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0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出版日期:2016-10
ISBN:978750866454X
作者:[加] 卜正民
页数:360页

内容概要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年生,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师从孔飞力教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任会长。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圣约翰神学院院长。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
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撰写其中第5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首次从气候这一环境史的新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
已翻译为中文的作品多达十几种,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他主要代表作品有:《秩序的沦陷》、《杀千刀》、《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维梅尔的帽子》等。其中,《纵乐的困惑》获得2000年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秩序的沦陷》获得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十大好书”。
--------
译者简介
潘玮琳,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全英语硕士项目兼任讲师。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物质文化史、海外中国学。

书籍目录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
第1章龙见
龙 主
明代的龙
全球的龙
龙 性
以龙为史
------
第2章幅员
一 统
通 衢
南 北
政 区
人 口
移 民
经 野
------
第3章元明“九渊”
大 寒
干 旱
洪 水
蝗 灾
地 震
疾 疫
饥 荒
九 渊
避 凶
丰 年
------
第4章可汗与皇帝
元代国家
明代独裁
胡惟庸案
靖难之役
土木之变
大礼议
争国本
孤忠怨抑
------
第5章经济与生态
农耕帝国的混合经济
交 通
城 市
商业税收
商品经济下的食物供给
财富的困惑
树与虎
------
第6章家族
亲族网络
女性的生活
男性的生活
诸色户计
士绅阶层
家庭、家礼、家产
------
第7章信仰
灵 魂
佛 道
天 地
心 学
异 同
------
第8章物华
家 产
鉴 藏

家 具
瓷 器
书 画
市场与品位
------
第9章南海
海 货
朝贡与贸易
海防线
南海世界经济体
白 银
欧洲人在中国
逃亡者归来
------
第10章崩溃
罪 责
万历之渊
北方边境
崇祯之渊
叛 乱
渡尽劫波
------
结语
致谢
极端气温和降雨量的时期(1260—1644年)
元明“九渊”
元明帝王世系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蒙古征服后东亚大陆的新型政治秩序与环境变迁带来的社会生存困境,进而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同时,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复杂性和商业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新颖的视角,精致的结构,久已被忽略的生动细节,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堪称近年来元明史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史学佳作!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
03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
【编辑推荐】
【《秩序的沦陷》作者、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卜正民最新力作】国际顶尖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新作,国内首次出版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指定教材,英语世界秦汉史首选必读;简洁生动,耳目一新,为大众读者阅读元明史必备首选!元明史专家商传、张帆、李新峰、孙竞昊、方骏联袂推荐!
―――――――――
【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新元明史】卜正民教授立足世界看中国,首次从气候与环境导致政治变迁这一全球史角度审视元明两朝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他真正做到了跨学科跨领域解读元明两朝历史,涵括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城市史、环境史、女性史、民族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元明二朝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
【颠覆国内主流史学观点,将元明两朝历史紧密相连】卜正民教授极富创见,在本书中提出多个观点颠覆传统史学认知,具有高度的启发性——将元朝与明朝的历史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政治史与社会经济文化史相结合,将传统的历史多层次化并且立体化,将国家更看作一个经济体而不仅仅是政治体。
―――――――――
【耳目一新的史学佳作】新颖的视角,精致的结构,久已被忽略的生动细节,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强烈的现实关怀,堪称近年来元明史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史学佳作!
