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喧囂的孤獨》书评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2-11-1
ISBN:9789867975638
作者:[捷] 赫拉巴爾
页数:130页

过于安静的喧嚣──读《过于喧嚣的孤独》

是初初远眺新光车站时突如其来的想象,总觉得迷恋着午后难得的悠闲是种绝对的幸福。在这标榜绝佳视野享受的下午茶餐厅里用餐,人潮来来往往在各取餐区来回穿梭,还没来得及搞清楚到底是吃下午茶还是正餐,旁边一桌早已堆满一整桌的佳肴。等到回过神来才发觉也不过就是对情侣,不知怎的就是没能明白不该是顿浪漫的午茶浪漫的邂逅,怎么大家就像是打仗一般,拼了命的只是想着如何把那已经花掉的钱,努力的拼回本回来?阳光倒是一如往常的斜斜的射了进来,适当的空调均衡了阳光可能的热度,属于我和妻所待的这个角度,除了能多看几眼高雄港外,比较动人的反倒是以中山路为主轴的林荫大道上无声往来的车辆。整个远眺的景致明明是该喧嚣的城市风景,就是没听到喇叭鸣按引擎声此起彼落的烦人音响,安安静静在眼前出现的,彷佛是部无声的电影,演出城市里的众生相,耳畔却只能听到偶而传来的爵士乐声。嚣闹被隔在透明却厚实的窗玻璃外,顿时间有了种幸福的感觉。还有种更动人的幸福,是读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时意外感受到的。那个混迹在废纸堆里的汉嘉,不厌其烦的喃喃自语,诉说着自己习以为常的处境,在从来不被人重视的废纸堆里他感受到与知识为伍的乐趣。这老早超越一般人想象的际遇,是种唐突的意外,不过是从事废纸回收及处理的城市边缘人,却自顾自的筑起汉嘉自己所谓的「爱的故事」,举目所及的是被这个城市遗弃的废物,却包裹着向来当成是沽名钓誉的因阅读而来的气质,或许在汉嘉的脑海里经常出现的画面仙风道骨的翩翩君子沈吟不绝的诗句,而那段倒目前为止几乎称得上是绝无仅有耶稣与老子的相遇,更是赫拉巴尔超凡想象力的实践。汉嘉或许真是孤独的在废纸堆里从事他日常赖以维生的工作,却不断在各种知识领域中来回穿梭,而享受了孤独中交战不已的喃喃絮语,总觉得「过于喧嚣」是真好的形容,汉嘉所享有的不就是这些?而那个享受下午茶丰饶滋味的我所观看彷若无声电影的画面,却是另一种极端。后来我竟随手拿出背包里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恣意的读了起来。妻后来端来了份口味清淡的小火锅当成是我们所共享下午茶的最后一道美食,身旁那一桌情侣早已离开,留下半桌端来却只吃了几口的菜肴,离开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不安,仍兀自沉浸在他们自以为是的浪漫里。我正巧读到汉嘉打包被血水浸湿的废纸,并在其中一包计画放进去尼采的《瞧!这个人》,是个血腥至极的画面,让我回想起读国小时同学家旁废纸回收场我们的身影。声音同样是消失了的,但明明该是热闹异常的场景,就像被隔在厚重窗玻璃外的城市原有的喧嚣,全成了「过于安静」的状态。

值得再讀

《過於喧囂的孤獨》,一個人與一份三十五年的壓紙工作,後果,就是積累了以噸數計算的書籍。他對書的愛,有如對生活和生命的愛。只是,世界總在改變,人們也不愛他所愛。戰爭、愛情、對生命的感悟⋯⋯ 一切的一切,在書中,有一種悲懷,對人類集體的悲愴。或許,對每個人而言,我們都有著這樣過於喧囂的孤獨。他一再說:天道不仁慈,有頭腦的人也不仁慈。是不是這樣的?是不是?我不斷拷問自己。天道不仁慈,還有愛和同情嗎?這是一本能讓人反思自己的書,反思自己所處時代的書!在德國坐火車的路上,囫圇吞棗一樣讀完,有時間,要好好地,安靜地再讀⋯⋯

