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蕖留梦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08041302
作者: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
页数:427页

内容概要

叶嘉莹,号迦陵,加拿大籍华裔汉学家,中国古典诗词专家,诗人。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开始回国讲学,三十多年来,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校讲学,足迹踏遍大江南北。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培养出一批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博士;1999年以其退休金,以恩师顾随名号设立“驼庵奖学金”。著有大量诗词作品及中英文学术论文,出版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在华语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古典诗词之影响和贡献,可称当今第一人。
张候萍,1954年生于天津。1979年至1983年就读南开大学历史系。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现已退休。在南开就读期间,有幸聆听叶嘉莹先生授课。1999年末在南开园与先生重逢,再次跟随先生学习。2001年始随访先生,积十载,成《红蕖留梦》。

书籍目录

《红蕖留梦》解题
和一首诗相遇――《红蕖留梦》代序
读叶嘉莹先生《谈诗忆往》有感而作绝句三章
心灵的飨宴――叶嘉莹先生的诗教
第一章 回溯家世
第二章 少年读书
第三章 恩师顾随
第四章 长路漫漫
第五章 漂泊北美
第六章 结缘南开
第七章 研读治学
第八章 良师益友
结束的话
后记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全书共九章,前六章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家世、青少年、大学、台湾时期、北美时期、回国)追述叶氏一生经历,第七章是对其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第八章记述前几章中未能提及的师友交游;最后“结束的话”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并对此前很少提及的婚姻生活作了一些追述。
叶氏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之执着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其以八十多岁高龄,在“谈诗忆往”之间,对自己一生的诗词创作、研究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叙述,其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从幼年时代对古典诗词产生热爱,到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度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当其遭遇少年丧母、白色恐怖、晚年丧女三次打击之际,总以诗词之创作、研究来抒发和缓解心中悲苦,藉此走出低谷;到晚年则更进一步以古典文化薪火之传承为使命,而最终达成自我生命之完满。读者当可从其经历中读出传统文化与当下个体生命之间的深层互动——深厚的古典修养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规划其人生轨迹,而个人在大时代中的人生际遇又最终成就了古典文化的推进与传承。
此本传记虽是叶氏个人经历之叙述,所述内容亦多囿于单纯的诗词圈子;但其一生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裂变的时期,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叶氏一生的诗词创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客观上为弥合某些“沟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故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而因其性别身份,使得此书还可看作是一部新旧时代冲突中的女性奋斗史。此外,因常年穿梭于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叶嘉莹的交游极广,与顾随、台静农、戴君仁、许世瑛、夏志清、周汝昌、南怀瑾、周策纵、缪钺、金启华、赵朴初、陈省身、杨振宁、程千帆、邓广铭、冯其庸、饶宗颐等大量知名学者、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也大有看头。