―――――――――
【关于套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权威、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名人推荐】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不似“剑桥中国史”皇皇十余卷深奥厚重,作者甚众,而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反映世界汉学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世界汉学最高水准,每个断代仅由一人一气呵成,专为普通读者走近、思考和理解中国而作。
——包弼德,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权威、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特
★这一精彩的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至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卜正民教授用他新颖的视角和生动细节描写成就的一部元朝与明朝的历史。他将元朝与明朝的历史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政治史与社会经济文化史相结合,将传统的历史多层次并且立体化,将国家更看作为一个经济体而不仅仅是政治体,这些都是他与我们这些国内学者解读历史的不同之处。
——商传,元明史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不仅有着精致的结构,而且富有故事性和启发性,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卜正民教授强调了一个时代挣扎的身影:在政治人物的风云际会、民族迁徙斗争杀戮的背后,全社会(不只是中原农业文明群体)统统屈服、受制于环境变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做出一定程度的探讨与努力。它兼顾各界读者的精心布局,与一贯的高度可读性,对专业、非专业读者各有价值。
——李新峰,明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卜正民教授对中国史研究贡献良多。我对他十分景仰,他对于地理和地方史的关注,对于人们真实生活的兴趣,以及在商品流通、社会运转、司法公义上的专长,都令我受益匪浅。他还具有相当的文学天赋,擅长讲故事,通过阅读大量的明代笔记,成功地描写了诸多有关特定人物及其事件的主题。他总是很风趣,让人如沐春风。
——包弼德,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是一部叙述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2000多年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学丛书,自面世以来,屡获嘉评。越来越多的各地大学将该丛书或其中的单卷本指定为中国历史课程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格斯大学、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加拿大的皇后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阿卡迪亚大学、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荷兰的莱顿大学和香港的城市大学。丛书的四位作者,都是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顶尖学者,各自撰有多部广受关注的断代史专著。主编兼元明史的作者卜正民教授,更是享誉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已有十多部论著被译为中文,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这次他从环境变迁的角度探讨元明帝国的兴衰,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新颖视角。我深信,本丛书中文版同样会受到世界各地中文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方骏,明史专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本广博的、写得极好的对13世纪到17世纪的中国历史的概述。卜正民教授极富魅力与技巧地运用故事和轶事阐明了历史的趋势。对那些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和比较历史学家来说,这本书都非常实用。
——戴彼得(Peter Ditmanson),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
★卜正民教授对中国所使用的生态切入点既新颖又及时:因为如今的中国也面临着广泛的由环境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困境。
——查林·哈尔伯茨马(Tjalling Halbertsma),《亚洲研究》
★这是一部少见的既能吸引学术型读者也能吸引大众读者的作品。它易读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叙述,加上对整段历史的宏观视角,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读懂它……《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一位中国史领域的重要权威所写的杰出的对元明历史的宏观研究。
——王文生,《世界历史》


