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213057212
作者:王明珂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王明珂,1952年生于台湾,199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兴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羌族、西南少数民族及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的田野调查研究,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成绩卓著,影响深广。著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游牧者的抉择》《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及学术随笔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书籍目录

序论一 什么是中国人
序论二 “什么是中国人”再思考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对西周的记忆与失忆
第九章 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十一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华夏对四方异族的多元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二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三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的微观过程
第十四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 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作者简介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 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王明珂提出一个讲法,他认为我们要探讨什么叫作中华民族,或者什么叫作中国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地、正面地,去对“中国人”的内容或者内涵下一个定义,而是想办法去透过“中国人”这个族群的边界,来找它大概的意思。——凤凰卫视主持人、评论员、专栏作家 梁文道
这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作者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这个特殊的角度,来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历史,从而以十分新鲜并充满魅力的论证,为推进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罗 新
基于对华夏形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质疑,作者利用多种工具,提出并论证“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变迁中的重大意义。“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是支撑此一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作者对此所做的历史、逻辑叙述,令人信服。我更想指出的是作者学思的根本立脚点和志向,即学问与生命的关系——在学术职业化、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学术立场尤为可贵可敬。本书为华夏一族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大门,远非就事论事者所能比拟。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学者、万圣书园创始人、中国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刘苏里
王明珂对华夏的界定,采以绘画“烘云托月”的手法,有别于华夏中心主义的传统视角,他被称为学界的“毒药猫”,在打通历史、人类学、人文地理的扞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人开阔视野。——民国学术史、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者 岱 峻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前不久有一新闻,大概说一在澳洲的华人(是否中国籍,我不知)微博(或者是Facebook?)直播焚烧护照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并称中国人为“中国彘”。该事件引起众多网友的声讨。当然,我无意于去辩是非曲直,也无必要。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为什么一个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人,到国外后会如此厌恶中国?如此急于摆脱中国?这种困惑,在读了王明珂先生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后,颇有一扫而空之感。