哲学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而不是结束!
  •     ●阅读前的准备所谓准备,并不是要求你对于《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中所涉及的六位知识分子(分别是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的日常生活、学术理论、政治参与有多么全面的了解,而是要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既不是他们学术理论的脑残粉,亦不是他们政治参与的卫道士,只有破处了非此即彼的立场,才能从作者本身就具有倾向性的文字中,体味出自己的所得。即使你对历史的真实性不存怀疑,也要因作者“美国自由主义阵营一支健笔”的身份而多少保留一点个人意见。比如我,自从接受了“个人即是政治”,“日常生活即是政治”这样的观念以后,越发远离了普通意义上的“政治生活”。两耳听着天下大事,看着东风与西方相互倾轧,感受着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不同阶级(或者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却不会想参与其中,不会想成为特定历史内政治生活的弄潮儿或者投机者,而是选择最大限度的保持个人的精神和价值观自由,即意味着与这个世界、体制、社会保持着最为合适的距离和张力。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个人粗浅的认为政治充满了危险、斗争、胜败与无常。《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更是通过对六位知识分子的剖析,放大了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危险。他将长期以来蒙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仅剩的一点额外的赦免掳去,或者说撩开众人长期以来盖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理想主义面纱,将之无情的摊在了日光之下。然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如此说来作者的扒皮行为也是无趣。对于六位知识分子的剖析,该知道的早已知道,不想了解的不会深究。更何况萝卜青菜、砒霜蜜糖,对于知识分子的爱与憎,就如粉丝对于偶像的恨与痴,不会因为看到其不加修饰的素颜就有所改变。如果有所改变,那么你与这六位知识分子的关系,也就如同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一般,远远没有深刻到可以检视或者批判的程度。因此,如果没有做好阅读的准备,我们极易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中,随着作者的笔墨导向检视或者批判这六位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理解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背叛,进而首先落入道德审判的领域,而非知识的领域,然后继续同马克•里拉所说的那样,将知识分子亲暴政的根源落实到灵魂、内心世界的缘故,又落入用精神分析的胜利来佐证其立场正确的地步。如此做法,确是不怎么高明。不妨尽量脱开作者这一引线,以中国人的思维、路人的立场,从几个关键点上来阅读本书。●对知识分子的偏爱与偏恨大众总是对知识分子过于偏爱和偏恨。这种爱恨纠葛的心理,猜想源于“爱之深责之切”的情绪和线性的理所当然逻辑。当我们把知识定义为“好”的时候,仿佛拥有知识的人也理所应当是“好”的,知识分子因此拥有了一种责任,一种与其身份相应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当知识分子是教师时,就必须为人师表,不误人子弟;当知识分子是文人时,就必须魏晋风骨,不趋炎附势;当知识分子为官时,就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若不然,纵然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注定在名声上落了下风,不成正统,不是完人。之所以可以对知识分子进行如此的责备求全,是因为知识分子享受着普通民众的奉养,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权利与义务总是伴生的,一旦知识分子无法满足民众对其的完人想象,就是他们把爱无缝转换为恨的时候。显而易见,知识分子难当,学问与做人,前者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后者确是必要条件。●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风险用中文的表述,则为“学而优则仕的风险”。对于主动走入政治领域的知识分子而言,一旦将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与政治纠葛在一起,就必须做好面对历史更严苛审判的心理准备。最好能够顺应历史的大潮流,比如造福(绝大多数)人类,比如永远站在“正确”的一方,诸如此类。