污穢環境下的雄辯華麗小宇宙

看過赫拉巴爾的小說《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改編的電影,電影如舞台劇一般,一幕幕看似荒謬卻也極真地展現捷克的歷史動盪,在戲謔誇飾中浮現繁華過盡的滄桑。因此對他很有興趣,買進了他的書二三本。第一本讀的就是《過於喧囂的孤獨》。序言裡說道,他改寫了三次,每次用不同的語法陳述這個故事,才鍛鍊出此書精鍊卻華麗的思想、語句氛圍。如同他品味美麗詞句,讓句子溶解在他的身體裡,這本小書的許多句子也能如此衝擊讀者的心,如一顆顆散落夜空的星。在星群裡如小星系獨立的故事們,如曼倩卡、舅舅、吉普賽女孩、尋書的美學教授、書的來途和去路,各自展現其自在、憶舊、自由、尋求真理的美麗與哀愁。主角對於書的蒐羅和愛好,宛如《紙房子裡的人》堆疊書屋的魔幻場景,然而能信手讓老子耶穌兩大東西哲人出來對話,也能自由調度對比各名著的名句景況,無論在怎樣單向度的生活中,都能自得其樂,直至那份喜悅與獨立被制度與效率剝奪…紙作為生活用品和思想載具,其上的文字卻成為洗腦工具,或不被閱讀理解,才是赫拉巴爾最深沈的悲嘆吧。即使如此,赫拉巴爾永遠是如此的舉重若輕,在一個個逼近死亡的時刻都能開出燦爛輕盈的想像啊。

仅是回忆

三十五年来,我置身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多少年后,当我再读那个三十五年降自己置身废纸堆中的汉嘉时,会不会记得今天?2011年11月10日,孤独的圣单身节前夕。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台版书,繁体竖排,阅读起来,不太习惯。上午一个人去罗湖区确认报名,在地铁上,独自翻完了这本书。你是否会记得,在环中线上略显空荡的车厢,读到曼丽卡的时候,身旁女人身上传来的廉价香水刺鼻的味道?你是否会记得,当他把沾满血污的纸和各种颜色的苍蝇送进压力碎纸机的时候,地铁穿出了地面,你抬起头,看到了被大片乌云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塘朗山……他所听到下水道中的各种老鼠的撕斗的声音,他舅舅退休之后建起来的小铁轨与废弃的小火车,他那沾满血水与苍蝇死尸的手去打啤酒,以及那个吉普赛的小姑娘!对啊,还有那个一言不发的吉普赛的小姑娘!想起这些,你会不会听见地铁里传来的阵阵风声,以及国语、英语、粤语的报站声:坂田、五和、布吉……你会记得么?2011.11.10

不好看!

未知是否翻譯的問題, 我看不出這本書有值得細味的地方, 角色設定活脫脫就是精神病人...不是想象過度那麼簡單了總覺得為堆砌字數而完成的一本書, 從根本上很多內容都不需要的

殉道者

昨晚开始读这本书。对于译文小说总有点后怕,因为译后的文字好像不能真正贴近作者的原意。不过这本不同。我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流眼泪。我觉得那瞬间我好想懂了。为什么这本书是悲伤的。那是眼看着文化被吞噬掉,而无能为力的心境。那些被送进机器搅碎的只是废纸吗,不是的。好的书籍是承载着文化的容器。好的书籍是美好的。可是这些美好,好像无人珍惜。这是一出悲剧。把美好的撕碎给人看,很多人做了这样的事,或是正在做着。我知道,书中的他是个殉道者。

