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千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100098236
作者:[加] 卜正民,[法] 巩涛,[加] 布鲁
页数:333页

内容概要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 当代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多伦多大学文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卜正民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以及当代人权问题。编撰著作(含合著合编)数种,主要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明代的社会与国家》《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鸦片政权: [此处多一空格]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年》《通敌:战时中国的日本代领与地方精英》《明清历史的地理动因》《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中国公民社会》等。
[法]巩涛(Jérôme Bourgon)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国里昂东亚学院高级研究员。
[加]格力高利•布鲁(Gregory Blue)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译者简介:
张光润 四川剑阁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乐 凌 浙江湖州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现为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教师。
伍洁静 上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王维勤的处决
第二章 晚清帝国的刑律
第三章 凌迟的起源及其合法性
第四章 明代的凌迟
第五章 折磨死者
第六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酷刑
第七章 误读“凌迟”
第八章 乔治•巴塔耶的解释
第九章 绵绵不绝

作者简介

1904年秋北京菜市口,犯人王维勤被公开处决,观者如堵。此后几个月,凌迟酷刑便从清帝国的法律体系中永久消失。被西方观察家称为“千刀万剐”和“活剐”的凌迟,是帝制中国惩治最严重犯罪的刑罚。
本书是西方世界首部研究中国刑讯和死刑的历史、图像与语境的著作,其时间跨度从10世纪一直到1905年中国废除凌迟为止。作为独特的跨学科历史著作,著者关注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酷刑并深入研究,就中国古代政府机构将对个人的折磨合法化的逻辑提出质问。他们并未将凌迟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来研究,而是将中国的刑罚程序置于更为长久的世界刑罚史中去考察,同时也探讨了长久以来当西方文化与“他者”文明相遇时,总是会显露出来的厌恶与着迷并存的复杂情绪。
一部雄心勃勃并将引起广泛讨论的重要著作。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拆除了那些对中国文化的轻率评判和普遍成见——从古至今,从司法领域到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其研究在各个学科领域间游刃有余,极富启发性。
——苏源熙(Haun Saussy),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乔治•巴塔耶在他著名的作品(《爱神之泪》)中向欧洲人描绘了中国凌迟,本书则揭示了巴塔耶在其中游移不定的立场,发人深省。书中对凌迟历史的重构细致入微,颇有识见。
——王国斌(R. Bin Wong),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研究所主任