如果行错一步、踏错一招,便要被历史的笔墨在自己知识分子的外衣上泼下一个永远也不能抹去的污点了。皆因历史总是围绕政治书写,而史笔如铁,参与其中的知识分子总要被照一照、描一描,留下自己的忠奸脸谱。此外,一旦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他的阶级(阶层属性)必然会成为最大的潜在危险。政治的阶级斗争总有胜负,一旦成为失败的一方,便会完全失去自我辩驳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对他们做出缺席审判。就像本书作者,就像教科书中对于汪精卫之流,学术界对于王安石等等。鲜花着锦,抑或烈火烹油。是的,政治场是知识分子的试炼场,一些人在知识分子的前头加上了政治家的冠冕,另一些人则被施以黥面之刑,反而令原本傍身的知识分子头衔也黯然无光。●知识分子为何亲暴政那么,知识分子为何对于这种危险视而不见,或者心存侥幸,仍旧选择出世?是富贵险中求,还是为万世开太平?不同于中式的断想,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是精神分析式的。作者意在以六位知识分子为案例,“直面人类心灵的暴政潜能”,揭示人人都有亲近暴政、附和暴政、乃至实施暴政的黑暗心理欲望。作者还直言:“只要人们思考政治,只要思考没有终结,那么服从于某一理念的诱惑就还会存在,激情会使得我们放弃自己的首要责任,亦即控制内心的暴君。暴政并没有死亡,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我们的灵魂中。”作者已然将六位知识分子作为极端案例、前车之鉴,警醒现代的众多知识分子,不说远离政治,至少也是谨慎从政,否则极有可能被后来者如今日这般挂上历史的耻辱柱。当然,作者这样的“挂”六位知识分子,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者可以用来警醒平庸的恶。我们对于暴政的最近一次印象可能停留于法西斯,对比之下,其他的一般的恶行极易被轻看,在历史面前不值一提,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对于宽泛的日常生活即是政治、个人即是政治的观念而言,如果介意个人的小历史,也得处处留心。●自洽的暴政VS无辜的知识以上是作者比较明显和容易被人理解的精神分析的归咎法。另外,还存在着一种可以从作者书中抽取出来的、不常被读者发现的观点,即自洽带来的自我暴政。知识分子面对的永恒诱惑,永远是知识分子式的,政治生活很多时候是他们的试验场。他们在政治生活中不断验证和改进自己的理论,我们可以说他们在理论上激进,从而理解他们在政治上的以天地为棋盘、以万民为棋子的行为。当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被冠以政治家的头衔时,他们的哲学体系,政治理论,皆是一种自洽理念的造神行为,并试图将神的由来无限接近于元初真实的再次降临,以确立自身的正义性,以毫无负担的在人间试验。而知识,在我看来,就好比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是进步,还是毁灭,都不由“知识”自主。因此,在检视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譬如当下看脸的时代,对于知识分子,比起视其学问与政治生活为一体,我也时常会割裂的看其知识与政治生活。毕竟,知识本身是无辜的。既然作者也承认“他们的思想依然宰制今日有关人类处境的各种论述”,有时候也不妨就知识论知识,反而更加安全。好吧,这样的话,又多少回到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去。
  •     马克里拉认为施米特的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其关于政治的定义:“(施米特)所称的‘政治’,并不是一种生活形式或一套制度,而是用以作出某种决定的标准……‘朋友与敌人的划分’……如果区分敌我的行为是政治的本质所在,那么政治就意味着持续存在的发生冲突的危险,并在根本上隐含着战争的可能性。”对于施米特本人的著述没什么想法,这里且接受马克里拉的分析。那么不难想象如同马克里拉也提到那样,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也对施米特青眼有加。1,无休止的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在,斗争的目的指向无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斗争是必经之路;2,施米特认为现代自由主义的基础,诸如人权,法治都是虚构,这同样跟意识形态批判不谋而合,认为这些基础只是一种蒙蔽。马克里拉接着指出,施米特从这样的一个政治理论再出发,将斗争的源头提升到上帝和人之间的斗争,换而言之现代自由主义是对上帝决断力的一种公然蔑视,构成了西方社会中人与上帝之间的一种持续紧张关系。而在中世纪教会统治时期,这一对立是发生在上帝和撒旦之间的,它构成了当时神圣秩序的基础。马克里拉认为对于自由主义的批判有“非神学的”路数,从神学的角度试图再去架空自由主义的这一现代政治的基础不可取。马克里拉这些论述让我对本雅明,特别是其早期的著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机会。在紧接着的第三章里,马克里拉对于本雅明的分析只是蜻蜓点水。