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书评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0-3-1
ISBN:9787505715486
作者:李敖
页数:294页

疑问

我本人非常喜欢这本书,特别是第七章“回向”。谭嗣同与梁启超的对话确实精彩。李敖应该是一个讲究事实的人,里面涉及了太多历史事件与人的对话,我有个疑问,本书的定位是历史小说,那其中所写虚实又有多少呢?再者,就是批评一下他,据说他这本小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自己申报的,我觉得此举有损其形象。而且,中国都有不少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鲁迅,艾青、北岛、钱钟书、巴金、王蒙和沈从文等等都曾被提名。

睿智满盈的结晶

  这是自己读李敖的第一本书,若干年前便听说该书名,法源寺这个颇蕴历史气息韵味的地名一直让我神往。现在终于有机会得以一窥李先生博古引今,如大将行令般运畴文字的风采,着实令人不禁掩卷慨叹与羡慕,甚至于嫉妒呵!  通读全书,个人认为,作为一位史学家,李先生的功力于当世应属华山论剑级的。而以小说家言,不得不讲内容过于泛滥用,意识严重大于形式。也许便如作者自身所言“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在小说与史学研究两种体裁上,只能取其表现张度更强者尔。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适合当小说读的小说,一本充满故事情节的史料书籍。无论如何,它都是睿智满盈的结晶,铎铎耀人双目。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李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第一版)此书在书架上搁置已久,前些日子读羽戈兄的《百年孤影》一书,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直固执己见:这是李敖先生最佳著作。”羽戈兄对《北京法源寺》如此推崇,倒是让我有了阅读的兴致。不过通读下来,我觉得《北京法源寺》并不是一部好的小说,而是一部不错的书。从小说角度来说,《北京法源寺》不算成功,议论太多,是虚构的大忌。但这篇“以一座寺庙的种种因缘为丝线,李敖串联起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一幕”,小说背后的佛学传统与侠骨情怀却让人动心。其实作者自己也知道《北京法源寺》的“小说”成分不足,所以在后记里特别点出:“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像李敖这样博学之人,其小说创作依旧不改本色,在《北京法源寺》传达了密度极大的议论,但再深刻的议论也无法掩饰虚构叙事的力不从心。不过小说里的某些片段,还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对谭嗣同的刻画,非常成功。这大概是羽戈兄认可此书的因缘罢。

堆砌的观点

这本书是很久之前看的,由于当时对李敖比较感兴趣,所以他的大全集已经被我翻了一大半,就差这本书,还没有认真阅读过。凭着印象,我自认当时对这部书很失望,书中人物所说的话,大体都是照搬李敖自己的观点。它是历史小说吗??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那部《中国性研究》里,本来以为是一部学术著作,结果还是打着性的幌子,在那兜售他的政治观点。我看到了一个一直抓着国民党不放的小肚鸡肠的李敖。也许我的印象有误,也许我该再读一遍这部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的书。

青年的选择

认真的看这本书是刚毕业没多久,为做火车,在车站附近的小摊上看到的,火车晃晃悠悠,梁启超等人摸着过河和我那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特别的有感触,时代不同,但是我那时也依旧看不到路~~再后来向朋友介绍,书被拿走就没回来过……

法海真源(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前两天一直在“杀”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未看之时听一位好友强烈推荐,我将信将疑;看中觉得满腔热血,豪情满怀;看后觉得余音缭绕,耐人寻味!这是一本历史小说,但他绝不是那些“为杨贵妃洗澡,为西太后洗脚”之类的无聊小说,而是一本充满阳刚之气,大丈夫情怀的作品,书中严格来说就提到一位女人,就是慈禧妖后,是个天大的坏女人,当然还提到了光绪的珍妃和谭嗣同的妻子,但都是一笔而过!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史实纪实。它以法源寺为线索展开,在我看来它就像是一位屹立于人世间的一位智者,它看过了茫茫历史烟云,看过了太多的失败与成功,看过了太多的知识仁人和太多的冤假错案….历岁月而不衰,而一幕幕精彩而让人惋惜的故事就在它眼前展现,多少英雄豪杰在它眼前相识 相知,相聚,相散….它和他们都有着前世的因缘!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末明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救中国而进行变法维新的故事,书中着墨于人物之间的精彩对话和作者对各种思想观点的解析评议,借以向人们论述了生死去留、出入仕隐、家国朝野、因果常变、公私己我等主要主题,读后令人大受启发而又啧啧称叹!法源寺原名是悯忠寺,是唐太宗为其征高丽而为国捐躯的将士作纪念而建的,在乾隆年间才有了法源寺的名头,在这里曾经的袁崇焕督师骨骸归于此处。这本书他包含着很多的知识,并且很多都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观点,比如说善在于行才叫真善,就如同吃饭一样,只有吃了才叫吃饭,想饭和说饭都不是吃饭,善也是一样,说善,想善其实才是伪善:还有就是关于忠奸之辩等等。同时作者会巧妙的以书中人物的身份告诉读者许多人世的道理,在一个人阅历较多一点以后,他有事难免会发现,人间许多事情,如是非,善恶,好坏等,并不是草率就能断定的,同时独立的情况,往往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样明显,很多时候他们都相互渗透,叫人自己去找寻他们间真正的位置,而人们往往而认为非此即彼,非善即恶,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啊。 另外书中对佛学也研究的相当深刻,说佛学的出世是为了入世。书中有一处是谭嗣同与梁启超关于佛学出世与入世的讨论。人们大都以为出世乃一境界,出世可以看破红尘,不惹尘埃,独善其身, 静享空灵。其实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佛学的真谛在与入世而非出世,佛门的精神是先叫人舍弃一切,将自身看作虚妄,以至心无杂念,意志坚定,声色不能动摇,动静合乎一心,而后匡邪扶正,济世救民,舍生取义,从容无比。这就如那句话“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一样,其实真正的大乘佛教是讲究普渡众生的,而真正的弘扬佛法乃在于自身的参与,参与是宣传弘扬的最好手段!而荤素、法事等也不过是形式罢了,有诗云:“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这又让我们想到了济公和尚,可见懂佛法者未必是出家人,出家人未必懂得佛法。谭嗣同、梁启超非出家人,却深明大义,为图强中国而敢于变法维新;而于朝钟暮鼓、昏灯烟火中手拿念珠、口颂慈悲的人终究只是昏昏然,陶陶然,求个自我解脱罢了。这只是小乘精神,境界不大!去留有意.维新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等人面临着杀头的危险,谭嗣同等人本可在大刀王五和日本黑龙会的帮助下免于杀身之祸,然谭嗣同执意留下,果断而决绝。对于谭而言,当时变法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这条路行得通行不通还是未知,如果行得通就应坚持下去,行不通就得马上另寻他路。为此,谭的留下有两点原因:1、倘若变法行得通,则以自己的鲜血激励大家奋勇向前;2、倘若行不通,则以自己的死来警示后人。最后的结果证明了变法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走了革命的路,而谭的死则成了这条路的路标。谭当称“圣者”,他的死不实逞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舍小我顾全局,是真正的舍生取义,令人深深佩服!谭嗣同说他愿意一死来提醒世人对一个病入膏肓的腐败政权,与他说改良简直是与虎谋皮,是行不通的。他愿意用自己的死来证明改良这条路走不通,其实他是“以败为成,叫醒世人”!真正的武士道。谭嗣同肯为国家、为人民而请死,大有武士道的侠气,这种侠气在中国是不多见的。日本的武士道源于中国,然而武士道在中国与日本的发展却大为不同,日本的武士道能为国家、为民族这样的大目标舍身忘己,任侠感死,而中国的武士道却只流于个人恩怨和江湖道义的表层,为了个人或帮会集团的利益勇于死斗,怯于公义,浅泛而令人悲哀,所以中国的武士道远离了它本出的含义,不能称为真正的武士道。另外文中也谈到一个人说实话是多么的不易,这和我看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里所感悟到得很相似,如明世宗时期的杨继盛和史可法之师左光斗说真话,为民谋利最后惨遭毒害,不过我们仍然要坚持正直,关于说真话。“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而当一个人为他奋斗的目标去死时,别人还能指责什么呢?斯人已逝,然他的精神会永恒!当然文中梁启超这个人夜耐人寻味,作者把他作为先知的角色来描写,为当维新变法失败后,他虽不死,然在人们的心理他已经同谭嗣同们一起走了,他是一个活古董,其实他是寂寞的,时代比他跑得快,“江山代有才人出”启超老矣!但当他再与李十力在法源寺偶遇时,那种感慨又是多么令人肃穆啊!“过去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过去、一种是古人的过去。自己的过去虽然不过几十年,但是因为太切身、太近,所以会带给人伤感、带给人怅惘、带给人痛苦。从菜市口到莽苍苍斋,那种痛苦都太逼近了,令人难受;但古人的过去却不如此,它带给人思古的幽情、带给人凄凉的美丽和一种令人神往的幸会与契合。怀古的情怀,比怀今要醇厚得多。它在今昔交汇之中,也会令人有苍茫之情、沧桑之感,但那种情感是超然的,不滞于一己与小我,显得浩荡而恢廓。但是怀今就赶不上。智者怀古、仁者怀今,仁智双修的并不排斥任一种,不过怀今以后,益之以怀古,可以使人伤感、怅惆、痛苦之情升华,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更达观的领悟。“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正因为结局是从今而古、从古而无,所以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来怀古,反倒不是减少而是加多。你自己生命减少,但一旦衔接上古人的,你的生命,就变得拉长、变为永恒中的一部分。即使你化为尘土,但已与古人和光同尘,你不再那样孤单,你死去的朋友也不那样孤单。你是他们的一部分,而他们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的一部分。那时候,你不再为他们的殉道而伤感、怅惘、痛苦,一如在法源寺中,你不会为殉道于此的谢仿得而伤感、怅惆、痛苦,你也不会跟谢枋得同仇敌忾,以他的仇敌为仇敌。你有的情感,只是一种敬佩,一种清澈的、澄明的、单纯的、不拖泥带水的敬佩。那种升华以后的苍茫与沧桑,开扩了你的视野,绵延了你的时距,你变得一方面极目千里,一方面神交古人,那是一种新的境界,奇怪的是,你只能孤单一人,独自在古庙中求之,而那古庙,对他说来;只有法源寺。而这一切的一切就如当年大诗人龚定盫有一天整理旧物,发现一包这两棵海棠落下的花瓣,他感而有词时写道:   人天元据,被侬留得香魂住。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千年。   千年千里,凤痕雨点斓斑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似落花。而当梁启超想起谭嗣同的旧句:  柳花夙有何冤业,   萍末相遭乃尔奇。   直到化泥方是聚。   只今堕水尚成离……   他又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在人世的沧桑中,他与大半的同志堕水成离了,近四十年后,他突然顿悟到:他的一生,总是与时代相错,不是早于时代,就是迟于时代。在三十年前,人们说他是洪水猛兽;在三十年后,人们说他是今之古人。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他不同意他已迟于时代。他深信他的救国方法,“我们试验失败了,流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血。人民是草木不惊的。”但是,他们革命的呢?他们要千万人头落地,落地以后,还不知要多少年的全国陆沉鱼烂之惨,才能有个眉目。……总之在我开来这本阳刚之书就是那个时代的有为青年们救国图存的心路历程,他们一路奋斗,志士仁人成其千秋伟业,而留给吾辈深深地思考和启示!又让我想起了谭嗣同的: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011-4-27

