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9573320678
作者:米蘭.昆德拉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米蘭.昆德拉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後定居法國。曾榮獲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
皇冠已獲得米蘭昆德拉作品全集的授權,並根據昆德拉本人最新修訂的法文版重新翻譯,未來將陸續出齊新譯本。其作品全集包括:長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麥迪西獎』最佳外國文學作品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身分》(榮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不朽》、《緩慢》、《玩笑》、《笑忘書》等;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論述《小說的藝術》及《被背叛的遺囑》;舞台劇本《雅各和他的主人》。

作者简介

尢如管弦樂四重奏的四段式愛情故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看这本书时,一直有着轻微的眩晕感.公车上忽然抬头看看窗外,北京的天空,从来都是灰蒙蒙. 在这个浑浊的城市里,会觉得连呼吸都需要加大些许力道呢. 而,手里捧着米兰昆德拉的字,的确让我安心了些.他的字,不曾让我流泪. 包括这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特丽莎很轻,她的存在,一直都很轻. 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可以轻易把她漠视的孩子,她也自觉到自己有多轻. 直到托马斯的出现. 她一下子,便沉重了起来. 她不是个极端的人,却有着极端的轻重分量. 轻时,轻到让人心生怜悯. 重时,又让人厌恶恐惧. 偏偏,她又是那么容易就被自己的轻重程度控制住的女人. 轻时,她顺从地妄自菲薄. 重时,又放肆挥霍. 却不知,她的重,也只因为她有着那样轻的气息. 是托马斯从未遇到过这样的"轻",才能轻易地坠入其中不可自拔.而托马斯. 他在特丽莎面前,把自己所有的重量都抛弃了,那样的心甘情愿. 你可以说他是深情,也可以说他富有同情心. 不管怎样,他把能做到的都做了. 除了,他无法放弃自己在别处所享受到的重量. 自身的重量.在我眼里,整本书中,确属萨宾娜把轻重天枰把握得最好. 她太清楚自己,太爱自己. 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 该是有着被人嫉妒的潇洒气度,却又极度不快乐的. 她该庆幸自己生在那样的乱世吧,让她有足够的借口去不羁流浪.弗兰茨倒是很适合活在现世.在这个分不清是感情泛滥亦或真情匮乏的年代,他的"媚俗"一定会被一大堆空虚得无处靠岸的人们认同并依赖. 俗一点来说,他会比当红炸子鸡还要红! 嘿嘿.. 忧郁的眼神,美好的怀想,孩子般的痴情.. 能媲美泰坦尼克里的的李奥纳多了. 能迷死女人一堆一堆.可惜了. 他出现在了那个正经人无暇空虚,无聊人媚俗又媚俗得太刻意的乱世中. 注定了他的尴尬和难堪, 无从躲避. 他太渴望感受自己的重量, 渴望到让自己无助. 这样的渴望,却只能让他变得无比的轻.米兰昆德拉笔下这样的几个人, 昏暗中交叉痴缠. 没有生离死别的感人场景,也没有泪眼婆娑的凄惨镜头. 有的, 只是平静的描写, 沉稳的深入. 而. 孰轻孰重呢? 虽然他在书中说明了许许多多的轻重衡量方式. 但,大概就连他,也无法否认人生轻重的微妙得让人无法定夺.呵.. 无所谓吧. 就算仍是分不清轻重.最起码. 他的字, 让我安心.
