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一个诗人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67513815
作者:[美] 拉尔夫·弗里德曼 Ralph Freedman
页数:745页

内容概要

作者:拉尔夫•弗里德曼,1920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除《里尔克:一个诗人》外,他还撰写了《赫尔曼•黑塞传》,此两部传记在西方广受好评,为他在全世界赢得极大声誉。
译者:周晓阳,文字工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在读,曾译《漂泊手记》、《垮掉的行路者:回忆杰克•克鲁亚克》等。
译者:杨建国,大学教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曾译《帝国》、《非洲笑声》等。

书籍目录

“真实的和扮演的感情”:《里尔克:一个诗人》序
致谢
上编 年轻的诗人
第一部分 诗人的诞生
第1章 缘起
第2章 早年的履历
第3章 年轻的作家
第二部分 诗人的觉醒
第4章 慕尼黑的新天地
第5章 情人的学徒
第6章 变化:来自俄国的经验
第三部分 突破
第7章 离开:两位白衣女子
第8章 穿过伊甸园
第9章 悲哀之争:雕像中的痛楚
第四部分 寻找和更新
第10章 重获缪斯
第11章 写完组诗
第12章 返回以及被逐
下编 大师
第五部分 彻底的修订
第13章 朝向一种新风格
第14章 死亡和浪子
第15章 马尔特:通向天国之路
第16章 天使和情人:早期《哀歌》
第六部分 内心图景
第17章 诗人皈依
第18章 梦想心灵之约
第19章 欧洲牢笼
第20章 从流离到混乱
第七部分 俄尔甫斯的魔力
第21章 优遇中的逃亡
第22章 爱的狂想和诗的语言
第23章 俄尔甫斯再生:后期《哀歌》
第24章 成为另一个人:打开法国的窗口
第25章 最后的哀歌
参考书目
译后记

作者简介

里尔克,作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传记或许来得有些迟了;幸好,诗人的价值是永恒的,对他和他的诗歌的关注与解读,早些或晚些,对整个人类生存史而言,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里尔克:一个诗人》以丰富详实的史料、深邃优美的文笔,对里尔克的人生线索和作品里程展开深度溯源与细腻描写,呈现了诗人在“生活的古老敌意”中逆水而行、孤独地辨认生命本质的坎坷一生,凸显了作为诗人的里尔克对生与死乃至整个宇宙秩序的思考与呼告。
在里尔克的诸多传记中,身为德语文学研究者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拉尔夫•弗里德曼的这本《里尔克:一个诗人》,援引大量里尔克的书信、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等,在资料的详实方面远超目前所有里尔克传记。作者态度谨严、冷静公允,精确切入里尔克诗作与小说的思想内核,将里尔克生平与著作紧密结合,其准确性与可读性兼而有之,对里尔克的理解与诠释更是令人叹服。