 杀千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 王威廉 原载 《深圳特区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3-11/02/content_2671382.htm仅仅把凌迟视为一种延长身体痛苦的残酷折磨也是不完全确切的,这涉及到中国文化对于身体的独特理解。如果我们把文明之间的误读仅仅理解为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得不出现的错漏,那么我们一定会忽略掉至关重要的事物,那就是基于特定的文化政治深意的价值判断,它建构了自我与他者的形象,从而使得许多荒谬的偏见与罪恶的行为都有了合法的基础。尤其涉及一个国家生活中的极端事相时,这点更为明显。因为极端事相包蕴着的语义太过丰富,能够激发起人类潜在的好奇甚至不无邪恶的欲望,从而造成更大面积的传播与感染。知名汉学家卜正民正是有着这样的敏感度,他的《杀千刀》一书将中国历史中最为残酷的刑罚——凌迟——作为剖析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核心意象。19世纪以来,凌迟便成为了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野蛮罪证,参与建构了凶残的东方专制主义国家形象。进化论的线形前进的社会时间观念,让中国成了欧洲前现代历史的“博物馆”,因此,现代文明的“拯救”就变得非常“必要”了。卜正民说得好,这导致“帝国主义必须在中国实行统治并将它的统治摧毁,就如同刽子手切割犯人的方式。”回顾历史,找出每种话语的根源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废止酷刑的人道观念在欧洲也是从18世纪才逐渐萌芽的,这是启蒙运动的巨大成就,但直到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前夕)欧洲才禁止了许多酷刑的实施。而在此之前,各种残暴的酷刑在西方文明中同样有着不证自明的合法性。而反观中国,19世纪以来,晚清帝国摇摇欲坠,各种叛乱不断,太平天国几乎推翻满清王朝,因此清政府使用了大量的酷刑,包括凌迟,来应对各种叛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战争的结果使得西方人得以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目睹了大范围的残酷肉刑,使得这种话语政治的构建过程变得不可避免。但仅仅把凌迟视为一种延长身体痛苦的残酷折磨也是不完全确切的,这涉及到中国文化对于身体的独特理解。在古代中国,身体的完整比单纯的死亡更加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绞刑比斩首的痛苦程度更大、折磨时间更久,但却被视为所有死刑当中最轻的一种。所以研究刑罚,不能脱离相应的历史语境。中国的法律并非只是残酷的暴政,在儒家理念的影响下,更被视为改变世道人心的手段。卜正民称之为“用意深远”。的确如此,凌迟作为酷刑的极致,在中国古代并不轻易使用,只针对被认为罪大恶极的事项,如造反、忤逆人伦等等。比如书中以王维勤的凌迟案为例,说明了儒家文明对于血缘传承的极端重视。王维勤因为财产纠纷,杀了对方一家十二口,酿成灭门惨案才被处以凌迟的极刑。卜正民还从语言学的角度追踪“凌迟”一词,指出这种刑罚很可能是来自外邦异域。也正是自辽金蒙元以来,凌迟才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典籍记载中。异族的征服需要极致的血腥才能达到震慑与驯服的效果,这就是相应的历史语境。作者以中华文明的内在视角看待问题,令全书的视野获得了一种极为开阔的思想品质。除却对具体历史的同情之理解,本书另外一个特点是紧紧抓住了图片叙事带来的各种语义变化。欧洲对于死刑与刽子手有着丰富的记录,而中国这方面的资料特别稀少,少到了让卜正民“感到恼火”。深究起来,这也是儒家文明扬善隐恶的特点。这样一来,西方人的照片便成了研究凌迟的一手资料。图片的特点是一目了然,可以非常便利地进入大众的公共视野,影响比文字更为巨大。但不能忽视的是,照片一旦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就会很容易被观者自身的文化观念所阐释与想象。