写点...

似乎看完《法源寺》,悟到了李敖丢给我们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清末的时代与当今时代如此相似,为什么?根源是什么?到底该如何改变现状?改良抑或革命?…… ……不得不佩服李敖,感觉他就是康有为式的人物...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李敖的看法

类似montage的写法让人领略了李敖优秀的笔法先一直认为李敖不过是一个喜欢骂人的批评家,甚至政治狂热者,也很会骂人,却始终不及鲁迅先生,自称白话写作第一、二、三只看作激进的胡话,自从看了这本书却有些新的看法。本书以历史为材料进行精美的文学加工,而所选事件虽时间相差甚远,却未给人以零碎之感,且各事件多以正史为内容。书中有些观点虽然不太认同,但还是力荐这本以上下五千年作背景的中国近代史作品

读《北京法源寺》:所有角色皆李敖

读这本书最初的缘由是“法源寺”。机缘巧合,在一年多之前,修到了学校一门和佛教文学相关的课程。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坐落于离北京内城不远的法源寺。当时,惊异于法源寺建筑的如此不惹眼——重重胡同和矮房竟极难寻到,却又感叹它的悠久历史与旺盛香火——有寺内僧人对我们悉心的讲解和前来上香的拥挤人群。当时,却只是知道法源寺是唐朝修建的寺庙,知其古老,但不知其典故。后来,和家人提起我去法源寺的事,我爸竟说:“法源寺,我有一本李敖的书呢。”于是把书送给了我。但在当时也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读这本书,只是大概看了个开头。再后来,连我自己也没有预想到,我有了一学期到台湾交换学习的机会。又这样,也是没有计划的,在台湾参与一个节目录制时,见到了《北京法源寺》的作者李敖:极其自信,学富五车,见解独到,是我当时当面见到李敖后的最大感受。但是,台下他的亲切与谦和,也似乎让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于是,回到北京后,我终于又拿起这本似乎与我颇有渊源的书,开始读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读李敖的作品,确实领略他自恃“写白话文五百年内前三名”的功力。书的内容极其丰富:从唐朝李世民修建“悯忠寺”(法源寺当时的名字)写到中华民国的一九二八年,其中贯穿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西太后、光绪帝,甚至几百年前的袁崇焕、主张共产主义的李大钊,也成为类似“打酱油”的人物。可以看出,李敖将自己所储备的历史知识与写作故事的能力结合起来,如此虚实结合的叙事与深刻的历史感悟,的确让这部作品颇为值得一读。但李敖就是李敖,即使是在写这样一部历史小说时,也带着自己的鲜明色彩。读他的书,我才最深刻的体会到,每部作品都是在为自己的作者说话,作品是作者思想的最好表达者。写谭嗣同,李敖对他慷慨赴死之前的的心境、行为做了最大篇幅的描写,似乎就是在诉说他在国民党监狱坐牢时的想法;写梁启超与谭嗣同对生死、君臣、忠奸的看法,也就是在说他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写大刀王五的义气、佘法师的忏悔,似乎也是在说自己对人生际遇的理解。李敖说,这本书写的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是一部“阳刚的作品”,那么其实也就是在说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大概了解一下李敖的一生,就可知他的特立独行与恃才放旷,但是,除了这些,我认为还有这本书中所表达的,对佛法相关的一些理解。可以看出,李敖对国家民族、对社会大同,对“佛”、对“佛”的精神,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也让我看到,越是这样一个如此敢言敢行、大胆斗争的人物,他内心中其实越是平和与安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李敖因为内心无所畏惧,对自己信奉的东西怀有坚定的理想,才越发地有动力、有活力地去斗争与生活。所以,他六十几岁依然穿着红色的外套录制节目,依然为了自己的想法而每天写作,在这样的时代,有一个李敖这样的人物,我们是应该感到庆幸的。说到最后,我想到在台湾录完节目后,李敖离开现场,他在红色外套外面披上了一件黑色的风衣,一个人径直出了大厅,过了马路。马路对面,另外一个人帮他打着一把黑色的雨伞,两个人就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快步地离开了。一切都是那么淡然,那么简单,似乎与他在公众眼里的形象毫不相符。但是,我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才是最好的调和,最大的相符。正如诗言,“深栽小斋后,庶使幽人占。晚随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阴房阒鬼火 春院閟天黑

