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人的成年

出版社:商务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100071826
作者:玛格丽特·米德
页数:276页

章节摘录

  这种舞蹈既不淫荡,也无过多的柔情;而陶泊舞通常却带有这两种成分。这种舞蹈敏捷欢快,稍带些许鲁莽,洋溢着热情,它要求舞蹈者能够迅速击拍,互相协调一致,而这种协调又不是随意能够做到的。小丑舞很有特色,跳舞者时而模仿陶泊,时而模仿玛拿亚,其神态惟妙惟肖,令人捧腹。恰恰是这种嘲讽性的模仿增加了人们对陶泊和玛拿亚的尊敬。能够跳这种舞的首先是议事酋长和老年男女。跳这种舞的最初动机是为了进行对比:由小丑为陶泊的娴雅端庄的舞姿提供一种喜剧性的映衬。陶泊的等级越高,就越要求地位高的男女屈尊扮演小丑,以自己的笨拙衬托陶泊的敏慧。这些小丑们的舞蹈带有滑稽、粗鄙以及动作夸张的特点,他们用张开的手掌拍击张大的嘴巴,发出一连串“哇哇哇”的声响,同时不停地在地板上跳动、跺脚。有的时候,小丑的动作十分娴熟,以致往往能够成为这类礼仪活动的中心人物。  正在学习跳舞的小姑娘可以从上述三种舞蹈中任意选择,那8125-30种舞步也都可由她模仿,更为重要的是她可以观察每一个跳舞的人。关于孩子们是如何掌握舞蹈技巧的问题,开始我曾一度认为,那些年幼的孩子各自选择了一个比自己年长的男孩子或女孩子做榜样,认真地、照葫芦画瓢地模仿他(她)。但事实上我却没有遇见这样的情况,没有哪个孩子承认模仿过别人,也确实没有哪个孩子有意识地模仿过别人;在我和他们十分熟悉之后,我也没发现哪个孩子的舞蹈是完全模仿另一位舞蹈者的结果。村里的每一个人都了解每位舞蹈者技艺精湛的舞蹈,所以,如果模仿的话,往往是故意这么做的。慧陀吉就是这样。

前言

  玛格丽特·米德似乎已经离开我们很远了,然而,关于她的一切至今仍有人津津乐道。有关她的各种传记不断面世,她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一版再版。《萨摩亚人的成年》(下称《成年》),这部米德学术声誉的奠基之作,被译为数十种语言,畅销势头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至今不衰。虽然米德的学术成就在今天的美国人类学界几乎不再有人提及,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人类学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广为人们认可,可以说是同米德的名字分不开的。米德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人类学家,至少到至今为止,无出其右者。在某种意义上,米德在美国甚至成为成功女性的象征;她,和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可能是仅有的两位头像登上美国邮票的人类学家,而本尼迪克特本身也是位使人类学著述走入民间的学者,她们两人的著作不仅为学界中人所熟悉,更重要的是,还被堪称“广大”的民众所知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她们俩的曾经存在,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才得以真正地走出象牙塔,进入了民众和地方的知识世界。除了她们二位,我们很难想到还有哪位人类学家,其学术著作生前身后都处于畅销书排行榜,并发行有袖珍版供人随身携带以便随处阅读。

书籍目录

致谢
新世纪献言
常备书经典版序言
1928年序言
1973年版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萨摩亚一日
第三章 萨摩亚儿童的教育
第四章 萨摩亚人的户
第五章 姑娘和同龄群体
第六章 社区中的姑娘
第七章 正常的两性关系
第八章 舞蹈的作用
第九章 对待人格的态度
第十章 普通姑娘的经历与个性
第十一章 冲突中的姑娘
第十二章 壮年与暮年
第十三章 从与萨摩亚的对比中看我们的教育问题
第十四章 为选择而教育
附录一 各章注释
附录二 本研究的方法论
附录三 今日萨摩亚文明
附录四 心理缺陷和精神疾病
附录五 分析所依据的材料
索引和词汇
译后记

作者简介

《萨摩亚人的成年》这部米德学术声誉的奠基之作,被译为数十种语言,畅销势头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至今不衰。虽然米德的学术成就在今天的美国人类学界几乎不再有人提及,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人类学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广为人们认可,可以说是同米德的名字分不开的。米德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人类学家,至少到至今为止,无出其右者。