 红蕖留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因为是根据口述撰写的,所以感觉语言有些零碎,时常叙述中夹着比较学术化的议论,可能是撰写的人把一些上课的笔记也放到了里面。书既可以当成回忆录看,可以当成论诗的治学文章看,还可以当成个人视角的中国近代史看。唐诗宋词过于久远,难以重构诗人写作那些经典之作时所面对的情形与心境,而这本回忆录是本人口述,作诗的缘起、所见所思都被完全还原,可以完全满足读者一颗追求八卦的心。叶先生人生经历坎坷,恰逢中国近代历史洪流,颠沛流离,诸多不幸,诗不仅仅是研究对象,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     谨以此文表达对叶嘉莹先生得崇敬钦慕之情。引用多处只为说明问题,表达情感之用。除本文主角,其他前辈大师均不加先生二字,古人也都用名而不用字,并无不敬之意。   平生风仪兼师友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每当叶先生念起这两句杜甫的诗总是感动、落泪。1974年,叶先生第一次回到大陆,距1948年南下之后,在外漂泊,几近二十余年矣。叶先生忍不住喜悦之情洋洋洒洒写下两千余字的《祖国行长歌》(也因此当时被台湾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台湾报纸标题写出“叶嘉莹:你在哪里”),那个“雁不到,书成谁与”的年代,期盼见到自己的恩师,将自己这些年的一点成就呈于恩师座前,能得到恩师的颔首,也算不辜负恩师的一番教导。然而从同学那里得知的是恩师已在1960年去世,此时墓木早已高拱。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籍叶赫那拉氏。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顾随。  顾随于1897年出生于天津,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在蔡元培的建议下在北大本科念西语,研究生再念国文。学贯中西。刘梦芙《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里点为天杀星黑旋风李逵。云:“苦水词掉臂独行,别开生面,洵豪杰之士。惟其词精绝者多在小令,清丽真淳,新意叠出,每寄天人玄想与宇宙悲怀于形象之中,堪为王观堂后劲。”顾随生前是想以一个诗人、书法家行世,而不意做一学者。只有《无病词》、《味辛词》、《苦水诗存》等几种诗词集油印过,而著述文字却不怎么在意。中国旧传统又有“学术当以人传,不以文字传”的观念。在“文革”中又被抄家,文稿大多散落。叶先生就有了搜集整理恩师文稿的念头。漂泊多年,不管叶先生到了哪里,听课六年的几本恩师的讲课笔记一直随身携带。后来这些笔记经顾随之女顾之京整理辑成《驼庵诗话》、《驼庵文话》等。到2000年《顾随全集》四卷出版得以问世。1999年,叶先生拿出一半的退休金在南开大学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奖学金”以勉励后辈学子。  我自己这里有《顾随讲词曲》、《顾随诗词讲记》和《顾随笺释毛主席诗词》。读这些作品真的是越读越有意思,顾随讲诗词不是在告诉你知识,是一种让你引导你去悟,去感受古人心灵。风趣的语言,讲着讲着就开始跑野马,让人觉得顾随就是在跟你当面交流。像俞平伯《读词偶得》和《清真词释》、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这些大师的书也不是说不好,只是貌似不对我的胃口吧,总觉得有些严肃。他们能把诗词讲透,是因为他们本身是诗人,对于创作的甘苦有很好的体会,因而能体悟其中的微妙之处。沈祖棻《宋词赏析》、缪钺《诗词散论》、顾随《顾随诗词讲记》以及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这几本书是我觉得爱好诗词的人都可以看看。  徐晋如《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识——历史下的顾随和<顾随全集>》一文对顾随有比较的深刻分析。顾先生所处的时代比较尴尬,在当时他在北京的几所高校任教,上课很受欢迎,可是对于现代人顾随还是很陌生的。他本身去世得早,著作来不及出版。没能活到文革结束,像沈从文,钱钟书等人晚年那样光彩照人。顾随的生前是传统文化的没落的时代,而《人间词话》赶上了传统文化最后的辉煌时刻。新文化运动开始,白话文、白话诗的兴起,学习讲究新材料,新理论。鲁迅就曾经说我们要多读西方的书,最好少读中国书,如《庄子》、《文选》等。不像俞平伯诗词之外还有散文传世,还搞《红楼梦》研究。也不像唐圭璋那样做了古籍的整理,编订了《全宋词》,功在千秋。虽然也有过整理文献的事业,可是那是比诗词还要冷僻的元曲。顾随与南京的吴梅并称“南吴北顾”。吴梅是曲学泰斗,能编订词曲,也能自度曲律,还能演唱,这些绝学吴梅都有弟子传承,虽然他们都是在一个人传承吴梅曲学的一方面。可是到如今都已成绝响。而顾随的声名在现在却是靠弟子得到彰显。“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识。”顾随的词用在他自己身上太合适了。  顾随在1960年归了道山,享年61岁,到现在来看也不知道是种不幸还是幸运。“反右”的时候他已经很不自由。任你书法、诗词写得多漂亮,课讲得多让人心驰神往,血肉之躯都抵不住屠刀。顾随老师苦雨斋主人晚年有一方印“寿则多辱”。苦难成就的是作家。而对于学者,五十之后,正是其学术生命最旺盛最辉煌的时刻,厚积薄发,需要的是舒适轻松之环境。十年浩劫,读书种子丧失殆尽。没来得及学术的传承,到今天多少学问成了绝响。