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的时光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806787007
作者:志摩千岁
页数:241页

章节摘录

母亲去世与写真集的出版    自从在港丽酒店和Leslie初次见面后,我对他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之前,Leslie给我的印象是个“不轻易接纳别人,过分克己,自我防线坚固得如同禁欲主义者”的人。然而这却是十分牵强附会的印象,仔细想来,这种印象更多是来自《阿飞正传》里的旭仔、《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等角色所展现的Leslie梦死醉生般的演技,又或是通过香港的娱乐记者们自作多情且文字苛刻的报道,在心目中建立的一种对Leslie大致的主观印象。    而且,在打开与Leslie直接接触的通道时又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据说在我们之前已有数家出版社曾向他提出过出版写真集的建议,却都被他本人拒绝了。这就更加深了Leslie是个“难接近的人”的印象。    不出所料,无论向哪方面打听,回答几乎清一色的都是“Leslie先生的话可能比较难办吧”。原因是,Leslie没有所属公司,自己也没有事务所,又没有经纪人,假如要抽电影或录唱片可以找电影公司或唱片公司谈,而要做写真集就必须和本人直接联系,这就比较难办了。在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大家觉得这件事或许真的是困难重重,于是暂时搁置了出版计划。这是1998年年初的事。    然而几个月过去后,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我在工作中和一位香港朋友Y相识并成为好友,我无意中对她透露这件事时,她告诉我说她的一位大学同学认识Leslie的一位好朋友。也就是说,我的朋友的朋友正是Leslie的朋友的朋友——真够复杂的关系,在日本人看来这就和根本不相识的人没什么区别了,而香港人却不同。香港人对朋友的重视程度在日本人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不夸张地说,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和生意上都离不开朋友的关系,背叛朋友几乎就等于背叛了整个香港社会。“所以啊,我知道这种事不会发生,不过无论如何你可绝对不能背叛leslie啊!那样的话我可就失去所有的朋友了……”我的朋友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这话时,内心一定真是这么想的呢。    果然,多亏得到了好朋友牵线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Leslie在见到我的那一瞬间就对我敞开了胸怀,像见到多年的老朋友样接纳了我——这样的幸会对我来说实在是三生有幸。    在和他谈写真集的出版事宜时,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宿命的感觉。可能他当时也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吧。就在我和他见面的前几天,他母亲因癌症去世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马上想到写真集的事是否应该推迟些时候再谈,而他自己却不是这样想的。    “之前几次有人提起出写真集的事,但我一直没有兴趣。好像没有什么契机促使我  定要做写真集嘛。再说十年前我曾出过一本,那是我非常中意的一本写真集,事实上我也没有自信再出一本比那个更好的了。”    Leslie平淡地娓娓道来,并拿出他手中仅存的那本十年前的写真集《纯影集》给我看。那些照片让人看了怦然心动,那样年轻而朝气蓬勃的Leslie跃然纸上。然而那却并不是为宣传造势而拍摄的写真集,而是决意退出歌坛,准备移民加拿大之前的Leslie,每一张照片都能感受到他对歌迷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年过去了,我母亲刚刚去世,而你刚好提起出版写真集的事,又是我十分尊敬的好朋友介绍来的……所以,我觉得这真是某种缘分昵……”    当Leslie通过朋友听说写真集的事情时,他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母亲的去世恐十白是Leslie人生当中发生的最重大的一件事了,四十年来他为之亦喜亦悲,尝尽人生苦辣酸甜滋 味的日子,在某种意义上,到此算是个终结了。    “十年前的写真集是作为我告别偶像歌手白勺一种纪念,而这次,或许可以说,是经历了我母亲的去世之后,我得以从过去的某些思想中解放出来,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自我的纪念吧……”母亲的去世成为了这本写真集出版的一个契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这个时候的Leslie谈到他母亲的去世,表情十分冷静,像是悟到了某些东西一般。我当时还不清楚Leslie与他母亲之间常年疏离的关系,看着他谈到刚刚去世才几天的母亲时竟是那么冷静而淡漠,就像说别人的事情一样,内心不是不惊讶的。    然而,后来刊载在写真集里的访谈中谈到他母亲的时候,也许是我和Leslie的距离已经拉近了许多的缘故吧,他向我坦诚地敞开了心扉,把对母亲的满怀思念都倾诉了出来,情到浓时甚至眼里饱含着泪水。其后也曾几次谈到他母亲的话题,Leslie的话语时而冷淡时而热烈,有时带着怨十艮,有时又充满敬爱,让听者痛切地感受到他对母亲那种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特别是说到,他成名之后在海滨买下高级公寓,想实现他多年的愿望,请母亲搬来住在了一起,却没想到两个人都住得不舒服,连话都很少说,他为了恢复与母亲的关系,每天给母亲买礼物回来,带她到高级餐厅去吃饭,不惜花很多的钱,而母亲却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见外。说到这些,Leslie得出一个教训——“母爱是金钱买不来的。”——听到这话我眼泪差点就要流下来了,世界上哪里会有孩子用金钱去换取母爱的呢?    纵使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歌影迷的爱戴,他依然渴望来自母亲一个人的关爱。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突然觉得他是那么的惹人怜爱——他是多么需要疼爱的人啊!P3-9

