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重温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219084595
作者:李新宇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李新宇,著名学者。1955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出版图书有《鲁迅的选择》《走过荒原》《帝国黄昏》《带一门学问回中国——盗火者严复》等书,湖南卫视“湖湘讲堂”《蔡锷将军》主讲人。

书籍目录

第一辑——大刀与革命
从菜市口开始
科举制废除之后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一个分歧
邹容和他的《革命军》
秋瑾就义前后的几个细节
秋瑾遗骨究竟迁葬多少次?
民国之前的国民理想
革命前夕的文化革命
黄花岗上想当年
难忘1912
1913:谁在保卫共和

第二辑 帝制与共和
文化上的新旧争夺
再说新旧争夺
不得人心的古德诺
蔡锷的光彩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
一次历史性的拜访
是是非非吴稚晖
吴稚晖的文化思想
高一涵与《青年杂志》
胡适与“好政府主义”
钱玄同的文化姿态
沈尹默的书法及其回忆
不该被遗忘的陈炯明
“三一八”之后

第三辑 抗争与坚守
令人遗憾的笔墨官司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中东路事件中的陈独秀
抗战前后的胡适
从胡适的“请求更正”说起
傅斯年的性格
陈序经的命运
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
1929:新文化危机中的胡适
1942:陈独秀魂归五四

后 记

作者简介

本书梳理了百年中国早期寻路的思想脉络。
清朝末年,从天朝迷梦中走出来的国人,经过“器物”、“制度”等层面的探索,关于国族的梦想,其中的不少仁人志士已经相当清楚,那就是建立现代的国家框架,走宪政共和之路。
可是,历史行进到1898年,清廷的屠刀斩灭了国人改良实现宪政共和的梦想,不少志士逐渐选择了武力。自此,暴力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越益显现。
1912年,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这个以很少量流血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成长并不顺利,及至1927、1928年,更是遭到了深深的创伤,乃至质的变化——从民主共和国,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党国”。
幸好,不少坚守梦想的先知们,在历史的行进中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虽然,他们没能阻止民国的最终堕落,但,他们的思索、探寻,对于现今依然在寻路的我们,仍然是很好的鉴借。


