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中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9741825
作者:卡特琳·文慕贝
页数:200页

内容概要

卡特琳·文慕贝(Catherine van Moppès),1944年生于法国巴黎,曾于1964年获准来华自由行,成为首批采访新中国的西方女记者之一。在中国期间曾见证法国驻华使馆在北京的开馆仪式。1965年,她与法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汉学家马克·孟毅在北京认识并结婚。他们都是著名的中国通,曾夹在工农群众的队伍里,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们是法国大使和中国官方联系的桥梁,接触过许多中共高层和各界名人,多次见过周恩来、陈毅等人。她的作品还包括纪实性的《美国的坏家伙》,小说《爱米莉爪哇1904》。
彭怡,文学硕士,法语译审,长期从事文化传播工作,主要译著有《世界的秩序》《灰色的灵魂》《戛纳电影节的故事》等。

作者简介

1965年,卡特琳·文慕贝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一部纪实性作品《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每个人的中国(1964-1965)》法文版在法国推出后迅即成为畅销书,各大报刊纷纷介绍和连载,是当时法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主要作品之一,在向西方介绍新中国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从另一个角度描绘出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面貌,尤其是中国的面貌。在叙述的过程中,卡特琳表达出了对中国的向往和深厚感情。


 每个人的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一个法国女作家的中国情愫《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22日 12 版)巴黎雪霁,乍暖还寒。法国友丰出版社社长,初春在北京获得“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荣耀的潘立辉先生邀我和妻子董纯在拉丁区一餐厅会见法国女作家卡特琳·文慕贝,彼此相识甚欢。文慕贝女士谈锋颇健,一落座就倾吐起她对中国的热烈情愫,几乎无暇动侍者端上来的可口菜肴。她的畅销小说《爱米莉·爪哇,1904》中译本于2008年5月在北京由作家出版社印行;另一部纪实作品《每一个人的中国》今年3月中也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翻译出版。我来赴约前抽空看了这两部书,尤其是《每个人的中国》,描述了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的中国,读起来感觉分外亲切。1964年1月,戴高乐将军凭着西方政治家罕有的胆识承认新中国,中法建交。文慕贝应中国妇联邀请访华。期时,她刚在巴黎出版了《怪诞的美国》一书,向世人揭示了大西洋彼岸一个种族主义的扭曲社会,因而渴望在中国发现真正的“新世界”,启开莱维·斯特劳斯语汇里那个“装着各种梦幻般预示的魔盒”。她出席了法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的开馆仪式,与最先来京拓展中法关系的年轻法国外交官兼汉学家马克·孟毅邂逅,由“中国缘”结为夫妻,从此为促进法中两国间的语言文化交流效力。其实,文慕贝的“中国情结”早在她的小说《爱米莉·爪哇,1904》里就有过充分的流露。那部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爱米莉形象是依照她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塑造的。20世纪初,波尔多姑娘爱米莉远赴印尼爪哇岛的巴塔维亚,即今天的雅加达,在那边接触到义和团遭镇压后流亡岛上的一群中国青年,还见到了到当地寻求华人侨社支持,回国搞变法的康有为。爱米莉遇见一个中国热血女青年“佩”,二人亲如姊妹,一起参加了爪哇人民反抗荷兰野蛮殖民统治的斗争,并跟进行地下活动的土著勇士阿南多成为情侣。在后者被逮捕流放时,痛不欲生,对自己的法国丈夫吕西安心生恶感,视欧洲殖民主义分子为“压迫者”。中国旧话本小说里常常提到“爪洼国”,指的是一个遥远的“乌有之乡”,而文慕贝小说里的“爪哇”却离中国大陆不远,岛上有一个“华人世界”,常听到谈论谭嗣同、秋瑾、黄兴,从而催生了她的“中国情结”和追求友爱的崇高意想。