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小王子》章节试读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11/05
ISBN:9789866782923
作者:麥可.陸 (Mike Lew)
页数:384页

《哭泣的小王子》的笔记-第七章 遺忘、否認、疏離和假裝 - 第七章 遺忘、否認、疏離和假裝

「如果我小時候真的有被性虐待過,我會不記得它嗎?」我們都會合理地假定,像性侵這樣可怕的事情會牢牢地嵌在人的記憶裡。但是,事情通常不是這樣的。對於兒童時期性虐待的創傷,人們通常會忘記整個事情和其他相關任何的事件,而且壓抑的作用甚至會擴及到在那些年間發生的其他事情上〈請參考第五章〉。然而,當記憶不復存在,倖存者會覺得像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知道生活裡有些問題,卻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問題,因此很可能會覺得問題就在自己身上。他常自問,我是不是都在爲失敗找藉口?我是不是個可怕的人,把罪都怪在別人身上?我有什麼毛病,爲什麼不記得小時候發生的事?
回復失落的記憶是接受治療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個案認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可以解開所有的困惑。「如果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就一定可以處理它。困難就在於我不確定。」倖存者會尋找進入記憶的入口,他可能會嘗試催眠、心理劇、引導想像、心理分析、冥想、按摩,或是任何結合身體和心靈工作的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記得。
把回復記憶設定為最重要的目標,會產生一些問題。這創造出一種思維或心態——記憶的復原是任何復原工作的前提。「直到我知道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生活才能繼續前進。」這樣的想法會使人忽視眼前的工作——療癒童年時期的傷痕。
的確,一個人會很自然地想要記得生命中發生的事,但是當他變得像是偵探一樣要去探查時,他遇到的挫折會多於幫助。雖然我了解生活在不知道的不確定狀態下有多困難,我仍然鼓勵個案不要將焦點放在恢復記憶這件事上。我過去看過很多人雖然不確定到底發生什麼事,卻還是有深刻且重要的復原進展。在投入於療癒過程的其他面向上時,很多倖存者都會自動地恢復記憶。
要了解如何可以恢復記憶,就必須了解為何它們會被藏起。如同第六章所述,生存是這些受虐孩子需要去面對的首要課題。面對持續的生理與情緒攻擊,他們沒有太多的資源可以運用,他們幾乎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衡量輕重,只能忍耐地度過一切。當這個世界要將他們淹沒,而疼痛也強烈到令人難以忍受時,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讓自己與這樣的情境保持距離。
這是為什麼有這麼多蹺家小孩的原因之一。孩子們以實際的行動把自己和虐待他們的家庭隔離開來。要去適應街頭的毒品、賣淫、暴力和殘忍獸性並不困難,因為這樣的虐待環境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事實上,他們對於其他(不虐待)的情境所知甚少,街頭的生活雖然很辛苦,但可以讓他們對自己的情況有掌控的錯覺。他們和了解自己感覺的人在一起,不用假裝一切都沒問題。他們不再需要塑造一個正常的自己,也不會因為別人都有正常的家庭、快樂的生活但自己都沒有而深感挫折。他們對環境有一點理解,雖然獲得理解和接納的代價是更多的虐待、成癮行為、疾病及死亡,但這只不過是另一個需要接納的事。
對其他孩子來說,遠離那個受虐的家庭不太容易,因為他們可能太小了、太恐懼了或者因為其它因素而無法離開家,所以他們會用一些創意的方法在受虐當時與之後把自己隔離開來。當他們無法在身體上遠離虐待時,他們就心理上讓自己與感覺疏離。孩子可能會退卻至恍惚的狀態或幻想的世界。我所帶領的倖存者復原團體的成員,描述他們用以下的方式讓自己從受虐現場隔離開來:
