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亚文化》书评

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ISBN:9787507209105
作者:李银河
页数:440页

腐女群体和基友文化

好奇怪 这本书看过的人不算少书评却这么寥寥几篇?首先说明一下 我不是同性恋虽然从小到大 喜欢我的女生似乎比喜欢我的男生还多本人雌性 摊手 ╭(╯^╰)╮但是我的性取向是没问题的做这个说明并不是为了把我和这个群体撇清而是为了表示即使我不属于这个小圈子我也一样可以呼吁——这个团体应该得到ta们应有的权利关于这本书就不说了 全五星想要了解中国大陆同性恋状况的不管是支持的 还是反对的 都应该看看不过我猜反对的人估计没什么兴趣如果非要为这本书提一点儿建议的话就是材料有点老了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访谈手记不过话说回来 在上世纪90年代就能把这本书写出来李银河老师得多不容易已经又过了20年真心希望李银河老师能写一下同性恋群体的现状这里有一个对状况改变程度不知道能起到多大作用的因素——网络以及以网络为工具的文化渗透近几年 百度贴吧 以及现在人气更旺的微博上出现了一个“腐女”群体她们受日本漫画影响 喜欢耽美以及BL漫画具体我也不是很懂 我没看过但简而言之 似乎就是喜欢看男同漫画的一群年轻女孩她们认为 那种纯纯的男男之爱是最美好的甚至据说有人把自己的男朋友掰弯(不知道真假)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喜爱男男之爱的愿望这股风越兴越盛甚至以前很多鄙视同性恋的直男现在也经常在微博上把自己的男性朋友称为“基友”微博上也经常能看见“搅基”“搞基”这类字眼似乎大家都不把这当回事 将其当做很普通的玩笑微博 人人和开心上这几年也有不少基友秀亲密的甚至有基友秀婚纱照的 脸部没有打码他们真的很勇敢 从目前微博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来看这种腐女群体和“基友文化”似乎会起到一定程度的脱敏作用降低大众对同性恋的阈值但话说回来我认为这种脱敏作用会有但怀疑其作用有多大看看李银河老师微博上那些谩骂就知道了在我看来 微博已经是天朝思想最开放的人群集合了而李银河老师新浪博客的评论功能甚至是常年关闭的——因为口出秽语的人太多网络上是一回事 现实生活中又是一回事如果是私企应该要好些像我所在的事业单位如果哪个同事是同性恋者 并且大家都知道即使同事之间不会太受影响但提职评优秀什么的 难免领导心里会有想法在网络上或者大城市尚且如此我不认为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同性恋者处境会有多大改变顺便说下今天刚在微博上看到的台湾相关协会调查显示台湾58%的同性恋和双性恋曾遭口头骚扰、肢体暴力和性侵害约30%考虑过自杀 18%曾试图自杀台湾尚且如此 我对大陆持更加悲观的看法再顺便说下看的另外一个心理学家所著的的书里写道现在美国一些年轻人热衷于同性恋已经不是单纯出自性取向了而是作为“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的一种方式类似一种人生体验不过我觉得中国的同性恋者还没新潮到这一地步吧

《同性恋亚文化》读书笔记

李银河教授在开篇首先对同性恋与同性恋者作出概念上的界定:“同性恋这一性取向是指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于行为;同性恋这则是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单是从概念的情感色彩来判断,它是非常客观、没有掺杂个人情感的。紧接着,李银河随后提到,“在我国,除了散见于报章杂志的零星文章,直到90年代以前竟没有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专著。”中国同性恋古已有之,并不罕见,从西汉“断袖”到明清男旦,无一不透露同性恋的身影,但专项研究的缺乏无疑是社会学、人类学、史学等多学科某一领域知识体系的憾事,所以,李银河此项针对同性恋的专项研究,意义自然是可见一斑。就其研究的出发点而言,“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莫大于文化上的差异”;“其次…但是我们证明,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哺乳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那么事情就完全不同了”。此外,“人们为了对某事做出判断,必须知道有关它的基本事实。”在一个异性恋为主导的社会语境下,同性恋这一与之相对立的概念与群体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差异,从其地位上而言存在主导与边缘化的差别,在看待的态度上,就像对待雅文化与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我们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因为文化是无高低贵贱之分的。单就同性性行为而言,它存在于人类中,也存在与其他哺乳动物中,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因为存在的共性,这项研究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在研究的一开始心里有了结果,是带着有色眼镜对同性恋群体加以批判甚至侮辱,这样做出的研究广泛传播开去,势必对没有涉足这一领域的人造成误导。所以,就这一议题而言,研究者首先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不对其加以过多主观性的论断,而是以客观事实的方式进行探究。就其分布来看,同性恋存在广泛,“存在于各个种族、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当中。”另外,李银河提到的数据,同性恋占人口的比例达到接近10%;大学男生中有16.6%的人有过同性性行为;全人口中纯粹同性恋的男子占大约3%—4%……,尽管照目前淡蓝网等机构提供的数据,10%的占比似乎有失偏颇,但从上述同性恋的分布和相关数据来看可以明确的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同性恋人群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相比荷兰等对同性恋高包容度的国家而言,同性恋群体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建立与完善;但另一方面,相较于伊朗、沙特等国,只以道德的偏见来审判,没有处以法律的极刑,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环境对于同性恋而言又显得宽松很多。总之,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人口数目的国家,高人口基数下包含着庞大的同性恋群体,在如何正确对待同性恋的问题上,官方也好,坊间也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你走,我不送你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大风大雨我也要去接你。”在一本研究同性恋的书里读到这句话,当时觉得心里猛然一颤,想起我那个只喜欢接人不喜欢送人的前男友,一整天都没有从那种模糊不清的悲伤情绪中恢复过来。也许一个多情的人,从哪儿都能看出情来。我没想到学术研究可以写得这么温情脉脉。以我一只脚都没跨进社会学门槛的业余水平来说,我也不知道李银河的这种分析方式是否适合——她做了很多单独的访谈,摘录了同性恋者来往的书信,书中甚至还有王小波写的一段小说体访谈,于是读到最后就变成了读别人的爱情故事,读他们的绝望与温情,而忘记他们所谓同性恋的身份。现在同性恋的身份似乎得到了认同,甚至在某些所谓“腐”群体中受到追捧,成为可炫耀的资本;更多的人以支持同性恋来表明自己有个开明的脑袋。我们都还没有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也会爱,会思念,会绝情,会始乱终弃,会遭到家庭的反对,像所有男人和女人的恋爱一样。所以我常想,有什么不同呢?大家都是一样的吧。在剥掉所有的外壳之后,人类不过剩下一颗同样孤独想爱的心。

