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请吃空冰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5
ISBN:9787508643793
作者:李妙生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李妙生,大名李雪蕾,不算是厨子,只能算是一个三俗的家庭厨房爱好者。2009年落地英国读书后,才开始不那么严肃地学习做饭。在厨房里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能体会到这件事带来的乐趣,以及与麻烦交织出的存在感,也越是懂得,自己的家庭厨房之路只是刚刚开始。
摄影师:
田漪,在新闻摄 影道路上摸爬滚打的摄影师一枚,拍摄项目有关于自闭症儿童题材的“平行的宇宙”,关于苏格兰北部历史遗留现象题材的“高地映像”等,毕业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摄影专业,目前是一名新闻记者和时尚博主。
王天晔,毕业于伦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从事影视制作,商务策划和媒体合作,爱好摄影。参与策划和摄制广告、宣传、活动、电视专题制作,以及短片和记录片拍摄。

书籍目录

自序
友序
1. 慢厨房
2. 与美食有关的青春手卷
第一个厨房——大象城堡的304B
引言
1. 从模仿开始
2. 东街的市井之美
3. 挡不住一刻想吃酸辣粉的心
4. “与你同在”的牛肉面
5. 夜市味道
6. 治愈心灵的红烧肉
7. 才不是黑暗料理
8. 谜一样好吃的红油
9. 不为难的一人食
10. 吃的驱动力
11. 我们都怀念
12. 少女心最爱
第二个厨房——斯德哥尔摩的两人厨房
引言
1. 对抗简单粗暴
2. 学着接受番茄
3. 去揉面团吧
4. 下饭的日子
5. 普通厨房没有传奇
6. 感情里的“温柔时刻”
7. 来自“加拿大水”的问候
8. 传统的家庭晚餐之道
9. 其实是蚂蚁埋树
10. 厨房里的神经病
第三个厨房——兰州的2401室
引言
1. 兰州人的“茨耳子”
2. 取悦的辣
3. 与某些关系的重要链接
4. 关于味道的平衡
5. 不寻常的好面
6. “番瓜”的故事
7. 真爱入口
8. 深夜炖肉的神秘惯例
9. 凉粉的情谊
10. 等同于“随便”的炸酱面
11. 那些家手艺菜
12. 孤独的下水少女
13. 隐藏味道中的密语
第四个厨房——东伦敦的“间隔年”厨房
引言
1. 突然就想吃甜的
2. “古早味”的土豆片
3. 吃的仪式感
4. 中国月饼
5. 一切的尽头,是自家那个小厨房
6. 业余厨娘的三杯鸡
7. 偶尔也想做烧烤摊摊主
8. 暖身暖心的咖喱
9. 不解乡愁但解馋意
10. 斯德哥尔摩夏天综合征
11. 食不伤身的变态辣
第五个厨房——MK的友情厨房
引言
1. 与年有关的记忆
2. 狂鸣的警报器
3. “茄子之神”的庇佑
4. 腰花派对
5. 一个能喂好自己的人
6. 为了普通寻常的生活而吃
7. 周末认真吃
8. 戒不掉的茶叶蛋
9. Homemade的真谛
10. 庶民的一锅老卤汤
11. 鸡肉的不同吃法之一
12. 是猎奇吗?