在王先生看来,处于族群边缘(可理解为两种文化或文明的交界处)的人,通常会有这种心理。因此,这并非个例,而是一种规模现象。以周为例,其起源传说可分为三个层次:习农业→与戎狄居→看不起戎狄的残暴,避居东方。周人原与戎狄杂居,后因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东迁,向往以商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其向中原文明靠拢的第一步,便是撇清和戎狄的密切关系,以攻击戎狄的缺点来证明自己与其不同。受史学叙事的影响,一提到匈奴、羌、鲜卑这些民族,多数人便在头脑中幻想出一些与自身迥异的人物形象来。因为没有图像,古代胡族外貌与汉人究竟有多大区别,已经无法知晓。而官方史书记载的真实性,则值得怀疑。以羌人为例,《后汉书》讲他们“人面兽心”,风俗与汉文化圈迥异。汉代羌人生活在今青海河湟地区,其体型与战国时期的戎狄应该非常相近或相似。而经过战国及秦汉,原先的多数戎狄都“变身”为“汉人”。因此,汉时羌人在形体上与中原人应该相差不大。那么,为什么中原王朝要将这样一些人称为“羌”?在中国古史系统中,中华文明的源头是黄河流域,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是野蛮民族,所谓东夷西戎北狄南蛮。这种系统,让多数人觉得中原地区的文化程度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其实不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为例,其文明程度就要高于同时期的黄河地区(至少不相上下),其纹饰等影响了商周的青铜文化(日本汉学家林巳奈夫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饕餮,其源流是良渚文化中的兽面纹)。生态考古学研究成果证明,在元前3000年左右,气候湿润,今青海河湟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都适宜于发展农业。元前2000年左右,气候逐渐趋于干旱。越来越少的土地,养活不了日益增多的人群。王先生认为,在此情况下,人们一般有三种应对方式:其一,改进生产方式,或另找可利用的资源,;其二,以战争,征服与统治,使一部分人变成吃得少,做得多的生产者,而统治阶层则加以剥削;其三,以新族群认同重化可分享资源的人群范围,并以武力将其他人排除在外……面对生存困境,生活在河湟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的人选择了第一种方式,即由农业转向畜牧业,对于不能直接利用的高山资源(如草),通过驯养牛羊的方式来间接利用。而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人们,则综合采取了第二和第三种方式。通过第二种方式,建立起强大的金字塔式政权,通过第三种方式,将周边地区摒除在自身之外。在叙述中原王朝“内诸夏外夷狄”的观念之前,有必要看看三代对周边人群的看法。“夷”字,由“大”和“弓”组成,“大”者“人”也,“夷”即用弓打猎的人,客观讲述生产生活方式,并无歧视。再看“戎”,有一“戈”字,《说文》说和武器有关,也无歧义。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建构西周史,才在前面加了一个“犬”字,这已经是污蔑了。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的观念变化如此之大?王先生解释为对资源的争夺。因为争夺生存资源,彼此由原来的“无关”变为敌对关系。为了和这些人群区分开来,中原地区开始努力建构自己的独特文化。且看《左传》对“华夏”的定义: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华;有服装之美,谓之夏。其实,后世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礼仪制度,大多建构于战国时期。可以说,这是为了争夺资源,划分势力范围而有意为之。同时,对周边人群则极力抹黑。比如羌,正史里面说他们“人面兽心”,又说他们的祖先是奴隶,逃到西方后和一个鼻子被割的女子野合。至于羌人女性以黑纱蒙面的风俗,则被官方史家解释为太丑。对苗族的抹黑则更加恶毒,正史说他们的祖先原本是一条狗……(其实,这种地域歧视到现在都还非常普遍。小时候重庆尚属于四川,四川人多外出谋生,遍布全国,与当地人形成竞争关系,云南人便轻蔑地称其为“川耗子”)为了区别于周边的竞争性人群,华夏族便在春秋时期产生了,并相应制造了黄帝的神话。同时,为了对抗,或者消灭这些竞争性群体,华夏族不断向外扩张。相对于东胡和羌的生活方式,华夏族金字塔式的政权结构更利于东方和南方的上层阶级。因此,吴、楚、越这些边缘之国开始努力华夏化,学习和模仿华夏族的典章制度,并自称同为华夏始祖的后裔。而中原王朝需要借助这样一些政权来对抗来自西方和北方的威胁,因此对这些国家的华夏化加以认可,将华夏边缘向东方和南方扩展。到了汉代,这种扩展取得极大成功。华夏边缘扩展之地,生活于其中者,即为华夏族,虽然他们的语言不一,风俗有异。中原王朝在扩展时有所选择,主要着重于可以发展农业,对农民进行剥削和统治的地区。因此,西汉声威虽然远及中亚,但对匈奴土地并无觊觎之心。汉朝真正想要收服的,乃是河湟地区的羌人。因为河湟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中原王朝便想要将其纳入统治范围。相对于匈奴来讲,被汉人称为“羌”的人群力量要弱小得多。他们没有统一的首领,而是分散不一的社团力量。从武器来看,羌人也很弱,他们对抗东汉军队的,常是竹竿,但常常能将后者打败。为了征服河湟地区,东汉政府甚至残忍地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将羌族首领召集到一起,集体屠杀。至于一般人群,则向内迁徙。但因为羌人爱好自由和平等,从未统一,因此终东汉一朝,都没能征服这一地区。随着中国传统政治势力的不断延伸,华夏边缘也不断向四周推移,大体在汉末固定。