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留美幼童記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9628820825
作者:錢鋼,胡勁草
页数:263页

作者简介

一八七二年到一八七五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年齡在九歲至十五歲的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曾國藩和李鴻章說,這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 ...
「留美幼童」被「召回」後,親身經歷了近代中國的風雲激盪 ... 他們中,有中國偉大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有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有中華民國的第一位總理 ... 清政府是如何作出這些決策的?幼童在美國經歷了怎樣的生活?他們回國後走過了怎樣的路?他們有怎樣的歸宿?他們對近代中國的發展有什麼重要影響?歷史的吊詭叫人唏噓不已 ...
他們的命運,離奇且曲折;他們的故事,美麗而憂傷 ...


 大清留美幼童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每个民族都有他不为人知的忧伤,这忧伤永远不是来自于其他民族的暴戾恣睢,而是来自于他的子孙对自身历史无情的遗忘和残忍的改写。——题记 带着这本书绕了几千公里,直到今天终于读完。还记得在六年前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我对那些欲言又止、语焉不详的语句始终有着一种好奇心。大大小小的疑惑像散落在整本教科书中的珠子,让我总有一种用根合适的线绳穿起它们的欲望。可是没有专业考据能力,这六年来,我只是对少数孤立的历史事件有了管窥之见,却始终缺乏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把握——摆脱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庚子赔款、清廷改革、辛亥革命这些耀眼粗线条的把握,找寻到被官方钢印一次次强化后真正连接历史的那些人和事的细致经纬。 直到阅读到了钱钢、胡劲草两位先生的大作《大清留美幼童记》,这两位先生的名字一刚一韧,正如一根纫着粗实麻线的钢针——尽管本书重点在于这批幼年就负笈海外的孩子们终身的命运——它却穿起了大部分我记忆中由疑惑构成的大小珠子,使它们终于不至大珠小珠跌落玉盘,在我可怜的好奇心上继续叮当作响的敲击下去。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一百三十多年前,为了挽救这个古老帝国,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这片由崇古的儒家思想浸淫了两千年的土地上出现的,一批开眼看清世界后试图扛起国祚,用创新来改变国家积弱局面的有识之士。 此前,我时常听到的是两种论调:“你知道吗?中国的年轻人,比我小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希望了,在这个国家里生活没有未来”(尽管说这话的孩子才刚刚20岁);或者,“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嫉妒和憎恨中国,我们要反击这种不公”。 其实,无论是因为“中国没有未来”而离开中国,还是闭上双眼大声用喊叫压倒其他质疑的声音,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怯懦的行为。前者是在在恐惧中寻找逃离的借口,而后者,则是通过喧嚣来抑制内心的慌乱。 其实双方都看到了现实的弊端和创伤——这是极权主义囚禁多年带来的弊端,以及消费主义解构极权破产后遗留下来的创伤。无论是逃离还是喧嚣,都是内心的恐惧使然,而这种恐惧则是源自种种弊端和痛苦伤害自身的可能。 我无意去干涉他人的自由选择。我只是想指出,这两者的内在逻辑都是对挺身而出、改变现实的放弃——一个人在强大阻力面前选择退缩并不应该受到过多责备,然而,知难而上努力变革的勇气却理应得到我们的敬佩,或者至少是,理解。 于是我不得不提一提李鸿章,这位坚定支持整个幼童留美计划长达十年的晚清重臣。正是这个臣子,从背负天下之重、每步前行都要被迫在地上跺出一个深印的壮年男子,最终被天下压得喘不过气来,成了一个颈背佝偻、步履维艰的风烛老人。 他身前背后同样蹒跚前进的,还有同样试图用洋务救国的曾国藩、张之洞,促成整个幼童留洋计划的、中国第一个耶鲁毕业生容闳,那一百二十余个在历史中如明星闪烁的留美幼童——他们中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香港寿臣山为之命名的华人领袖周寿臣,斡旋订立庚子赔款留学计划的驻美公使梁诚,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在中法马尾海战中壮烈牺牲的邝詠钟、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 想起这次去马来西亚之前我一直有的另一个疑惑:大马华人一百多年为何如此执着的捍卫华文教育、保持民族特性?我起初无法理解,甚至有种苟且的猜疑:如果不是对当地土著怀有深深的鄙夷,为什么一百多年始终“放不下身段”?然而现在我渐渐开始有些理解他们的心境,坚持其实未必完全来自于对他人的鄙视,也许更多是源自对自身身份和历史强烈的认同感,这大概就是马来西亚华人贯穿始终的动力所在。 中国,走过了纷乱复杂的一百五十年。当我看到由钱胡两位先生重新发掘出的这页曾经被刻意掩盖过的历史,我不得不为自己民族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群勇于改变自身命运,并且主动承担族群命运的精英感到自豪,甚至是感恩。因为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如今这个还叫中国的中国。 Tell me the tales that to me were so dear,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Sing me the songs I delighted to hear,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     因为只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过近代史,对清末的记忆只有两个字,屈辱。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不会背下那些条约(不说具体的条约,来气)。所以,离开学校后,马上把清末那些事给忘了,见了涉及清末的书、电影也一律不想看,知道里面准没好事。也许,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多了,才会理解清末时期的人和事实际上对现代中国的走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八七二年到一八七五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年齡在九歲至十五歲的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曾國藩和李鴻章說,這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本书是对中国出洋留学之初的一次回顾,那些留学生本是为了维持清朝的江山,结果却有相当一批人参与了清朝的葬礼。那些送学生出洋的人,曾国藩、李鸿章,原先在我的记忆中是封建落后的代表,现在看,他们也曾为中华民族能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出过力。如果可以的话,还应给那些开创了中国学生出洋的人们记上一功,因为清末以后,改写中国历史的关键人物竟然大多数都有着出洋留学的经历。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周恩来,从邓小平到蒋经国,一辈一辈的留洋生投入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大潮中。也许,应该有人顺着中国学生留洋这条线索,把中国从清末到现代的社会发展串起来,说不准又是一个观察中国历史的新角度。看完此书,我想,补上清末的那些事,不管那有多苦。这应该算是不小的收获了,因此,推荐此书。
  •     在三联待了两个晚上,把这本书看完了,书里面写到的那些幼童在十几岁被选派留美,历经十余年学习之后返回大清,在大清晚年及至民国的舞台上发扬所学,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我看来,留美幼童就像后来的黄埔军校,为当政者储备人才而建立,在人才奇缺时脱颖而出,又随着创办者的逝去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留美幼童的想法起于容闳,最后成于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当年的幼童回国之后也大多进入李鸿章的北洋系,为近代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与思想。他们中有铁杆的保皇派,有坚定的革命派,也有温和的改良派,他们对外同洋人周旋,回护本以孱弱的国家;对内也互相攻讦,都在为了振兴中华而努力。有教科书的眼光来看这些人的时候自然有很多教条的评价,其实设身处地的想,一个人的能力又能有多大,总不可能有跨越时代的观点,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已属不易。书里面并没有终点着墨写李鸿章,但是留美幼童们的命运本身也是和李鸿章一体相连,所以轻描淡写之间也流露出对李鸿章独擎大清帝国危局,仍思变革图强之法而隐隐赞扬。教科书上李鸿章的形象自不必说,可是真的应该把一国之败归于一人之身还是应该商榷的。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的开篇所言“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记得初二的时候去保定夏令营,参观完直隶总督府后,在门口等候集合,我随意的看着门口的石碑,其中一块上赫然写着,“太子少保中堂李大人”九个大字,登时一愣,莫名一股敬意。容闳晚年居住在香港士丹利街,那条不长的街道是我之前每天回家的必经,那附近还有个孙中山纪念馆,留美幼童周寿臣是香港史上第一位华人议员以及东亚银行的创始人,香港不缺少历史,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发掘。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我始终觉得西方人有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大概是宗教背景的关系吧,这使得他们每每能够突破狭隘的人种、民族、国家利益之藩篱,不断地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史谱写新的篇章,在文化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会想不通为什么要为对手、为敌人培养人才;可能在美国人看来,他们只是在做一件有利于全人类进步的事业而已,也许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却顺从了上帝的心意。
  •     每个民族都有他不为人知的忧伤,这忧伤永远不是来自于其他民族的暴戾恣睢,而是来自于他的子孙对自身历史无情的遗忘和残忍的改写
  •     课题
  •     一段很多人不会注意的历史,改变过很多人和这个国家。
  •        如果没有洋务运动,也就不会有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正因为这些留学生是由洋务派派遣出去的,所以他们的使命也只有一个:为洋务运动服务。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命运与洋务运动紧密相连。从他们的身上几乎可以看到洋务运动发展的轨迹。
       就拿“师夷长技”来说吧。中国改革的先驱们领教了船坚炮利的威力,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这种可怕的武器为我所用。所以他们派遣的留学生主要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主。这一想法在当时仍自固守着“天朝上国”的人中间已经是先进无比了。这一步的迈出在当时不知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可就是这一个先知级别的创举,却在后世一直被嘲笑着。我们的教科书一再的强调,洋务派把先进的技术嫁接在腐朽的制度上,是白费工夫。留学生们学的是技术,是皮毛,并没有接触到西方的政治制度,这就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说这些话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可笑。他们总是去指责别人没有看到事物的发展,总以为别人是井底之蛙,却不知道在后代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是经过了前人多么艰辛的努力。
  •     终于能在剑桥读到这本书了。
  •       每个民族都有他不为人知的忧伤,这忧伤永远不是来自于其他民族的暴戾恣睢,而是来自于他的子孙对自身历史无情的遗忘和残忍的改写。——题记
      
