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整理学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50231524
作者:[日]外山滋比古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外山滋比古,目前为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前总裁、曾获第46回日本放送协会放送文化奖,专攻英国文学、教科书、修辞学、编辑技术、思考、日语理论等领域。

书籍目录

序章
1. 你能读懂未知的文章吗?
2. 对说明书感到棘手
3. 读《论语》但不理解《论语》
第1章
1. 浅显易懂的迷信
2. 体育新闻
3. 以自我为中心的加工
4. 音读(诵读)
第2章
1. 教科书的隐忧
2. 后门读者
3. 批评的文章
4. 恶文的效用
第3章
1.α 型阅读与β 型阅读
2. 幼儿的词语
3. 两种词语
4. 切换
5. 素读
6. 读书百遍
第4章
1. 古文经典与外国语文
2. 寺田寅彦
3. 用耳阅读
4. 古典式
5. 阅读与创造
6. 认知与洞察
终章
后记

作者简介

来自日本语言大师的颠覆性阅读理念
日本百万畅销书作者最新力作,一场席卷全日本的阅读观念革命,帮你突破已知信息的禁锢,打开未知信息的世界,刷新阅读理念,一次扫清影响阅读品质的不良习惯!
▌内容简介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盲目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真的比不读书好吗?在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迷失了阅读原初的意义和本真的快乐。
在本书中,语言学大师外山滋比古并不教你如何快速地从书本中榨取信息,而是让你静下心来,重新思考阅读的方向和意义。外山滋比古认为,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β型阅读。他指出,虽然大部分人更偏爱轻松愉快的α型阅读,但具有挑战性的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他还从多年教育经验出发,向读者传授了诸多将α型阅读转化为β型阅读的实用技巧。读过本书你会发现,“音读”“素读”“读古典”等已经被人遗忘的传统阅读方式,恰恰是帮你开启β型阅读大门的金钥匙。让我们跟随这位阅读大师的指引,摆脱海量信息的纷扰,细细品味阅读中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艰辛与欢乐。


 阅读整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教材编撰人。他认为,阅读分为获取已知信息的alpha型阅读,和获取未知信息的beta型阅读。他指出,虽然大部分人更偏爱轻松愉快的alpha型阅读,但具有挑战性的beta型阅读才能让人不断提高水平。本书比起前一部作品《思考的整理术》差距不小,内容匮乏得多,书中提出的某些具体措施(如“素读”等)也仅仅适用于日语的特点。
  •     图 / 网络在信息爆炸式的今日,阅读问题越来越成为日渐迫切的问题。人们喜欢阅读已知的东西,而高段位的阅读越来越鲜有人触及。就如看新闻而言,人们更倾向于娱乐八卦,而很少人去关心社论。很多人有这样一种假想:我每天读的东西很多,公交地铁上从不停歇。殊不知我们一般人理解和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低层次的,最多只能得到与已知知识相近的收获。其实,有关自己完全未知的知识,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能期待着拿阅读小说的方式去阅读说明书,故而很多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读不懂的东西是作者水平差抑或文章有问题。当今社会,哲学青年和文学青年日渐稀少,可能与现代人所持的阅读观念息息相关。人们喜欢阅读已有知识基础的阅读,而很少愿意触碰未知事物。一来,不了解未知,对未知产生了恐惧心理;二来,未知的事物大过抽象,加重阅读负担。其实,作为日本百万畅销书作者的外山滋比古,曾深刻调查了当今社会的阅读问题,并将其研究结果著成书籍《阅读整理学》。在这本书中,外山滋比古将阅读分为两类:α型阅读和β型阅读。α型阅读是阅读既知的事物,即现阶段大部分人采用的阅读方式,属于低层次的阅读方式;而β型阅读为阅读未知的事物,这种阅读更利于获得新知和提升阅读能力,属于高段位的阅读方式。