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

出版日期:2016-9-15
ISBN:9787533946014
作者:易中天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1-17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新生活
闲情与闺情
市井歌谣
椅子与包子
刺青者
景德镇
第二章 新政权
陈桥兵变
约法
集权
官本位
共治天下
第三章 新经济
庄园
城市
海外贸易
科技文化
商业奇观
第四章 新形势
契丹人来了
萧太后
杨家将
花钱买和平
另类儿皇帝
第五章 新战略
谁是包公
狄青之死
如此军改
自毁长城
逼出来的开明

作者简介

大宋?比得上大唐吗?生活是新的,政府和军队也是新的。经济是新的,形势和战略也是新的。大宋,是全新的。从五代之乱到清明上河,历史风云经历了怎样的变幻?“改革”会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吗?改革又该如何进行、怎样发生?解答这些疑问,感受那段历史,请阅读《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诸位难道没有兴趣吗?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是因为要写一篇有关杜尚与禅宗的文章,才找来易中天的书来看的。也算是一种缘分吧,读着还是蛮轻松带劲的。不象那些个高头讲章,说的人云里雾里,易中天写的中华史,让空虚寂寞又缺爱的本人能够读得进去。这就很难得了。易中天是以书写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起家的。他的文笔不错,在历史研究者当中应该属于中上游水平。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写史就得心应手,乃至文采飞扬。这套中华史时代气息浓厚,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释历史,让人感觉历史仿佛不再是离我们很远,很模糊的无关痛痒的事件,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明智调味料。说到宋代,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知道,教科书里的两宋被描得很黑,当然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的印象也很深,甚至有难以磨灭的伤痕。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被动挨打,被阉割的版图看得人心疼欲裂;一打仗就求和,打赢了也求和,名将冤死,忠臣屈死,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皇帝柔弱,太后专权,党争不断,办事效率低下,吏治腐败,人浮于事,改革亡国,不改革亡党,等等等等,反正除了会写点小词,基本没什么能耐。但是,后来我们也可能会慢慢地了解到,宋代是一个最会谈判的朝代,宋代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人均收入世界第一,宋代的道德还没有沦丧,宋代的文化繁荣空前绝后,商品经济极其发达,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空前地张扬,宋代不杀功臣,不搞群众运动,不清除精神污染;不扫黄不打非,二奶名正言顺,青楼光明正大,不宵禁无打烊,夜生活丰富得很,召妓也不犯法,反正除了版图上没有统一以外,好像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很多方面甚至很有现代性,当下与之相比还颇有差距。所以你看哪,写好宋史可并不简单。头绪很多,三观也不太稳定。争论一下也好,有交流才有进步嘛。比方说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远不是教科书里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那么简单。试想:如果你是高宗赵构,北伐一成功,自己就下台,你还会铁了心要将北伐进行到底吗?再比如新旧党争,理学宗派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理清的。以前教科书习惯于把中国历史描得漆黑一片,用一些舶来主义的概念化术语,比如封建专制啦,亚细亚生产方式啦,把古代中国一棍子打死,以确立当朝统治的合法性。这是一种偏颇。与之相对,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书中把中国历史打扮得过于美好,则是另一种偏颇。只有当我们对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理解得越来越透彻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扬弃这两种貌似对立的看法,进入综合性的、全景视野,从而客观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宋虽旧邦,其命维新。把宋初放到中国历史的大视域里面来看,革新的力度并不是很大。当然,除了军改,除了知识分子政策以外。有宋一代,既是一个顶峰,也是一个过渡,因有唐宋合流,因有宋元并称,崖山一役,汉族整体上从黎明时辰跌入黑暗时代,后来老大王朝过于稳定,阶层流动性逐步僵化,终于迎来毕其功于一役的辛亥革命,仁人志士一举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由于考虑到受众与传播,这套中华史并不是很严肃的历史著作,不少地方靠讲段子来吸引读者,在增加了趣味性与可读性的同时,不免流于低级趣味(大家可以自己去挖掘,我这里就不举例子了)。在大陆学界,易中天可以算作一个稍有良心的学者。只是这种良心还远远不够,在这里,只能期待他未来拿出更好的作品。下一卷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考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     如此军改登基一年半以后,赵匡胤决定请客吃饭。