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球战争之路

出版日期:1989-8
ISBN:9787805102993
作者:陈兼
页数:423页

内容概要

陈兼,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中美关系史研究讲座教授、中国与亚太研究项目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计划” 讲座教授,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的历史学家。


 走向全球战争之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青年学者丛书走向全球战争之路陈兼ISBN7-80510-299-6/K.16本书主要解决的是这样几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发生的?它本来是否能够避免?如果本来可以避免,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最终促使战争发生?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第一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个不稳定的和平结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括来说就是大国主宰下的一种国际秩序体系。虽然是一战之后的体系,但是其主导思想仍旧是一战前欧洲列强相互交往时奉行的实力至上主义。在这一体系中看不到国际协商、政府间合作的影子。从本质上来说,这一体系就是几大强国的独角戏,非但战败国没有参与这一体系的权利,连实力不足的战胜国也没有发言的资格。这方面国人印象最深的例子莫过于二十一条,它直接催生了五四运动。而除了中国之外,甚至连意大利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其实也只能听从美英法的安排。显然,这种和平结构是相当不稳定的。原因在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保持优势地位,而一旦实力减弱,则这种依靠霸权维持的秩序必然会受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国家的强烈反抗。于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秩序的崩溃。但是,现存秩序的崩溃并不一定意味着战争。在力量消长之际,势力格局也必然也会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能够通过较温和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将以前的霸权式国际关系转变成协商式的,那么战争也就可以避免。但可惜的是,二战前的这些努力纷纷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主宰大国之间也存在极为深刻的矛盾。美国远处美洲,它的经济实力在一战后得到空前加强(英法都欠着美国巨额战债),于是理所当然的要寻求政治地位。但是英法两个传统殖民大国不可能拱手交出统治地位,于是冲突在所难免。如果没有一战的惨烈教训,很难说这种冲突会不会再次以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威尔逊提出“十四条”以及倡导建立国联,都是以一种较温和的方式谋求霸权的表现——当然,这种方式也必然会受到英法较为温和但却不退让的抵抗。所以实际上一战后的政治舞台上美国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英国和法国也有冲突。英国同法国历来就是冤家,因为双方一直都在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所以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两者分歧严重。德国紧邻法国,如果德国强大,必然会对法国起到牵制乃至威胁作用,而对远处英伦三岛的影响则不会太大。于是很显然,英国必然倾向于宽恕德国以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而法国则必然要求将德国彻底踩到脚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可以想象,最终的结果是在两者之间寻求的一种妥协。但对于法国来说,这种妥协只能是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妥协后的结果并没有征求德国的意见,其要求的战争赔偿是德国经济不能承受的。所以当德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极端恶化的时候,德国只能宣布暂停赔款。这一举动立刻招致法国的强烈反应,其结果是:法国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可是占领鲁尔并不能解决问题。该行动一方面导致德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则引起一直试图保持大陆军事的英国不满。但也正是这一行动,最终使得当事国认识到,必须将德国纳入到战后的国际体系来,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和平结构。这一认识的原因是很简单的:德国经济不发展就还不起债;德国不还债,英法也就没钱换美国的债,更没钱搞自己的建设。所以,在鲁尔危机之后,出台了“道威斯计划”: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帮助发展经济;暂时不对德国的赔偿总额和年限做出规定;法国从鲁尔工业区撤兵等等。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关于战后经济的问题上,凯恩斯做出了天才的预言,也发挥了极大的影响。不过这是题外话,带过不提。