本篇思维导图一、 β型阅读的意义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触:看到未知领域的书籍根本没耐心去读或者即使读了仍然不懂,就如读《论语》但不理解《论语》类似。这样久了,人们的阅读能力越来越低,无法真正阅读并理解改变自己的书籍。其实,β型阅读更如登山,一步一步艰难爬行,但你在不断提升高度,直到有一天登上山顶,你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α型阅读更像下坡骑车,我们毫不费力一路向前,但当我们骑到平地后稍遇到山坡便倍感吃力,进而容易放弃。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一开始很难理解,而β型阅读就是不断探索挖掘,将未知的事物与已知的知识进行连接。所以,你拥有的知识越多,理解新知识就越容易。拥有的知识越少,听取或阅读新知识也越困难。而β型阅读是获取新知识的最佳途径,会不断提高阅读认知水平。如果事先未具备基础知识,我们阅读会变得似懂非懂;如事先具备相应知识,闻一知十,快速阅读也变得更易执行。通过β型阅读可不断增加未知知识,有力提升阅读速度。外山滋比古曾说:“学校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未知的能力。而教育的目的便是依靠语言把未知的世界变成孩子准经验的世界。”阅读其实跟人生一样,若只追求安逸式阅读,阅读能力将变得懒惰,没有能力去应对复杂难懂的知识。所以说,β型阅读也是我们适应世界,不断应对复杂知识的需要。β型阅读的意义二、 β型阅读的难点可能很多人知道β型阅读重要性,但仍无法执行,原因是β型阅读有两大难点。1. 语言和文字β型阅读意味着阅读未知,很多语言和文字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生僻字。比如,你从未接触过棒球,阅读棒球类评论时备受煎熬。诸多“本垒打”、“全垒打”和“三击不中”等专业词汇都会漫天铺盖,你会感到手足无措。而这样的文章你可以通过查字典或搜索网络的方式,自行解决。2. 内容你把文中所有的文字或词汇全部搞懂,可能仍不懂原文内容。这种比较常见的是当我们阅读英文文章或阅读古文时,虽文字字面意思都懂,但仍不明白全文传达的意思。当遇到这类问题时需要我们不断提升阅读水平,增长已有知识的储备。β型阅读的难点三、 如何实现β型阅读?其实现代人阅读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遍缺乏对语言的认知。而β型阅读是提高语言的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实现从α型阅读向β型阅读的转变?1. 阅读故事我们可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来实现β型阅读。传统的阅读故事,人们喜欢看热闹,这样的阅读方式属于α型阅读;而在阅读时不断挖掘和吸收故事中的潜在影响,这才是β型阅读应有的方式。比如很多人喜欢三国故事,诸葛亮、关羽和曹操等人物的故事让我们热血沸腾。很多人喜欢看故事中的打斗场面,看到感动的场景激动落泪,殊不知这还属于传统上轻松愉悦的α型阅读,没有起到探索未知的意义。而有些人看到英雄人物的场面,首先想到自己若面对这样的场景该如何抉择,抑或是觉得故事有出入跟以往经验有碰撞,他会查阅相关古籍去验证。通过不断探索和挖掘,这些人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及人物复杂的心里,进而学到很多不曾有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β型阅读。一般人会有这样的假象:认为自己看了这么多历史剧,自以为懂得很多。其实,大部分人用α型阅读方式看电视,拿偶像剧的看法对待历史剧,到头来自己的知识库并无增长,自己的阅读能力一如过往。β型阅读是一个不断刺激的过程,通过故事探索人生的奥秘抑或通过故事来寻求处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若想实现从α型阅读向β型阅读的转变,需要我们改变阅读故事的习惯,不断提升探索知识的能力。2. 文学作品β型阅读倾向于理解抽象未知的事物,很多内容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比如“形而上学”。我们很难用传统的α型阅读将其与以往经验建立连接。文学作品一般是虚构小说,很多内容与现实不符。这样超现实的东西,更易于我们培养β型阅读。比如《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只看到了青春王国里爱恨情仇,为黛玉的葬花及晴雯的补雀金裘而流泪。