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台湾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5
ISBN:9787508643809
作者:骆芬美
页数:248页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8.两岸谍对谍 - 8.两岸谍对谍


你以为:两岸政治谍对谍是从一九四九年以后才开始
事实是:明郑时期,两岸间的政治谍对谍就已然存在
郑克爽派大将刘国轩率领2万多人,双方在澎湖展开激烈海战。清军大胜,奇怪的是刘国轩是能站之人,却在关键战役中打了败仗,而且由坚决主战转为主张投降。
有数据记载,郑经仍在世时,刘国轩就已被姚启圣、施琅等人收买,因而改变立场。此外,很多渗透台湾的方式早在运作了。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1 - 1

300余年的‘另一种’台湾史见证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6.郑成功如何赶走荷兰人? - 6.郑成功如何赶走荷兰人?


你以为:郑成功直接用武力打败荷兰人
事实是:武攻之前,郑成功早已透过经济封锁瘫痪荷兰人的贸易
郑成功对日本或南洋的贸易,抢占了荷兰人的商业利益,加上占有厦门,荷兰人对中国的贸易都必须通过他,使得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对于荷兰人的种种挑衅行动,郑成功没有马上发作。来年,郑成功得知有台湾汉人商贾私自到马尼拉贸易,大为震怒,终于决定对台湾发动“禁止任何帆船载运货物到台湾”的禁运令,打算让台湾没有商品可交易。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1.西方人如何认识台湾? - 1.西方人如何认识台湾?

你以为:四百年多前葡萄牙人发现台湾,并命名为“福尔摩沙”
事实是:葡萄牙人只是经过并未登陆,真正登陆且称呼“福尔摩沙”的是西班牙人
不过西班牙总督对台湾的黄金显然兴趣不高,加上西班牙人经营基隆不得法,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战略上也侦查不到日本人与荷兰人对i菲律宾所采取的动向,又遇到本国境内经济萧条,只好拱手将占领地让给荷兰人,1642年退回到马尼拉。
当荷兰人于1662年被郑成功打败的消息,在来年出版的《荷兰信使》中披露时,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台湾从此没有再回到欧洲人手中,欧洲人的台湾故事永远定格在1661-1662年那一段被郑成功围城的历史上。当时揆一带着荷兰人坚守热兰遮城(今台南安平古堡)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4.汉人移民台湾 - 4.汉人移民台湾

你以为:当年汉人“唐山过台湾”是情非得已的悲哀
事实是:荷兰时期,汉人觉得台湾机会无限,纷纷渡海而来
荷兰人是为了和中国建立通商关系而来到中国台湾,在台湾建立商港后不久,从17世纪30年代起,决定向中国大陆汉人移民招手。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总部巴达威亚或从荷兰本国派人来台,都不如从中国大陆招来汉人划算;而且,汉人比外国人更能专揽中国的贸易。
为了鼓励中国大陆汉人来台湾开垦,荷兰东印度公司提供了不少优惠条件。除了荷兰人提供的各种优惠措施外,因附件地区连年饥荒,战乱,大陆汉人把迁移至台湾当成寻找生路的机会。如此看来,台湾从先住民社会变成汉人社会,竟是因为荷兰人的殖民而造成的。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3.荷兰人在台湾做什么生意? - 3.荷兰人在台湾做什么生意?

你以为:直到国民政府来台,始有出口扩张和转口贸易政策
事实是:荷兰时期,台湾的出口和转口贸易在全球经济网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1625年,荷兰人来台湾约一年后,李旦回到日本平户,不久后过逝了,各大海商开始明争暗斗,原本被李旦安排担任荷兰人翻译的郑芝龙,很快联合其他海商杀死李旦的接班人许心素。荷兰人占领台湾11年后,郑芝龙击败了最后一位海商刘香,整个大陆沿海的制海权完全落入他手中。郑芝龙同时帮荷兰人袭击前往马尼拉贸易的中国商船,打击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借此壮大自己的势力。
荷兰人来台湾的目的就是做生意,有了中国大陆海商供货,荷兰人更积极扩展国际贸易网。荷兰人在台湾的38年期间,靠着生丝、丝织品、黄金、白银、瓷器的转口贸易,以及出口鹿皮等台湾产品,让中国台湾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最有赚头的据点之一,这段历史让荷兰人难以忘怀。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5.荷兰人和先住民 - 5.荷兰人和先住民


你以为:台湾先住民的头目制度是部落既有的传统
事实是:先住民头目制度是由荷兰人创立的
按西拉雅族传统,村社原本没有产生领导者的制度,却有议会组织。但议会每年重组,没有太多行政职权,大事要经过村社大会公开讨论。祐纽斯牧师说:“由外界统治者任命的头目握有管理权,他们会成为殖民地不可或缺的中介角色。”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9.明清皇室来台 - 9.明清皇室来台