恐懼源於未知

同性恋亚文化 之 恐惧源于未知现在对于同性恋的研究已经到了何种地步我并不清楚。而这本书也是我许久之前看的,细节也记不太清晰了。在说这本书之前,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四月份的时候脑子突然抽了,就在博客上提出了个问题说:“如果大家都在强调平等,认为同性恋与异性恋没什么不同,那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同性恋的成因,却很少关注人是怎么成为异性恋的?研究本身反映的究竟是什么态度?”我现在突然想到,现在普遍都把爱情定义为“异性恋”,市面上那么多研究爱情的人或书,其实本质上就都在研究异性恋。而很多时候,所谓对同性恋成因的研究实际上或多或少都仅仅在研究“恋”,然后从“恋”的本质推出前缀的合理或荒谬。当时我自己的想法是:这个问题就像男女平等一样,平等不是一概而论,尊重男女有异才是真正的平等。其余人当时的反应如下:1、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就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对同性恋的不理解和排斥所以我才要研究同性恋的成因。让那些人明白原来同性恋和异性恋的成因是一样的:一样是因为荷尔蒙,一样是因为大脑构造,一样是因为环境。至少我认为是一样的。那么他们可能会尝试去理解。2、....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是异性恋,所以就当作了理所当然了吧...3、因为就目前来说异性恋是大多数的而同性恋是少数的,然后一般大家会对处于大多数的那种状态习以为常,觉得本该如此= =(其实我现在觉得自己当时问了一个挺愚笨的问题。。。。)言归正传,关于书中的那些访谈录的确有些过时了,毕竟从九十年代到现在,仅一二十年间,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即便如此,很多地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而且很多时候,情况并没有如我们所愿地因社会发展而变得更好。比如去年还有男同性恋被抓,虽在法律、学术上不再列为“犯罪”和“疾病”,歧视情况反而披上道德的外衣以冷暴力方式愈演愈烈。书中说的第一次性体验的说法当时对我比较震撼,因而印象很深。而当时所做的一些调查研究似乎也印证了这点。它也许不是决定因素,但不可避免是一个重大的强化物。个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社会学习的“结果”。绝对的同性恋和绝对的异性恋都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在绝对异性恋和完全双性恋之间。而很多人坚持宣称自己天生就是同性恋是不可改变的,除了少数确为事实以外,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维护自我的统一,避免认知混乱。甚至有些恰恰因为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绝对的,这样的“坚定”和“不容置疑”只是为了否认内心的迟疑,增强身份认同。我这样说绝非贬低,也并非支持所谓“同性恋是可治愈”的说法。因为首先我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那何来治愈之说?你会去“治愈”一个喜欢绿色的人使其喜欢红色吗?其次,虽然从理论上说多数人的性取向的确可以通过后天的各种手段改变,但是我认为非常不人道也没必要,为什么要一个人经过那么多无谓的痛苦去改变一个并不危害社会利益也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喜好呢?你喜欢红色就非得运用比如厌恶刺激等手段逼得其他喜欢绿色蓝色黄色的人都厌恶绿色而喜欢红色?再次,即使你是专家,你凭什么判断你要去“矫正”的这一位就正好不是素质型同性恋?即便你侥幸碰到个境遇型的顺利赚得一笔,但是,你怎样判断他先天和后天的成分各占多少?我们这里用厌恶疗法来举个栗子。假设这是一位先天因素占30%,后天经历占70%的同性恋,你通过厌恶疗法使其放弃了那30%,这是一个成功的咨询吗?“治疗”或“矫正”性取向的做法,似乎是在制造分裂,哪怕他经过“治疗”如你所愿压抑了它们,却永远达不到你期望的“治愈”。因为前提错了,因为它的存在根本无法否认,你可以拿布帘遮盖它,也可以把视线转开或戴上眼罩不去看它,但你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补充:学术上把同性恋分为素质型和境遇型。通俗地说就是所谓先天和后天。从上面应该也可以猜到,本人是认为纯粹的素质型和纯粹的境遇型都是比例较小的群体,更多的同性恋都是两种情况混合的。)最后,那些不是贬低之语而是客观陈述,因为,那些举动其实是很多人的必经心理成长。举个栗子,A从小到大都被灌输某中是很难考的和自己距离甚远的,一直觉得自己和“名校”没关系,等到初三开始要关注报考信息时才突然发现某中在全市只派第六而自己完全有能力轻松考上全市任何一家高中,这时候A首先会震惊,接着会有一丝的恐慌或不信任感,因为他的一个“真理”乃至XX观崩塌了。接着他会在他人略有质疑时感到非常愤怒和伤心,极力强调(乃至以霸道任性的方式)自己的能力或说否认自己考不上某中的任何可能性。最后会接受自己能考上比某中更好的高中这个事实,也不会否认自己以前觉得自己考不上某中的想法。(这例子举得真糟糕。。)当然,多数时候并不是每个环节的这些细节都会这样清晰,因为如果事情不大,我们的认同会完成得很快。而如果非常重大,无论事情是何种性质,要完全接受到自己的观念体系里(乃至建立起新的XX观)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你从小的教育让你认为自己是个异性恋(这完全就是默认的啊),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也可以喜欢同性,你好震惊。然后你觉得“如果这是我,那我必然不是那个”,于是你过度地否认自己喜欢异性的可能性(或者否认自己对同性有任何非分之想)。当你真心认同自己身份的时候,你就不会害怕被他人质疑了。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怎么说而改变。而多数过度反应的人,是害怕自己真的如他人所言。异性恋者研究同性恋时,往往会在同性恋者习以为常的细节惊叹不已投入过多的关注,有时候其视野受其研究动机所制约,而且,愿意接受采访和参与深度调查的同性恋群体可能还不够代表性。而同性恋在研究同性恋时,常常免不了急于向世人解释、洗白,有时候难免陷入一些误区,也因自己身在其中反而只顾着针对异性恋者疑惑去剖析,却忘了一些非常关键但异性恋者懵然不知的细节。不过,有时候异性恋者研究同性恋会被误解是不是同性恋。而同性恋者研究同性恋所得结论则会被斥为“你是同性恋才这么说”。于是耐不住性子的不得不有所辩白。(哦,我都写了些什么……罢了……)大家对于未知总不免有些恐惧。面对恐惧,有的人采取否认。通过攻击来否认,通过否认未知之物来逃避承认。有的人采取面对。因为直面,于是拨开迷雾发现并无怪物,只有亲切的笑脸。