书可以给四星半。之所以少半星,一来,啰唆。感觉是给完全不知道历史的小朋友看的扫盲书。不仅各个掌故解释得啰嗦,就是两个人的对话论理时,也忽略了很多历史人物身份及背景,连大字也不识几个的走镖的或者帮会人员,也可以把道理分析得跟大学士一样透彻。第十一章[舍生]将这种啰唆和与人物形象相冲突的对白尽现无疑。这也许是李敖书卷气的一面:大章节的白描,大章节的讲史,然后忽然切换到了大章节的不符合人物形象的对白。这种书卷气使全书看起来像是相隔了很久所写的几个章节的拼凑。二来,还是啰唆。这个啰嗦专指李敖对于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准备临死的描写部分。而且是那种李敖自己掌了自己嘴巴的啰嗦形式。173页,可儿长在称赞专诸的母亲时说道:“她说得很少... 但都是留给人解说,她自己不做任何解说... 她就不再用任何拖泥带水的方式、画蛇添足的方式来诀别、来预告、来暗示,而一死了之。她死得真是洒脱之至!我觉得她是大侠客,高不可攀,太高了。” 那么李敖把从容赴死的谭嗣同写得好像是我们做卫星的工程师一样,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得周全,将老子和妻子想到了,将恩师和挚友也想到了,将改良派和革命党也想到了,甚至连皇帝,他也想得周全了;光是想到还不算,还要啰啰唆唆说上一大堆道理。说一次还不算,见人就说,对梁启超说,对平山周说,对王五胡七说,对南边的朋友说...... 死事还是死君,最后辩来辩去,两者却是殊途同归的,所以还是啰唆。这就缺少了从容的侠气,使整个谭嗣同的人物形象都婆妈起来,北京人说,这人真面。李敖的人面,笔肉,在这里就全显摆出来了。我觉得较好的处理方式是,让梁启超和蔡锷师徒在谭嗣同死后去解释他的作为就好了,书中也的确有这一部分,因此谭嗣同和梁启超的辩论部分,本就多余,只能平添谭嗣同的婆妈,譬如谭的名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p157, p195),简直是炒冷饭,一说再说,与人物形象不符,大大的不符。当然本书中的亮点也层出不穷。不仅给戊戌变法中诸人的立场做了一个较圆满的解说,也连带携上蔡锷、李十力、大刀王五,和佘法师(石达开的师爷)等人物,构建了一个金庸式的大框架,从太平天国起到明国15年,兜了一大个圈子,闹四种革命,做圆满收场,又在收场中展望中国的未来-“也许有一天,我们千万人头落地,才能证明此路不通,那时候,我们真愧对你们、愧对人民、愧对中国了。” 而事实上,千万人头落地的,并不是“我们”,而是我们所愧对的人民,却也相差无几了。此外我认为本书中观点最新颖的部分在于对古代几个刺客或者刺客身边人物的剖析:专诸的母亲、田光、贯高、侯赢、月照和尚。这些经典故事当中的小人物,经常被我们看故事的人给忽略了,但李敖不愧是在能见鬼火的牢房里将沮洳场做安乐国,啃完大英百科全书的大学问家。光是对于这几个人物的深度剖析,这本书就堪称佳作。老舍先生如果在世,将李敖的这个故事重写,必能作成一篇精概的短篇。也许那才是我心目中最中意的[北京法源寺]啊。最后送给某公司一句话:慷慨成仁易,从容就义难。

《北京法源寺》引起的思考之一

P107 关于“回向”读到这里我真的不敢说英雄所见略同——这个问题我深深赞同谭嗣同的观点,当然,我的思考远没有他这么深入透彻。当看到有人在家供佛龛、早叩晚拜、吃素,等等行为,并冠之以“信佛”的大名头时,我深不以为然:这些形式就叫信佛了?更有听到电视讲座里一个神叨的女人讲小孩生病是因为房间里有阴邪之气、应该烧香做法事驱鬼,我已经觉得是可笑了:佛教就是装神弄鬼?而有人说信佛是为了求平安之类目的时,我只能悲哀了:带着如此强的功利性的目的事佛,这能叫“信仰”吗?这是真的“一心向佛”吗?真正受苦受难的百姓来庙中诚心求佛庇佑时,众人皆认为“香火钱”是必须的,甚至有僧人会索要,这,是佛的本心么?这些所谓信佛的人,知道什么是“佛”么?我也不知道。但我起码知道这些不是。同样,佛法的终极,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我知道绝不是所谓的“出世”,道理很简单:我相信佛法并不提倡所有信徒都出家为僧为尼,佛法所宣扬的普度众生其形式绝不止于在寺庙中诵经念佛。那为什么这“伪佛法”在中国得以大行其道?我想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多年选择下来没有更加适合的信仰。佛教宣扬的因果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确实很符合中国老百姓的胃口。人终究是需要一种信仰的——人心都渴望救赎。当你犯了错,满心愧疚,不知如何是好时,有人告诉你,多做善事可以补救恶行,于是你找到了方向,在行善中得以宣泄愧疚,这就是一种救赎;当你身处绝境,人事已尽,求救无门时,有人告诉你,这是你前世作恶的报应,你心中便感释然,或是冥冥中有菩萨知道你的苦,终将在某个时刻以某种形式拯救你,你得以有了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这就是一种救赎。普通老百姓只觉得此等佛法已够用,即谭所说的“俗谛”,更加之被别有用心、故意歪曲佛法之人蒙蔽,便无人追究“真谛”为何。但我在寻找。既然已对“俗谛”表示怀疑了,但苦于学识有限,就像我一直仅凭感觉认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谭所言佛之无形,让我忽然理解了“菩提本无树”的故事),仍苦于无法论述清楚此观点,自己独立的思考迟迟找不到方向,谭的这番话无疑使我眼明心澄。

中国之朝气

较之于一般的历史书,《北京法源寺》更具体详细,更能给人以真实感。如关于谭祠同的牺牲,往常以为死的可惜,看完谭的关于生死与友人的争辩便释然,更感喟于谭的伟大与其先知般的目光。无论是袁崇焕,谭祠同还是李十力他们身上都集合了中国士林阶层最优秀的精神。那种将生死置之度外,挺身为中国前途奋斗的勇气和魄力必将烛照千古,光耀万年。不管中国走向将何方,这种鞠躬尽瘁,上下求索,不畏生死的精神都将影响中国的一切重大历史转型并使中国走向更为光明的前景。

小说写得不怎么样!!

李敖写《北京法源寺》,自夸过甚。就小说来说,这不是本好的小说,李敖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可他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其贯通融合起来,造成小说读来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书中所引之典大多出自《史记》与明、清等史,其他逸闻稗事,李敖看书甚杂,自可得之。忆几年前看李之小传,知其学贯中西,不可小觑,唯恃才狂荡,非良性也。李敖此书,对话多且过长,不似常人闲谈之状,至引经据典,甚祥,简直就是讲故事了,更是荒谬。救嗣同事急矣,然日本诸人在路上大谈中国古典的武士道,这也太有违常理了。

值得一看

  第一遍  开始觉得晦涩艰深,可是却执著的看完.  第二遍  看完之后,高考前练兵,突然很想对这本书的大人物做自己的感想,结果写在了作文一栏,结果自然是文不对题,跑题.60分的作文,得了20分.感谢老师第三遍大学一年级,语文的结业论文.写了4000字,结果因为感情不能自抑,写了通宵.论文通过,得了高分.感谢老师,因为这论文很少有人自己写,而老师没有发现抄袭,这算是对我的肯定.因为我写的比别人抄的还要好总结上文:值得一看