對絕望的深情擁抱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這是本書的主角,在惡劣的地下室內用壓力機為最污穢的廢紙打包再造,並從中透過檢拾被遺棄的經典名著而無意中學得淵博知識的老工人漢嘉,在通篇獨白中,開首的第一句。單單這句已叫我神為之奪:絕望和深情,兩種激烈矛盾的氛圍奇詭地交織在一起,那是一種難以言傳的腔調。容許我詭辯的說,那是對絕望的深情擁抱。我完全僵住了。「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那是老打包工漢嘉的讀書的方式,也是我戒不掉的壞習慣...作者赫拉巴爾於書內另有多段叫我震撼的描寫,這無疑是因為他卓然脫俗的想像力,以及對人類文化被人類自己無情踐踏的深刻哀慟。關於後者,漢嘉在參觀布勃內的大型壓力機一段有令人心痛的描寫:在那裡工作的年輕人掛著笑臉,喝著牛奶,寫意地把一車車未經開封的書本,無動於衷的撕開送到壓力機內碾毀,並教導來訪的一班天真的小學生如何跟著做,並為他們的小手最終戰勝了負隅頑抗的硬皮書而拍手歡呼...愛書的人讀到這裡,心頭無不像被鉛塊一下接一下的襲擊著。至於我、或把赫拉巴爾尊崇為他們那時代最了不起作家的米蘭.昆德拉,或自覺為「媚俗」所苦,在這「對大糞的絕對否定」裡面載浮載沉,束手無策的任個一個人來說,以下節錄的一段,可能更叫人震顫不已:「那是波爾卡舞,我看到曼倩卡的緞帶飛揚起來,拉成一個圓圈懸在我們四周,我隨著樂曲放慢舞步時,緞帶也隨即揚起,不時打在我的胳膊和我握著曼倩卡小手的指頭上,最倩卡的手裡還拿著一塊雪白的繡花手帕,我對曼倩卡說我愛她,這是我第一次向她表白愛慕之情,她悄聲說上小學的時候她就愛上我了,於是她把身體靠過來,緊緊貼在我身上,我們一下子便前所未有地親密了。後來曼倩卡要求我跳邀請舞時作她的第一個舞伴,我高興地喊了聲:好!邀請舞剛剛開始,曼倩卡卻忽然變得臉色蒼白,她請求我稍稍等待,她出去一會兒,只需一小會兒,她回來時兩手冰涼,我倆繼續跳舞,我抱著她旋轉,一心想在大伙兒面前顯示一下我跳得多出色,我同曼倩卡多麼般配,我倆是多麼漂亮的一對兒。波爾卡舞曲的旋律開始快得令人眩暈,曼倩卡的緞帶飛揚起來,同她的金色髮辮一齊高高飄動,突然我看到跳舞的人們紛紛停了下來,臉上帶著憎惡的神情躲開去,最後除了我和曼倩卡,其他的人都不跳了,他們圍成一圈,不是讚賞我們,而是因為圈子裡有甚麼可怕的東西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四處飛濺,對此我和曼倩卡都不曾及時察覺,直到曼倩卡的媽媽跑過來驚恐地拉起曼倩卡的手,慌慌張張把她拉出了多爾尼飯館的舞廳,以後沒有再回來,我也再沒見到曼倩卡,直到幾年以後,因為打那時候起他們便管曼倩卡叫甩大糞的曼卡,原來那天曼倩卡由於要跳邀請舞,又由於我對她說我愛她,她心裡既興奮又激動,她跑出去小便,不巧農村飯館的廁所糞便堆得滿到坑口,她的緞帶浸在糞便中泡濕了,她在黑暗中跑回燈光明亮的大廳,開始同我跳舞,緞帶上的糞水便飛濺開來,落在跳舞的人們身上,所有的人身上...」這場「糞便之舞」叫「媚俗」幻滅,赫拉巴爾狠心地用糞便向我們宣示現實的況味。 最後還有一段漢嘉自白的文字,特別適合我等三流文藝青年,頂著臉紅不理,也要錄之而自許。「我有幸身處孤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狂妄,我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份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是喜歡我這樣的人。」原文刊於:法蘭.奇談http://chanvinci.com/blog1/?p=325