若要用视力来作比喻

若要用视力来作比喻,终日窝在学校的我,看到的只是别人盲点范围那么大的一丁点东西,而看不到的,则是别人盲点以外所能看到的,换言之,我几乎是瞎的。泡图书馆,做自以为能知道更多东西的事,这些都是我的盲杖,能探明的路况,就是我之所能及。然而很可惜,道行离千年老妖还有点远,每每沾沾自喜地说着“可见一斑”的时候,往往只是管中窥豹。书中插入了王小波执笔的几篇故事和议论,结尾的跋更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句号。我承认通过几乎全篇抄录拜倒在他的脑子下。我佩服李银河从庞杂的调查资料中提炼总结出这么一本“报告”,尤其是研究这个课题本身就万分艰难。更佩服王小波短短三言两语道破问题所在:“不想知道”往往是自挖双眼的举动。看这本书有一种题外的幸福感,一本李银河的书插着王小波的文,异曲中有着默契,多难得。看这本书也是坦然的,没有担心说被父母发现了就怎么怎么样,反正就这样摊着还做笔记(虽然抄的不是敏感字眼而是后面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况且跟大多数人一样,敏感字眼接触一遍就能记住含义也没必要动笔)……

评论

这书买了以后一直放在书架.最近趁着睡不着的时候,终于将这本书看完.虽然鉴于当时的环境,调查的样本不是非常多.但还是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同性恋这个弱势群体.书中大量的采用了同性恋者的书信和描述.本书有意避免了所谓的理性分析,而是展示场景给大家看而已.

0000000000

我叫小左左。今年二5 176 52 在北京。性格开朗 为人不C不乱 是个小男子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 我的手机号码是 13718804967 我一个人住噢。。..............................