1857年,一个名叫珀西·克鲁克香克的人在英国出版了一本小画册,描绘了一系列中国典型酷刑,剥人皮、抽肠、凌迟等,画册的序言甚至写道:“广州的大部分男人是地球上最肮脏、最堕落、最残忍和欺诈的人。”另一位德国学者写道,围观行刑的中国人嬉笑聊天,抽纸烟,吃水果,还有人收集犯人的鲜血,毫无人性。前者服务于战争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而后者辨析起来有些难度,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启蒙历程,使得这种观念已经内化了。像鲁迅的小说《药》,就写了人血馒头治病的场景。但卜正民直接以照片为证据,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围观者脸上的表情,他们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充满了严峻与惊恐的神情。卜正民给采集人血治病这种原始信仰也给出了一个精彩的解释:合法的杀戮体现了至高无上的威权,以至于民众渴望借助这种权力对抗死亡与疾病的阴影。这点,也许是连鲁迅也没意识到的。西方文明对于酷刑的着迷,还因为浓厚的宗教背景。因为耶稣的受难,酷刑已不仅意味着非人的折磨,更是意味着受难与牺牲,构成了仪式、表演以及某种超越的意义。从这点出发,卜正民对法国著名思想家巴塔耶的作品作出了批评,认为他把照片的表面内容当成了真实的客观世界,“欣喜若狂的表情属于面具,而不是真实的中国酷刑受难者,受难者的表情和感受仍然存在,而且我们无法触及”。他以巨大的悲悯问道:痛苦的面具后面,有人在吗?的确,在照片中那些痛苦的面具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剧痛,永远疼痛在人类文明的记忆深处。
  •       作为一个语言多姿的民族,“杀千刀”这个词塑造了一个无视人间冷暖的屠夫,果断挥舞着明晃晃的刀从不同角度割裂着皮肉,戳穿坚实的胸膛,剖开凌乱的器官组织,享受着鲜血猛然喷溅四方的快感。凌迟,正如这一场毫无意义的屠宰现场被通俗的直译——“death by a thousand cuts”。  1904年,当犯下灭门惨案的王维勤在北京菜市口被执行死刑时,业余摄影师维尔·夏龙在人头攒动中按下了快门,临近中国永久废除凌迟的尾声,这张现存于法国索恩的尼普斯摄影博物馆扭曲的照片不再是一张单纯的指向清帝国旧刑罚体制的文化记载,更多的是来自于异质文化比较视域之下投来的猎奇眼光以及裹挟着邪恶与野蛮的刺激感,由它掀起的轩然大波回响至今,沉淀为难以逆转的文化心理构型。苏珊·桑塔格的“抗议痛苦的意义为何,与承认痛苦有何区别”,这一质疑正是指向了欧洲中心主义下对东方的偏见,汉学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以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将中国的刑罚程序放置于更宽广的中西审判传统中并检视其演变的过程,予中国凌迟影像传播与西方对于此造成的刻板印象以回应。  身体的暴力绝非东方独有。早在十八世纪,百科全书式的狄德罗将“解剖”的最初含义追溯为“切碎”,其背后隐藏的则是长达几世纪以来的刑罚受难史,更深层次看来,死刑也难与活体解剖脱开干系,他们认为“开膛破肚更多地发生在外科手术中而不是在绞刑台上”,而中国民众却对此种说法难以置信,甚至产生恐惧。  在西方人的想象中,酷刑的模式集合了刑罚、宗教、审美等多重元素投射出的有着特殊意味的景象,正如欧洲天主教传统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象征着基督信仰的牺牲精神,一种超现实感的仪式和宗教救赎。中国的死刑更多的是为了以儆效尤,而不是为了引导其精神净化或者灵魂救赎,在血液与肉身的分崩离析中通过拖延痛苦的发生作为惩罚。中国的生死轮回观则认为,身体保持完整性,虽死犹生,方有享有重生机会和祭祀的权利。凌迟过后,阴曹地府传来不断的嚎叫声,肉体的残损与丧失导致他们失去了回到人间的通行证,因此,在西方的语境下,凌迟即是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说的“超越一切可能的痛苦”,以最极端的手段将生命推向法律,从肉体转为精神,从痛苦最大化的身体折磨转为暂时剥夺权利的监狱机制。  正是缘于中国与欧洲司法的截然不同,凌迟照片挑逗了文化神经兴奋点的差异。欧洲人认为官方的酷刑基于法律的教义,揭示残酷的本性,通过一种宗教的虔诚感获取众人的同情,同时对社会公敌产生反感;而在中国,极端的肉体折磨场景并非像西方作品夸大视觉认知,它们很少被文献记载,中国人对酷刑的观点和表现也长期脱离历史语境。  