在小说的“尾声”里,读者听到女主人公决心要跟着“佩”一起乘船渡海去中国,“走向另一种命运”。文慕贝终于实现了她的宿愿,来到了新中国,到北京的当天就站到了“十一”国庆的观礼台上,看见了一个东方巨人苏醒过来,满怀激情奔向未来的宏伟场面。她走下观礼台,加入节日欢乐的人群,进北京的胡同里拜访普通中国家庭,广交朋友。接着,她乘火车漫游山东,再“南下!南下!”至上海、广州,欣悦地瞧着中国老百姓一张张“温柔”的面容,为东方异国的“万花筒”目眩。大文豪巴尔扎克早于十九世纪上半叶就在他的《人间戏剧》里预言,到达中国的人会“获得新生”。而文慕贝实践了巴氏的“中国梦”。整个旅途,她都沉浸于一种亢奋的心境,至纫中国人的高谊,乃至经香港返回巴黎时,对中国顿生一股异样的“乡愁”。在《每个人的中国》一书里,作者深切感到中国“是一个谦恭的民族”,“暖水瓶”象征着中国普通人的气质,远不像一些西方人那般虚妄和狂傲。书中有一个章节“欧洲人在北京”,就描绘了一些住高级饭店的西欧人心态,说他们在华患了“精神病”,逢人就搬出自己对中国抱着偏见的陈词滥调,似乎“中国人全都在准备生吞活剥地吃掉他们”。她提到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就对这种现象忿忿不平,奉劝当时访华的法国作家茹尔·鲁瓦放弃西方人在东方人面前显露的优越感。在这次巴黎拉丁区的会晤中,文慕贝表达了自己对全球化中一种旅游畸形发展的独特见解。她曾在亚太地区生活过20多年,足迹遍布印尼、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和瓦努阿图,发现西方殖民主义并没有随时势和“民主化”消遁,而以“新殖民主义”形式绵延。一些旅游实质上形成外来买方与当地卖方的交易,特别是一些西方人的性旅游,令人作呕。她的看法里显然包含着那种对现代文明和超消费社会的质疑。文慕贝是作为法国新闻界的自由撰稿人最早到中国进行系列采访的。她以客观的笔触在《每个人的中国》里报道了上世纪60年代的“新中国”。她也是少有的在文革初期跻身天安门广场红卫兵人潮里的法国记者。在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人们尚不能预知祸之将至的懵懂时刻,她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然而,事过之后,她认为“十年浩劫”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个过程中遭受的“挫折”和“阵痛”,不应该因为难免的历史反复而气馁,更不容西方借此否定一切,将一个伟大民族苦难而又辉煌的奋斗历史抹得一团漆黑。法国一些媒体现在大搞“舆论一律”,不遗余力地歪曲现实,对中国竭尽污蔑之能事,有失新闻职业道德,至少也是出于“愚昧无知”。有人摆出教师爷的架势,动辄要“干预”,实为自不量力,不得人心。这番言谈让人想到她在《每个人的中国》这部纪实作品里所表达的“用欧洲的法律和神话来解释中国红色政治社会是不可能的。一切对现代中国精神的取笑和攻击都会一败涂地”。到二十一世纪,文慕贝和她的夫婿孟毅又数度访华,看见“梦幻般的变化”,也留意到北京的雾霾,不无抱憾。半个世纪前,她在《每个人的中国》里“新中国的蓝天”一章中就曾预言:“如果有一天人们发现这里发奋建设,新的建筑迅速出现,老北京就不复存在了。低租金住房将代替胡同,人们会砍掉垂柳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经历那么多年的艰难困苦之后,他们会奔向这种所谓‘先进’文明之快乐、舒适,打破禁忌。这种文明,我们今天把它叫做美国式的,明天将成为欧洲式的。中国会不会找到另一条道路,奔向另一个目标呢……”初次跟法国女作家文慕贝接触,再细读她的作品,我发现她身上的可贵之处在于始终以大观思维,想历史地、实事求是地了解中国。为此,她找到了我1985年在巴黎出版的长篇纪实小说《延安的孩子》,还为夫婿孟毅觅到了中文版《悬崖百合》,二人同时阅读两种不同文字版本,然后来信写道:“您追述了一个时期的中国英雄史诗,动人心弦,也让我们俩感受到了温暖的人情……”(沈大力)
  •     总编卷首语:1964年——也就是法中建交的那一年,文慕贝(Catherine Van Moppès)20岁,她作为一名记者,带着对新中国的好奇,来到神州华夏,展开了连她自己都感到惊讶的、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情缘。50年,中国和法国都发生了沧桑巨变,文慕贝也从年轻记者变成了活跃于法国文化界的一位知名作家,不变的是她笔耕不辍续写其中国篇章,不变的是她始终是、也自认为是中国人的老朋友、真朋友。文慕贝一本描写1964-1965年中国的纪实文集——《每个人的中国》曾经帮助那个时代的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成为一时之畅销书;今天,这本书的中译本,赫然放上了巴黎友丰书店的书架。