      带着这本书绕了几千公里,直到今天终于读完。还记得在六年前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我对那些欲言又止、语焉不详的语句始终有着一种好奇心。大大小小的疑惑像散落在整本教科书中的珠子,让我总有一种用根合适的线绳穿起它们的欲望。可是没有专业考据能力,这六年来,我只是对少数孤立的历史事件有了管窥之见,却始终缺乏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把握——摆脱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庚子赔款、清廷改革、辛亥革命这些耀眼粗线条的把握,找寻到被官方钢印一次次强化后真正连接历史的那些人和事的细致经纬。
      
      直到阅读到了钱钢、胡劲草两位先生的大作《大清留美幼童记》,这两位先生的名字一刚一韧,正如一根纫着粗实麻线的钢针——尽管本书重点在于这批幼年就负笈海外的孩子们终身的命运——它却穿起了大部分我记忆中由疑惑构成的大小珠子,使它们终于不至大珠小珠跌落玉盘,在我可怜的好奇心上继续叮当作响的敲击下去。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一百三十多年前,为了挽救这个古老帝国,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这片由崇古的儒家思想浸淫了两千年的土地上出现的,一批开眼看清世界后试图扛起国祚,用创新来改变国家积弱局面的有识之士。
      
      此前,我时常听到的是两种论调:“你知道吗?中国的年轻人,比我小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希望了,在这个国家里生活没有未来”(尽管说这话的孩子才刚刚20岁);或者,“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嫉妒和憎恨中国,我们要反击这种不公”。
      其实,无论是因为“中国没有未来”而离开中国,还是闭上双眼大声用喊叫压倒其他质疑的声音,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怯懦的行为。前者是在在恐惧中寻找逃离的借口,而后者,则是通过喧嚣来抑制内心的慌乱。
      其实双方都看到了现实的弊端和创伤——这是极权主义囚禁多年带来的弊端,以及消费主义解构极权破产后遗留下来的创伤。无论是逃离还是喧嚣,都是内心的恐惧使然,而这种恐惧则是源自种种弊端和痛苦伤害自身的可能。
      我无意去干涉他人的自由选择。我只是想指出,这两者的内在逻辑都是对挺身而出、改变现实的放弃——一个人在强大阻力面前选择退缩并不应该受到过多责备,然而,知难而上努力变革的勇气却理应得到我们的敬佩,或者至少是,理解。
      
      于是我不得不提一提李鸿章,这位坚定支持整个幼童留美计划长达十年的晚清重臣。正是这个臣子,从背负天下之重、每步前行都要被迫在地上跺出一个深印的壮年男子,最终被天下压得喘不过气来,成了一个颈背佝偻、步履维艰的风烛老人。
      他身前背后同样蹒跚前进的,还有同样试图用洋务救国的曾国藩、张之洞,促成整个幼童留洋计划的、中国第一个耶鲁毕业生容闳,那一百二十余个在历史中如明星闪烁的留美幼童——他们中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香港寿臣山为之命名的华人领袖周寿臣,斡旋订立庚子赔款留学计划的驻美公使梁诚,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在中法马尾海战中壮烈牺牲的邝詠钟、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
      