  •     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社团活动,内容是每个人带来一本书,给别人说说,然后把大家带来的书都放到一起,以后要做出类似社团图书馆一样的场所。当时我拿去的是上海译文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应该是看过三四遍吧,也没有可以说得出来的心得,看过若干页北大老师写的书评(赏析),我很少重看书,这本我不怎么看得懂的书却被重看的了几遍,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拿过去的那本,已经挺旧的了,之后很快我就又买了本新的,并且也有重看过,别人问起来也会给说“我看过几遍”,可是这书写了什么呢?一男一女一条狗,再有一男一女,我能记住的只有萨宾娜讲的她以前的画作:完全写实的城市风光,滴来一滴红颜料,我(到现在也)特别喜欢这个意象,红颜料可以是一切,是一切可能划破逻辑、经验、先后与因果的事件、人物。找来台版书看,我能不能多记住一些什么?诞生了托马斯的“一次 = 从没有过”这句话,它表明生命还远远不能用科学来解读(不论是现实或是比喻层面),科学诞生于尝试却以重复为养料才能长大,生命(至少在现在看来)是没有重复的,两个事件,两个人,怎样也不能被认真的说是“相同”的,相差多少呢?取决于你知道多少啦,知道的越多,差别就越多。没法重复的生命,往前往后看,真的是没存在过一样,从来没存在过;如果某个生命能留下来可以被复制的“证据”,也许这个生命的存在可以存在得更久一点。软弱者以软弱生存,强大者以强大生存,我刚想说是“武器”,不是的,不是武器,每个人从别处拿想要的,用软弱或者强大的方法。特蕾莎从托马斯那里拿走了什么?拿走了托马斯,把托马斯从天上拽了下来,让托马斯背上自己的软弱,好轻,受不了,让我也变轻一些吧,托马斯说,再轻一点再轻一点,要能和你在舞池里跳舞才行,我才不嫉妒。(前边的都是3月1号写的,再来写,是一周之后了,这之间发生了很多事儿似的)关于媚俗应该有东西写的,可当时想写的,现在已经忘了 zZ中学的时候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里边看到作者说昆德拉,说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小说,在现代艺术形式(比如电影、摄影)的冲击之下,优越之处在哪里?作为使用文字为载体的小说,与图像、影像相比,注定无法做到“准确无误”,再怎样细致精妙的描写,也大概比不上一张照片。不过缺陷也同时就是优点:眼睛捕捉文字,送进嘴里咀嚼,停留,细品一会儿,咕噜吞下,文字从头到脚一路浇下来,留下了什么印象?产生了什么感觉?这些是图像影响所还不能给我的。今年目标是看150本书。怎样算150本?上下册算不算?简繁体算不算?临时先这样决定:一本是一本,看过一本实际存在的书,不管它是实体电子、是否一套中的一本、是否同一本书的简繁体,都不管,一本就是一本,争取看到150本。(现在(3月9号)隐隐觉得,今年可能完不成目标)
  •     我要读这个版本的!这个台湾人译的好一些!为啥子我们大陆就只找得到许钧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名字就不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再的重複與不能重來
  •     米蘭昆德拉總是能用哲學式的言語一針見血的剖析人們那些細微且無以名狀,尚未被給上稱號的心理。而更難得的是這種這麼講求詞語精確地敘述,竟也有蔚遲秀這種鬼才可以不偏不倚地展現出來。 米蘭昆德拉,總是在我沉溺在某種自以為的情緒時給我當頭棒喝的那個
  •     H1 那个时候美心旁边还有一个吃西餐的小店,下午茶有蜂蜜华夫饼,看到太入迷,蜂蜜流了一腿。喜欢这个译本,最后一段到现在都能背出来。
  •     内容和笔触都太深沉了,看完感觉压抑
  •     值得反复看的小说,特丽莎直到“卡列宁的微笑”才悟出托马斯对她而言的道理,也许多读几遍小说有些人生的道理就能早悟出几年了……关于米兰昆德拉:原来他是反宗教……的分子啊
  •     對愛的定義不同,所以觀感改變
  •     .
  •     這本書是我的戀人!
  •     性与爱的分离?
  •     不要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
  •     生命,何以轻重之分?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在生命中的演绎,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     很深澀的一本書,結構很精彩,非常棒,神級小說。
  •     这一次是第三次读这本书, 这个版本是第二次!
  •     拖了很多天才看完,很惭愧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看过很多世界名著。这篇是最不小说的小说。作者借小说的躯壳,系统的阐述了自己对生命,人性,宗教,哲学,政治,性与爱,人与人…几乎无所不包的话题的见解。入木三分,妙语连珠!有机会还当再看!
  •     约莫有半年,我终于看完了。从第一次念到现在,已经过了6年。
  •     地铁上看了一半,回到家看完另一半。束缚是为重,人的生命因为有了这些重,人才得以成为人。萨宾娜的一生都在摆脱「重」,正是因为她知道那些「重」是人与生俱来的负累和幸福所在。越看到后面,越有历尽浮世劫波的接近地老天荒的感动。
  •     很短的一个故事,看起来是讲爱情,其实是在阐述科学道理。万有引力,何为轻?