美,原是产生于巨大的反差之中

自己留存的读后感。叫了你不要看就不要看,看了就莫吐槽,吐槽遭雷劈。设置了“有关键情节透露”其实只是为了不要让人马上看到前面几句话而已!这书太操蛋了,一个章节只有一个自然段,没有分段!这书太牛逼了,明明是个很无聊的故事,但是又居然写得很精彩!明明只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明明只是个卑微的像老鼠一样在地下室活着的人,明明只是一个干着肮脏的工作的人,却奇妙地带着传奇的色彩,他把这样机械重复的工作看待为一种伟大高尚的事情并且享受其中,他离不开那些从废纸堆里找出来的书,离不开压力机。他的内心因为阅读而装满了知识,即使是平凡的生活在他的回忆里不知为何都和那些伟大的真理挂上了联系,似乎都带着淡淡的隐喻。他似乎有着伟大的理想,但却仍然继续做着打包废纸的工作。打包废纸是一件带有“毁灭”意义的工作,把所有有价值或无价值的书和废纸碾在一起,在化学物质的处理下变成新的纸。他却并不因此绝望,或者说是绝望到头已经麻木了。他不再觉得这样的毁灭是毁灭,因为书的内容随着他的阅读流到了他的思想中。他给这个工作赋予乐趣,将符合情景的名著塞一本到某堆废纸中一起打包,在外面裹上名画的复制品。好像所有的文明都可以这样轻易地变成垃圾被毁灭,但又似乎并没有被毁灭掉似的。这本书腰封上的宣传文案是严重不符合书中故事的风格的,越是强调赫拉巴尔说过的那句“我之所以活着就为了写这本书”、强调“赫拉巴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就越是显得浮夸,其实这本书的风格非常朴素,而它的精彩程度完全不需要用这样的字眼哗众取宠。故事最大的美就是产生于所有强烈的反差,单调故事中的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小人物的平凡的外在和高贵的内心世界,还有我最喜欢的,故事内外的冷漠和热情(人物对于生活的冷漠和热情,还有故事叙述的冷漠与热情)。我喜欢在描写孤独时迸发出来的热情——是以称之为喧嚣的孤独,也喜欢在那些充满力量的叙述之外骤降的冷漠,不停重复那句“天道不仁慈”、“聪明的人也不仁慈”。这些东西的强烈反差,同时制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是觉得这个人物可怜,还是可敬?他的一生,有意义还是毫无意义?这种判断的标准不是确定的,而是因为这些对立面的相对平衡而模棱两可,你可以认为他是可悲的,亦可以认为他是可敬的。他在孤独地冷漠地机械地打包废纸的时候,回忆起曾经充满热情还会憧憬永恒的爱情,你能确切地判断这个人到底是孤独或是不孤独的吗?(他活在孤独的当下,然而却拥有不孤独的回忆,那你认为,他拥有的到底是当下的孤独还是过去的不孤独?大概你会倾向于二者兼而有之。)就好像他在思考的prgressus ad futurum(向着未来前进)同regressus ad worignem(朝着本源后退)二元对立统一的问题,作者大概也希望在这样对立的两种极端中找到融合点。再次表达对朴素又充满力量的文笔很有爱!“房屋像件衣裳似的静静坍塌”这样的神比喻真是值得回味再三。房屋坍塌的激烈和毁灭就在“像件衣裳”的比喻中被消解,恰恰是从这里看到了坍塌的激烈与平静二者反差的美。太喜欢描写吉普赛小女孩跟他那段感情的段落,明明就是莫名而来的一段感情,明明什么情节都没有,却能这么漂亮,就好像开在废墟上的一朵花,充满了无法解释的美!不过鉴于自己的无知,书中许多的引用和隐喻我都是看不懂的,只能默默去试着领会背后的深意。但在无法领会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些旁征博引有点显摆的成分,不过我也是没有资格做这样的论断的,所以只能说是有这样的感觉。P.S.题外说一句,看此书的时候可以一边听《the blue notebook》里的《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这歌,我在火车上一边听手机里的歌发现的,就退回来一遍一遍重复了。有助带入氛围,嗯,个人觉得还挺重要,不然这本书要一口气看下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想想开头我说的,一个章节就一个自然段!而且这书还是繁体字,竖排版!)最后又到了不得不评星的环节了。必须承认,我只看到了大概60%这样的进度,所以以上↑关于这本书我说的所有评价都是可能有错的。而这五星是为了给不是为了看故事的人看的,想看牛逼的情节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这本书,洗洗睡了。