其实,这样的阅读方式更倾向于把小说中的故事与个人的感情连接在一起,把文学作品放在自己已知的感情基础上,属于α型阅读。而阅读时,你能体会到平儿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技巧,看到宝钗和袭人的处事缘由及八面玲珑,探寻到王熙凤最终的命运咎由自取时,此时你正切断故事的原有情节而升级到人生中的处事方式或提升了人生阅历,你不再纠结于故事中的离别思绪,而读完后并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处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β型阅读。若想实现从α型阅读向β型阅读的转变,需要我们提升阅读文学的品味,把每一次阅读都当成重过一次人生。3. 素读经典素读是读者很清楚自己并不理解所读,还会继续朗读。它是进入β型阅读的原动力。古代人读书,喜欢大声朗读。很多人觉得这样不懂意思的朗诵,有何益处,但它是通往β型阅读的必经之路。适合素读的书籍包括《四书五经》、《道德经》等古典书籍。比如,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小时候经常跟爷爷一起摇头晃脑阅读《道德经》。有一次,作为小孩子的任先生,跑到爷爷跟前说:“爷爷,我跟你读《道德经》根本猜不透书里的意思。刚开始能理解一丁点,但合上书后全忘了,朗读这类书到底有何用?”爷爷往煤炉里填满了煤,后对小孙子说:“用装煤的篮子去河边取些水来。”小孙子照做,回来后水全部流空。任先生不解道:“爷爷,用篮子打水,一点用也没有。”爷爷说:“你看看煤篮子。”任先生看看了手里的篮子发现篮子的煤灰都不见了,清澈光亮。爷爷道:“朗读古籍,这朗读的气氛可以影响你,进而净化你的心灵。”多数人嘲笑古代学生疑惑不解地摇头晃脑朗读,殊不知这样方式会洗涤我们心灵,终有一天你会收获到恍然大悟的感动。就如自己很久以前读《道德经》,里面的句子疑惑不解,而“无私故能成其私”一直沉淀在自己脑海。直到多年过去,如今深深为这句话感激不已。“无私故能成其私”,我们需要有一颗无私付出的心,而可能这才是你通往“自私”路途中比较宽敞的路。懂得分享,无私贡献,是成就别人、实现自我的双赢智慧。我走在路上寻找书声,也寻找着通往β型阅读的路。若想实现从α型阅读向β型阅读的转变,素读是坚持不懈地原动力。4. 读书百遍β型阅读,可通过不断重复阅读难懂的书本,达到阅读未知的境界。重读阅读十次、十五次,自然能达到阅读未知的感觉。这样的书籍不限于古典书籍,现代科技和专业书籍也适合于“书读百遍”。比如当时笔者备战PMP考试时,阅读官方教材《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时,初读一遍全然不懂。然而阅读第三遍时,开始进入到了解未知的境界,开始对文中的各种管理过程有了更深地理解,并逐渐应用到实际生活。如果当时仅匆匆一遍而过,根本达不到β型阅读的体验。再比如英国思想家约翰·拉斯金,三岁时母亲每天给他读一段《圣经》,直到拉斯金15岁时均未停止。通过这种方式,拉斯金不但背过《圣经》且有了很深的理解,这对于日后拉斯金成为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影响深远。一读就懂的书籍,属于α型阅读的范畴。高阶段的β型阅读应是第一次读的时候不是很理解或根本不理解,不断重复阅读,做到书读数遍。β型阅读,不能因为不懂就马上请教别人,要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领悟。若想实现从α型阅读向β型阅读的转变,请拿出你未知领域的书籍,多读数遍。5. 耳朵听书用耳朵听《佛经》或《圣经》等,也是一种有效达到β型阅读的途径。比如世界级哲学家罗素就有听他夫人读书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养成之后,他的晚年文章大多是清澈沉稳的名文。再比如日本语言大师外山滋比古自小听妈妈诵经,而十年后当他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这些经文文字的“音”我都认识,却过了十年才开始了解经文的意思。试着这样听经以后,我不得不承认佛教经典具有出乎意料的影响力,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慢慢地教导我认识巨大的未知。”β型阅读就是认识未知、打开大脑及收获新知的阅读方法。而耳朵听书,让认识这种未知成为可能。若想实现从α型阅读向β型阅读的转变,请打开你的耳朵,试着聆听经典。如何实现β型阅读?以上便是高段位阅读的实现途径:1. 阅读故事;2. 文学作品;3. 素读经典;4. 读书百遍;5. 耳朵听书。愿你学会β型阅读方法,成为高段位阅读者!