其实这里不妨用他对施米特的分析再次沿用到本雅明身上,众多周知,本雅明曾将自己的悲苦剧研究赠与施米特并承认自己从其著作中受益良多。有一个问题可以作为分析本雅明的入口,即: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歌德的《亲和力》—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这三部标志着本雅明早期思想的著作中未见任何马克思主义的术语。资料显示他真正意义上接触马克思主义还是通过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时间是在悲苦剧研究之后。那么怎么去理解本雅明拥抱马克思主义这一“转向”?以致于本雅明后来几乎没有再进一步发展其早期的批评理论?如果马克里拉对于施米特的分析是有效的,那么无疑是因为“斗争”这个概念连带其背后的神学内涵做为一个桥梁让本雅明的思想有了个过渡的机会。早期的本雅明对于“斗争”也是推崇的。然而对于本雅明而言,这种“斗争”并非是人与人之间,党派或者政治组织之间的,而是一种古怪的唯物主义:物内部的自我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批评来推动的。批评如同炼金术,在火焰中将真理内容解放。真理内容存在的契机在于物内部的自我斗争。本雅明通过对歌德的《亲和力》的分析指出了这样的“斗争”源自“文学作品—作者”这一紧张关系。文学作品通过批评的提炼,最终脱离了作者亦或者读者的“意图”的控制,变成一个idea,永恒地存续下去。他的名言:Intention is the death of truth。除此之外,本雅明的批评概念跟施米特的思想有另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旨在“立”。根据马克里拉的分析,施米特在攻击现代自由主义的同时也试图在纸上构建一个新的政治基础,而本雅明同样如此。对本雅明而言,套用他在《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中的用语,他的批评是positive critique。negative critique一味地攻击和摧毁却不留下任何有建设性的功绩,然而本雅明认为自己的positive critique却相反,通过对真理内容的揭示,能给与后世一个指引方向的星图,即本雅明所言的constellations。施米特对于既有的政治遗产究竟多大程度上持否定态度没有了解过,但本雅明绝没有对于资产阶级文化有过决然的抛弃。任何批判对他而言都必须基于当下,并且要有建设性。至于神学的要素如何诱导本雅明走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洛维特的历史神学研究已经讲得颇为清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型就是基督教的末世论时间图式的延续。只是对于本雅明,历史并非是直线的进步发展,乐园存在的领域是世俗政治无法企及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无能为力。最后马克里拉这本书想说的是:知识分子应该直面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一个中心思想容易遭到误读,认为这样的反省是出自一种道德上的反思,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马克里拉所言的反省应该逃脱这样单纯的良心诘问。反省是对任何行为背后的动机做出勇敢的自我分析并且去把握它。让欲望接受审判,从而超越它。“禁欲”的必要是马克里拉在此书第一章中分析海德格尔时的中心词。思考的激情幻化成魔性引诱思考者走入黑暗领域。然而毫无疑问这样的“禁欲”对于很多知识分子都有一种负面效果:会打击思考的积极性。潘诺夫斯基所论的“忧郁” 便是指的这样一个状态,因为太过于知晓思考的界限所在,便对作为思考者的自己产生厌倦从而陷入浑噩状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此書高一時讀過,十分好看,如今要出新版,可考慮再翻一過。
  •     和《责任的重负》比起来,本书是从另一个方面来阐述公共知识分子这一角色的。书中描述了众多具有政治激情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妇孺皆知的海德格尔。尽管书中作者一再强调,他所描述的对象作为学者,其学术理论都应当受到尊重,我们还是可以明显的从其笔下看到浓重的批判意味。然而本书评判的主线,可能能够用柏拉图关于公共生活的言论概括:在公共生活中,人类的激情、无知都会遮蔽理念,为了得到圆满的结果,哲学必须通过对公共生活领域之阴影的了解来补充其对理念的认识。如果哲学意欲烛照黑暗,而非加深它,哲学家就必须从驯服自己的激情开始。其中描述的知识分子,可以说都是这一准则的差生。然而可能是时代所限,书中的知识分子基本都是支持专制思想的知识分子,从这点看,作者可能有意站在右翼知识分子的角度来写。其实值得商榷。
  •     比较参差,很像是读书笔记(而且是二手文献占了很大比重)。不乏有亮点臧否。施密特、本雅明部分写的最好,科耶夫其次,但把德里达黑的……看不下去
  •     随笔中的经典。
  •     如果一个人相信所有的“疾病”都是社会权力建构的,而且他可以在美学意义上发明任何“反话语”,那么他就易于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     2015年第九书,一周两场球赛一本书,也是够忙的!