 里尔克:一个诗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们注意到读者袭文在豆瓣及亚马逊对《里尔克:一个诗人》的相同批评,其中提及三个具体翻译问题,现说明如下:1. 关于里尔克的女儿名Ruth,取自圣经(路得),译者译作“露丝”。译者并非不知晓里尔克其中的奥义,且有注释。请参见本书中文版第191页注释3。译者之所以译为“露丝”,主要考虑“露丝”是一个女性化的名字,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时的性别区分。此事译者曾与编辑作过书面讨论说明。2.关于《白衣妃》译名问题。译者尝试寻找一种汉语表达,“侯爵夫人”系直译,“妃”系汉语传统表达,指代贵妇,意译。译者在本书中还有其他若干处这样的尝试。“六点”对于译者尝试寻找自己的汉语表达一直是给予鼓励的(当然也毁誉参半),但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有益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支持尝试翻译为《王制》;再如,C.S.Lewis的《地狱来鸿》(港台译法),尝试意译《魔鬼家书》。当然,寻找汉语表达的前提是理解原意。3.关于参考文献的汉译,并非编辑疏忽,主要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需求,以便普通读者了解这样一本非学术研究专著的文学传记其原作者所参考的广博资料。“六点”所专注编辑的学术著述、译作均会附有原文,而此书汉译参考文献确有事倍功半之嫌,由此给里尔克研究者及众多“里尔克迷”带来不便,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并将在重版时增补。4.坦率地说,“六点”以为,这两位译者对本书的翻译是认真的,英语理解和汉语表达也是可以接受和肯定的。《里尔克:一个诗人》的疏漏,理应由“六点”承担。译者亦专函向我们表示:期待倾听更多读者给予的批评。目前,我们已寄出若干样书,请一些专家、诗人给予批评、判断,以便该书不断修订完善,以期成为里尔克研究者、爱好者的经典文本。5. “六点”这些年一直得到国内外许多专业读者的关注和批评,支持和信任,肯定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正是你们的专业批评,激励着我们在目前艰辛的书业环境下努力工作,以回报大家的厚爱呵护。
  •     这是一部诗人里尔克的传记。作为《杜伊诺哀歌》等不朽名篇的创造者,里尔克被公认为德语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现代诗人之一。然而,中国国内迄今为止,似乎都没有一部像样的里尔克传记出版。纵观现有关于里尔克的中文图书,要么聚焦于其作品,比如冯至、绿原译的里尔克的诗集,要么关注诗人的人生历程,比如张海燕的《漫游者的超越——里尔克的心灵史》,或者里尔克的女友卢-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这位特立独行的女士似乎更受中国出版界青睐——的几种传记中论及里尔克的章节。与上述图书相比,我们手中这部里尔克传记的最大特点,在于将里尔克的人生历程介绍,与里尔克的重要作品评析合二为一,力图在夹叙夹议之间,全方位呈现诗人的风貌。这应当是目前国内关于里尔克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传记,填补了中文世界里尔克研究的相关空缺。对于如此重要的一位诗人,这部传记来得或许有点迟了,幸好诗人的价值是永恒的,对他的关注与重视,早些或晚些,对整个人类生存史划度而言,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因为看哪,我们爱起来,不是像那些花卉,只有仅仅一年里尔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与莎乐美的相爱与同游,与罗丹的一见如故与意外抵牾,与塞尚和梅特林克等大家的神交,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富裕而品味高雅的欧洲最后几代贵族的唱和……以这些元素打底,诗人的传记注定不乏奇光异彩,引人瞩目。可贵的是,面对这些本身即已饱含戏剧性的素材,本书作者抗拒了轻浮演绎笔法之诱惑,而是采纳科学严谨的立传态度,不畏艰苦,阅遍里尔克与他周围人士的书信集、日记、回忆录等内容,以及与所涉年代、人物相关的众多出版物,力图精确无误地绘制出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在布拉格小城出生之后,由稚嫩的诗歌爱好者兼追慕诗人虚名的少年起步,历经父母离异、严酷的军校训练,与莎乐美的相爱与失恋,新婚不久的妻离子散,病痛缠身、穷困潦倒等等人生考验,逐渐步入严峻成熟的中年,在“生活的古老敌意”中逆水而行、挣扎着辨认生命本质的坎坷一生。