“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将德国重新纳入到国际社会中,更明显的表现是“洛加诺公约”的签订和德国成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凡此种种都可以视为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补充,但是,这里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美英等国向德国的贷款从哪里来?第二章 法西斯国家的出现:对于既存和平结构的巨大冲击法西斯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在德意日这三个国家取得控制权?这是本章要研究的问题。但是关于法西斯,作者总结的特征并不具有多大的说服力。除了极权主义之外,反共和弱肉强食并不见得是法西斯独有的特征。而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法西斯的得势似乎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起作用。总体上感觉就如同赫尔曼·哈肯(协同学)所指出的:混乱的社会状态中出现了多个相互竞争的政治团体,只是由于很偶然的因素,其中的一个被选中成为“序参数”,于是整个过程便沿着这一团体的方向不可逆转的演变下去。这一点大概意大利表现得最为明显。不过德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这里,法西斯是和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如此紧密,以至于在二战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整个德国社会都在反省自身盲目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也导致战后的德国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意识的接受美国的文化观念,以至于成为“欧洲最美国化的国家”(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德国法西斯和民族主义的结合是有深刻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当然是一战后的国际体系。这一体系对于德国是强迫性的、屈辱性的,显然会导致德国民众的强烈不满。道威斯计划虽然帮助德国稳定了经济,但是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德国人民的不满——把我打得半死再赏我一颗糖吃,当我白痴阿?所以这一计划只是造就了一个重新强盛起来的德国,而不是一个重新回归到国际社会的德国。这种情况恰如今日的中国:经济上发展,但仍旧对曾经压迫过我们的国家抱有深深的敌意。让情况更加恶化的,是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上面就已经说到,德国战后重建的资金全部来自国外贷款,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美国的私人贷款,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到来的标志性事件,恰恰就是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这一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使得各国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无力顾及国际局势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动向;其次,由于各国都采用非常手段限制进口、保护出口,所以在各个国家之间造成不断的摩擦;第三,它从源头上隔断了国际贷款的来源,使得长期依赖国际贷款的德国重新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正是由于这些影响,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成为了整个国际局势的重大转折点。其中又以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导致了纳粹上台掌权。纳粹虽然早在1920年就已经建立,但是一直到1928年,它只得到国会491个席位中的12席;而在危机到来之后的1932年,纳粹则取得了230个席位,一跃成为第一大党。这种转变清楚地说明了“民族复兴”的旗号在德国民众中受到多么大的欢迎,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动荡的危机时代。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如今的中国,似乎也孕育着这样一股暗流。难以想象如果我们国家也采取类似西方的制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一切其他政党置于中国共产党的控制之下,国家政局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和德国和意大利相比,日本的法西斯化情况颇为特殊。它的法西斯化进程和资本主义化进程类似,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造来进行的。那么为什么日本的上层结构会选择法西斯这样的意识形态?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和日本资本主义化的答案一样,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日本的资本主义化过程是不完全的,天皇仍旧保留并仍旧具有极大的权力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更重要的是,日本的资本主义进程是在受到国外军事实力胁迫下开始的,这就决定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化进程必须着重于军事方面;而相对的在经济方面的资本主义则相当薄弱。