「我總是像靈魂出竅一樣,浮在天花板上,看著我自己和我爸。」
「我想像這是發生在某個人身上的故事。」
「我會試著去想其他事情,直到它結束。」
「我會給自己另一個名字和個性。」
「我知道他們不是我真正的父母。有一天,真正的父母會來接我回去跟他們團聚。我媽媽是很善良漂亮的,我爸爸很高也很壯,他會把我舉在他的肩膀上,我們會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他在說最後這句話的時候,帶著困窘的笑容,就像是說話的這個人雖然覺得這個童年幻想很蠢,但重要的是我聽到他的話,而且我知道這對他的意義是什麼。〉
「我必須要將感覺完全放在我有多恨他。如果我可以這麼做,我將不用去想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假裝我朋友喬伊的父母才是我真正的家人。我很多時間都待在他家,他們總是對彼此都很好,而且他們常常笑。我總試著讓他們邀請我去他家一起吃晚餐,我也總是想在他們家過夜。但是我媽不喜歡我都待在喬伊家。我想她看到我在那裡比較快樂時,是感覺很受傷的。」
接著,他們用來處理痛苦的方式就是把它完全封鎖起來。就情緒的創傷來說,這個方式就是遺忘。如果我不記得小時候發生過被性虐待的事,就表示那件事從沒發生過;如果從沒發生過,就不用去處理。【只要不去記得生活裡那些太混亂、太痛苦、太無法抵抗的片段,受虐的孩子就只需要去應付他能力所及的問題。】把巨大的問題分解成可處理的小片段是合理的。當虐待是特別嚴重的,或是一直持續的,童年生活中大量的片段可能就被迫要隱藏起來。
當這些個案告訴我,他們對兒童時期只記得一點點或是全部不記得,我不會覺得驚訝。我會假設可能發生過某種形式的虐待。記憶會被封鎖是有原因的,通常是為了要保護什麼。要移除這些保護需要非常小心以及相當的耐心,而且要在安全和受到照護的情況下進行。以為把記憶找回來一切就會自然解決是不理性的想法。就好像我們打開身體上的某一處傷口時,我們不會置之不理然後讓它再度受到感染一樣,我們一定要有一些新的策略來取代遺忘。我們必須要了解,失憶是有其功能性的,這是讓一個受虐孩子長大和生存的方法。在找到更長久的處置方式之前,傷口的包紮只是暫時性的保護。【我們要欣賞這些孩子用如此有創意的方式讓自己生存下來,直到他們得到療癒的機會為止。】
一個成年倖存者會攜帶這些策略所遺留的東西。他會發現從痛苦記憶裡保護自己的其他方法。除了遺忘童年時期的一部分,他還會去重新寫歷史,這包括了否認與假裝。成年倖存者會記得自己的童年是美好的,他可能會用柔軟的色調去掩蓋一幅很可怕的童年景象。【當個案述說的童年景象太美好時,通常最好去深入探究一下。有些東西聽起來太美好而不像是真的時候,通常它就不是真的。】但這並不表示他在說謊,而是他選擇了一個自己能處理的方式來看世界,而這也表示他創造了一個不同版本的現實,好讓他在受虐時還能繼續生活。現在他準備好要放下美好的童年幻想,去看看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
和遺忘及重寫歷史相關的其他策略,是合理化和淡化。就像重寫歷史一樣,這些技巧也包含了否認與假裝。倖存者會替施虐者找藉口,他會解釋為什麼他控制不了自己、她是因為受到了某種驅使、他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是她其實是愛我的。這些合理化的藉口包含了酒癮、藥癮、精神疾病和不幸的婚姻等等。事實上,倖存者可能也會用施虐者用來辯解自己施虐行為的種種藉口,來解釋施虐者的行為。我們應該把這種做法視為是倖存者為減低受虐的嚴重性,好讓自己能掌控、應付的一種方法。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的生存策略,但不應該把它當作事實真相來接受。倖存者會藉由否定虐待的嚴重性(淡化),來減輕自己不勝負荷的感覺。他們會說「沒有很嚴重啦!」最嚴重的性、身體以及心理的虐待故事,有時候會被他們以一種隨意的、平鋪直述或是「輕輕帶過」的方式敘說。有些人說倖存者在說自己的故事時好像太戲劇化了,我聽見這種說法時總是很驚訝。(我甚至也聽見很多倖存者擔心自己太戲劇化、太小題大作了。)我的經驗是,倖存者比較傾向於淡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需要有人慢慢且小心翼翼地鼓勵,他們才會接受自己的童年真的很痛苦。