前言

“吃饭了没有?”    每次见面,Leslie都会这样问我。即便这是香港人常用的问候语,Leslie的这句话,在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今天,想来都实在令人感慨万千。可以说,这句话能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那些日子里,那个时候,他,曾经活生生地就站在我的身边……    1998年初秋,我第一次见到Leslie。在港岛豪华的港丽酒店咖啡厅,Leslie准时如约而至。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初次和他面对面时Leslie的那双眼睛——他一边说着“很高兴见到你”并伸出手来与我握手,一边目不转睛地盯住我看。当时我心想,好一双冷锐的眼睛啊!仿佛要看透来者的真面目一般。但,只是一瞬间,他脸上便马上露出温和而纯真的笑容问道:“你吃饭了没有?”时间已过晚上7点,我和我的同伴们刚刚提早吃过了晚餐。听我说明情况后,他流露出有些遗憾的表情说,“我可正饿着呢,我可以吃点东西吗?”然后马上叫服务员过来点了咖喱鸡饭。    还没等我开口,Leslie先接二连三地问了我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时候到的?昨天还是前天?”“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飞机晃得厉害吗?”“住在哪一家酒店?“”昨晚睡得好吗?”“来过香港几次了?”“到山顶去看过了吗?”……在我一一回答他的问题时,咖喱鸡饭送过来了。Leslie仿佛期待了好久似的,一脸兴奋,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着简直和他斯文的面容不相符合的很男人的吃相,让人实在是忍俊不禁。    每当我想到Leslie时,总是会联想起和他一起吃过饭的餐厅或者那里的菜单。面对眼前的美食,Leslie总是心情很好,十分健谈。我常常跟不上他滔滔不绝而且语速很快的英语,只好似懂非懂地时不时点点头,硬着头皮听下去,而他却点也不在意,仍然像机关枪样不停地讲着。小过,他说的话我尽管没有完全听懂,但他脸上变化丰富的生动表情和肢体的动作都直接表达着他的喜怒哀乐,我光是看着他就已经觉得魅力十足,总也看不够。    我没有想到,那个惹人怜爱的,仿佛是为了让所有的人来爱他而来到这个世界的Leslie,内心里竟然埋藏着那么深的痛苦,以至于他不得不以毁灭自己的生命才能了断……    他离去的消息,我是在旅途中得知的。刚刚得知这件事时只有一个念头——不相信,不愿相信。我宁愿这只是一个噩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感到,对干那样一个Leslie来说,这种结局并非完全不可能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每当想到Leslie终于还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眼前消逝了,心中就会涌起一股难以排解的愁绪。    第一次见到Leslie时,他已经过了40岁的年纪,但他年轻得就像还不到30岁,生龙活虎,仿佛把年龄遗忘在了某个地方,永远都不会老似的。无论何时见到他,无论见过多少次,你从眼前的他身上都无从想象他年老以后的样子。将来这个人究竟会不会让大家看到他上了年纪的样子呢——在普通人身上都会发生的“衰老”现象,好像在Leslie身上就永远不会发生一样。这种感觉实在是非常奇妙的。    但是现在,这已经成为了事实,Leslie以他永远不老的形象在我们的眼前消逝了。在他天真可爱的笑容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苦痛?如今,已经不可能有人能够窥视到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了。    如果说这是他独特的方式的话,也许,他的确是以他独特的方式为生命划上了休止符。Leslie其实是个天真烂漫、常常以他灿烂的笑容令周围变得明朗起来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他的存在总是最醒目、最有光彩的,他是天生的明星。然而,他也有情感表达方式过于直接,容易被人误解,在魑魅魍魉的演艺界难以生存下去的一面。此外,有时日常生活中一些琐碎的小事他都不能放心交给别人代办,总是事必躬亲。以他比别人加倍的细致和敏感的性格,当事情办得不尽如人意时,他的焦虑有时会使周围的空气紧张得仿佛一点就着似的。