 哈佛中国史0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渊应该是深渊的意思,本书详细描绘了元明九次重大灾害期,其中元朝三次,分别是元贞1295-1297,泰定1324-1330,至正1342-1345,其中至正年间的灾害最为严重,北方黄河发大水,元朝政府增派了很多徭役,繁重的徭役直接导致了韩山童、刘福通的反叛,所谓“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南方则是严寒、干旱和饥荒,安徽有个姓朱的农民和老婆孩子都饿死了,这个农民有个儿子叫朱重八最后也走上反叛的道路。元朝至正年间的灾难是导致元朝垮台的最主要因素。元朝垮台的其他原因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争斗使得帝国从未建立起一个高效廉洁的行政体系,统治阶级从未融入汉文化使得其汉族民众对其离心离德,蒙古军事集团在取得政权后迅速腐化和丧失战斗力。中国南部汉人割据政权之间的战争延缓了元朝的死亡,实际上至正时代的灾害已经判处了帝国的死刑。明和元一样,在开国皇帝执政时期均未遇见大的灾害,这也使得两个帝国的平稳的渡过了他们的创业期。明朝有六次重大灾害期,分别是景泰1450-1455,正德1516-1519,嘉靖1544-1546,万历1586-1588和1615-1617,崇祯1637-1643。其实对灾害更为敏感的是少数民族,对于蒙古族和满族来说,恶劣的自然环境会直接威胁他们的生存,天灾迫使少数民族直接向南侵掠,比如景泰年间的蒙古瓦拉部,就必须倾全国的力量来攻击明朝,因为景泰年间的天灾对瓦拉部的打击更大。万历年间的第二次重大灾难,使得原本臣服于明朝的满族反叛,因为万年末年全球天气进入小冰河期,东北尤其寒冷,农作物严重歉收,虽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均知道明朝的力量之强远在其之上,但是他们只有向关内发展才有生路,这个民族才有生路,关外的严寒使得东北已不适合人类居住。崇祯时代的爆发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时间持续长达7年,整个中国弥漫在严寒、干旱、饥荒、蝗灾、地震、大疫、沙尘暴、龙见之中,虽然有大量白银涌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农作物的严重歉收,即使有银两也买不到食物。饥荒产生了大量流民,镇压流民需要扩充军队,军队又需要粮饷,虽然有饷,但饷又买不到粮,军队只能劫掠,这样官逼民反,流民越剿越多。明朝末年摊派最重的赋税是辽饷,本来是临时征收的税款,但由于满洲不断做大,明朝政府只得层层加码,持续征收辽饷。重税使得已经不堪重负的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农民战争灭亡了北京的崇祯朝廷,而农民的短见,使得李自成将吴三桂逼到满洲人一边。满洲人对于自然灾害的忍耐程度未必高于汉人,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选择要倾巢而出,进攻南明的原因。满洲人在征服了中国后,他们选择将东北大地封闭,禁止汉人自由进入,满洲人自己甚至都不愿进入,这对于十九和二十世纪闯关东的那些汉人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崇祯年间全球小冰河期时代的灾难在满洲人脑海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们并不认为那块黑土地是宜居之地,而是充满了痛苦回忆的苦寒之地。
  •     《哈佛中国史:元与明》是由整套《哈佛中国史》的主编,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撰写,他的代表作就是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再版的《纵乐的困惑:明代商业与文化》,是美国汉学最高奖项列文森奖获奖作品,可见作者对于明代历史的了解。这本元明史叙事非常流畅精彩,抛弃帝王将相和历史重大事件的叙事手法,采取全新的视角,比如从气候,比如从商业和文化,比如从全球化尤其南海经济体中的明帝国,让我们从更多的侧面更立体的重新的认识元、明朝。九渊:气候对于元明朝的影响卜正民在整套《哈佛中国史》总序中特别强调自己撰写这本元明史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就是气候对于元明史的影响。其实近年国外气候影响(甚至决定)历史的论断已经很火了,近年来也受到不少反驳和诟病,气候历史学家认为元朝灭掉宋朝和清朝灭掉明朝,都是处于全球小冰期,气候严寒,北方蛮族无法生存所以南侵,导致异族统治中国。但是,卜正民并未觉得气候是决定朝代兴衰的原因,他只是觉得一个以农业基础的帝国,气候影响农业也势必影响朝代的政治状态和走向。卜正民特别梳理元明史上的气候和自然灾害,特别是明代的九渊(九次大的自然灾害)对王朝治乱的影响,这一视角较为新颖。此外,卜正民还关注了当时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动植物的减少,增添了一份人文关怀色彩,这是中国历史叙述中较为少见的。龙见:通过虚构的历史现象看历史真相卜正民这本元明史,以龙的出现作为本书的开头和结尾,卜正民查阅了元明史上多次龙见的记载,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也有着多重的寓意,比如中国,比如天子,比如自然灾害,比如上天示警,通过龙见这一现象可以折射当时社会与国家政权的某种关系。卜正民说“龙使普通民众想到了自己在面对不可预测的上天和时而冷酷无情的国家时的脆弱性。那些看见龙的人可以宣称,这些偏离常态的现象是皇帝未能留意民生的征兆。”龙也许和爱尔兰黑豹一样,本身并存在,却被“当作一种自然力量,用以对抗难以捉摸的国家权力”。 龙明明是虚构的事物,为何在如此注重真相的历史中屡次出现,这和神话传说一样,都是因为某种动机对真实历史虚构表述而已,读历史就要读出这种虚构历史现象背后的动机来。