《哭泣的小王子》的笔记-第四章 性意識、恐同症與羞愧 - 第四章 性意識、恐同症與羞愧

男性倖存者對自己的性意識常感到困惑。因為當虐待以性的形式展現時,常會被誤認是性欲的表現,但事實上性虐待是對他人攻擊、毀滅性的侵犯行為。遭受男性性侵害的倖存者常會因此質疑自己的性意識。(請注意:由於大多數男童及女童性侵害案件的加害人為男性,故本章內容將著重於遭受男性性侵害的男性。這不代表我們否認或低估男童遭受女性性侵害的嚴重性。本章後面的「焦點」將會進一步討論遭受女性侵害之男性倖存者議題的獨特性。)
不論男性倖存者的性取向為何,他們常會質疑自己的性意識。雖然這些質疑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不論倖存者的性取向是異性戀、男同志、雙性戀、無性、未定或尚在困惑中,問題的本質都是相同的。【許多倖存者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性取向常會不斷地改變。】【根本的問題是:「性侵害這件事究竟如何影響我的性意識?」】異性戀倖存者常質疑自己「我還是個男人嗎?」身為「受害者」,是否還能成功地扮演女性的性伴侶?這種擔心使得倖存者對自己的性表現感到焦慮,或出現雜交行為,以企圖證明他們的男子氣概。這些焦慮可能會藉由對同性戀的恐懼與逃避展現出來(以避免倖存者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甚或出現更激進、暴力的恐同症。對大部分的男人來說,他們也會質疑遭受男性性侵害者是否會導致同性戀。
異性戀男性常會問:「這表示我是同志嗎?」,而同性戀男性則會問:「這就是我是同志的原因嗎?」或「是因為我是同志,所以這些事情才發生在我身上嗎?」(這強化了同志是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我們不能用以簡單的答案來回答這些問題的。
有許多研究與理論在探究同性戀的「原因」。部分研究者帶著贊同或反對同性戀的偏見展開研究,也有些研究者尋找同性戀的起源,以試圖找到可以「治癒」的方式。本書內容將不會提及有關同志或異性戀等性取向起源之相關理論。有很多心理學、生物化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醫學及宗教方面的文獻,都探討過這個主題,但都沒有定論。我們不知道同性戀的原因為何(或異性戀的原因)。從歷史及各種文化來看,幾乎將近有百分之十的人是同性戀者。不論個體在童年是否遭受性侵害,這個數據顯然都是一致的。但基於以下幾個因素,使我們難以對男性倖存者做清楚的統計:
目前才逐漸接受男童性侵害是真實存在的。
許多男性不願接受或揭露他們的性意識。
許多男性不願揭露或承認他們的受虐史。
目前對於特定性取向的構成要素,仍沒有一致的看法——這仍有許多可能性及灰色地帶。
性侵害的構成要素仍爭議不休。
目前沒有辦法確定虐待與性取向的建立有直接相關。
我們知道男童性侵害倖存者有異性戀及同性戀者。【虐待可能不是造成性取向的原因,但虐待常會使倖存者對於自身性取向感到困惑。】【倖存者對於任何形式的性感受感到擔憂,以致於當他們被相同性別者吸引時會有極度的焦慮,並害怕帶來更深的傷害。】當所有親密的感覺都被性化時,喜歡上一個男人便像是一種性的行為。在我所帶領的復原團體中,幾乎所有同性戀男性都表示,他們曾嘗試將自身的同性戀取向歸因於虐待所致,其中多數人認為(有些人說得不太情願),他們在遭受虐待之前就已經受其他男性的吸引了。
另一個常常自問的問題是:「因為我是同性戀,所以這些事才會發生在我身上嗎?」【這個問題假設同性戀者會遭到侵害,而這種侵害是被允許的。這種假定背後真正需要被處理的是更深層的議題——恐同症(Homophobia)。】
(在女性的话,这里可能会变为强迫自己喜欢男生)
恐同症的定義為:
厭惡男同志
害怕男同志
害怕被傳染(害怕成為男同志)
害怕人們會認為自己是男同志
不喜歡並否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稱為「內化型恐同症」)
不論恐同症的定義為何,成人男同志及女同志常因為其性取向,而面臨排擠、歧視、嘲笑、刻板印象,甚至是被暴力相向。在恐同症的文化中,恐懼與憎恨不只侷限於成人,人們也會將這樣的壓迫行為延伸到兒童身上。