全书关注细节、考证严谨,文笔深邃优美,堪称一部经典的传记作品。不过,除了拥有颇富传奇性的人生,里尔克更是,而且首先是,一位诗人。如果仅仅涉及对其生平的追溯,态度再严谨、文笔再流畅,也难免流于市井八卦层面。幸运的是,凭借针对里尔克生平众多作品的精到点评,本书完全避免了这一危险。身为德语文学研究者的作者,从篇首论述《马尔特手记》中的诗人形象开始,似乎就决意将此书呈现为一部将里尔克生平与著作紧密结合的作品,通篇对生平经历的详尽考证,并非仅仅就事论事,而是意在进一步对里尔克作品展开深度溯源与阐释。比如,对于里尔克与其笔下的诗人自我之化身马尔特的关系,本书多处展开对比评析,富有匠心地阐释了里尔克本人那些玄妙美学思想与看似普通的现实表象之间的关联,带领读者追踪里尔克的思维过程,深入其恢弘的宇宙观、生命观。诚如作者自序所言,“本传记以赖纳•玛丽亚•里尔克的艺术为镜,追溯诗人的一生及其在作品中的折射与变形。”事后看来,里尔克一生之坎坷煎熬,似乎正是为了催生《杜伊诺哀歌》等不朽名篇。正如大多数形而上思考一样,里尔克穷尽各种可能性对人性、对生命的反思,或许均由最平凡的人生一瞬所激发点燃,而庸常人间的分分秒秒之难捱,才成就了诗人对于美与宇宙秩序之冥想。里尔克尝试对人与物进行“折射与变形”来达成理解,而他的一生也通过“折射与变形”,呈现在他的作品中——这或许就是本书作者借助里尔克生平来阐释其作品的理论依据。这类由现实着笔,寻找契机精确切入里尔克的诗作与小说的思想内核的手法,在本传记中频频出现,每每事半功倍地解决了里尔克诗作中的晦涩难点,堪称里尔克作品评析中不可多得的精彩篇章。此外,本书作者对里尔克作品的点评,也做到了相对全面。里尔克青涩期的诗作,一般评论都以里尔克“甚悔少作”而一笔带过,本书却选取里尔克早期几首优秀诗作加以分析,从稍显稚嫩的笔法中总结出日后成熟期的一些元素之雏形,从而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里尔克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完整过程。在里尔克生前死后涌现的诸多传记中,本书准确性与可读性兼而有之,对里尔克的理解与诠释更是相对精准、令人叹服。之所以如此,与本书作者拉尔夫•弗里德曼本人的资历不无关系。此君192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二战前夕因为犹太人身份逃亡英国,后移民美国,当过翻译,服过兵役,写过小说,研习过哲学,也算是一位因异类身份而尝到迫害之苦、历经坎坷的人士,想必更能领略里尔克一生的种种痛楚。由于母语为德语,他对里尔克的作品可以达至相当程度的准确领悟,而写作本书的语言采用英语,又让他得以占据一个外在于德语世界、相对冷静公允的评判立场。他本人对文学写作同里尔克一样兴趣盎然,克服语言障碍之后创作的英语小说还得过奖项,这或许也是本传记文笔精到流畅的原因所在。以上这一切保证了本书对里尔克作为凡人踌躇彷徨的一生,以及他对于生死和整个宇宙秩序的思考与呼告,都做出了相当到位的记述与点评,全书语言流畅、节奏拿捏得当,对于哪怕不熟悉里尔克的读者,都极具可读性。节选自《里尔克:一个诗人》中译本译后记
  •     先说翻译,从译后记来看,这本书的两位译者是比较文学出身(本人很不幸也学比较文学,也深知此专业奇葩多),其中一位还是在读博士,主攻的应该是英美文学,但显然缺乏基本的德语常识,这样也敢接手里尔克的传记,可佩!可怜的里尔克再次被狠狠地践踏。书拿到翻了没几页,不用对照原文,即可知道译者的业余,如里尔克的女儿名Ruth,取自圣经(路得),两位译者竟然译作“露丝”,在参考文献里又译为“路丝”,难道不知道这个词德语读作“露特”?你起码去翻一下人名词典吧。并且还前后文不统一。再如里尔克有部戏剧叫做Die weiße Fürstin(《白衣侯爵夫人》),译者居然翻译成《白衣妃》,这是穿越剧看多了吧?而且译文中一会儿“妃”,一会儿“公爵”的,不觉得对不上吗?英译本是有译作The White Princess的(但英文princess起码有公爵夫人的意思,虽然爵位弄错了,但还没太离谱),但译者既然自称传记中里尔克的诗歌都是从原文译出的,那你就不能去对一下里尔克作品的原文名称吗?不仅无知,还很懒惰。连最常见的德语人名Friedrich,都能被译成“弗莱德里希”,这类问题实在太多,不胜枚举。