佛法无源

很早就知道李敖这个人,但从来没有看过他任何的文字,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倒是看过几集,只觉得这个老头,年纪一把,却还尖酸刻薄的可以。也曾在《康熙来了》见过此君,一副为老不尊的样子,乐于享受温香软玉在怀的老不羞。对李敖本人,我既没有尊敬,也没有鄙视,更多是一种观众的角色,只觉得此人活得很自在,坐了几十年牢,泡过小自己几十岁的马子,还竞选过总统,这生算是活得有滋有味了。当然“中国白话第一人”的自夸,让我觉得此人倒是有几分可爱。最近才看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不得不佩服李敖同志的知识渊博,其书根本就是将无数个历史故事,用法源寺作串联,以北京为背景娓娓道来。很多典故,我知道,但不知道的不很清楚,我不知道李敖写这本小说时是否经常翻阅资料,但其对北京很多地方的描述以及各地名的历史渊源的解析,很让人佩服。看着看着,你会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原来脚下的北京是一个背负着如此多历史的热土。当然书的重点并不是掉书袋,也许是信手拈来,也许是故意为之,单单其中的历史底蕴已经让人心颤不已。但书的重点,写的是一个人的死,谭嗣同的死。我想李敖是把自己看成一个革命者,一个他书中李十力般的人物,但他却把重点放在了谭嗣同身上。整篇文章用来写一个人的死,写一个优秀中国人的死。你能看到李敖与鲁迅般对国人麻木的无奈和悲哀,也能看到李敖对如谭嗣同般中国志士的敬仰,更能看到李敖自己对改变中国的愿望和为之献身的决心。这样的李敖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在现在的中国,缺得不是投机倒把的商人,而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我不知道那个在荧幕上嬉笑怒骂的李敖,和字里行间透着责任和苍凉的李敖,哪个才是真正的李敖,又或者两个都是,两个都不是。只是很遗憾,在中国,在大陆,连李敖这样的人都很少很少了,流行的都是韩寒,郭敬明之流,风靡都是YY之众,是这个民族本身就没有产生天才的土壤,还是根本没有天才成长的空间。百年来的中国人,衣服和服饰变了,心还是老样子,只是如鲁迅,李敖这般还出来呐喊两声的人也渐渐少了。

很好的小说,很差的历史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来读这本书,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打上五星。十年后的我,再来读书,却不知道该打几星了。无论如何,北京法源寺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虽然其文笔作为文学作品来说并不出色,甚至有些晦涩,然则却有一股气在于此,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北京法源寺中就充溢着这么一股气。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近现代史,这是一段让无数国人引以为耻的历史,从天朝上国一下变成了任人欺凌宰割的对象。在这种亘古未有之变局面前,总会有许多人要站出来,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不忍直视的现状。同样,在很多年以后,也有无数人梦想着回到那个时代,重整河山,也许这就是现在穿越文流行的一个诱因吧。除此之外,一种更为常见的方式则是把自己的理想、精神等寄托在当时站出来的那些人身上,用自己文学化的诠释,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李敖的这部书里,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三人便以一种近乎完人的形象出现了。首先是康有为,在书里完全是一副圣人与先知的形象,超脱于时局之外,站在一个宏大的历史高度,总是站在时代之前来策划历史。谭嗣同则是本书中着力最多的一位人物,其形象与文章开篇的袁崇焕多处来发生重合,悲天悯人而抱负远大,文武双全、忠孝礼义集于一身的大英雄;梁启超虽着墨不多,纵观全文,也是一位能省时度势一生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天才人物。而站在他们对面的慈禧,则成了一个不择不扣小心眼只顾自己权位而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守旧顽固人物,总是成为新事物的绊脚石;而袁世凯则更加不堪,两面三刀玩弄权术的阴险小人。小说做此处理,无任何不妥,毕竟无矛盾不成书,不将双方形成如此的对立,又怎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然则,这是一部历史小说,讲述的是离我们仅仅只有百年之遥的哪段历史。那些人物、那些事件做何解读,也许是作者与读者自己的事情,然而,将小说奉为史实,就不能为我们所取了。历史上的康南海,远不如小说中所说的如此伟岸光正,其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更多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新一代先知与儒学教主形象,在百日维新中的作用,更加不如他所宣称的如此重要,貌似忠君,然则他在海外假托光绪所为,更多是陷已被软禁的光绪于水深火热之中;谭嗣同是变法人物中我颇为欣赏的人物,书中对他的描绘,颇为符合我的认知,有勇有义有节,然则他的年轻、冲动与幼稚,其实也是导致维新悲剧的重要原因,曾廉的条陈一出,嗣同即请光绪以毁谤新政之名斩之,莫非他真以为斩以曾廉即可推行新法乎,这实际上把既得利益群体全部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去,更不用说百日内上百维新诏令,心急也得有个限度吧;梁启超就不用多说了,其文字学问皆当一时,然则太过书生意气矣。至于慈禧,贪恋权位不假,然则光绪又何曾不是如此,百日维新内那些政令,其实颇多都是在慈禧默认下颁布的,而政变过后,所谓的维新并未如世间所说骤然停滞,事实上,维新的诸多方面,依然得以维持甚至深入,政变的原因不在维新而在帝后之争。光绪要夺权,慈禧要守权,一丘之貉尔。尤其对于维新的评价,我们总认为按此进行下去,中国就能富强起来,痴人说梦,徒增笑尔。维新的举措,更多只是器上的小修小补,与之前之后的那些革新并无不同,为何维新就能改变这个状况呢?以光绪的政治能力,就真的能驾驭整个国家么,从维新诏令的颁布与实施情况来看,很难得到这个结论。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它的目的不是还原历史。正如我对某些王文的评价一样,虽然它们基本都是扯淡,但是至少还有着那么一些豪情与壮志,激励人生,却也足矣。

适合历史小白的入门教材

枕头边是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我很少看他的书,虽然知道这位叔叔才华横着溢,不过由于一贯喜欢更加温和的人,就放任自己了.但是这本小说(真的是小说?其实不太像.虽然有故事有人物,但是评述太多,简直多过情节)似乎又不太一样借回来翻了翻,语言通俗,讲佛讲家讲国,什么都说.不晦涩不艰深,引人入胜.推荐!

也不是所有男人都读的了男人书

有些书算是男人书却不是所有男人都读得了的自认为《北法》就是这样一本昨夜倚在床上用手机重看这本书片段片段的回忆想最初看这书时候的气度与精神经年后变了一些意气没变的是感慨康梁谭董李变叶赫权王五断

11年

第一次拿起来这本书的时候是初一,2001年。当时据说是新千年被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火的漫山遍野,地摊上书市上火车站的书摊里,随处可见这版的盗版书。我们家的那本,就是那个时候老爸在不知哪个摊位上花了五块钱买来的:纸张发黄,墨迹凌乱,最要命的是每页都有一两个类似“右达开”或“石大开”的错字。初中时候的普遍阅读书目,若不是《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一类“大纲要求”,那么便是一些毫无深度的青春文学,比如《幻城》比如《三重门》。偶尔有像是《北京法源寺》这种不落窠臼,又似乎有些水平的书,那是必然是欢天喜地的在人前认真阅读的——虚荣的成分大于阅读文字本身带来的享受。由于我一知半解的显然看不懂里面的内容,而里面乌七八糟的错字错句对一个仅上初中的幼齿实在有太负面的影响,所以之后这书竟然被爸妈一致禁读了。再次拿起来的时候是高一,2004年。那个时候又掀起了一阵读《北京法源寺》的热潮。好像因为历史课正在讲近代史,我们颇有些崇拜的历史老师在课上着重推荐了这本书好多次,再加上李敖来我们高中办了个讲座,又或者是发现他高中的时候和我们是校友,而对他充满了亲切感。总之有一段时间,半个班的人课间都在读这本书,这其中也有我——不过我还是充满了优越感的。因为04年的时候这书似乎再版了一次,当时班里的同学大多拿着新的那版。而我独树一帜,2000版的书昭显着我的前瞻性,虽然这前瞻性与我无关。总之那个时候读的人虽然多,读懂的人却不知道有几个。从鸦片战争到文革前的现代史,自小学到大学分别以”社会“”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近代史纲要“的形式,学了一遍又一遍。有一阵我一听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名字,简直要吐了。真到懂事的时候,看这书的时候竟充满了抵触:翻来覆去的就那么点子事,有必要再重新来写一遍吗?就只是加上些李敖自己的牛鬼蛇神佛法道学儒家经典进步思想,硬生生放进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的脑子里,就足以撑起诺贝尔奖提名的荣号吗?然而这股子怀疑却越来越消退了,看的时候只觉得欲罢不能。且不说其间引经据典,通古博今,气势恢宏——毕竟掉书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长项。单是其文章架构,就值得称道了——就算剥掉所有的诗文,佛经,史料,辩驳,只留下最关键的接续,文章依旧是环环相扣,草灰伏线,令人叫绝。我觉得小说类的东西,最怕结构松散,前后矛盾,衔接突兀。一般讲故事的小说还算强些,讲道理的小说,常给人生硬的感觉,只觉得那些道理,前后不着调,悬在半空,尴尬的很。加缪的小说都极好,他的思想流淌在故事里,隐而明透;这本书也很好,虽然有些不知避讳,太过直白,却显而不突。里面的大思想大道理,我说也说不来,读完了,喜欢归喜欢,也只是一知半解。估计就是李敖自己,也未必全懂。如果硬要逼着我写心得体会,我自然也能说的头头是道,针砭时弊,结合时事,至少可以涉及爱国形式,救国途径,发展渠道,外交手段,市场经济,但我却又不完全懂我在说什么。其实这种过分宏大的话题,还是不要触碰为妙。这些东西原本就不是说出来,是实践出来的。