 旧梦重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带着旧梦往升华的道上走  ——读李新宇《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文/张剑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长廊画卷中,民国这段历史一直是各类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新旧思潮交锋的火花,也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那段岁月的坎坷与激荡。回望百年中国这段不凡的历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梳理这“终结帝制、创建共和”的岁月到底经历了那些血雨腥风?在追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一代先贤们又遭遇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磨难?逐梦之旅上,现代知识分子又是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拥抱理想与良知?这些,或许我们都可以从李新宇先生的《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中找到答案。    或许你要问,这个“旧梦”究竟指向何处?简单来说,它可能是指一个民族不愿被压迫、被剥夺、被奴役的朴素梦想,而之于个体,它则是指那个时代的觉醒知识分子为追求民主独立、个体解放、思想自由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    作者以1898年菜市口革命为叙述的切入点,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梦为什么是以暴力革命开始,而它的领导者,又为什么是那些血气方刚的现代知识分子?很简单。因为一方面,当改良之路被统治者堵死后,革命自然成了最无奈的反抗方式;而在另一方面,大批留学生在海外接受的新思想,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他们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那个时代逐梦的核心人物。不管是热烈呼唤革命的邹容,还是宁死不屈的秋瑾,抑或是为现代教育打下基础之石的蔡元培,都无一例外地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逐梦的过程注定充满挑战。作者注意到,从1898年革命开始到1928年民国落幕,这些逐梦的知识分子或希冀于改变教育现状来回避权力对读书人的控制;或依托于《新青年》这本杂志来进行文化革命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或干脆用暴力来反对国民党对国家领导权的攫取以捍卫新生的民国之梦。虽然方式不尽一样,但其终极归宿仍是指向“对民主共和的抗争与坚守”。    也正如作者所说,在一个具有千年专制传统的土地上,古老的帝国不可能为民主共和国准备下合格的国家公务员和现代公民。虽然民主共和的梦想最后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逐梦过程中许多正向价值的现实延伸仍让我们至今受用。比如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中国的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文化和制度上的新旧争夺,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独立人格和信仰自由对于个体提升的重要导向。而对于国家来说,民国时期诞生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对当下现状的反思,仍有不少的借鉴价值。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知识分子不放弃自己的责任,敢于为呵护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这些站在时代浪潮之上的弄潮儿必定会铭记于历史的内核之中,一如民国时代的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当然,如何从这本论证严密、史料翔实的读本中找到当下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带着这些旧梦往升华的道路上继续走。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李新宇著,2013年10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刊于《文汇读书周报》: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3-12/27/content_177247.htm  
  •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1949年之后,中华民国的历史就截止了。可是,我们不太知道的是,早在1928年,一位“疯子”就已经向世人宣告:中华民国没了。  这位著名的“疯子”就是章士钊。他很早就和黄兴、孙中山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因为对封建旧政和丑劣人物一向不留情面,不仅经常在自己主办的报刊上对之以文字无情鞭挞,甚至是当面也开口大骂特骂,故而获赠“章疯子”一号。众所周知,章士钊是民国的学界泰斗、革命元老、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初,同盟会时期的孙中山第一次提到“中华民国”时,章士钊就第一个论证了“中华民国”是最适合于将来革命成功之后的中华国号。从此可知,中华民国可谓章士钊一手捧出的婴儿,他为何在1928年就“无情地”大呼民国已亡?  1928年6月3日,章太炎为死去的黎元洪写了一副挽联:  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冠岂能干正统;  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  这挽联总体表达了对黎元洪的追思和高度认可。其中的“与五色国旗俱尽”则涉及1928年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件。1928年,“宁汉合流”之后的国民政府北伐终于完成,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定都南京,并将1912年民国成立后一直沿用的国旗“五色旗”废除,而代之以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子。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副挽联的落款——“中华民国遗民章炳麟挽”!遗民?这不难让人想起民国时期几条著名的“大辫子”:辜鸿铭、王国维、张勋,他们一向以清廷遗民自居,辜鸿铭与人交谈时不时冒出的那句“你们民国……”就是他们自谓清室遗民的最好表达。不过,那时的清朝确实已经从历史上灰飞烟灭,因为整个国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从“家天下的专制国家”到每个国民的“民国”的根本性变化。辜鸿铭他们自居遗民,很好理解。为何章士钊却于形势一片大好的1928年自称“民国遗民”,难道仅仅因为这国旗变更,就宣称“民国”已死?  我们从历史课本上就知道,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确实,1912年之后的民国,按着“民主共和”的梦想稳步推进,初步有了现代国家的基本框架建构。当时不少人明白了“民主共和”的要旨在于容忍、妥协与合作,孙中山就为了推进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了让位于袁世凯的伟大举动;各派势力都认可并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在宪法框架内行动,比如,民国的部门组成成员由选举产生,而派势力的选票则由分别如宋教仁向国民宣讲自己的执政理念而取得;每个国民的国家“民国”的意涵有了不少体现,比如,身为总理的赵秉钧却可以被小小一个地方法院传讯。这些对于当时国民新生的事物,在初生的民国处处有着体现,民国真的有了新的气象。后来,袁世凯忤逆而独裁,很快被举国讨伐而灭之。继之的北洋政府时期,民国乱象连连,屡现“民主共和”婴儿时期的跌仆现象。但是,此时的民国有一个宗旨未变,那就是,国家的归属仍然是全体国民,没有谁敢宣称民国归某个人某个集团所有,没有哪个集团或个人敢将自己的一己主张公然写入宪法。而在1927年,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公然拒绝与其他党派的合作。1928年更是将自己的党义写入宪法,不顾1912年宪法中民国对国民的承诺。此时的民国,在章士钊看来,当然已经不是他当初心目中的民国。此时的民国居然被攫于国民党一党之手,而又继续号称“中华民国”,这实在太让章士钊愤怒了。  至此,我们明白章士钊为何于1928年自称“民国遗民”了。原来“章疯子”一点也不疯。  故事还没完。1936年,章士钊逝去,深得其心的夫人汤国梨,仿“五色旗”的颜色和排列顺序,以五色的丝绸覆盖了他的遗体,完成了他的葬礼。好一个章疯子,好一个汤国梨!  以上,是我从李新宇老师的《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索》里,读到的历史。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认为民国1928年就没了,有的人认为民国1949年没了。当然,关于这一问题,或许还有其他的看法。这或许就是历史的真相和复杂性,乃至奥妙。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导师的大作,虽征引先哲较多,仍可见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和独到的远见卓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