而且,在别人也许已经很满意的情况下,自己却怎么也不能满意,面对这样的自己有时他会十分不安,甚至控制不住自己,这样的场合我也是见过的。这种时候的Leslie显得十分孤独和难以靠近,会令旁观者都为他感到难过。    我曾经无数次地想,假如他不是那么敏感,假如他的神经不是那么纤细的话,他本可以活得很轻松的……但结果,他没能像我想象的那样,也许这才是本来的Leslie吧。可事后想想,实际上他好像直身处在那种似乎可以预见那一天的到来,因而对未来总是抱有一丝莫名的不安的氛围中。    哦,不知不觉把话题扯远了。其实在本书中探讨Leslie的死因并非我的本意,而且我认为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与Leslie之间的关系,简单说来始于有缘为他出版了两本写真集,为此在东京和香港曾数次与他见面,有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过一些交流,自然而然地在私下里也聊过不少话题,仅此而已。香港与东京的距离,也许正好和我们之间精神上的距离差不多。    因此,处于这种关系的我,应不应该执笔写  本关于Leslie的书,是我一段时间以来感到困惑的事。不要说在香港,就是在日本也有一大批非常了解他的人,我所描述的Leslie,稍不注意就会显得十分片面或者与事实不符的。了解他的人读了这本书也许会说:“你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嘛!”哦不,估计肯定会这样说的。    然而我收到过他的影迷来信,希望我写本关于回忆Lselie的书。我考虑再三之斤亏开始觉得,如果写关于Leslie的回忆的话,或许我的身份反而是最合适的。太了解他的人不好写他,一点都不了解他的人又写不了他。他的家人或朋友与他太亲近,工作伙伴的话也许会产生某些为难之处。而恰恰处于“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我,不是正好可以描写个恰如其分的Leslie么……一想到这里,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场合下的Leslie,他说过的话他脸上的表情,要写的东西竟一下子涌现出好多来。连我自己都惊讶地发现,原来关于Leslie的回忆在我的心中竟埋藏着如此之多!    从重大事件到琐碎的小事、高兴的事、惊讶的事、生气的事,原来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事情。我甚至发愁如何选择需要写的事和不需要写的事。但我尽量要做到的是,我要以一种向Leslie表示怀念的方式来写,把我所见过的事实、状况以及Leslie的言行,尽量不夫带个人感情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出来。    因此这本手记所描述的,是曾活跃在我身旁的本来面目的Leslie,是我亲眼所见过的真实的Leslie。不过,为了尊重他生前曾多次说过的“我是一个艺人,怎么写我都可以,但我的家人和朋友的隐私是绝对要保密的”这句话,我特别注意绝不触及可能给他的家人或朋友造成麻烦的内容。此外,本书作为事后与的千记,有关日期和地点等详细情况儿半仝是凭借记忆写的。或许会有不少记忆错误或与事实不符之处,在此事先作一声明。    这本手记是9月中旬开始动笔写的。一转眼,Leslie离开我们已经过去了半年。这半年来,我竭力不去想他的事,以为这样自己内心就能平静下来了。可刚刚写了数行字,眼泪就止不住地在眼睛里打转,再写下去,每写行眼泪都止不住地流下来。照这个样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写完,我相信留在我记忆中的Leslie会给我力量,让我一步一步地记录下那些珍贵的回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考虑再三之后开始觉得,如果写关于Leslie的回忆的话,或许我的身份反而是最合适的。太了解他的人不好写他,一点都不了解他的人又写不了他。他的家人或朋友与他太亲近,工作伙伴的话也许会产生某些为难之处。而恰恰处于“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我,不是正好可以描写一个恰如其分的Leslie么……我要以一种向Leslie表示怀念的方式来写,把我所见过的事实、状况以及Leslie的言行,尽量不夹带个人感情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出来。  这本手记记录的是我眼前的Leslie真实的姿态,是我看到的一个真实的Leslie。  ——(日)志摩千岁