  •     ----------------------这本书就快速看看,了解一下当中观念即可。α和β阅读。说穿了就是一个阅读类型建立在我们已知的经验上。另一个类型是为了了解未知信息而执行的阅读方式。通篇不具有实操性,如果想深入了解阅读到底该怎么读的,应该好好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还有时间的话搭配郝明义的《越读者》,本田直之的《杠杆阅读术》扫清观念即可。所谓的β阅读也没有那么高深,我们拿任何一门不了解的学科的书来读,其实都是在了解未知的信息。只不过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使用素读和音读(读出声)来读这些东西。作者没有提到的是,α阅读并不是坏的,只是人们的运用方式不对而已。他认为在已知经验范围内的阅读材料大多是用来消遣等迎合读者的印刷垃圾。我认为,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还是在α阅读对已知的经验结构进行不断归纳总结,泛化思考,举一反三还有对熟知事件不同角度的思考而已。β阅读只是一种有必要掌握,但是实际上运用并不如α阅读多的一种方式。所谓创新就是旧有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同样,我们已知的经验结构都是拥有自己的烙印,每一个人的经验结构还有认知方式都是不同,因此只要换一个角度,升降一下维度,在不同层面和防伪理解,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多新鲜的东西。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狭隘了我们的视野和认知,同一材料每个人都能解读出不同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杯半满的水,有些人能开开心心说:”太好了,至少我们还有半杯水“有些人说:“居然只有半杯水了,怎么办?”1所用的词语和想要表达的实际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作者说这是学生理解力不够导致的,然后举例说每个语言对于小狗的发音都不尽相同,如果真有必然关系的话,应该各种语言的小狗读音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作者没有定义好的原因? 如果说“你描绘事物所用的词语的发音和想表达事物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这样子会不会更好理解呢?其实就是符号学里面的,能指和所指两者是自由的,没有内在联系的观念。2母乳语和离乳语母乳语:婴儿初步学习语言步骤是在①不会说话前大量无意识的语音输入和刺激。②发声器官成熟后进行的,图形和词语对应的大量重复 离乳语:抽象词语在早期不可能通过大量重复习得,最多只能得到词语的音响刺激。成年人进行外语学习选择婴儿的图形和词语对应这种学习应该是低效的,个人觉得更高效的学习应该是学习基础词汇发音后,大量阅读听力对视觉记忆仓库和听觉记忆仓库进行不断地刺激,同时辅以语法学习。3作者在书中说到的素读,之所以在古代流传,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本身用来学习的教材的文字都太过微言大义与精深,“对于小孩子来说,你无论重复多少遍也不可能让他明白民主主义”所以只好先背了再说,如果那时候有一些比较通俗的教材的话,四书五经可能就是作为进阶使用了。-------------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还请点击下方 有用 推荐,THANKS~-----------------------------------------------------------------------------------------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65831911我的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WANG861666865/我的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861666865/main我的为知笔记(WIZ)邀请:http://www.wiz.cn/i/1349adc5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让人思考的书
  •     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相差太远,看看豆瓣的评论就够了。
  •     2016年12月28日读毕,作者将阅读分为阅读可以读懂的内容、阅读读懂有困难的内容两种形式,而人的惰性喜欢读前者。在学校学习时,迫于学习压力,会进行后者的练习,但是工作后就逐渐疏远了。作者认为读《圣经》以及阅读外语可能是比较好的阅读未知的方式,只有阅读未知,人才会有发现,有创意。那么,阅读未知读不懂怎么办?作者认为要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他在书中举了孔子韦编三绝读《易经》、拉斯金阅读圣经近13年、罗素反复阅读圣经的例子。其实幼儿学语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重复,人长大后,很少有人能够坚持用这个方法了。
  •     主要还是讲阅读态度,方法总结下来几句话,根本不用写成一本书
  •     这个翻译的名字好棒!