关于禁忌

三年前的文章。那时,一些困惑的集合。 现在发现,也许那已不止小众的世界。禁忌。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个词,它大概包括一切神秘又危险的东西。但如果单单牵涉到爱情,它的吸引力会突然放大到无与伦比。所有有悖伦常的感情与行为,虽然他们属于另一个小众的世界,但当裂开一条门缝时,它的观念冲击力也许可以把人的道德观劈成两半。而当这一切,与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的另一种禁忌——性同时敞开时,它所带来的,也许是除矛盾和混乱之外更多的东西。 我们伟大的网络,为所有的小众团体提供了一个个理所应当的平台。也让我得窥禁忌,并且,不再只是一条门缝。很久以前,我有一篇关于某角的花痴文发在了小楼,回帖中,一位ID邀请把文转到了她的书斋。我一时好奇,跟过去看了。发现那是一个关于同性恋虐文的网站。而这位ID好像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虐文写手。正是那次,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SM,什么叫H。而后,渐渐知道了,什么叫攻,什么叫受。而这些名词,正是禁忌圈的符号表征,正是那个小众世界特有的语言。 当时的感觉,估计是奇怪大于厌恶的——曾经有个同学跟我们描述,说她们一群女生到她家,偷偷看失乐园,她好奇,瞄了一眼,立刻觉得恶心无比。我个人是不太相信她这个反应的,关于性这个中国人最大的禁忌,道德的束缚也许只能平行于人类天生的好奇——翻了一下那儿的文,发现这个ID居然是个大学女生,而所有的追文者,也几乎全是女孩儿的口吻。单看文里赤裸裸的描写,我几乎无法相信这里人员的构成。但女孩子的文毕竟是和网络上那些黄色小说有些区别,那种隐然的冷漠、变态的情感的狂热,似乎总想刀刻斧凿地冲击些什么。但我丝毫不怀疑这种网页一旦落入家长们之手的后果——只要它是以禁忌的形式存在,就意味着道德的沦丧。 我很想追问女孩儿们追捧同性恋以及同性恋虐文的动机。关于虐恋与同性恋,王小波的妻子曾经写过《虐恋亚文化》和《同性恋亚文化》,那可以说是传统媒体给予我们的仅有的一条通向禁忌世界的门缝。但这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最多的,也就是天生与后天心理的探讨,以及在这类亚文化中,恋爱与性的方式的总结。当然确实无法探究更多了,所谓亚文化,永远只能是一种非主流的、位于世俗阴影中的文化。在很多人看来,把它提高到文化的高度,也许只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对处于这个文化圈内的人来说,一切可以归于正常,但在占世俗大部分的圈外人来说,它永远不被接受。然而李银河写这些书时,也许不会想到,在如今,起码在网络上,同性恋,虐恋,乃至乱伦恋这种禁忌的感情,会拥有这么多圈外的拥趸。他们早已跨越了那种“我可以理解,但我不接受”的境界,而飞跃到了欣赏、乃至痴迷的程度。 曾在百合的卡通论坛跟同人mm们做过一个调查,询问她们看BL的动机。本来在我看来,两个帅哥谈恋爱,绝对是浪费资源,如果一攻一受,一阳刚一柔弱,其谈恋爱的效果,不是和异性恋一样么。得到的结果让我瞠目结舌,大多数MM响亮的回答:因为可以同时欣赏两个帅哥,又没有无聊的女主角从中作梗。。。。 啊啊啊,多么多么奇怪的理由。但这是这些奇怪的理由,撑起了BL文强大的FANS军团。还有不少MM说,她们看BL文,主要折服于那种力求冲破世俗的无望的情感,它让人感动得想哭。唉,看来俺这种只求代入的看书方式,已经属于档次极低的动机。。。。但是,照前一个理由,为什么喜欢看GL的男生不多呢?既可以欣赏到两个美女,又没有无聊的男主角从中作梗。。。也许女孩儿心思比较细腻?嗯,但是别忘了,在日本漫画中,确实有此类专供男生yy的漫画书——看来,感官的欣赏,也是可以和代入并驾齐驱的动机。 但也许,家长们大可放心,那些喜欢BL文的姑娘们,顶多也就是用眼看看、用心想想而已。网络、小说、动漫、电视给了我们强大的美妙的虚幻世界,但这个世界越大越精致,它影响现实世界的力量就越小越脆弱。试想,在那个只有铅字的年代,任何一句描述、一句评论都会为人奉为真理。但现在,铺天盖地的虚拟信息,早就锻炼了人们分清虚实的绝对能力。那些美丽的传说与人物,那些充满无限张力的禁忌情感,它们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世界绝对地实现。 关于18禁,它似乎经常与同性恋等禁忌之恋交织在一起,而虐文就是极端。两相禁忌一叠加,其效果是可怕的。在盛产动漫的日本,这居然也是一个拥有作者颇具受众的画题。以尾崎南为典型例子,在日本,不少嗜好美型的画者因BL题材一举成名。而她们的画本中多多少少会涉及性的禁忌。也经常看见有人在网络上奔走呼号寻找《绝对丽奴》,从介绍来看,这本著名的H漫画,很可能就是同性恋虐文的漫画翻版。关于这一点,我一直认为,日本漫画的实力,对表现这种题材,倒的确可以有过之而无不及。网上此类FANS也绝不在少数。但正因如此,它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可能更甚,就俺个人而言,俺还是只能接受电影含蓄的画面张力。但即使是《春光乍泄》这部让俺很多好友推崇的电影,其开始的镜头还是让俺受惊不小。在两大禁忌叠加这方面,一位男士曾在一家披萨店跟俺面对面讨论了很久,核心关键词是身体构造,从这方面说,他说他可以理解女女,不能理解男男。呵呵,他大声的解说引来周围不少侧目,不过人家是学医的,毫不禁忌也理所当然。唉,想想,如果提高到那些自我深奥的字眼,那也只是那个圈子特有的“表征”,没什么理不理解,它并不能影响存在本身。 说了这么久,最不了解的还是动机。我个人是不能看BL的,经常询问看来也是一个奇怪的习惯,所以始终不能最终弄清。关于禁忌之恋,抛开那些可怕的日本漫画,我至今也只能欣赏一个人物的爱情。那就是蔷薇之恋中的葵。如果是他的爱情,那么即使是亲姐弟,又有什么关系呢?呵呵呵,好可怕的想法。虚拟世界的情感假设,也可能有超越世俗伦常的力量。

想看看

李银河,一个最近很火的人,抛出了一些很nb的言论的人.同性恋,一个最近被当作时尚在流行的(文化?边缘人群)?"在如今男女社会分工日见模糊的时代,在这个鼓励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的年代,两性间的差异实际上已经被无数个体间的差异所取代"。这话我觉得说的很好.我觉得可以试着了解下这个群体.ps:为什么叫亚文化?什么是亚文化?

曾经

看了看这部书出版于10年前,而其采样的时间更早,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已有很大的不同了吧。不过这本书第一次呈现了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现状,引用了大量同性恋者的书信和访谈记录,很真实。在如何更好地调节这个社会问题,帮助更多人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早,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说实话,看到其中一些感情真挚的言语,我也感动不已。要评论,首先要了解,我们都需要尊重和理解。

猥琐的书 猥琐的当时的我

同性恋无疑都是猥琐的正如当时我猥琐地买下了这本书都是些理论性地东西想了解同性恋相关知识,就读读吧

异性恋难道比同性恋高尚合理吗?