后记

岁末年底,12月30日,传来了梅艳芳因宫颈癌去世的惊人消息。    在采访拍摄《Leslie的所有》时我曾见过一次梅艳芳。那是在香港旅游协会主办的歌舞晚会期间,她上台表演之前在演员休息室见到的。当时由于化了舞台妆的缘故,她外表看上去异常鲜艳华丽,可当她开口谈起Leslie时,脸上便绽开了少女般天真的笑容,称Leslie和自己的关系真是如同兄妹一样。Leslie曾说过,梅艳芳是他在演艺界里像战友、同志一样的人物,把他们两个人说过的话合并起来,他们两个可以说是共同经历了香港演艺事业最繁荣的80年代和90年代的战友和同志,私下里又是可以互相无话不谈的兄妹般的关系。    那时梅艳芳笑着说,Leslie总是劝她不要喝太多的酒,不要晚上玩得太晚,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等等。但是现在自己却反而很担心Leslie,因为他比别人加倍地注意身体的健康,总是过于紧张而跑得太快,很少能放松自己。    从那以后过了五年,kslie正如梅艳芳所担心的那样,因心理疾病而选择了自杀;而梅艳芳也正如Leslie所担心的那样,因身体患病走完了四十年短暂的生命旅程。因他们两个的离去,报纸上把2003年称为香港演艺界一个时代之终结的标志。如今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两个是否正在一起回首往事呢。    如果Leslie能够更从容些,更轻松地享受工作和人生的话,或许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结果——尽管我明白,这种假设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仍然忍不住会去假设“如果结果是这样的话,当初不如那样做就好了”,这种想法总是不能彻底打消。    不是说我有多么大的能力去做出什么事来,只是有一件事,让我无法释怀。    Leslie曾经非常喜爱日本的温泉,他去过几次箱根的温泉,他对我说从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过,有处可以泡在其中观赏海上日落的私人露天温泉,他非常希望能去次。他托我替他找找这个温泉。我虽然随口答应了他,却始终没有去找,就这样拖了下来。    在他死后,我为这件事不知有多么地懊悔。假如我知道生命是如此地无常,假如我知道他来日无多的话,我是绝不会这样迟迟拖着不办的呀。能让他头顶蓝天悠闲地泡在露天温泉里,观赏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上那壮观的日落景象,哪怕只是一次也好啊——只这一件事令我抱憾终生。    志摩千岁    2004年2月

内容概要

志摩千岁女士,任职于日本东京产业编集株氏会社。曾于1998至2001年间与张国荣共事多时,一手为他主理出版两本个人写真集,分别是1999年4月15日出版的《Leslie的所有》与2000年9月15日出版的《庆》。