  •     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待久了,很容易自以为是。 不过此书对我有很强启迪作用,足矣!
  •     列举了历史上几位著名的大知识分子与政治发生的瓜葛,然后全部指向了同样的一个结论:本应该崇尚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掌控政治权力后,独裁专制的程度远甚于一般政客。那么《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这个题目就有点太大了。
  •     对哲学所知寥寥,但还是震惊于马克·里拉的节制,抵抗叙古拉是哲人的义务,抵抗暴虐是人类的使命
  •     书名与内容不匹配,更恰当的应该是诸如 知识分子政治观及生平大略 之类
  •     爱智慧的哲学何以沦为对暴政的亲和?以赛亚.伯林在西方主流传统中辨识出对多样性和多元主义的敌意,这一思潮的基本假设就是:所有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只有唯一的正解,通过理性可以获致那些答案,而所有的这类真理都必然是兼容的。古拉格和死亡集中营就是建立在这些假设上的。苏格拉底说,爱向往的是善,但也会无意间沦为“恶”的帮凶。因为爱会引致癫狂,引致一种难以控制的幸福的癫狂,无论这种爱是对一个人的爱还是对一个观念的爱。本书第一章和后记非常不错!
  •     喜欢海德格尔、施密特、科耶夫那三章以及最后那篇“叙拉古”。部分内容真的读不懂,句子比较生硬,内容也太高深。
  •     读了海德格尔的那一篇
  •     中信财大气粗,服气。。
  •     有点野史的味道,通篇读下来蛮轻松,却也对思想这个词有了更多的解释吧,至少除了固执还有脆弱
  •     后记最好。。。
  •     现在的我看这类书,也就只能瞥瞥一角,知道下面有冰山而已,希望以后能懂得每个点的具体指向和意义。最喜欢后记,讲海德格尔和施米特的章节也挺喜欢。最后,喜欢里拉说的,他的哲学观是“致力于理解世界,而不是去干预世界”。我喜欢加缪、欣赏一些思想者透露出的“有成而无为”的气质、对一无所知的现象学怀有莫名的好奇与敬意……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种保守的姿态在我看来恰恰代表了一种更清醒的觉悟和更深刻的激情。
  •     对海德格尔、施密特的评价是总结提炼别人的研究,对福柯的评价很片面、很主观。看看就行,千万别当真!这种书翻译了也就算了,竟然摆在畅销书区。。。
  •     本雅明这段总结:本雅明是个神学家。然后呢?好吧,也许没有然后了。。。
  •     几乎是一次武断的思想审判,来自盎格鲁-撒克逊和英语作者的可笑审判⋯⋯
  •     最重要的是走着浓重施特劳斯味道的后记。此外,马克·里拉真是会写书,让人很难放下,只好一口气读完。译者犯了些人名上的低级错误,但总体而言还不错。
  •     个人觉得是平实之作。“如果一个人相信所有的“疾病”都是社会权力建构的,而且他可以在美学意义上发明任何“反话语”,那么他就易于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     哲学家不愿从一梦千年的叙拉古醒来,僭主化身镜中的哲人王,诱惑着爱智慧的孩子;激情抑或理性,或许从不曾出现这一抉择,冰冷的的现实凝视弥赛亚的拥抱,你我脚踏大地,又以何步入星空,非要说这令人缄默的悲剧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珍爱智慧,远离毒品与政治。
  •     知识分子不应只沉溺在构建智识精巧的宫殿或复杂迷宫中,还应审慎的凝视实践行动的深渊和自身的局限。就像双刃剑会伤及自身,智识或理性,启蒙或反启蒙都会走向初衷的反面,从而理想成为暴政的帮凶,正义感成为践踏生命的理由。意识到叙拉古诱惑的非常的强大,理智的清明非常的脆弱,这个世界才刚开始原谅我们的幼稚。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239709/ 隨便說了點都在這