事实上在明治维新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日本仍旧维持着一种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结构,阶层中缺乏有力的——甚至缺乏真正的资产阶级。这样的社会显然是不平衡的,没有一股力量来牵制军队的势力。所以,日本的国家政策必然会受到军队利益的极大影响。而日本军队的利益,恰恰就在于对外扩张。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不打仗,要军队有什么用?此外日本发动战争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日本是个资源贫国,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资源仍旧只能依靠外国,那么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任人宰割的地步。同时正是因为日本资源有限,为了发动战争,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通过国家的统一管理来优先支持军队的发展。日本正是由此而走上了法西斯化的极权主义道路。第三章 法西斯侵略的初期发展:既存和平结构走向瓦解凡尔赛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和平结构的瓦解,但是这种瓦解不是突然的,而是一步步到来的。任何一个法西斯国家对现存和平体系的挑战,都是由小处开始、逐步升级的。它们一开始并不具备挑战大国的实力,但正是通过对小国的侵略,它们逐渐积累自身的实力,一步步走上全面挑战现存秩序的道路。日本是第一个动手的国家。这是由于远东本身相对于欧洲就处于边缘地带,不为各个大国重视,所以最先的挑战就来自于这里、来自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一天,英国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英镑与黄金的挂钩,宣告金本位制的终结——显然,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一事件的重要性远大于九一八。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西方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反应基本都停留在口头上:无论美英苏,采取的都是一种“不承认”、“不干涉”政策——它们应付自己国内的经济问题都要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精力来管几乎毫无利益的亚洲中国?可以想见,西方大国的态度反过来激励了日本的信心,同时,国民党政府在东三省的不战而退也刺激了日本的野心。到1936年,日本已经决定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并且真地相信自己可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占领整个中国。想象一下,整个中国的巨大资源唾手可得,这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德国的对外扩张也是逐步进行的。希特勒对和平体系的挑战经历了三个重大步骤,而在每一步骤上,都是由于西方大国本身存在的矛盾导致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希特勒的第一个步骤是退出国联和裁军会议。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希特勒退出裁军会议和国联的挑衅行为暴露出其他强国之见意见分歧达到的程度”,一语中第。第二个步骤是扩充军备。这里希特勒又利用了英法之间的矛盾。英国仍然认为一个有实力的德国可以牵制法国,构成大陆均势,于是一再对法国施加压力,迫使其在裁军和与德国“军备平等”的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从而使得德国彻底打破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的限制。第三个步骤,占领莱因非军事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英法作出什么样的让步都是不足为奇的了。这两个国家虽然在口头上强烈谴责德国的行动,却都不肯首先承担制裁德国的责任。从此,凡尔赛和约与洛加诺公约都已经名存实亡。欧洲大陆危机四伏。而意大利的扩张活动和德国颇有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由于英法希望获得满足的意大利能够留在凡尔赛和约的体系内,于是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行动视而不见。讽刺的是,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德的得手不但使其与英法的关系进一步疏远,也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关系更加接近。恰如作者所说,“对于决心作恶的强盗来说,他所认识的只有警察的棍棒;扔给他一个钱袋无济于事。”除了这三个主要的法西斯国家以外,西班牙也是值得一提的地方。1936年7月爆发的西班牙内战是在左翼“人民阵线”和右翼资产阶级之间进行的。由于西班牙的重要地理位置、当时复杂敏感的国际局势、还有西班牙内战本身带有的意识形态色彩,使得这一场内战迅速发展成国际危机。对于意大利来说,干预西班牙内战将使意大利扩大自己在西班牙的影响,有利于控制地中海入海口而处于有利的战略位置;而对于德国,西班牙内战热点的存在与发展可以牵制英法的战略注意,并可以拉进自己与意大利之间的距离,而且如果西班牙能够法西斯化,也就能对英法造成极大威胁。此外,法西斯是打着“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旗号干预西班牙内战的。这不但有利于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也在实际上起到了声东击西的效果。实际上,英法等国在西班牙内战中保持中立也包括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法国总统布伦就曾警告总理勃鲁姆,向西班牙提供军事援助有可能导致战争或是法国的革命。