书籍目录

前言一九九八年 深秋母亲去世与写真集的出版   Leslie的家庭和他周围的人   不期而入的陌生人与心情低落的Leslie   关于是否留胡须的拉锯战   第二次专访谈了许多题外话   真醉与“醉酒演技”   让人捏了一把冷汗的裤长与“白兰地之谜”   对香港电影界不再抱有幻想与另一理想居住地一九九九年 初春写真被女服务生看到而脸红的Leslie   举行前所未有的千人签名会之决定经过   在Leslie家的派对上见到唐生   一九九九年 仲春不能忘记《太阳报》的卑鄙无耻行径   签名会前夜 从成田机场开始的汽车跟踪战   Leslie为千人签名会奋战   “我长得并不帅”与“跳舞毯”   “幕后总管”Leslie在香港签名会上充分展示魅力   未完成的电影与幻灭的拍摄手记   二〇〇〇年 晚秋把对中国的热爱融入写真集里   要艺术还是要明星写真   “热·情”演唱会压轴篇与盘着发髻的Leslie   二〇〇一年 爽秋临近签名会前夕又发生了重大事件……   第二大事件——“Leslie你又开始……?”   回荡在心底的清唱《有心人》和《取暖》   东京站的疯狂迎接与“酩酊大醉”的照片   最后一次签名会——歌影迷和保安都喊到声嘶力竭以此代替说再见   后记译后记编后记

编辑推荐

《张国荣的时光》无所不包,在在尽言其详,而读来又不觉琐碎凌乱,盖因作者的观察能力十分了得,往往能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发掘出被观察对象的性情与人格,因此每一段交往过程都会带来新的发现,而她也毫不避讳地将他们诉诸笔端。由于观察角度的设定,志摩女士关注较多的是张国荣为人的一面。因此在《张国荣的时光》这本手记中,张国荣更多是被当作一个普通人而非明星或偶像来探讨。不同于一般的名人明星传记,在《张国荣的时光》内没有历史式的描述,没有二手资料,仅仅集中在志摩女士和张国荣交往的“时光”,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把我所见过的事实、状况以及Leslie的言行,尽量不夹带个人感情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出来”。志摩女士没有像fans般地“神化”张国荣,反而视他为一个常人,一个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着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这样的张国荣更贴近生活、更有真实感,所以,特别令人感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本手记记录的是我眼前的Leslie真实的姿态,是我看到的一个真实的Leslie。”其中有不少记录都是独家发表,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作者简介

这本《张国荣的时光(精)》由志摩千岁著,秦晶译,记录的是作者眼前的Leslie真实的姿态,是我看到的一个真实的Leslie。从重大事件到琐碎的小事、高兴的事、惊讶的事、生气的事,原来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事情。志摩千岁甚至发愁如何选择需要写的事和不需要写的事,但尽量要做到的是,要以一种向Leslie表示怀念的方式来写,把她所见过的事实、状况以及Leslie的言行,尽量不夫带个人感情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出来。
因此这本《张国荣的时光(精)》所描述的,是曾活跃在作者身旁的本来面目的Leslie,是作者亲眼所见过的真实的Leslie。不过,为了尊重他生前曾多次说过的“我是一个艺人,怎么写我都可以,但我的家人和朋友的隐私是绝对要保密的”这句话,志摩千岁特别注意绝不触及可能给他的家人或朋友造成麻烦的内容。此外,本书作为事后与的千记,有关日期和地点等详细情况儿半全是凭借记忆写的。或许会有不少记忆错误或与事实不符之处,在此事先作一声明。

图书封面


 张国荣的时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6条)