      想起这次去马来西亚之前我一直有的另一个疑惑:大马华人一百多年为何如此执着的捍卫华文教育、保持民族特性?我起初无法理解,甚至有种苟且的猜疑:如果不是对当地土著怀有深深的鄙夷,为什么一百多年始终“放不下身段”?然而现在我渐渐开始有些理解他们的心境,坚持其实未必完全来自于对他人的鄙视,也许更多是源自对自身身份和历史强烈的认同感,这大概就是马来西亚华人贯穿始终的动力所在。
      
      中国,走过了纷乱复杂的一百五十年。当我看到由钱胡两位先生重新发掘出的这页曾经被刻意掩盖过的历史,我不得不为自己民族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群勇于改变自身命运,并且主动承担族群命运的精英感到自豪,甚至是感恩。因为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如今这个还叫中国的中国。
      
      
      Tell me the tales that to me were so dear,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Sing me the songs I delighted to hear,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       身穿长袍马褂,能说道地英文,
      
      这个群体的命运恰如其分地缩影了
      
      洋务运动兴起与衰败、帝制消亡、革命发端的半个世纪历史,
      
      以及盘根错节的帝国与国际政治。
  •     李鴻章與大清海軍好睇好多
  •     就黄海海战一节就可以给5星
  •       史书上短短的一行文字就能概括一批人的一生。
      记得初中时历史课曾经上到过一章,名为“洋务运动”,在繁杂的对历史事件的罗列中,有一行字似乎在不经意之间提到:“洋务派还派留学生出国。1872年,由容闳等率30名少年赴美国留学。”
      这就是我以前所了解到的大清国的官派留学生。但他们都有个更好听的名字:“留美幼童”。
      他们是大清国外派培养的聪颖子弟,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他们是当时接待家庭心中秀气文雅的东方少年,他们是学校演讲比赛上杰出的学生代表。在当时的美国这一批外来者显得如此的出众!同时,在1872~1886年这一历史时间段,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正面临着边疆的危机,英、法、美、日、俄都在中国的边境上蚕食中国的土地,意图分一杯羹。
      如何能想象这些优秀的学生竟来自一个落后的正被本国家渗透的民族?留美幼童的美国家庭、同学、朋友怎样想这个问题?“我常常深深思念你。你为人民谋求幸福的光荣使命。获悉(因为我希望获悉)你的故土从专制统治下和愚昧锁链中解放出来的欢乐------”“这批年轻人从他们的青年到初步成年将在我们这里度过,他们将在他们的政府和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将比他们同辈中任何一批年轻人都会有更自觉的爱国责任心来激发自己为祖国工作。”
      原来世界本是和平的!当时的美国人能如此包容的对待来自己国家学习的弱国学生,以无私的传输知识来帮助他们,使他们的国家和民族强大。这能不说是留美幼童,中国人的“幸运”吗。
      或许说,不是幸运。这些官派留学生本身就体现着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和远虑。一幼童的演讲题目是“中国之未来”,另一幼童在演讲结束时获得了观众给予的最富热情的掌声,因为他慷慨激昂的说:“中国没有死,他只是睡着了,他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的屹立于世界!”这些来自于一百多年前的声音至今听来依然令人血气喷张!想想我们的幼童,与他们同龄的孩子,那时尚在私塾里诵读四书五经,以期能有朝一日金榜提名光宗耀族,而他们远在美国,早已开始思考“中国之未来”,这样一批有志青年难道不是当时中国的期望吗?
      可当时动荡的中国局势能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发展前途?令人可悲的是在美国人眼中都优秀的人才,被迫回国后不得不脱去西式服饰,穿上大清的官服,成为与科举制度选拔出的贤良们一样的官吏。随着洋务运动的破败,这些洋务所产出的“产品”竟要到了“闲置于库房”的境遇!中国人竟然对本国的人才资源置若罔闻!在这些官派留学生的壮年时期总不得志。
      如果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那么所有中国人加到一起是什么呢?
      “命运离奇而曲折,故事美丽而忧伤。”人们用以上的描述去诠释留美幼童的一生,他们曾经是希望,他们曾经满怀壮志,他们曾经饱受委屈。但金子总会发光,不少的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中国的时局是否如他们所愿?帝制、改良、还是革命?
      时间从少年走到了青年、壮年、老年。翻看模糊的黑白影象,依着人名,逐一对照,老照片记录着他们的变迁。一个穿长衫的乡下小孩可以转变成西装革履的时髦公子,接着转变成长袍马褂的大清官吏。神情无知可以转变成目光炯炯、满身英气,接着转变成木纳呆板。
      不幸的是,留美幼童所处的历史段是在封建王朝的最末期,当他们年老的时候才是中国革命的风口浪尖处。可叹生不逢时啊!
      百年前的人生如此深刻的感动着我。可惜已是多年以前。
      