在这一点上,英法是左右为难的:他们一方面不愿佛朗哥掌权,另一方面又惧怕共产主义得势。于是在这种两难处境下,它们做出了唯一的选择:不干涉。不干涉,也成了后来的绥靖主义的先驱。题外话:西班牙内战中,共产国际组成了“国际纵队”,其成员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白求恩、奥威尔、海明威、聂鲁达等等。不过这些人中似乎缺乏军事天才,也许国际纵队的失败与这个不无关系。第四章 集体安全:建立替代性和平结构的努力及其失败法西斯势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一战之后的和平体系趋向崩溃,这种局势迫使各国寻找一种替代性的和平结构来解决这一挑战。这种替代性的和平结构就是所谓的“集体安全”。“集体安全”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着三种不尽相同又互有联系的构想。其一是以国际联盟为基础的集体安全体制,其形式类似于如今的联合国;其二是建立地区性的盟约或集团组织,大概类似于北约和以前的华约集团;其三则是有一些真正具有战略大眼光的政治家提出的由英美法苏等大国结盟而成立的“大联盟”体系。可惜的是,无论上述哪一种构想,终究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整个世界由此也滑入战争的深渊。国联的建立,最先是由美国提出的。但正如第一章中所谈到的,美国的这一主张并不单单是为了“不分大国与小国,一律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更是为了通过这样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组织来问鼎世界霸权。所以,当美国受到英法抵制的时候,这个国联的发起国竟然宣布不参加,这充分说明,国联“从诞生之日起便是软弱无力的”。事实也是如此。国联并没有将一切国家包含进来——战败的德国、赤色的苏联都被排除在外,更不用说美国;获准参加的小国也几乎毫无发言权,只能听凭英法安排。国联的规章虽然详尽,但是缺乏具体的行动步骤,而且本身也受到大国之间情势的影响,基本上都只是一些书面文章。于是,在九一八事变中、在希特勒占领莱因非军事区中、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中、在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国联无能为力的身影。今天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要问,以实现和平为目的的国联为什么没能发挥作用?除了表面上的这些原因,其背后还有什么更深刻的东西?作者说,首先是由于,在一战后的这样一个国际局势大变动的时代,人们虽然意识到国际关系有序化的重要性,但对于究竟该如何去做束手无策;但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中的人类是短视的,他们看不到地平线那一端的东西。每个人都尽力争取身边唾手可得的利益,却意识不到世界的总体和平才是自己最大的利益所在。从这一意义上说,国联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代价,只有通过这一失败,人类才会站到更到的历史台阶上去。但是,我想,人类是容易遗忘的。在国际联盟之外,第二种构想是东欧国家建立的“东方公约”。这一公约首先是由法国提出的。之所以是法国的原因仍然在于,法国一直试图保证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虽然在自己和德国之间有凡尔赛和约和洛加诺公约的保证,但是在德国的东方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限制德国向东发展。所以为了实现从东西两面压制德国,法国就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同东欧的各个小国一起建立一个盟约体系;二是和东方的大国苏联结盟,形成更具实力的联合。显而易见,两种选择都有其天然的缺陷。前一选择由于在东方缺乏一个具备主导力量的大国,注定了这一联盟将是软弱无力的;而后一选择在当时的意识形态下,无疑也面临着实际的困难。不过,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发展,特别是希特勒上台、法德关系日趋紧张,后一种选择越来越凸现重要意义。于是,在这一情势下,1934年出任法国外长的路易斯·巴图开始积极推动法苏之间的联盟。当然,这一联盟并不仅限于法苏之间。这个被称为“东方公约”的集体安全计划也包括了德国、英国、波兰等等,但正是其它这些国家出于不同的考虑反对这一计划,最终导致“东方公约”的搁浅。而尽管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考量,但最根本的,还是由于当时的大多数人缺乏战略大眼光,未能认识到遏制德国侵略的紧迫性,更难采取主动来弥合各个国家之间的分歧与隔阂。而由苏联所提出的“大联盟”计划,也同样受到目光短浅者的冷遇。在那个时候,英法宁愿推行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也不愿考虑与苏联一起维护欧洲和平的可能性。第五章 绥靖:席卷西方民主国家的政策潮流在今天看来,英法对德国所持的绥靖政策简直和汪精卫对日本所持的态度无异,但是放到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选择似乎又是可以理解的。其原因之一是,作为既得利益的国家,英法等基本上总是倾向于维持现状,为此,它们甚至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整个国际环境的安宁;而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的政治制度构成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这些国家始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层面,军费开支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这反过来也促使这些国家刻意避免战争,努力维持和平;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一战的残酷使得整个世界上都弥漫着一股和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甚至强大到盲目的地步,并同时也对各个民主国家的国际国内政策造成很大影响;最后一个原因是,西方对于共产主义的极端憎恨和恐惧也使得他们宁愿选择希特勒,也不愿意同苏联携起手来。