我是大二学生,今天刚看这本书。我一直觉得社会不应该用另类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恋,因为人类相恋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很多所谓的异性恋者,认为他们找到了爱, 这就是事实吗? 难道他们没有收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到了适合的年龄,就有人告诉你“应该”谈恋爱了,“应该”结婚了, 更不用说有些人是嫁给了房子和钱,娶了虚荣,孤独与寂寞。和异性相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重新认识一个和自己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还要承担作为那个性别的责任,比如女生还要生子传宗接代,为什么要经历这种痛苦呢?不如选择一个同性,互相照顾扶持,走完人生的路程,难道就不可以吗?比如男生,社会认为他要承担更多责任,可是如果他和另一个兄弟在一起,他就不需要介意那么多,男生也有一种特有的幽默感,两个人一起也轻松,难道不可以吗?

又是无聊的时候看的!

大学里总是很多时间没办法打发,看书是个kill time的好办法。我不喜欢去图书馆看免费书,一般都花钱租书看,看得飞快。所以,这本李银河的书是我上铺在图书馆借的,我只是无聊至极随便翻了一遍。上铺是个看上去很平庸,实则有见地的女……(现在都结婚生子了,就不女孩了,女人吧)人,女人,寝室也就她会借这种书看。这是第一次也是仅此一次看李银河的书,之前只知道她是自由骑士王小波的老婆,而且她把他老公“研究”死了(此八卦来自男朋友)!哦!原来是这么“研究”死了!04年之前的事,太久了想不起来。这本书也没什么内容能够让我留下深刻印象,既没让我没脸红心跳,也没引发深入思考,大概通篇就是李银河的自圆其说,反正同性恋到底咋样,她是权威,她是研究者,她说了算。只是给我造成了小小恐慌:我是不是有点同性恋倾向啊!?现在早不恐慌了!同性恋么!?虽然世界上右撇子是主流,但总有人天生左撇子。大家都是异性恋,偶尔出现同性恋也很正常。

世界就是这样,我们的内心观念变了,视角就变了,“存在”也随之而变。所谓的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罢,只要认清了自己,接纳了原本的自己,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知心莉香姐姐的两性节目时间:同性恋 第四弹 2010-06-01也许很多青春早期的少男少女都经历过这样局面,总想着和一个最好的同性朋友呆在一起,抱着搂着,一起去经历和体会,共享其中的乐趣。是的,其实我从初中起,一贯怀疑过自己的性取向,或者说,在第一次听到“同性恋”这个词时,一直有翻开条目,一条条比照自己,确定自己的取向的冲动。甚至在当时,我还深刻的记得,因为他和别的男孩关系好,小小嫉妒在内心生根发芽的心理。而当时的自己,其实也是有喜欢的女孩,只是感觉比较清淡寡味,不知道是因为当时自己幼稚而体会不到爱一个人的冲动,还是对同性的喜欢占据了我内心的一些空间。这种对自己性取向的焦虑,幸好并不是很多,而且随着长大与知识面的增长,慢慢的减少。到了现在,和朋友交流,尤其和女性交流,就会发现其实在十几岁的时候,同性间模模糊糊有点像爱又有点像友情的例证很多。有种说法。说人的性发育过程是分阶段的,如自体性快感(幼年),同性快感(少年),异性快感(成年),最终又回到自体性快感(老年)。其实,所谓“性取向”,真真正正是指向的“性”。你对何种性别有性唤起,基本上就可以确认你是何种性向,而不是靠“情感”的维度来推证。原来BBC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异性恋对同性大部分注意的目光在脸上,而同性恋则会部分集中在胸部或阴部。事实证明,我确实喜欢和女性肌肤相亲。而原来一腐女朋友传了一部GV,我第一次看后连连删去,这也排除了我双的可能。所以,若有幸见到我这篇文章的男同,也请勿再给我留言,免得失你好意。只是一直觉得不公平的是,相对来说,我们的文化认同女孩间的感情,并会被解释为闺蜜之情,所以当时的自己,蛮羡慕女孩们可以互相走的很近而不被人指指点点,而我们男孩只能通过“打球”、“电玩”等方式加强联系。这也证明了原来看的一个理论,认为引发的同性恋焦虑大多是文化性的原因,例如在中国男人之间互相勾肩搭背很正常,而在欧美则成了“同性恋”的象征,而在以色列,则男人之间牵手才是友情的明证。世界就是这样,我们的内心观念变了,视角就变了,“存在”也随之而变。所谓的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罢,只要认清了自己,接纳了原本的自己,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只说一点点

书里主要是的是男同性恋经常在“社会上走动的”以文化程度低的人为主。他们大多过的很压抑。总之看了这本书,对gay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来我也不反对gay。不过目前看到他们的环境好了很多,没有当年那么压抑了吧。