  •     对那段历史我也很感兴趣啊,尤其最近对庚子赔款的去向很是关心:其中美国将庚子赔款充做留美基金,清亡后,又用此款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
    总不禁感慨,这些银子,落在老佛爷手里,又是多少个颐和园,多少个圆明园呢?为什么一个可以当主子的国家,却为这个被殖民的国家,一个似乎理应世世代代给他纳贡的国家,积极培养人才呢?
  •       中午,阳光很好。走在路上,看见一中年男性蹲在路边吃午饭,在卖菜的摊子旁边。包着耳朵,为了抵御寒风,虽然街对面的阳光很好,他却只能够站在这边的阴影里。突然就觉得难受。我虽然不时的强调自己看问题要像个知识分子似的,但往往不能。理性的控制突然就会被瓦解。朋友说,你这个大理性大感性的人啊。
      大学四年里,我一直努力的接近一种文化氛围,努力的去理解和把握现实的叙事。那种文化氛围组成的是我的知识结构,理念的基础,虽然通过大量的阅读组成的知识结构可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那种我想把握的文化场域,基础多端,来历复杂,有基督教的文化,西方思想史,自由主义,中国近代历史,极客文化,经济历程,,,,,,我随时处于的情景是,多种不同的有时间地域差异的关键词把我包围。我时常告诉自己,你得像个知识分子一样去思考问题,你得跳出简单的线性思维,凡事不要只是黑或白,在没有办法建设之前不轻易尝试破坏。
      那一刻我突然就感觉的是,什么时候,能够让身在这个国家其中的人,能够有一种清晰的,可以把握的,现实的,进步感呢?
      我们的历史仍然缺乏光明来照亮,中间充满了种种政治密闻和陷阱,除了通过通俗演义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被歪曲了的历史以外,几乎没有人能够清晰的完整的严肃思考我们的过往。“知情者死,信史当亡”。而即使历史的知情者仍然活着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珍贵,种种误解,遗忘,歪曲,简化,历史的面貌从来不曾清晰。而现实中的故事依旧,一种统治了整个社会的无力感使所有的人几乎都在为自己而活着,缺乏对公共性问题的思考,所有的人都只聚焦于经济的成功,而成功以后的既得利益又使得应该成长的公民精神被忽略了。整个国家的政治活动是这样的,在碎片化存在的个人以外,就是组织化的一整个党政官僚机构,本应在中间过渡的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从未让人觉得,这些力量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让这个国家的话语体系得到改变。于是,在面临整个国家的巨大的影响力的时候,这些单独的个人有理由选择,在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之前,不要过多的去尝试扭转他人的不公,社会责任感并不能够支持起足够的行动精神,于是,每个人都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博弈游戏,每个人都有可能单独的面对,一整个可能并不公正的国家机构。缺乏组织和这些事情并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的逃避心理,让每个人都可能被现实的权力吞没。
      每个人都可能对现实的不公平感到不公正,那些值得联合起来的人却因为这种种的理由不尝试去改变,而且总是找的到理由,更大多数的人甚至连对这个现实进行考虑的欲望都没有了,他们只是无意识的生活于自身的生活之中。整个文化的悖论是,总是找的到理由去改变它,但总是没有人可能主动开始,当你改变了别人不变,你就可能受损。于是,动力被瓦解了。文化进步的动力,究竟可能在那里被找到,从哪里找到一个开始?缓慢的进步,真的在进行吗?
      很多时候,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裕,存在着可能的进步机会,这些种种,都可能偷换了进步的概念。整个社会并不平等的经济发展真的就是整个社会的整体进步了么?那些更加值得关注的深层次的概念,那些整体性的进步,如何才可能找到一个可能的开始?从那个起点以后,整个国家的进步可以有更加清晰的衡量标准,每个人可以清晰的觉得,自己是在进步中的国家的进步的大国民。整个国家的历史更加清晰,进步更加不可逆,不存在反复和某个人物的恩惠才能推动进步。如何寻找到这样的合理的体制的起点?如何开始推动这样的体制的开始?在找到这个起点之前,我可能总是会存在于一种无力感里。
      
      上个世纪初,一群晚清的幼童在异国开始了自己的寻找历程。虽然派遣他们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还只是希望他们,学习西方的制度,维护帝国的统治。那些稚气的孩子,在出国之前被浸泡在那个死气沉沉的帝国的文化氛围里,但在到达美国之后,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另外一种文化的基因,那些孩子们,已经相信自己的成长接受的更多的是异国的文化。我总是拿着这样的故事来安慰自己,任何看上去坚不可摧的文化场域,也许都是可以被改变的。黑暗和模糊,也许会有机会获得改观。
      
      在很大程度上,我仍然没逃离那样的普遍规律,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显得更加左一些,对公平和进步的渴求总是超过对经济利益的渴望。希望这个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可以变得更加美好一点。虽然很多人已经承认,传统文化已经早不是我们的知识结构了,取代的是西方思想的大规模入侵,而且,很多时候,那个左一点的阶段已经不存在,很多人一成年,就是一个老右派。但我相信,那些没有负担存在的美好的生活,需要有一个开始。那个时候,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国民,无论有意无意,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领导推荐我看的书,至今他都说没什么特殊的意思,只是看过之后,原准备辞职的我,还是留下了。
      中国历史,快给李鸿章他们平反吧!
      向知识分子,和培养知识分子的人们致敬!
      路都是自己走的!
  •     看过纪录片再看书,熟悉多了,好多名字都耳熟能详。这些故事好卡哇伊,一个美好温馨的回忆,昙花一现的片段。跟日本可真对比鲜明,高下立判。李鸿章临死的泪水、难以瞑目,真是唏嘘不已。
  •     谢谢,已经下到了哦!
  •       
      在一个寒假回家的火车上,读完了。
      
      像个纪录片。
      
      读完还是挺震撼的。
      
      平均年龄只有12岁,远涉西洋,历经十年。虽最终未能彻底完成学业,但却为未来中国的科技、教育、铁路、矿产等各个领域造就了鼻祖级的人物。他们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
      
      
  •     清晨的一大享受
  •     是本好书。史料丰富。虽然文字有点矫情。官费中华第一代留学生的生活。值得学习。
  •        印象最深刻的3点:
      1. 美国家庭对这些留学生的友好;
      2. 李鸿章与保守派之斡旋;
      3. 留学生急招回国后的心境落差。
  •     看完这本书,有种想把中国近代史全部重读一遍的冲动。看到那些幼童去美国求学的经历,联想到后来的西南联大,都是培养人才的黄金时期啊!
  •     veryCD上可以下到:http://www.verycd.com/topics/40657/
  •     不会吧,09年就有这个纪录片了啊
    晕~我是这个五一在家看到的,很有感触
    想寻找幼童李恩富的作品,我对他很感兴趣
  •        在三联待了两个晚上,把这本书看完了,书里面写到的那些幼童在十几岁被选派留美,历经十余年学习之后返回大清,在大清晚年及至民国的舞台上发扬所学,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我看来,留美幼童就像后来的黄埔军校,为当政者储备人才而建立,在人才奇缺时脱颖而出,又随着创办者的逝去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留美幼童的想法起于容闳,最后成于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当年的幼童回国之后也大多进入李鸿章的北洋系,为近代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与思想。他们中有铁杆的保皇派,有坚定的革命派,也有温和的改良派,他们对外同洋人周旋,回护本以孱弱的国家;对内也互相攻讦,都在为了振兴中华而努力。有教科书的眼光来看这些人的时候自然有很多教条的评价,其实设身处地的想,一个人的能力又能有多大,总不可能有跨越时代的观点,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已属不易。
      
       书里面并没有终点着墨写李鸿章,但是留美幼童们的命运本身也是和李鸿章一体相连,所以轻描淡写之间也流露出对李鸿章独擎大清帝国危局,仍思变革图强之法而隐隐赞扬。教科书上李鸿章的形象自不必说,可是真的应该把一国之败归于一人之身还是应该商榷的。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的开篇所言“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记得初二的时候去保定夏令营,参观完直隶总督府后,在门口等候集合,我随意的看着门口的石碑,其中一块上赫然写着,“太子少保中堂李大人”九个大字,登时一愣,莫名一股敬意。
      
       容闳晚年居住在香港士丹利街,那条不长的街道是我之前每天回家的必经,那附近还有个孙中山纪念馆,留美幼童周寿臣是香港史上第一位华人议员以及东亚银行的创始人,香港不缺少历史,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发掘。
      