让珍视法中友谊的旅法华人唏嘘“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正是友丰书店东主潘立辉先生热情向本报读者推荐这本书的“情结”所在。承蒙活跃于中法文坛的法语界巨擘、作家沈大力教授慨然应允执笔书评及为作者文慕贝“画像”;承蒙文慕贝女士百忙中、快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承蒙潘立辉先生慧眼独具的举荐;在感铭之外,我也希望,这个版面的字里图间,能带给读者一份历史的厚重,一份友情的温馨,一种对法中加强民间理解的期待——尤其是在法国总统即将访华,法中拉开共同纪念建交50周年序幕,这个特殊的“春季”。【欧洲时报记者张新报道】“我是中国的老朋友,对我们两国间发生的一切都非常关心。”这是法国著名女作家、记者文慕贝对《欧洲时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文慕贝是首批采访新中国的西方女记者之一,曾在50年前见证法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的开馆仪式,她的作品《每个人的中国》、《爱米莉·爪哇·1904》等与中国有关的作品都获得了极大成功。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之际,文慕贝表示了对灾情的关注,她曾说“我和我的丈夫都很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民深有感情。”1965年由阿尔班·米歇尔书局出版的文慕贝的纪实作品《每个人的中国》两周前被翻译成中文并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出版发行,她把此书称作“我的骄傲”。《每个人的中国》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被认为是两国为迎接建交50周年的具体活动之一。文慕贝50年前在北京的经历,可用“传奇”一词:1965年,她与法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汉学家孟毅在北京相识并结婚,曾夹在工农群众的队伍里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们是当年法国大使和中国官方的桥梁,接触过许多中共高层和各界名人,多次见到周恩来、陈毅等人。对于当年的“光辉”经历文慕贝仅谦虚的回忆说,“1965年法中之间刚开始实现交流之际,我还是一名年轻的记者,我在中国社会见证了那个时代两国关系的进步。其实在1964年,我由于获得了青年部的全国奖项作为最年轻的记者被中国妇女联合会邀请访华,并做了关于中国新社会和妇女生活新环境的报道。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丈夫-一名法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汉学家,我们在北京结婚,并一直在京生活到1967年。此后我们借多种不同机会经常回到有很多朋友的中国。作为一名作家和记者,从20多年前起,我就开始通过写作和小说关注中国和亚洲,并就当地的日常生活做文字和图片报道。”她特别提到,“我的观点没有偏见和评判,我也没有评说政治的实力。”50年前曾亲身经历中法建交过程的文慕贝深情地说,“大约50年前,戴高乐将军和毛泽东主席达成协议,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国在其它国家之前承认中国,令中国重返世界舞台,这是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时任法国总统相信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但当时很多人都对中国的未来表示怀疑,甚至反对这个历史性的进步。50年来,法中两国在互相尊重两国人民、两国社会、两国历史,以及截然不同的两国文明的基础上保持深入对话。这在互相尊重并承认多样化的基础上,使得世界逐步走向了21世纪应该理应的多极化和平衡化。”她还表示,“法中之间的交流深化了两国的友谊。处于欧洲中心的法国,在1989年以后是第一批逐步与中国展开真正对话的国家。尽管在严重影响欧洲和法国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法中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滞后,但是科技交流实现了多样化。法国人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佩:消除饥饿和贫困、加速发展经济和工业生产、农村和数亿居民的城镇化转型、在工业发展加速的情况下采取环保以及打击持续性污染的新措施。”