不管马克思、牛克斯,老子要的是塞克斯(SEX)

李熬的这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好像是说台湾老兵的。绝对是有语言天赋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作者的这本书,可以看,但有多好,谈不上。调书袋的地方太多,不知道有什么审美意义。

不是小说的小说

与其说这是本想讲述什么故事的小说,不如说这是本想表达自己的困惑与感悟,想努力说服自己的一段宣言。正如作者所述,本书是他做政治犯时在国民党黑狱中构思的,从开篇的康有为与佘和尚之间的忠臣之辩,到梁启超与谭嗣同由华严经的回向品论志士仁人的舍己救苍生,再到谭嗣同一次次地向不同的人阐述自己为了信仰,为了警醒苍生而殉道的理由,正反映出李敖本人在狱中不断思考,慢慢充实和坚定了自己为民主与自由的理想而牺牲的思考历程。若说艺术是为了表达和传递作者的感悟与激情,此书乃一典范。缺憾在于太过个人化了。

北京法源寺

这是李敖惟一的小说。读罢此书,除了一如既往的佩服作者的深厚功力之外,对于书中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那些慷慨激昂的哲理式对话让人醍醐灌顶,让人热血沸腾。书中所有人物都刻上了作者对他们独到的见解。这是作者于历史现象地深度剖析中获得的。从谭嗣同大义凛然,从容赴死;康有为的不容于前人,不见于后人;梁启超的与时俱进,普净小和尚,余法师,王五乃至光绪皇帝等等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各个阶层企图救亡图存的决心,苦闷。通过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实践,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去发现救中国的道路。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深度的好书。

忠义

阎崇年在签售会上被掌掴,引发了关于民族和忠义的热议,一开始我并不想去了解,因为我知道他讲的是清十二帝,比较没兴趣。后来看了本背景放在康雍朝的小说,又把这件事翻来看,确实有点糊涂,不过有一点,阎作为一个学者本不该参和到这场忠奸的辩论中,或许是他对清帝的颂扬大过追究,有失公允。不过学者被打本身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就像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民族问题不是大问题,忠奸的问题就严重了,看了《北京法源寺》知道其实里面就是“绝对的忠”和“相对的忠”的问题,自古忠义其实很难辨,对君忠是不是忠?如果是君是昏君要不要忠?对民忠是不是忠?臣子为民安而易主是不是忠?或许换个朝代还好说,就是放在明清,牵扯一点民族问题,就好像复杂了很多。其实,满汉之争现在意义不大了,自满汉通婚谁能说自己的血统有多纯正呢,何况还有之前的元、金。

随便说几句

随便说几句,看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李敖的杂文是一流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从他的小说中也能看到类似杂文的痕迹。李敖的书侧重点是其思想性——无论是杂文,小说,还是剧本。当然,本书也不例外。

文化部分很好,justify要去牺牲的部分也许有个人经历影响

文化部分很好,别的评论都说了.对要去牺牲的justification,能几页纸严谨完备地与镖客阐述,恐怕有违道理.当然,非常理解将个人经历通过小说进行善意的宣泄和升华.牺牲一般在操作时不涉及选择.对王华救老人等类似问题,他当时能问自己的是"能不能",而不可能是"该不该".--对非常单纯的热血青年,这一点提醒是要补上的.

康先生的背影

在大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领导核心,在变法失败后仿佛思想大变,由一个进步人士蜕变为一个守旧人士,引用书中的话说是“被时代甩在了后面”。关于革命和改良的争论,清末以来未曾断绝。明面上,我们的历史是革命的历史,是武装斗争的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幕幕,虎门硝烟、太平天国……无不是近代史上暴力的一面;然而维新变法的君主立宪主张、清末新政时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宋教仁案中发给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那一张法院传票,似乎成了历史的背景,被人淡忘。然而我们仔细想想,暴力的革命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攻占巴士底狱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重建巴士底狱。(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时,这个罪恶帝国的顶级政治犯监狱中只有7个人;然此后的40年间法国因革命丧命者数以万计。)然而每一次民众的觉醒、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变革,每一次伴随着内部能量的消耗殆尽而闪现的星火之光,虽然缓慢看似弱小,但这才是社会扎扎实实的进步,才真正值得我们欢欣鼓舞。书中的康有为是可悲的(尽管历史不如书中所写)。他领先时代太远,反而被时代嘲笑。个人在群体斗争的夹缝中,为群体牺牲了还不说,竟还牺牲得不明不白。群体是盲目的、武断的,并总是占据道德制高点。尤其是身处一个讲道德而不讲道理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群体要比个人可怕得多。思想的斗争是十分漫长的,失败的不一定是错的。失败了不一定是改革家的耻辱,而可能是追随者的悲哀。

法海真源

这是一本男人的书,一本阳刚的作品,书的主题很多:生死鬼神僧俗朝野家国君臣奸忠中外公私经济等等,所以这是一本很杂的书,但不乱,条理清晰思路明晰。书在历史之上也在历史之下,你可以把它看作历史小说,或者侠义小说都可以。主要人物是大家熟知的这么几个人,莽苍苍斋主人谭嗣同,万木草堂堂主康有为,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中国近200年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历史,也是反抗的过程,但如何反抗,以及在这过程中反映的种种选择却不是容易理得清楚的。如果可以你一定会看到一个新的历史,不是你在历史课本中看到的近代史,而是一段人的历史,一段抛头颅撒热血的历史,你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名字会一个个活过来,对你说话。我们活的如此平淡,没有生在动荡的岁月里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悲哀,阮籍的感叹往往在和平中增加,但你如果熟知战乱,哪怕不是亲历,你也会珍惜和平,也只有和平,才能够报偿那些换取安宁的灵魂。他们离我们那么远但又那么近,近的你无法逼视,如果你已经忘了他们,请记起,如过你从未知晓,那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本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惜没能获奖。所谓经济,经世济民!