空留世人今天只能喟叹“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好在有了叶先生的努力,让我们知道还有顾随这样的诗人、老师。叶先生对其恩师的感恩拳拳之心,以自身行为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尊师重道。  杨伯峻像黄季刚行拜师礼时黄季刚说:“我的学问是磕头得来的,所以我收弟子,一定要他们行拜师礼节。”我想这磕头之中,不仅仅是种礼节,更是一种尊师与重道,也是一种薪火相传的意义。见过写拜师情节写得最漂亮的是在《京城玩主张伯驹》这本书中,张伯驹拜余叔岩学戏时写道“倒金山,崩玉柱,几个响头就磕下去。”(可惜的是我记不清原话了)。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而我们现在似乎淡忘师生之间的这种意义。几千年来不曾有过的父子情断,师生反目,灭绝人性的纲常,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那些惨无人道的人间悲剧,也不禁有“人为何物”的感叹。黄季刚也说“学问既成,师弟即朋友。”叶先生误记龙榆生“文字恩情逾骨肉,匡扶志意托讴吟。”而变为“师弟恩情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父母的骨肉恩情是先天的,师生之间的恩情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志同道合的心意相通是多么一件美好的事。叶先生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尊师重道。  叶先生毕业之后,顾随有封信写给叶先生:“年来足下听不佞讲文最勤,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此语在不佞为非夸,而对足下亦非过誉。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光是这信读起来就让人感到愉悦,真的是有品位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典雅的信)。从现在看来,叶先生作为顾随的传法弟子,是毋庸置疑的,有些论述就是顾随一句话的延伸。没有成为孔门之曾参,而是南岳下之马祖。想说两点:  其一是叶先生超越王国维,顾随之处在于他引进符号学、诠释学等西方文论,很好的解释了一些传统词学的争论。如温庭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到底有没有“士之感时不遇”之情。这些写爱情美女的小词到底有没有寄托。再比如到底人的品格与其作品的高低有没有关系这样的问题,叶先生也有引进西方文论进行论述。通过比较张惠言和王国维两种说词方式,叶先生对传统词学也进行了反思。  张惠言《词选序》写道“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我自己也认出词和诗之不同,在于诗是言志,是直接抒发其内心感受,直接让人受到感动。而词是要取精美的事物,形成一种烟水迷离之致。超出这些事物之外有一种不能言之情,有一种修养和品格的体现。是一种比兴、寄托给人很多联想,也就是“意内而言外”。读起来韵味很足,阅历不同体悟也不同。虽然作者未必有此意,但是读者却可以得到一些联想。如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朱彝尊《桂殿秋 》(思往事)、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王国维《浣溪沙》(路转峰回出画堂)、沈祖棻《浣溪沙》(兰絮三生证果因)等。这样的词大多我都认为好词。当然还有很多好词如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等又是一种欣赏方式,他们以直接的抒怀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是一种用写诗的笔法写词,一读就让人感动了。对于划分豪放与婉约,这是很肤浅的一种划分方式。前两天看吴世昌的《诗词论丛》,里面就说了苏轼并不是豪放的代表,一部龙榆生《东坡乐府笺》,三百四十多首词,豪放的也就七八首,而忽视其他三百三十多首写登山临水、相思愁恨、酒宴歌席之间的唱和,根本没有所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整个北宋也就举出十首不到的写得豪放的词,举来举去也就是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范仲淹《渔家傲》、王安石《桂枝香》、贺铸《六州歌头》等不到十首的词,而《满江红》(怒发冲冠)到现在也没定论是不是岳飞所作。所以吴世昌说北宋没有豪放词派。我自己床边也有这部《东坡乐府笺》、以前翻了翻真没发现几首什么写得豪放的,懒得很,买了就翻了翻,没有耐心看完。现在看了吴世昌的说法与自己确实也有一点暗合之处。对于说苏轼作为豪放词代表,私以为不是很恰当。而这些说法对于我们普通人已经根深蒂固。真正“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是辛弃疾,他的一生都只有一个收复失地的志愿,他的诗篇主题都是围绕着它。而辛弃疾的沉郁之处的风采也是不减晏殊、欧阳修等人。也不能单纯以豪放来说。先生最喜欢的是杜甫和辛弃疾。认为他们用生命来书写诗篇,是用自己的行为来实践这些诗篇。以上是我从前辈大家那里得到的一点关于诗词的体会。  