  •     曲高终和寡。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注重长远的“无用”书本,自然不会受追捧。
  •     理念可以,但啰嗦,还没说清楚。
  •     inspiring
  •     要读经典,行向未知,自生新知。#37/100B/2016#
  •     读的书要分类
  •     然并卵,读书没有章法,就是抓起来读。
  •     本书的内容其实几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     阅读未知的能力。
  •     垃圾
  •     基于已知的阅读和未知的阅读将阅读分成两类,并认为很多人的阅读都停留于前者,而后者需要通过一定转化,例如经典阅读。 “其实太幸福的人,很难参透读书的深奥意境”。不无道理。
  •     感觉就写给活在日本教育体系下及日本文化中的人,有点失望o(´^`)o
  •     作者的啰嗦让我的心快死了。
  •     读书破万卷是读给别人看的,反复读同一本书才是为自己的。
  •     一开始以为是如何构建阅读体系,买回来才发现是古叔倡导回归古典阅读,抨击速食阅读的一本说服书,和古叔之前的整理术相比说服力弱了很多,但是当做拓宽阅读面的学习教材还是可以有的。
  •     原来日语理解个东西要这么麻烦……= =
  •     这类书最怕就是最后云里雾里没有说出个一二三来。阅读此书便是这种感觉。所谓的阅读整理,居然是反复阅读,默读,诵读这样的方法论。如果这些能解决人们的阅读问题,那可能阅读不会成为问题,作者开篇提到的问题很好,但作者的方法解决不了。另外,译者无法抑制的点评癖,简直是缺少职业素养的行为。一个译者,最基本的就是尽量减少主观,忠于原著的翻译,而不是借助备注发表意见。
  •     阅读,也是要用时间和空间来磨练的一种艺术!已我读书,而非书来读我,寻找经典,用心打磨,非“韦编三绝”而不罢手,禅宗顿悟般苦恼,就是阅读!
  •     借用作者的一句话“通过一个又一个读者的笔,古典诞生了。为达到这种目标,应该用什么阅读方法?我认为只要是还在从事阅读的人,都必须关心这件事。”值得一读的阅读书。
  •     其实书就讲了两个内容,阅读是什么,以及应该怎么阅读。阅读分已知阅读和未知阅读;对经典应该素读,且随便想象。看起来完全跟现在的语文教育背道而驰,但我居然觉得挺有道理的……工具书看得不少,这本的循循善道的语气让人挺有好感的,虽然感觉有点啰嗦。对于阅读,看完以后有了一点不一样的理解,但真要我背四书五经……真的……苦手,不过相对对宗教书本的理解也不一样了。总的来说,虽然看完并没觉得本书有“大师”感,不过仍然值得一看。
  •     两种阅读方法孰优孰劣,要不要尝试素读,没有真正做过的人无从知晓,没有提示自己悟道,终有一天茅塞顿开,阅读的方法是什么,作者不愿给出答案,轻松给予的答案不经思考就像吃残食,让人作呕。
  •     阅读可以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β型阅读。 α型阅读轻松愉快,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 音读、素读、读古典等传统阅读方式,是帮助我们打开β型阅读大门的金钥匙。 未知的阅读必须靠高度智力及想象力的运作。 人类在幼儿期就必须学会母乳语和离乳语. 母乳语是在既知的前提下使用、理解, 后者则是理解未知时使用的语词. 以另一种方式形容, 母乳语就是α语, 离乳语就是β语.