历史学家鲁西奇说过“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也许并非透过历史资料去探索所谓“历史真相”弄清“唯一”的客观历史,更重要的乃是各种历史资料看作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或人群对历史的述说,与认识。去分分析这些述说与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如此叙述?换言之,历史学家所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历史叙述与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本身是什么。”丰满:360度的元明社会全景图相对于国内主流历史的地王叙事和细分研究,这本元明史通过幅员、经济、家族、信仰、物华等方面详细而细微的通过一些历史截片呈现元明时代的整个社会的生活图景,不再是宏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叙事,而是贴近人民生活的360度的社会全景图。下面简单的挑一些:幅员主要讲地域与人口,其中印象深刻的南北差距,经济重心的南移,并预言会移到广东。经济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社会财富的富裕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变化,士农工商变成了士商工农。家族其中印象最深的隋唐科举制的兴起导致士族门阀的衰落,元和明朝初年都不愿意采用科举,但是随后科举得以恢复,士绅阶层成为中国的链接上下的中间阶层,氏族家庭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基础结构。信仰三教合一,儒教管日常生活与政治,道教管世界的观测方式,佛教管生死往来。最后,重点讲述王阳明新学的兴起。物华这部分详细的介绍了明朝时代的物质生活,当时的文化品位和对暴发户的鄙视,大量引用了柯律格的作品,比如《长物》。世界:南海经济体与全球化汉学家治中国史的优势在于可以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史,这是本书的亮点,比如明朝的外贸形式,朝贡与贸易。明朝非常注重朝贡贸易,甚至葡萄牙人也想加入朝贡体系之中。但是中国对于贸易的态度一直是犹豫不决定。倭患因为贸易受阻明朝的倭患的根本原因就是割断了与日本的正常贸易通道的结果,重开贸易之后倭患便很少发生了。明朝对于贸易的态度导致了其逐渐丧失了南海经济体的主导地位,葡萄牙人逐渐屠杀东南亚的中国人成为了主导,葡萄牙人南海区域内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亚洲和欧洲的贸易量,荷兰人和英国人随后也加入进来,逐渐开启了全球化。全球化对于明朝的一个显著的影响就是拉丁美洲银矿的开采,通过贸易或者直接货币套利,大量流入明帝国,一方面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造成晚明的严重通货膨胀,为明朝的崩溃加一把力。全球化的另一个影响还在于以利玛窦为代表大量的传教士开始涌入中国,让中国人第一次见识了科学和技术,包括火枪火炮,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很多。但最终在争议中选择了保守,没能用先进技术抵御大清的入侵,清也在几百年后付出沉重的代价。皇帝:政治兴衰的变与不变成吉思汗的世界性帝国,因为蒙古人采取并非中国的嫡长制继承制发生分裂,根据卜正民的观点,元朝频繁的皇帝更替和灭亡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继承制。宋元灭宋,到明灭元,到清灭明,看似中国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集权的政治体制却一直没变,元朝统治者为了税收的经济利益放弃了原来蒙古人的体制,选择集权政体,明朝推翻元朝后实际继承了元朝的体制,清朝入关后为了统治华夏大地,依然选择集权体制,甚至是后来的民国与我们现在。在本书最后一章结尾时,卜正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当我们回首时,原来元明从未消失在历史深处”。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与众不同的观点
  •     局外人门儿清
  •     一部优秀的元明通史。叙述式的流畅文风化解了过去通史的枯燥,从生态环境、气候变迁的角度解释元明四百年历史变迁的方法,也可谓将布罗代尔的理论用得炉火纯青。说到文书,大多数人可能会用它来研究经济史和法制史。可是在“物华”一章中,他却能引用日记、抄家记录和文书史料,去描绘明代中后期社会繁华的物质世界。对妇女、家庭的关注,也体现了新文化史的视角与面向。罗威廉的那本还没来得及看,就目前所翻过的其他部来说,这应该是哈佛系列中最好看的一部。
  •     这一卷写得最有趣,最特别,还有一些很搞笑的部分
  •     兼具文学性与历史感,作者想要为我们描述的这个朝代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倾注了太多龙见与九渊,剑走偏锋。
  •     得到听书。 环保的视角很好。
  •     大师中的大师
  •     20170110
  •     平铺直叙,各方面都写点,却都不深刻。有点看不下去。
  •     全球贸易的框架和地方志的村料,让卜区别于他的中国同行。不过,本书与《纵乐的困惑》一样,很难说是研究性作品。看来,历史著作只有论文集才更深入。
  •     哈佛中国史第5卷,哈佛大学出版社典范之作,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的全新成果,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倾10年之功主编。卜正民新作,首次从气候与环境导致政治变迁解读元明历史兴衰,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元明新史。元明史专家商传、张帆、李新峰、孙竞昊、方骏联袂推荐!