当欧洲人还专注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惩罚方式时,中国则在《大清律例》明文提出废除一系列的残酷肉刑,但为何不人道的标签反倒贴上身?由于影像传播带来的时间差错觉,无法泯灭和修改的证据无言的传播着残忍和野蛮,西方旅行者不断搜集着生动的图像,文化的隔阂所导致的偷窥冲动,让这种虚拟化的叙事成为西方将中国殖民并使其走入文明正轨的“正当理由”。一张张默片的涌现,越来越多冲击视觉神经的各色血腥屠杀在照相技术下被强化,其中主人公的在场早已脱离了时间的缰绳,沦为西方任意阐释的道具。  尖利的刑具和血肉模糊的尸首,瞠目结舌的群众作为背景,如此景象夹杂在升腾着腐朽气味的宗教图片当中,传达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即是所谓的审美震惊。在西方人闯入中国国门的初期,便携式摄影扮演的角色显然不合时宜,即便千言万语的堆砌也无法扭转突如其来闯入视觉系印在脑海的异化符号,不只是在场白煞的晴天霹雳,还有刀尖在历史面庞深深划下的无法挽回的伤痕。2013.11.10 华商报 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     文 田飞龙 原载 法治周末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属于最残酷的死刑之一。凌迟是指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刀逐块割下来。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数小时的痛楚才会气绝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伤不正确,则说明刽子手行刑失败,刽子手也可能会受罚。 “杀千刀”是一种国家仇恨,是中国古代死刑的极端化执行方式,是西方人对“凌迟”(Death By A Thousand Cuts)的意译翻译为中文。1904年,北京菜市口的王维勤(清末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的人)的凌迟照片进一步固化了西方人对“中国酷刑”和中国文明低等性的确信。然而,此刻也正是中国的政治领导层和法律改革家决意废除凌迟的临界点。《杀千刀》一书的作者质疑了便携式照相机之静态影像传播与西方既有文化偏见相结合所造成的“东方专制主义”定见。历史时差的捉弄《杀千刀》的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历史时差”问题,即极端残酷的刑罚在欧洲启蒙时代已被取消合法性并逐步在刑事实践中消失,西方式惩罚开始从“身体”转向“心灵”,而这确立了文明刑罚的判断基准,但同时期的非西方文明、尤其是曾经作为西方崇拜对象的中国文明却依然停留于酷刑阶段。18世纪是启蒙思想家群体转换对中国评价的关键期,也是西方领导权在精神上确立的转折期。经由传教士的纽带作用,中国一度成为秩序和财富的典范,但随着西方对“自由”价值的确证、民族国家的定型和现代性的开启,中国逐渐成为“野蛮”与“落后”的标志。如果说伏尔泰和魁奈还对中国形象寄托留恋之情,那么孟德斯鸠则毫不留情地以严格的西方启蒙价值标准粉碎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迷思,奠定了“中国式专制”的定见并影响深远。思想意义上的西方自信由此确立并随着殖民主义的东方扩张需求而日益强化。酷刑是西方人在道德论辩上击倒中国的利器。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的“文明/野蛮”二分法框架已经奠立。作者在全书开头展示的1904年王维勤凌迟照片正是在这一传统东方学的扭曲框架中获得定格与传播的,其效果在于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对华殖民的道德正当性。殖民者试图让人确信只有彻底摧毁传统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体系,中国式酷刑才可能被终结。然而,八国联军没有能力彻底终结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体系,而凌迟这样的极端酷刑恰恰是中国政治体系反思自身和适时决断的产物。