应该看看的书

看李敖先生的书,这是比较早的一本。辛亥革命、康有为梁启超、清末的社会状况……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很少有人能把所有这些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完整地串联起来。李敖先生用全新的广阔的视角,把那个时代背景下零碎的历史重新整合,像一个完整的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才发现,很多事情,原来在时间坐标上是这样定位和排列的,原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敖先生的考据水平和文学功底使这本书的文字流畅而精彩。书中有些诗词小句,至今记忆犹新。

谈谈《北京法源寺》

      一时想不出什么样的题目能准确无误的表达我的观点,想到哪就写到哪里,既然是谈谈,也就没有过多的约束。  《北京法源寺》这本小说,应该当杂文从思想上来读的,这本书里的辩论和说理占据着大量的篇幅,有些对话已经超出了小说人物性格,这对小说告诉的不是故事是什么,而是表达是什么观点,比如康有为和佘法师,梁启超和谭嗣同,谭嗣同和王五的对话,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是作者的想法不由自主的强压到小说人物的对白中。    这本书是给喜欢李敖的那些读者们的,比如说我,如果仅仅从读小说的趣味上来看,这个小说反而没有多少趣味性,枯燥的很。不过以戊戌变法为背景的小说很少,而了解这段历史怎么也要从趣味上开始,读小说怎么也要比读古文容易点,至少是一个切入点。这本小说也可以叫《谭嗣同之死》,小说情节很简单,围绕营救谭嗣同到谭嗣同就义,这里的心理自白不少,不仅仅是谭嗣同还有康有为等等。这本小说从小说构架的层面来看不是很成功,人物形象也很单一,生活圈子,交际圈子,还有一些政治活动,都没有立体的展示。    李敖的文笔有着他自身的魔力,文言和白话转接的很好,读着不是很累,这一点也弥补了小说的不足,这本小说是一个杂文的变形体,里面有着李敖的个人思考,是改良还是要革命呢?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李敖也应该刻画一下康有为和梁启超,不能单从谭嗣同这个角度来看,侧面还是过于狭窄。至于里面政治文化的黑暗,读者能看到几分算几分,感性的理解就算感性理解,不要硬着头皮非要上升的一个高度。当然这本小说有着他的思想颗粒,它不会如言情故事一样看到都可以哭的稀里哗啦的,无论谁来看,都会引入那个时代开思考,是一本共鸣的小说,也是形而上的需要。    小说的最后读出了一种淋漓尽致、浩然之气,为理想、为信仰的牺牲的态度,可惜的是临死也未能指出解决问题的出路。  从世俗逻辑的层面来理解,谭嗣同的死有一点个人的一厢情愿,“戊戌六君子”为变革而被砍下头颅,总是让人人感慨良多!在鲁迅的《药》就已经揭示了,愚笨的阿Q用只能有革命者的血抹在馒头上吃了治疗自己的弱智的病,激烈不了看客们的血性,在能走的时候偏偏不走,死了虽然能化作一缕杜鹃红,那血色恐怕早已乌黑,如何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反而不再杜鹃红,至于谭嗣同的死意义可能相对于个人能更多。    《北京法源寺》这本小说是李敖当初在监狱里构思而成,出狱后仅有了两个月草草的完成了18万字的小说。李敖的出狱我看正好的印证了对谭嗣同之死的一种否定,不过从那时可以看出来献身的确是一种崇高感,在不影响信仰的情况下,能活着还是尽量活着。我没有读过关于谭嗣同相关的历史传记,但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谭嗣同没有王五营救他,这不过是一段传奇(包括其他人营救他的失败,不是被谭嗣同拒绝的失败,而是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他的死还是对未来没有预期,根本没有逃出去的希望,只能在赴死的精神感召上加以神话,如果能出来,将来可能写一本《我的法源寺》。  在不能生存的情况下,谭嗣同是中国知识份子的精神典范,和哥白尼一样;在能生存的情况下,康有为、梁启超的路也不能算是错,他们后期的着作也不能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不过这里又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法则,那就是我的信仰,我的追求。  2009.5.13

大人物写大人物的小说

李敖在书后《我写北京法源寺》中写道:“《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一贯他当仁不让的风格,十分敬佩。  书中故事精彩处处:康有为和佘法师在法源寺的关于善恶、忠奸、经济的讨论,还有对杜甫《丁香》诗的解释、引申,千年后引为知己;梁启超和谭嗣同关于佛法、生死、去留问题的讨论;谭嗣同和王五讨论夷夏满汉的问题;从第三者口中对历代刺客的评价,以及对众人对谭嗣同的死的讨论;谭嗣同与妻的诀别书,可以和林觉民的相媲美。当然还有很多。所有这些无不让人掩卷深思、扼腕叹息。他们那代人为之奋斗而留下的事迹绝不仅是历史书上几段冷冰冰的记录可以概括的。时隔百余年,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的一腔热血、他们的悲欢离合。仰望历史的天空,能从而游之,即使戊戌六君子再多一人又有何憾。  多年来再三阅读这本书,此次阅读,如同再次拜访一位老朋友一样。08年去北京出差时,一天周末不逛故宫、不去长城。唯独拉着同事去了法源寺和大观园,没想到距离还挺近。终于在在黄昏人散景点快闭门的时候,走进了法源寺,站在龟趺前,仔细地端详这些看不懂的碑文,心里有种沉甸的感觉;所谓的“景不徙,影不移。”举目所到,都是大师门的足迹,还特地问住在那的小女生,门前屋后那些弱小的植物是不是丁香。也许,做一些自己该做不能不做的事情,”休怀粉身念。“到时,求仁得仁,也就没什么可以遗憾了。

点睛之笔

本书以法源寺为线索,以维新运动为背景,借历史人物,阐述作者国家观历史观。 在探讨了诸如生死、忠奸、佛法与俗世、改良和革命等严肃题目后,作者是这样结尾的——第74节《掘坟》:“一九二八年七月四日,孙殿英为了盗墓,掘了西太后坟于北京。事后蒋介石扬言要查办,但是,当蒋介石的新婚夫人宋美龄收了赃品,并把西太后凤冠上的珠子装在自己鞋上的时候,查办之说,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年“文革”期间,红卫兵为了破“四旧”,掘了康有为的坟于山东。同一“文革”期间,也为了破“四旧”,袁崇焕的坟也给平墓毁碑了。不过,由于传说棺材里有个“金头”,引发了“革命小将”的贪念与盗宝兴趣,平墓不够,还是把坟给掘了,挖到三个人的深度,结果一无所得。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期间,大陆老百姓为了发财热,到处盗墓。掘了谭嗣同坟于湖南。”

别看《北京法源寺》。

如果你恐惧那些一直没有远去的“关键词”的话。  第一:“核心价值观”,有人会说康有为年轻的时候为“激进派”,年老的时候却又成了新一代眼中的“保守派”。有人甚至以“腐朽”称之。不可否认:革命激情正处高涨期,谁还真正能够真的静下心来去顾及其他。革命被证明是最不能够保证其成员足够冷静的行为。康有为后来反对革命的理由就是:几百年的基础不能说翻就翻,这必定是一个过程。一下子仅靠革命热情,凡是旧的都打倒,凡是自认为落后的都要谴责,那样是出问题的。换种说法就是:旧的社会秩序被打乱,核心价值体系被全盘打乱,然而新的核心价值还未能建立。这样缺乏核心价值信仰的社会,是值得恐惧的社会。然而,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们正身受其中。缺乏信任,缺乏底线,缺乏关爱。这核心社会价值观不是靠某一组织某一文件某一思想的推广以至写思想汇报便可形成。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将是漫长的过程。  第二:“民众”,你成功了,他们堆而鼓掌。你失败了,袖手旁观,看你人头落地。民众除了被利用为起哄,游行示威,增加气势人数外,别无太大用处。只有被“被”的份。  第三:“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联系下如今现实政治生活,便可体验一二。虽不流血,但起码也够你恐惧的了。  第四:“小人与保守势力”。每次进步的改变,都源于小人势力以及保守势力的阻碍,历史总是此般从演。现实生活也此般直播。

老李=老谋深算的小李

好像是初中的时候就见过这本书,应该是姐姐买的。翻过两次,有点味同嚼蜡。一直不喜欢太近的历史,对康粱谭等人根本没兴趣。像渐渐长大慢慢懂事了似的,突然脑抽筋,想读这书了。好似谭复生的《感怀四律》中“年来嚼蜡成滋味”,这书,实在太有滋味,简直是大至极致!老李说:“写大人物是多么振奋自己、振奋人心的事!”必然,看大人物也是振奋自己、振奋人心的一大快事!!谭嗣同是真人,真汉!惜之深、爱之切!法源寺这趟水,很深很深。糟糕,现在一到表述自己就结舌,思绪紊乱,是点太多,还是没有点?这书,叫人思考的东西不同凡响。有声有色,栩栩如生,亦真亦幻,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却不厌其烦。从写的思路上看,本来应该是不太讨喜的,大段对话却不知哪句出自哪口,细细一想却又别有门道。写大人物虽也轻描常人之情愫,却真如冰鞋的刀刃是刻骨之轻。回味无穷。老李这流氓,写大也露写大的狡猾滑头:王五“只是担心有天大学问的人除非不犯错,要犯就一定是大错,大得收不了摊,要人头落地。”字字诛讥,叫人噗哧之余更长吁一叹。改良改革,谭自认是犯错了。可,这哪是错,这哪是错啊!人头是落地了,但又决不是王五之前所述的那翻对读者的故意误导。好生可爱的小李!!!非读万国书不读一国书。罗玉凤女士,你至少要读了这本书,再说什么才叫博览群书,通古晓今。