那是建隆二年(961)七月,初秋的开封天高云淡,清明时节新煮的酒正好开坛。受邀的石守信等人都很高兴,因为他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人物,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也是赵匡胤发迹之前的老弟兄。这样的聚会,总是开心的。太祖皇帝却显得若有所思。石守信看出问题来了。他问:陛下有心事?赵匡胤说:皇帝不好当呀!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石守信问:为什么?赵匡胤说:我这个位子,谁不想坐?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他们齐刷刷地跪下来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赵匡胤说:你们是不会,别人呢?石守信问:谁?赵匡胤说:诸位手下那些贪图富贵的人呀!万一他们故伎重演,也弄件黄袍披在你们身上,请问拒绝得了吗?石守信等人以为自己受到猜忌,一个个魂飞魄散,泪流满面地说:臣等一介武夫,冥顽不化,何曾想到许多?恳请陛下慈悲为怀,为臣等指点迷津,给条活路。赵匡胤说:人生苦短,如白驹之过隙。对酒当歌,悲富贵不常在。你们为什么不替自己好好规划一下呢?石守信等人都说:请陛下明示!赵匡胤说:交出兵权,换个肥缺,兴豪宅,置田产,拥歌姬,饮美酒,子孙无虞,自己也快乐。我再与你们都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很好吗?众人都说:陛下体贴入微,恩重如山!第二天,他们纷纷宣称自己身体不好,请求辞职,太祖皇帝则给予了亲切的慰问和丰厚的奖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可惜这并靠不住。正如本书第二章讲过的,一年后赵普还在拿陈桥兵变说事,劝太祖收回兵权,开始时太祖还很不以为然,岂非前后矛盾?何况黄袍加身原本就是赵匡胤亲自导演,怎么能对石守信他们说手下人贪图富贵呢?事实上,杯酒释兵权不过小说家言,而且这故事也远不如另一个精彩。那故事说,有一次,太祖皇帝拉着石守信那帮人外出打猎,到了树林大家坐下喝酒。赵匡胤说:这里没有别人。你们当中谁想当皇帝,只要把我杀了就行。石守信他们全被镇住,匍匐在地不敢抬头。这事同样真伪难辨,但更符合赵匡胤的出身经历,以及人们对他的认知。实际上此人就是一条江湖好汉,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嗜赌成性。传说嵩山少林寺三十六路棍法,就是他留下的。双节棍,也是他的发明。他胆敢在陈桥进行一场豪赌,靠的正是闯荡江湖的阅历,还有与石守信他们结拜为“义社十兄弟”的关系。难怪《水浒传》会这样描述这位开国皇帝: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赵宋官家,原本是黑社会老大。做贼难免心虚,更懂得贼心思。无论前面两个故事是真是假,太祖皇帝要防止别人黄袍加身都是肯定的。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交出兵权的功臣们都受到了厚待,不但自己安享晚年,子子孙孙也富贵荣华,以至于在开封城内,纸醉金迷的高消费群体和时尚引领人,就是将门子弟娼门女。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这是原因之一。当然,石守信他们被解除了兵权,也是真的。但如果将这理解为对付藩镇,就大错特错。恰恰相反,赵匡胤的安排是让他们交出禁军兵权,出任节度使。石守信是这样,其他人也是,只不过石守信保留了禁军司令的头衔。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第一把火,是夺禁军之权。这是有道理的。过去人们往往以为,晚唐五代天下大乱是因为藩镇割据,其实并不尽然。准确地说,应该是晚唐之乱在藩镇,五代之乱在禁军。赵匡胤夺权成功,就因为他是禁军司令之一,石守信他们也都是禁军的高级将领。禁军岂能小看!不过,五代和北宋的禁军,已经并不单指御林军。严格地说,这时的禁军应该叫做中央军,与之相对的地方军则叫镇军。镇军就是藩镇的军队。由于五代的开国皇帝多半是内战的胜利者,深知藩镇的危害和禁军的重要,因此胜利之后便将敌军收编过来,禁军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它就成为王朝唯一算数的军事力量。重归中央集权,也因此成为趋势,并有了可能。然而藩镇削弱以后,禁军就成了定时炸弹。因此赵匡胤并不满足于人事调整,还要改革军事制度。毕竟,人是靠不住的,制度才能保证长治久安。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后人留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祖宗家法,确保政权不被颠覆,尽管大宋的军事改革和制度建设并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那么,赵宋官家怎样军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喜欢描写市井生活的那部分
  •     易老师的历史解读有味有料,喜欢。
  •     对宋朝商业和文化追求的解释很有道理。优点是段子讲的好,缺点是书太薄
  •     大宋,革新的时代,文官的时代,商业的时代。
  •     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是完美的,而你是选择秦皇汉武的强兵悍武,还是唐宗宋祖的清明开制?这套书远不能作通史,充其量只能当作见解集来消遣。
  •     感觉这本书的框架和脉络比安史之乱写得好
  •     一直对大宋空前的繁荣商业,科技进步的原因非常好奇。该书到是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些阐述。
  •     有趣的史书。(第一本史书留念)
  •     国学渣表示干货很多,有点读不懂……
  •     易老师慢慢写,不着急,但是一定要写完啊啊。从前看了品人录的雍正,超期待老师写的康雍乾。以及宋朝棒棒哒。
  •     感觉挺粗略的,条理也不是特别清晰。不过宋代历史值得好好细读。
  •     酣畅淋漓,大宋情怀,中华的转折点....