作者强调了1905年凌迟废止的内因,并循此线索展开思想与制度的历史考察和重构。历史时差捉弄了对传统中国的形象认知,殖民利益则干扰了西方人审慎评估中国酷刑的意愿和能力。如今,《杀千刀》的作者试图提供一幅包容旧照片的历史画卷,因为他们确信在一幅更深远宽阔的画卷中,中国的凌迟能够获得正确的理解和定位。为了倒这样一个“时差”,西方人和中国人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观念颠簸,付出了极大的精神与历史代价。生长于儒家道统的边缘欲求对历史现象同情式的理解,就必须耐心进入历史本身,获取一种合宜的内部视角。作者由此展开了对凌迟的法制史考察。作者发现,凌迟在中国刑罚体系中的出现始终是一种“例外”,被主张“明德慎刑”的儒家士大夫视为不具道德合法性的“闰刑”(irregular penalties)。与之相对的显然是体现儒家道统之宽和精神的“正刑”(regular penalties),即所谓的“五刑”。作者提出凌迟进入中国刑罚体系具有一定的外来性和偶然性。中国刑罚体系演变至隋唐,已日益具有宽和之象,五刑体系为儒家士大夫所肯认。尤其是《唐律疏议》代表了中国古典法治文明的典范。凌迟不见于中国古典刑罚史。据作者考证,凌迟最早出现于契丹刑罚之中,秉承其蛮族遗风,其时正值辽宋对峙。北宋是一个危机重重的王朝,内乱外患频仍,传统五刑似乎已无法有效支撑王朝权威和秩序。面对盗贼和反叛军官的恶行,部分地方官员不断声请皇帝核准凌迟之法,屡遭拒绝但终有所适用并渐然蔓延,导致蛮族酷刑日渐侵蚀传统五刑。凌迟之法最要害处在于最大限度地破坏身体的完整性,隔断转世复生的宗教与文化想象,统治者对此深为迷恋。凌迟的实践运用显然与儒家的刑事宽和道统相悖。几乎是在皇帝核准凌迟之法的同时,对此种酷刑的儒家立场的严肃批评即已产生,最著名者为陆游之《条对状》。自陆游始,从马端临、王明德、丘叡、钱大昕一直到执笔废除凌迟的沈家本,儒家士大夫一直致力于抵制凌迟的合法化,抵制其进入五刑而成为正刑。这里出现了围绕凌迟问题的中国内部道统与政统之争:道统一方,儒家士大夫群体自然秉承“德主刑辅”的宽和之道,反对严刑峻罚;正统一方,皇帝受一定的道统制约,但在秩序危机面前不得不屈从于下级官吏的严刑建议,并以皇权名义来担保实施。此外,凌迟自辽宋以来的不断强化还与元明清的独特政治条件有关。如果说凌迟在宋代还只是皇帝特许下的习惯法,那么在元代则明确进入了成文法典,这与元代的蒙古族政权背景不无关系;明朝尽管是汉人政权,朱元璋基于其反腐败的猛烈措施,对元朝体制有所保留,凌迟之法在具有判例法性质的《大诰》中更是呈泛滥之势;清朝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凌迟之法进一步加剧。元和清(包括作为源头的辽)之承续和扩展则有着“部族政权”的敏感心理和镇压企图。   酷刑几乎是人类文明史的普遍现象。西方历史上的火刑以及与“解剖术”有关的死囚肢解刑同样极端残酷,从而构成启蒙思想家著书立说的重要前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粗略看了一遍 作者查了不少资料
  •     图片珍贵
  •     凌迟,有趣味性。另,有历史照片
  •     偏见及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是了解他者的严重障碍,不客观的认识会导致与异者沟通、交流时的谬误甚至冲突;读书的过程也是学习作者研究一个问题的方法、感知作者的逻辑、体会作者的态度或个性的过程,对客观真相的孜孜不倦很让我感动;如果你愿意,真相的获得需要不断的探究、求证;除此之外,书中的部分论据仍然存在于今日刑罚案例中;不管是误解、偏见,或者是相对客观的论述,都值得研究,因为偏见之中也能分析出真相的影子。
  •     在一堆刑法理论里找到了它,内容编排的并不好,可能标题会吸引我这种贪腥的苍蝇。
  •     材料厉害视野厉害但最厉害的还是史观,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接近了马克思解历史进程的境界,没有把历史解为通向理性/现代的过程,而是站在现代的现实看历史上一环节的规定性。尽管这道理听了好几次,但到现在也没有真正通达。
  •     晚清时被影像记录下的凌迟照片引起话题,凌迟的残酷,中国古代司法及体制(主明、清)略谈。 其实,一个汉学家能研究到这个程度,尤其是与西方的死刑及观念做对比,是很棒的。
  •     诚如本书开头所云“抗议痛苦的意义为何?与承认痛苦有何区别?”这本就是一本沉重而痛苦的书。
  •     (照片插图出现前高能预警一下好么…间歇性受惊...)