此后的中原王朝,都努力维持这一边缘,对内剥削统治,对外以利或力羁糜。周边人群为了政治或经济利益,多会努力汉化。这种倾向,以云贵川地区的族谱修订最为明显。按照云南汉族的说法,他们的祖先本是湖广或者南京人氏。王先生认为,这些族谱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以我家族谱为例,始祖事迹语焉不详,直接抄自百家姓,而迁徙到云南的首代祖先,则乏事可陈),极有可能是后人为了区别于本地落后群体(其实,他们可能是一个民族,只是地位不一)而虚构或想象。而且,华夏边缘的汉族特征,往往要比中原地区明显(对此,王先生有一个比喻,他说是圆的轮廓而非里面的空白让其为圆)。这是因为自身认同出现危机后的刻意强化,也是其华夏化的关键一步。从这个角度来说,谁是中国人,中国人都有什么特征,似乎很难回答。同样,谁是汉族,汉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是什么,也大成问题。
  •     近年来,抗战题材电视剧盛行于荧幕之上。因“才疏学浅,理解不能,恐崩坏三观”之故,笔者对于“雷剧”、“神剧”大多敬而远之。不过在这一题材里,还是有几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比如《永不磨灭的番号》。故事围绕“番号”展开,看似戏谑,其实隐含着一个深刻的命题:人们因何会执着于“番号”这样并不真切的从属关系,甚至将其放置在高于个体生命的高度?如果让《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来解释,这或许可以看做群体智商弱化的一个普通实例。“在群体中的人们所表现出的智商水准,总要低于他个人的智商水准。”那么这里便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这样做会妨碍人们表现理智,那么因何人们仍热衷于“拉帮结社”?如果用仅仅是一时的冲动来解释姑且行得通,那么更广义上的种族认同,铭刻在基因中的民族记忆,又该如何解释呢?要知道,基因总是自私的,任何生物的进化,也总具有利己的倾向。1如何在白纸上表现一个事物?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事物本身又不够复杂,你可以事无巨细地设法表现事物内部的结构,去描绘每一个细节。更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勾勒它的轮廓——“边缘”就好。在《华夏边缘》一书中,作者很明确地将课题定为“边缘”——毕竟描绘一个民族是一个足够复杂的课题,就算你可以有足够的精力,但去阅读一幅“庞大的”写实画作,显然令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的结构是令人欣赏的。第一部分“边缘与内涵”详细讲述了族群研究的涵义、意义和现状,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接下来以华夏民族为个案的探索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接下来的二、三、四部分分别从“生态”、“形成与扩张”、“延续与变迁”的角度将理论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去,各部分偶有重叠,却很好地保持了连贯性和渐进性。整部作品容量并不算大,但通过作者清晰的思路和高屋建瓴的构架,令读者在读过本书后,很容易获得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开阔自己的视野。那么深化族群研究,对于个人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对于族群研究,其反映的更深层次问题是“究竟摆脱主观文化偏见的客观观察与描述是否可能”。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指“社会边界”。“有时我们认为人群间的体质外观差别,事实上是社会文化或是科学种族主义的体质研究产生的主观印象与想象。”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所谓的种族主义,便带有一丝“集体幻觉”的意味了。个体通过强调某种特征来划分从属,从而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这样看来,这种“刻意的”偏执,同样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的。但这种偏执却并非一成不变,在历史上则表现为民族边界的不确定性。于是作者王明珂的研究便由此出发,他试图描绘华夏的边缘,通过个案解释华夏民族存在的来源与延续。更深层次地,一个称职的读者,也不难洞见这个民族的未来。2刚刚提到,王明珂先生对华夏边缘的研究是从三个方面出发的,这三个部分互为表里。“生态”的划分是最初的,奠定了“边缘的轮廓”。而更多的笔墨则着眼于后世的“异变”,即这个边缘在不同时代产生的变迁,从中折射出民族心理的变化。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通过对卷帙浩繁的史料的发掘之上的。但历史本身却并不总是真实的。有些时候它的虚构源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譬如君王巩固统治的需要,此类现象我们似乎业已司空见惯。但另一种虚构的可能,却是源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需要。比较鲜明的例子是作者在作品中涉及的“吴太伯的故事”。作者认为“荆蛮”之人试图通过假借“太伯奔吴”之事——“吴”实在宝鸡、陇县一带——来成为华夏,获得民族认同,而主动“篡改”了这段历史记忆,以至于后世对此深信不疑,成为“历史”。本雅明说,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但从族群认同的角度看,历史更是“获得有利地位的手段。”