但这些只是当时的大背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又有各自的不同情况。对于英国而言,采取绥靖政策,其实是英国本身实力不济的表现。在一战之后,英国已经无力维持其全球霸主的地位;而曾经是大英帝国利益所系的广大殖民地不断爆发的民族解放战争也使得殖民地越来越成为一种包袱。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形势下,英国政府当然不愿意淌入同自己没有多大利益关系的浑水之中,这一点从凡尔赛和约中对东欧各民族国家的简单划分上就能看出端倪;而更进一步的,就是对欧洲大陆的事务保持距离,只是“从外交上积极介入”,却不愿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这一思路的继续发展,终于导致了张伯伦这个集大成者的出现。根据张伯伦一厢情愿的看法,德国虽然有侵略野心,但其野心属于民族主义的范畴,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只要适当满足德国的要求,它自然会回归到国际社会的怀抱中来;而另一方面,即使德国想要争夺世界霸权,它也一定会认识到自身的经济实力远不及英国,根据一战中的经验,正是由于英法自身的综合潜力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所以德国也绝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出于这样“全面的”考虑,张伯伦终于做出出卖捷克的决定,同德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据说,当他回国的时候,还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大家普遍认为,“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而这时候,离二战全面爆发只剩下11个月。法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30年代初期,法国外长巴图致力于推动集体安全以遏制纳粹德国,但随着巴图被纳粹暗杀、赖伐尔继任外长,法国的外交政策逐步转向了绥靖的道路。这种转向与其说是两任外长的个人差异,不如说是法国民情的两种体现。法国在一战后,民族自尊心极度高涨,但在内心深处却又对德国怀有深深的恐惧——否则法国也不会在凡尔赛会议上对德国做出种种过度要求。因此,法国只有和英国站在一起,才能找到一种安全感。所以自赖伐尔以降,各届政府一直都受到英国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里,巴图实际上是作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最后代表出现的,他远不能算是那个时代的潮流,而只是一个悲剧性的、回光返照式的末路英雄。对于美国而言,其政策一直都受到其地理位置的影响。由于美国独处大西洋彼岸,国内的孤立主义盛行,并对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所以即使罗斯福以其深刻的战略眼光认识到来自法西斯的严重威胁,他也不能不在国际政治中保持一种中立的形象。当然,这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英法等国如果能维持欧洲的和平局势,无疑是对美国的欧洲利益很有好处;但如果英法和德国之间产生矛盾,却又可以加强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基于此,美国在欧洲问题上一直也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慕尼黑会议正是美国所希望的那种会议”。西方的绥靖主义,主要体现在欧洲事务上,但这时候我们也不应当忘记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自七七事变之后,中国问题也曾一度具有演变为“远东慕尼黑”的可能。这里的原因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还有极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是个弱国,在西方国家的眼里,中国根本不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同盟者,而只是一个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所以,当中国在战争中凸现了自己的价值,把日本拖入长期战争的泥潭中的时候,西方国家便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转而认真考虑起同中国合作的可能来。第六章 1939年:和平的最后机会是怎样失去的慕尼黑协议签订之初,人们普遍抱有乐观情绪,认为希特勒的要求既已满足,世界和平也就指日可待。但实际上,张伯伦的一厢情愿完全建立在对希特勒天真信任的基础上,英法在付出了所有筹码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只是一纸空洞的承诺。而且,希特勒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打算遵守自己的承诺。慕尼黑协议墨迹未干,希特勒便抓紧展开了一系列战争的准备行动。对于德国来说,慕尼黑根本不是和平的象征,而只意味着战争的临近。在这样的局势下,英国不得不把重整军备作为一种迫切的选择。尽管张伯伦依旧坚持着他的绥靖路线,但是他也只能让步于国内强大的“没有军备就没有英国外交”的舆论压力之下。而这其实表明,绥靖政策已经陷于破产。