  •     从地铁下来,目的地本是中华广场,但却不小心下错了站,东山口,到了上层才发现这里群众实在太少了一眼就能知道自己搞错了,眼前有一个书报摊,只要有任何书报摊、书报亭、书店出现在我面前,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过去看看。于是乎,我和它相遇,我和《张国荣的时光》相遇在一个不该下车的地铁站里。刚刚看到时,第一个念头是这可以是挚友的生日礼物,她一定会喜欢,一直以来的哥哥fans,但我倒是可以在送出之前翻看一下。于是乎带着这份心情买下然后阅读。作者虽然是一位远在他方的日本人,一个与他仅有几次接触的人。仅有的接触都已经能让作者永远记住哥哥,还写作成书,不难想象如此一位男性是具有多么深邃浓郁的灵魂以及难以匹敌的魅力。这样的一个人究竟为何要自寻短见?为何要轻生?至今仍未完全解开的谜团。我曾一度不懂为何人们如此爱戴他。但从电影里,我找到了他那慑人的魅力、身后那不懈的努力以及高尚的行业道德与坚持。在看《霸王别姬》过后,我曾一度疯狂地搜寻一切关于这部片子的资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所有一切程蝶衣唱的京剧都是出自哥哥的声候,这不仅震惊了我,也让那些教唱的京剧老师们震惊,你能想象一个香港歌星以正统的京剧腔调唱出一出出绚丽的折子吗?书中有着哥哥各种各样的状态,但无疑他是一个尊重他人、有礼、不喜摆架子的人,他也是寂寞和无奈的。这些都透过一页页的文字图片非常直接地传达到我脑里。他不喜欢香港,这个让他名声震天的地方,我想也许没有几个大红大紫的港星会真正完全喜欢这个城市,因为它实在很会伤人。所以他不远万里,来来回回到日本去,他似乎喜欢这个存在着许多喜欢但极少伤害他的哥迷的国家。不能说这本书就是展示哥哥生前种种的最好物品,但不难说它的确是一本写得极为真切诚挚的传记,让人理解哥哥的同时,也为他的离世而黯然伤神,同样也为所有过去的点点滴滴而感动落泪。
  •     又到41,就差一个9了,张国荣跳楼的日子,为何这么完美的人要跳楼呢?所有传闻的理由,都那么牵强,大概只有跳过的人才懂的吧,我等凡人就不想了;anyway,他死了,死的很彻底,不像安眠药还能有抢救的机会,如果说这死也追求完美的话,哥哥,你至少结果很完美,死的无可救药,死的十全十美;小时候,也曾经想过自杀,那时候考虑问题不周全,只是依稀记得在厨房拿把菜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划,再比划。。。。。。。。。。。。。记忆中,那天的天空是阴暗的,厨房自然没有开灯,我一个人站在anpan前,那时候我只比桌面高一点点,前胸抵着案边,后背着书包,右手拿着刀,左手在试刀锋,似乎还闪闪发光,在脖子上比划了两次,刀贴着脖子,感觉有点凉。。。。。。那时候是小学,之所有有书包出现,应该是刚放学跑回家,也许在学校还在举手发言的积极学生吧,谁能想到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会拿把刀要砍自己呢?小学生能有什么烦恼呢?你说呢?原因只有拿刀的自己懂吧,我依稀记得大概,却不想再此详述。至少我现在看来,无论多大的坎,我不是活到现在么?还好好的活着呢。而当时的自己,只想拿把刀,鼓足勇气切下去。。。从小我就是敏锐、细心的孩子,会看到很多细节,会有很多很细微的感觉,所以小时候会很不开心,也曾经想太多太多anyway,我最后放下了那把刀,虽然不知道是不敢还是不舍,还是。。。还好我不够勇敢。。。没一瞬间,我们都面临着活着还是死掉的选择,有人选择了生,有人选择了死;只是哥哥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然后去执行至少从这个角度讲,哥哥得偿所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想死没死成,非要他活着,那,叫做生不如死;在死和生不如死之间,哥哥选择了死掉,我想,如果真的爱他的人,会为了这一跳喝彩,即使满怀不舍,即使泪流满面,我们也会松开牵着你的手,看着你飞下去,虽然明明知道你没了天使的翅膀,注定血流满地;只是因为我们真的爱你,舍不得让你生不如死。。。借用一句墓志铭的话,有的人死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活着,他早死在自己心里;如果一个人对爱,对生活,对自己死了心,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生命本来就是个痛苦的历程,如果 这点乐趣都没了的话,即使 不能说生不如死,至少是行尸走肉吧?