  •     “古伯察告诉我们的关于19世纪中期清朝司法装置的残忍性,也许稍微有点真实性,但谁说得准事实究竟如何呢?”书里大致的讨论思路都是这样的。他有个预设是【中国近代的刑罚是比较文明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所有不符合这一点的史著,都是为西方扩大殖民统治辩护,即便是传教士、旅行家的一手材料也不足取。这种为专制主义辩护的手法未免太笨拙了。翻译很烂
  •     正在读
  •     感觉有点心有余,但力不足。
  •     三星给的是用心辛苦找资料,外加表扬脱离了西方人的原始偏见。但毕竟对中华文化研究有限,难为他们把这一盆浆糊的思想还凑出本书来。
  •     还是不错的,外部视角的凌迟。
  •     思考还是很全面的,,,
  •     凌迟实际上是以“肉体不完整 灵魂无所归依”为惩罚 插图很多
  •     资料性远大于思辨性,辩护腔太浓。可当今中国观者看到这些照片的心态,似乎更接近那些外籍人士了吧。倒是很想看看文中提及的巴塔耶的《爱欲的眼泪》一书。
  •     《叫魂》、《规训与惩罚》的结合体。插图太可怕了啊!不建议晚上看。
  •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阐述凌迟的合法性来源,以及西方的视角。
  •     这书的侧重点放在了西方的误读。哦。
  •     基本上看了一遍,感觉很失望,作者们抄了几百本书,没有自己的原创,最后也没有讲出什么一二三的大道理。最后只不通不痒地说了名西方对中国酷刑的认识和真实的中国是不一样了。另外作者提到观看凌迟的群众面无表情,觉得不可思议,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不知道西方人想看到什么表情。像角斗士里的观众一样纵情欢呼?真TMD太刺激了。给个向上的大拇指。
  •     作者很牛,就是写得读不下去。
  •     本以为会是通过国外或国内笔记对当时的记录,却是对凌迟这一死刑的背后政治意义和法律体系的探讨。
  •     读不怎么下去是个大问题...
  •     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站领道德的高地。理解和包容,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
  •     翻过.看的条目
  •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一般都不敢看。
  •     南京。问题在于,如果作者是正确的,那么他纠正偏见的对象绝不该只是西方视角,而应该包括我们本身在内。
  •     #t# 看老外怎么搞学术的,凌迟本身没搞清楚,倒是着力研究西方的误读。地狱图景的关联有点牵强,所谓视觉文化研究则完全不知所云。渣翻译令人发中指。
  •     读至第八章之前,我都以为此书的枯燥乏味可能只是因为作者文笔才气都不够,以及没有理论升华点题之前可以理解的平淡……第八章不去聚焦巴塔耶的思想而执着于挑巴塔耶的细节错误,最终因为抓到虫子而洋洋自得,这也就是国内三流大学博士论文的水平罢!
  •     千刀万剐,娓娓道来!
  •     我到想看看巴塔耶在内在体验里怎么理解凌迟那张照片,审美体验在对待事物上果然很不靠谱
  •     可能为历史或者文化研究指出了应该有的态度。参考书目长达35页,真是十分费心严谨。不过整本书材料冗杂略显枯燥,虽然文章结构上明晰,但是总有种讲不明白,重复论证的感觉。本来对巴塔耶的评论有所期待,不过作者集中在论证爱神之泪是否是巴塔耶的真实想法,而不去深刻阐释批判那本书的意图。略失望
  •     虽说副标题是“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但是书里还是更多展示了西方人对“凌迟”这一“野蛮”刑罚的看法及揣测(而非分析)。很明显,在非中华文化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洋大人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在儒法两家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中国法,而只能从基督教等宗教体系的种种尝试对凌迟进行解读,而这往往会词不达意进而形成偏颇的成见,文化的差异即在此。诚如作者所言,刚刚摆脱中世纪酷刑的西方人一转头就开始抨击凌迟“野蛮、落后”,实是五十步笑百步。差异并不代表落后,更多的是文化沉淀后形成的理念分歧,哪怕是同一时期,西方手术台上解剖罪犯的残忍性较之凌迟也不遑多让,而就此形成的客观偏见不过是强势下偏执思维的一块遮羞布罢了。但是必须承认,凌迟这一酷刑自元入刑,明清两代发扬而未光大,正是两代异族加上一个流氓朱元璋导致中华道统断绝也……