4月25日和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将首次访华并会见中国新一届政府成员。文慕贝为中法关系建言说,“在法国,总统访华被看作是未来中法和中欧关系的基础,巧合的是两国都恰逢组建新政府。在中国新主席的领导下,法国人已经感受到了开放的信号,法国自己也将在21世纪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社会。未来的法中关系应该建立在两国进一步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在加大必不可少的文化领域交流的基础上,两国应该通过商贸、技术、尤其是两国人民的交往,进一步加深法中之间的了解。”
  •     《每个人的中国》:中国民众生活的历史写照2013年04月28日--新京报--张彧[导读]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们偏爱宏观叙述,不知不觉中把普通的底层民众遗忘了,而法国记者文慕贝以西方人不同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民众的生活写照和具体历史场景的记录。本书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们偏爱的是宏观叙述,不知不觉中把普通的底层民众遗忘了,而作者以西方人不同视角和作为女性特有的独到观察,为读者提供了毛泽东时代中国民众的生活写照和具体历史场景的记录。在上海,文慕贝对当时的著名作家胡万春进行了采访,记录了这位“能举起100公斤钢铁,却举不起来一支笔”的工人如何开始了作家之路,进入文艺培训班,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经过四年时间,他的第一篇中篇小说诞生了,此后他又出版了6部书两个剧本,最大的发行量是60万册。此后胡万春又向作者介绍了无产阶级爱情观:它是建立在信任、互助和对革命事业忠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作者当面就提出,这是不可能的!为此,她和胡万春争论很久。有意思的是,1998年胡万春匆匆离世,仅两个月后,他生前住所房产的继承问题引发了一场官司。胡万春的妻子和6个子女,为了一套房产的继承权,将其非婚生儿子诉至法院。对比文慕贝当年的采访,不能不让人感叹今夕何年。文慕贝在上海的另一处采访是经过妇联搭线,一所曾经是美国出资创办的学校,她在妇联的负责人口中,多次听到两个从没有想到的词语:“文化侵略”“奴隶制教育”,这是妇联员工多次指责美国教育的典型词汇,这使得身为法国人的作者感到十分震惊,到了学校采访后再次听到了这类语言“美国人剥削他们(指学者),把学生教育成自私,贪婪的人,什么都想要而不想付出”。读了这些内容再结合2012年北大校领导的著名批判美国教育的名言,可以清晰看到思想改造的威力和持久的延续性,并且在部分中国人心中培养了无知与狂悖的基础。但是这样的运动是否可以彻底教育好每一个中国人呢?不是。随后作者又采访了一般不接受采访的,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张教授。张在访谈中清楚明确地指出“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是真诚的、善良的,他们总有一天成为朋友,美国人民对我一直很友好,我在美国很幸福,我之所以回国是因为我爱我的祖国。”从这段采访可以看出,即使在假话横行的时代,仍然有人坚持实事求是,把真相说出来。本书提供了国内相关著作没有的记录和历史细节,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当年作者的采访所得,因此比较生动。正因如此,本书上世纪60年代在法国刚问世,即成为了解中国这个东方神秘国度的畅销作品。而本书的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对于中国的深厚感情。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白皮理客中的中苏游记,对苏观察还有一点点意思,对华观察证明了自己出门没带脑袋。
  •     不知道我眼里的中国和作者的相比怎么样。。
  •     浮光掠影
  •     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     中国的1964-65,北京 上海 香港 澳门
  •     关注的是个人和小人物,就像是随笔游记,人人可以写出,但很少有人这么写。当年的欧洲人看中国可能就像是现在的中国人看朝鲜。
  •     太啰唆, 思维太跳跃, 不知道是否看法文原版会感觉好很多,可惜不懂法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