所以,如果十五年前,我砍下了那一刀,你看到新闻千万不要说,傻孩子;因为我只是不想活了,所以砍自己一刀而已;十五年前看过去,如果我砍了那一刀,我会很自豪;当初我没砍,我很庆幸,却不勇敢;哥哥,你真的很勇敢,一追在追,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即使想要的是死亡。。。。。你做到了,我为你那一跳鼓掌、喝彩,希望今天的你,有了翅膀,可以在梦想的世界里自由飞翔。。。。无论你做什么,无论我喜不喜欢,只要是你认定了的,我都会为你鼓掌;只因哥哥说过:you can't put words in my mouth。This is my life。How dare you judge me!(你不可以塞话进我嘴里。这生命是我的。你斗敢批判我!)
  •     篇幅不多,但是看着看着哭可能和作者的文笔没关系只缘那个人是张国荣哥哥对别人都那么好怎么就对自己那么狠的心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看到描述leslie咯咯笑到停不下来的片段时,心里面又有点心酸,这样一个热情开朗的人,真的是天生的明星啊。
  •     语言比较朴实 但都透露着温情啊 仿佛能想象到哥哥做这些事的样子 温柔又霸气
  •     对张国荣有了更深的认识。
  •     “今生约定他生再拥抱”
  •     排版很好……在床上躺着看了两个多钟眼睛都不觉得累……问题很温柔,让我看到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张国荣……谢谢。
  •     写得太有距离感, 哥哥保佑我考试过,呜呜~(>_<)~
  •     写哥哥的书不少,这本真心写得好。
  •     从小事中介绍了一个平易近人,活泼的哥哥,给人亲切的感觉。读来会令人发笑,更加怀念他。推荐大家看看!
  •     那年与我一起看书的人已经不在了。。
  •     在我心中有一种把哥哥在形象拉下神坛的感觉,却又让我感觉他是那么真实。
  •     08年的书了,能买到就觉得很开心了,书包的非常好,完全没有损伤,很庆幸哈哈
  •     昨晚熬夜看完了这本书,觉得还不错。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张国荣形象,让哥哥留给我的不再是电影,歌曲或者百度上的形象。文中提到很多媒体的不实报道对哥哥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是让我最痛心的章节。作为传媒界的新血液,未来的出版人,这本书无疑让我坚定了心中的理想——做一个有良心的出版人。安好。
  •     只要和你有关,我都好好收藏。别人说这是痴迷,只有我知道在我灰心失意的日子里你给了我多大的勇气。
  •     很质朴的一本回忆录,相较同类书籍的矫揉造作、过度捧吹以及胡编乱造而言,这本书里的Leslie鲜活得宛在眼前。今夜难眠,竟无意间翻完了它,也算是歪打正着的一种献礼吧。
  •     通过这本书,让我更好的了解哥哥,谢谢作者。写得挺客观的,哥哥真的是个宝宝呀
  •     小说传记都是比较容易阅读的题材。这本书也给我展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读来很有趣。
  •     现在每天都很好,倘若你在场……
  •     最后那段后记补充真恶心,破坏了一切美好的阅读体验.......................................这吃相是有多难看啊还要在书中推荐自己的破书呃
  •     志摩女士的回忆录让我始终对日本人温暖而严谨的交友方式记忆深刻。关于Leslie和唐生的“明虾梗”,煮粥,搬家,以及前后三本写真的出版事宜,是独一无二。但是有一些模糊的错误,“何宝荣”成了“黎耀辉”,“最冷一天”成了“取暖”。
  •     在地铁里读到接近结尾处,停在出口借着灯光继续看完,然后抱着这本书走进学校,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     "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能够去爱别人。仔细想来,也许我从未真正爱过别人。当时我以为自己是在爱着对方,一旦冷静下来后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孤独的。" "别人能100%满意的东西,我只能70%满意。"我现在大概能够接受他已不在世上的事实了,而不会一想到心中就有种苦涩。