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的成人,他們提到被視為無男子氣概的「娘娘腔」(sissy boys)或像「男人婆」(tomboys)是相當痛苦的。恐同症的病態行為不只有嘲笑或攻擊這些不遵守與接受一般行為規範的兒童,虛弱的、缺乏男子氣概或同性戀兒童(是的,研究者相信性取向在青春期前就已經建立了),較易因其特質而遭受性侵害。性侵害事件可能會使被害人開始覺察到自身的性取向,但若未發生性侵害事件,這些被害人也可能會慢慢地、以較不痛苦的方式發現自己的性取向。
部分男性倖存者完全無法認定自己是性的個體。當性意識與虐待產生密切的關連時,性欲便成為定義自己是施虐者或受害者的要素了。男性倖存者可能會將自己當作是無性的,或是對他們的性意識感到困惑。不論他們是否將自己當作是性的個體,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是有性魅力的。低自尊(加上害怕遭到更多的虐待)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能有吸引力的。當我們在復原團體中討論到自尊及性意識的議題時,許多男性倖存者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獲得了解與支持的。
此外,許多男性倖存者會害怕自己也變成施虐者。普遍的迷思認為,男性遭到性侵害後必然會成為施虐者,這稱為「吸血鬼理論」(Bite of the Vampire Theory)。許多研究顯示,大部分兒虐施虐者在童年時期都曾遭受虐待。雖然研究顯示如此,但反過來說,這不代表每個受虐者都會變成施虐者。事實上,許多童年遭受虐待的男性常會用他們的一生來保護他人免於受虐。【許多男性倖存者亦因此從事與人相關的服務,並為他人提供自己兒時需要的服務。】不過,【從日間照顧、教學場域、治療情境、童子軍團長及神職人員的性侵害事件中可以發現,有些倖存者會同時變成保護者及施虐者,但這不是必然的。】許多男性參加復原團體,是因為他們已經(或即將)當父親了,他們決定要終止虐待的循環,讓他們的孩子不要再經歷他們所經歷的過程。另外,【有許多男性倖存者常常會覺得自己是潛在施虐者,因而會害怕及避免與自己的孩子或他人的孩子有任何情感的接觸。】這對所有人都是損失。復原團體協助他們去區辨害怕、感覺與行為,而且團體成員會協助彼此去澄清迷思,並一起找出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愛人、照顧人且不會虐待人的男性。
要了解受虐所帶來的影響,就不可能不提到羞愧感。【成人性侵害倖存者在他們生命中需面對龐大的羞愧感】。誠如我們前面所說的,「男人不應該是受害者」,如果他們被侵害了(即使那時他們還是小嬰兒),就會被認為他們不足以成為一個男人。【倖存者的羞愧感來自於他們「允許自己」被貶低、「去男性化」(demasculinized)及軟弱。如果他們對虐待經驗有任何好的感覺(詳見第十一章的「焦點:如果我喜歡的話?」),他們便會進一步堅信自己不足以當人,亦不足以當一個男人。】
當我們的文化將性別歧視及恐同症當作習以為常時,不夠男性化就會被視為是女性化的。異性戀倖存者(非女性受害者)常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比女性化的男生或同志等更加丟臉。男同志也已深深內化了我們文化中的恐同症。社會教導他們身為同志是相當丟臉的,以致於他們必須格外努力地去克服這些負面訊息以建立自尊。【當這些同志還必須額外背負著性侵害所引發的羞愧感時,建立自尊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更糟糕的是,這種已經內化的恐同症,將會使同志更加地將受虐一事錯誤地歸咎於自己(或自己的同志性向)。【這種受害者自我責難的形式意味著,就是因為他是同志、貧困的或有問題的人才會遭受虐待,也就是說他會受虐都是他自找的。】對這些人來說,了解恐同症並重新建立他們已經受損的自尊心是相當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他們把責任歸咎於應該歸咎的地方。
兒童性虐待讓性與羞愧感產生緊密連結。對一個倖存者來說,不論他是異性戀或同志,當他與男性或女性有任何性行為(甚至只提及性)時,都會再次引發他的羞愧感。【性與侵害(與羞愧)產生強烈的關連,恐同症又更強化它,以至於需要很多努力才能打破這個連結。】把性意識從羞愧感中區分出來是復原的主要目標之一。

《哭泣的小王子》的笔记-第十二章 復原,可能嗎? - 第十二章 復原,可能嗎?