13. 厨房里的风雅事
14. 关于口水和思乡病

作者简介

求学期间,习惯了辗转各地的怪趣少女李妙生,在离开每一个住处前往下一个居所时,总不忘嘱咐自己一句:“离开前,吃光冰箱里所有的食物!”她会绞尽脑汁地料理冰箱里的食物,或是一个人孤独地吃,或是两个人甜蜜地吃,抑或是一群人纪念地吃。
食物之于她,更多的是经历,是回忆;犹如这句无厘头的话,背后却深深藏着她对于吃和生活的在意——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我们力量的,只有两样,爱与食物;
当我们被现实打击得失魂落魄,能够逃避的地方,也只有两处,家与厨房。
《离开前,请吃空冰箱》是下厨房达人李妙生首次将私家食谱结集出版。她在不同城市经历过的五个厨房是这本书的线索,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着发生在不同厨房的不同的故事和经历,将丰盈的味觉变为最美好的记忆;并用详尽精美的图片展示60道中西美食的做法,是一本最文艺的美食书。
下厨房力荐!留学生走向生活自理的美食第一书,学会将自己照顾得很好,从身到心。
下厨的意义=战胜馋虫、拮据、黑暗料理……
+抵抗寂寞、浮躁、百无聊赖……
+给自己和爱的人一份踏实和快乐


 离开前,请吃空冰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女孩中间问起这个问题,一定会引发最广泛的共鸣。其中一个姑娘说,和他一起吃饭,并不饿,就在他问自己想吃什么时候说,随便跟你吃一口就好了。她看着他从自己的拌饭中挖出两勺米饭,放进一个小碗里,接着将各式各样的配菜都往小碗里填,仔细得有些过分,丰盛得有些过分。她说,就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喜欢上了他。好吧,这种“一个朋友”“一个姑娘”开头的故事,其实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还是“一个姑娘”的故事。那一天,她在做腊肠炒西兰花,细细地将大朵的西兰花掰成小朵,正在切丁的时候他来电话了。其时,两人还是无话不说的朋友,虽然中间横亘着一段一年半的空白。开始只是闲聊,她做菜的手也并没有停下,切葱花剁蒜末,手机被亲昵地夹在脸和肩膀之间。不知为什么便聊到了那段两人都不愿提及的空白,她突然就不说话了,他执着地以为她在生气,其实她掉了眼泪——因为她在后悔。话筒里一直没有声音,他便道了再见放下电话,这边她一边炒菜一边放声大哭……事后,他们的关系急转直下,似乎再难回复到之前的亲密,而那一盘腊肠炒西兰花泪水腌制般的咸味却一直留在她的味蕾中。食物就是这样,常常被赋予超越其本身的更多的记忆和意义。于是看到《离开前,请吃空冰箱》时,很多有关美食细碎记忆透过纸页间涌出。比如,同样身处异乡时才会想到用锅铲击退寂寞,开始也许只是因为思念一口久违的家乡菜,慢慢却成了习惯。就像李妙生在《不为难的一人食》中细细地描述了她做炒面的过程。为什么是炒面?独自下厨,却准备出如此内容丰富的食物,这难道不是最上乘的寂寞吗?却在她笔下化为浅浅淡淡的闲适,就像她说:“最初,我是不经意地在厨房中学到了更多,这些可能远比厨艺来的有用,比如如何看待、控制和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被孤单侵袭是可怕的事,所幸我混混沌沌不知觉中就此免疫了。”书名《离开前,请吃空冰箱》怕是最无厘头的一种表达,没有对离别的感伤,没有过分憧憬未卜的前路,只是在每一段时间即将完结的瞬间通过食物做一个妥善的安排,或者说,是用这种方式在漂泊的生活中为自己寻得一方安定。就像那句已经被引用了无数遍的名言:“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上学的时候,曾对老师盛赞的《行行重行行》不以为然,总以为前面的天各一方、胡马越鸟、浮云蔽日种种驰骋的意象,收笔却在“努力加餐饭”,含蓄倒含蓄,余音也尚袅袅,可是总有些不甘心吧。多年后,就算没走过大风大浪,也消磨了一些时光,每每再回想起这精妙的结句,却都不禁思忖良久。也许,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醉人的情话并非关乎风月的“我爱你”,而是烟火气十足的“努力加餐饭”吧。能起早为他或煎或煮地备一餐早饭,能守着一锅腾腾的香气等他下班,这如果还不是宠溺,我真想不到更宠溺的方式了。