包,愛

天道不仁,他反复地說。地下管道裡有交戰了幾個世紀的鼠族,天上的藍風箏somehow帶走了他的姑娘,巨型的壓力機和帶著橙色手套、喝著牛奶的青年把整個城市打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對於書籍和工作的愛如此渺小,擋不住新舊交替的滾滾的巨浪。每一個對生活懷有熱忱的人都會驚訝於本書濃郁的死亡气息,以及让人骨骼肌颤栗的预言式口吻。“有一天我也会被打进包里的吧。”合上书页,part of me was shaking there.老鼠的眼睛唤醒了刽子手的人性,他从带血的铲子里,看到了更胜于星空和道德的同情,即是爱。小胖把这一段用红色铅笔勾出来了,确实是全书最为传神的一段。次之,就是嚷着要被风筝拉上天的,小鼠一般窝在床铺上,靠着火光活着的吉普赛无名姑娘。感谢伟大的潘记丰富的藏书,更感谢亲爱的小胖慷慨相予。

赫拉巴尔

赫拉巴尔曾说:“我实际上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和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是个两栖类和合用一堵墙的两间房;拉伯雷式的笑,赫拉克利特式的哭,或者相反。

摯愛的小說!

[35年了. 我置身在廢紙堆中. 這是我的Love Story! ]..... 一個廢紙打包工的故事... 一個作者半自述的憂傷敘事曲.... 一本深寓哲理的經典... 一齣如詩的人生狂想.... 一部難以形容其美的小說.... 真的愛極了....