骨成灰兮何所求 何所求兮向天笑

推荐理由:0.成书时,李敖并未去过法源寺。没去过法源寺的人应该读一读没去过法源寺的人写的北京法源寺。1.通体为白话,翻阅起来很快。中间夹杂着许多价值观的看法和剖析在里面,这点的确比较难得。2.失败既为成功之母,那失败和成功原本就是一家子喽,一家子会不会说两家话?!3.日本缘何不值得原谅。4.吾辈何去何从?为学还是为道,抑或。。推荐阅读时间:5小时。

超脱的角度

已经很少想一口气看完一本书了,由于在大学的时候对清末的历史很感兴趣,因此在看这《北京法源寺》的时候被深深吸引了。没有情节,或者说只言片语的情节;没有细节,或者说粗糙的细节,但是却很连贯的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来由,和结果。康有为,变法。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先知,随后被时代所遗弃的人,还是先知。看《北京法源寺》的时候,会发现站的角度居然超越了人物这个范畴。看到的是5千年历史的中国那粗旷的线条和轮廓。故事是发生在清末,康有为一次失败的上访,和一次成功的交谈。随后失败的变法,被年代遗弃,再后来康有为跪倒在溥仪面前的时候,声言大部分省区已经同意回归正统,重归大清治下的君主立宪的国度。他是个悲剧。《北京法源寺》的开始就注定了一个悲剧,悲剧的人物,悲剧的年代和悲剧思想。从历史的角度,从作者的思想……《北京法源寺》无愧诺贝尔提名。

破格之作《北京法源寺》

在品赏过程中,不要用小说理论去解析《北京法源寺》,我不敢说这是李敖开创的小说模式,至少像这样的小说还是很少见的。小说忽略了情节的发展,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却互相关联,人物语言富含哲理,人物对话中进行着理论和思想的思辨,有取舍的选择人物性格,人物塑造过程中性格的描写完全服从情节的需要,而情节的安排完全服从思想的表达。纵观小说发展,这一路上出现了很多破格的小说,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极其优秀的作品,例如现代派中的种种,哪一个是按传统的小说套路去创作的呢?!条件允许的话有必要好好的做一份相关的研究了。有谁愿意的话可以一起交流交流,正好我准备做一篇关于《北京法源寺》的毕业论文。ps: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中的人物对话也有相当分量的思辨,并力图通过人物之间的论辩来解决矛盾,可能李敖多少受到了易卜生的影响。而李敖的导师——胡适的思想中,能够明显的看到易卜生主义,所以期间也有传承的关系吧~~

化泥方是聚,堕水尚成离,九年前的寒假作业……

偶然找到N久前,高一寒假的读后感作业,现在看来恍如隔世,,,T.T初见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书,深黄为底色的封面上那巍然挺立的石狮让我不禁肃然起敬。再看石狮身上那些因岁月风尘和历史动荡留下的累累伤痕,我的心瞬时沉重下来。我知道,这本书将引我走进那条飞着滚滚烽烟、辉煌而惨淡的历史之路。                 “北京法源寺”,一个古老、沉重而又透出佛家禅意的名字。所谓“法源”者,“法海真源”也。法源寺的前身——悯忠寺始建于唐太宗时,为的是追念为国而死的忠臣义士。它的悲怆气氛,由“悯忠”二字便已表露无遗。事实证明,法源寺日后的历史,也一再和这种深沉、苍茫的气氛相伴。此书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史实人物作横剖,举凡生死、鬼神、僧俗、仕隐、家国、君臣、忠奸、夷夏、强弱、群己、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等等的耐人寻味,展示出一幅幅凄清、壮美、久挥不去的画面。我渐渐沉入了历史这条河,任由滔滔河水拍打自己的思绪。                 中国人对待送死比养生更讲究。活着的人在世间奔波忙碌,死了的人长眠于九泉之下。多少活着和死去的人都在世界上沉没了,可总有那么一些人,超脱了生与死的界限,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碑文里。                 书中的主人公——谭嗣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早在参预新政时,谭嗣同就知道,以改良为特征的戊戌变法本质上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他仍以败为胜,知其不可而为之,希望借以警醒世人。事实证明:谭嗣同是对的,变法失败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不一定必死,而他却先把自己推到了毫无退路、毫无侥幸的境地,这越发显现出戊戌君子的崇高精神。他愿以一死表明心迹,用一死唤醒芸芸众生,引导人们去探求一条成功的路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谭嗣同的舍生取义自是重于泰山。他真正参透了生与死的界限,以自己的生命化作沉寂中的惊雷、暗夜里的闪电,使得无数革命志士追寻着他的足迹前仆后继,去完成那未竟的事业。死亡只能使他的躯体没入泥土,却击不碎他的精神信念。                 好一个谭嗣同,为信念而死,可谓虽死犹生!                 记得谭嗣同的《感怀四律》中第四首有几句是这样写的:柳花夙有何冤业?萍末相遭乃尔奇!直到化泥方是聚,而今堕水尚成离。……短短几句诗,把对生命、对国家、对人情的感悟,都串连在一起。诗中写人间柳絮飘零,本寄于水面,各自东西,虽然今天堕水成离,他年却会化泥成聚。作者纵然有着屈原赋骚的悲苦与痛楚,在这里却展现出老庄一切随缘的心性。从岁月终期于尽、万物归为泥土来看,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人生的千变万化,不过如此。书中,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曾这样与梁启超诀别说:“我们萍水相逢,如今堕水成离,我们是短暂的;但无论天亲魔眷,无论汉满蒙回,中国是永恒的,我们只不过在永恒中短暂离别,早晚化作春泥,还要相会。……”                 生与死的实质、分与合的因果,在这里全都云开雾散了。走出时光的隧道,我按捺不住心头翻滚的热浪。苍穹依然如水一般的平静,或许,这百来年都没有变。就像那座在历史长河中静止的古刹,无声地诉说着“法海真源”。在这里,人们分明能发现历史门楣上的又一块匾额:“血海真源”。                 掩卷沉思,唏嘘不胜,我仿佛看到了法源寺前那个叫作“龟趺”的台石。乌龟的头略向上抬着,好像正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虽不胜负荷,依然踽踽前行。                                    二〇〇二年一月于京