復原是可能的,而且不只理論如此,是對你來說它是可能的。因為我跟成千的倖存者一起工作,並與其他跟倖存者工作過的治療師討論過,我們都見證了復原的真實!我們看到許多倖存者的成長和改變,他們創造出更健康、更滿意的生活。成長和改變是你可預期的,這不是快、慢或簡單的問題,而是真實可見的。
很多人向我尋求專業上的諮詢,因為他們知道我都是跟一些童年時期有過性創傷的成人倖存者(特別是男性)工作。他們從很多管道知道我,他們來見我都是為了處理與虐待有關的議題,他們總是帶著一種急迫性。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他們會有那樣的感覺。
倖存者多半從童年時期就活在痛苦和困擾當中,為了走出這個經驗,他們已經用了很多方法來幫助自己。有些人用麻痺自己的方式來處理痛苦(透過藥物、酒精、性、食物、上癮或強迫的行為),有些則透過宗教信仰、心理諮商、精神科用藥、通靈巫術、哲學、工作坊和自我成長。有些人透過不斷的工作,並讓自己與非倖存者一起相處,以避免想起痛苦的經驗。
他們暴食或過度節食,他們修習瑜珈以尋求寧靜,他們透過跑馬拉松來放鬆,或學習武術來保護自己。當他們覺得無法承受時就企圖逃離,有些人一年要搬好幾次家。有些人改變他們的外表、工作、朋友及生活模式。有些人不斷地透過學位的取得(常出現在心理學或者助人領域)來獲得自我了解。他們逃避(或是追求)男性、女性、孩童、權威者、老人、朋友及情人。有些證明是有用的,帶來一些釋放、學習和舒服感,但還是有一些部分是失落的。他們不斷地嘗試,想找出一個可以擺脫感覺的方法。
別懷疑,這些清單中有些對你而言是熟悉的。不論你試著用哪些方法、策略來幫助自己生存、忍受、認同、融入,或讓自己感覺好一些,我們都要為這些策略與努力獻上敬意!你不需要去忽略它們,而是正視它們幫助你活下來的事實。【欣賞你過去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預備好去接受下一步的復原步驟。
當你在復原過程中,它必須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需要透過很多的靈性探索才可到達。倖存者已經試著用每一個想得到的,如繞過、跨越或避開感覺的方式,但卻不得不承認要處理侵害及其造成的痛苦,唯一的途徑就是直接勇敢地面對,實際去感受那些不舒服的感覺。這並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沒有人因為感覺而死,但它確實可以讓人感覺像是要死了一樣。(有些人選擇了死亡,而不是去面對這個他們以為會是一輩子的痛苦。)它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尤其是當你覺得沒有任何保證能說明這個方式會比你過去嘗試的方法更有效。復原計畫的初始不會讓痛苦立即減輕,事實上,在你覺得自己變好之前,會經常感覺到事情變得更糟了。而它會持續證明你已經走在從倖存到能夠生存,使生命更加豐富的軌道上了。
對於酗酒者而言,他的復原工作是必須先承認自己對酗酒是無能為力的。【他必須走出想像自己可以控制一切的幻覺,如此才能帶來療癒。控制對於倖存者而言也是重要的。】就像酗酒一樣,倖存者的復原必須要放棄嚴謹控制自己的感覺和熟悉的逃避方法。他會經驗到自己的保護屏障被恐怖、憤怒、悲傷感所淹沒。【他必須冒險依賴他人的經驗、判斷…以及關心。】當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危險時,他可能需要思考、反應和採取行動。【當一個倖存者第一次進到我的辦公室,他所感覺到的焦慮、緊張、害怕的程度往往是如此之高,會讓整個會談室充滿著暴烈的氣氛。他克服了想要取消會談或爽約的衝動,他也可能掙扎著要破門而出。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覺得來這裡的感覺如何?」這樣可以讓他感覺被釋放,也更能確定自己所感受到的不舒服的害怕──「他要強迫我去感受」。】我會細心地傾聽他的回答,而且我會相信他。他給予我一些他焦慮程度的指標。
面對懼怕和不信任,倖存者決定往前。事實上,他可能感覺到已經嘗遍所有的方法,這是他最後能做的了。他並不想來這裡,是他需要來這裡,因此他必須來,而且知道這個過程是可怕與困難的。他希望能夠盡快地結束會談,回到昨天他習慣的狀態。可以理解地,飛快復原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兒童性侵害的復原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我也期待有其他可能發生,但我知道沒有其他的路。(我的辦公室裡有很多「魔法棒」,我希望揮揮棒就能讓人實現願望,解決問題。但這個魔法棒似乎有些缺陷,只偶爾引發了他們的笑意,可能這樣就值得了吧。)雖然我了解個案急迫的感覺,我試著不受他影響。我試著幫助他們了解復原歷程的真實樣貌,如此他們對復原才會有切實的期望,才能忍受復原的陣痛!他們同意會談的架構、規範和再保證。他們對復原不再過度想像(「其他的人已經通過這一切,表示這些對他們非常有效,所以……」),而是放入實際會有的恐懼。這個看法允許他們為自己設定特別的、真實的目標──一些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東西。
除了沒有耐心之外,【倖存者在復原過程中還會經驗許多憤怒和怨恨(「我還要去經歷這麼多的痛苦真不公平!畢竟我已經是個受害者了。加害者都不用花錢、花時間去面對他們傷害他人的痛苦感覺。這都是他卅她的錯!」)】這些感覺很不幸地反應了事實,如果倖存者等待加害人的道歉、悔改,他可能要等一輩子。【事實上就是不公平,他需要知道復原必須靠自己。(這並不是說他必須孤獨地面對這個歷程,而是他的復原並不能依賴任何人採取行動或者不去行動。)】
我對於那些勇敢面對復原的人,所能給予最重要的保證就是,【這段探索歷程雖然痛苦漫長,但是不會永不停止】。有些時間可以休息、釋放及享受快樂,復原是可以在幽默與人性化裡展開的。有些時刻可以加速前進,有些時刻適合停下來回頭看,消化自己的歷程以得到一些觀點。【當感覺太過氣餒時,可能就是需要休息或慶祝的時候了。畢竟,復原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學會對自己好一點。】當你接受這個事實,亦即感覺好是沒關係的,享受生命便不再是遙遠的目標──這只有在「完全復原」之後才可能被理解。你可以先設定小一點的目標,學會放下不是全有就是全無的思考。享受生活不表示復原會隨著時間失效,相反地,享受快樂代表參與生活,這是復原正在發生的證明!