[心得] 過於喧囂的孤獨

http://samibook.pixnet.net/blog/post/23973336這是一本很薄的書,還是用再生紙印的,很輕很好攜帶。雖然,它實際的重量並不重,但寫的卻是一個沉重的故事。Ruby推薦我看這本書,她說難過的書可以讓難過的人大哭一場,之後就不難過了。至少,對她來說是如此。於是,我便抱著一種「好吧!就來大哭一場」的心態開始讀這本書…漢嘉是一個打包工人,他的生活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他從事的工作是破壞、消滅、毀壞這些客觀存在的物質,但他卻是一個倚賴書籍給予的精神寄託而活的老人。外表來似孤獨,但他經歷的卻是一個過於喧囂的孤獨,他並不孤獨,相反的,他的生活異常喧囂。他閱讀誌文、《道德經》、情史、哲學、文學、歷史…各類的書籍。對他而言,書不只是書,他代表著很大的精神意義。看到老師帶著小孩來到工廠戶外教學時,小孩們依樣學著老師,用他們的小手用力地撕爛手中的書,他難過得不願意再看。對他來說,打包是他的工作,但那對他是有意義的;孩子們天真地學著破壞的模樣,好像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讓漢嘉心裡難過,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他只是一個打包工人,他所能做的只能哀求別人別因為較有效率的社會黨人和新機器而將他免職,他所能做的也只能要求自己寬恕自己,身為一個自己不願意成為的人。其中有一段敘述,我覺得很有趣。加利西亞虔誠教派的猶太人常繫一根色彩鮮的、有條紋的腰帶,把身體分為兩截,比較討人喜歡的一截,包括心、肺、肝和腦袋,以及只可勉強容忍的、不重要的一截,即腸子和性器官前截,天主教的神父們則把這道區分線提高到脖子上,把教士硬領看作一個明顯的標誌,突出大腦獨一無二的至高地位,因為大腦是上帝蘸手指的托盤(…)我想到了修女們,她們用無情的布條把腦袋纏得嚴嚴實實,只薄薄地片下一張臉龐,嵌在上了漿的頭裡(…)我看著這些在水裡拍濺著水花游動的光身小孩,他們對性還一無所知,他們的性器官,誠如老子教導我的,卻已暗中成熟,我想到神父和修女的那些布條,猶太人虔誠派的腰帶,我暗自尋思,人體是一只計時的沙漏,在下面的到了上面,在上面的到了下面(…)這樣的形容好有感覺,我能想像人的身體被分為兩部分,較為喜歡和勉強能接受的兩截。神父和修女把後這道區分線往上提高,強調至高無尚的人腦。其實,人體只是一只計時的沙漏,在下面的到了上面,在上面的到了下面。當我們對性一無所知時,就和那些在水裡拍濺著水花的光身小孩們一樣,天真無邪、沒有機心。一旦嘗到性、慾望的果實,就像亞當與夏娃偷嘗了禁果,像是一道深深的印記,刻印著你有罪,因為懷抱了慾望、歡愉、高潮、機心。就像之前看的那本《與國王作愛》中所提到的,性和權力似乎畫上了等號。一旦人類無法克制對性的渴望,就如同背負了一條深惡的罪刑,無法翻身。有一句話讓我想起之前說過,我覺得很多詩人都選擇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好似那才是活過的證據。過於完整的生活不夠藝術、不夠殘破,所以沒有好的元素和悲傷的情緒,我們唯有被粉碎時,才釋放出我們的精華(節錄自頁124)。最後,漢嘉選擇以自我結束的方式,將自己的精神貢獻於那台壓力機中。壓力機向他闔攏,書角頂住了他,壓板壓在他的身上,全身漸漸地被擠扁、壓平、直至乾涸,剩的不只是每個包上的一灘血水,他用這種方式換得了接觸真理的機會,他看見了花園、悟觸了真理、到達了天堂。他消失了,消失於這個不仁慈的世界上了。讀完之後,我沒有像她一樣痛哭,但心裡卻感到無比的沉重,正和他輕薄的外觀成了強烈的對比,它著實不輕。Ruby問我難不難過,我說,「那是一種很沉的心痛。」會讓人很難開心的起來,但不至於令我大哭。但它是一本好書,一本值得看的書。