等爱。相等爱。

人在觅爱的时候生来就是平等的只是刚巧他们找的那一个和自己同一性别恰巧了真的恰巧了所以我们是一样的

他是男子,我也是男子

他是男子,我也是男子在阅读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某些段落时,一种熟悉的文风扑面而来。那种充满智慧的幽默,以及在讲述故事之时叙述技巧,无不令我想起了王小波。虽然当时是在怀疑,但终究只是心底下的怀疑,并未断然结论。而在前几天,我的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原来《同性恋亚文化》这本书以前叫做《他们的世界》,里面有些章节是王小波捉笔的。就书名而言,我比较喜欢“他们的世界”,而不是“同性恋亚文化”。后者一本正经的面孔,充斥着学院派的风格。虽然从书名上来看,后者可能更能体现价值中立以及科学理性的态度,但未免太过于冷冰冰。而前者,就显得更具文学气息。他们的世界,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悬疑和诱惑。如果熟读王小波的读者,则很容易联想到《寻找无双》中王安老爹的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我们,另外就是他们。王安老爹还说了,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我们,还有就是奸党。“同性恋”虽然未必会被归入“奸党”之中,但很无疑的会是“他们”。《同性恋亚文化》讨论的是男同志的生存空间以及他们的情与爱。根据书中所言,他们生存空间并不如意,遭受了多重压力。一是法律上的语焉不详,二是道德压力。法律上的语焉不详导致同性恋在法律地位上的尴尬与模糊,所以会出现许多“清理活动”。比如说警察会定期去同性恋活动场所——公园、公共厕所、公共浴室——捉捕同性恋者,而有些人也会利用这种行动。书中出现敲诈的例子,这就足以证明在法律盲点所带来的弊端。道德压力则来源于中国传统价值观,比如说传宗接代。书中很多同志迫于家庭或者生殖压力而选择了成立一个符合于传统价值观的家庭。这种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造成畸形的家庭,二是对女人的权利的漠视。性爱作为家庭的一个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同性恋者跟异性会有圆满的性爱。书中比较惊骇的例子颇多,比如有些同性恋者不堪家庭压力,随便找了个女人,生了孩子。虽然在表面上,他们的婚姻关系挺和谐的。事实上,在性方面上同性恋者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妥协。一是恋人,一是老婆,在性上怎么办呢?有些人就想出了一些“绝妙”的主义,把老婆培养成一个性冷漠者。当然,这是比较缺德的做法。中国传统女性在性上大多都是比较保守,也没有很好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本身的欲望——即使是到了今天,性教育一如以往的令人失望。生物教学中,教师支支吾吾,独独跳过了生殖一章。唯有两个巨大的生殖器图像赫然独立,不啻为一个巨大的讽刺。《同性恋亚文化》此书完成于上个世纪,现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了。同性恋的生存环境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变化肯定是有的,但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或者说根本性的变化。2009.6.11《南方周末》刊登一文,《出柜——首对大学生同志情侣公开身份始末》,讲述的就是同性恋公开化问题。那对情侣无疑是幸运的,因为相比于多年之前,同性恋不再被视为一种堕落的道德现象。王小波的杂文上就直言不讳地说过,有些老先生一听到同性恋这个词就极力否决,认为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级玩意”。《出柜》中的父母倒是“出奇”地开明,虽然一开头母亲听说儿子是“GAY”,柔肠寸断,以泪洗面的,但是后来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表示“不干涉儿子”。父亲也说“只要儿子幸福比什么都好”,虽然他们还是希冀儿子能完成传宗接待的任务。如果剔除了一些新闻采访中的刻意回答之外,这些开明之中有多少是“父母”为了应付“媒体”而表现的,依然是一个谜。当然,我还是乐意相信他们是真正的开明。除了民众的观念得到一定的进步之外,网络的兴起也为同性恋拓展了更加开阔的生活空间。单单我所观察几个同性恋网站和豆瓣小组,他们的生活并不见得黑暗。同性恋们乐于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家和和美美的。诚然,网络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同性恋的空间,然而这远远不够。因为人毕竟是社会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虚拟空间之中,况且在虚拟空间中,情欲未必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中,情欲永远是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情欲可不是看几个色情电影或者玩几次《电车之狼》就能解决的。关于同性恋在法律上的地位,我不说你也能猜得到,还是属于法律盲点。本文的题目直接山寨黄碧云小说《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此小说讲述的是两个女同性恋的故事——故事还行,但远不如《同性恋亚文化》中那些案例震撼人心。那些炽热而无奈的爱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黄碧云小说的结尾,令人伤感无比:——何必如此。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生的。(许之行、叶细细是《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中的人物,叶细细也就是“我”)《同性恋亚文化》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版