  •     晦涩难懂
  •     对于阅读自己未知事物的文章,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有价知识。古典阅读法,外文阅读法都会提升理解力有一定的帮助
  •     什么鬼
  •     全5分给它是因为之于我这是一本扫盲书,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阅读不是那么简单!所幸平日里的大部分阅读还未流入α型阅读范畴,而是大多介于α型与β型阅读之间,文学方面。也涉及到一些β型阅读,哲学、心理学及外文原著、金融类书籍。但确实,阅读不能一味的追求量,有时一本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是时候调整自己,沉下那颗浮躁的心,拾起那些虽然看过但内容却已然淡忘的经典书籍,阅读。
  •     真想跑进作者脑子里把那些蜿蜒曲折的脑回路拉直……
  •     其实总结起来作者君就是想说:要“硬啃”一些自己不懂得书。这一句话注水出了一整本书……不过看完全书之后我发现,我其实一点都不介意这种叨逼叨的风格,读起来很惬意……
  •     里面没什么内容,如果想学一些读书方法或者技巧,直接忽略这本书吧
  •     要解读完全未知的事物,就得付出这种程度的努力。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读着很蹩脚。另外,此书是基于日本本国国情写的,并不适用于我。
  •     感觉不咋地。很多地方废话多,再加上举出的例子都是日本的,不容易感同身受。
  •     时间可以增加力量, 读不懂的文章就一直读, 在这当中时间就会产生作用. 随着时间改变, 未知的对象与想了解的人都会一点一滴地改变, 最后就可能达到彼此能沟通的境界.
  •     很好的一本书,有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感觉,读完后会让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不错!
  •     书不厚,观点有启发,作者苦口婆心地劝说,要读经典,行向未知,自生新知。但该怎么阅读,可惜只说了第一步:强行。千言万语不如《朱子读书法》一句:以我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释卷茫然。只是现在已没多少人听得进去了……
  •     作者生出作品,读者创造古典
  •      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原因。文章比较拗口,读起来感觉不流畅。全书重点在第三,四章。特别是第三章中提出的智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颇有新意。
  •     外山滋比古认为行之有效的阅读训练方法是精细研读外语文献,以及熟读背诵古代经典。总结起来,大概是类似健身一样的道理,读书也要走出舒适区,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     准备写篇书评
  •     很实用
  •     生造出两个看似新鲜实则老生常谈的阅读类型,教人深度阅读,但须看此书之人多半不看书。而且中间关于单词,汉文,速读等等内容完全是日文语境,我都不知普通汉语读者理解是否障碍哟……
  •     非常失望的一本书,逻辑混乱,啰里啰嗦,说了半天就是要用朗读的方式读难懂的书籍。
  •     还是叫读书的方法好些,原以为是书籍整理方面的书
  •     前半段鸡肋,后半段炸鸡翅。
  •     从书名看,原以为讲的是阅读知识的整理。读后才知道“这本书想追究的是,什么样的阅读才堪称真正的阅读”。现在社会信息大爆炸,“浅显易懂”的文风盛行,厚实的书籍现越来越少人阅读了。读书百遍,其义不一定会自现。阅读,除了“量”,更多的还是“质”。
  •     作者的口水话太多(是不是也有翻译的原因?把北大版的大家小书也翻成口水书试试?),同一个概念没有完全展开,又颠三倒四地以另一个角度说一遍。前面80页完全可以不看,后面的第三四章内容又多有重复!封面上作者号称语言学大师,我也是醉了,中间只用了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而且还没有准备很认真地阐述。不过呢,我还是得到一些启发,在笔记里再详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