  •     在修訂出版那年買了,這陣子才再PICK UP,看過的感覺良好。
  •     我是先电影后小说~ 很妙的一件事,老公和我重复的两本书这个和《麦田守望者》
  •     看完后一直在想,什么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或许是我对这世界还不够领悟吧,似乎懂得一点,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是爱情吗? 爱情充满偶然性。就像里面所说的,托马斯的爱情是由六个还是七个碰巧成就的。只要其中一个条件改变,他们就不会相遇。也就不会有之后的拼命挽留,放弃,以及彼此原谅。 只想回到你身边,不管我穿越的是战斗激烈的战场,还是一片苍凉的故土。我放弃的所有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生命中那不能承受的轻。
  •     嚴重的強迫癥讓我一口氣讀完餘下的三分之一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才安然去睡,人要一點點長大,才能一點點地懂得米蘭·昆德拉的捷克語作品,然而如“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這樣的道理,窮竭一生我亦未必通曉,是否越刻意思考便越為“媚俗”所困?薩賓娜這樣的異端令人著迷卻遙不可及,4顆星
  •     米蘭.昆德拉
  •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就是,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特蕾莎。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的轻盈之中得以展现。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喜欢这段话。
  •     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个关于眼睛的比喻
  •     昨日方才發覺第一次讀的生命之輕譯本居然是尉遲秀的,現在在重讀許均譯本,感覺台灣版確實美于許均,只是可惜沒讀過韓少功的哎!
  •     日光倾城,三寸天堂。——24。
  •     我不明白这么一个披着哲学外衣而愤世嫉俗的情色小说怎么就世界名著了???果然drunby无国界,翻看了下别人的评论都tm说看不懂,看不懂你们丫给5星?凸
  •     说实话,这本书我看到第三遍才稍微懂得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其实这书不错,真的。不过叙事方式太交错了,差点让当年的我看成精神错乱。
  •     很想看,还没时间看!
  •     第一本
  •     去年看到今年看了半个月有多,果断哲学味太浓的文学作品真心爱不起来,学哲学至今,我一直就没弄懂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鬼东西。爱的轻与重,该用什么衡量?那年忽然对哲学有爱了,我会把此书2刷和把看了一半的《苏菲的世界》认真看完的
  •     仨字,没看懂。特里莎不是在中间一段就死了么,后面都是幻觉么?回头找英文版再看一遍吧。
  •     我离不开你,这是我所不能承受的,因为不能承受,它们又是如此之重。to Tan
  •     好中二啊
  •     还不错的书
  •     时隔十二年,又多了些层次的理解。看的时候非常开心,许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     大学毕业不久读的这本书,时间之久,现在想想当时也只是读完了吧,仅仅是读完...... 找时间应该重新读一读.......
  •     诠释了男女、性、爱情、婚姻、大粪。人物很有代表性。想到米勒的《北回归线》,为什么西方人总爱把性和大粪搅和在一起呢。虽然感觉很多阐释很到位,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有些不舒服。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或许这就是东西方差距。但不得不留意本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啊。
  •     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     我觉得托马斯只爱特蕾莎 不管是不是因为六次偶然 还是什么荒谬的理由 绕了一圈还是总会回到特蕾莎身边 很奇怪的男人 第六章
  •     更喜欢 玩笑之类的
  •     读过这个能冒充文艺青年了不?
  •     希望有机会读韩少功的译本
  •     第一次重读时的版本。比当年收获得太多,佳作鉴定!没有常规的叙事方法,奇妙的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方式竟也能将故事讲得完整且便于理解,非常神奇。对话题的论述自然而深刻,见解新奇,值得吸收。
  •     看这样的书是锻炼一个耐心最好的方式 直到看到最后 眼眶有些湿润 她的敏感 她的猜忌 她用尽了所有一次又一次测试他 测试他对她的爱 我们在一起 悲凉是形式 快乐是内容 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
  •     那么准确地 好像我头脑中的一个政治家跳出来了 在做演讲 他又是那么感性
  •     当什么也不在乎的时候,我们还算活着么
  •     记得当年年纪小,看的实在痛苦,后来偶尔翻一翻,却品尝出味道了。
  •     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