  •     好难得有一位和他接触过的人写的书。市面上大多是资料整理外加作者意淫出来的张国荣。志摩女士笔下的哥哥像一位我触得到的存在。真想他。好想他。你若尚在场,一切该多好。
  •     “模糊地迷恋你一场 就当风雨下潮涨”
  •     原来Leslie一直是这么鲜活的人,最终却被抑郁症夺走生命,抑郁症不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还有身体上的折磨,从作者的时间线来看,这个过程短暂地让人难以置信。但死亡是严肃的,不可假设的事情,跟着作者与Leslie的生命擦肩而过,更是从灿烂到轰然消散的伤感。
  •     将万千感慨汇成一个愿望:哥哥,你好好休息吧!我们一定会相见的。
  •     这般温暖时光。
  •     一口气读完,原来哥哥真的复吸啦!情绪化、极端完美主义的性格倒是得到印证。老唐很温厚大气,哥哥有福。
  •     #2017021#
  •     两天GPS实习里闲里偷闲地看了一遍。文字朴实,有活力,胜在点滴细节,刻画了一个“平常又不平常”的哥哥。可是看完后自己莫名有点淡淡失望。思考半天后,觉得应该是自己对哥哥的期望过高过于虚幻,进而想想是自己心里一直在寻找一个不太现实难以追求的虚幻目标。 成长至今,我从没有真切地认识到过一个真正的“人”是什么样的。
  •      星光璀璨的哥哥,也有放不下的心结,哥哥在《今夜不设防》里袒露了三次落泪的时刻,也想起为阿根廷踢世界杯的梅西,努力的人应该值得尊重。
  •     ❤️
  •     熬夜看完了这本书,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悲伤不已,张先生实在是个妙人儿
  •     亲爱的Leslie,休息一下吧,大千世界,我们总会再见面的
  •     全给哥哥。也能感觉到作者的用心。只是还是难过。
  •     一個真實有趣,有優點又有缺點的張國榮。市面上有關張國榮的書籍太多,只有這本,才最接近生活中的他。
  •     香港那班渣斗狗仔快点boom
  •     实在抱歉 今晚才看完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     中奖的书,看完之后在图书馆的时候被人拿走了,对不起哥哥
  •     “一个人越是光芒万丈的时候就越是会被黑暗嫉妒。世界上所有事物一定都是物极必反的” 因为个人情感给五星
  •     “Leslie,谢谢你,好好休息吧,我们一定还会再相见的。”
  •     正如志摩千岁女士说的一样,她的确是最适合写回忆的一个人,同事之上,朋友以下。喜欢这个巨星光照之外的Leslie,很可爱甚至有点幼稚,志摩女士的书写出了很多他所喜欢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东京的Park Hyatt、箱根的露天温泉和日出、还有新干线,有机会会去的,多了一个与Leslie有关的地方
  •     日本人看事物比较细腻,那种不经意很动人也好可爱,满满的感动。
  •     “如今斯人已去,那个曾经被他反复推敲过几十遍的剧本,那份对电影如火一般的热爱和未竟的梦想,究竟应该葬于何处?每每想到,那些留在心中对他的每一分思念中,似乎都伴随着对他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就越发感到无尽的悲哀。” 日本人对细节的敏锐真是厉害,这本书算是所有写Leslie的文章中最让我动容的了。
  •     总有相见时,leslie
  •     流畅自然质朴的语言,在一堆矫揉造作的张国荣传里,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翻译真棒。作者好歹是个“生人以上,朋友以下”的熟人,那些个连面都没见的粉丝,靠着意淫写的传记真是不忍直视。
  •     买的时候哥哥还在
  •     看到有的地方想哭,有的地方又笑到不行~好羡慕哥哥和唐生的感情,他们若是能一直幸福下去该多好…唉,在香港当明星也太辛苦了,或许只是因为他是Leslie… 写的还行,但毕竟是冲着哥哥看的书,毕竟只是日本工作人员的视角…好羡慕所有跟哥哥合作过的人… 谢谢哥哥爱大陆♡你是误入凡间的天使
  •     很温暖 很温馨的一本书 怀念哥哥
  •     读完突然觉得,其实他是个活的好累的人
  •     對於瞭解哥哥很有幫助的一本書 新榮迷可以購買
  •     是我看过有关哥哥张国荣最好的一部书了,没有之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