  •     听书。1.龙的出现。龙就是龙卷风。体现出人的困惑。2.蒙古帝国比元朝早,地域比元朝大。法统上元朝时蒙古帝国的分支。蒙古帝国分裂成几个汗国。3.元朝是汉化不彻底的政权。制约皇权的制衡势力消亡,制约的礼法也摔落。明朝皇帝个人独裁加强,同时皇帝个人制定的规则置于礼法之上。4. 龙见体现了人们对皇权的不满。小冰河期导致的自然灾害。5.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人不断出现在东方,带来了科技,宗教,武器影响中国。更大的影响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白银。6. 政治影响很大的朝贡体系,与西方自由贸易的冲突。
  •     最棒的一卷!
  •     总体来说有新意。但有时转引他人研究不核对原书,就弄出了错误。比如第二章说洪武三十年殿试只有南人中榜,乃引用埃尔曼。其实这个说法最早来自黄瑜《双槐岁钞》,但当年会试登科录却显示也有北方人中榜,只是人数不多。黄瑜错了,艾尔曼、卜正民都被他误导。海外汉学角度新,但活不精。
  •     明的比重比元大所以有点不过瘾(没办法谁让人家时间长)。有些部分结论下的匆匆,感觉作者脑子里很多reasoning的步骤都没来得及展开。感觉考完LSAT之后看中文书的速度都翻倍了啊,有点找到像看漫画一样扫书的感觉了
  •     九渊的提出真的让人印象深刻!绝对值得读一读的好书!
  •     收放自如!!!
  •     这本略水
  •     本卷从气候这一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着眼点放在这个时代生活、文化和经济上的“挣扎”,这种“挣扎”主要出于三个方面: 1.政治层面大变革:蒙古政府导致千年帝制失衡,皇帝的独裁越来越强,明朝皇权愈加垄断。 2.生态环境的影响:灾害频发,人对自然的破坏,社会和政治的重大影响。 3.外部世界新变化:西方科技、宗教、武器的影响,国外的白银与中国手工业产品贸易,中国朝贡体系与西方自由贸易的冲突。
  •     2017之二十。西人寫中國史,不同之處在於對宏觀大歷史的把握,以及國際乃至全球視野下中國歷史的變遷。元明史通篇亮點在於小冰期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另外,西人對於民俗民生等市民小民也要比我国史家更加關注。翻譯一般。
  •     这本好看,可读性强,龙见这个贯穿始末也很好,用故事来论述很生动
  •     卜正民教授是享誉国际的明史专家,其学术功底十分深厚,多本著作在中国出版后屡次重订,加印,代表作《纵乐的困惑》是学习明史绕不过去的经典。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这套哈佛中国史的同时亲力亲为,单独完成第五卷,受到明史学界的瞩目。值得一读。
  •     “哈佛中国史”系列1—5卷当中最为出色的一卷,以气候变化和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龙见为线索,从容讲述元明时期的中华帝国的运作生态与面相,将新文化史和社会史的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写法极具文学性,趣味横生。对于史料的灵活运用和全新的观察角度,都很值得国内史家学习。
  •     本书首次从气候这一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着眼点放在这个时代生活、文化和经济上的“挣扎”。
  •     如果卜正民写部中国通史,一定好看!
  •     可能是这套书里最好的一本。充分展开,收放自如,行文也很有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