一旦復原開始,你接受它是真的,你會開始看到改變的發生。即使只是初步驗收這個改變(「嗯,我並不確定我相信你,但是你還沒有騙過我」),可能代表你跨出了很大的一步。這並不是一個老的、僵化的,想要絕對控制的需求。相反地,這是了解到人有能力做出決定,以及有能力付諸行動。這是一個重要的洞察。改變生活似乎是很難的──似乎只有其他人,健康的人才有可能做到,雖然你可能還沒有完全感受到它,但是你現在已經預備要從原本的孤立狀態走出來了,你已經為你的生活做出決定了。
接受改變是可能的,但是想要馬上改變一切的渴望是很難掌控的。雖然你可能以驚人的速度在改變,但是你的感覺像是事情進展的速度不夠快。當你想要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變得不同的時候,你怎麼會感覺到「小」改變是舒服的呢?如果這份熱情失控就會帶來失望。不要落入不是全有就是全無的思維。不真實的期望會帶來失敗。要實踐健康的生活,你必須決定那些是真實可行的目標。你需要他人的協助以檢核、設定自己的目標。這會幫助你除去孤獨感,並提供一種對事情合理的觀點。設定合理的目標使得這些目標有可能達成,如此成功便是建立在成功之上,每一次成功地到達目標是未來復原的證據。它可以使復原聚焦在復原的歷程。

《哭泣的小王子》的笔记-第一章 兒童性侵害:迷思與真實 - 第一章 兒童性侵害:迷思與真實

「兒童虐待」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詞彙,是我們都該對抗的敵人。大家應該團結起來,去譴責那些少數邪惡、病態的虐童者。我們自信滿滿地討論保護兒童的必要性,要孩子們留意披著風衣、躲在校園裡,企圖對兒童性騷擾的怪異陌生人。我們也教導他們不要隨便上陌生人的車或是接受陌生人給的糖果。我們總是自認了解什麼是兒童虐待。
同時,我們也創造出一個完美家庭的形象。電視、電影總是描繪在充滿信任、開明的氣氛底下,明智、關愛的爸爸和慈愛且照顧孩子的媽媽,教導孩子許多正向的價值觀。當家中出現問題時,爸爸會和兒子來場「爸爸的話」,溫和地開導他。媽媽則是坐在女兒床邊,說著自己的童年,散發母性的智慧,然後彼此互相擁抱。或是,場景可能是全家坐在餐桌前,輕鬆地溝通或說些民俗故事,來解決我們童年時期會出現的小狀況。我們創造一個對家庭生活的幻想且深信不疑,我們自認了解什麼是家庭。
何謂虐待
如果你決定閱讀這本書,很可能你的家庭經驗與前述理想化的家庭,有顯著的不同。如果你在童年時期曾被虐待,你對家的回憶會是另一種畫面。爸爸的談話總是不理性,而且教導方式一點也不溫和;媽媽自己的童年記憶可能是受暴與性侵害。用餐時間常常需要忍耐地吃完或乾脆逃離現場。
記憶中的父母可能是缺席的、找不到人、無保護能力,他們可能都自顧不暇了,更遑論幫助你。家中的夜晚可能是叫囂互罵、發酒瘋、暴力場景、恐懼的孩子蜷縮著躲起來、惡夢、哭泣、困惑無助、無理的指責、嘲笑、有一餐沒一餐、企圖保護父母一方或手足……甚至是性侵害。可能沒有人相信你,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護你。【你對童年的記憶可能很稀少或根本沒有,無論是好的或壞的,你總疑惑著,為什麼無法回想起那些快樂時光、那些金色童年。有些人會假裝相反的情景,想像家人是快樂、明智、健康、和睦的,用這種方式來保護受虐的自己,緊抓著幻想,直到現實硬闖進來。】即使如此,你發現自己仍想試著改寫家庭歷史,讓它更像你所希望的家庭樣貌。
不論個人或社會,我們都塑造出一個舒適愉悅的家庭圖像,也難怪人們會緊抱著這個形象不放,以避免被殘酷的現實污染傷害。即使是身在受虐當中,假裝實際狀況是相反的情況也比較容易。事實上,【對理想家庭的幻想可能是兒童時期唯一的避難所】。理解這個現象,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即使面對非常明顯的受虐證據,孩子仍堅信一切都是正常沒問題的。【在我的臨床治療中,常聽到許多殘忍與暴力的悲慘故事,當我向個案指出他們的童年是遭受虐待時,他們往往大吃一驚】。因此,唯有當我們把對兒虐本質的誤解與完美家庭的神話結合時,上述的反應才說得通。