  •     五代十国之后的宋是新的,新经济新政权新形势新生活新战略,有其进步之点也有失败不足之处。
  •     宋朝是文人最向往的朝代,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雅与大俗,完全不像以前教科书上写的那样“积贫积弱”,反而让诸多的士人甘洒热血,张载“横渠四句”说得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世的文人虽心向往之,恐怕也再没这番气魄了
  •     开国皇帝赵匡胤以背叛和暴动取得天下,黄袍加身,所以设计了一套应对的措施和制度来应付潜藏的危险。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外族的长期侵略和战争最终导致了大宋的奔溃。不过,作为武林高手和双截棍的发明创造者赵匡胤,确实也是一代枭雄。
  •     这套书若是能以目前水准写完,对广大通俗历史读者而言即是善莫大焉。属于那种“如果我有了孩子就会在家里买一套纸质版”的那种。另,封面设计好评。
  •     轻松,诙谐,有趣,属于通俗历史,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可以多看看。
  •     这一卷从宋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几个方面介绍了宋,还是那个评价,这套书就是一系列历史的通俗介绍性读物。
  •     大宋真是个好时代。
  •     182 12.29,感觉越来越消遣了。
  •     这卷水平上来了,写得潇洒,士大夫阶层与赵家共治天下。宋朝第一个人口过亿,商业发达,指南针,印刷术,中国科技巅峰到来。国民审美从雄壮到纤秀,唐诗让位宋词。
  •     一本很适合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通俗易懂,有知识点,有故事。自己独立的史观嘛,就这一卷而言,貌似没怎么看到,感觉多是引用他人观点。这一卷结构有趣,让我了解了大宋朝的可爱之处。之前想过一个问题,如果穿越回古代,最想去哪个朝代,之前想的是盛唐,现在再让我选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大宋。
  •     新的大宋,新的一切,新的姿态!
  •     没什么心意新意。
  •     文笔还是非常好的
  •     宋的怅然
  •     写得太浅,200页的书太不经看
  •     宋虽旧邦,其命维新。其实易老师所列的参考书很多我也读过,却无法提炼出这几个“新”,也无法写出一句这样简美而深刻的文字。
  •     中华史的上乘之作呀,不同于高中历史课本里的积贫积弱,这里的大宋制度新,经济新,一副欣欣向荣之态。易老师在书里不乏褒扬之词,真是难得。
  •     易中天真的很有一套。张先、晏殊(女婿富弼)、欧阳修、柳永,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市井文化,陶渊明、谢灵运-荆浩-关同、李成、范宽,克勤禅师“茶禅一味”、日本茶道开山鼻祖荣西高僧,宋词、宋瓷-唐诗、唐三彩,景德镇(青瓷、白瓷、黑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太祖)、赵匡义(太宗)、赵普,真宗(寇准、澶渊之盟)、仁宗(文曲包拯、武曲狄青(至交范仲淹))、英宗、神宗(王安石变法)、哲宗、徽宗、钦宗,“二府三司制”,官本位,耶律阿保机、耶律倍/李赞华、月理朵、后晋石敬瑭,萧绰/萧太后、父萧思温,杨业(佘太君、杨延昭、杨文广、穆桂英)、潘美、王侁,西夏李元昊、大理。
  •     讲起来通俗易懂又有趣,虽不够详尽,但易老师的分析能够让人着迷。
  •     开国皇帝的登基方式或多或少决定了一个朝代的气质,为避免出现下一个自己也不愿重回五代十国,于是重农抑商不在,重文轻武到来,清明上河与澶渊之盟一同登场。内政阁外军事均是三权制衡,像女人的一步裙性感却迈不开腿,精神自宫分外阴柔,最后在制度的惯性中晃悠前行,也在制度的羁绊下屈辱死去。
  •     原来这才是宋朝。
  •     开篇的选择感觉不太好。从文化入手,到市井生活虽然不错,但是缺少辩证的看待,都起来有些腻味。采用前仰后抑的手法,引出了下一部书,但是后来抑还不够好,期待下一本
  •     角度不错啊
  •     为什么我觉得这一本里面好多地方说的是现在的天朝
  •     另一种对宋朝的理解,宋朝的富庶、藏富于民、健全的法制体制,繁盛的勾栏瓦舍,原来那时候就有小吃街了
  •     著史不是说书,太为迎合大众市场口味了。
  •     围绕着新,讲解了许多细微之处,历史的选择了然于目。
  •     我觉得《易中天中华史》的定位有点尴尬,要是易老师能像写《汉代风云人物》,像写《帝国的惆怅》那么详细就好了。哈,那可真是个极其浩大的工程。
  •     听易老讲古
  •     依然是老易的风格,我喜欢
  •     17书1。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易中天中华史第一二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共12卷均已借来看过,越过第三部隋唐看这第四部,无他原因,图书馆未找到。现代文人著史,写成老易这样,也是不易。
  •     7/10,继续涨姿势。
  •     一家之言,可以瞧瞧
  •     继续四星吧,从这里可看出格式的突破吧,先文化后政治。五代史没出专书,也是憾事。套路化开始了
  •     好读。
  •     逼出来的开明时代
  •     一段不一样的宋史,当所有史实重新审视,就不是“定论”的那样了。
  •     中国统一的朝代里宋朝应该算是最适宜生存的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