  •        今天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新华网等各大网站都登载了一条新闻,标题为“11年来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期回归率达97.16%”。文章大意说:“从1996年至2006年9月底,我国共派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26658人,到期应回国22984人,实际回国22331人,按期回归率达到97.16%。 ”
       单看这个数字是很让人高兴的。但仔转念一想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了。公派留学的资格审查比较严格,有各种要求,国家花了那么多钱,你不想回来就不回来吗?如果让这些公派的人自由选择,我看未必有几个愿意回来的。个中原因,不言而喻。“从1978年到2005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93.3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3.29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25%左右。”从总人数看,只不过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什么时候那剩下的75%都想回来了我们才可以长长的舒一口气。
       这些学成没有归国的和那些乡下孩子考上大学后多不愿意再回乡下的道理一样。
       对于中国这些有限的海归派来说,在海归代表人物陈丹青看来,“海外经历最可贵的财富不是所谓前沿专业知识,而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体现的一系列价值观”。但他看到,现在的“海归派”在整体上缺乏这样的意识,“反倒是本土的部分自由知识分子相当清醒”。而“留学的悲剧还在于精英外流,回来的又和本土国情发生种种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十之有九以妥协或失败告终”。
       今日梦寐以求留学的,有几个能够想到民族的未来,有几个不是自了汉?“今之留学者,初不作媒介新旧文明之想。其来学也,以为今科举已废,进取仕禄之阶,惟留学为最捷。于是有钻营官费者矣,有借贷典质以为私费者矣。其来海外之初,已作速归之计。数年之后,一纸文凭,已入囊中,可以归矣。于是星夜而归,探囊出羊皮之纸,投刺作学士之衔,可以猎取功名富贵之荣,车马妻妾之奉矣。嗟夫,持此道而留学,则虽有吾国学子充塞欧美之大学,于吾国学术文明更何补哉!更何补哉!吾故曰:留学者过渡之丹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当然,生而为人,对高级轿车,舒适洋房,丰厚薪水的向往无可厚非,但是认真想来,生而为人的意义也不应该是如此简单。对于整个民族来说,留学毕竟是“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高举双臂,呼喊“建设四化,报效祖国”的口号毕竟空泛,但对于生养育之的土地,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如能有所裨益,又何乐而不为呢。
       十多年前,朱学勤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他把六十年代末那些不计功名,纯粹只对思想发生兴趣的同道,称为“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对于这些失踪者,他说:
       “少数真正的思想棋手,被紧紧踩在社会的最底层;另一些浮上来的学术明星,并无多少思想可言;这些年越炒越热的“知青热”、“老三届热”,未必能揭示当年另一批人的精神追求;而确实参加过“六八年思潮”的人,也参与了这种实际上是在篡改他们精神轨迹的庸俗合唱;一些成功的“六八年人”,在“一地鸡毛”的伴奏下,满脸油汗地高唱着自己的“劫后辉煌”,却把当年真正可贵的“六八年精神”置之脑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他们要么是失语,要么是失去记忆,都成了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思想史上以一九六八年命名的那一页精彩记录,逐渐受潮瘫软,发黄变质。时至今日,它已经像一张废弃的陈旧日历,飘进了城市这个硕大无比的废纸篓。大多数人进入了灰色的小官吏、小职员状态,正在抱怨生活的不公,要求生活给予补偿。由于具备底层的生活经验,洞悉明察社会结构及其组织细胞的各种缝隙,内心深处又解除了当年那种虚假道德束缚,“六八年人”将游刃有余地穿插于各种结构的缝隙,从中渔利。新一代社会中坚也许就会这样形成。”
       对于中国有限的海归派来说,朱忧虑与感叹不无现实意义。
      
  •        十九世纪末,在美国康州的一个小镇里,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心血来潮“蹭蹭蹭”爬上屋檐边的排水管——这可真吓坏了底下两个拖着辫子,眼珠子乌亮的小男孩。他们飞一般跑回屋内,连续几天闭门不出。
       负责照顾他们的美国家庭觉得这两个小男孩又温文又绅士,真是可爱极了。
       若干年后,这两位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和他们的中国伙伴们剪去发辫,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待他们的是无尽的欢愉和荣耀。
       那毕竟是年轻的美国,它敞开了胸膛要接纳世界,包括从大洋彼岸来的那些穿名贵丝绸、极有礼貌的中国幼童。
       他们在大学里组织棒球队、赛艇、演讲,在舞会上抢美国小伙子的风头,与金发碧眼的姑娘通信、谈恋爱……
       与此同时,他们在另一个大陆的同龄人正在等待科考,等待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来的妻子,也许偶尔作一两首应酬诗和感怀诗。
       跟这些压抑的同胞相比,他们的年少时光简直美好快乐得不可思议。
      
       然而他们身居美国时的那份快乐,却让我悲从中来:无他,只因为我知道结局。
       当他们还在憧憬自己和中国的未来的时候,当他们野心勃勃要超越耶鲁和哈佛里的美国同学的时候,当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却知道,不久以后他们便要被召回,一些人将在一次次战争中死于清廷的无能,当然,另一些人将成为清廷的骨干,少部分人甚至能名留青史——然而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假如他们留在美国,他们的人生将没那么多无端的悲剧色彩。
       明知的结局蹲踞在收尾处,而我们只能看着那些年轻而朝气的学生们一步一步向它走去,一无所知,甚至兴高采烈。
       他们此刻的欢愉更像是末日前的狂欢。
      
       “当你跨进门槛,立即霉气熏鼻,这些阴暗似乎象征着我们的命运。……而最令恐怖的是那些在留学监督头脑中荒诞不经的思想,使我们学未成而被迫返华……”
       耶鲁大学学生黄开甲回国后给美国“家长”巴特拉夫人写信。这个他在演讲中念念不忘的“中国”已经变得如此陌生和不可忍耐。
       他们受过最顶尖的精英教育,他们有最赤诚的报国之心,可这个国家并不欢迎他们——不,比不欢迎更糟糕,这个国家根本漠视他们。
       他们如一颗颗燃烧的石子,而这个古老帝国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死水。他们拼死要用这一身的热量激活这潭死水,换来的却只是沉闷的“咚”一声。
       他们曾经的意气风发的日子,如今想起来,真的是幻梦一般了。是一场在末日之前的美丽的梦。
       而这场梦对他们而言是残酷的。鲁迅说铁屋子里先醒过来的人是痛苦的,而他们简直是铁屋子外面的人,他们知道人之为人所需要的尊严,知道国之为国所需要的理念,因此在步入这间“霉气熏鼻”的铁屋子时所体会到的惊讶和痛苦,非我们可以想象。
       在某个瞬间,他们是否会想,如果最后注定要昏沉睡去,当初何苦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
      