  •         《明天我要嫁给你吧》里这么讲:“要不是停电那一夜,才发现我寂寞空洞”。看书有时候也是如此。虽然打开一本新书不至于类似结婚这么严重如二次投胎,多少也有但凡有正经营生断不会如此自甘堕落的味道。  看书在我,就是安全的,不会被侧目的堕落。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我所能想到所有危险却又诱人的欲望,都可以在书里,众目睽睽之下摊开来,譬如这本《离开前,请吃空冰箱》。话说打开一本新书,往往都是因为误解。那么我的误解是什么呢?是冰箱。  冰箱和衣橱都是很私密的东西,但无疑更为私密一点。你也许会很久不去翻衣橱的某些角落,但如果你从来没有打开过自己的冰箱?合租也不至于这么惨吧?君子或许远庖厨,但不会远冰箱。所以看到“吃空冰箱”这样的字眼,豪气顿生。然后看到“离开前”,顿生凄凉。有这样一个一进一出,我就有点想看的意思了。  我一直蛮喜欢和吃有关系的书,大致可以分这么几类:  其一:以前阔过,吃过不少。现在还阔,种种原因吃不到。唐鲁孙的大致就是如此,说着说着就会各种,落入贼人之手望洋兴叹云云;  其二:以前吃得好,是因为和谁一起吃。一般人吃不到,现在想想还是那些人肉的味道更好。赵珩算是比较严重的一个,一本书洋洋洒洒最得意洋洋的竟然是朱家溍给写的序言;  其三:不懂吃得好有什么可说的,和谁一起吃,对方的那种心思最为难得。王敦煌开篇就写桃花泛这种有什么好写的,写了竟然还有人看。但他说起张奶奶和玉爷却是絮絮叨叨,乐此不疲。这一种,我最喜欢。  其他的什么名家谈吃更是多如牛毛,汪曾祺、梁实秋……但凡你想得出会写字的都会有关于吃的口水滴下来,这边也是,那么也是。这就有老先生们谈学问只能高山仰止,上嘴唇碰下嘴唇谁不会呢?但这种看多了也乏,因为大部分也都是在夹枪带棒,你真为了吃斤斤计较,文艺青年就会鄙视地摊手:吃货就不懂弦外之音。这种沮丧直接导致了大家虽然都有一张嘴,喉咙以下就真的不一样太多了。  所以太有名的人写吃最不要看,因为都已经开始吃了,还要看各种准入,多倒胃口。这个作家好像没有什么名气,所以我准备看了就忘掉。看了就可以忘掉,这现在已经变成看书的大部分动力了。记忆太多,也要减肥。  书基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吃,第二部分就是这道菜的吃法,大有理(工)科文科通吃的意思。既然是看书,第二部分基本直接忽略的。所谓内行看门道,我也很怀疑有内行真会去看这种菜谱的几钱几两。但这部分的重要性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些似乎真的发生过。写得那么详细,总是做过这道菜的,总是吃过的。这一点,其实现在已经是凤毛麟角。  欢乐是要自己品尝的,隔岸观花,火中取栗,要有多销魂,就只能要有多冒险。吃到肚里才知道滋味,念念不忘的最后都是和谁在一起吃,吃的时候发生过什么。  早上看到一句说自己母亲拎着斧子在厨房里剁排骨什么,大有别看现在文艺得周游世界,当年的那种期待和胆颤忘得了吗?忘不了,就说明那种味道已经扎进骨子里了,拔不出来了。  书不厚,一半都是靠图片在吊滋味。图片我也是都不看的,我还是喜欢看那些字,想着作者写的时候,多少东西就那么擦去了,多少东西却近乎执拗地一定要让陌生人知道。  这样想着想着,觉得再这么想下去上班要迟到了。  王敦煌的爸爸王世襄曾经在《锦灰堆》里提到一句:不冤不乐。我觉得所有的美食只有一个标准,愿意麻烦,愿意为一个曾经陌生的人烟熏火燎。描写美食的书,就是为了把那种油烟味还原成斑驳记忆,心底微凉。  看着一个人吃,会感动吗?感动的,就是天下第一等美食。
  •     “像吉本芭娜娜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厨房。我爱厨房里的全部情绪。一点儿天赋,一丝紧张慌乱,转而镇静。下料的谨慎,飘浮的油烟和一颗想做好事情的心,那仿佛就是我的人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装帧不错。她首先是一个个人生故事,然后才是菜谱。PS,爱吃面食的人有福了。
  •     就着一杯白开水一包甜栗子看完了这本书。
  •     睡前读一读就饿了。。。和作者一样,我也是吃货演化而来的厨者
  •     有空要尝试一下“洋芋茕茕”
  •     姑且添加了一个美食标签,内容基本没有可读性,说是食谱嘛也没有什么可借鉴的菜谱,大抵都是家常菜,说是写作者自己的旅外生活嘛写的不多还每每要强调自己多么热爱厨房云云……权当一星给印刷一星给装帧了,这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制选材印刷质量太高,内容辜负了纸制品啊远目。
  •     对于大西北人民同大西南人民相似的爱吃辣这一点,可以肯定书里的菜单完全符合我口味,书没看完已经有模有样做出几个菜来,文字也很温暖,当作睡前读物每天一篇地读了好久。于是没到深夜就肚子饿一定不是我的错...
  •     如果每个留学生/毕业生都这样有吃的情调就好了。
  •     看到一半发现是校友
  •     读完这本书,着实让人想做个安逸的主妇呢,属于两人的厨房。
  •     精美 谢谢桃子赠书
  •     无比想念在伦敦的那些日子.....