其二是对于王国维、顾随不欣赏的吴文英、王沂孙等南宋词家,叶先生确实为我们找到了欣赏这些通过铺陈勾勒的南宋长调的途径。比如她讲吴文英的词之所以毁誉参半,被认为晦涩。其一在于其感性的修辞如“酸风”,“愁鱼”“花腥”等,不符合传统的说法。其二在于时间空间的跳跃,看似语义的不连贯,其实是靠感情的牵连来思索安排的。再如讲姜夔,她认为姜夔词集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对合肥女子的不能忘怀,其二是家国的忧思。王国维不欣赏的姜夔词集中的压卷之作《疏影》、《暗香》,认为“无一语道着”。而叶先生认为却是句句都道着了。再与传统词学评论家况周颐、陈廷焯相比,那些词话里很多“高古”、“清空”、“幽深”这样的评论,长于概括,短于论述,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没有道出好在哪里。后人读起来难免难以理解。而叶先生的书讲得很详细,对于细微之处有很好的体悟。能让你明白这个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当然也有人说讲得太详细,以至于繁琐。叶先生的解释是她自己既没想成为一个诗人,也没想要成为一个学者。她只想做个教书的先生,与大家分享这些美好的东西。所以她不厌其烦地把细微之处讲得明白,讲得深入。也会发现先生书稿中有些地方重复,那是因为她有一大半的书是根据演讲录整理而成,针对的人不同,讲课地点不同,引用某些理论时,就得再次说明。   风雨逼人一世来  哭母髫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 。  这是叶先生在的哭女诗中十首之一。1976年叶先生长女与女婿永延在多伦多遭遇车祸,同时罹难。“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多少年的养育都随风而去,再没什么可盼。  太多的苦难都压在这位传统的女性身上。这首诗第一句写哭母。叶先生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教会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宽松自由的教会大学一并被瓜分,辅仁大学被北师大合并),自“七七事变之后”,北京已沦陷四年,父亲转移到后方,杳无音讯,留下一家人在沦陷区,叶先生1945年毕业。而母亲在这期间早逝。叶先生写了《忆萝月》,词曰:  萧萧木叶,秋野山重叠,愁苦最怜坟上月,唯照世人离别。 平沙一片茫茫,残碑蔓草斜阳。解得人生真意,夜深清呗凄凉。  顾随评曰:"太凄苦,青年人不应如此。"  这些苦吟到底影响不影响人的一生,我也一直困惑。秦观写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时,别人说他写下这样的句子,他还能活多久,苏、黄、秦三人之中秦最年少,也去得最早。清代黄景仁苦吟了一辈子,也是早早谢世。  1948年与丈夫结婚后,因丈夫在国民党海军工作,就撤离到台湾。1950年,台湾发生白色恐怖,赵钟荪因思想问题被捕入狱。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一岁的女儿,在台湾无家可归,没有立锥之地。最后在别人家中走廊打地铺。嗷嗷待哺的女儿,叶先生只能再去教书,可是也要瞒着别人丈夫被抓,否则没有哪个学校敢让她教书。叶先生这时写下《转蓬》,诗曰: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过了四年,赵钟荪被释放,脾气也变得很暴躁,叶先生生下第二个孩子时,丈夫看到还是女儿,自己独自就离开医院,留下叶先生。再到1966年,作为台湾大学交换教师到美国密西根大学讲学。生活的无奈也有说过,每天查字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这也是她一直想回国教书的原因,因为古诗词翻译成英文、认为那已经变味了,况且外国学生缺乏中国的文学素养,能够发挥之处也就减少,而先生讲课的很多精华尽在这些“跑野马”之处,这是从顾随那里传承的。之后因为赵钟荪想出去,叶先生在1969就移居到加拿大,任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后来也把丈夫和女儿接到温哥华。再到1976年,女儿女婿罹难。很长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里,后来把自己悲痛书写了下来,也使得自己从苦难中超脱出来。我想言言也希望母亲能够早些从苦痛中解救出来,死是死去的人的事,痛是活着的人的事。人世间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只有坦然去面对。   从来天壤有深悲  《红蕖留梦》一书中写道先生一辈子没有谈过恋爱,没得到过爱情。先生自己也承认.1948年与赵钟荪结婚,赵钟荪2008年去世,60年的夫妻,却没有相知。对于丈夫的粗暴脾气和无法理喻,一直都是隐忍与宽容。恪守着中国旧传统的妇德,对于婚姻的不幸不向他人说起的。只在诗中表露过一点,有一首《天壤》,诗曰:  逝尽韶华不可寻,空余天壤蕴悲深。投炉铁铸终生错,食蓼虫悲一世心。  萧艾欺兰偏共命,鸱鸮贪鼠吓鹓禽。回头三十年间事,肠断哀弦感不禁。  叶先生说这首诗不解释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天壤”的典故出自谢道韫“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间竟有王郎。”