       “留美幼童”之一唐绍仪一次在轮船上偶遇当年同学郑廷襄。郑”灰头土脸“,正准备偷渡出国。唐绍仪于是帮他转道朝鲜重回美国。郑后来成为工程技术专家。
       当时的唐绍仪已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不久以后他将步步高升,并最后名留青史。
       他终生留恋美国留学经历,将五个侄子都送到美国学习。
       那天他在轮船上见到郑廷襄,两人必定要谈谈过往的留学生活,郑必定要说一番“打算”。不知道大清臣子唐绍仪那时会想些什么。
      
       这本书尽力冷静地罗列史实,故此有一种强大的质问力量。尤其讲到清廷决定召回留学生时诸位大臣和留学生本人的反应,更是透出一种悲悯。当然后半部分写得颇为苦大仇深,人物形象也开始变得“铁板一块”,有点propaganda的意思。
       无论如何此书还是值得一看,你可以了解容闳,知道李鸿章,知道整个“留美幼童”政策的始末。
       你可以看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人,做过各色绚丽旖旎的美梦。
      
      
  •     一八七二年到一八七五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年齡在九歲至十五歲的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錢鋼和胡勁草這本《大清留美幼童記》蒐集了詹天佑、唐紹儀等著名“留美幼童”在美國生活的記錄,又為我們重塑了鐘文耀、鄺榮光、容揆等我們並不熟知的“留美幼童”的鮮活形象,他們有人開創了中國近代電報、鐵路、電力行業,有人犧牲在甲午戰爭,有人在民國仍呼風喚雨,他們不僅僅是歷史書上有意無意忽略的一個簡單詞彙,4顆星
  •     应该说是时势造英雄,不管满人汉人,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都只能生不逢时
  •        那年写中国教育史的作业,不知怎么就将眼光投到了这样一个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角落,于是在为数不多的史籍资料中沉浸了些许时日。了解得越多,便越是感慨唏嘘。
       作业最后并没有按照预期完成——这个题材的份量远远超出我的估计——但我对这段历史,从此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了。
      
       本来想买那套纪录片的,但似乎已不可求。姑且买了这本书,做个留念吧。
  •     岁月
  •       终于,将这本记录中国第一代留美幼童的书看完了。这批幼童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们的出现是为了维护没落腐朽制度,于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悲壮、残酷的命运。
       对于企图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派而言,他们是前朝遗老,对于清王朝的坚决庇佑着而言,他们离经叛道的一群人。他们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覆灭,目睹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他们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在异国他乡展现出了超人的才华,为当代人所钦佩,在他们的求学之路即将开花结果之日,却迫于国内局势被强召回国,120名学童就这样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异国,回到了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另一个异国。
       这群有着伟大抱负的学童,在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重要关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祖国,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抛头颅撒热血,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很多人却在国内腐朽势力的斗争中芳华早逝,令人扼腕叹息。在开启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关头,他们开创了诸多未有之事业,令人敬重。
       这群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如今已散居海内外,似乎已经无人问津,但是,他们为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崛起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怀念。当我看着这些怀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为国家孜孜以求而努力之时,好几次都是热血沸腾,因他之成功而喜,因他之失败而忧,热泪盈眶。
       爱国是一种空洞而无味的说教,但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感叹于祖先的披荆斩棘,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再次看到了“爱国”不仅仅是口号,是源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和奋斗。
       如今的我们有着先辈无法想象的优越条件,但是,我们却又在干什么呢?值得深思。
  •     时代的先驱,历史的一页
  •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受到的感动都被憋在喉咙里。
      
      时间不会重复,但历史总是重复。
      
      留学第一人的容闳是伟大的,留美幼童的故事耐人寻味。从当初的第一人到现在的几百万人,中国留学生的精神是不变的:聪慧,勤奋,友善,礼谦,坚韧,节气,自强......从古代到现在,中国留学生的故事常常是离奇而曲折的,其中总带有那么一些美丽而忧伤的色彩。
      
      十九世纪下半叶,从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归来的中国学子为国家带来了知识和希望,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着清朝末年的腐败制度而低头。与此同时,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了制度改革,日本的留学生得到重用,国家逐渐开始走向繁荣和富强。1894年的甲午海战也是中日留学生在战场上的决斗,我国的战败并不是人才或技术的失败,而是制度和观念的失败。留美十余年的精英没有被安排在教育,政治,管理等适当的行业,而被调上战场成为了官僚腐败的牺牲品。
      
      鲁迅曾用:“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来形容当时中国改革之难。清朝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正在小心翼翼地搬动那张桌子,一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无比沉重的桌子,他的业绩很多,可是直到新中国的现在,他的事迹也总是被大多数教科书所曲解。“保守的封建势力”听上去好像是属于遥远的过去,其实呢......
      
      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何时才能从观念上根本地开始“图强”?
      
  •     正在看幼童 真的很感慨
  •     英明的统治者发现,愚民政策让统治变得更容易,但最后却是愚民毁灭了国家,不管统治阶层有多么英明。一百多个幼童是这个政治游戏的牺牲品,他们看到了先进文明,却不得不拖着这老旧的皮囊,最后在时代的车轮下碾得粉碎,比那些昏昏的愚民,他们多了多少清醒的痛苦!个人的命运在时代面前如此弱不经风,更可惜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
  •     我读过这本书 修改 我的评价: 详实的史料用时间线串连起来,穿插一点点作者寻访过程中的偶遇,最后讲述几个最有名的幼童之后的人生故事。附录是一百二十名留美幼童的目录。简明有力。
  •     前半部悲憫溫柔,幾處使我不禁落淚。後半部落入「民族苦難史」窠臼,不功不過。
  •     長夜,他們去尋找希望。 一天,他們成為了希望。
  •       LONG,LONG,AGO
      ——读《大清留美幼童记》
      