你并不孤独

大陆出版的关于同性恋的书并不多,在豆瓣上搜索,靠谱的大概有四本。认可度最高的就是这本《同性恋亚文化》;相比起来能称得上专著的就只有刘达临的《中国同性恋研究》了,然而这本书却因为最后“同性恋防治”版块而备受网友抨击。现在中国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也随着年龄和地域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总的来说,北方和老年人偏于保守,南方和年轻人比较开放。混迹豆瓣,看到现在人们谈到同性恋,更多的就是呼吁社会和立法的关注,当然,这的确需要引起重视,而大陆在这一方面还有太长的路需要走,然而更让我忧患的是在青少年中逐渐开始风靡的同性恋之风。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关注,大概是因为我高中的同桌是Gay,英语班上的同桌是les,高一同寝室的两个女生曾为彼此寻死觅活,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姐和les圈交往甚密,一起画画的哥哥持续受到同性骚扰,更有一大帮腐女宅男浸淫在同性臆想之中。如果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最近在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她彻底“同”了时,我才意识到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复杂——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少年萌动根本不值一提,然而我接触到的事实却并非如此。高二时英语老师曾经要我们就感兴趣的课题做问卷调查,我和我的队友做的问卷是关于校园同性恋的。最后的总结足足有8页纸,概括了一些我现在看起来很幼稚的总结。然而收集到的数据确实珍贵的:比如说,在一个关于性取向的问题上,出乎意料的,占绝对多数的并不是异性恋,而是双性恋。关于这点我不得不作出声明,现在比较科学的测定性取向的方法是金西指数——那是一个从1到6的浮动值,1和6是绝对的同性恋或双性恋,而3则是两性都具有同样吸引力;单纯给出三个概念的做法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然而这或许验证了弗洛伊德的说法,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同性恋,只是社会道德的束缚将这种发泄方式强行规划到另一条途径上罢了。然而除了心理学上给出的解释,对于这个样本我认为还有两点值得考虑。首先,采样对象处于叛逆期,而且,女性为主——我个人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并且感到十分困惑,几乎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男同性恋上,而女同性恋,不论是从历史上还是现实来看,似乎都被掩盖了起来。事实上,我认为女同性恋的人群并不小于男同性恋,面临的心理压力也绝不小于男性,然而因为种种隐忍和忽视,反而造成了今天的空白。女性对同性恋的容忍度——至少在我高中的环境中,是远远高于男生的。而处于叛逆期这一点,使样本更容易在未经过审慎思考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反叛的本能做出选择,同性恋,在和我年龄相仿的人群看来可能更多地关乎人权而非心理疾病。其次,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受访对象缺少对“同性恋”概念更深入的认知。高中二年级正好是李安的《断背山》风靡的日子,电影封面上那一句“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不知让我们多么感动。同志电影我看过不少,从《闪亮的日子》这种帅哥加纯粹狗血言情到《米尔克》讨论法律与权力,然而很难说电影到底反应了,又能够反应多少同性恋圈子中的现实。至少在跟一些les圈内的人接触之后,我觉得她们的生活有的时候就像电影,但是当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那性质就已经完全改变了。现在的腐女宅男,与其说是喜欢同性恋本身,不如说是伴随着这件事产生的新鲜感,电影、小说的梦幻感诸如此类。单凭着文学和艺术作品得到的关于同性恋的印象并不可靠,这是《同性恋亚文化》这种书存在的价值。我并非认为在青少年时期决定自己的性取向有什么不对,实际上有很多同性恋者都是在青春期觉醒的——但是在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决定之前,我认为一本足够客观和全面的书应该是必要的:对于认定自己属于这一群体的人来说,这将会是一本入门指导;对于又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人来说,这将是他们了解同性恋真实情况的途径。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大量的一手资料的引用。许多章节的内容都是直接由受访者的回信或回话构成的。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和主流社会完全不同的群体——但是和我们每个人一样真挚细腻的情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起那些指责我关注同性恋是变态的人;我想起每次提起同性恋我妈极力想掩饰的反感表情;我想起曾今难舍难分现在天各一方的一对;我想起高中晚自习结束后跑到我们班上来偷看那个les的低年级学妹;我想起一个苦苦喜欢我表姐的les的自白;我想起我同桌和他男朋友幸福的样子。我希望更多为那难以启齿秘密郁结的少年都能接触到这本书,然后明白,在这个社会中,他们并不是孤独的。

关于同性恋者的研究貌似多年没有进展

2004年看过这本书,当时还是大二学生。就当时的阅历而言,这可算一本扫盲的读物。作者取样并分析的案例,确实多数来自于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的同性恋群体。但毫无疑问,同性恋群体中另有一部分属于社会精英群体。这部分群体的缺位无疑是该书的一大缺陷。基于中国的社会氛围和公众对同性恋相对较低的接受程度,很多同性恋群体在情感上、性上,都处于不被公众所了解的边缘地带。性取向的成因很复杂,但作为一个宽容的社会人,给予必要的尊重和理解,于人于己都不是坏事。据我了解,同性恋者的基本生活往往分裂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正常的社会交流,一个是由同类构成的圈子文化。为了保护取向特殊不暴露于公众,这两个部分是必须分裂,难以交融的。这是让很多同性恋者倍感辛苦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次,因为隐蔽、相对狭小(相对于男女婚恋而言的狭小,想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社会地位等方面找到匹配对象的几率非常低),无保障的圈子交流,他们在伴侣的选择上往往显得较为随意,于是更多沉溺于肉欲的满足。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但正是这种对肉欲满足的追求,导致了这个群体混乱的性关系以及无法稳定的感情模式。这也是造成社会误解和排斥的一个原因。《亚文化》一书更多分析的是男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与恋爱模式,对女同性恋者论述极少,这是一个遗憾。同时,同性恋者在面临婚恋问题的时候,如何自处,这其实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虽然同性婚姻立法屡屡被提上议程,但关于同性恋者的研究多年来没有明显的进步与突破,这样的研究现状,无疑不利于社会对该群体的了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性婚姻立法——这个同性恋群体为维护自身权利所做的努力,却只能带来圈内热闹,圈外侧目的效果而已。

太和谐

一、很黄很暴力,很色很下流。几乎是一本XXOO的故事集锦,只不过是口述版的。二、理论分析和引用很少,几乎全是案例。不过可以理解,作者毕竟不是同道中人,感性认识难以升华理性。三、淫荡的故事配上学术口吻的理论解说,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人民教师拿着sm皮鞭当教鞭在讲课。