谢道韫不满意丈夫王凝之。叶先生点出这个典故也就好理解了。先生不愿对人说起,也不愿说丈夫的不好,只是在这本书里她说她的人生,完全对婚姻避而不谈,是不完整的。所以提了一点。对于丈夫,先生引了自己记忆中的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曰: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对于丈夫,叶先生也没什么怨言了,更多的是理解与同情。  尽管先生这样达观开阔了,而我辈俗人却也有些惋惜。想起那个只在书中记载的女子贺双卿。这个恪守旧传统每天在丈夫、婆婆的折磨下喂鸡、养猪的的农家女子。写下“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这样凄苦的词句。她自己也不愿抛家跟欣赏她的文人史震林远走。最后薄命凋落,无人痛惜。“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王静安咏杨花的词用在双卿身上再合适不过。与双卿、叶先生相比,沈祖棻应该比较欣慰吧,与丈夫程千帆当时被称为“昔日赵李今程沈”。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及《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均将沈祖棻点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题曰:三百年来林下作,秋波临去尚销魂。沈祖棻有首诗写了她的一生。题曰《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诗云:  合卺苍黄值乱离,经筵转徙际明时。廿年分受流人谤,八口曾为巧妇炊。   历尽新婚垂老别,未成白首碧山期。文章知己虽堪许,患难夫妻自可悲。  沈先生一辈子也受苦无数,年轻时遭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盼了半辈子的和平自由,又来了“反右”和“文革”。程千帆下放了十九年去放牛。沈先生一人养活全家八口。等到这都过去了,两个老人能够在一起过安稳日子了,1976年又遭遇了车祸。一代女词人就这样走完她苦难的一生。为了爱情,沈先生放弃了原本可以过得优越的生活,这一点程千帆先生一直很愧疚,觉得对不起沈先生。可是我想沈先生终究是感到幸福的,无悔的。虽是患难夫妻,却也是文章知己。  陈宝琛《落花四律》中写道“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人也就同落花一样,有的花被燕衔鱼唼,而有的被泥污苔遮,或许都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现在看到网上有的称叶先生为“当代李清照”。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我还是认为沈祖棻先生比较合适这个称谓。其一叶先生的丈夫没有赵明诚的才华。而程千帆先生是一代大家。其二叶先生虽然也经历李清照那样的战火破家,但是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沈祖棻受战火的影响夫妻两地分离,生活艰辛。其三在于词的造诣方面,我认为沈祖棻不亚于李清照,内容与感情不逊于李清照。况且李清照的集子大多轶失,十不存一,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所搜最全,也只有薄薄一本。而叶先生的诗词大多比较直白,是她感情的直接书写,在于余韵方面要让沈祖棻出一头地,而叶先生自己也说了沈祖棻是三百年来集大成者之女词人。当然我也不是说先生的词不好,先生的词都是情真意切的作品,不喜欢用典,走的是李煜、李清照和苏轼的路子。而我自己的评判标准更喜欢一些意蕴丰富的作品,丝毫没有对先生不敬的意思。这当然是我的肤浅的见解,对与不对都无关紧要。   九畹滋兰,难忘芳菲愿  到后来1978年叶先生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国教书,自己和父亲还漂泊在海外,所以有“哭爷剩作转蓬身”之句。叶先生给国家教委写了封信申请回国教书,这是先生有《向晚二首》,取其第一首,诗曰: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这是我很喜欢的叶先生的一首诗,很有古风的味道。“鸟倦飞而知还”,漂泊多年,不知道能不能回到祖国。最后一句出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是说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教书的愿望,为自己找到归宿。而1979年先生得到批准来到南开,先生就以全部的情感精力投入到回国教书这件事上了。也就从苦难之中超脱出来,就开始了她三十余年来奔波于大陆、港台多所高校的讲课生涯。先生也找到了她的安排之处。  对于叶先生的成就不需再赘言。我觉得叶先生还有个开拓,一些对我们比较生僻的人或者因为政治原因被抹杀的人,叶先生也对他们的好作品进行了讲解,比如陈曾寿、汪精卫等。不以人废言,而往往学术界多以人品问题而否定其作品。1947年春,陈寅恪偶读黄秋岳《花随人圣庵摭忆》,写下”世乱佳人还作贼,劫终残帙幸余灰。”