更鲜明的是近代出现的“国族主义”认定与争论。华夏自古便以正统、盛邦自居。但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民族危机在所难免。近代华夏边缘出现的变动与再造,似乎也揭示了民族认同、历史记忆的本质。当然,论证这样的课题,作者显然是要小心翼翼的。3对民族认同的发掘、民族边缘的描述,实际上是一条自我认知的必由之路。我们的身份并非生来有之,并非“固定”,而在很大程度上凭的是更有利的记忆选择。然而这种选择却更需要得到自身的认可,因为我们“时常渴求身份,因为它可以避免我们在井然有序的社会中游荡。”(阿兰•德波顿)在开头提到的抗日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有这样的台词:“其实大伙生下来就有番号,天生的番号。中华民族就是咱们的番号,中国人就是咱的番号。有了这个番号,咱走到哪里都腰杆子硬,背后有靠山,干啥都不怕。”也许自私是人类终究无法摆脱的特质,但在很多时候,“个人”与“族群”,其实并不矛盾。
  •     观点非常的独到,思考到个人心里构图和社会经验相结合导致考古研究具有偏向向,偏于寻找文物中间的相似度来印证历史文献,这种选择注视华夏民族的内涵的观点,名义上具有客观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方向,实际上存在有许多的缺陷和争议,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并没有完善的考虑。并提出在组群认同和文化亲亲性特质相结合的情况下,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华夏边缘关系更为密切,由于外在环境资源的限制和自我群体的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存在,出现所谓的抱团取暖,导致华夏边缘的组群要么成为华夏文化归化的一部分,要么形成华夏之外的那一部分。非历史系学生,一堆考古名词和历史内涵,以及推论的过程蛮枯燥,还有点难懂,最后观点结语那一部分读起来还是蛮有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部分边缘与内涵论证了考古学的不可靠,第二部分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一开始却大量引用考古材料。。。。。。
  •     没有评星,以我本科生的水平恐怕还评价不了如此宏大的设计与著述。不算读完,以后肯定还会重读。本书试图构建一种全新的理论,去阐释族群与民族的变化,为历史学与民族学和社会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范式,一种新视角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必将反哺于如今的学术世界,并为其开辟新路。
  •     本書的材料整理得不錯。視角也集合了各個學術領域的主流方向。只是作者的邏輯水平實在有些堪憂。也可能是作者宏大理念的雄心干擾了其邏輯。他首先認識到了相當多的人對中國人這個概念感到困惑。這說明這是數百年來一個複雜的問題。在面對一個複雜的個例時。他沒有想着先發出一束微光。而是想着爲世界上一些民族書寫一些普遍規律了。要把中國人當成其宏大民族理論中的一個一般性事例。基於中國人本身的難度。他一開始就給自己埋好了陷阱。果然後面就爲此付出了代價。作者顯然早就意識到民族是一種主觀建構。那麼隨着人類文化在軸心時代發展。是否這種主觀建構。建構出了除主觀性外幾乎毫不相同的特點呢。這很可能是真實的。故以民族看待這些迥異的事物。方法上就出了問題。更何況作者還頻頻插入大陸和臺灣這種又加雜了政治因素的事例。可謂混合變量法。
  •     断断续续读完。
  •     新的视角,新的解读,确实一本好书,让自己在专业学习之中似乎找到了一个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去看待民族问题~
  •     开篇讨论何为中国人,让我想到清末受外族侵略时,国内对于祖先及文化的溯源。文章从边缘来看中心,以主观认同取代客观标准给人以启发。一个经典举例是:圆的形状是由周围的曲线来规定,是边缘使得中心成为可能。读罢,我的思考全全围绕“历史记忆”的同时,惊叹人类学对历史学的影响之深,渗透之力。
  •     两篇前言和第一章已基本说清王明珂的主要思路:“华夏”的观念如何在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因素的作用下,于动态的“边缘”处,由集体记忆的改写与遗忘来被塑造、被描绘、被改写;问题不在于我们“是”谁,而在于我们“为何”声称我们是谁。第一章文献综述能做成大白话,可见学术功底;对考古学的“相似”考证方法的拆解精准到位,从“民族史著作的社会意义”中找到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点令人深感赞同;“木炭的燃烧”的比喻、“一截骂一截”的描述都很精妙;抓住“异例”的思路大开脑洞。也许因篇幅无法展开,满清的帝国构成、新疆的“边缘再造”没有任何回应。二、三章的考古学分析略显冗长。作者同时反对历史本体论和近代建构论,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有力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方式,令人疑问这是不是有点太简化问题、太执着于大一统观念了。
  •     也是很激发想象力的一本书,论述和结论让我很喜欢呀。不过,总觉得大陆版删改了很多的样子,某些结论让我有些吃惊。
  •     看了一遍,印象很深的就是直接把记忆给拎出来了,中心和边缘的理论也非常有意思。(还是要补中国史才能继续看理论。)
  •     人大研究生面试时老师推荐的书。作者将族群的边缘人群置于关注的核心,通过对历史记忆与结构性失忆的分析,阐释了“华夏”这一族群变动的特点与历史过程,对于分析今日的诸多族群问题极具启发性。如果可以,我打1万分!!