「家庭」在多數文化中是個神聖的結構。政客因為對家庭價值的承諾而勝選,教育與宗教人士譴責「家庭的崩解」。沒人願意冒險挑戰家庭的神聖性。在美國,家庭價值的信念是和隱私權、獨立權一樣被等同重視。
「男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壘」,城堡中國王與皇后有絕對統治權,少有人願意針對養兒育女給予建議,更遑論干預他們的教養方式。看起來,責任全都在父母自己身上。【在這樣的文化價值交疊下,父母(可能自己曾在暴力家庭中長大)得獨自面對處理家庭中的生活壓力,如此一來,容易建立一個把兒童(和妻子)視為財產的環境,其「所有權」授予父母可以任其所欲對待兒童的權利。】
【基於對獨立性與差異性的尊重,使得父母的教養行為有很大的自由空間,也因著對個人及家庭隱私權的重視,傷害的和令人震驚的行為才會被忽略,甚至重大兒虐都未被通報。】直到最近,保護兒童不受父母虐待的必要性才逐漸被大眾認同,但其改變仍是緩慢且試探性的,兒童保護機構對家庭的介入常遭受質疑。
在中国的话,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容忍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家庭独立性的尊重(家长制?)。普遍意义上中国文化下的“幸福家庭神话”和虐待的家庭之间的区别可能不是非常大,一些虐待行为在中国文化下是合理的(主要是语言和心理上的不当对待——> “暴力语言会变成武器” http://www.wordscanbeweapons.com/)。
真相是:兒童虐待是存在的,是真實且常見的。兒童虐待有很多種樣態,有些明顯,有些則很細微。兒童虐待的範圍從疏忽到身體暴力,如:施刑、毆打、言語和心理不當對待、兒童色情刊物、性侵害(從引誘到強姦等行為)。兒童虐待鮮少侷限於單一行為,往往在行為組合、時間長度和施虐強度有不一樣的形式,每種形式都對兒童造成極大傷害與長期影響。
在父母絕對威權下,兒童失去所有「人」的權利,如:隱私權、獨立權甚至掌控自己身體的權利。而我們卻依然相信一個假象,就是親密家人造成的傷害是少於陌生人的,但毫無疑問地,事實剛好相反。
兒童具有驚人的復原力。【在適當的支持、穩定的愛與鼓勵下,兒童甚至能從最嚴重的童年創傷中復原。】然而,當本來應該是治癒兒童的重要他人犯下傷害時,孩子又該何去何從?安全的世界被摧毀了,孩子在受虐中孤立無援。【當加害者是家中一員時,全家都會受到影響──包括沒意識到虐待行為的其他家庭成員。受虐兒、加害者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三角關係,將成為焦慮和混亂的源頭。】
本書不打算提供「施虐家庭」的確切描繪,有兩個原因:首先,沒有一種可以準確勾勒出發生亂倫或其他兒虐的環境側寫。我們可以討論怎樣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氛圍提供了施虐的沃土,但是我們無法像描繪虛構典範的「完美家庭」一樣,準確地去勾勒一個施虐家庭。其次,【不闡明施虐家庭樣貌,是因為倖存者會傾向自我消除】。你想要明確答案與確切架構是很正常的,你可能會對自己說:「給我一個施虐家庭的描述,我才能決定我的情況是否符合。」【能夠確認自己不是受虐,或是認為自己情況還不算太糟,因為尚未滿足施虐家庭特徵中的第七條,上述兩者對你都將會是一種解脫,但是這些自我排除都不會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是兒童性侵害倖存者,可能已經有太長一段時間,你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被排斥、被孤立。當探討種種的可能性時,讓我們先把你納進來,先歡迎你閱讀本書,不論你是因為有鮮明、確切的多年性侵害記憶,或只是因為看似好奇而拿起本書;不論你的家庭是混亂或看似正常,這本書皆適合你。你有權讀它、感受它,在任何能幫助你掌握自己人生的情況下使用它。