  •     厌恶与着迷
  •     读完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记下了《秘密花园》等等十八九世纪中国或东方背景的SM小说的名字……
  •     18世纪转折点:野蛮vs文明(《成为黄种人》);照片(桑塔格、八塔耶)——建构照片里的事实;执行凌迟的条件,地狱;西方对中国律法的解读(p.167);英法胜利前后表述对比(p.190);误读——夸大文化差异(p.204);
  •     视角和切入点别出心裁,厘清了西方对中华帝国古老刑罚”凌迟”而生的误解何以生发何以流传。渣翻译毁书,此系列的其它几本如果也是这个翻译水准,可以不用读了。
  •     相对主义视野下的文化观察,配图看着还是有点。。的说。文本从词源学及语意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凌迟”这一语言文本的演化史,配以历朝刑罚的梳理来完成“凌迟这一形式的出现到使用一直并没成为正统五刑,更多时候只是作为统治者的一种威慑工具而存在着,同时,它并不如站在欧洲中心论角度的文化他者所说的那样是野蛮未开化且带有宗教色彩”等几重论断的说明。作者提供了一种相对主义的文化实践。进而消弭中西之间就对“凌迟"的理解所引发的成见和误解。
  •     看了书,才知道网上流传的最有名的那幅凌迟图片的受难者是王维勤,尽管他还不是历史上最后一个遭受凌迟处死的人(最后一个是1905年被处死的满族仆人幅株哩)。到这还不是重点,最值得反思的是,从元明才合法化的凌迟酷刑成了刚从中世纪黑暗中走出的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野蛮想象,而这种观念通过近代中国的颓败进入国人的固定思维,成了西方列强欺压国人的借口:以文明消灭野蛮。而在唐宋时期凌迟还是罕见的,但整个中华文明却在这种想象中被妖魔化了。
  •     明清刑法残酷而西方人对此表示愤怒又兴奋,救赎意味的狂欢。群众的理智总是来得很缓慢。比较可惜的是当年天朝的法律在满级之后没有向上一个阶段,不得不说这方面,西方人的入侵还是带来一定积极作用的,逼着政府不得不改变。【其实有点跑题了】
  •     将凌迟从恐慌和残酷的技术中剥离出来,更多的是对其背后的政治意涵的重新建构,找寻凌迟最初的意涵和政治功用,用西方基督教的救赎视角来审视用以昭示法律权威的处死程序,在殖民和利益冲突的背景下,另一番解读必然造成一定的偏离。重新回到历史,找寻被凌迟者或者刽子手面具背后的真实情感
  •     野蛮的人类
  •     残酷的刑罚方式,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     本书详细解析了凌迟在中国的出现和流行,论述了这一反常刑罚产生的基础和争议,重点阐述了中国式酷刑在西方的误读和产生的影响,三个作者在同一主题下展开了不同方向的讨论,割裂本书的完整性。凌迟只是明清刑罚中非常规的一种处决手段,但是在西方人眼中从东方异域的猎奇到法制落后的象征,再到野蛮民族性的表现始终受到瞩目。其根源是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塑造的需要。而这个古代中国刑罚中可能不太重要的一叶,因其惊悚性逐渐成为了中国法治的代表,掩盖了中国法治的实际情况。由此产生的流传于西方社会的中国第一印象千百年一直影响着中西方彼此对视的目光。引申开来,我们认识其他文明往往类同。对自诩文明的西人我们亦嘲笑居多,洋人出洋相和教会挖小孩眼珠炼药之类的传说形成了我们对其的直观印象。不同文明体的互相认知,偏见总是绕不过去的坎。
  •     三个译者水平严重参差不齐,翻得差的被吊打。
  •     想要打破西方偏見,但是對「凌遲」的的中國文化深層原因的挖掘淺嘗輒止,不過身為東方人,對「碎屍萬段」這樣破壞身體完整性而無法進入彼岸世界的類似宗教救贖感的論述,真是熟悉又意外。如今的中國不還是被西方簡單粗暴貼標籤?竟然還有照片和插圖,驚悚。#壹陸讀#054
  •     作者着眼点或许并不在凌迟本身,而是西方人如何看待这种东方的酷刑。。。对政府而言,凌迟起到了一种直观的威慑作用;对一个佛教信徒来说,身体的不完整意味着来世希望的破灭;对当时的西方人,这种酷刑,恐怕更多增强了他们种族优越的自豪感,满足了他们对东方民族的猎奇心理。。。书中有不少“限制级”图片,胆小者慎读。
  •     翻译不是很顺畅,配图有点刺激
  •     在书店看的,外国的汉学家写的。那个拍下来凌迟图片很恐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