  •     第一部分。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历史三调
  •     “我们所记得的过去,是为了现实所重建的过去。”强烈推荐,给人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     国家有界 族群亦有界 民族认同 创建共同记忆
  •     我们以为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可能只是来源于我们头脑的建构,因为现世需要,我们修改记忆。对于理解边缘是如何形成,华夏是如何形成,这是本好书。
  •     从一个外行看来,本书以记忆构造理论为手术刀剖析华夏边缘族群认同在历史情境中的生成与变迁,使很多史料包括文献和文物都呈现出崭新的意义,颠覆了很多既成学说,观点极为大胆,但论证基本能做到令人信服,堪称最近读到的启发最多的一部书,五星推荐。
  •     有启发,就是边缘概念的民族学使用,但是解释多于史实太多,论述多余主观臆想。 我认为王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比如,他认为上古的考古发掘不具有代表性,然而他却采用大量的考古东西作为自己论证的依据。 最大的问题就是构建或者是借鉴想象多出依据史实的论证太多太多了
  •     非常棒。再次提醒我,在思考“掺杂了人主动选择后的一类现象”时,不能仅观察现象本身,还要留意“选择”和“被选择”的原因。观察“现象”得到事实,留意“原因”明白动力系统
  •     虽然被删的欲说还休,但这命题用膝盖想都知道作者指的是什么。上古部分论证实在是脑洞太大,没有多少依据全靠扯淡;近代羌族的变迁倒是完全能为作者的主旨作为依据。但作者忽略中央帝国对族群拓边,或者守卫边疆的意志力,实在是本书最大的败笔。
  •     族群是一个人群主观的认同范畴,而非一个特定语言、文化与体制特征的综合体。人的主观认同(族群范围),由界定及维持族群边界来完成,而族群边界是多重的、可变的、可被利用的。在多层次的族群认同中,民族是最一般性、最大范围的“族群”。这个主观族群或民族范畴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在掌握知识与权力的知识精英之导引及推动下,人们以共同称号、族源历史,并以某些体质、语言、宗教或文化特征,来强调内部的一体性、阶序性,并对外设定族群边界以排除他人。随着内外整治、经济环境的改变,资源分配、分享关系也随之变化,因此造成个人或整个族群或民族的认同变迁。
  •     醍醐灌顶。
  •     #t# 以创新的角度,对历史记载作出全新的解读,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说明方法论多么重要。读来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想读大陆版删减掉的关于台湾的两章。
  •     极喜欢王明珂,他的边缘、记忆对一个受中心、现实“荼毒”太深的人来说无疑是清风徐来,也有我永远不会踏入人类学的领域,也许我以后还是会站在中心思考问题,也许我还是会不假思索地引用“正史”记载,但我需要知道,我习惯的并不是理所应当或是固然如此的,这本书就是一种提醒。喜欢王明珂的著作,因为他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打破我思维的固定模式,告诉我外面的世界不是我想象或相信的那样。
  •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边缘理论面对与解决的三个问题:1、是典范民族论,还是国族构建论? 2、是可以通过实物进行评估的客观论,还是通过自我认同与集体记忆塑造的主管论?3、在主观论中,是作为先天存在的、难以变迁的根基论,还是作为资源竞争策略的工具论?在此之后:即是顺理成章的:作为华夏边境不断退役的戎与羌、华夏形成后对于四方的招抚与巩固、民国时期对于华夏体系的继承与修正
  •     1.书以边缘的,异质的的视角,以北川羌族,太伯奔吴等为例,修正中心的、典范的历史(民族)叙述,强调集体记忆和民族构建中的流变性、观念性、利益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2.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的华夷历史心性到近代民族建构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不但有客观的存在的过去事件与模式化社会行为,还有社群关系中个人与群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展现,不但要描述事实是谁?更要识别为何宣称自己是谁的情境;3.在有限资源竞合的背景下,华夏边缘与中心的冲突,边缘异域想象对核心地区的维系,边缘自身的演变,有意识的修改集体记忆和结构性失忆,个人记忆如何进入集体记忆,后者又如何修饰前者,非常有意思;4.去芜存菁叙述和历史写作中必然的选择性和局限性;5.不断重修的谱系的版本本身就是研究集体记忆认同变迁不可多得的素材。