你以为:清朝嘉庆皇帝曾来过台湾
事实是:明清皇室成员只有明朝宁靖王朱术桂在台湾住了十八年
郑家投降初期,有位皇室成员渡海来台长住18年,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世孙朱术桂。1683年,施琅攻下澎湖,刘国轩、郑克爽决议请降。朱术桂用白布悬梁自尽。
他的墓中的确有很多陪葬品,据传这些宝物全被台湾总督府运回日本了。开挖后,尸骨散落,幸得任职糖厂的菜实主动捡骨安葬
现今高雄市路竹区竹沪有座宁靖王庙——华山殿,是朱术桂的部属和帮他耕种的佃农们奉祀的香火。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12.一府二鹿三艋舺 - 12.一府二鹿三艋舺

你以为:台南、彰化鹿港、台北万华(艋舺)是清朝廷开发的
事实是:这三大港口城市全是民间自力开发、自然形成的
俗谚“一府,二鹿,三艋”是城市繁盛的排名,也反映了台湾从南到北的商业发展过程。全台在开发的经济繁盛时期,最重要的商业据点分别是府城(今台南)、鹿港(位于彰化县)、艋(今台北万华)
台湾土地是依“由南向北,先西后东”的顺序开发的,也府城为中心,逐渐向北延伸。18世纪初,西部平原就呈饱和状态,台北盆地此时已经大规模拓垦了;直至19世纪中叶,从南到北已完成开发,各地港口营运多时,经济贸易相当繁荣。只是这样的发展过程完全不是清政府所规划的,而是由民间自力开发、自然形成的。
唐山不是地图上可以确切找出固定范围的地名,而是泛指地势多山的福建和广东两地。早期因海峡阻隔,台湾人对大陆的认识有限,以为福建、广东是唐山,大陆其他地区也是唐山,从大陆渡台的人都称为“唐山人”或“唐山客”。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2荷兰人为什么来台湾? - 2荷兰人为什么来台湾?

你以为:一六二四年,荷兰人积极且主动的占领台湾
事实是:荷兰人来台湾,是明朝官商勾结的分配结果
李旦是当时最大的贸易走私业者,抵达澎湖后,先和荷兰人商定谈判条件,在与福建总兵俞咨皋谈判,他提出“荷兰人从澎湖列岛撤走,但附件当局应该允许荷兰人到台湾岛贸易”的意见。福建官员很快同意了这个方案,和荷兰签订《明荷议和》。
李旦是泉州人,他在欧洲世界的知名度比在华人世界更高。李旦与荷兰人早在日本就建立了商务关系,在中国台湾、福建和日本的三角贸易中,也是一方之霸。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 11.台湾弃留 - 11.台湾弃留

你以为:郑克塽投降后,康熙因施琅建议而纳入台湾
事实是:康熙经过十个月考虑才做出决定,对台湾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康熙皇帝原本只想铲除郑氏势力,郑克爽投降后,心头大患除去,自觉安稳了;再者,除了台湾之外,还有俄罗斯问题要解决;加上三藩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急需复原。如果将台湾收入版图,就要设置官署、驻防兵员等,处处都需要经费,将造成国家财政窘困。根本的原因是清政府无力管理海岛台湾,又对处心积虑要收复台湾的施琅及不放心。
若说台湾被清朝统治,不如说是被施琅及他的家族统治。
为何荷兰时期、明郑时期,台湾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据点,但归入清朝统治后,即使施琅很想让台湾维持原有的功能,却不可得,使台湾成了康熙皇帝口中“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弹丸之地而已?是时也,还是命也?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10.玄天上帝与妈祖 - 10.玄天上帝与妈祖

你以为:到处可见的妈祖庙是民间信仰的自然发展
事实是:推广妈祖信仰是清朝统治者的手段
万正色发现当时台湾和澎湖军民有不少人信奉妈祖,开始以“克复厦门,神灵协助”为号,对明郑水师展开心理攻势。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13.客家人的义民庙 - 13.客家人的义民庙

你以为:义民庙只是客家人的一种民间信仰
事实是:义民是客家人在以闽南人为主的早期社会中取得合法身分的重要管道
中国历史上每逢地方有重大骚乱,常有一批人挺身而出组成团体,保卫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并自称义民军。清朝的台湾义民是协助清政府讨平变乱、维持地方秩序的人,义民爷是义民死后被祭祀所形成的信仰。
以福建闽南人为主的台湾社会中,广东客家人长期屈居弱势,而义民的新身份让他们扭转了困境。通过取得义民身份,客家人陆续入籍台湾,同时开始登记土地。有了稳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之后,更进一步争取参加科举考试。

《被误解的台湾史》的笔记-7.郑经和英国人 - 7.郑经和英国人

你以为:十七世纪时,英国人和台湾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是:郑经带着英国人从台湾到中国,导致后来的鸦片战争
这段英国强卖鸦片的历史,让人印象深刻,却很少人知道英国人得以进入中国的关键人物竟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
荷兰人撤离台湾8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应郑经之邀,来到台湾。当时郑经希望突破财务瓶颈,英国则想打开和中国、日本的贸易管道,双方一拍即合。6年后,英国人跟着郑经进入厦门,打开梦寐以求的中国大陆市场。


 被误解的台湾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