诗毕,意犹未尽,复题短跋于后:“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为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溥,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称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与之对比的唐圭璋十分重视名节,尤重民族气节。1987年,学生王步高主编《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唐说:“你读过夏老(承焘)主编的《金元明清词选》吗?那本书最好的就是没有收钱谦益等降清的变节分子,你编《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也决不可收钱谦益。”对于李清照改嫁一事,唐也是坚决不同意有改嫁一事。(唐用情之深,鳏居五十余载,堪称情圣,不是他人能做到的),这都太过偏激,以人废言,有失学术的公正性。而叶先生呢,对于这些人总是有一种“同情之理解”。保持学术的公正性,不以政治为标准,治学的风范让人可敬。  先生总说自己平生没有什么大志,没想过要成为教授 ,也没想过出国,更没想过要著作等身成为院士。只是一步步顺着生活走,她把这都归结于是种人生的机遇。不过我想应该加上她自身的学问和那份胸襟,不然机遇在面前,却没有能力将它抓住。  先生有《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其十二诗曰: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我想叶先生一生的核心都在她所写的这首诗里面。梁漱溟希望的身份是“乡村建设者”。我不揣冒昧猜测一下叶先生希望的身份是“古典诗词传播者”。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也曾写诗:“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他们真是徐文长的骨灰粉丝。而我自己呢,对叶先生的钦佩无以言表,看过她很多书,能搜集到的视频差不多都看过。只是没能去现场听一听她的讲课,颇为遗憾。多想有一天能去瞻仰一下先生的风采。先生虚岁已经九十,可是在讲台上却是神采飞扬,多少年来一直都保持着站着讲课的习惯。看着她的咳珠唾玉,优雅的姿态就能感受到她给我们的正能量。先生说只要多读诗词,就能像她这么有活力。我是相信的。而我们很多人觉得现代社会读这些经典有什么用,我回答不了,我只是觉得我沉浸在其中得到快乐,这就足够。  而先生的回答是“诗词的研读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先生都坚强地走了过来,在诗词中得到了不竭的力量。“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就是先生的境界吧。先生讲课中多次提到顾随的话“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 而对于这些话缺乏阅历,我也是难以体会的。但是我相信我也应该乐观的生活。大师的风采“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于诗词,“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主要征引与参考书目  《红蕖留梦》,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  《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  《顾随全集》,顾随  《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识——历史下的顾随和<顾随全集>》,徐晋如  《程千帆全集第十五卷——桑榆忆往》,程千帆  《沈祖棻全集第一卷——涉江诗词稿》,沈祖棻  《诗词论丛》,吴世昌  《古典文学论丛》,缪钺
  •     向所有喜欢诗词的亲推荐《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经常看叶先生的书,听她讲诗,感觉是在用心体悟着古人的情感,也让我对诗有了更敏感的体会和感动。这次读先生的自传,才知道何为“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诗歌,真的可以让人心灵不死。书里图也好多,老太太气质真是好!站在那里,就是一首有着“弱德之美”的词。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没有盯着读,翻翻放置一边,过几日再翻,这样子读下去的
  •     一切都是命。
  •     非常好的一本书,打算以后把叶先生的讲诗词的书都看一遍。
  •     去深圳的飞机上读完师祖奶奶的自传,早年的词比晚年要动人,以前在《唐宋词十七讲》里看到她论周邦彦时所说的感发为词和思力为词,她本人大抵就是感发为词吧,因为人生的痛苦尚未将词人的敏锐磨平,所以涉世浅时反而愈佳。冒犯。
  •     我有电话运气,在图书馆躲着打电话总能发现好书。 过去这么久了,几乎忘了这本书了,看过大半。
  •     这本书让我对叶先生的敬仰更上了一层。
  •     读过叶先生的书,听过叶先生的讲演,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化的伴随,可以让人那么美丽和优雅,又可以让人那么坚韧和强大。