  •     阿姨学的不少元素都能找到,如内亚对中原的技术输出、建构祖先神话、发明民族、诸夏等。
  •     观点富有创造性,提供新的看待民族问题的视角,如果中间的章节能再简洁一些则更好
  •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真正的过去已经永远失落了,我们所记得的过去是为了现实所重建的过去。
  •     虽然有些地方很啰嗦,但是对于研究族群认同来说,这本书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华夏的形成依赖于历史记忆;同时华夏的扩张也造成许多原来的边缘人群“失忆”与历史记忆重塑,以加入华夏之中。在族群认同改变的这个过程中,群体最在乎的应该还是现实的利益,因此就可以解释很多现实的问题。同时,在神话溯源难以奏效的今天,更多需要的则是创造新型历史记忆的新闻媒体,还有关于历史的教科书。
  •     有收获有困惑。太伯奔吴作者也难以自圆其说。
  •     民族也就罢了,如今连族群都开始挨棍子了,这书似乎应该配合拉铁摩尔的内陆边疆来读。
  •     “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圆形。”
  •     大学时候写论文时看过,认同其实可以为许多社会问题提供比较有效的解释
  •     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后人可以根据所谓实证证明的。这都是变化,迁移,选择以后成就了今天的华夏。
  •     边缘研究主要旨趣是透过对异例的分析与诠释,来进一步了解历史与人类的社会本质。(注意类比这种方法有目的性的选择的局限) 文献不仅是“过去事实的载体”,也是人们对过去“记忆的载体”。(结构性失忆和集体记忆) 在纸上画一个圆,真正使圆得以显现的是它的边缘。 反思与解构的区别。
  •     史料详实,但我忍不住犯困0 0。第一章的理论比较喜欢。
  •     科学严谨,相当客观。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字字珠玑。难得的好书。
  •     我只爱读里面的理论。
  •     1)族群是一种混合了主观认同和客观特征的利益群体,个人可能有利他性,但族群一定是利己的;2)我认为族群理论可以指导商业实践的点在于,未来的商业社会里不会产生真正意义的开放大平台,实际上会是一个个由利益捆绑合作共赢的小族群+一个个没来得及进入这样族群的个人。
  •     同一个名族,需要有共同的记忆来维系; 同一个家庭,何尝不是需要有每个成员都铭记的悲欢离合来维护。 找到你欣然接受的集体记忆,你就拥有了你的家国天下。
  •     1,面對近代民族建構問題,王書寫了將華夏邊緣的"燃燒狀態"。2,避開了傳統史學的弊端,運用了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提供了一種新的折中的闡釋方式和研究角度。關於這一點能説的太多了。3,讓我這個"漢人"理解了民族政策的意義。
  •     根基性 vs. 工具性;历史真实 vs. 历史记忆;“我们是谁” vs. “为何我们要宣称我们是谁”。在承认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任人打扮”的前提下,这本书主张的是,与探究历史真相相比,探究为何要这样或那样打扮至少一样重要。结语中捎带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大意是说,人天然依赖并渴求群体感情,因此那些在族群中寻得温暖和力量的社会边缘人(这里不是说地理边缘了)常常忘记,为他们选择、诠释此种族群认同的人,正是在另一些维度(阶级、经济)下造成他们边缘地位的人。P. S. 考古内容被我大面积跳过了。。#2016使劲读#041
  •     洞见迭出。七月读书收获最佳。与《历史三调》对读,或更有收获。
  •     从兰州回京,开始读这本书,族群认同由历史记忆奠定,而历史记忆则可以附会、曲解和篡改。所以,所谓的族群认同,就是一种纯文化现象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掌控历史记忆。
  •     王先生的作品读完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由浅入深的讲述了华夏边缘的族群华夏化的历史变迁,从疑点入手,用证据逐步分析的秦,楚,吴,越等蛮族华夏化的过程。不过没有一定是史学概念会觉得稍显晦涩。
  •     十几天
  •     对我而言过于专业的书了,特别是前半部分很多考古的介绍,但本书铺面而来的事实让人耳目一新,诚然帝国也罢文明也罢,总有其发展的规律,所谓大事使然
  •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成功结合,也很赞同里面的观点
  •     和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比较着看。换一种思路和视野。
  •     民族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