图书封面


 萨摩亚人的成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新版本看起来漂亮多了
  •     【2016第9本书】人类学的作品真得和著者的背景、和解读有极强的联系,在本书中许多我觉得矛盾的行为,米德都没有进行分析,可能来自美国社会的她所关注的是不一样的吧。在读完书后,我产生了两个疑惑:1 米德认为萨摩亚人是个人情感不浓烈的,这可解释为萨摩亚无争的文化的塑造。但这一过程的微观机制是怎样的?人之越轨、冲动等是否有本能的一块,如果以这样的人性观出发,看似温和的萨摩亚文化和规范如何强有力的塑造人性?2 如何解释萨摩亚文化的成型?萨摩亚文化以其温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具有规范性的文化来说,这无疑有些令人疑惑。我相信,文化必有其与愚昧无关的血腥残酷的部分,这是有意为之的以惩戒划定行为边界的内容。如果萨摩亚文明是个反例,那其扩展认知和学术假设的意义不可估量。
  •     未来教育重点在于教会孩子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     文化决定论的视角未免偏颇,但是米德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视野能给现在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文明带来很大的积极意义。无论其观点与方法正确与否,你都不能否认这本著作以及米德本人曾经创造过如此巨大的影响。
  •     人类学界的琼瑶 自以为是 哗众取宠 不忍卒读。
  •     浅显且先入为主地觉得米德的这本作品在诸多优秀的人类学著作里确实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或许对当时社会的震动是不小的。而且尽管如今看来其结论有诸多存疑之处,米德专业而认真的态度还是很鼓舞人心的 =v= 就着西班牙与智利的下半场将这本书读完,总该积极一些 T^T
  •     作为一个“他者”,以惊异的眼光,探寻我们自己的祖上。
  •     考研之前读的,当时只感觉是大量材料的串接,其他真没看出个什么。硬要说的话,是挑战了美帝国青春期一词的稳固地位吗?
  •     翻译的很优美呀,当小散文看着消遣很不错
  •     所谓人性.只不过是像狗追着自己尾巴玩一样的场景.
  •     以后送给女儿看
  •     所谓较低等的社会文明,由此而来的简单单一的感情及精神生活,我保持怀疑
  •     很意外最后两章比较萨摩亚社会与美国社会对待教育和性的差别的论述相当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啊 > <
  •     2015.11.19复习帕洛阿尔托学派的时候偶然发现贝特森和米德竟然是夫妻……
  •     真好看!!!
  •     这样的看起来单纯是观察与描述的著作,其背后也还是有一坨定量数据的……求专业训练 = =
  •     人类似乎喜欢给自己设置框架 建构各种意识形态 然后自食恶果 这些年越来越搞不清楚文明社会的规范和初民社会的随意 到底哪一个才是人类真正幸福的所在 总之 在目前的专制主义国度里 我只感到压抑与无力
  •     打开了新的视野。
  •     读书笔记写得老长咯~
  •     能產生共鳴,但可能是因為此書寫于上世紀初的原因,一些見解不能叫我認同。此外,這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值得贊賞。
  •     为了凑够最低消费买的,倒还蛮好看的,不同的社会结构中有一样的东西
  •     章节叙述得有些凌乱,读时愈加觉得文化决定论的结论过于简单粗暴,整本书给人草率之感、为了验证理论选取可以证明结论的材料的刻意。另外很让人困惑的是,萨摩亚青少年之间存在性自由,为什么没有浪漫的爱情呢,浪漫的爱情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么?或者米德对于浪漫爱情的概念是西方视角的?
  •     没有从小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容易打光棍
  •     一个人是如何被塑造的呢?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直接驳了弗洛伊德人的心理先天形成论,青少年在“叛逆期”若得到一定看护和关注是可以避免这个阶段的。
  •     其实是严格意义上读过的第一本民族志
  •     (因为作死和DLL的来临)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把书全部看完了。对于萨摩亚人的种种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这种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是好书,只是时间和地域离我终究略为遥远。有所思,却无从下笔。(然而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是得写一些东西,到时候发到长篇书评里好了- -)
  •     文笔真的是有吸引力啊~
  •     米德在我这个年龄写的,可见硕士论文田野什么的真心不在于逻辑多严密,而在于你真的敢去做并且把它做扎实了。。
  •     文化决定论之所以饱受诟病,与其说它否定了观察对象的主体意识,不如说是观察家们畏惧自己富于想象力的头脑惨遭扼杀。
  •     人的本能与文化、社会约束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么?
  •     终于看完了....果然要比小说"难看"...
  •     此书颇不诚实
  •     老祖母年轻时候的作品~就算现在争议很大依然不妨碍我喜欢当年24岁的她~
  •     #读书有感#受社会文明的影响,我们面对的选择太多、认为做出正确选择太重要,而选择对象之间彼此矛盾深重,这正是我们苦恼的根源。
  •     经典民族志,不过存在不少问题。
  •     我觉得这是真的
  •     读社会科学作品,总结作者的世界观设定很重要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