      
      LONG,LONG,AGO……这首美国民歌《多年以后》,是如此令人回顾。
      一百年前,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留洋美国,史称“留美幼童”。
      然而,这一创举当年的推手却为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曾国藩和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在两人联袂署名的一份奏折说这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以现在目光来看,此举当属于复兴中华文化之盛举。
      当时中华处于积弱积贫,而飘摇于世界新潮之中。中西两大文化剧烈碰撞而互相融合,古老的中华文明面对现代的西方文明所做出的一种必然的过激反应。
      “潜龙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华文化的对于外来文化的融合特征,在官派“留美幼童”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新大陆,“五月花号”所承载新道德理想,与中华的儒家伦理,一个年青,一个古老,虽说大海相隔,却是一样充满社会的理想,或一样的追求理想的社会,因此而相互欣赏。
      LONG,LONG,AGO……
      文化细节的误会,与文化操守的底线。在当年“留美幼童”一踏上美利坚共和国的土地上时,就即刻出现了。当一群扎着猪尾巴一样发辨,满脸稚气的中国孩子登陆时,当地报纸是无法区分这群孩子是否有男有女,还是清一色的男孩儿。当“留美幼童”误入当地教堂后,竟然像发疯一样跑了出来,这是中国官方的对他们的禁令。
      不过,经历了漫长的从小学,至中学,再到大学的留学后,这批“留美幼童”骨子里,还是彻头彻尾“洋化”了,不仅是西装短发的外表,而为内在的文化烙印。如他们当中杰出的代表、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指挥修建京张铁路时,为了自我调节,在工余空闲时,最喜爱读物是马克吐温的英语原版小说。
      LONG,LONG,AGO……
      “草色遥看近却无”。虽然历史的事件与历史的档案永远是无法完全的对应的,然而中国历史档案与美国的历史的档案却有着一些有趣的差异。在复活一群活泼刻苦的中国“留美幼童”时,在中国是大清官方的折奏文献是相当清楚的,而在美国当年“留美幼童”所在学校档案是令人惊叹的完备与日常:照片、名片、毕业赠言、甚至于写给美国女生的信,这些纸纸片片都保存得如此的完善。体现中西历史传统的偏好差异与区别。
      LONG,LONG,AGO……
      作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无论是当年的影响,还是来年呈现与回溯,“留美幼童”的现象绝对为中国文化在面对与追赶世界潮流的“天行健,自强不息”的典范。
      瞻前与顾后,众水归一,东流大海,“留美幼童”大清的国家行为,发生的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与社会,当为开风气之先的惊天之举而为今天的沉闷所惕然觉醒。
      LONG,LONG,AGO……这首美国民歌《多年以后》,作为引子而给人以陌生而崭新的感受。
      
      
      
       2010-9-5于成都北门天开居
      
  •     讲述一个半世纪前的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留学故事,太有意思了。强推!
  •     幼童都汉人,而清朝是由满人统治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     看了有关的记录片,很感动
  •     從前對被用鴉片戰爭敲開面向世界大門的晚清歷史諱莫如深,潛意識覺得是恥辱(什麼心態啊摔!) 清廷公費赞助幼童留美肄業,難得地接触到大相徑庭的學術與生活。被召回後掙扎著在風雨飄搖、通身惡疾的睡獅腳下謀求強國救國出路,那猶如使命感的悲壯撲面而來。 李鴻章對海軍建設的不遺餘力和最後的死不瞑目,多少敬佩多少唏噓⋯
  •     悲憫而溫柔,讀到兩個細節幾乎想落淚:1. 容閎年輕時候說:我雖然窮,卻不能沒有自由,傳道固然好,卻不是造福中國的獨一無二的事業……志願書一經簽字,我就受到束縛,很可能坐失為國家謀福利的機會。人類應盡的天職,不能因為貧窮而改變宗旨。2. 詹天佑的父親簽下的留學契約書:(童男詹天佑)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     听你的介绍,很想看呢。
  •     好看得不得了的好書,催人淚下。
  •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电视里看到纪录片《幼童》,讲述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在网上搜索一番,共5集。
      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中学历史教科书里讲述“洋务运动”的章节就对晚清派遣留学生赴美一事有简短描写。但是经常挂在嘴边说的事,我们未必就真的熟悉它。
      纪录片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各种不同渠道得到的信息集中于荧幕,再现一百多年前这群孩子赴美留学前前后后的细节。体会特殊时期的特殊历史人物的历史境遇,需要这样的细节。这群本来很普通的孩子如果放在今天,我们充其量可称其为公派留学生。但在当时他们实在太特别了。对他们自己而言,大洋彼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旅行和学习意味着未知的未来——跟当时中国书生的科举之路截然不同。而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他们承载着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大清帝国的中兴希望,背后支持他们的正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
      纪录片的有些细节值得琢磨。譬如,这些留美幼童在美国的生活与今天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面临的境遇颇为不同。作为官派留学生,他们的生活在很多方面比起美国当地普通学生要优越。19世纪的美国,并不是每个青少年都有机会进入一流中学和大学学习。一些美国学生甚至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这群中国留学生却不必如此,他们看起来无忧无虑、意气风发。他们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举止优雅,甚至在体育运动方面也表现出杰出的天赋,赢得美国女孩子的青睐。今天在海外的留学生会有这样优越感吗?
      也有不幸的一面,就是他们完全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晚清民国的风云际会,那时候他们将回到自己的祖国大展宏图,也可能是清政府对他们的不满和严格限制,或因中美关系的变故而被中途召回。
      再譬如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初到美国,新大陆这个年轻的共和国以她宽厚的怀抱拥抱这群孩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加以抚养和教育。留美幼童与美国当地的家庭、同学之间建立起亲情、友情,有的在当地娶妻生子,也有的因病夭折于异国他乡,再无机会返回故土。但这些只是一个方面,188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排华法案,在美中国人的形象被极度丑化。又因种种变故,很多尚未进入大学的中国幼童被中途召回中国,让人感到惋惜。
      还有一些,譬如李鸿章对留美幼童的关切,写信要求这些幼童在暑假里必须研习中国学问,担心他们被美国文化同化而失去对大清帝国的认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李鸿章的想法未免有些一厢情愿——长期生活于异国他乡而不受外国文化的影响自是不可能之事,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到身处晚清中国政治中枢的李中堂的一番苦心和苦衷。
      历史细节通过翔实的资料生动呈现,在充满变数的晚清中国,人们尚无法预知这个老大帝国的未来。但帝国的实干家们仍然在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和勤勉努力改变现状,这是一个过程,见证这一代人的理想与智慧、生活与友谊、幸福与痛苦,耐人寻味。
  •       因为只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过近代史,对清末的记忆只有两个字,屈辱。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不会背下那些条约(不说具体的条约,来气)。所以,离开学校后,马上把清末那些事给忘了,见了涉及清末的书、电影也一律不想看,知道里面准没好事。
      也许,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多了,才会理解清末时期的人和事实际上对现代中国的走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八七二年到一八七五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年齡在九歲至十五歲的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曾國藩和李鴻章說,這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
      本书是对中国出洋留学之初的一次回顾,那些留学生本是为了维持清朝的江山,结果却有相当一批人参与了清朝的葬礼。那些送学生出洋的人,曾国藩、李鸿章,原先在我的记忆中是封建落后的代表,现在看,他们也曾为中华民族能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出过力。
      如果可以的话,还应给那些开创了中国学生出洋的人们记上一功,因为清末以后,改写中国历史的关键人物竟然大多数都有着出洋留学的经历。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周恩来,从邓小平到蒋经国,一辈一辈的留洋生投入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大潮中。也许,应该有人顺着中国学生留洋这条线索,把中国从清末到现代的社会发展串起来,说不准又是一个观察中国历史的新角度。
      看完此书,我想,补上清末的那些事,不管那有多苦。
      这应该算是不小的收获了,因此,推荐此书。
      