崇拜李大师

我很崇拜李大师的。他是当代的李贽。这书还行,算不上完美,文学性一般,是讲大道理的书,诺奖提名。不过后来听说诺奖比较容易提名。呵呵

谭嗣同之死

李敖于1990年写就的《北京法源寺》曾因问鼎千禧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名噪一时,直到今天我才把它读完。平心而论,作为一本小说,《北京法源寺》比较差劲。从语言上来看,很难相信作者一直号称自己包揽了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的前三名;这也导致了人物形象非常苍白,李敖说本书“写的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康、梁、谭的确是大丈夫,可惜李敖没能用文字表现出来。小说中的人物动辄成千上万字的长篇大论,显得婆婆妈妈,而且像王朔、冯唐、石康的小说一样,除了行为不同,每个人物的对白都没什么特色,只要一张嘴就能明显感觉到是作者本人在说话——他那么迫不及待,为此像一个坏了规矩的川剧变脸演员,不惜一把揭开罩在头上的各色面具现出原形,手舞足蹈地开始自问自答;显然他忘记了自己在表演变脸,而以为正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更可怕的是小说中大量重复的语言,李敖可能是要常给老百姓讲道理,总是面临一两遍说不清楚而不得不再三复述和强调的境况,以致养成了习惯。在小说中主人公都是碎嘴子,不断向不同的人表述自己的理念,有时候同一个例子还要举几遍。考虑到这是小说而不是法院的证词,我个人认为非常失败,因为书是写给读者看的,话说一遍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忘了自然会翻倒前面,不需要浪费纸张逢人就说。如果把重复的话拿掉,至少可以缩短四分之一的篇幅;再把李敖的碎嘴换成紧凑的语句,那么还可以再缩减四分之一。总之单从语言上我就不能承认这是一部好的小说。另外结构也很成问题,枝蔓芜杂,凌乱不堪。比如写到西太后出场,作者就会详细写出清朝宫廷里的女人是如何分级,从第一级的圣祖母太皇太后到第十一级的宫女;写到谭嗣同面临死刑,就会腾出笔墨介绍当时的刽子手如何用豆腐练习推刀、如何用猴子练习识别第一和第二颈椎。类似的例子还有介绍北京城的九个门各过什么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换言之,这就是作者的发散式写法,你根本摸不着李敖大师的思路,只能由着他为你滔滔不绝兴之所至地介绍一些历史知识和掌故。这些东西是有趣味,但和剧情的发展关系不大,适当的知识可以起到烘托背景的作用,然而一旦喧宾夺主那就不好看了,丧失了小说的张力。这些细枝末节层出不穷,真正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却没有多少,人物性格多是通过一些直截了当的方式表现,比如通过一人对另一人肉麻的赞扬或恶毒的诋毁、作者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评判等。——这实在不应该是大师的写法。李敖说:“《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迄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实人物为横剖……”横向确实剖了,只可惜剖的刀数太多,已经切成萝卜丝了;至于“法源寺”这个纵线,也只是徒有其名,看来看去都像硬生生凑出来的。对于本书而言,有没有法源寺都不重要,法源寺就像一个星爷扮演的群众演员,本来没什么戏份却总爱抢镜头;勉强来说,法源寺是一个象征,不过本书过于写实,实得又太过直白,根本不需要安插一个突如其来的象征,就像氧气和氮气,怎么混在一起也不起反应。这部小说不配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说的再刻薄一点就是:假如琼瑶阿姨精通历史,写这个故事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讽刺这部小说不是本文的主题。《北京法源寺》应该归为一本个人色彩浓重的通俗的历史科普小说(暂且认为历史学是科学),里面表达的除了史实之外,多是李敖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李敖分别站在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结合文献史料加上自己的理解,试图还原光绪二十四年前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小说中最主要的主人公是谭嗣同,对谭嗣同的描写最主要是探索他维新失败后自愿赴死的动机。因此我觉得小说改名叫《谭嗣同之死》比较合适,加上一些悬疑因素,搞得跟《达芬奇密码》一样,从“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昆仑”二字释义的众说纷纭开始讲起……当然这样一来就显得通俗了,这不该是李敖大师的作品,应该是单田芳的段子。或者仿照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来一个《光绪廿四年》,好好剖上一个大面就可以了,不需要乱刀凌迟这个可怜的萝卜。不严肃了,这是对大师的不敬,接着开始说严肃的,也就是本文的主题。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为百日维新画上了句号,康有为靠英国人帮助逃往上海,梁启超则为日本公使馆收留,至于谭嗣同,他的出路就更多了。谭嗣同生于1865年3月10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喜结交,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才。他是参与维新的核心人物之一,文才自不必多说;至于武艺,谭嗣同习得一手好剑术,与大刀王五兄弟相称。维新失败后,日本公使馆多次相邀、王五好言相劝、黄兴甚至派人来接他南下广州,都被谭嗣同拒绝了,他决心一死。《清史稿》中记载了他对梁启超说的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依此来看,谭嗣同是为了“酬圣主”光绪而死。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的记载多了几句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提到程婴杵臼和月照西乡,这就体现了一种分工的意味——你梁启超生以保存维新力量,我谭嗣同死以为后续维新提供便利。《传》中还有一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说明谭嗣同把自己的死当作了变法的先锋,用以激励来者。关于赴死动机,《北京法源寺》中李敖借谭嗣同之口提出了自己的几个猜想,其中一个最让人动容的就是:要改变中国,要么改良要么革命,我起初没有选择革命而选择改良,不成功并因此而死,正是为了警醒后来人改良已然行不通,必须革命。谭嗣同被押赴菜市口之后,行刑前曾对监斩的军机大臣刚毅说:“吾有一言!”不过刚毅捂住耳朵不听。《北京法源寺》的最后一章,有这么一段:“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零年期间,大陆老百姓为了发财热,到处盗墓。掘了谭嗣同坟于湖南。”那些为了救国而作出牺牲的人总是很快被人们误解进而忘记;无论哪一朝哪一代,人们都只是想活着而已。

乱世中的勇士们

只读过李敖先生的这本书,因为读书的时候不想太多思考政治背景,这本书对清末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剖析的很深刻,笔法细腻,人物心理描写十分传神,开篇于明末名将袁崇焕的被斩,结束于百日维新的失败,读后戊戌六君子在脑海中顿时不再仅仅是历史人物,而且身处乱世却有血有肉的勇士,在社会动荡前途迷茫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变革虽然并不成熟却尤为可贵。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穿透历史的感觉。很多历史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成了一种符号,而这本书用那些符号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把他们穿在一起,并且把自己在各种不同场合零星得到的知识穿在一起,给人以恍然大悟的沧桑感。这种感觉就好像我的认知范围内原有着孙中山,青红帮,致公党,这样一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直到我知道了司徒美堂这个人,才发现这几个符号化的概念竟然还有彼此的联系。又比如汪精卫和川岛芳子,也是毫无关系的认知,却因为后来了解了肃亲王和川岛浪速的故事,竟然把他们能够联系起来。历史的背有更精彩的故事,尤其是历史的真实把你童年所认知的一些东西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舒服。

至少这是本励志小说

说实话,虽然对清朝人文历史有点兴趣,但并不是喜欢鸦片战争后的政治历史,每每看都觉得憋闷,对于治国能力不强却专横霸道的慈禧更加反感,特别是光绪年间那段戊戌变法的历史耿耿于怀。那段历史从电影、电视、历史课、小说之类很多方面都有了解,打小就对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印象深刻,觉得这是最有男人气概的诗词,现在读这本小说仍感觉那股子热血男儿汉精神荡气回肠,小说讲历史不如二月河的三部曲那样风波云诡,写人物不如金庸古龙那样天马行空,并且故事发展情节都世人皆知,但结合李敖在狱中构思这本书的情形,能想像出他当时真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古道侠肠写下这本书,因为看完这本书让人颇有热血之感,一个假情假意的人可能写不出这种感觉。虽然那段历史沉重且不堪回首,不过争取国富民强的精神却不可磨灭,可能李敖过时,不过书不过时,至少是本励志小说。

关于法源寺

这段忙忙碌碌,心情起起落落,幸好,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李敖的书我读过不少,唯独这本放在了最后,当然我也不确定我是否能看完这个狂傲的老头的《上山,上山,爱》,更不确定这老头的有生之年还有没有别的作品出现。历史总是在某地,某处,某种情节上循环。法源寺不是一片佛门净土,只是其悲剧意义从佛家的角度已经完成了大慈悲的一种涅槃与过渡。从闵忠寺到法源寺,正是一个中国从不可一世的唐帝国到现代文明民主国家的一次演变历程。祭奠血,或是祭奠忠魂,在书中,所谓的忠与良,所谓的成与败,都是思辨的,从时间的维度向前瞻仰,某些人不得不站在那个位置,用生命完成自我信仰的诡异。谭嗣同死了,谭嗣同的死被李敖写得及其入目,从牢房的前世今生,到中国的刑场文化,谭嗣同走了一个斩首的过场,只为证明一件事,改良的路行不通。肯用一生实践自己理想,然后用死来证明自己所走的路试错误的人,他必然经受两种折磨,一是从惧死到寻死,而是从肯定到否定,谭嗣同经历了这两种,于是,我自横刀向天笑,成为历代革命者中又一句惨烈的诗行。


 北京法源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