更可气的是,全书竟然把参考文献都译成了中文,与此同时竟然不做索引(难怪那么多译名前后不统一,这当然也有编辑的责任),请问你这么多年的学术训练有什么用,参考文献保留原文尚可,起码专业点的读者还能找到原文,翻译过来,鬼知道你那些参考书是什么,这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甚至是适得其反。作为一个稍有常识的译者,都知道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索引,甚至可以先翻译索引,以避免译名前后不一致。还未对照原文,不知道连基本常识都缺乏的译者,会把原文糟蹋成什么样。翻译暂且说到此。再说编辑,责任编辑写的是倪为国先生,那天我和同事聊天还一个劲儿赞您,不过我想这本书肯定不是您亲自编辑的,您手下哪位稚嫩的小编辑,竟然做到了隔十页就使得译名不一致,翻译成这样,您起码得让译者做个索引,通常一下全书,看译名是否统一吧?再有,这本书定价高达138,怎么也是你们的重点书,该找个靠谱的编辑来弄才对吧?装帧。之前一直关注这本书,以为这么高的定价,肯定有很多图,用很好的纸来印,因为原版书我见到过,挺厚,但不至于厚到这程度,结果拿到书一看,全书一幅图没有,作为精装书,用纸很差,封面也不是布面,用的壳也一般,这样的书你们定价138,还美其名曰纪念里尔克诞辰138周年?里尔克不被气死才怪。总之,鄙视这种出版物,鄙视这种依靠诗人大名,明目张胆的抢钱行为。热爱里尔克的文艺青年们,泪下。此书无法给星,1星是送给里尔克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不管作者对里尔克人品的贬损,从总体来看,特别是最后的章节来看,这本书也还马马虎虎~
  •     翻译太差了,简直三流言情小说的口吻。
  •     里尔克,一个对生活、历史和自然始终保持“古老敌意”的诗人。该书以深邃优美的文笔对里尔克作品展开深度溯源与阐释,力图将里尔克的人生线索、作品评析合二为一,全方位呈现诗人的生活面貌。
  •     如果不做学术性阅读,一般读读还是可以的。所以比起把参考书目翻成中文这种画蛇添足的事,译名前后不一更让人在意。
  •     作者更多时候扮演了心理分析师的角色,孜孜不倦地告诉人们里尔克几乎每一个行动背后攀附权贵的动机。如布鲁姆所说,书里有诗人的生活,但几乎没有诗人的灵魂与爱欲——对比结尾引用的茨维塔耶娃短短的一段话,就能看出谁距离里尔克的灵魂更近。也许诗人的传记只能由另一位同他心心相印的诗人来写。另外翻译大约不懂德语,德语名多处翻译不准确,序言也很糟糕,浪费了这么有名的编辑和这么好的装帧。
  •     写得不错,翻译也不错。只是我对各种地名和人名各种无感,常常会穿越~
  •     爱上诗可以理解,最好不要爱上诗人!
  •     8.9分的原著,7.0分的翻译。
  •     只是看在伟大的里尔克才看完了这本平庸的传记
  •     七百多页、五十多万字的煌煌巨著,在大量第一手的书信、日记、评论等素材的基础上,以里尔克的生平和其代表作品的评析这两条线交叉进行论述,可谓是“以诗证史,以史论诗”,写得非常全面、生动、精彩。更值得赞叹的是两位译者——周晓阳和杨建国,译文流畅、诗意、生动,时有妙笔出现。对于这两位与我同城的文化人,真希望能认识一下。
  •     这本书非常好!
  •     刘皓明,周晓阳,杨建国,尤其是这个刘皓明,敢再傻逼点吗?
  •     再详实的考证功夫,也掩盖不了传记作者眼界的底下。以此拉黑里尔克的传记纪念里尔克,也是中国学界特有的幽默。
  •     三颗星是给作者的,这翻译得一点文学常识也没有,词汇都不统一。还请问亨利希•曼是托马斯•曼的哥哥还是弟弟?再者,您把参考书目都翻译成中文了,我上哪找原著去?难不成我还译回去再查?我发现越是这些文学评论和传记类作品,作为出版物呈现给读者的就越多谬误。
  •     译笔好的,《白衣妃》译法妙的。
  •     对里尔克生活、情感、艺术发展,做了全面回顾与简单分析,展现了真实的里尔克,孤独的诗人与不完美的情人,哈哈。可以正视他的作品集了,即便还是有读不懂的地方。——始终痛苦,不要做艺术家,不要爱上艺术家。
  •     被姐控诗人里尔克一段又一段的爱情经历弄得头晕眼花,不过我的确敬佩像莎乐美那样的女性。。。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诗歌
  •     一个诗人的一升,犬马声色,爱恨情仇,这本书都可以告诉你。
  •     “荒诞的世界来自歌与火/但是在别人却完全是诓骗”。借某句诗来思考下关于做传不同评断视角的现象。此传后半部笔调有中肯尖锐处,但不知为何前部分是过分粗暴的尖酸尖刻感。另,个人认为中文版序言太轻佻,糟糕了。
  •     创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