  •     记有着更为生动的细节。从她的口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情意生动的师者形象,也可以详知顾随如何指点她诗词创作的桃源迷津。顾随也许是私意特殊看待的缘故,爱以清隽可爱之语赞叶嘉莹,称其为“清才”。顾随讲解词曲,温润如玉,诗作也清厉恬静、和润深远,颇有“古人风致”,让人低回。在当下中国,古典诗词的边缘化不可避免,以至于护法者的薪火相传,成为世纪头等大事。叶嘉莹回国之后,传道授业固然是她的人生常态,她于温婉的情致中,重申了自王国维以来的诗词阐释传统,并构建了王国维—顾随、缪钺—叶嘉莹的词学谱系,沾溉来学于无穷,是不消说的。但她倾力于诗词的诗性解读,提倡古典诗词的推广,更是她一心要做的大事,也成为她重要的精神仪典。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
  •     断断续续读了一年,终于读完,可能也是因为不想读完吧。作为传记来读,可以了解叶先生的一生,她平时在讲演时总提到自己遇到很多苦难,现在终于了解了,苦难成就人生,但诗词成为了叶先生的慰藉。这是诗词好的一面,不好就在于传统的糟粕,女子的那种三从四德,也成为了捆绑叶先生的枷锁,遇人不淑还得如此隐忍,但由于她先生没有发言权,也就不多做议论。现在读文学类书籍,总有负罪感,因为教育类书籍我根本看不进,于毕业论文也毫无兴趣,总觉得万分枯燥,一点热爱都无,也忧虑万分。但读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叶先生的书,总会有一种宁静感,她总能把诗人的那种感发也传递到我精神上。无奈我看了叶先生的书,也还是不会进行古诗词创作。这本书说是传记,但其间包含着叶先生许多对诗词的理解,若没有兴趣,还是难以看下去的。能精简一下更好。
  •     看后有些感慨
  •     实在是好,温柔坚忍,偶然糊涂也只让人觉得亲近。能一路逢凶化吉真好,世界总算没有辜负她
  •     真正的大家闺秀,没见过毽子,只读书,如此弱不禁风的样子,能撑起家,撑起学问,半世漂泊,羞愧死而今动辄哼唧的文艺青年。
  •     在个人传记中,我最爱看的总是靠前边的少年部分。往后,时间如跑马,事件如纷絮,即使有感动之处,也不如少年时那般真切,那般深切。尤爱大娘与恩师顾随间的诗词唱和部分。另外,真的很可惜,后来大娘与顾随失去联系,半生流离,为生计教书,缺少充裕的闲暇来发展学术。纵然有人质疑大娘在学术上,活在顾随的影子下,但是大娘真是一位好老师(对比当今大学现状),何况大娘本人也以“文学爱好者”自居。最后,纵观大娘的一生,爱情缺席确实遗憾。但是,爱情的缺失并不影响人生的完整。
  •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     p282讲《人间词》,p163《唐诗的魅力》缘起。
  •     偉大的中國女性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
  •     先生自谦说「余虽不敏,然余诚矣」,先生其实既敏且诚,当今也许再难有这样的风度。
  •     贯穿着一股超越一切波澜的泰然。
  •     敬佩叶先生 所以她的生平也很值得一看 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语始工 中国还能出再出几个叶老师?
  •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     125
  •     清早讀畢。讀完葉顧二位先生幾乎全部著作,偶爾機緣,再讀此書,書面是葉先生珍貴的題簽和親筆簽名,雖隔三年,仍是難言的親近、平靜與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堅守之意──不過可能以另外的方式。這是三年來注意力從詩詞感發轉向“學術”之所忽略的。她在南開,和程先生在南大,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匡亞明校長,也曾邀葉先生來南大任教。人生底事,來往如梭,葉先生說她退休以來二十年,工作勤勞如故,是因為並沒有要成為學者的緣故,而對詩詞的愛好和體悟, 全是出於愛好和本能。可見初心這東西,不是用來忘記和記得的,種子種下,被苦難和性情激發出來,還要數次的大閃電和雷擊,還能咬著牙往天上長,才有可能一朝鯤化欲鵬飛,潤澤這樣多的人。
  •     口述史,读起来很快。看到一些对叶嘉莹的批评,比如讲课太啰嗦、大部分学识都承袭顾随的衣钵等。但是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她也是很值得尊敬的。在如此漂泊遭难的一生里,还不忘把自己体会到的古典诗词的美好高洁传播给大众,赤子之心诚矣。
  •     书中有不少重复的内容,有些就跳过去看了。与《巨流河》比较,我更偏爱后者,原因有三:第一,前者是口述史,后者是自传,遣词造句的水平自然无法相比;第二,叶嘉莹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的是旧式教育,一方庭院、几间书屋是她全部的世界,而齐邦媛先生是军人后裔,是在东北寒天冻地的旷野里歌唱的孩子,心怀更广,灵气更足,思想也更加解放,因此后者的故事更好看;第三,叶先生不敏于俗事,好多事件的细节都无觅踪迹,只有当时写过的几首旧体诗词留存,因此《红》书美则美矣,却嫌单薄,略显晦涩。最后,还是要大赞三联书店的设计,版式、装帧都透着对读者润物细无声的体贴。