  •     你看起来很好吃
  •     其实故事简单平实,主要是讨了我的巧,我需要这总简单的入门“菜谱”
  •     李妙生这名字真好听
  •     食谱不错。
  •     比一般食物书更有欲望看下去
  •     最近买了好几本类食谱类札记的书,其中这本最好。文字不做作,平实又可爱,真切又自然,治愈的同时还很实用,等不及要在自己的厨房里实验一下其中几道菜。作者说,做饭能让她感觉到踏实和快乐。十分赞同,而且这本书也让我感觉到了踏实和快乐。
  •     get到有用的信息。
  •     书做得很精致,适合留学生读。
  •     赞编辑的情怀 能看得出她用心的小地方,就像深夜食堂里的一道精心熬制的鳗鱼汤汁,普通又美好。
  •     看完就想下厨的一本书
  •     书名取得好非常重要。最近美食类书籍看太多嘛?实践起来才是王道。
  •     不娇柔做作的文艺之笔,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更应该说是作者关于自己成长,关于生活的理解的作品,透过对厨房/食材/烹饪的理解,传达了对生活/学习/感情的人是和见解。 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孤独。
  •     菜谱之外闲笔写故事。其实我更喜欢里面的菜谱,故事一般般。
  •     下厨房出菜谱⊙﹏⊙ 最近新书卖萌卖得很严重
  •     厨房,美食背后那浓浓的乡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因为题目去读的书 就是留学生菜谱 希望自己也好好做菜
  •     这才是生活~
  •     冰箱吃空了怎么办?吃冰箱。
  •     身处异乡时才会想到用锅铲击退孤独。。。
  •     配图稍烂
  •     这样的食谱读起来多有趣。
  •     三星-。只好说凑合。图不错,手感可,故事简单,文笔未见生动,食材亦过于普通,不过美食配图总是惹人爱的。可叹的是错别字啊错别字。啧啧。
  •     不是单纯的一本食谱,更多的,是一个会经营自己的姑娘对生活的感悟。。
  •     蛮喜欢书中的故事和感悟,食物就像是情绪的催化剂,也是孤单的不二伴侣,除了满足馋虫的欲望,还能撩慰人心
  •     这书不伦不类的,又不像菜谱,又不像故事。
  •     开始做饭只是穷和馋,而后来做饭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进而变成了生活里踏实和快乐的来源。
  •     实话说,真的写的太随意了。就是对于个人口味和超简单厨艺的流水账……下厨房出书品控在哪里?!
  •     ww好温柔的感觉
  •     特别喜欢的书,特别有感触“离开前请吃空冰箱”这种生活,虽然没有辗转各地工作,但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看一下冰箱的吃的,拾掇一番,也会想努力模仿爸爸妈妈饭菜的味道,这是一本很生活化的书,特别暖。
  •     想读这本书想了很久,大概就是因为图书推荐上这两句话吧:也许,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我们力量的,只有两样,爱与食物;当我们被现实打击得失魂落魄,能够逃避的地方,也只有两处,家与厨房。 渴望了很久,终于买回了这本书,装帧很漂亮,硬硬的类似卡片的纸张,每份食物都拍得很专业,一眼看上去就超级有食欲,而且对于每种食物的做法介绍什么的也是非常详细。更重要的是每一份食物都附有作者写的小故事,的确很文艺~ 客观点来讲,这本书宣传的是最文艺的美食书,的确,对一个文艺的下厨者来说,这本书应该堪称完美了吧。但对于我这样的对做饭完全无感的门外汉来说,的确没有那么来电。惭愧的说,这本书,我最爱的地方是作者的自序。
  •     兰州姑娘写的,菜谱个个就是我想要的家乡味
  •     爱食物懂生活 厨娘就是有招人爱的魔力
  •     做美食,有时需要简单粗暴。
  •     太好~
  •     文字挺特别 小清新 觉得出本书还挺容易的 学到几个菜谱
  •     情真意切,非标题党,真心写文,诚意下厨,图文并茂,不可多也
  •     《感情里的“温柔时刻”》那篇说到“脱离了充满对爱情抱有各种幻想的少女时代之后,我对感情里‘温柔时刻’的定义就变得抽象且松弛了许多。自然地淘汰掉太多戏剧化的渴望,这种一个屋檐下琐碎又平淡的日常生活片段反而更能被我划拨入‘温柔时刻’的记忆库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们继续在黑夜的公路上行驶。”——书的标题是去年的某一段时光,记忆倏远倏近的;上面这段文字呢,只是我不断在和你重复的那句“我想做菜给你吃啊于路”。
  •     烹饪与温暖
  •     这样的美食书还蛮有意思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