把”同“和”异“去掉,问题就解决了

同性恋的成因分析:1.“空白占据”理论:“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身的性取向,而这种被选中的性行为方式与性别角色认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2.“恋母情结”3. 脱离早期社会教化中最重要的同性群体4. 自恋:从本质上看,同性恋属于一种对异性无好奇心的现象。在异性恋行为中,自我从自身走向他人,对方的一切,包括肉体,是他自身所不了解、不熟悉的;而在同性恋行为中,自我仍旧留在自身之中,怀着自恋主义的激情注视着他人,而他人不过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而已。5.境遇:单性环境6 原欲受阻:在青春期性成熟之时有意无意压抑了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欲望,才转向同性恋方向。如,恋爱受挫在涉及性问题时,重大不重大是生育可能性之同义语,即是否合法生育,是否生育问题。生育问题作为种族繁衍的重大问题是各国历史中对待同性恋态度松紧的重要成因。一般认为,法律不应惩罚自愿的,没有受害者的行为。同性恋法律地位变迁过程中的最重要事件当推“沃芬顿报告(Wolfenden Report)”:除非社会通过法律机构专门去将罪与恶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否则就应保留一个由个人来判定行为是否道德的领域,这个领域用简明的话来说,不关法律的事。这么说不是要宽恕或者鼓励私下的不道德。相反,强调道德或 不道德的判定纯属私下的及个人的性质,是为了强调个人与私下的责任。可以期望一个成熟的人会在没有法律惩罚的威胁下,自觉地承担起责任。(业界良心!)启示:倘若生活中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那很可能是因为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而不知道的原因确实我们并不真正想知道。比如我们以前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是异性恋;我们不知道农民为什么非生很多孩子不可,是因为我们是城里人。人类学和社会学告诉我们的是:假如我们真想知道,是可以知道的。其实,只要不把一路成长过来所积聚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或认为别人应该懂你,就好很多,世界那么大,看开点,宽容点,根本没有什么我你他。阿弥陀佛。

their living world

近来因为准备“同性恋”的选题,偶然接触了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很不错的一本社会学书。我由于过去对同性恋这一群体的全然无知,到现在真正了解时的释然和理解。之前一直有偏见存在,以为同性恋是病态的、非正常的,直到现在才知道、接受这样一些人的存在。以自我或自我的文化为中心,排斥或边缘化其他与主流不同的声音。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是因为我知道的太少了,视野太狭窄了,才会自大地浅薄,盲目的无知。爱情太珍贵和稀少了,异性恋之间是如此,难道我们不该宽容那些真心相爱的gay和lala 们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罢了。网上撞上一对gay,因为吸引,浏览了J-LAW的校内和blog,现实而带刺的文字,美美的天使脸庞,而洛洛的博客,有着文学青年的敏感和细腻。是否gay都如耽美文学中的少年一样呢?那张张精致的脸庞下有着怎样敏锐和脆弱的心思呢。可能是现实不如文学美好吧,有些人沉睡在梦中,而另外一些人宁愿痛苦的清醒着。“河生映画”那里应该有梦想照进现实的美好吧,能这样经营一个梦想的人是多么幸福,可是又能有几人?爱他人,爱自己。倾其所有,去爱你。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

对于那个神秘的圈子,一直想一窥究竟。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图书漫画,只是看到了作者脑海中的同性世界。直到看了这本书。在这里,给你的感觉是科学、是事例、是真实在你我周围的社会。在这里,你对他们的生活、爱情、苦恼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里,你会觉得他们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啦啦的世界

人的世界是很奇怪的,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存在。我以前其实不太能接受王小波的文风。总觉得明明谈的是很严肃的事,说起来怎么都跟酒桌上撒疯话似的。入了社会后才明白,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混人。你跟他正经说话,他能比你正经一百倍地说出匪夷所思的歪理。你非得插科打诨,顾左右而言其它,才能把真正严肃的事情说下去。从喜欢看电影以来,就看了不少关于啦啦的电影。这类电影看多了是觉得腻歪的。首先,如果你觉得啦啦是正常的,那你没有必要老拿啦啦说事;如果你觉得啦啦是不正常的,那你拍了一部啦啦,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老在做宣传的时候说,“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事情”。就好像人家要喜欢看你这部电影,就是不正常的。我不是啦啦,所以我没法探讨啦啦的内心世界。有研究啦啦的人说过,女权主义者从本质上都是啦啦。说这句话的,不用看也知道是男的。因为男人认为女人恋男人是天经地义,恋点别的什么都是大逆不道。但女权主义者恋的是自己,啦啦恋的是别的女人。两者肯定是不可混淆的。说这话人的理据是,啦啦恋的另一半是自己的倒影。可是,心理上的自恋可以理解,肉体上的自恋怎么解释呢。难不成每个人都有雌雄同体的错觉?我们的身体是最忠实自己的。感觉会出卖自己,但身体绝对不会。我慢慢从喜欢看啦啦电影找到自己的本质变化。最初的喜欢,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张爱玲说,美在参差的对照。只有去了解不一样的世界,才会发现不一样的真理。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判断对错,跟你在别人的世界里判断对错是不一样的。而现在的喜欢,是对世界的厌恶。假如我们对最颠覆客观伦理的事实都能接受,那对世界上的一切荒谬还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西蒙•波伏娃说: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造就的。其实谁不是被造就的呢,区别只在于你有没有想过,造就你的,是什么。

Notes

一本奇书。社会学研究典范。费老之后,李银河是第二人。读到很多东西,本能,欲望,原始感。这些是十分真实的人性。__________将性行为仅仅与生殖联结在一起是一种"原始的观点"。不可否认,性与生殖的分离的确是现代性观念的一个特征。这到底是为什么?人是不是一定要结婚?人是不是一定要与异性结婚?我们都是一样感情沉重的人,又都遭到别人无情的厌弃。我们都试图在寻找新欢中麻木自己,然而表面的愉悦下,内心是同床异梦带来的巨大悲怆。这种悲怆,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对方。而双方却又彼此小心翼翼地做着抚慰对方的努力。人生也就几十年,要达观一些。


 同性恋亚文化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