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986666029X
作者:顏娟英,石守謙
页数:464页

内容概要

主編◎顏娟英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合聘教授,曾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2001~2003)。研究專長為美術考古。
代表論文:〈北齊禪觀窟的圖像考──從小南海石窟到響堂山石窟〉(《東方學報》70,1998);〈從涼州瑞像再思考敦煌323窟、332窟〉(《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專書:《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895~1945》(1998)、《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2001)。主編:《上海美術風雲七十八載──1872~1949申報藝術條目資料索引》(2006)、《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2010)等。
主編◎石守謙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過去的研究試圖以文化史角度,對中國繪畫史及其相關之歷史發展提供與二十世紀八○年代前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為探討畫史上風格轉變與文化環境間的關係、區域發展、中日交流與雅俗問題等,近五年研究上的新發展,則在於東亞山水畫史的開拓。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深耕計劃「移動的桃花源」以及主題計劃「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
重要著作有《風格與世變》(1996;簡體字版,2008)、《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2010)、《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2012)。
作者群
曾藍瑩  美國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
來國龍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藝術史系
李裕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林聖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肥田路美 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
王靜芬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
賴依縵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板倉聖哲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李星明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李清泉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
陳韻如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
黃士珊  美國萊斯大學藝術史系
※ 以上依本書篇目排序

书籍目录

導論 從追求神仙到佛土世界──漢唐之際圖象的變遷 【顏娟英】
導論 「繪畫」的覺醒──唐宋間圖象呈現方式的新發展 【石守謙】
1. 仙馬、天馬與車馬──漢鏡紋飾流變拾遺 【曾藍瑩】
2. 漢晉之間劾鬼術的嬗變和鬼神畫的源流 【來國龍】
3. 吐魯番吐峪溝石窟考古新發現──試論五世紀高昌佛教圖象 【李裕群】
4. 由墓闕到浮圖──四川綿陽平楊府君闕研究 【林聖智】
5. 雲氣紋的進化與意義 【肥田路美】
6. 七、八世紀觀音造像的繁衍 【王靜芬】
7. 一字佛頂輪王與熾盛光佛──佛教星宿信仰圖象的唐宋之變 【賴依縵】
8. 復原唐代繪畫之研究──以屏風壁畫為焦點 【板倉聖哲】
9. 唐代護法神式鎮墓俑試析 【李星明】
10. 墓主像與唐宋墓葬風氣之變──以五代十國時期的考古發現為中心 【李清泉】
11. 八至十一世紀的花鳥畫之變 【陳韻如】
12. 唐宋時期佛教版畫中所見的媒介轉化與子模設計 【黃士珊】

作者简介

本論文集為2012年6月25至26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轉折」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成果集結而成。
本次會議之目的,在於推動漢晉與唐宋時期的藝術史研究。魏晉時期為中國圖象文化史中所謂「藝術自覺」誕生的關鍵階段。過去由於材料的限制,相關討論多集中在東晉顧愷之的傳世畫作或是畫論著述研究。在新出土考古材料的輔助下,若能將墓葬圖象材料與傳世畫作、文獻相對照,重新審視漢末至魏晉時期繪畫發展的過程與變遷,當有助於擴展學界對於這一轉折時期的研究。
唐宋變革在性質、內容與涵蓋的層面都與魏晉變革有本質上的差異,向來為史學界所重視,相形之下,目前仍然缺乏關於唐宋轉折的藝術史研究。本論文集即希望能由漢唐之際的佛教相關圖象變遷、唐宋之際「繪畫」圖象呈現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切入問題,為漢晉與唐宋時期的藝術史研究提出新見。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有不少好文章。
  •     论文集的功力实属上乘。
  •     那边出论文集的速度比这边快一些。。这边一般六七年吧,他们可能两三年就行。。
  •     來國龍:〈漢晉之間劾鬼術的嬗變和鬼神畫的源流〉。確是李零+羅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