  •     2014-06-13本以为谈诗忆往大概就可以很快翻完,却在多处停顿下来。无论是迦陵先生一直强调的从词到人的“弱德之美”;还是谈及自己读诗词写诗词教诗词的根本动机;抑或是归纳起来迦陵先生其实是个诗词宅,外物对其的触动往往不及一句诗词带来的感发强烈(笑)……「一世多艰,存心如水。……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欲化鹏飞,天风吹动框波起。」
  •     很早之前就读过叶嘉莹的《我的诗词道路》,虽然是序跋集,但是总是鸿雁留痕,保留了不少往事与回忆。这部书是根据她口述完成的回忆录,很明显她老人家不大愿意谈自己的生平身世,更多谈的是朋友和诗词世界。学者本就是书斋里的一生,如果人生波折很多,估计也会对学术带来影响。文章很平实,个人认为应该再删削编辑一下可能会更精练。
  •     以前读文章就隐隐感觉叶先生婚姻不幸,此书中得到完全印证。何炳棣归访后为新政权大唱颂歌颇遭诟病,不意叶先生74年亦有《祖国行长歌》之污笔,又为浩然写四篇长文章。联想到找南怀瑾算命之类,不得不说叶先生在文学之外还是挺糊涂的。
  •     2013十二月去江西的路上读完,背着它上了三清山。大部分都是根据访谈口述内容整理出来的,还是叶老的口吻,最后她提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     “风雨逼人一世来,一生几度有颜开。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每次遭受人生挫难,都是叶先生在不断给我力量。这次,也是如此。
  •     14年一友人赠的书 另外一本是毛丹青《无知的游历》 读完了记起他那句话 好书赠好人 谢谢朋友赠我的好书
  •     回忆录,间杂叶先生诗词研究概要及个人(师友)诗作。读来轻松,五味杂陈。
  •     一直觉得读诗读到咬文嚼字搞体系,就不可爱了。现在还是这个想法。先生婚姻不幸,中年丧女,但仍有赤子之心,是可爱。
  •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     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     叶嘉莹国学功底深厚,自传也是娓娓道来,好喜欢~
  •     与生命汇通的诗歌,与诗歌汇通的生命。
  •     生平占的比例较少,多是以个人的教书生涯以及对古诗词的热爱为主线。也许看关于诗歌的著作是更大的享受。
  •     叶老师是一个没有温柔乡的女英雄
  •     唉,一直以为是“红藻”留梦,直到豆瓣查询才发现是“红蕖”留梦。真是老眼昏花害死人。 叶嘉莹谈诗忆往。从图书馆借来,厚厚一本,但这位就是一个讲诗的,自己没有什么思想深度,之所以那么厚一大本,还是因为她不断在讲诗,就连她自己写的诗也要一句句讲一遍。这个丛书里还有《巨流河》,相比之下逊色不少。 需要提一句:里面有一个地方讲到,“五言律诗五个字一句,比七律容易对句,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做的文学体式”。确实是如此,我感觉凑五个字比较容易。
  •     杨绛、齐邦媛、叶嘉莹诸先生的书,都是极好的。
  •     绝对是讲诗词深入浅出的代表人之一,至今记得高中看《唐宋词十七讲》看得意乱神迷,虽然往后越看越深之后觉得一山还有一山高。但作为一个对古典情怀完全无力抵抗的人,实在不能有什么意见。虽然从书本身来说,无甚足观,平铺直叙,一览无遗。不过在这个遍地都没什么节操的时候,始终是抱残守缺更为难得。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嗯。(PS叶嘉莹的爱情观真是……不愧是一个巨蟹……)
  •     真的看了很有感情的书~初学者大推荐~ 拙作七绝一首: 释鸟彷徨啼四方, 传音不尽良人窗。 秋灯心远两个夜, 留梦红蕖千里香。
  •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 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     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过,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它(这句话)使我超越了小我,把目光投向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
  •     把女人锻炼成女强人的方式之一就是给她一个渣老公?想不到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叶先生竟然有如此不幸的婚姻,虽然她自己也要负上一定责任,但代价也太大了。早年丧母,婚姻不幸,中年丧女,一生漂泊,难怪要寄情诗词啊
  •     真的是没有想到最后叶先生最后谈到自己婚姻的不幸福,所以没有感情而靠仁德支撑的家庭真的可以吗?想到曾经在微博上关注的一位爱读书、教人写诗的姐姐,被不学无术的丈夫鄙夷,真是可怜……叶先生还谈到男性诗人是“诗言志”的,而女性诗人可能终究更多关注的是感性的层面吧。但谁又能说女性的关注就不值得关注呢?不过,叶先生的温顺坚韧真的让人好佩服和感动!
  •     一万个星也不能表达对这本书对叶奶奶的热爱。|在中国诗词传统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一定要去听次叶先生的课。
  •     叶先生的书都值得看~
  •     红蕖影切梦犹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