但是,由于这个时候英法手中事实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可以牵制德国的东西,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的一步步实施其计划而无能为力。而在美国,随着慕尼黑会议之后,德国实力大增,欧洲均势已经在事实上被打破,这使得远处美洲的美国也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与英法不同的是,美国本身具有相当实力,战略回旋余地远非英法可比,所以一旦他们意识到了危险,就可以迅速转变自己的政策,成为西方国家当中率先实施对德制裁的一个。当然,还是由于美国本身的地理位置,它也并不会卷入同德国的正面冲突。苏联是另一个受到慕尼黑会议极大影响的国家。在此之前,苏联一直积极筹划大联盟,但是随着慕尼黑协议的签订,苏联终于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最害怕的不是德国的威胁,而是无产阶级的掌权。所以,苏联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既然已经不能寻求一种广泛的集体和平,那么寻求局部和平也总强过立刻卷入战争之中。这也就是此后苏联和德国越走越近的原因。但是局势还在进一步恶化。1939年3月,希特勒占领整个捷克的举动,将世界逼到了战争的边缘。而处在峰尖浪口的,则是位处战略地理位置的波兰。德国若要向英法开战,必然要先稳固自己的后方;而若是要进攻苏联,波兰也恰好处于它的必经之路上。另一个原因是,波兰和德国之间,一直存在但泽地区归属权的问题,德国随时可以以此为借口,将该地区的局势复杂化(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当简单地认为德国先从波兰下手会对英法造成假象,使他们误判德国将首先对付苏联——在真正的威胁迫在眉睫的时候,没有人会天真到这个地步)。正因为这些原因,波兰一下子成为1939年3月之后国际形势的焦点。而在这种形势下,波兰却依旧奉行着其“等距离外交”的政策,有意识的在各个大国之间保持独立,放过了避免战争的最后一个机会。而在战争真正到来之前,各个大国之间也在进行着密切接触。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交错进行的四种谈判:英法苏谈判、德日意谈判、苏德谈判、英德谈判。这四种谈判之中,真正成功的其实只有苏德谈判,可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先看英法苏谈判。在这一谈判的一开始,气氛就是互不信任的。谈判各方都致力于挖掘对方行动背后的潜台词,却对行动本身的重要意义视而不见。存在这样的根本性分歧,谈判有何如能成功?而从另一方面说,谈判也并不是失败,而只是没有成功而已。历史的悲剧在于,交错进行的苏德谈判获得成功,使得英法苏之间的谈判变得毫无意义。而德日意的谈判也不是一帆风顺,它们之间的分歧在于,日本和意大利都有各自的近期目标,在达到自己目标之前,尤其是在德国尚未取得压倒性优势之前,它们都不愿意过早接受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的约束而将自己卷入得不到切实利益的冲突中去。英德谈判,在四种谈判当中只是一条支线。自布拉格事件之后,英国已经认识到自己同德国的分歧无法弥合,所以这一谈判更多的只是作为一条额外的外交通道而存在。但这一通道对其他谈判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的。它一方面使得苏联不得不考虑英德结盟的可能性,从而被迫在苏德谈判中向德国做出更多让步;另一方面也使得英法苏在谈判中的相互不信任更加严重。最后,作为唯一成功的谈判,苏德之间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对于苏联来说,它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来为可能到来的战争作准备,如果这一点不能从英法那里得到,那么从德国那里得到也没有关系;而对德国来说,同苏联达成协议就可以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能够放出手来对付西边的法国和英国。这样,在双方皆有所图的情况下,苏德之间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战争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让我们抓紧最后一点时间,对各方的战争实力作一个比较。在战争潜力上,德国无疑处于劣势;但在动员程度、军事理论、战术手段、战争意识上,却比英法等国占据了更大的优势。所以,德国在即时战争的能力方面远远超出了英法等国家。但是,也正是因为长远的战争潜力不足,所以从德国在发动战争的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最终失败的命运。第七章 从“欧洲内战”到全球战争德波之间的战争,虽然是一场欧洲范围内的战争,但却具有全球战争的性质。可奇怪的是,在德波战争爆发、英法对德宣战之后,却在德法英之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英法当时处于军事劣势,二是由于英法本身的防御性战略思维;同时,这也显示了英法绥靖政策的恶果,正因为战前绥靖政策的泛滥,使得本应在战前完成的准备被迫在宣战之后加紧完成,不能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英法之外,美国、日本、意大利都保持了中立的态度,但是它们各自的立场却是不同的。美国虽然名义上中立,但却通过各种途径形成一种遏制德国的力量,这包括对英国的战争援助、对轴心国的贸易禁运等等;而日意则是出于机会主义的考虑而保持中立,当德国在欧洲势如破竹的时候,便抛弃了自己的中立立场而转向同德国缔结更加紧密的联盟。在这一时期,苏联的举动也颇值得探讨。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利用西边战事正稠的时机出兵占领了东欧一系列的领土,目的是想借此在苏德之间构筑一条缓冲带。但实际上,这条缓冲带有多大效果却是很成疑问的;而这一举动本身又无疑极大损害了苏联自身的形象,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一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