  •       在起初的三个幼童里,有一个名叫容闳,他的名字将在往后的岁月里被镌刻于耶鲁大学校园里。这个第一个毕业于外国大学的中国人也将在自己以后的岁月里为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而不停地奔波劳累。
      
      一共有两百多名学生被分批公派出去,十五年后,他们回来了,分等级地拯救中国,改变现状。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后来校长——蔡绍基,京张铁路建造者——詹天佑,民国第一总理——唐绍仪,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设计者——郑廷襄,为反排华案奔波的李恩富,开创中国警察制度的曹家祥……单子列出来将是长长的一串。
      
      留美幼童的初衷是培养中国最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在留美期间清政府都一直要求留学生们必须时刻谨记祖宗教诲,只可以学习理科知识,一切与老祖宗的东西相背离的东西都不可学习。短短的几十年留学期间,清政府可能一共派出了五批左右的学生,学成归来,这些留学生的作为也值得肯定。
      
      但是,我总觉得这是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清政府的意识,没有足够的清楚世界的格局。而他们派出去的学生也是秉持着“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观念。这比往后的去日本留学的学生的觉悟要低。从这个渐变过程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存亡意识,革命意识的觉醒。历史证明在推翻帝制,创建民国,创建新中国的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在清政府派遣学生去美国留学之后,许多民间的自费生,地方的公派留学生这些人的身上。
      
      这就要说到一点,越往后,人们就越清楚地意识到,就过图存的唯一出路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也就是说是思想上的觉醒,也就需要一个精神的导师。显而易见地,精神方面对国人的影响圆圆大于其他任何方面。比如,鲁迅的留学经历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事情。一个有足够完善的新思维的人,就可以引领一个群体拜托旧思想。再来考虑新科学,新技术才是不二选择。(也不能绝对地说有先后,其实二者应该同时进行,但精神方面的学者我期望还是多一些的好)从最初的留学生我们也能看出,这项计划的实施者们急于改变中国最实质的问题,而不在于改变最本质的东西。这多少有点让我失望。也可以理解。
      
      另外,从留学一事我也拓展了我对李鸿章的看法。这个在中国近代最耻辱的日子里感触最耻辱的事情的官员一直以来都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来面目。清政府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琢的地步,但李鸿章仍然想救活这匹垂死的老马,所以在留学一事上,当容闳提出来之后,踏遍为此事奔走,并且一些留学生给保守派们的把柄也成为朝堂上攻击李鸿章的证据。这对老李是不对的。(也有可能老李有自己的打算,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打算,他在留学的事情上所做的努力使不容忽视的)李鸿章让国人感觉混账的是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马关条约》,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起初《辛丑条约》的赔款金额是清政府难以忍受的,经过李鸿章的努力,(另一方面,美国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美国改变了赔款条例,最后达成一致的就是后面的留学经费——“庚子赔款”。而且,你且往后退一步,若是李鸿章不签,一会有他人代签,李不过是枪手罢了。(也有许多人在清政府的外交政策上表现出了许多强势,例如左宗棠收服伊利,曾国藩的什么关系的亲戚和俄国关于新疆问题的谈判,还有在西藏问题上不妥协的那谁,可能是梁诚)许多年后,学成回国的大人们站在李鸿章面前时,李鸿章已经是72岁高龄,在往后几年里他能为中国做的就是收拾“西狩”的残局。一代名臣,卓有远识,但却生不逢时,叹息。
      
      这是一个没落王国最后的稻草,也是一些有远见人的稻草。
      
      一个留学团的力量也捉襟见肘,但绝不可小觑。
      
  •     历史的记忆......
  •     這書應該看過,但顯然不是這個封面 現在很多書,換個封面便再出了,也不管早先的印本還在自家書店裏正在打折。 更有甚者,換了封面,便算是新版了 前天看到《張文虎日記》,說是今年第一版 天啊,難道,難道我幾年前費盡周折買到的那冊是盜版不成? 或者,整理者或出版者又代張嘯山補寫了幾段新日記麽?
  •     蛮有意思的
  •     事实上,第一批留美幼童当时在大清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达官贵人的子女是绝对不会留洋的。但这批幼童确实是千里挑一的聪明儿童。
    纪录片远比书籍动人,逝去的故事犹如墓园前美丽的常青藤,哀伤世事多变,报国无门。这批留美的儿童们,在后人看,承载着中华的启蒙和文艺复兴的寄望,结果大部分被命运嘲弄半生,哀哉,这个古老顽固的国度。
  •     近代史就是虐心啊
  •     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如今这个还叫中国的中国。
  •     以前用來做中化報告。
  •        是无意间在《子午书简》里看到介绍这本书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忽然想起,就买了。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每天也因为读这本书更改这QQ的签名。
      
       想起高中时候学习近代史的情况。记得书上多半是在批判晚清政府。关于近代化的笔墨也有些许,也一再被老师提醒说这是重点,只是角度却有很大差异。记得老师当时说,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李鸿章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我想老师是尊重历史的,她告诉了我们一些真实的话。只是基于考试的需要,她没有深入地展开,而专注于应试的我,也没有体会到老师那些话的含义,只是带着很多的不解,继续着近代史的学习。
      
       早就意识到需要重新认识近代史和近代化,只是迟迟没有切入点。而这本书,又让自己的这个念头更加强烈。这段不能回避的历史,我曾经最最不愿意了解。现在想来,才发现自己的无知,越是屈辱与不可理解越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了解历史的真相,了解种种的前因后果。因为,我们的现在,是从那个时候发展而来。而我们的现在,又将衍生出以后的未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