过于喧嚣的孤独

实在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题目了。我想,当赫拉巴尔写下它的时候,他的小说几近成功,太空里的黑洞已然生成正张开大口等待它的猎物——无辜而懵懂的读者的到来。读完这本书,读了两遍,几番思量仍然不太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只是觉得它好。一个铺天盖地的天罗地网。第一遍读完,还是在夏天的泳池边上。跳下水去,皮肤抵着池底就像汉嘉躺在压力机槽子里等待死亡的来临,在窒息将至之前我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再读一遍,把那些初读时像金星一般闪烁在脑壳外的字符一网打尽。读完第二遍,已过中秋。大惊失色,原来这本一百多页的书整整消耗了我两个月的精力,然而它消耗了赫拉巴尔的一生,他说:我为《过于喧嚣的孤独》而活着,并为它而推迟了死亡。不记得上一次为一本小说这么绞尽脑汁是什么时候了,赫拉巴尔的第一句话就把猝不及防的我拽进了时光倒流的黑白纪录片: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三十五年来我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第一遍读完,我说,这是一部传记。一个卑微的人,但是热爱智慧的人的传记。一个为了亲近书而做了一辈子废品收购站的打包工叫做汉嘉的人的传记。一个高贵的人的传记。之所以称他为高贵的人,是借书中出现的黑格尔的话:高贵的人不一定是贵族,罪犯不一定是凶手。第一遍读完,掩上书页我有深深的悲哀,原来智慧并不能拯救人类,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的原来不只是腐朽还有人类最值得珍惜的文明,我们一如既然地奔向毁灭。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时在想什么样的文字是可以传世的,称得上好的文字。是诗性的,如《红楼梦》。是神性的,如《圣经》。是哲性的?有限的故事是无穷的可以延伸的隐喻。小说里有一个意象牢牢地抓住我,那就是一堆大粪。这堆大粪出现了三次,成为了汉嘉人生无法逾越的障碍,它滑稽地毁掉了汉嘉的爱情。这堆大粪第一次出现是在汉嘉向曼倩卡表白爱情的乡村舞会上,听完汉嘉的表白曼倩卡一激动去了野外的厕所小便,回来的时候长辨子上浸满了大粪,随着舞蹈四处飞溅,成为人们的笑柄。耻辱让曼倩卡迁居他乡,他俩再一次相见已经是五年后。再续前缘的两人兴致勃勃地去山区滑雪。此刻那堆大粪又出现了,曼倩卡在阳光下从高山上滑下来,汉嘉躺在旅馆的平台上饮着酒动情地注视着她,她转进小树林,停留了一阵又美丽动人地滑进人们的视野,只是滑雪板后面驮着一堆屎。在平台上晒太阳的游客的众目睽睽之下,他们的爱情再一次被大粪击倒。文中第三次出现的大粪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是在前两次之前,“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对自己怀有美好的希望,有一个时期,我想我应该打扮得漂亮些……”汉嘉穿着时髦的凉鞋和一双紫色袜子,带着一束花去约会的路上,却一脚踏进一堆狗屎。小人物的人生就是这样?世事无常不可把握?幸福似乎就在眼前其实却越来越远。第二次读完书,我发觉当拉开时空距离打量汉嘉庸常的人生却是一部平凡的传奇。传奇的妈妈,喜欢甘蓝的妈妈,骨灰撒进甘蓝地里,家人吃了。传奇的舅舅,死后化作一滩淤泥,却是死在最喜爱的火车信号塔下。传奇的工作,传奇的爱情……难道平凡而传奇的人生不是幸福的?多少人临死前回忆往事,只是一片空白。小说里隐喻无处不在。布拉格地下水道里激烈战争的灰鼠集团,“当我尖起耳朵仔细谛听时,我便非常清楚地听到了水声之外还有交战老鼠的尖叫声,牙齿咬进肉里,哀叫、欢呼、鼠体扭在一起的厮杀声,这些声音来自难以确定的远方,但我知道无论在哪个郊区,我只要掀开铁盖或铁格子下到井底,到处到处都在进行着一场老鼠的最后战争,看起来像煞是最后战争,它将以一片欢呼告终,然而一旦找到什么论据,一切便将从头开始。”这就是人类的宿命吧,永远的争斗直至灭亡。当然最美的还是汉嘉和吉普赛小姑娘的爱情。两人一起放风筝,“我不禁浑身一阵哆嗦,突然间我觉得那风筝就是上帝,我是圣子,那绳子是使人得以同上帝沟通、得以同上帝对话的圣灵。”这一刹那便是永恒。泡一杯速溶咖啡,格子后面的同事说好香。我没有转过头去,转过去也看不见同事的脸,只能瞧见那坨冒出隔板半个身子的纸巾。我们的办公室是长方形的,用不明成分的化纤板隔成许多小格子,每天我就缩在自己的格子里台面上堆着学生的作业本和我的书。于是想起赫拉巴尔在小说里的一句话:我最喜欢去的地下室是暖气房,那儿有一些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让工作紧紧拴在那里,犹如家犬拴在自己的窝里。

互联网并没有发明新的文字

最起码,没有发明比人的语言牛的东西。从人格的形成上看,主人公从废纸中汲取的文字营养和今天从互联网上看到的营养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似乎他老人家这种学习方式比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在最基础的方面还要先进很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