  •     你以自由主义身份著书立说这件事就是源于1789年一些知识分子的学说爆裂、你本身就是个有原罪的人、自由主义的血也是见了不少的
  •     还是不太知道后四位思想家做错了什么。。。
  •     一位美国学者对欧洲思想家们的批评,认为他们因为心性的不足,和学术的轨道的偏离而参与了政治,尤其是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的政治,法西斯,斯大林等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
  •     思想理论上的自洽趋向宗教神学,斗争的属性又注定成王败寇。珍爱生命,远离政治生活。
  •     在去上海的路上看完的,作者最后的结束语写得非常动人精彩。
  •     典型的知识分子文,擅长将二手评论化作对分析对象本身思想的论断(然而也没看出他进入了这些思想家的话语内部),从而造成一种叙事偏向,若此还不是当猫头鹰将历史进程道德化,那真的无话可说。后记和附录加一星,其余篇章,谈及思想家的思想时颇多错漏,两星,不能再多。
  •     书店看完的,怀疑作者根本不知道福柯在说什么,海德格尔和施米特也就算了,本雅明真是躺着中枪。另外作者在芝大社会思想委员会呆过的,译者能不能稍注意一点儿,把Leo Strauss和Levi-Strauss分清楚。
  •     讨厌这种事后诸葛亮的道德审判,who 特么are you?带脑黑
  •     叙拉古与中国梦:)
  •     没有能力在学术上做出评论,但作者非常非常自由主义的立场确实对我的胃口~
  •     不懂啊,自己知识太浅薄了
  •     马克·里拉也是芝大社会思想委员会的人…作为一个理解海德格尔、施米特和科耶夫等人的入门读物亦可。
  •     施米特一章最为清晰,我这个外行也能看懂。
  •     2015-book1-叙拉古困境是困扰欧美知识分子的一个长久命题,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智识彼岸和现实此岸间的分野是浩荡的,儒家知识分子则从来不用面对这个问题,东方传统里的两个岸是颠倒次序的。
  •     对人物的叙述偏重思想本身,关于哲学的部分外行来看有点晦涩。最终将知识分子与暴政的亲和归结到人内心的爱欲,很值得思考。
  •     书刚到,这是一本需要对相关哲学家的书籍以及政治参与史有所了解后才能读的顺畅的作品。最后一节的叙拉古写的很精练,建议一读再读。
  •     也许是我太主观,貌似核心就是宗教力量瓦解之后的信仰问题。挺好看的,可是评分貌似不高,不知道是不是派别的问题。
  •     知识分子与政治是什么关系?
  •     罗列是无法刻入骨髓的~
  •     翻过
  •     也如常人。
  •     我看的时候还是挺愉快的吧,不过我不太喜欢里拉的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当时在芝加哥任教的时候和猛大的对话
  •     努力调和施派的古典品味和现代自由主义价值之间的冲突,弥合分歧的金针是柏拉图对人三种心性的言说,要把爱欲落在责任上,用理性驾驭欲望,就不会被古今僭主牵着走。戏言:此书一言以蔽之: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书中批判的六人皆是心性不足,不能驯服君王,反而主动召唤假的哲人王,缘饰学术。作者措意本不在这六人对现代性的有益批判,因此不能说他故意树靶子。施密特本雅明科耶夫三个人写的极好,其余了了。
  •     君从叙拉古来?
  •     六个二十世纪的公知在面对那个时代所体现出来从思想到哲学再到政治平台上的差异性。海德格尔、施密特、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德里达。特别突出的是海德格尔在纳粹政权下的政治表现,公开支持纳粹分子并加入了他们的组织,用实际行动反犹,还有施密特。我们想看到照亮的火焰吗?怕是会你失望了,我们只看到了助纣为虐的“政治激情”,因为激情会让我们放弃责任,暴政并没有死亡,它在我们的灵魂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