受虐後的影響
在一場週末男女倖存者復原團體中,參加的男性們針對「童年性侵害如何影響成年後的生活?」寫出底下的列表,所列項目不一定符合每位倖存者的狀況。我列出這些男性們寫下的全部項目,未做任何修改。
惡夢(激烈的;暴力的)
害怕每個人都是潛在的攻擊者
羞愧感
憤怒
罪惡感
害怕表達憤怒;難以生氣
控制感的需求
假裝自己處於失控狀態的需求(無助感)
害怕被關注;害怕曝光;懼曠症(Agoraphobia)
遠離人群
害怕親密;逃避親密關係
「逃避主義」(Avoidism)
疼痛及身體痛苦的回憶
記憶回溯(Flashbacks)
無法清晰地思考
溝通困難
侵入性想法
強迫性飲食、不吃、節食、暴食、催吐……等
自我虐待
求死念頭
性衝動行為
感到無性
性功能障礙
不真實感、隔離感
自我形象是失敗的
在任何時候都要完全勝任的需要
覺得「這是我的錯」
自我懷疑、感覺自己是不夠好的
嫉妒
羨慕
感到不足
希望我是別人
無法接受安慰或滋養
被稱讚時感到羞愧
低自尊
保留無關緊要的祕密
感到被圍困
覺得人際困難
隔離
不善表達脆弱、無法被傾聽或接受關心
認為「如果他們了解我了,就會拒絕我」
因逃避而有成癮行為
凍結情緒
害怕別人別有用心
擔心別人利用我
無法說「不」
缺乏認清真相的能力
角色混淆;認同混淆;性別混淆
對想被照顧又不想被照顧而感到矛盾
害怕權威
害怕規則
害怕女性
害怕男性
害怕大聲說出來
無法放鬆
感覺隔離
感到卡住、困住
將虐待視為愛
對部分童年遺忘或失憶
沮喪
解離經驗
擇偶能力不佳
以上項目不全然非要準確不可。歡迎你把這本書當作背景資料或指南,來探索你的童年經驗。當讀到虐待、倖存或復原的多種面向時,擷取對你有幫助的部分,其餘的就放著。當談論虐待卅功能不彰卅混亂等家庭時,要知道這些家庭之間的差別,僅是同樣態內不同的變化,並非要你低估自身的經驗。如果你有本應保護你的家人或成人卻對你施暴的童年經驗,這本書可作為創傷復原的參考資料。
那些連陌生人都不被允許的行為,我們卻默許家庭成員做出這樣的傷害,這又該如何解釋?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因獨立之名而孤立父母,且將兒童視為財產(沒有感情、也沒有身體和情緒自主權的財產)。雖然我先前說過,但值得在這裡重述一次,【將兒童視為財產是問題的開始,也是整個虐待問題的關鍵。】
【將兒童視為財產是問題的開始,也是整個虐待問題的關鍵。】
有許多探討為何會有虐待行為的理論和觀點。就我而言,我對於能否提供虐待的確切定義不感興趣,我更關心的是復原歷程。身為一個臨床心理治療師,我重視受虐後的影響。在和多位倖存者工作後,我開始可以辨別出因為過去童年的性侵害經驗,成年後會出現的常見徵狀。如果你帶著可能源自受虐的記憶、感受或困擾來找我,我的責任是幫助你探索和了解,童年創傷是如何傷害你,以及如何持續影響你的成年生活。但是僅止於了解是不夠的,必須撫平少年時期性侵害的創傷,才能繼續向前走,享受完整和滿意的生活。【復原是可能的,雖然不容易也不是立即見效,但是它真的會發生,我看過許多的倖存者都有這樣的經驗。】
如同我的治療和工作坊,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分析或是提出關於虐待的定義與理論,而是談論兒童性侵害的影響和復原。至於為什麼會有虐待行為,我在這裡簡短談一下我的想法。【我認為,兒童有被照顧和保護的權利,這是絕對的權利。當任何人藉權力位階,如:力量、職權、經驗等方式侵害兒童的權利時,這種行為就是虐待。】虐待兒童沒有正當理由、不是理所當然,更不是兒童需要負的責任。只有當我們體認活生生的現實:孩子需要被保護,免於受任何形式的虐待,並將這份體認放在心上,反映在整個社會制度上, 我們才能建立一個真正健康的社會。


 哭泣的小王子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